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66138U - 一种全自动插件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自动插件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266138U CN205266138U CN201521070297.5U CN201521070297U CN205266138U CN 205266138 U CN205266138 U CN 205266138U CN 201521070297 U CN201521070297 U CN 201521070297U CN 205266138 U CN205266138 U CN 20526613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dule
- components
- gripping
- parts
- fe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4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693 optoelectronic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插件机,其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的至少一个送料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并位于所述至少一个送料机构的前方的X向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X向移动机构的Y向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Y向移动机构的插件组装机构及设置于所述机架并位于所述插件组装机构的下方的送板机构,其中插件组装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升降模块及设置于所述至少一个升降模块的夹具,达到批量自动化生产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件机,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插件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产品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电路板是电子产品的重要元部件,插件机是将各种电子元器件插设到电路板指定位置的机器设备。目前的插件机无法自动传输元器件,通常采用人工供料,并采用人工检测元器件是否可正常使用,通常可能插设无法使用的元器件于印刷电路板上,不但耗工耗时,无法提高生产效率,也容易增加了印刷电路板的废品率,更无法达成批量化自动生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插件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揭示了一种全自动插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至少一个送料机构、X向移动机构、Y向移动机构、插件组装机构及送板机构,至少一个送料机构设置于机架,X向移动机构设置于机架,并位于至少一个送料机构的前方,Y向移动机构设置于X向移动机构,插件组装机构设置于Y向移动机构,送板机构设置于机架,并穿过X向移动机构,并位于插件组装机构的下方,插件组装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升降模块及设置于至少一个升降模块的夹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送料机构自动传输元器件进入插件机,同时送料机构可对元器件修剪及检测,然通过插件组装机构自动夹取元器件插设于由送板机构自动送入的印刷电路板,经插件后的印刷电路板再由送板机构送出,在插件前可确认插件是否损坏,避免插设损坏的元器件于印刷电路板,有效降低废品率,又可达到批量自动化生产并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插件机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为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的送料机构的立体图。
图3为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的送料机构的另一立体图。
图4为图2的A区域的放大图。
图5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送料机构的立体图。
图6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送料机构的另一立体图。
图7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第二传输装置及物料处理装置的立体图。
