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5197969U - 体温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体温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97969U
CN205197969U CN201520933325.5U CN201520933325U CN205197969U CN 205197969 U CN205197969 U CN 205197969U CN 201520933325 U CN201520933325 U CN 201520933325U CN 205197969 U CN205197969 U CN 2051979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dy temperature
layer
testing
temperature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3332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永生
郭欣
刘文恒
曾海明
覃玲
杨秀真
何华
尚要俊
许第军
赵润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Nine Stars Printing and Packag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ine Stars Printing and Packag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ine Stars Printing and Packag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ine Stars Printing and Packag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93332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979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979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9796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 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Quantity Of Hea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体温检测装置,包括用于贴合于人体皮肤表面以检测体温的检测部,所述检测部包括第一基材层以及布设于所述第一基材层上的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包括微处理器芯片、与所述微处理器芯片连接的温度传感器芯片和无线通信芯片,以及与所述无线通信芯片连接的天线。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应用所述的体温检测装置的体温检测方法。本实用新型可以贴纸方式附着于人体皮肤表面,使得操作简单方便,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体温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体温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温度计通常具有由金属包裹的温度传感器,使用时将温度传感器置于腋窝并夹紧胳膊五分钟以上,才能得到准确的体温数据。在冬天,由于温度传感器与皮肤之间存在较大的温差,导致温度计的使用体验感较差,特别是难以获得患病婴幼儿的配合,从而降低用户体验。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温检测装置,旨在提供一种可舒适佩戴的体温检测装置,可以贴纸方式附着于人体皮肤表面,使得操作简单方便,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体温检测装置,所述体温检测装置包括用于贴合于人体皮肤表面以检测体温的检测部,所述检测部包括第一基材层以及布设于所述第一基材层上的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包括微处理器芯片、与所述微处理器芯片连接的温度传感器芯片和无线通信芯片,以及与所述无线通信芯片连接的天线。
优选地,所述检测电路还包括与所述微处理器芯片连接的电源,以及与所述电源连接以控制所述电源工作的开关。
优选地,所述检测电路还包括连接所述微处理器芯片、温度传感器芯片、无线通信芯片、天线、开关以及电源的柔性电路。
优选地,所述微处理器芯片包括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芯片连接的处理单元、与所述电源连接的电压调节器和电容、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的计时器,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以及控制所述计时器启动计时。
优选地,所述微处理器芯片还包括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芯片以及计时器连接的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温度传感器芯片采集的温度数据以及所述计时器记录的时间数据。
优选地,所述微处理器芯片还包括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的报警单元。
优选地,所述体温检测装置还包括贴附于所述第一基材层远离所述检测电路一侧的第一粘胶层,所述第一粘胶层用于将所述检测部粘附于人体皮肤表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粘胶层包括与所述检测部粘贴的水凝胶层以及设于所述水凝胶层四周的与所述检测部粘贴的辅助胶粘层。
优选地,所述体温检测装置还包括贴附于所述第一粘胶层且远离所述检测电路一侧设置的保护层。
