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59670U - 一种插座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插座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159670U CN205159670U CN201520754330.XU CN201520754330U CN205159670U CN 205159670 U CN205159670 U CN 205159670U CN 201520754330 U CN201520754330 U CN 201520754330U CN 205159670 U CN205159670 U CN 20515967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ocket
- insulating base
- socket connector
- connector according
- metal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10000002435 tendon Anatomy 0.000 claims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85 targe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插座连接器,其包括:绝缘座,其设有用于与插头对插的插口;若干端子,其均固定于绝缘座中;金属外壳,其固定包覆于绝缘座外围;金属外壳侧边成型有二相互对称分布的弹性触臂,该弹性触臂末端均形成有一隆起部,该隆起部穿过绝缘座外壁显露于插口中,并在隆起部末端设有限位结构,弹性触臂由金属外壳侧壁向内冲压形成,并作为用于与插头导接的接地端子,使本实用新型无需额外增加接地端子,简化了结构,可节省制作接地端子而产生的费用,还可提高组装效率和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与插头多次对接后,限位结构会保护弹性触臂的隆起部不会被插头插翻,即隆起部不会被挤压变形而损坏,以保证产品使用寿命及导电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插座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是一个连接桥梁,其在器件与器件、组件与组件、系统与系统之间进行电气连接和信号传递,是构成一个完整系统所必须的基础元件。
参见图1、2所示,为一种用于车载导航仪、车载音响等车载设备的插座连接器1,该插座连接器1包括:一绝缘座11、安装于绝缘座11中的端子12以及固定包覆于绝缘座11外表面的金属壳体13,该绝缘座11沿其前端面向后开设有用于与插头适配的插口111,端子12包括一接触部121以及相对接触部121弯折90°的引脚部122,该接触部121显露于插口111中,该引脚部122显露于绝缘座11下端面。为了提通讯质量,该插座连接器1于绝缘座11中还额外安装有一用于与插头导接的接地端子14,该接地端子14与金属壳体13导接,以达到金属壳体13与插头导通接地之目的。所述接地端子14包括一对显露于插口111中的接触臂141,该接触臂141头部具有一隆起部142,该隆起部142凸伸于该插口111中。
在插头插入该插口111中后,接地端子14中接触臂141的隆起部142与插头导接。但是由于绝缘座11中没有设置任何结构限定接地端子14中的隆起部142的移动行程,以致使接地端子14中的隆起部142在长时间并多次与插头对接后,接地端子14的隆起部142会直接伸入插口中,此时,该接地端子14的隆起部142极易会被插头插翻,即隆起部142会被挤压变形而损坏,导致整个插座连接器1不能正常使用。
另外,上述插座连接器1还需要考虑接地端子14制程成以及接地端子14与绝缘座11装配等问题,其不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插座连接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插座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座,该绝缘座沿其前端面向后开设有用于与插头对插的插口;若干端子,其均固定于绝缘座中,且该端子的接触部显露于所述插口中;一金属外壳,其固定包覆于绝缘座外围;所述的金属外壳侧边成型有二相互对称分布的弹性触臂,该弹性触臂末端均形成有一隆起部,该隆起部穿过绝缘座外壁显露于所述插口中。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绝缘座外壁设有供所述隆起部穿过的孔位,该孔位贯通绝缘座外壁和插口。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隆起部末端设置有一限位结构;所述绝缘座于孔位的孔壁处设置一限位槽,该限位结构落入该限位槽中,并形成限位,以致使隆起部凸伸入插口中。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结构为设置于隆起部末端的限位片。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隆起部中还形成有向外凸出的凸筋。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触臂由金属外壳侧壁向内冲压形成。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金属外壳下端形成有若干插脚。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金属外壳外壁还成型有用于与绝缘座定位的铆接片或定位插片。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端子还包括一焊接部,该焊接部与接触部相垂直,令该端子呈直角状。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端子还包括一焊接部,该焊接部与接触部在同一直线上,令该端子呈直针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弹性触臂由金属外壳侧壁向内冲压形成,并作为一接地端子,用于与插头导接,以达到金属外壳与插头导通接地之目的。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无需额外增加接地端子,大大简化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同样可节省制作接地端子而产生的费用,还可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组装效率和生产效率,令本实用新型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
