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5171748U - 预制的组装墙体 - Google Patents

预制的组装墙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71748U
CN205171748U CN201520951855.2U CN201520951855U CN205171748U CN 205171748 U CN205171748 U CN 205171748U CN 201520951855 U CN201520951855 U CN 201520951855U CN 205171748 U CN205171748 U CN 2051717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assembling body
framework
froth bed
prefabr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5185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海波
张建设
黄凯
黄云峰
刘东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KDNEU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KDNEU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KDNEU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KDNEU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95185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717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717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717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的组装墙体,其包括框架和设置于框架背部的背板材,框架的正面设置有外泡沫层,外泡沫层外面设置有外墙面层,框架位于背板材和外泡沫层之间的夹层内设置有夹层填充板材。框架是可以便于施工现场组装的建筑结构,其框架结构背面用背板材封闭固定,内部填充夹层填充板材,可以包括多种功能的板材,最外层用外泡沫层封闭,外泡沫层既能保温,本身又有一定的强度,然后在外泡沫层外安装固定外墙面层,用于保护外泡沫层。采用这种结构,建筑垃圾少,现场组装便于施工、吊装难度小。实现了提供一种易于安装且节省资源、节能环保的墙体。

Description

预制的组装墙体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预制的组装墙体。
背景技术
预制的组装墙体通常用作住宅或商业建筑物的墙壁。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主要采用现场施工为主的传统生产方式或预制的混凝土墙体。
传统生产方式一般为砌砖形式,工业化程度不高、设计建造比较粗放、建筑产品质量不稳定、建筑效率低、劳动力需求量大、材料损耗和建筑垃圾量大、资源和能源消耗较大。
预制的混凝土墙体由于自身重量大,施工运输及吊装难度大,且与结构连接节点难处理,影响结构的抗震性能计算。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易于安装且节省资源、节能环保的墙体,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预制的组装墙体,以实现提供一种易于安装且节省资源、节能环保的墙体。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制的组装墙体,包括框架和设置于框架背部的背板材,框架的正面设置有外泡沫层,外泡沫层外面设置有外墙面层,框架位于背板材和外泡沫层之间的夹层内设置有夹层填充板材。
可选的,框架为矩形木框架。
可选的,框架内部还并排设置有多个竖向支撑板。
可选的,框架内部还并排设置有多个横向支撑板。
可选的,外泡沫层包括拼接的多块外泡沫板,相邻的外泡沫板之间通过粘合剂颗粒粘结。
可选的,相邻的外泡沫板之间设置有内部通道。
可选的,夹层填充板材包括内泡沫层。
可选的,夹层填充板材还包括设置于内泡沫层内部的中间基板层。
可选的,外墙面层为瓷砖。
本申请所提供的包括框架和设置于框架背部的背板材,框架的正面设置有外泡沫层,外泡沫层外面设置有外墙面层,框架位于背板材和外泡沫层之间的夹层内设置有夹层填充板材。框架是可以便于施工现场组装的建筑结构,其框架结构背面用背板材封闭固定,内部填充夹层填充板材,可以包括多种功能的板材,最外层用外泡沫层封闭,外泡沫层既能保温,本身又有一定的强度,然后在外泡沫层外安装固定外墙面层,用于保护外泡沫层。采用这种结构,建筑垃圾少,现场组装便于施工、吊装难度小。实现了提供一种易于安装且节省资源、节能环保的墙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预制的组装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所提供的预制的组装墙体的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所提供的预制的组装墙体的外泡沫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所提供的预制的组装墙体去除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上图中:1为框架、2为外泡沫层、3为粘合剂颗粒、4为外墙面层、5为内泡沫层、6为内部通道、7为中间基板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预制的组装墙体,实现了提供一种易于安装且节省资源、节能环保的墙体。