优选地,所述体温检测装置还包括贴附于所述第一基材层靠近所述检测电路一侧的第二基材层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基材层和所述第二基材层之间的第二粘胶层,所述第二粘胶层用于将所述第一基材层和所述第二基材层紧密贴合,以保护所述检测电路。
优选地,所述体温检测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检测部无线连接的终端,以将所述检测部检测的体温数据进行显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体温检测装置,通过贴合于人体皮肤表面以检测体温的检测部,所述检测部包括第一基材层以及布设于所述第一基材层上的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包括微处理器芯片、与所述微处理器芯片连接的温度传感器芯片和无线通信芯片,以及与所述无线通信芯片连接的天线。这样,可以贴纸方式附着于人体皮肤表面,使得操作简单方便,从而提高用户体验;进一步地,可通过温度传感器芯片持续监控人体体温,并利用其数据存储功能,为家庭环境下采取救治措施提供依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体温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检测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检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应用本实用新型体温检测装置的体温检测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应用本实用新型体温检测装置的体温检测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应用本实用新型体温检测装置的体温检测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应用本实用新型体温检测装置的体温检测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体温检测装置100,参照图1,包括用于贴合于人体皮肤表面以检测体温的检测部1以及与所述检测部1无线通讯连接的终端2。可选的,所述无线通信协议包括NFC(NearField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蓝牙、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蜂窝网络等协议。所述检测部1主要通过贴附于人体额头或腋窝等位置,来获取人体温度。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额头或腋窝等位置检测的人体温度存在差异,因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不同的检测模式,如额头模式或腋窝模式,以使检测部1能根据检测获取到的温度进行处理,进而转换成标准温度数据。所述终端2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便携式计算机或其他与所述检测部1无线通信协议相容的传感器等,并可以设置不同的温度单位显示模式(如摄氏度或华氏度),还可以图表的形式显示检测时间与温度数据之间的关系。此外,所述终端2可定期将数据以邮件或短信的方式发送给第三方如医生,使医生能及时了解用户病情。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检测部1也可设置显示单元,以显示检测时间与温度数据之间的关系,而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终端2。
具体地,参照图2,所述检测部1包括第一基材层11、布设于所述第一基材层11上的检测电路12,以及贴附于所述第一基材层11远离所述检测电路12一侧的第一粘胶层13,所述第一粘胶层13用于将所述检测部1粘附于人体皮肤表面。优选地,所述第一粘胶层13进一步包括与所述检测部1粘贴的水凝胶层131以及设于所述水凝胶层131四周的与所述检测部1粘贴的辅助胶粘层132。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材层11具有良好的阻隔水分和导热的能力,可使内置检测电路12免受第一粘胶层13中水凝胶层131的水分影响,良好的导热性能可使检测电路12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准确的人体体温数据。同时,第一基材层11与内置检测电路12通过胶水粘结,而使内置检测电路12牢固地附着在第一基材层11上。可选的,第一基材层11可由复合高分子材料、聚酯、聚烯烃材料等制成,应当理解地是,其他具有柔性、阻隔水分和高导热性能的材料也可作为第一基材层11材料。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粘胶层13作为内置检测电路12与皮肤之间的的媒介,起到将检测电路12与人体皮肤紧密贴合的作用,因而要求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耐水性和耐湿性,且对皮肤无不良刺激。优选的,各种类型的水凝胶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粘胶层13材料。由于水凝胶的粘性较差,因此,第一粘胶层13可进一步包含粘性较强的辅助胶粘层132,辅助胶粘层132可位于水凝胶层131的四周,如此,可确保贴纸式检测部1牢固的附着在人体皮肤上。应当理解,辅助胶粘层132同样要求具有良好的耐水、耐汗、耐湿和导热性能,且对皮肤无刺激性,使检测部1能与皮肤紧密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电路12包括微处理器芯片121、与所述微处理器芯片121连接的温度传感器芯片122、无线通信芯片123和电源124,与所述无线通信芯片123连接的天线125,以及与所述电源124连接以控制所述电源124工作的开关126。
本实施例中,所述天线125用于接收终端2发送的指令或向终端2传输信息,要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选的,所述天线125的材料包括蚀刻铜、蚀刻铝、印刷含碳或银的导电油墨等。所述温度传感器芯片122可感应人体温度信息,可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芯片122可以为热敏电阻或电阻式温度传感器等。所述无线通信芯片123与天线125连接,可被外部电磁波激活,并通过天线125向终端2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开关126用于控制电源124处于工作状态或关闭状态,当用户按下开关126接通电源124后,微处理器芯片121被激活,温度传感器芯片122接收到微处理器芯片121输出的电流信号后被激活,整个内置检测电路12处于工作状态。优选的,选用体积较小且具有柔性的薄膜开关12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开关126。应当理解,其它形式的开关126也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开关126。
