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74951U - 一种地源热泵系统中的集分水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源热泵系统中的集分水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174951U CN205174951U CN201520969762.2U CN201520969762U CN205174951U CN 205174951 U CN205174951 U CN 205174951U CN 201520969762 U CN201520969762 U CN 201520969762U CN 205174951 U CN205174951 U CN 20517495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in pipeline
- trunk line
- pump system
- tube connector
- ear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一种地源热泵系统中的集分水器,属于地源热泵技术领域。它包括主管道及设置在主管道上的端帽、排污口、进出水口、排气与压力口及地埋连接管接口,所述端帽设置在主管道两端,进出水口设置在主管道中部,排污口和排气与压力口分别设置在主管道两个端头,所述地埋连接管接口采用四面连接均匀间隔分布在主管道管壁上。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得到一种新型集分水器,通过在主管道上设置多排地埋连接管接口,径向的相邻两个地埋连接管接口之间交错设置,不但大大缩短了主体管材的长度,降低了挖掘地埋井的成本,而且也解决了地埋管与地埋管连接时存在干涉和重叠、地埋管连接时存在空间狭小问题,提高了操作可行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源热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源热泵系统中的集分水器。
背景技术
在地源热泵系统中,必须通过地源热泵系统中的集分水器来进行热交换。换热器直接埋入地下,使其与大地进行热交换,或通过介质作为热载体,在封闭环路中通过水循环流动,从而实现与大地进行的热交换。目前,市面上的地源热泵系统中的集分水器大多采用单侧分布的地埋连接管接口,接口数量较少,需要多个地源热泵系统中的集分水器才能满足,这样一来就需要挖掘大面积的地埋井,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地下土地面积,而且提高了挖掘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经济高效的地源热泵系统中的集分水器。
所述的一种地源热泵系统中的集分水器,包括主管道及设置在主管道上的端帽、排污口、进出水口、排气与压力口及地埋连接管接口,所述端帽设置在主管道两端,进出水口设置在主管道中部,排污口和排气与压力口分别设置在主管道两个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埋连接管接口采用四面连接均匀间隔分布在主管道管壁上。
所述的地源热泵系统中的集分水器,其特征还在于径向相邻的两个地埋连接管接口交错设置,且两个地埋连接管接口之间的夹角为90°。
所述的地源热泵系统中的集分水器,其特征还在于所述主管道轴向位置设置4排地埋连接管接口,每排的相邻两个地埋连接管接口间距相同。
所述的地源热泵系统中的集分水器,其特征还在于所述主管道与主管道两端的端帽一体成型。
上述的一种地源热泵系统中的集分水器,包括主管道及设置在主管道上的端帽、排污口、进出水口、排气与压力口及地埋连接管接口,所述端帽设置在主管道两端,进出水口设置在主管道中部,排污口和排气与压力口分别设置在主管道两个端头,所述地埋连接管接口采用四面连接均匀间隔分布在主管道管壁上。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得到一种新型集分水器,通过在主管道上设置多排地埋连接管接口,径向的相邻两个地埋连接管接口之间交错设置,不但大大缩短了主体管材的长度,降低了挖掘地埋井的成本,而且也解决了地埋管与地埋管连接时存在干涉和重叠、地埋管连接时存在空间狭小问题,提高了操作可行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管道,2-端帽,3-排污口,4-进出水口,5-排气与压力口,6-地埋连接管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并给出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地源热泵系统中的集分水器由主管道1、端帽2、排污口3、进出水口4、排气与压力口5及地埋连接管接口6构成,所述端帽2设置在主管道1两端,可以与主管道1一体成型,端帽2作为密封口,保证了它与主管道1的一体性;所述进出水口4设置在主管道1中部,进出水口4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有不同作用,即排水或进水等;排污口3和排气与压力口5分别设置在主管道1两个端头,排污口3用于地源热泵系统中的集分水器的内部清洗,可以及时快速的将污水排出管体;排气与压力口5即为压力表和排气阀的接口,可以根据不同螺纹需求进行安装,就可以及时的观察内部压力情况,必要时可以打开排气阀来降低内部压力;该地埋连接管接口6用于连接地埋管,进行热交换原理。
