CN205320988U - 一种新型捕蛾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捕蛾工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320988U CN205320988U CN201620095224.XU CN201620095224U CN205320988U CN 205320988 U CN205320988 U CN 205320988U CN 201620095224 U CN201620095224 U CN 201620095224U CN 205320988 U CN205320988 U CN 20532098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quoit
- gauze
- radius
- instrument
- mo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捕蛾工具,包括上金属圈、下金属圈、开口、外入口、光源和内入口,所述上金属圈与下金属圈的两侧通过金属条连接固定,纱网围于上、下金属圈四周,形成网罩,网罩中间设有光源,上金属圈的上端纱网上开有拉链式开口,上、下金属圈之间的侧面纱网上设有圆台状纱网洞,圆台状纱网洞的两洞口分别为外入口和内入口,内入口靠近光源,内入口的半径小于外入口的半径。本实用新型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将蛾类害虫吸引至网罩中,网罩的外入口半径大于内入口半径,使得蛾类害虫易进难出,且通过拉链开口能将益虫放飞大自然,而害虫留于网罩内集中灭杀;另外,采用纱网和LED灯,成本低廉,且全程不使用化学药物,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捕蛾工具。
背景技术
鳞翅目蛾类害虫每年给农作物造成数以亿计的损失,如何有效的捕杀蛾类害虫是全世界公认的的难题。现有的捕蛾工具存在弊端。一是大都利用昆虫趋光性,将昆虫捕捉最后全部杀死,无法区分益虫和害虫;二是捕虫效果不理想,大都利用低电压将靠近的昆虫电死,而远离电源的昆虫无法捕杀;三是成本较高,大都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和金属框架造成成本投入较高;四是部分捕蛾工具利用昆虫趋化性,用化学试剂诱捕,给环境带来一定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根据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快速有效的农田蛾类害虫的捕捉工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捕蛾工具,包括上金属圈、下金属圈、开口、外入口、光源和内入口,所述上金属圈与下金属圈的两侧通过金属条连接固定,纱网围于上、下金属圈四周,形成网罩,网罩中间设有光源,所述上金属圈的上端纱网上开有开口,开口处设有拉链,所述上金属圈与下金属圈之间的侧面纱网上设有圆台状纱网洞,圆台状纱网洞的两洞口分别为外入口和内入口,所述内入口靠近光源,内入口的半径小于外入口的半径。
作为优选,所述上金属圈、下金属圈的半径为0.5米。
作为优选,所述纱网目数为20目。
作为优选,所述圆台状纱网洞由金属丝弯曲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外入口的半径为0.4米。
作为优选,所述内入口的半径为0.05米。
作为优选,所述光源采用LED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将蛾类害虫吸引至网罩中,网罩的外入口半径大于内入口半径,使得蛾类害虫易进难出,而且在网罩的上部设置了拉链开口,能够人工将益虫放飞大自然,而害虫留于网罩内集中灭杀;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纱网和LED灯为材料,有效降低了成本,且全程不使用化学药物,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上金属圈,2—开口,3—外入口,4—光源,5—内入口,6—金属条,7—下金属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捕蛾工具,包括上金属圈1、下金属圈7、开口2、外入口3、光源4和内入口5,所述上金属圈1与下金属圈7的两侧通过金属条6连接固定,纱网围于上、下金属圈四周,形成网罩,上金属圈1、下金属圈7的半径采用0.5米,纱网目数为20目。
网罩中间设有光源4,所述上金属圈1的上端纱网上开有开口2,开口2处设有拉链,所述上金属圈1与下金属圈7之间的侧面纱网上设有圆台状纱网洞,圆台状纱网洞由金属丝弯曲制成,圆台状纱网洞的两洞口分别为外入口3和内入口5,所述内入口5靠近光源4,内入口5的半径小于外入口3的半径,其中,外入口3的半径为0.4米,内入口5的半径为0.05米,光源4采用LED灯。
本实用新型的制作方法及捕捉步骤为:
1、用半径0.5米金属圈做上下支架,上、下金属圈之间通过金属条固定连接,20目的纱网围于四周,上端留有拉链作为开口,侧面做成外入口半径为0.4米,内入口半径为0.05米的圆台状纱网洞10个;
2、在网罩内部放LED灯和2节5号电池作为电源;
3、捕蛾工具做成后,夜间放于田间,每两小时收笼一次,检查进入的昆虫,将益虫放飞大自然,害虫集中灭死。