2、由于弹性触臂中隆起部末端的限位结构落入该孔位孔壁处的限位槽中,仅仅使隆起部伸入插口中,即使本实用新型与插头多次对接后,限位结构会保护该弹性触臂的隆起部不被插头插翻,即该隆起部不会被挤压变形而损坏,以保证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及导电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插座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沿A-A向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7为图6沿B-B向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绝缘座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金属外壳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分解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主视图;
图13为图12沿C-C向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插座连接器11绝缘座
111插口12端子
121接触部122引脚部
13金属壳体14接地端子
141接触臂142隆起部
2绝缘座20插口
201第一凸台202第二凸台
203第三凸台204凸缘
205定位槽206铆接槽
21孔位22a限位槽
22b限位槽3端子
31接触部32焊接部
4金属外壳41弹性触臂
411隆起部412限位片
413凸筋42插脚
43铆接片44定位插片
45后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见图3、4所示,为一种插座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座2以及若干安装于绝缘座2中的端子3以及固定包覆于绝缘座2外围的金属外壳4。
结合图5所示,所述绝缘座2沿其前端面向后开设有用于与插头对插的插口20,并于插口20的上内壁成型有至少一个第一凸台201,于插口20的左内壁及右内壁分别成型有一第二、第三凸台202、203,该第二、第三凸台202、203相互对称,该第一、第二、第三凸台201、202、203用于与插入插口20中的插头形成限位,起到定位的作用,同样起到防呆的功效。
结合图6、7所示,所述绝缘座2外壁设有两个孔位21,该孔位21贯通绝缘座2外壁和插口20,其中,该两个孔位21设置于绝缘座2左、右外壁,一个孔位21具有一个孔壁对应第二凸台202后壁,且该孔壁出设置有限位槽22a;另一个孔位21具有一个孔壁对应第三凸台203后壁,且该孔壁出设置有限位槽22b。
再次结合图5所示,所述端子3呈直角状,其包括固为一体的接触部31和焊接部32,且该焊接部32与接触部31相垂直。所述端子3固定于绝缘座2中,其中,该端子3的接触部31显露于所述插口20中,该端子3的焊接部32向下伸出于绝缘座2下端面,以用于与PCB板焊接。
结合图3、6、8所示,所述金属外壳4固定包覆于绝缘座2外围。具体而言,该绝缘座2前端上、下、左、右端面分别成型有若干凸缘204,该凸缘204按照环形分布;该绝缘座2上端面设置有定位槽205,该定位槽205位于凸缘204旁侧,该绝缘座2下端面设置有铆接槽206,该铆接槽206位于凸缘204旁侧,其中,该凸缘204、定位槽205及铆接槽206均用于与金属外壳4匹配定位。与之对应的,所述金属外壳4外壁对应所述定位槽205的位置成型有定位插片44,且该金属外壳4外壁对应所述铆接槽206的位置成型有铆接片43,当所述金属外壳4包覆于绝缘座2外围时,该金属外壳4的前端边缘与绝缘座2上的凸缘204接触,且该金属外壳4上的定位插片44插嵌于绝缘座2上的定位槽205中,该金属外壳4上的铆接片43铆合固定于绝缘座2上的铆接槽206中,以致使该金属外壳4固定包覆于绝缘座2外围,且结构较为稳固。所述金属外壳4包覆于绝缘座2上端面、左端面、右端面。
另外,再次结合图4所示,金属外壳4后端还设置有一后盖板45,该后盖板45包覆于绝缘座2后端,这样可增强本实用新型的屏蔽功效,提高产品的通讯质量。
结合图7、9所示,所述的金属外壳4侧边成型有二相互对称分布的弹性触臂41,该弹性触臂41末端均形成有一隆起部411,且该隆起部411末端设置有一限位结构,当所述金属外壳4固定包覆于绝缘座2外围后,金属外壳4中弹性触臂41的隆起部411穿过绝缘座2外壁设置的孔位21显露于所述插口20中,具体而言,该隆起部411末端的限位结构落入该孔位21孔壁处的限位槽22中,并形成限位,以致使隆起部411凸伸入插口20中。由于弹性触臂41中隆起部411末端的限位结构落入该孔位21孔壁处的限位槽22a或限位槽22b中,仅仅使隆起部411伸入插口20中,即使本实用新型与插头多次对接后,限位结构会保护弹性触臂41的隆起部411不被插头插翻,即隆起部411不会被挤压变形而损坏,以保证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及导电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所述弹性触臂41由金属外壳4侧壁向内冲压形成,并作为一接地端子,用于与插头导接,以达到金属外壳4与插头导通接地之目的。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无需额外增加接地端子,大大简化了产品的结构,同样可节省制作接地端子而产生的费用,还可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组装效率和生产效率,令本实用新型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
所述隆起部411中还形成有向外凸出的凸筋413,该凸筋413可以增强隆起部411的强度。另外,所述限位结构为设置于隆起部411末端的限位片412。
所述金属外壳4下端形成有若干插脚42,该插脚42凸显于所述绝缘座2下端面。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一的结构具有以下不同之处:结合图10-13所示,所述端子3呈直针状,该端子3包括固为一体的接触部31和焊接部32,该焊接部32与接触部31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端子3固定于绝缘座2中,其中,该端子3的接触部31显露于所述插口20中,该端子3的焊接部32向下伸出于绝缘座2下端面,以用于与PCB板焊接。
所述的插口20沿绝缘座2上端面向下开设,且金属外壳4包覆于绝缘座2外围四个表面。
除以上所述外,本实施例二的其它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其它结构基本相同,且本实施例二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与实施例二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相同,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插座连接器,其包括:
一绝缘座,该绝缘座上开设有用于与插头对插的插口;
若干端子,其均固定于绝缘座中,且该端子的接触部显露于所述插口中;