图8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第二传输装置及物料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带件送料机构的立体图。
图10为本申请构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带件送料机的另一立体图。
图11为本申请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定位装置及剪切装置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的升降模块的立体图。
图13为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的升降模块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申请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申请。
请参阅图1,其是本申请的插件机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如图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全自动插件机,全自动插件机用于自动将各种元器件插设于印刷电路板。本申请的全自动插件机包括机架1、至少一个送料机构2、X向移动机构4、Y向移动机构5、插件组装机构6及送板机构7。至少一个送料机构2、X向移动机构4及送板机构7设置于机架1,X向移动机构4设置于至少一个送料机构2的前方,送板机构7穿过X向移动机构4的下方,Y向移动机构5设置于X向移动机构4,插件组装机构6设置于Y向移动机构5,并位于送板机构7的上方。
本申请的全自动插件机的运作方式为至少一个送料机构先自动传输至少一个元器件至插件组装机构6可夹取的位置,X向移动机构4及Y向移动机构5驱动插件组装机构6沿X方向及Y方向移动,并往至少一个送料机构2移动,插件组装机构6夹取位于至少一个送料机构2的至少一个元器件,再通过X向移动机构4及Y向移动机构5驱动其沿X方向及Y方向移动,并移动至送板机构7自动送入的印刷电路板的上方,且将至少一个元器件插入印刷电路板,插设有元器件的印刷电路板由送板机构7送出,达到自动传输元器件及自动插设元器件插设于印刷电路板的目的,同时达成批量化自动生产的目的。
本申请的全自动插件机可设置单一个送料机构2,当然也可同时设置多个送料机构2,如此同时传送多个元器件,再由插件组装机构6同时夹取多个元器件,插件组装机构6将多个元器件插设于印刷电路板,达到同时插设多个元器件于印刷电路板,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图1的送料机构2为传送散装元器件送料机构,其中散装元器件是指易分正反和不分正反的印刷电路板专用排插。
下述对本申请的送散装元器件送料机构21进行说明,请参阅图2及图3,其为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的散装元器件送料机构21的立体图;如图所示,本申请的散装元器件送料机构21包括夹取装置211、处理装置212、传输装置213及顶升装置214。请一并参阅图4,其为图2的A区域的放大图;如图所示,夹取装置211包括夹取基座2111、滑轨2112、夹紧块座2113、第一夹取夹子2114a、第二夹取夹子2114b、第三夹取夹子2114c、第四夹取夹子2114d、移动驱动件2115、推拉块2116及推拉驱动件2117。夹取基座2111设置于插件机的机架1,滑轨2112设置于夹取基座2111,夹紧块座2113设置于滑轨2112,第一夹取夹子2114a、第二夹取夹子2114b、第三夹取夹子2114c及第四夹取夹子2114d连接于夹紧块座2113。移动驱动件2115设置于夹取基座2111,并连接夹紧块座2113,且驱动夹紧块座2113于滑轨2112上移动,夹紧块座2113同时带动第一夹取夹子2114a、第二夹取夹子2114b、第三夹取夹子2114c及第四夹取夹子2114d于滑轨2112上移动。推拉块2116枢接于夹紧块座2113,推拉驱动件2117设置于夹紧块座2113的上方,并连接推拉块2116。推拉驱动件2117推动或拉动推拉块2116,推拉块2116驱动夹紧块座2113带动第一夹取夹子2114a、第二夹取夹子2114b、第三夹取夹子2114c及第四夹取夹子2114d张开或夹紧。
本申请的处理装置212包括依序设置于夹取基座2111的进料模块2121、拉撑模块2122、极性检测模块2123、旋转模块2124及剪脚模块2125。上述进料模块2121包括设置于夹取基座2111的进料夹具21211,进料夹具21211并用于夹持振动盘(图未示)所传送的散装元器件。上述拉撑模块2122包括设置于夹取基座2111的拉撑驱动件21221及连接拉撑驱动件21221的拉撑器21222,拉撑器21222位于拉撑驱动件21221的上方,拉撑驱动件21221驱动拉撑器21222拉直元器件的引脚。
