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76333U - 六信道光信号传输模块 - Google Patents
六信道光信号传输模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176333U CN205176333U CN201520895139.7U CN201520895139U CN205176333U CN 205176333 U CN205176333 U CN 205176333U CN 201520895139 U CN201520895139 U CN 201520895139U CN 205176333 U CN205176333 U CN 20517633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tical
- optical transceiver
- interface
- transceiver
- photo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2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六信道光信号传输模块,其包含一热插入光收发器本体,该热插入光收发器本体一端设有至少一光接口,该热插入光收发器本体内设有一电路板和至少一个与该光接口相对应的光学次模块,该光学次模块与该电路板电性连接,该电路板于该热插入光收发器本体的该光接口的另一端设有一电接口,该电路板上设有一电子次模块,该电子次模块分别与该电接口和该光学次模块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可设置成一种单/双光纤接入口且具有六路光信号的可热插入光收发器,以提升其实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收发器,尤指一种单/双光纤接入口且具有六路光信号的可热插入光收发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授权公告第CN203942607U号公开了一种“多信道光纤传输网络架构”,如图1所示为一具有热插入功能的光收发器1(opticaltransceiver),其为光纤或网络通讯领域中普遍使用的器件,在此为小型可插拔光收发器(SmallForm-factorPluggable,SFP),其他较常见的光收发器1还包括SFP+或XFP等型式,该光收发器1两端通常分别设有一金手指电接口11以及一光接口12,该金手指电接口11与该光接口12之间则设有一电子次模块13(ElectricalSubassembly,ESA)及一与该光接口12相对应的光学次模块14(OpticalSubassembly,OSA),该光接口12的规格可搭配各种光纤接头,如FC、SC、ST、LC、D4、DIN、MU或MT等各种型式,该电子次模块13可包含有激光驱动电路作为发射部分或前置放大电路、转阻放大器(TransimpedanceAmplifier,TIA)与限幅放大电路作为接收部分,该光收发器1可将电气信号与光信号进行转换,从而使信号的来源与目的地之间可利用光纤进行数据传输。
此一技术方案中,如图2所示,该光收发器1内部设置的该光学次模块14的数量为一组,且该光接口12的数量也为一个,与该光学次模块14搭配使用。该光学次模块14包含有一光纤接口141、两个光发射器142,如激光二极管(LaserDiode,LD),以及一滤光片143,该两个光发射器142也可以替换为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PD)的光接收器或一个该光发射器142及一个光接收器,通过该滤光片143可对不同波长的光线产生不同透射、折射或反射效果的原理,从而使该两光发射器142可将光信号发送至该光纤接口141,使用光接收器接收光信号时亦同(信号反向),但是,如此也仅能达到该光接口12为单孔及该光学次模块14为光纤双通路(TwoChannel)的功能,故该光学次模块14为光纤双通路常对于更大需求的数据传输量将不足应付,从而必须设置多个该光收发器1才能弥补数据传输承载的能力,时常导致建置光纤系统的成本及困难度均提高。因此便成为一极具经济实际性与迫切性的技术课题,即为本案申请人所欲解决的技术困难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发展一种单/双光纤接入口且具有六路光信号的可热插入光收发器的六信道光信号传输模块。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六信道光信号传输模块,其包含:一热插入光收发器本体,该热插入光收发器本体一端设有两个光接口,该热插入光收发器本体内设有一电路板和两个与该两个光接口相对应的光学次模块,该两个光学次模块与该电路板电性连接,该电路板于该热插入光收发器本体的该两个光接口的另一端设有一电接口,该电路板上设有一电子次模块,该电子次模块分别与该电接口和该两个光学次模块电性连接,该其中一光学次模块内设有一第一光纤接口、一第一光收发元件和两个第一滤光片,该第一光收发元件由不同数量组合的第一光发射器及第一光探测器所构成,该第一光发射器和该第一光探测器的总数量为三个,且该其中另一光学次模块内设有一第二光纤接口、一第二光收发元件和两个第二滤光片,该第二光收发元件由不同数量组合的第二光发射器及第二光探测器所构成,该第二光发射器和该第二光探测器的总数量为三个。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两个第一滤光片与该第一光发射器、该第一光探测器和该第一光纤接口分别呈相对应直线水平排列,该两个第二滤光片与该第二光发射器、该第二光探测器和该第二光纤接口分别呈相对应直线水平排列。
