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5155905U - 硅铁矿余热锅炉 - Google Patents

硅铁矿余热锅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55905U
CN205155905U CN201520874130.8U CN201520874130U CN205155905U CN 205155905 U CN205155905 U CN 205155905U CN 201520874130 U CN201520874130 U CN 201520874130U CN 205155905 U CN205155905 U CN 2051559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aporimeter
flue
heater
avasite
heat boi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7413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有为
张清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Donghua Boiler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Donghua Boiler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Donghua Boiler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Donghua Boiler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7413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559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559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5590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硅铁矿余热锅炉,本实用新型包括炉体,设置于炉体下部的进烟口和出烟口,设置于炉体内呈倒“U”型的烟气通道;所述烟气通道由依次连通的第一烟道、弧形烟道、第二烟道组成;所述第一烟道由下至上依次设有蒸发器Ⅰ、过热器、蒸发器Ⅱ、蒸发器Ⅲ;所述第二烟道由上至下依次设有蒸发器Ⅳ、省煤器;所述炉体上方还设有位于炉体外部的锅筒;所述锅筒上设有与其连通的集中下降管和集中上升管;所述炉体底部还设有灰斗。本实用新型具有较高的运行安全、稳定性,且操作、检修方便,同时能够避免了过热器管超温爆管,而且具有很好的除尘效果。

Description

硅铁矿余热锅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硅铁矿余热锅炉。
背景技术
目前,在硅厂工业硅矿热炉中对矿料进行焙烧,焙烧产生高温烟气、高矿尘浓度烟气,进入余热锅炉进行热交换,吸收烟气中的余热,将锅炉内的水转化为带压的蒸汽再去发电或作工业用蒸汽,同时降低烟气含尘量,保证工艺系统流畅。目前市场上运行的自然循环余热锅炉存在以下问题:①余热锅炉采用一个坚烟道,整体高度较高,进口连接烟道较长,锅炉操作不是很方便;②受热面管节距较小,烟气流速较快,烟气阻力较大,增加了引风机用电负荷;③烟气中的硅灰极细,具有极强粘附力和非常高的热阻,采用钢珠清灰,钢耗量较大,造价较高,钢珠经常卡在受热面管间掉不下来,造成烟道堵塞,增加烟气阻力,减少受热面管传热;④硅铁矿余热锅炉属于低压余热锅炉,蒸发器管内流动阻力较大;⑤在锅炉烟道迎风面处,布置过热器,经常造成过热器管经常超温爆管;⑥受热面间检修空间较小;⑦余热锅炉操作平台需单独设混凝土平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硅铁矿余热锅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硅铁矿余热锅炉,包括炉体,设置于炉体一侧下部的进烟口,设置于炉体另一侧下部的出烟口,设置于炉体内呈倒“U”型的烟气通道;所述烟气通道由依次连通的第一烟道、弧形烟道、第二烟道组成;所述第一烟道下部与进烟口连通,所述第二烟道下部与出烟口连通;所述第一烟道由下至上依次设有蒸发器Ⅰ、过热器、蒸发器Ⅱ、蒸发器Ⅲ;所述第二烟道由上至下依次设有蒸发器Ⅳ、省煤器;所述炉体上方还设有位于炉体外部的锅筒;所述锅筒上设有与其连通的集中下降管和集中上升管;所述集中下降管分别与蒸发器Ⅰ、蒸发器Ⅱ、蒸发器Ⅲ、蒸发器Ⅳ底部连通;所述集中上升管分别与蒸发器Ⅰ、蒸发器Ⅱ、蒸发器Ⅲ、蒸发器Ⅳ顶部连通;所述炉体底部还设有灰斗。
