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20773U - 一种用于棉田的地埋式灌溉回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棉田的地埋式灌溉回路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320773U CN205320773U CN201521040807.4U CN201521040807U CN205320773U CN 205320773 U CN205320773 U CN 205320773U CN 201521040807 U CN201521040807 U CN 201521040807U CN 205320773 U CN205320773 U CN 20532077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 branch
- pipes
- buried
- branch pip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Fertilizing (AREA)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棉田的地埋式灌溉回路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主干管、分干管、支管、毛管;其中支管与毛管之间呈“工”字形结构布置,每个“工”字形结构由两根支管及设于两根支管之间的数根毛管组成,多个“工”字形结构组成田间管网;每个“工”字形结构内,与分干管相连的支管首端处设有区域阀、排气阀和压力表,其尾端处设有压力表、排气阀和冲刷阀;在另一支管上、与“工”字形结构进水口斜对角处设有压力表、排气阀和冲刷阀,另一端设有排气阀。所述地埋式渗灌回路系统结构简单、适用性广、使用方便、容易掌握,解决了普通膜下滴灌存在首、尾部压力不均匀及毛管易堵塞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棉田的地埋式灌溉回路系统,属于农业灌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膜下滴灌作为一种新型灌溉技术,尤其在缺水比较严重的国家和地区,显示出前所未有的节水能力。膜下滴灌管网一般由主干管、分干管、支管和毛管组成,其中支管与毛管组成田间管网。目前滴灌系统产品中,毛管使用的是滴灌带,支管一般对称于干管成鱼骨式布置,干管间距决定了支管的长度。根据水源的位置和地形条件,管网布置形式常见有“一”字形、“T”字形、“干”字形和疏齿形,各级管道应相互垂直,以使管道最短而控制面积最大。即:毛管垂直附管,附管平行于支管,支管垂直于分干管,分干管垂直于干管,分干管与干管一般情况下需要地埋,毛管必须与陇向平行,同时尽量对称。支管单向布置不超过150米,双向布置不超过300米。(毛管)滴灌带工作长度单向布置不超过500米。
采用膜下滴灌以后,植物行间无灌溉水分,杂草少了,可以减少锄地的次数,也不需要平整土地,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但现有的膜下滴灌技术无法保证毛管(滴灌带)首、尾部压力均匀一致,常常造成进水口水分充足,而毛管出水口水压较小,造成供水不足;而且,当毛管中泥沙过多,常常造成堵塞无法继续修复导致灌溉停止,进而影响作物的生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膜下滴灌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针对棉田的地埋式渗灌回路系统。所述地埋式渗灌回路系统结构简单、适用性广、使用方便、容易掌握,解决了普通膜下滴灌存在首、尾部压力不均匀及毛管易堵塞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埋式渗灌回路系统,包括主干管、分干管、支管、毛管,其中支管与毛管之间呈“工”字形结构布置,每个“工”字形结构由两根支管及设于两根支管之间的数根毛管组成,多个“工”字形结构组成田间管网;每个“工”字形结构内,与分干管相连的支管首端处设有区域阀、排气阀和压力表,其尾端处设有压力表、排气阀和冲刷阀;在另一支管上、与“工”字形结构进水口斜对角处设有压力表、排气阀和冲刷阀,另一端设有排气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地埋式渗灌回路系统包括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
所述地上部分包括泵房、过滤系统、施肥装置;其中,泵房水管与过滤系统之间通过主干管连接,在主干管靠近泵房的一端依次安装倒流防止器、水表、排气阀、施肥装置,在主干管靠近过滤系统的一端设有压力表;
所述地下部分包括支管和毛管;
所述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通过分干管连接,在分干管上靠近过滤系统处设有压力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地埋式渗灌回路系统中,所述主干管、分干管、支管、毛管均可采用本领域常用材料;在本实用新型中,主干管优选为PE¢60管;分干管优选为PE¢40管;支管优选为PE¢32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地埋式渗灌回路系统中,地下部分可依据作物土壤实际情况设定埋设深度。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分干管优选埋于地下80cm;所述支管优选埋于地下40c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地埋式渗灌回路系统中,每个“工”字形结构中毛管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地埋式渗灌回路系统中,所述主干管1、分干管2、支管3之间的连接关系为现有滴灌系统常规连接方式;如各级管道应相互垂直,以使管道最短而控制面积最大。即:支管垂直于分干管,分干管垂直于主干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地埋式渗灌回路系统中,所述毛管须与陇向平行布设,且相互对称;所述支管单向布置不超过150米,双向布置不超过300米,毛管单向布置不超过500米。
本实用新型所述系统的灌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使用时,打开泵房水泵,水进入主干管,经过施肥装置、过滤系统进入分干管;