所述电源124向微处理器芯片121提供电能,使其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优选的,纽扣式薄电池具有体积小、扁平的特征,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124。应当理解的是,其它形式的电池(如柱式电池)也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124。
进一步地,参照图3,所述微处理器芯片121包括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芯片122连接的处理单元(图中未示出)、与所述电源124连接的电压调节器1211和电容1212、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的计时器1213以及报警单元1214,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以及控制所述计时器1213启动计时。所述微处理器芯片121还包括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芯片122以及计时器1213连接的存储单元1215,所述存储单元1215用于存储所述温度传感器芯片122采集的温度数据以及所述计时器1213记录的时间数据。
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为可编程的计算核心,可以接收并处理各种命令,包括计算、数据跟踪、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调整、数据转换等等,还可以控制温度传感器芯片122,设定或改变温度读取间隔时间,并控制定时器启动定时或停止计时,以及控制存储单元1215存储温度和记录时间数据,并可将所述温度和记录时间数据发送至外部终端2。所述处理单元还可通过控制输出电流控制温度传感器芯片122和其他辅助传感器芯片,也可选择性的向无线通信芯片123供电(通信芯片可从NFC或RFID传输获得其所需电量),这样,可在外部终端2上显示检测部1的电源124电量,并预估剩余使用时间。
所述电压调节器1211和电容1212用于稳定电源124供电电压,使整个检测电路12在稳定的电压环境下工作。所述计时器1213用于跟踪时间,使微处理器芯片121可在预设的时间点从温度传感器芯片122读取温度数据并保留时间点数据。报警单元1214可向外界发出视觉或听觉的警报,可选的,报警单元1214包括LED灯、扬声器等。此外,所述微处理器芯片121还可以具有错误检测及控制功能,即可对读取数据进行检验,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所述检测电路12还包括连接所述微处理器芯片121、温度传感器芯片122、无线通信芯片123、天线125、开关126以及电源124的柔性电路126。其中,各个连接点可通过焊接或导电胶水粘连,使整个内置检测电路12处于通路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部1还包括贴附于所述第一粘胶层13且远离所述检测电路12一侧设置的保护层14。
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14具有可剥离特征,用于保护第一粘胶层13,以确保未使用的检测部1在与人体皮肤接触时具有足够的粘性。所述保护层14可由涂布有硅油材料的聚酯、聚烯烃或其他复合高分子等材料制成。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部1还包括贴附于所述第一基材层11靠近所述检测电路12一侧的第二基材层15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基材层11和所述第二基材层15之间的第二粘胶层16,所述第二粘胶层16用于将所述第一基材层11和所述第二基材层15紧密贴合,以保护所述检测电路12。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材层15具有柔性及可印刷的特性,其处于贴纸式检测部1的最外层,起保护内置检测电路12的作用。优选的,第二基材层15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可使内置检测电路12中的温度传感器芯片122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可由无纺布、柔性塑料等材料制成。
所述第二胶粘层将第二基材层15与所述第一基材层11紧密贴合在一起,要求第二胶粘层绝缘性能较好,且对内置检测电路12无腐蚀作用。优选的,第二胶粘层材料可由压敏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体温检测装置100,包括贴合于人体皮肤表面以检测体温的检测部1以及与所述检测部1无线连接的终端2,所述检测部1包括第一基材层11以及布设于所述第一基材层11上的检测电路12,所述检测电路12包括微处理器芯片121、与所述微处理器芯片121连接的温度传感器芯片122和无线通信芯片123,以及与所述无线通信芯片123连接的天线125。这样,可以贴纸方式附着于人体皮肤表面,使得操作简单方便,从而提高用户体验;进一步地,可通过温度传感器芯片122持续监控人体体温,并利用其数据存储功能,为家庭环境下采取救治措施提供依据。
参照图4,应用如上所述的体温检测装置100的体温检测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所述检测部1建立与所述终端2之间的无线通讯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线通信协议包括NFC(NearField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蓝牙、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蜂窝网络等协议。本优选实施例中,以蓝牙无线通信协议和高频无线通信协议NFC分别进行说明。