进一步地,所述蒸发器Ⅰ、蒸发器Ⅱ、蒸发器Ⅲ、蒸发器Ⅳ均分别通过上集箱与集中上升管连通;所述蒸发器Ⅰ、蒸发器Ⅱ、蒸发器Ⅲ、蒸发器Ⅳ均分别通过下集箱与集中下降管连通。
再进一步地,所述蒸发器Ⅰ、过热器、蒸发器Ⅱ、蒸发器Ⅲ、蒸发器Ⅳ、省煤器顶部及侧面均设有爆破清灰装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炉体设置蒸发器Ⅰ、过热器、蒸发器Ⅱ、蒸发器Ⅲ处的内侧壁上设有膜式水冷壁。
另外,所述炉体通过设置于炉体侧边的立柱和平台附柱固定于地面上。
此外,所述炉体还设有检修人孔。
具体地,所述上集箱和下集箱均是通过炉水分配管分别与蒸发器Ⅰ、蒸发器Ⅱ、蒸发器Ⅲ、蒸发器Ⅳ连通。
具体地,所述蒸发器Ⅰ、蒸发器Ⅱ、蒸发器Ⅲ、蒸发器Ⅳ与上集箱和下集箱的连接点均位于炉体外部。
具体地,所述第二烟道受热横截面小于第一烟道的横截面。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灰斗为两个,其中一个位于第一烟道下方,另一个位于第二烟道下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较高的运行安全、稳定性,故障少、使用寿命长,操作、检修方便,避免了过热器管超温爆管,有很好的除尘效果,减少蒸发受热面积灰,防止蒸发受热面低温酸腐蚀,从而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向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1中C-C向剖面示意图。
图5为烟气走向放大图。
其中,附图中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1-炉体,2-进烟口,3-蒸发器Ⅰ,4-过热器,5-蒸发器Ⅱ,6-蒸发器Ⅲ,7-膜式水冷壁,8-弧形烟道,9-蒸发器Ⅳ,10-省煤器,11-出烟口,12-立柱,13-平台附柱,14-锅筒,15-上集箱,16-下集箱,17-集中上升管,18-集中下降管,19-炉水分配管,20-灰斗,21-爆破清灰装置,22-第一烟道,23-第二烟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5所示,硅铁矿余热锅炉,包括炉体1,设置于炉体1一侧下部的进烟口2,设置于炉体1另一侧下部的出烟口11,设置于炉体内呈倒“U”型的烟气通道;所述烟气通道由依次连通的第一烟道22、弧形烟道8、第二烟道23组成;所述第一烟道22下部与进烟口2连通,所述第二烟道23下部与出烟口11连通;所述第一烟道22由下至上依次设有蒸发器Ⅰ3、过热器4、蒸发器Ⅱ5、蒸发器Ⅲ6;所述第二烟道23由上至下依次设有蒸发器Ⅳ9、省煤器10;所述炉体1上方还设有位于炉体1外部的锅筒14;所述锅筒14上设有与其连通的集中下降管18和集中上升管17;所述集中下降管18分别与蒸发器Ⅰ3、蒸发器Ⅱ5、蒸发器Ⅲ6、蒸发器Ⅳ9底部连通;所述集中上升管17分别与蒸发器Ⅰ3、蒸发器Ⅱ5、蒸发器Ⅲ6、蒸发器Ⅳ9顶部连通;所述炉体底部还设有灰斗20。
本实用新型将烟气通道设置为倒“U”型,降低了锅炉整体高度,增加了锅炉整体的稳定性,减短进口烟道长度,同时方便司炉人员对锅炉的操作检修,同时可增加蒸发器之间检修空间。
其中,在过热器靠近蒸发器Ⅰ的一面设有防磨瓦,从而能够有效的保护过热器和后方的部件;另外在过热器和蒸发器Ⅰ之间还设有检修人孔和通道,以便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检修。炉体1通过设置于炉体1侧边的立柱12和平台附柱13固定于地面上。通过将立柱12与平台附柱13相连接,增加了炉体的稳定性,同时便于设置操作和检修平台。
为了实现分别循环,以免各部件之间出现影响,所述蒸发器Ⅰ3、蒸发器Ⅱ5、蒸发器Ⅲ6、蒸发器Ⅳ9均分别通过上集箱15与集中上升管17连通;所述蒸发器Ⅰ3、蒸发器Ⅱ5、蒸发器Ⅲ6、蒸发器Ⅳ9均分别通过下集箱16与集中下降管18连通。
为了方便安装和控制,所述上集箱15和下集箱16均是通过炉水分配管19分别与蒸发器Ⅰ3、蒸发器Ⅱ5、蒸发器Ⅲ6、蒸发器Ⅳ9连通。
为了防止受热面管的角焊缝因低温酸腐蚀而引起管爆,所述蒸发器Ⅰ3、蒸发器Ⅱ5、蒸发器Ⅲ6、蒸发器Ⅳ9与上集箱15和下集箱16的连接点均位于炉体1外部。
为了清除受热面上积灰,故而所述蒸发器Ⅰ3、过热器4、蒸发器Ⅱ5、蒸发器Ⅲ6、蒸发器Ⅳ9、省煤器10顶部及侧面均设有爆破清灰装置21。通过上述设置,从而能够依靠重力原理,清灰效果好,并不占锅炉四周空间,减少受热面积灰。
具体地,所述灰斗20为两个,其中一个位于第一烟道22下方,另一个位于第二烟道23下方。通过设置两个灰斗,能够为两个烟道内的灰尘进行导向且集中处理,避免污染环境。
为了提高烟气流速及提高传热效率。第二烟道23受热横截面小于第一烟道22的受热横截面。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在过热器4下方布置蒸发器Ⅰ3,能够降低经过相应的过热器受热面的烟气温度,从而能够有效的防止过热器管超温爆管。