极性检测模块2123包括设置于夹取基座2111的检测夹具21231。当拉直后的元器件放置于检测夹具21231时,通入电压至检测夹具21231判断元器件的引脚的极性。旋转模组2124包括设置于夹取基座2111的旋转驱动件21241及连接旋转驱动件21241并位于旋转驱动件21241的上方的旋转夹具21242,。当旋转夹具21242夹持经极性检测的元器件时,依o9l据极性检测模块2123的检测结果判断元器件是否要旋转,旋转驱动件21241依据判断结果可选择地驱动旋转夹具21242旋转,旋转夹具21242带动元器件旋转。剪脚模块2125包括设置于夹取基座2111的剪脚驱动件21251及设置于剪脚驱动件21251的剪脚器21252。当元器件从旋转模块2124移动至剪脚模块2125的剪脚器21252时,剪脚驱动件21251驱动剪脚器21252对元器件的引脚进行剪切。其中剪脚模块2125还包括位于剪脚器21252的下方的废料回收通道21253,废料回收通道21253回收元器件经剪脚后所产生的废料。
上述夹取装置211位于处理装置212的上方,通过不断地移动第一夹取夹子2114a、第二夹取夹子2114b、第三夹取夹子2114c及第四夹取夹子2114d于进料模块2121、拉撑模块2122、极性检测模块2123、旋转模块2124及剪脚模块2125的上方,依序传送位于进料模块2121的元器件至拉撑模块2122、极性检测模块2123、旋转模块2124及剪脚模块2125,进而依序对元器件进行拉撑、极性检测、旋转及剪脚。
本申请的传输装置213连接处理装置212,传输装置213包括设置于夹取基座2111的直振器2131及设置于直振器2131的直振料道2132,直振料道2132的一端连接传输装置213,其另一端往远离传输装置213的方向延伸。当夹取装置211夹取位于剪脚模块2125的元器件至直振料道2132时,直振器2131产生振动源,并使直振料道2132振动传送元器件。
本申请的顶升装置214设置于传输装置213的直振料道2132的另一端,顶升装置214包括顶升驱动件2141及连接顶升驱动件2141的顶升块2142,当直振料道2132所传送的元器件至顶升块2142时,顶升驱动件2141驱动顶升块2142往上移动并带动元器件至夹取位置。本申请的顶升装置214还包括设置于顶升块2142的真空固定模块2143,其通过真空吸附方式吸附元器件于顶升块2142并固定元器件于顶升块2142,防止元器件从顶升块2142上掉落。
请参阅图5及图6,其为本申请的管件送料机构22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如图所示,本申请的管件送料机构22为自动传输管件内的多个元器件,其中管件内的多个元器件是指光耦及部份芯片。本申请的管件送料机构22包括送料基座221、设置于送料基座221的第一传输装置222、设置于第一传输装置222的一端的第二传输装置223、设置于第一传输装置222的管件传输装置224及设置于第二传输装置224并位于管件传输装置223的一侧的物料处理装置225。第一传输装置222用于传输管件内的多个元器件,其包括设置于送料基座221并具有第一端2221a及第二端2221b的传输平台2221、设置于传输平台2221的第一端2221a的驱动汽缸2222、设置于传输平台2221内的多个转动件2223、连接多个转动件2223的推送皮带2224及连接推送皮带2224并位于传输平台2221的第一端2221a的推料头2225。驱动汽缸2222连接多个转动件2223的一者,驱动汽缸2222驱动多个转动件2223的一者转动并带动推送皮带2224移动,推送皮带2224带动其他转动件2223转动。当推送皮带2224移动时,推送皮带2224带动推料头2225于传输平台2221上移动,使推料头2225从传输平台2221的第一端2221a移动至第二端2221b。
请一并参阅图7及图8,第二传输装置223包括设置于传输平台2221的第二端2221b的传输座2231、设置于传输座2231的驱动汽缸2232、设置于传输座2231内的多个转动件2233及连接多个转动件2233的输送皮带2234。驱动件2232连接多个转动件2233的一者,输送皮带2234的部分从传输座2231上通过,并与第一传输装置222的传输平台2221衔接,更详细而言,推料头2225推动多个元器件至输送皮带2234。第二传输装置223还包括设置于传输座2231感应器2235并靠近传输平台2221的第二端2221b的感应器2235,当感应器2235应到推料头2225时,表示管件内的多个元器件已经都推送至第二传输装置223,此时推料头2225通过推送皮带2224反转而移动至初始位置,初始位置为传输平台2221的第一端2221a。
本申请的管料置放装置224设置于第一传输装置222及第二传输装置223,管料置放装置224包括设置于传输平台2221并靠近传输平台2221的第一端2221a的滑轨2240及二个装管槽2241,其中一个装管槽2241设置于滑轨2240并位于传输平台2221的第一端2221a,另一个装管槽2241设置于传输座2231并位于传输平台2221的第二端2221b。推料头2225位于二个装管槽2241间,管件设置于管料置放装置224的二个装管槽2241间,推料头2225推动管件内的多个元器件。本申请的二个装管槽2241间的距离依据管件的长度而调整,其通过推动连接位于传输平台2221的第一端2221a的装管槽2241,使装管槽2241沿着滑轨2240往位于传输平台2221的第二端2221b的装管槽2241,达成调整二个装管槽2241间的距离的目的。
复参阅图5及图6,本申请的第一传输装置222还包括设置于传输平台2221的第二端2221b的感应器2226、分别设置于传输平台2221的第一端2221a及第二端2221b并位于感应器2226的外侧的二个管件顶升模块2227及分别连接于二个装管槽2241的下方的二个脱料模块2228。上述感应器2226感应管件是否放置于二个装管槽2241间,当感应器2226感应到管件置放装置223时,启动驱动件2222带动推送皮带2224运作,同时推送皮带2224推动推料头2225,推料头2225推动管件内的多个元器件往传输平台2221的第二端2221b移动,多个元器件被推动至第二传输装置223。