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前,用户撕掉检测部1的保护层14后,将其贴附于患者额头,并启动开关126,接通电源124,微处理器芯片121感应到电流后被激活,同时微处理器芯片121向温度传感器芯片122输出电流,从而激活温度传感器芯片122,使检测电路12处于激活状态。同时,用户将终端2如手机的蓝牙模式打开,通过查找并与检测部1建立无线连接,打开并运行终端2上的应用程序,选择额头模式。当然,本实施例并不局限于额头模式,其他实施例中,还可选择腋窝模式或其他模式。
在第二实施例中,使用前,用户撕掉检测部1的保护层14后,将其贴附于患者腋窝,并启动开关126,接通电源124,微处理器芯片121感应到电流后被激活,同时微处理器芯片121向温度传感器芯片122输出电流,从而激活温度传感器芯片122,使检测电路12处于激活状态。同时,用户对终端2如手机进行系统设置,打开NFC功能并选择“允许手机在接触其它设备时交换数据”,通过查找并与检测部1建立无线连接,打开并运行终端2上的应用程序,选择腋窝模式。当然,本实施例并不局限于腋窝模式,其他实施例中,还可选择额头模式或其他模式。
步骤S102,所述检测部1在接收到体温检测指令时,利用所述温度传感器芯片122以预定时间频率获取体温数据,并将所述体温数据发送至所述微处理器芯片121;
在第一实施例中,用户可以在终端2上的应用程序中设置温度读取的预定时间频率(如每10分钟读取一次数据),设置完成后,体温检测指令通过蓝牙无线通讯协议最终传输到微处理器芯片121,并由其执行命令,微处理器芯片121每10分钟从温度传感器芯片122读取一个温度信息,进一步地,可将温度信息转换成标准体温数据。
在第二实施例中,用户可以在终端2上的应用程序中设置温度读取的预定时间频率(如每5分钟读取一次数据),设置完成后,命令通过NFC无线通讯协议最终传输到微处理器芯片121,并由其执行命令,微处理器芯片121每5分钟从温度传感器芯片122读取一个温度信息,进一步地,可将温度信息转换成标准体温数据。
步骤S103,所述微处理器芯片121将所述体温数据传输给所述终端2以进行显示。
本实施例中,通过蓝牙无线通信协议或NFC无线通信协议将体温数据反馈给终端2,终端2的应用程序将体温数据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在显示窗口。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5,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基础上,所述步骤S101之后还包括:
步骤S104,所述检测部1在接收到所述终端2发送的初始化命令时,进行初始化操作。
在第一实施例中,终端2通过蓝牙无线通信协议向检测部1发出初始化命令,无线通信芯片123通过天线125接收到初始化命令,并将初始化命令反馈给微处理器芯片121,微处理器芯片121执行初始化命令,同时将初始化进程通过无线通信芯片123及天线125反馈给终端2,用户可在终端2的屏幕上直观的看到初始化进程,直至初始化完成。
在第二实施例中,将终端2靠近检测部1,点击初始化命令,通过NFC无线通信协议向检测部1发出初始化命令,无线通信芯片123通过天线125接收到初始化命令,并将命令反馈给微处理器芯片121,微处理器芯片121执行初始化命令,同时将初始化进程通过无线通信芯片123及天线125反馈给终端2,用户可在终端2的屏幕上直观的看到初始化进程,直至初始化完成。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6,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基础上,所述步骤S103之前还包括:
步骤S105,所述微处理器芯片121判断所述体温数据与预定数据范围的关系;
本实施例中,可采用系统默认的预定数据范围,也可根据所处环境由用户自行设置正常体温范围、低烧温度范围及高烧温度范围。
步骤S106,当所述体温数据在所述预定数据范围之外时,所述微处理器芯片121的处理单元控制所述报警单元1214报警;
本实施例中,当所述体温数据在所述预定数据范围之外时,表明所述体温数据在正常体温范围之外,则直接通过报警单元1214报警。此时,可以进一步判断所述体温数据是在低烧温度范围,还是在高烧温度范围,若在低烧温度范围,则可在终端2以图表的形式显示初始化后读取的数据,同时进行低烧警报,此外,报警单元1214亮黄灯或响铃提醒。终端2也可通过振动或亮屏等模式进行提醒。若在高烧温度范围,则可在终端2以图表的形式显示初始化后读取的数据,同时进行高烧警报,此外,报警单元1214亮红灯或响铃提醒。终端2也可通过振动或亮屏等模式进行提醒。
步骤S107,当所述体温数据在所述预定数据范围内时,所述微处低烧温度范围理器芯片的处理单元控制所述报警单元1214关闭。
本实施例中,若所述体温数据处于正常范围,终端2以图表的形式显示初始化后读取的数据,同时显示体温正常,所述报警单元1214关闭或亮绿灯。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7,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基础上,所述步骤S102之后还包括:
步骤S108,所述存储单元1215将所述温度传感器芯片122采集的温度数据以及所述计时器1213对应记录的时间数据进行存储。
本实施例中,可在外部终端2设置数据存储模式,温度数据和时间数据可存储于存储单元1215,也可存储于外部终端2中。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体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体温检测装置包括用于贴合于人体皮肤表面以检测体温的检测部,所述检测部包括第一基材层以及布设于所述第一基材层上的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包括微处理器芯片、与所述微处理器芯片连接的温度传感器芯片和无线通信芯片,以及与所述无线通信芯片连接的天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还包括与所述微处理器芯片连接的电源,以及与所述电源连接以控制所述电源工作的开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体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还包括连接所述微处理器芯片、温度传感器芯片、无线通信芯片、天线、开关以及电源的柔性电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体