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5108232U - 充气式耳枕 - Google Patents

充气式耳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08232U
CN205108232U CN201520924006.8U CN201520924006U CN205108232U CN 205108232 U CN205108232 U CN 205108232U CN 201520924006 U CN201520924006 U CN 201520924006U CN 205108232 U CN205108232 U CN 2051082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
air bag
ear pillow
airbag
pil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2400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郅娟
邓晓明
杨冬
张辰
魏宇魁
温超
王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lastic Surgery Hospital of CAMS and PUMC
Original Assignee
Plastic Surgery Hospital of CAMS and PUM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lastic Surgery Hospital of CAMS and PUMC filed Critical Plastic Surgery Hospital of CAMS and PUMC
Priority to CN20152092400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082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082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0823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edding I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气式耳枕,涉及医疗保健技术领域。该充气式耳枕包括耳枕基座、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呈环形,设置于所述耳枕基座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气囊的环形平面与所述耳枕基座的上表面平行;所述第二气囊呈环形,设置于所述耳枕基座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气囊的环形平面与所述耳枕基座的上表面平行;所述第一气囊环绕在所述第二气囊的外侧,且所述第二气囊的内径大于或等于人耳朵的长度。本实用新型的充气式耳枕,利用设在耳枕基座上表面的内外两个环形气囊将人的耳朵托起,与手术床面分开,能够减缓头部重量对外耳及颞部皮肤的压力,避免人耳承受持续性的压迫,进而促进耳朵周边的血液循环,避免耳周皮肤缺血坏死。