于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该两个第一滤光片与该第一光发射器、该第一光探测器和该第一光纤接口分别呈四面相对应直线排列,该两个第二滤光片与该第二光发射器、该第二光探测器和该第二光纤接口分别呈四面相对应直线排列。
于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中,该热插入光收发器本体符合SFP光收发器、QSFP光收发器、SFP+光收发器或XFP光收发器的规格。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六信道光信号传输模块,其包含:一热插入光收发器本体,该热插入光收发器本体一端设有一光接口,该热插入光收发器本体内设有一电路板和一个与该光接口相对应的光学次模块,该光学次模块与该电路板电性连接,该电路板于该热插入光收发器本体的该光接口的另一端设有一电接口,该电路板上设有一电子次模块,该电子次模块分别与该电接口和该光学次模块电性连接,该光学次模块内设有一第一光纤接口、一第一光收发元件、一第二光收发元件和三个第一滤光片,该第一光收发元件由不同数量组合的第一光发射器及第一光探测器所构成,该第二光收发元件由不同数量组合的第二光发射器及第二光探测器所构成,该第一光发射器和该第一光探测器的总数量为三个,该第二光发射器和该第二光探测器的总数量为三个。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三个第一滤光片与该第一光发射器、该第一光探测器、该第二光发射器、该第二光探测器和该第一光纤接口分别呈相对应直线水平排列。
前述该热插入光收发器本体符合SFP光收发器、QSFP光收发器、SFP+光收发器或XFP光收发器的规格或其它规格。
本实用新型采用为单或双光纤的该光接口且具有六路光信号的可热插入光收发器,从而能够提升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光收发器为单一光学次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光收发器为单一光学次模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双孔光收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两个光学次模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两个光学次模块的内部结构及其实施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两光学次模块内部的三侧光发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单孔光收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单光学次模块的发射端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单光学次模块的另一侧接收端的实施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双孔光收发器电接口的实施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光收发器;11-金手指电接口;12-光接口;13-电子次模块;14-光学次模块;141-光纤接口;142-光发射器;143-滤光片;2-热插入光收发器本体;21-光接口;22-电路板;23-光学次模块;3a-光学次模块;23b-光学次模块;231-第一光纤接口;231a-第一光纤接口;232-第一光收发元件;232a-第一光收发元件;233-第一滤光片;233a-第一滤光片;234-第一光发射器;234a-第一光探测器;235-第二光纤接口;235b-第二光纤接口;236-第二光收发元件;236b-第二光收发元件237-第二滤光片;237b-第二滤光片;238-第二光发射器;238b-第二光探测器;24-电接口;25-电子次模块;100-影音传输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审查员能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以下列实施例搭配图式及符号加以说明,敬请参阅。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六信道光信号传输模块,其包含:一热插入光收发器本体2,该热插入光收发器本体2符合SFP光收发器、QSFP光收发器、SFP+光收发器或XFP光收发器的规格,此SFP、SFP+、QSFP或XFP等型式的光收发器的外型尺寸或规格皆为网通或光纤通讯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所能熟知,于此不再赘述,且该热插入光收发器本体2可以为任何规格型式的外型尺寸。
于本实施例中,该热插入光收发器本体2一端设有两个光接口21,该热插入光收发器本体2内设有一电路板22和两个与该两个光接口21相对应的光学次模块23,该两个光学次模块23与该电路板22电性连接,该电路板22于该热插入光收发器本体2的该两个光接口21的另一端设有一电接口24,该电接口24可用以连接信号的发射端或接收端,例如路由器、交换器等网络通信设备或视频(video)设备,该电接口24通常由俗称金手指的金属接点所构成,且该电接口24亦可采用为电路硬板对电路硬板(Board-to-Board)、电路硬板对电路软板(Board-to-FPC)型式的电连接器的接口(DF40Series),该电路板22上设有一电子次模块25,该电子次模块25分别与该电接口24和该两个光学次模块23电性连接,该电子次模块25的具体结构属现有技术,在此不予赘述。