每一个管件顶升模块2227包括位于传输平台2221内的管件顶升汽缸22271及连接管件顶升汽缸22271并位于传输平台2221上的管件顶升块22272。待管件内多个元器件全部传输至物料处理装置225后,二个管件顶升汽缸22271驱动二个管件顶升块22272顶升空的管件,二个脱料模块2228将被顶升的管件推出管件置放装置224。本申请于第一传输装置221的一侧还设有空管回收装置226,空管回收装置226回收由二个脱料模块2228推出的空的管件。
复参阅图7及图8,本申请的物料处理装置225包括校正模块2251及物料顶升模块2252,校正模块2251设置于传输座2231,并位于第二传输装置223的感应器2235的一侧,且与管件置放装置224相对。本申请的校正模块2251包括校正汽缸22511及设置于传输座2231上并位于输送皮带2234的二侧的二个校正块22512,校正汽缸22511连接二个校正块22512,并位于二个校正块22512的下方。当元器件进入二个校正块22512间时,校正汽缸22511驱动二个校正块22512对元器件进行脚位校正。
物料顶升模块2252设置于传输座2231的末端,并位于校正模块2251的一侧,并与第二传输装置223的感应器2235相对。物料顶升模块2252包括物料顶升感应器22521、物料顶升汽缸22522及物料顶升块22523,物料顶升感应器22521及物料顶升块22523位于传输座2231上,物料顶升感应器22521设置于物料顶升块22523的前方,即物料顶升感应器22521靠近校正模块2251,物料顶升汽缸22522连接物料顶升块22523,并位于物料顶升块22523的下方,且位于传输座2231内。待元器件经校正模块2251校正后,第二传输装置223再传输元器件至物料顶升模块2252,物料顶升感应器22521感应到元器件进入时,元器件传输至物料顶升块22523,物料顶升汽缸22522驱动物料顶升块22523顶升元器件至夹取位置。
上述第一传输装置222的驱动电机2222、第二传输装置223的驱动电机2232、第二传输装置223的感应器2235、第一传输装置222的感应器2226、第一传输装置222的二个管件顶升汽缸22271、二个脱料模块2228、校正汽缸22511及顶升汽缸22522与电控装置227连接并由电控装置227控制,如图7及图8所示。
请参阅图9及图10,其为本申请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带件送料机构23的立体图;如图所示,本申请的送料机构23用于传输带件上的多个元器件至插件组装机构可夹取的位置,其中带件上的多个元器件是指部份电容及电阻。送料机构23包括设置于插件机的机架的进料基座231、设置于进料基座231的进料装置232、设置于进料基座231并位于进料装置232的下方的定位装置233及设置于定位装置233并位于进料装置232的一侧的剪切装置234。本申请的进料装置232包括U型进料轨道2321及带件驱动模块2322。U型进料轨道2321设置于进料基座231,其具有进料端2321a、出料端2321b及位于进料端2321a及出料端2321b间的剪切部2321c。带件驱动模块2322设置于进料端2321a,并具有设置于进料基座231的减速电机2323、设置于减速电机2323的滚轮2324及设置于进料基座231并抵接于滚轮2324的轴承2325,滚轮2324与轴承2325接触的位置位于进料轨道2321内。
再一并参阅图11,定位装置233包括设置于进料基座231并相对的二个定位座2331、分别穿设二个定位座2331的第一驱动杆2332及第二驱动杆2333、分别设置于第一驱动杆2332及第二驱动杆2333并位于二个定位座2331的下方的二个皮带轮2334、连接二个皮带轮2334的皮带2335、设置于第一驱动杆2332的驱动齿轮2336及设置于第二驱动杆2333并位于设有第二驱动杆2332的定位座2331的上方的带件定位轮2337,带件定位轮2337位于进料轨道2321的剪切部2321c的一侧。本申请的带件定位轮2337具有辐射状排列于带件定位轮2337的多个定位柱2338,达到定位带件进入剪切部2321c。
复参阅图10及图11,剪切装置234包括滑座2341、汽缸2342、第一动刀座2343、第二动刀座2344、第一动刀片2345、第二动刀片2346、定刀座2437及定刀片2348,滑座2341及汽缸2342设置于进料基座231,汽缸2342位于滑座2341的后方。第一动刀座2343及第二动刀座2344设置于滑座2341,第二动刀座2344位于第一动刀座2343的一侧,汽缸2342连接第一动刀座2343及第二动刀座2344。第一动刀片2345及第二动刀片2346分别设置于第一动刀座2343及第二动刀座2344,设有第一动刀片2345的第一动刀座2343及设有第二动刀片2346的第二动刀座2344位于剪切部2321c的内侧。定刀座2347设置于进料基座231,并位于剪切部2321c的外侧,且与第一动刀座2343相对。定刀片2348设置于定刀座2347,并与第一动刀片2345相对,定刀片2348及第一动刀片2345位于剪切部2321c内的U型进料轨道2321的上方。通过上述带件送料机构23可对带件上的多个元器件的引脚进行剪切,插件组装机构夹取剪切后的元器件,确保元器件符合需求并可插设于印刷电路板。上述驱动齿轮2336与滑座2341啮合,达到调整设置于滑座2341的第一动刀片2345与定刀片2348间的距离。