上述实旋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实质所作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新型捕蛾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金属圈、下金属圈、开口、外入口、光源和内入口,所述上金属圈与下金属圈的两侧通过金属条连接固定,纱网围于上、下金属圈四周,形成网罩,网罩中间设有光源,所述上金属圈的上端纱网上开有开口,开口处设有拉链,所述上金属圈与下金属圈之间的侧面纱网上设有圆台状纱网洞,圆台状纱网洞的两洞口分别为外入口和内入口,所述内入口靠近光源,内入口的半径小于外入口的半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捕蛾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金属圈、下金属圈的半径为0.5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捕蛾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网目数为2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捕蛾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台状纱网洞由金属丝弯曲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捕蛾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入口的半径为0.4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捕蛾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入口的半径为0.05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捕蛾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采用LED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095224.XU CN205320988U (zh) | 2016-01-29 | 2016-01-29 | 一种新型捕蛾工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095224.XU CN205320988U (zh) | 2016-01-29 | 2016-01-29 | 一种新型捕蛾工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320988U true CN205320988U (zh) | 2016-06-22 |
Family
ID=56317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095224.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20988U (zh) | 2016-01-29 | 2016-01-29 | 一种新型捕蛾工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32098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92548A (zh) * | 2019-03-19 | 2019-09-03 | 淮北师范大学 | 一种便携式诱捕活蛾装置 |
-
2016
- 2016-01-29 CN CN201620095224.XU patent/CN20532098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92548A (zh) * | 2019-03-19 | 2019-09-03 | 淮北师范大学 | 一种便携式诱捕活蛾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167865U (zh) | 烟蚜茧蜂自动收集装置 | |
CN202566058U (zh) | 多引诱源飞虫诱捕器 | |
CN205320988U (zh) | 一种新型捕蛾工具 | |
CN103651299B (zh) | 昆虫及螨类释放装置及其应用 | |
CN103141458B (zh) | 一种用于田间的昆虫捕捉器 | |
CN205018111U (zh) | 一种新型红棕象甲诱捕器 | |
CN206949313U (zh) | 一种昆虫监测采集屋 | |
CN211091455U (zh) | 一种林业用捕虫设备 | |
CN202335307U (zh) | 一种害虫诱捕器 | |
CN203913090U (zh) | 一种新型电动飞虫捕捉器 | |
CN203827917U (zh) | 一种茶树害虫诱杀装置 | |
CN102301986A (zh) | 一种柜式蝇虫诱捕器 | |
CN203327800U (zh) | 一种能保护益虫的诱虫灯 | |
CN201976635U (zh) | 一种实蝇诱捕器 | |
CN203709103U (zh) | 昆虫诱捕器 | |
CN103392689B (zh) | 一种捕蛙器 | |
CN201905167U (zh) | 一种活体诱虫灯 | |
CN202085625U (zh) | 一种户外捕昆虫器 | |
CN207692800U (zh) | 发光吸入式诱杀果蝇装置 | |
CN201160415Y (zh) | 巢穴塔 | |
CN205431704U (zh) | 一种改进的昆虫诱集灯收集网 | |
CN206402986U (zh) | 一种无毒性园林用害虫诱捕灯 | |
CN105230587A (zh) | 一种节能环保害虫诱捕器 | |
CN204837634U (zh) | 一种捕蝇袋 | |
CN217958450U (zh) | 一种农田害虫诱捕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2 Termination date: 2017012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