如图3和图4所示,其中由于该光学次模块23和该光接口21分别为两个,因此该其中一光学次模块23内设有一第一光纤接口231、一第一光收发元件232和两个第一滤光片233,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光收发元件232由三个第一光发射器234所构成,该两个第一滤光片233与该三个第一光发射器234和该第一光纤接口231分别呈相对应直线水平排列,且该其中另一光学次模块23内设有一第二光纤接口235、一第二光收发元件236和两个第二滤光片237,该第二光收发元件236由三个第二光发射器238所构成,该两个第二滤光片237与该三个第二光发射器238和该第二光纤接口235分别呈相对应直线水平排列,因此该两个光学次模块23和该两个光接口21让该热插入光收发器本体2形成双孔光纤六通路(SixChannel)的光收发器,该两个光接口21为LC的型式且可适用连接双工光纤(DuplexFiber)的缆线。
如图3和图5所示,其中通过该两个光接口21分别连接一第一光纤3和一第二光纤4,该其中一光学次模块23于该第一光纤3的另一端可设有相同对称型式的该光学次模块23a,该光学次模块23a可设有该第一光收发元件232a的三个第一光探测器234a及该两个第一滤光片233a并有该第一光纤接口231a,又该其中另一光学次模块23于该第二光纤4的另一端设有相同对称型式的该光学次模块23b,本实施例中,该光学次模块23b可设有该第二光收发元件236b的三个第二光探测器238b并有该第二光纤接口235b,并搭配该两个第二滤光片237b,因由本实用新型中的光收发器属于热插入型式,故于光纤系统建置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该两个光学次模块23及该两个光接口21为光纤六通路(SixChannel)的功能型式,于系统的建置上,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单一个该热插入光收发器本体2,则可提供光纤六通路的数据传输承载量,在光纤系统建置上相当的方便。
如图3和图6所示,其中为了使得该热插入光收发器本体2的体积缩小,可使得该第一光收发元件232的其中该两个第一光发射器234、该第一光纤接口231和该两个第一滤光片233呈水平相对应直线排列,另外搭配剩余的一个该第一光发射器234而整体如立方体分别呈四面相对应直线排列,且该第二光收发元件236的其中该两个第二光发射器238、该第二光纤接口235和该两个第二滤光片237呈水平相对应直线排列,另外搭配剩余的一个该第二光发射器238而整体如立方体分别呈四面相对应直线排列,使得该两个光学次模块23可更紧邻的设置在一起,以减缩该热插入光收发器本体2的体积。
如图7所示,于本实施例中,该热插入光收发器本体2一端设有一个该光接口21和一个与该光接口21相对应的该光学次模块23,该热插入光收发器本体2内的该电路板22和该电子次模块25均为相同的设置,该光学次模块23与该电路板22电性连接,该电路板22于该热插入光收发器本体2的该光接口21的另一端同样设有该电接口24,该电接口24则具有六路差分数据对(六个电接点),该电子次模块25分别与该电接口24和该光学次模块23电性连接,如图8所示,其中该光学次模块23和该光接口21分别设为一个,因此该光学次模块23内设有一个该第一光纤接口231、该第一光收发元件232的该三个第一光发射器234、该第二光收发元件236的该三个第二光发射器238和三个该第一滤光片233,该三个第一滤光片233与该三个第一光发射器234、该三个第二光发射器238和该第一光纤接口231分别呈相对应直线水平排列的位置,故于光纤系统建置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单一个该光学次模块23及该光接口21为单孔光纤六通路(SixChannel)的功能型式,于系统的建置上,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单一个该热插入光收发器本体2,则可提供光纤六通路的数据传输承载量,在光纤系统建置上相当方便。
如图7、图8和图9所示,其中通过该光接口21连接光纤,该光学次模块23于该光纤的另一端可设有相同对称型式的该光学次模块23a,该光学次模块23a内可设有该第一光收发元件232a的该三个第一光探测器234a及该三个第一滤光片233a并有该第一光纤接口231a,又该光学次模块23a内可设有该第二光收发元件236b的该三个第二光探测器238b,该光学次模块23与另一侧的该光学次模块23a形成对应的发射与接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光收发器属于热插入型式,故于光纤系统建置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单一个该光学次模块23及该光接口21为光纤六通路(SixChannel)的功能型式,于系统的建置上,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单一个该热插入光收发器本体2,则可提供光纤六通路的数据传输承载量,在光纤系统建置上相当的方便。
前述所有滤光片均可设置为在透、反射情形下的任一角度,此为现有的光纤通讯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能熟知,在此不予赘述。