由上述可知,本申请的全自动插件机可同时设有多个送料机构,而且多个送料机构可依据欲插设于印刷电路板的多个元器件的种类,选用传输散装元器件送料机构21、管件送料机构22及带件送料机构23。
接着,复参阅图1,本申请的插件组装机构6包括设置于插件机的Y向移动机构5的组装基座61、设置于组装基座61的至少一个升降模块62及连接于至少一个升降模块62的至少一个夹具63。升降模块62带动夹具63于Z轴上运动,并带动夹具63以Z轴为旋转中心轴旋转。请一并参阅图12及图13,其为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的升降模块62的立体图及剖面图;如图所示,本申请的升降模块62包括Z向移动装置621、真空发生装置622、夹具旋转装置623及夹具连接装置624。真空发生装置622及夹具旋转装置623设置于Z向移动装置621,夹具旋转装置623位于真空发生装置622的下方,夹具连接装置624连接Z向移动装置621,并设置于夹具旋转装置623,真空发生装置622连接夹具连接装置624。Z向移动装置621包括导轨座6211、设置于导轨座6211的上方的步进电机6212、设置于导轨座6211的下方的同步带轮6213、连接步进电机6212及同步带轮6213的同步带6214及设置于导轨座6211并连接同步带6214的连接滑座6215。本申请的真空发生装置622设置于导轨座6211的顶部,夹具旋转装置623及夹具连接装置624设置于导轨座6211的下方。当步进电机6212带动同步带6214移动,同步带6214带动同步带轮6213转动,同时带动连接滑座6215滑动于导轨座6211,达到带动夹具旋转装置623及夹具连接装置624沿Z方向上运动的目的。
夹具旋转装置623包括连接座6231、驱动轮6232、转动轮6233、皮带6234及旋转步进电机6235。连接座6231设置于Z向移动装置621的连接滑座6215,驱动轮6232及转动轮6233设置于连接座6231,转动轮6233位于驱动轮6232的一侧,旋转步进电机6235连接驱动轮6232。夹具连接装置624包括导杆6241、设置于导杆6241的一端并穿设于转动轮6233的花键套6242、设置于导杆6241的另一端的吸嘴接头6243、设置于设有吸嘴接头6243的导杆6241的一端并位于夹具旋转装置623的上方的支撑座6244、连接支撑座6244与连接滑座6215间的固定座6245及设有吸嘴接头6243的导杆6241的一端的弹簧6246与光电开关(图未示)。
当旋转步进电机6235驱动驱动轮6232并带动皮带6234移动,皮带6234带动转动轮6233转动,驱动轮6232带动导杆6241转动,其中花键套6242可使导杆6241顺畅地转动。上述夹具旋转装置623还包括二个定位块6236,二个定位块6236分别设置于连接滑座6215及旋转步进电机6235,当设置于连接滑座6215的定位块6236与设置于旋转步进电机6235相卡合时,停止旋转步进电机6235的转动,定位导杆6241的转动角度,达到控制夹具所夹持的元器件的脚位方向。此外,本申请的光电开关对应弹簧6246设置,并感测弹簧6246的变化,若依据弹簧6246的变化判断插件发生异常,光电开关会发出警告。导杆6241具有气体流通通道6247,气体流通通道6247与吸嘴接头6243相连通,吸嘴接头6243与真空发生装置622通过气管(图未示)相连接。真空发生装置622可通入气体至吸嘴接头6243及气体流通通道6247,或者从吸嘴接头6243及气体流通通道6247内抽取气体,达到驱动夹具63张开或夹紧的目的。
本申请的夹具63也可依据元器件的种类选择适用的夹具63。本申请的送板机构7通过皮带轮组自动传送欲进行插件的印刷电路板至插件组装机构6的下方,插件组装置机构6的升降模块62控制夹具63,达到夹取元器件并插设元器件至印刷电路板的目的。本申请的全自动插件机还包括多个定位机构(图未示),多个定位机构用于检测元器件的脚位是否正常及插件组装机构6是否正确夹持元器件,并定位元器件的脚位方向符合印刷电路板的插件位置。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通过送料机构自动传输元器件进入插件机,同时送料机构可对元器件修剪及检测,然通过插件组装机构自动夹取元器件插设于由送板机构自动送入的印刷电路板,经插件后的印刷电路板再由送板机构送出,在插件前可确认插件是否损坏,避免插设损坏的元器件于印刷电路板,有效降低废品率,又可达到批量自动化生产并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全自动插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至少一个送料机构、X向移动机构、Y向移动机构、插件组装机构及送板机构,至少一个送料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X向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并位于所述至少一个送料机构的前方,所述Y向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X向移动机构,所述插件组装机构设置于所述Y向移动机构,所述送板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并穿过所述X向移动机构,并位于所述插件组装机构的下方,所述插件组装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升降模块及设置于所述至少一个升降模块的夹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插件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送料机构为散装元器件送料机构,所述散装元器件送料机构还包括:
夹取装置,设置于插件机的机架,并包括第一夹取夹子、第二夹取夹子、第三夹取夹子及第四夹取夹子;
处理装置,位于所述夹取装置的下方,其包括依序设置的进料模块、拉撑模块、极性检测模块、旋转模块及剪脚模块,所述拉撑模块、极性检测模块、旋转模块及剪脚模块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夹取夹子、第二夹取夹子、第三夹取夹子及所述第四夹取夹子的下方,物料通过所述第一夹取夹子、第二夹取夹子、第三夹取夹子及第四夹取夹子夹取,并依序通过所述拉撑模块、极性检测模块、旋转模块及剪脚模块进行处理;
传输装置,连接所述处理装置,并传输经所述处理装置处理的所述元器件;以及
顶升装置,连接所述传输装置,并顶升经所述传输装置传输的所述元器件至夹取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插件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夹取装置还包括:夹取基座;滑轨,设置于所述夹取基座;夹紧块座,设置于所述滑轨,连接所述第一夹取夹子、第二夹取夹子、第三夹取夹子及第四夹取夹子;移动驱动件,连接所述夹紧块座;推拉块,枢设于所述夹紧块座,并位于所述移动驱动件的上方;以及推拉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夹紧块座,并连接所述推拉块;
其中所述传输装置还包括直振器及直振料道,所述直振器设置所述夹取基座,所述直振料道设置于所述直振器;
其中所述顶升装置还包括顶升驱动件、顶升块及真空固定模块,所述顶升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夹取基座,所述顶升块连接所述顶升驱动件,所述真空固定模块设置于所述顶升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插件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送料机构为管件送料机构,所述管件送料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插件机的机架的送料基座、设置于所述送料基座的第一传输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传输装置的一端的第二传输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传输装置及第二传输装置的管件置放装置及设置于所述第二传输装置并位于所述管件置放装置的一侧的物料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管件置放装置承载管件,所述第一传输装置及第二传输装置传输所述管件内的多个元器件至所述物料处理装置,所述物料处理装置校正所述每一个元器件的脚位,并顶升校正后的所述元器件至夹取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插件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传输装置还包括:传输平台,设置于所述送料基座;驱动汽缸,设置于所述传输平台的第一端;多个转动件,设置于所述传输平台,所述多个转动件的一者连接所述驱动汽缸;推送皮带,连接所述多个转动件;以及推料头,连接所述推送皮带,并位于所述传输平台上,且用于推动所述管件的所述多个元器件;
其中所述管件置放装置还包括滑轨及二个装管槽,所述滑轨设置于所述传输平台,所述二个装管槽设置于所述传输平台的第一端及第二端,位于所述传输平台的第一端的所述装管槽连接所述滑轨,所述二个装管槽分别连接于二个脱料模块的上方,所述推料头位于所述二个装管槽间,所述管件设置于所述二个装管槽间,所述推料头推动所述多个元器件;
其中所述第二传输装置还包括:传输座,设置于所述传输平台的第二端;驱动汽缸,设置于所述传输座内;多个转动件,设置于所述传输座内,所述多个转动件的一者连接所述驱动汽缸;输送皮带,连接所述多个转动件,并位于所述传输座上;以及感应器,设置于所述传输座,并靠近与所述传输平台的第二端;
其中所述物料处理模块还包括:校正模块,设置于所述传输座,并位于所述感应器的一侧;以及物料顶升模块,设置于所述传输座,并位于所述校正模块的一侧,且与所述感应器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插件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送料机构为带件送料机构,所述带件送料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插件机的机架的进料基座、设置于所述送料基座的进料装置、设置于所述进料基座并位于所述进料装置下方的定位装置及设置于所述定位装置并位于进料装置一侧的剪切装置,其中所述进料装置传输带件,所述定位装置定位所述带件的至少一个元器件于所述剪切装置,所述剪切装置剪切所述至少一个元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自动插件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进料装置还包括进料轨道及带件驱动模块,所述进料轨道具有进料端、出料端及位于进料端及出料端间的剪切部,所述剪切部位于所述剪切装置;所述带件驱动模块设置于所述进料端,并驱动所述带件移动于所述进料轨道;