一金属外壳,其固定包覆于绝缘座外围;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外壳侧边成型有二相互对称分布的弹性触臂,该弹性触臂末端均形成有一隆起部,该隆起部穿过绝缘座外壁显露于所述插口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座外壁设有供所述隆起部穿过的孔位,该孔位贯通绝缘座外壁和插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隆起部末端设置有一限位结构;所述绝缘座于孔位的孔壁处设置一限位槽,该限位结构落入该限位槽中,并形成限位,以致使隆起部凸伸入插口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为设置于隆起部末端的限位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隆起部中还形成有向外凸出的凸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触臂由金属外壳侧壁向内冲压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下端形成有若干插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外壁还成型有用于与绝缘座定位的铆接片或定位插片。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还包括一焊接部,该焊接部与接触部相垂直,令该端子呈直角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还包括一焊接部,该焊接部与接触部在同一直线上,令该端子呈直针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754330.XU CN205159670U (zh) | 2015-09-25 | 2015-09-25 | 一种插座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754330.XU CN205159670U (zh) | 2015-09-25 | 2015-09-25 | 一种插座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159670U true CN205159670U (zh) | 2016-04-13 |
Family
ID=55695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754330.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59670U (zh) | 2015-09-25 | 2015-09-25 | 一种插座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159670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32507A (zh) * | 2017-09-22 | 2018-02-23 | 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电池连接器 |
CN109473832A (zh) * | 2018-12-21 | 2019-03-15 | 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电源连接器 |
-
2015
- 2015-09-25 CN CN201520754330.XU patent/CN20515967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32507A (zh) * | 2017-09-22 | 2018-02-23 | 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电池连接器 |
CN107732507B (zh) * | 2017-09-22 | 2020-09-08 | 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电池连接器 |
CN109473832A (zh) * | 2018-12-21 | 2019-03-15 | 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电源连接器 |
CN109473832B (zh) * | 2018-12-21 | 2024-02-02 | 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电源连接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390839B (zh) |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
TWI593183B (zh) | Plug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104092059B (zh) | 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及其组合结构 | |
JP3203814U (ja) | 両面挿し電源プラグコネクタ | |
TWM537741U (zh) | 插頭電連接器 | |
TW201547112A (zh) | 插座連接器 | |
CN204179274U (zh) | 电连接器组合 | |
CN204885578U (zh) | 电连接器之改良结构 | |
TW201824663A (zh) | 電連接器 | |
CN205159670U (zh) | 一种插座连接器 | |
CN201515054U (zh) | 板端电连接器 | |
TWI623164B (zh) | 電連接器及其料帶結構 | |
TWM475061U (zh) | 電連接器 | |
CN206271990U (zh) | USB Type‑C连接器 | |
CN205070001U (zh) | 一种Type C对USB2.0电连接器插头 | |
TWM480177U (zh) | 三片組裝式同軸連接器 | |
CN204361354U (zh) | 一种侧插dip型短体式连接器 | |
CN104716514A (zh) | 插头连接器 | |
CN205621906U (zh) | USB Type-C连接器用弹性插接件 | |
TWI633726B (zh) | 多段訊號傳輸之連接器 | |
TWM486192U (zh) | 同軸連接器改良 | |
TWI488387B (zh) | 音頻連接器 | |
CN106711644B (zh) | 一种适于配对使用的双触点连接器及pcb板连接结构 | |
CN207368346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5092347U (zh) | 稳固型插座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13 Termination date: 201909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