作为一种优选,本实用新型的所有蒸发器受热面管采用倾角结构,根据受热强弱设置不同倾角,减小管内水的流动阻力,提高水循环,防止受热面管爆管。另外,所述过热器的受热面管均采用错列布置,具有自身清除受热面管积灰作用,同时也提高传热效率。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炉体1设置蒸发器Ⅰ3、过热器4、蒸发器Ⅱ5、蒸发器Ⅲ6处的内侧壁上设有膜式水冷壁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500℃左右的烟气由进烟口水平进入第一烟道,烟气通过辐射、对流与膜式水冷壁进行换热,烟气中较重的矿尘颗粒直接落入灰斗;烟气先横向冲刷垂直第一烟道的蒸发器Ⅰ受热面,降低经过过热器受热面的烟气温度,防止过热器管超温,紧接着烟气横向冲刷错列布置的过热器管,在过热器管迎风面设置了耐高温的防磨瓦,可减少过热器管磨损。降到420℃左右的烟气进入第一烟道的蒸发器Ⅱ、蒸发器Ⅲ,经过弧形烟道,然后进入第二烟道的蒸发器Ⅳ、3级省煤器,烟气横向冲刷受热面管,进行热交换,受热面管均采用错列布置横向冲刷,具有自身清除受热面管积灰作用,同时也提高传热效率,由于第二烟道受热横截面比第一烟道受热横截面小,能够提高烟气流速,也能提高传热效率;烟气温度最后降至150℃左右,从出烟口排出进入下一道工序。
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硅铁矿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设置于炉体(1)一侧下部的进烟口(2),设置于炉体(1)另一侧下部的出烟口(11),设置于炉体内呈倒“U”型的烟气通道;所述烟气通道由依次连通的第一烟道(22)、弧形烟道(8)、第二烟道(23)组成;所述第一烟道(22)下部与进烟口(2)连通,所述第二烟道(23)下部与出烟口(11)连通;所述第一烟道(22)由下至上依次设有蒸发器Ⅰ(3)、过热器(4)、蒸发器Ⅱ(5)、蒸发器Ⅲ(6);所述第二烟道(23)由上至下依次设有蒸发器Ⅳ(9)、省煤器(10);所述炉体(1)上方还设有位于炉体(1)外部的锅筒(14);所述锅筒(14)上设有与其连通的集中下降管(18)和集中上升管(17);所述集中下降管(18)分别与蒸发器Ⅰ(3)、蒸发器Ⅱ(5)、蒸发器Ⅲ(6)、蒸发器Ⅳ(9)底部连通;所述集中上升管(17)分别与蒸发器Ⅰ(3)、蒸发器Ⅱ(5)、蒸发器Ⅲ(6)、蒸发器Ⅳ(9)顶部连通;所述炉体底部还设有灰斗(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铁矿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Ⅰ(3)、蒸发器Ⅱ(5)、蒸发器Ⅲ(6)、蒸发器Ⅳ(9)均分别通过上集箱(15)与集中上升管(17)连通;所述蒸发器Ⅰ(3)、蒸发器Ⅱ(5)、蒸发器Ⅲ(6)、蒸发器Ⅳ(9)均分别通过下集箱(16)与集中下降管(18)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铁矿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Ⅰ(3)、过热器(4)、蒸发器Ⅱ(5)、蒸发器Ⅲ(6)、蒸发器Ⅳ(9)、省煤器(10)顶部及侧面均设有爆破清灰装置(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铁矿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设置蒸发器Ⅰ(3)、过热器(4)、蒸发器Ⅱ(5)、蒸发器Ⅲ(6)处的内侧壁上设有膜式水冷壁(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铁矿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通过设置于炉体(1)侧边的立柱(12)和平台附柱(13)固定于地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铁矿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还设有检修人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硅铁矿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集箱(15)和下集箱(16)均是通过炉水分配管(19)分别与蒸发器Ⅰ(3)、蒸发器Ⅱ(5)、蒸发器Ⅲ(6)、蒸发器Ⅳ(9)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硅铁矿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Ⅰ(3)、蒸发器Ⅱ(5)、蒸发器Ⅲ(6)、蒸发器Ⅳ(9)与上集箱(15)和下集箱(16)的连接点均位于炉体(1)外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铁矿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烟道(23)受热横截面小于第一烟道(22)的横截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铁矿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灰斗(20)为两个,其中一个位于第一烟道(22)下方,另一个位于第二烟道(23)下方。