(2)根据田间水分状况打开相应田间管网区域的“工”字形结构的进水口阀门,进行灌水;
(3)灌水过程中实施观测每个压力表的压力,如发现压力不均一时,打开相应支管的排气阀和冲刷阀,使整个管网压力保持一致;如发现管网堵塞,打开相应支管的冲刷阀进行冲刷。
本实用新型所述方案的技术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地埋式灌溉回路系统可以调整整个管网的实时压力,实现整个的压力均匀一致。
2、当地埋式灌溉回路系统的毛管出现堵塞时,可以打开相应支管的冲刷阀进行冲刷,确保毛管的通畅。
本实用新型所述地埋式灌溉回路系统结构简单、适用性广、使用方便、容易掌握,解决了普通膜下滴灌压力不均匀及毛管易堵塞的问题,为干旱地区水分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地埋式灌溉回路系统的俯视图。
图中:1、主干管;2、分干管;3、支管;4、毛管;5、区域阀;6、排气阀;7、压力表;8、冲刷阀;9、泵房;10、过滤系统;11、施肥装置;12、倒流防止器;13、水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地埋式渗灌回路系统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地埋式渗灌回路系统,包括主干管1、分干管2、支管3、毛管4;其中主干管1、分干管2、支管3之间的连接关系为现有滴灌系统常规连接方式;
而其中支管与毛管之间呈“工”字形结构布置,每个“工”字形结构由两根支管及设于两根支管之间的数根毛管组成,多个“工”字形结构组成田间管网;每个“工”字形结构内,与分干管相连的支管首端处设有区域阀5、排气阀6和压力表7,其尾端处设有压力表7、排气阀6和冲刷阀8;在另一支管上、与“工”字形结构进水口斜对角处设有压力表7、排气阀6和冲刷阀8,另一端设有排气阀6。
实施例2一种地埋式渗灌回路系统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地埋式渗灌回路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
所述地上部分包括泵房9、过滤系统10、施肥装置11;其中,泵房水管与过滤系统之间通过主干管连接,在主干管靠近泵房的一端依次安装倒流防止器12、水表13、排气阀6、施肥装置11,在主干管靠近过滤系统的一端设有压力表7;
所述地下部分包括支管和毛管;其中支管与毛管之间呈“工”字形结构布置,每个“工”字形结构由两根支管及设于两根支管之间的数根毛管组成,多个“工”字形结构组成田间管网;每个“工”字形结构内,与分干管相连的支管首端处设有区域阀5、排气阀6和压力表7,其尾端处设有压力表7、排气阀6和冲刷阀8;在另一支管上、与“工”字形结构进水口斜对角处设有压力表7、排气阀6和冲刷阀8,另一端设有排气阀6。
所述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通过分干管连接,在分干管上靠近过滤系统处设有压力表。
所述主干管为PE¢60管;分干管为PE¢40管;支管为PE¢32管。
所述分干管优选埋于地下80cm;所述支管优选埋于地下40cm。
其中,每个“工”字形结构中毛管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
其中,所述主干管1、分干管2、支管3之间的连接关系为现有滴灌系统常规连接方式;如各级管道应相互垂直,以使管道最短而控制面积最大。即:支管垂直于分干管,分干管垂直于主干管。所述毛管须与陇向平行布设,且相互对称;所述支管单向布置不超过150米,双向布置不超过300米,毛管单向布置不超过500米。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地埋式渗灌回路系统的灌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使用时,打开泵房水泵,水进入主干管,经过施肥装置、过滤系统进入分干管;
(2)根据田间水分状况打开相应田间管网区域的“工”字形结构的进水口阀门,进行灌水;
(3)灌水过程中实施观测每个压力表的压力,如发现压力不均一时,打开相应支管的排气阀和冲刷阀,使整个管网压力保持一致;如发现管网堵塞,打开相应支管的冲刷阀进行冲刷。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地埋式渗灌回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干管、分干管、支管、毛管;
其中,支管与毛管之间呈“工”字形结构布置,每个“工”字形结构由两根支管及设于两根支管之间的数根毛管组成;多个“工”字形结构组成田间管网;
在每个“工”字形结构内,与分干管相连的支管首端处设有区域阀、排气阀和压力表,其尾端处设有压力表、排气阀和冲刷阀;在另一支管上、与“工”字形结构进水口斜对角处设有压力表、排气阀和冲刷阀,另一端设有排气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渗灌回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埋式渗灌回路系统包括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
所述地上部分包括泵房、过滤系统、施肥装置;其中,泵房水管与过滤系统之间通过主干管连接,在主干管靠近泵房的一端依次安装倒流防止器、水表、排气阀、施肥装置,在主干管靠近过滤系统的一端设有压力表;
所述地下部分包括支管和毛管;
所述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通过分干管连接,在分干管上靠近过滤系统处设有压力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埋式渗灌回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干管材料为管;分干管材料为管;支管材料为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埋式渗灌回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干管埋于地下80cm;所述支管埋于地下4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埋式渗灌回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单向布置不超过150米,双向布置不超过300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埋式渗灌回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管须与陇向平行布设;毛管单向布置不超过500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渗灌回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埋式渗灌回路系统包括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