如图10所示,其中以双孔的该热插入光收发器本体2为例,该电接口24具有六路差分数据对(六个电接点),该电接口24的其中四路差分资料对(四个电接点)可电性连接一影音传输线100,该影音传输线100可为高解析多媒体影音接口(HighDefinitionMultimediaInterface,HDMI)的缆线,且可为铜或光纤制的缆线,其四个电接点又可连接具有DisplayPort规格的缆线,而另外剩余的两路差分数据对(两个电接点)作为一般的信号传输及控制点,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无论是单或双孔的光纤六通路的设置,都能提供大量的数据传输承载能力,以提升其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畴内所作的等效形状、构造或组合的变化,皆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六信道光信号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热插入光收发器本体,该热插入光收发器本体一端设有两个光接口,该热插入光收发器本体内设有一电路板和两个与该两个光接口相对应的光学次模块,该两个光学次模块与该电路板电性连接,该电路板于该热插入光收发器本体的该两个光接口的另一端设有一电接口,该电路板上设有一电子次模块,该电子次模块分别与该电接口和该两个光学次模块电性连接,该其中一光学次模块内设有一第一光纤接口、一第一光收发元件和两个第一滤光片,该第一光收发元件由不同数量组合的第一光发射器及第一光探测器所构成,该第一光发射器和该第一光探测器的总数量为三个,且该其中另一光学次模块内设有一第二光纤接口、一第二光收发元件和两个第二滤光片,该第二光收发元件由不同数量组合的第二光发射器及第二光探测器所构成,该第二光发射器和该第二光探测器的总数量为三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信道光信号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两个第一滤光片与该第一光发射器、该第一光探测器和该第一光纤接口分别呈相对应直线水平排列,该两个第二滤光片与该第二光发射器、该第二光探测器和该第二光纤接口分别呈相对应直线水平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信道光信号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两个第一滤光片与该第一光发射器、该第一光探测器和该第一光纤接口分别呈四面相对应直线排列,该两个第二滤光片与该第二光发射器、该第二光探测器和该第二光纤接口分别呈四面相对应直线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信道光信号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热插入光收发器本体符合SFP光收发器、QSFP光收发器、SFP+光收发器或XFP光收发器的规格。
5.一种六信道光信号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热插入光收发器本体,该热插入光收发器本体一端设有一光接口,该热插入光收发器本体内设有一电路板和一个与该光接口相对应的光学次模块,该光学次模块与该电路板电性连接,该电路板于该热插入光收发器本体的该光接口的另一端设有一电接口,该电路板上设有一电子次模块,该电子次模块分别与该电接口和该光学次模块电性连接,该光学次模块内设有一第一光纤接口、一第一光收发元件、一第二光收发元件和三个第一滤光片,该第一光收发元件由不同数量组合的第一光发射器及第一光探测器所构成,该第二光收发元件由不同数量组合的第二光发射器及第二光探测器所构成,该第一光发射器和该第一光探测器的总数量为三个,该第二光发射器和该第二光探测器的总数量为三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六信道光信号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三个第一滤光片与该第一光发射器、该第一光探测器、该第二光发射器、该第二光探测器和该第一光纤接口分别呈相对应直线水平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六信道光信号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热插入光收发器本体符合SFP光收发器、QSFP光收发器、SFP+光收发器或XFP光收发器的规格。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895139.7U CN205176333U (zh) | 2015-11-11 | 2015-11-11 | 六信道光信号传输模块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895139.7U CN205176333U (zh) | 2015-11-11 | 2015-11-11 | 六信道光信号传输模块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176333U true CN205176333U (zh) | 2016-04-20 |
Family
ID=55740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895139.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76333U (zh) | 2015-11-11 | 2015-11-11 | 六信道光信号传输模块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176333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79909A (zh) * | 2016-07-06 | 2016-11-09 | 无锡宏纳科技有限公司 | 可同时标记多根光纤的光纤内线缆打标机 |