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预制的组装墙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所提供的预制的组装墙体的剖视图;图3为本申请所提供的预制的组装墙体的外泡沫层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所提供的预制的组装墙体去除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提供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制的组装墙体,主要包括框架1和设置于框架1背部的背板材,背板材设置在室内一侧,可以镶上室内瓷砖,框架1的正面设置有外泡沫层2,外泡沫层2外面设置有外墙面层4,外墙面层4采用分块结构镶嵌或者粘结、或采用钉装,框架1位于背板材和外泡沫层2之间的夹层内设置有夹层填充板材。综上所述,框架1是可以便于施工现场组装的建筑结构,其框架1结构背面用背板材封闭固定,内部填充夹层填充板材,可以包括多种功能的板材,最外层用外泡沫层2封闭,外泡沫层2既能保温,本身又有一定的强度,然后在外泡沫层2外安装固定外墙面层4,用于保护外泡沫层2。采用这种结构,建筑垃圾少,现场组装便于施工、吊装难度小。实现了提供一种易于安装且节省资源、节能环保的墙体。
进一步的,框架1为矩形木框架1。木框架1重量轻,易于组装。框架1内部还并排设置有多个竖向支撑板或者框架1内部还并排设置有多个横向支撑板。横向支撑板和竖向支撑板将矩形木框架1分成多个区间,提高整体框架1的受力性能,结构更稳定,也更容易填充夹层填充板材,可以填充小块的夹层填充板材,节省材料。
具体的,外泡沫层2包括拼接的多块外泡沫板,相邻的外泡沫板之间通过粘合剂颗粒3粘结。相邻的外泡沫板之间设置有内部通道6。内部通道6能够对雨水等积水进行排除,防止积水破坏组装墙体。
另外,夹层填充板材包括内泡沫层5。夹层填充板材还包括设置于内泡沫层5内部的中间基板层7。内泡沫层5能够提高保暖能力,中间基板层7能够提高组装墙体的结构强度。外墙面层4为瓷砖,用于防护刮擦撞击的破坏。
本技术方案为一种预制的组装墙体,用于建筑物外墙。该预制墙体包括框架1和外泡沫层2,其中外泡沫层2安装于上述框架1的组件中,该外泡沫层2从该框架1延伸到该外泡沫层2的外表面。该外泡沫层2的外表面用来覆盖建筑物,例如房屋的墙体。该外泡沫层2由定向形成的大量颗粒和粘结剂组成。定向路径垂直的通过该预制组装墙体的框架1的顶部构件延伸到该框架1的底部构件,同时可以用来在外部覆盖物与框架1间设置通风和排水组件。
预制的组装墙体为建筑物的多个外墙中的一面,也可以构成整个建筑物的所有外墙。预制的组装墙体也可以连接到现场建造的其他墙壁或另一预制的组装墙体。一般来说,预制的组装墙体具有一个朝外的外部面,当预制的组装墙体作为建筑物的墙体时,外部面为墙的外观。此外,预制的组装墙体具有内部面,朝向建筑物的里面。此外,预制的组装墙体也可以用作建筑的内部墙。
预制的组装墙体可以依据客户需要而制造任何长度或高度。此外,使用预制的组装墙体可以完全在地面上,例如,预制的组装墙体的一部分被嵌入在地面下,固定在建筑物的支撑结构,如支架脚、基础墙,或另一个预制的组装墙体。
一旦预制的组装墙体固定安装到位,则可在预制的组装墙体外面安装建筑物的外立面,如瓷砖、涂层或绝缘泡沫板,也可以将外立面安装于预制的组装墙体之后再运送到建筑物现场。预制的组装墙体包括框架1。该框架1包括相互间隔的顶部和底部。该框架1还包括多个竖向支撑板,他们在顶部和底部之间的连接和延伸。竖向支撑板垂直于水平的顶部和底部。
顶部,底部和竖向支撑板由紧固件固定连接,如钉子或螺丝。顶部、底部和多个竖向支撑板组成的框架1具有内侧面和外侧面。内侧面面向建筑的内部,外侧面面向建筑的外部。底部是固定在建筑物的支撑结构上。该框架1还可以包括一个结构支架构件,用于向预制的组装墙体施加抗轴向荷载、剪切荷载和横向荷载的抵抗力,结构支架构件例如,风撑、飓风带或起升夹。顶部、底部和多个竖向支撑板为木材,也可以为玻璃纤维、铝、或其他金属。
该预制的组装墙体由框架1、外泡沫层2构成。框架1为矩形,具有垂直方向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各具有竖向支撑板,他们之间还有多个平行、相隔、等距排列的竖向支撑板。预制的组装墙体的长度L为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的距离。此外,框架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具有的水平板,他们的长度等于框架1的长度。
预制的组装墙体的长度L取决于客户的具体需要。例如,预制的组装墙体的长度L可以等于建筑物外墙的长度;预制的组装墙体的长度可以远短于该建筑的外墙,多个预制的组装墙体拼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建筑物的外墙。
多个竖向支撑板相互隔开,彼此的距离为第一预定距离。相邻竖向支撑板之间具有空隙,第一预定距离为从竖向支撑板的中心线测量到另一个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通常,竖向支撑板在整个框架1中相隔等距离的设置,当然,也可以有个别的第一预定距离尺寸不同,两个第一预定距离之间的方形开口用于在框架1内设置窗框。类似的,竖向支撑板之间的第一预定距离也可以变化,用于设置其它的结构,如门框,实际第一预定距离的尺寸由设计确定。