所述地上部分包括泵房、过滤系统、施肥装置;其中,泵房水管与过滤系统之间通过主干管连接,在主干管靠近泵房的一端依次安装倒流防止器、水表、排气阀、施肥装置,在主干管靠近过滤系统的一端设有压力表;
所述地下部分包括支管和毛管;
所述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通过分干管连接,在分干管上靠近过滤系统处设有压力表;
所述主干管材料为管;分干管材料为管;支管材料为管;
所述分干管埋于地下80cm;所述支管埋于地下40cm;
所述支管单向布置不超过150米,双向布置不超过300米;
所述毛管须与陇向平行布设;毛管单向布置不超过500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1040807.4U CN205320773U (zh) | 2015-12-11 | 2015-12-11 | 一种用于棉田的地埋式灌溉回路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1040807.4U CN205320773U (zh) | 2015-12-11 | 2015-12-11 | 一种用于棉田的地埋式灌溉回路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320773U true CN205320773U (zh) | 2016-06-22 |
Family
ID=56206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1040807.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20773U (zh) | 2015-12-11 | 2015-12-11 | 一种用于棉田的地埋式灌溉回路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32077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32433A (zh) * | 2015-12-11 | 2016-03-30 |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 一种用于棉田的地埋式灌溉回路系统及灌溉方法 |
CN106879440A (zh) * | 2017-02-24 | 2017-06-23 | 海南金德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植物灌溉装置 |
-
2015
- 2015-12-11 CN CN201521040807.4U patent/CN20532077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32433A (zh) * | 2015-12-11 | 2016-03-30 |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 一种用于棉田的地埋式灌溉回路系统及灌溉方法 |
CN105432433B (zh) * | 2015-12-11 | 2019-01-11 |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 一种用于棉田的地埋式灌溉回路系统及灌溉方法 |
CN106879440A (zh) * | 2017-02-24 | 2017-06-23 | 海南金德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植物灌溉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432433A (zh) | 一种用于棉田的地埋式灌溉回路系统及灌溉方法 | |
CN201995408U (zh) | 一种农户级实用标准微灌系统 | |
CN107846851B (zh) | 无压灌溉装置 | |
CN204733698U (zh) | 一种滴灌与喷灌结合的灌溉系统 | |
CN204259549U (zh) | 室内滴灌农作物灌溉装置 | |
CN204466463U (zh) | 滴箭灌溉自动控制系统 | |
CN105850678A (zh) | 干旱缺水地区铁路防沙造林地下渗灌系统及其灌溉方法 | |
CN101243763B (zh) | 节水防堵精准渗灌装置及其连接件 | |
CN205161383U (zh) | 一种农作物栽培的新型滴灌系统 | |
CN205320773U (zh) | 一种用于棉田的地埋式灌溉回路系统 | |
CN204362697U (zh) | 田间玉米地下滴灌装置 | |
CN201781828U (zh) | 垂直线源灌水装置 | |
CN207054327U (zh) | 一种多点源滴灌装置 | |
CN101606478B (zh) | 一种基于小管出流的地下滴灌方法 | |
CN203219776U (zh) | 渗灌装置 | |
CN201563456U (zh) | 深层坑渗灌灌溉装置 | |
CN204907122U (zh) | 一种拖管式施肥装置 | |
CN103798101B (zh) | 水稻季节性干旱灌溉方法 | |
CN107094593A (zh) | 多芯渗灌系统及多芯渗灌带 | |
CN103190275B (zh) | 一种农田节水灌溉的方法 | |
CN216088098U (zh) | 一种地下节水渗灌系统 | |
CN201986484U (zh) | 一种坡地灌溉系统 | |
CN205040360U (zh) | 新型无压灌溉装置用新型灌水器 | |
CN206462123U (zh) | 一种适用于树木的地下围栏式灌溉装置 | |
CN105191756B (zh) | 无压灌溉装置用灌水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2 Termination date: 20171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