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芯片包括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芯片连接的处理单元、与所述电源连接的电压调节器和电容、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的计时器,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以及控制所述计时器启动计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体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芯片还包括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芯片以及计时器连接的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温度传感器芯片采集的温度数据以及所述计时器记录的时间数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体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芯片还包括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的报警单元。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体温检测装置还包括贴附于所述第一基材层远离所述检测电路一侧的第一粘胶层,所述第一粘胶层用于将所述检测部粘附于人体皮肤表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体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胶层包括与所述检测部粘贴的水凝胶层以及设于所述水凝胶层四周的与所述检测部粘贴的辅助胶粘层。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体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体温检测装置还包括贴附于所述第一粘胶层且远离所述检测电路一侧设置的保护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体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体温检测装置还包括贴附于所述第一基材层靠近所述检测电路一侧的第二基材层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基材层和所述第二基材层之间的第二粘胶层,所述第二粘胶层用于将所述第一基材层和所述第二基材层紧密贴合,以保护所述检测电路。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体温检测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检测部无线连接的终端,以将所述检测部检测的体温数据进行显示。
CN201520933325.5U 2015-11-20 2015-11-20 体温检测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979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33325.5U CN205197969U (zh) 2015-11-20 2015-11-20 体温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33325.5U CN205197969U (zh) 2015-11-20 2015-11-20 体温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97969U true CN205197969U (zh) 2016-05-04

Family

ID=55835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33325.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97969U (zh) 2015-11-20 2015-11-20 体温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979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72059U (zh) 一种智能型人体温湿度测量仪
US20220101992A1 (en) Sensor patch and related smart device, systems, and methods
JP6510053B2 (ja) 体温ロギングパッチ
CN105310660A (zh) 体温检测装置及其体温检测方法
CA2994485A1 (en) Body parameter monitoring device
CN103445763A (zh) 一种基于表皮电子的健康监测系统
CN105030212A (zh) 一种新型智能体温监控方法及系统
CN206151444U (zh) 一种柔性超薄智能体温贴
CN204723034U (zh) 一种智能蓝牙温度计和一种温度实时监测系统
CN104688196A (zh) 贴片式温度量测装置
CN103385700A (zh) 高精度快速自校准无线电子体温计
CN106377230B (zh) 温度测量系统及其温度测量装置
CN203914892U (zh) 一种人体健康检测系统
CN205197969U (zh) 体温检测装置
CN205019032U (zh) 一种多功能体温监控系统
CN204909405U (zh) 一种智能体温监控系统
CN110840415A (zh) 一种基于柔性基板皮肤贴式体温测量结构的无线监测装置
CN111166300A (zh) 基于蓝牙电子测温贴的智慧防疫装置及方法
CN204909406U (zh) 一种节能体温监控系统
CN207923299U (zh) 一种体温计
CN203354529U (zh) 一种无线体温监测系统
CN105380743A (zh) 基于退热贴的提醒方法、提醒系统、退热系统和退热贴
CN212903631U (zh) 双重测温体温贴及包含其的体温持续监测系统
CN205181585U (zh) 退热贴
CN213282874U (zh) 基于蓝牙电子测温贴的智慧防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