预制的组装墙体还包括联接到框架1的外泡沫层2,外泡沫层2为平面的,其外表面大致平行于框架1的外侧面,而建筑物的外墙覆盖物(瓷砖、壁纸、涂料、水泥层)等,可以安装覆盖在外泡沫层2的外表面。换言之,外泡沫层2将框架1的外侧面与外墙覆盖物隔离。
外泡沫层2内具有多个内部通道6,雨水或气流可以由内部通道6渗透入预制的组装墙体继而流出,不进入预制的组装墙体内部。换言之,内部通道6允许气流和雨水进入预制的组装墙体,同时,内部通道6在框架1和外墙覆盖物之间形成了气流内部通道6和排水内部通道6。总之,内部通道6为沿着外泡沫层2的垂直内部通道6。通常情况下,内部通道6从框架1的顶部延伸至框架1的底部,跨越了整个预制的组装墙体的高度H。安装于外泡沫层2的外部覆盖物和外泡沫层2本身,限定了内部通道6的尺寸。另外,内部通道6也可以仅仅位于外泡沫层2的内部,也就是说,内部通道6并不漏出外泡沫层2的表面,而仅仅存在于内部。
内部通道6在预制的组装墙体和外部覆盖物之间形成的气流内部通道6和排水路径,可以使得气流和水流进入后沿着内部通道6向下流出预制的组装墙体,而不会通过内部通道6进入预制的组装墙体的内部。此外,外泡沫层2的内部通道6可让有益的空气流入预制的组装墙体,从而维持特定的热电阻。有益气流通过预制的组装墙体有利于控制水气的吸附、加速预制的组装墙体的干燥。此外,有益的气流可对外部覆盖层形成对流冷却的效应。
通常,外泡沫层2用于阻碍水蒸汽渗透到框架1内,从而防止水蒸汽渗透到建筑物。还可以防止空气侵入预制的组装墙体,以保持的预制的组装墙体的热阻值。外泡沫层2由粘合剂粘合在一起的许多颗粒组成,制作过程中,颗粒和粘合剂中形成一个连续的沿着外泡沫层2的空隙,即内部通道6。外泡沫层2具有抗弯强度一般大于25psi,外泡沫层2具有抗压10%变形大于13psi。
颗粒占外泡沫层2的体积比大于80%、甚至大于90%。该颗粒的密度通常为约1000公斤/立方米或更少,更多的是从约500公斤/立方米或更少,甚至更通常小于300公斤/立方米。
粘合剂是一种聚合物,具有粘接性能,阻燃性能,热反射特性,声音阻尼性能。合适的聚合物或共聚物的粘合剂包括基础聚合物和共聚物。共聚物例如,丙烯酸,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醋酸乙烯基聚合物和共聚物(如乙烯醋酸乙烯酯),天然橡胶,氯丁橡胶,聚氨酯。或者,该粘合剂包括基于丙烯酸的聚合物或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乙烯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基聚合物或共聚物(例如乙烯乙酸乙烯酯),以及它们的组合。
该共聚物可由多相聚合技术制备,包括自由基乳液聚合,悬浮聚合和细乳液聚合。例如,由聚合单体采用自由基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聚合介质可以包括水或水溶性液体的混合物,如甲醇。聚合过程中可以少量(例如,从0.01到2%的基于单体总重量)的使用的分子量调节剂,如十二硫醇。在粘合剂中使用的聚合物具有一个玻璃化转变温度(Tg),该温度小于或等于所使用的粘合剂的房间的温度。
颗粒为预先膨胀的聚合物,预膨胀的聚合物可以包括从50%-90%体积比的空气。预膨胀的聚合物可以采用有机发泡剂,如烃类如戊烷,异戊烷,正丁烷及其组合,另外也可以采用与无机发泡剂,如二氧化碳,氮气,氩气和它们的组合。
颗粒也可以是聚合物颗粒,非聚合物颗粒,以及它们的组合。例如,颗粒可以是无机微球和轻质无机粒子,如无机粒子的密度约为10~20公斤/立方米。无机粒子可以是中空的、固体的、大孔的、惰性的,无毒的。无机粒子可以为膨胀珍珠岩、空心玻璃颗粒、非晶硅、纳米凝胶。颗粒的形状不限定,例如,每个粒子可为球体、片状、纤维、棒、盘、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金字塔、长方体、微球、以及它们的组合。多个颗粒可以是均匀的,也可以为各种形状混合的。颗粒的粒径为1毫米至10毫米。为实现外泡沫层2的阻燃功能,颗粒可以由阻燃物构成,也可以添加阻燃材料到粘合剂。例如,磷阻燃剂,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硼酸盐及他们的组合。
中间基板层7位于外泡沫层2和框架1之间。颗粒和粘合剂用于形成中间基板,则中间基板为中间泡沫层,包括聚氨酯泡沫,泡沫聚脲泡沫,以及它们的组合。相同材料和工艺制作的中间基板与外泡沫层2可形成连续的、粘结、绝缘的排水层,外泡沫层2与中间泡沫层结合一起。当然,中间基板可以是其他任何合适的材料,如胶合板和OSB板。中间基板层7被连接到框架1,从而将外泡沫层2连接到框架1。
预制的组装墙体还可以具有内部泡沫层,内泡沫层5位于竖向支撑板之间。内泡沫层5可以与竖向支撑板接触也可以留有间隔。当框架1外具有中间泡沫层时,内泡沫层5连接于中间泡沫层,将中间泡沫层配合连接到框架1。内部泡沫层通常是选自聚氨酯泡沫、聚脲泡沫以及它们的组合。当然,内泡沫层5可以为任何合适的材料。例如,可以为喷涂泡沫,包括聚氨酯喷涂泡沫、聚脲喷涂泡沫以及它们的组合。
内泡沫层5为框架1提供结构支持。换言之,内泡沫层5与框架1的顶部、底部和竖向支撑板,紧密连接在一起,起到加固框架1整体结构强度的作用。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预制的组装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和设置于所述框架(1)背部的背板材,所述框架(1)的正面设置有外泡沫层(2),所述外泡沫层(2)外面设置有外墙面层(4),所述框架(1)位于所述背板材和所述外泡沫层(2)之间的夹层内设置有夹层填充板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的组装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为矩形木框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的组装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内部还并排设置有多个竖向支撑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的组装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内部还并排设置有多个横向支撑板。