CN201520874130.8U 2015-11-04 2015-11-04 硅铁矿余热锅炉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559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74130.8U CN205155905U (zh) 2015-11-04 2015-11-04 硅铁矿余热锅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74130.8U CN205155905U (zh) 2015-11-04 2015-11-04 硅铁矿余热锅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55905U true CN205155905U (zh) 2016-04-13

Family

ID=55691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74130.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55905U (zh) 2015-11-04 2015-11-04 硅铁矿余热锅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5590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46457A (zh) * 2020-10-23 2020-12-29 四川国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隧道窑炉热锅炉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46457A (zh) * 2020-10-23 2020-12-29 四川国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隧道窑炉热锅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53231B (zh) 一种带再热的高参数垃圾焚烧锅炉
CN102635844B (zh) 转底炉烟气余热锅炉系统
CN202581248U (zh) 一种改进的转底炉烟气余热锅炉装置
CN204986938U (zh) 节能除尘硫铁矿余热锅炉
CN103363517B (zh) 一种700℃及以上蒸汽参数的高床温循环流化床锅炉
CN101392992A (zh) 硅冶炼电炉余热发电工艺流程及设备配置
CN101672467A (zh) 350mw超临界变压运行燃煤锅炉
CN202884875U (zh) 一种锅炉烟道结构
CN111059546A (zh) 一种高参数垃圾余热锅炉
CN108036298A (zh) 一种垃圾焚烧锅炉蒸汽再热系统
CN202691998U (zh) 一种自除尘式余热锅炉
CN104180359B (zh) 大吨位的亚临界压力蒸汽发生器
CN202692721U (zh) 一种水泥窑窑头一体化余热锅炉
CN205155905U (zh) 硅铁矿余热锅炉
CN104501397A (zh) 一种膜式水冷壁复合回水冷凝式天然气热水锅炉
CN105423268B (zh) 一种适用于700℃蒸汽参数的三通道电站锅炉
CN210662816U (zh) 一种卧式垃圾焚烧余热锅炉在三通道布置受热面的结构
CN203203010U (zh) 一种黄磷尾气燃烧用锅炉
CN202547095U (zh) 一种后置式锅筒辅助的强制循环角管水循环结构
CN206036985U (zh) 一种高灰分低温余热锅炉
CN213930861U (zh) 带尾部急冷受热面的角管式锅炉
CN112283681B (zh) 一种带尾部急冷受热面的角管式锅炉
CN211902806U (zh) 带烟气再热垃圾焚烧余热锅炉系统
CN105318309B (zh) 一种双锅筒喷淋脱硝沉降分离角管锅炉
CN209371203U (zh) 一种适用于垃圾焚烧炉排炉的高参数余热锅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13

Termination date: 202111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