其中所述带件驱动模块还包括减速电机、滚轮及轴承,所述减速电机设置于所述进料基座,并位于所述进料端;所述滚轮设置于所述减速电机;所述轴承设置于所述进料基座,并抵接于所述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轴承接触的位置位于所述进料轨道内;
其中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二个定位座、第一驱动杆、第二驱动杆、二个皮带轮、皮带、驱动齿轮及带件定位轮,所述二个定位座设置于所述进料基座并相对,所述第一驱动杆及所述第二驱动杆分别穿设于所述二个定位座;所述二个皮带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杆及所述第二驱动杆,并位于所述二个定位座的下方;所述驱动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杆,并位于设有所述第一驱动杆的所述定位座的上方;所述带件定位轮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杆,并位于设有第二驱动杆的所述定位座的上方,所述带件定位轮具有辐射状排列的多个定位柱;
其中所述剪切装置还包括滑座、汽缸、第一动刀座、第二动刀座、第一动刀片、第二动刀片、定刀座及定刀片,所述滑座及汽缸设置于所述进料基座,所述汽缸位于所述滑座的后方;所述第一动刀座及第二动刀座设置于所述滑座,并位于所述剪切部的内侧,所述第二动刀座位于所述第一动刀座的一侧;所述第一动刀片及第二动刀片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动刀座及第二动刀座;所述定刀座设置于所述进料基座,并对应所述第一动刀座,所述定刀片设置于所述定刀座,并位于所述剪切部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一动刀座相对;所述定刀片设置于所述定刀座,并与所述第一动刀片相对,所述第一动刀片及定刀片位于所述剪切部的所述进料轨道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插件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升降模块还包括Z向移动装置、真空发生装置、夹具旋转装置及夹具连接装置,所述真空发生装置及夹具旋转装置设置于所述Z向移动装置,所述夹具旋转装置位于所述真空发生装置的下方,所述夹具连接装置设置于所述夹具旋转装置,并连接所述Z向移动装置及真空发生装置,其中所述夹具连接装置包括导杆、吸嘴接头、支撑座、固定座、弹簧及光电开关,所述导杆设置于所述夹具旋转装置,所述吸嘴接头设置于所述导杆的一端;所述支撑座设置于所述导杆的一端,并位于所述夹具旋转装置的上方;所述固定座的一端连接所述Z向移动装置,所述固定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支撑座;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导杆,并位于所述固定座与支撑座间;所述光电开关设置于所述导杆,并对应所述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自动插件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Z向移动装置还包含导轨座、步进电机、同步带轮、同步带及连接滑座,所述步进电机及所述同步带轮设置于所述导轨座,所述步进电机位于所述同步带轮的上方,所述同步带连接所述步进电机及所述同步带轮,所述连接滑座设置于所述导轨座,并连接所述同步带;
其中所述夹具旋转装置还包括连接座、驱动轮、转动轮、皮带及旋转步进电机,所述连接座设置于所述Z向移动装置,所述驱动轮及转动轮设置于所述连接座,所述转动轮位于所述驱动轮的一侧,所述皮带连接所述驱动轮及转动轮,所述旋转步进电机连接于所述驱动轮,所述导杆设置于所述转动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1070297.5U CN205266138U (zh) | 2015-12-17 | 2015-12-17 | 一种全自动插件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1070297.5U CN205266138U (zh) | 2015-12-17 | 2015-12-17 | 一种全自动插件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266138U true CN205266138U (zh) | 2016-05-25 |
Family