5.如权利要求3或4任一项所述的预制的组装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泡沫层(2)包括拼接的多块外泡沫板,相邻的所述外泡沫板之间通过粘合剂颗粒(3)粘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的组装墙体,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外泡沫板之间设置有内部通道(6)。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的组装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填充板材包括内泡沫层(5)。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的组装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填充板材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内泡沫层(5)内部的中间基板层(7)。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的组装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面层(4)为瓷砖。
CN201520951855.2U 2015-11-25 2015-11-25 预制的组装墙体 Active CN2051717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51855.2U CN205171748U (zh) 2015-11-25 2015-11-25 预制的组装墙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51855.2U CN205171748U (zh) 2015-11-25 2015-11-25 预制的组装墙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71748U true CN205171748U (zh) 2016-04-20

Family

ID=55735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51855.2U Active CN205171748U (zh) 2015-11-25 2015-11-25 预制的组装墙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717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31206A (zh) * 2018-02-10 2018-07-27 安徽森泰木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隔声隔热木塑集成框剪木墙体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31206A (zh) * 2018-02-10 2018-07-27 安徽森泰木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隔声隔热木塑集成框剪木墙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17277U (zh) 一种轻钢别墅的墙体结构
CN201169863Y (zh) 大型合成装配式结构围护板
CN206503251U (zh) 固定模板及保温防火与结构施工一体化复合外墙体
CN101144294A (zh) 一种复合保温墙体及其生产安装方法
CN110847485A (zh) 一种重组竹-泡沫混凝土组合板墙做法
CN204781627U (zh) 一种复合型屋面瓦材
CN209293232U (zh) 一种轻钢房屋防水隔音墙体结构
CN107905389A (zh) 一种聚合物干混砂浆保温板
CN205171748U (zh) 预制的组装墙体
CN201411855Y (zh) 复合保温装饰板
CN206220395U (zh) 瓷砖复合板
CN108005281A (zh) 主动式多重防火保温外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7816167A (zh) 一种轻质复合多功能墙体及其生产工艺
CN201406789Y (zh) 轻质保温外墙体板
CN207686079U (zh) 主动式多重防火保温外墙结构
CN203174899U (zh) 一种找坡和保温一体化的屋面建筑构造
CN207003887U (zh) 一种微泡陶瓷保温石材装饰一体板
CN206707062U (zh) 一种柔性竹模生态节能墙体
CN2606140Y (zh) 聚氨酯硬泡墙体保温板
CN214402415U (zh) 装配式混凝土预制墙保温防火一体化板
CN206829345U (zh) 一种基于冷弯薄壁型钢的房屋楼板墙板装配结构
CN204491991U (zh) 铠装一体化墙体
CN2437772Y (zh) 无机玻璃钢方孔建筑板
CN201972346U (zh) 饰面吸声砖
CN110512900A (zh) 一种装配式绿色藏族碉房及其建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