Claims (4)
1.一种地源热泵系统中的集分水器,包括主管道(1)及设置在主管道(1)上的端帽(2)、排污口(3)、进出水口(4)、排气与压力口(5)及地埋连接管接口(6),所述端帽(2)设置在主管道(1)两端,进出水口(4)设置在主管道(1)中部,排污口(3)和排气与压力口(5)分别设置在主管道(1)两个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埋连接管接口(6)采用四面连接均匀间隔分布在主管道(1)管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源热泵系统中的集分水器,其特征还在于径向相邻的两个地埋连接管接口(6)交错设置,且两个地埋连接管接口(6)之间的夹角为9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源热泵系统中的集分水器,其特征还在于所述主管道(1)轴向位置设置4排地埋连接管接口(6),每排的相邻两个地埋连接管接口(6)间距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源热泵系统中的集分水器,其特征还在于所述主管道(1)与主管道(1)两端的端帽(2)一体成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969762.2U CN205174951U (zh) | 2015-11-30 | 2015-11-30 | 一种地源热泵系统中的集分水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969762.2U CN205174951U (zh) | 2015-11-30 | 2015-11-30 | 一种地源热泵系统中的集分水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174951U true CN205174951U (zh) | 2016-04-20 |
Family
ID=55738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969762.2U Active CN205174951U (zh) | 2015-11-30 | 2015-11-30 | 一种地源热泵系统中的集分水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17495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95504A (zh) * | 2016-08-29 | 2016-12-07 | 徐杭婷 | 多层交错式分水器 |
-
2015
- 2015-11-30 CN CN201520969762.2U patent/CN20517495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95504A (zh) * | 2016-08-29 | 2016-12-07 | 徐杭婷 | 多层交错式分水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174951U (zh) | 一种地源热泵系统中的集分水器 | |
CN201911131U (zh) | 一种坡地节水喷灌装置 | |
CN201935481U (zh) | 一种新型土壤源热泵地下埋管换热器 | |
CN202304105U (zh) | 地源热泵竖直双s型埋地换热器 | |
CN104089136B (zh) | 模块化塑料分集水器 | |
CN203223676U (zh) | 一种给水排水管变径连接装置 | |
CN201637198U (zh) | 地埋管换热器的安装结构 | |
CN202304106U (zh) | 地源热泵竖直单s型换热器 | |
CN212614632U (zh) | 一种地热井抽灌两用井口装置 | |
CN207279089U (zh) | 干法水泥生产线余热发电系统的管道连接结构 | |
CN211849938U (zh) | 基于高压喷射的排水管道水利自动清淤装置 | |
CN204785197U (zh) | 一种伸缩流体管 | |
CN204305746U (zh) | 微润灌溉系统 | |
CN202757190U (zh) | 地源热泵机组专用水力模块 | |
CN204004972U (zh) | 多通式pp-r管层叠接头 | |
CN203656462U (zh) | 一种利用采暖热水的管道伴热系统 | |
CN202254946U (zh) | 一种低流阻风盘 | |
CN203363495U (zh) | 一种管体能够任意转向的快速接头 | |
CN205175181U (zh) | 一种三进一出螺旋式地埋管换热器 | |
CN207796342U (zh) | 便于安装对接的给水管 | |
CN203731595U (zh) | 一种地源侧二级分集水器 | |
CN213452307U (zh) | 一种安装方便的蓄热式水箱供水管道 | |
CN108506626A (zh) | 一种埋地式高分子管道管材及其生产方法 | |
CN211526083U (zh) | 一种结构改进的冷却水主管道 | |
CN205454579U (zh) | 一种暗管渗灌施肥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