ID=56007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1070297.5U Active CN205266138U (zh) | 2015-12-17 | 2015-12-17 | 一种全自动插件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266138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92357A (zh) * | 2015-12-17 | 2016-03-09 | 惠州市德赛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全自动插件机 |
CN105916366A (zh) * | 2016-06-21 | 2016-08-31 | 广东大唐永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卧式插件送料器 |
CN108551726A (zh) * | 2018-06-27 | 2018-09-18 | 帝闻电子(龙川)有限公司 | 弹片自动插件装置 |
CN109890147A (zh) * | 2019-03-25 | 2019-06-14 | 宗智辉 | 一种预切高速插针机构 |
CN111543126A (zh) * | 2018-01-10 | 2020-08-14 | 株式会社富士 | 作业机及极性的判定方法 |
-
2015
- 2015-12-17 CN CN201521070297.5U patent/CN20526613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92357A (zh) * | 2015-12-17 | 2016-03-09 | 惠州市德赛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全自动插件机 |
CN105392357B (zh) * | 2015-12-17 | 2019-05-10 | 惠州市德赛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全自动插件机 |
CN105916366A (zh) * | 2016-06-21 | 2016-08-31 | 广东大唐永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卧式插件送料器 |
CN111543126A (zh) * | 2018-01-10 | 2020-08-14 | 株式会社富士 | 作业机及极性的判定方法 |
CN111543126B (zh) * | 2018-01-10 | 2021-06-25 | 株式会社富士 | 作业机及极性的判定方法 |
CN108551726A (zh) * | 2018-06-27 | 2018-09-18 | 帝闻电子(龙川)有限公司 | 弹片自动插件装置 |
CN109890147A (zh) * | 2019-03-25 | 2019-06-14 | 宗智辉 | 一种预切高速插针机构 |
CN109890147B (zh) * | 2019-03-25 | 2024-02-27 | 宗智辉 | 一种预切高速插针机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266138U (zh) | 一种全自动插件机 | |
CN105392357A (zh) | 一种全自动插件机 | |
CN108689111B (zh) | 一种电源适配器测试用自动上料设备 | |
CN206679842U (zh) | 一种锂电池盖板自动供料机构 | |
CN105643287A (zh) | 压缩机壳体上盖生产线 | |
CN104828282B (zh) | 一种多工位贴膜机 | |
CN105636427B (zh) | 一种自动化插件机 | |
CN202499548U (zh) | 一种自动上下料系统 | |
CN104528286A (zh) | 一种交替自动上料机构 | |
CN101905418A (zh) | 螺钉自动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 | |
CN202206728U (zh) | 一种插件机自动送料装置 | |
CN104858579A (zh) | 一种空调底座螺栓、底座脚自动焊接生产系统 | |
CN105403801A (zh) | 一种自动化老化测试生产线 | |
CN105984708A (zh) | 一种高效全自动整列供料收料装置 | |
CN109866019A (zh) | 手机无线耳机充电盒组装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 |
CN110052751A (zh) | 自动传输焊接装置 | |
CN107381010B (zh) | 电容器充电设备用送料机构 | |
CN105590717B (zh) | 继电器自动充磁机 | |
CN106711731B (zh) | 自动化装盖插接地片设备及其自动组装方法 | |
CN204954291U (zh) | 一种用于方向盘助力转向系统中侦测齿轮的充磁组装装置 | |
CN105149900A (zh) | 一种用于方向盘助力转向系统中侦测齿轮的充磁组装装置 | |
CN207086922U (zh) | 一种全自动上下料装置 | |
CN105645088B (zh) | 一种后视镜自动送料机 | |
WO2022236920A1 (zh) | 一种适应不同工件的自动翻转系统及其方法 | |
CN210024214U (zh) | 自动传输焊接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