CN106154443A (zh) * | 2016-10-08 | 2016-11-23 | 苏州海光芯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光收发一体器件 |
WO2019179435A1 (zh) * | 2018-03-19 | 2019-09-26 |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 光学次模块及光模块 |
US10761278B2 (en) | 2018-03-19 | 2020-09-01 | Hisense Broadband Multimedia Technologies Co., Ltd. | Optical subassembly and optical module |
-
2015
- 2015-11-11 CN CN201520895139.7U patent/CN20517633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79909A (zh) * | 2016-07-06 | 2016-11-09 | 无锡宏纳科技有限公司 | 可同时标记多根光纤的光纤内线缆打标机 |
CN106154443A (zh) * | 2016-10-08 | 2016-11-23 | 苏州海光芯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光收发一体器件 |
WO2019179435A1 (zh) * | 2018-03-19 | 2019-09-26 |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 光学次模块及光模块 |
US10761278B2 (en) | 2018-03-19 | 2020-09-01 | Hisense Broadband Multimedia Technologies Co., Ltd. | Optical subassembly and optical module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870069B (zh) | 多通道,并行传输光模块,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 | |
US20120230700A1 (en) | Optical Module Design in an SFP Form Factor to Support Increased Rates of Data Transmission | |
US9638876B2 (en) | Opto-electrical transceiver module and active optical cable | |
US6951426B2 (en) | Pad architecture for backwards compatibility for bi-directional transceiver module | |
US7178996B2 (en) | High density optical transceiver | |
TWI384268B (zh) | 可插拔小型化光收發模組 | |
CN104503044A (zh) | 光模块 | |
JP2007534988A (ja) | モジュラー光デバイス・パッケージ | |
CN205176333U (zh) | 六信道光信号传输模块 | |
US20090093137A1 (en) | Optical communications module | |
CN204405902U (zh) | 光模块 | |
US8920048B2 (en) | Communications module with a shell assembly having thermal mechanical features | |
US8936399B2 (en) | Receptacle-type bi-directional optical modul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thereof | |
CN108701925B (zh) | 高速数据连接器 | |
JP2018508045A (ja) | ケーブルコネクタ保持設計 | |
US10756824B2 (en) | Free air optical backplane interconnect | |
KR20120093073A (ko) | 광학 및 고속 데이터 전송 전기 출력이 가능하고 이전의 범용 직렬 버스(usb) 표준과 역호환되는 커넥터 어셈블리 | |
US12074642B2 (en) | Optical module | |
CN203133335U (zh) | 四端口olt光收发一体模块 | |
WO2012051088A8 (en) | Compact 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 transceiver | |
US20090232511A1 (en) | Optical Micro-Connector | |
WO2015024489A1 (zh) | 光电转换器和光电连接装置 | |
US8636426B2 (en) |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system with optical transceive module | |
TWM517483U (zh) | 六通道光訊號傳輸模組 | |
TW201400904A (zh) | 光學引擎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