Description

充气式耳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气式耳枕。
背景技术
外耳畸形又称耳廓畸形,是整形外科领域常见的颅颌面畸形病症。矫正外耳的畸形状况,常常通过整形外科医生应用患者自身的肋软骨再造耳支架来治疗。
完成这类整形手术大约需要三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健侧耳朵在一个体位下容易受压,会有局部皮肤压迫缺血的情况发生,轻则出现红肿,重则出现水泡,更严重者患者受压的皮肤会有脱发现象。
目前普遍采用的预防和保护方法,是在手术的过程中,间断地抬起患者的头部,或者涂抹油膏并用棉花包裹健侧耳朵。不过,前者会造成手术不停地中断,后者的缺点在于,耳朵包裹后的体位不利于术者操作。
此外,做完手术后,患者术侧耳朵需要保护,避免睡觉时受压变形,所以在一定的时间内,其健侧耳朵仍然受到头部重量的压迫。目前只能让患者佩戴一种护耳罩,但由于必须戴在头部,不方便患者自行摘下或戴上,所以,患者在非休息时间也需要佩戴,对患者的生活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式耳枕,以解决手术时为保护健侧耳朵而影响手术正常进行的问题、以及现有技术中的护耳装置不能术中使用、术后使用不灵活不便利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充气式耳枕,包括耳枕基座、第一气囊、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呈环形,设置于所述耳枕基座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气囊的环形平面与所述耳枕基座的上表面平行;所述第二气囊呈环形,设置于所述耳枕基座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气囊的环形平面与所述耳枕基座的上表面平行;所述第一气囊环绕在所述第二气囊的外侧,且所述第二气囊的内径大于或等于人耳朵的长度。
进一步,所述第一气囊为圆环形或者椭圆环形。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第一气囊用于支撑患者整个头部的重量,设计为圆环形或者椭圆环形,对于侧躺的患者而言,可以减缓头部重量对耳朵的压迫。
进一步,所述第二气囊为圆环形或者椭圆环形。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第二气囊用于支撑患者耳朵周边的位置,设计为圆环形或者椭圆环形,并且由于内径大于耳朵的长度,所以能够环绕在耳朵的外侧,与第一气囊一起,增强托举和缓冲的作用。
进一步,充气式耳枕还包括第一充气管和第二充气管;所述第一充气管用于给所述第一气囊的充气和排气,所述第二充气管用于给所述第二气囊的充气和排气。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在手术过程中,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不方便接近、更不方便搬离或者移动。所以,通过第一充气管和第二充气管来分别对两个气囊充气或者放气,能够在不触碰气囊的前提下,改变两个气囊的托举效果;进一步,交替地给两个气囊充气和放气,更可以改变外耳及颞部皮肤的受力点,缓解患者耳朵由于受到压迫造成的不适。
进一步,所述第一充气管穿过所述耳枕基座与所述第一气囊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二充气管穿过所述耳枕基座与所述第二气囊的底部连通。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第一充气管和第二充气管从耳枕基座外侧,穿过耳枕基座并分别在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的底部与第一气囊、第二气囊连通,避免了两个充气管散放在耳枕的外部,对手术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进一步,充气式耳枕还包括多个充气阀门,多个所述充气阀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充气管的末端和所述第二充气管的末端,令所述第一气囊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充气管、所述充气阀门与大气连通,所述第二气囊依次通过所述第二充气管、所述充气阀门与大气连通。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充气阀门可以在两个气囊充满空气具有空气正压的时候,堵住充气管的通路,保持气囊的容积和压力;还可以在需要释放气囊内空气的时候,快速打开空气通路,排放空气、减小气囊的容积。
进一步,所述充气阀门为单向阀门。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单向阀门能够自动地关闭释放空气的通路,杜绝气囊的空气自动排放,避免在充气阀门上设置具有多余重量的阀杆。
优选地,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由聚氯乙烯制成。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聚氯乙烯质地柔软,可以保护耳朵和头部免受压迫;聚氯乙烯具有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不溶于水、酒精、汽油,气体、水汽渗漏性低、阻燃性好,所以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并且聚氯乙烯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具有较低的生产成本。
进一步,所述耳枕基座的上表面为矩形。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耳枕基座起到对患者头部定位的作用,其下部的横截面与上部相同,矩形的上表面使得整个耳枕方便制成有规则的长方体,利于充气式耳枕的摆放和定位,对手术具有较好的助益。
优选地,所述耳枕基座由泡沫、记忆棉或者布料制成。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泡沫制成的耳枕基座柔软、轻便、容易定形;记忆棉制成的耳枕基座柔软、回弹力大、抗冲击能力好;布料制成的耳枕基座柔软、轻便、性价比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设在耳枕基座上表面的内外两个环形气囊将人的耳朵托起,与手术床面分开,能够减缓头部重量对外耳及颞部皮肤的压力,避免人耳承受持续性的压迫,进而促进耳朵周边的血液循环,避免耳周皮肤缺血坏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气式耳枕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气式耳枕的俯视图(沿耳枕基座上表面切面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气式耳枕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
1-耳枕基座;2-第一气囊;3-第二气囊;
4-第一充气管;5-第二充气管;6-充气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气式耳枕,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气式耳枕的轴测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气式耳枕的俯视图(沿耳枕基座上表面切面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气式耳枕的左视图。如图1、2、3所示,充气式耳枕主要结构包括耳枕基座1、第一气囊2和第二气囊3。其中,耳枕基座1的上表面为平面,而第一气囊2和第二气囊3呈环形,均设置在耳枕基座1的上表面,使得第一气囊2和第二气囊3的环形平面都与耳枕基座1的上表面平行。并且,第一气囊2环绕在所述第二气囊3的外侧,且所述第二气囊3的内径大于等于人耳朵的长度。目前在进行外耳畸形矫正手术时,往往让患者侧头直接贴着手术床面,或者用毛巾垫着头部下侧,对患者位于下侧的健侧耳朵带来很大压力。而在术后佩戴护耳罩有不方便拆下和佩戴,本实施例利用设置在耳枕基座1上表面的内外两个环形气囊将人的耳朵托起,与手术床面分开,这样的充气式耳枕,在气囊充气后能够减缓头部重量对外耳及颞部皮肤的压力,避免人耳承受持续性的压迫,进而促进耳朵周边的血液循环,避免耳朵缺血坏死。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气囊2的内径不仅应该比第二气囊3的外径大,并且应该具有一定的差距,使得在第一气囊2和第二气囊3都充气后,两者不产生重叠和干涉。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2所示,进一步地,第一气囊2为圆环形或者椭圆环形。其中,第一气囊2还可以设置为矩形或者不规则形状,本实施例从患者使用舒适度和耳枕生产的角度出发,选用圆环形或者椭圆环形,由于第一气囊2用于支撑患者整个头部的重量,设计为圆环形或者椭圆环形,对于侧躺的患者而言,可以减缓头部重量对耳朵的压迫。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2所示,进一步地,第二气囊3为圆环形或者椭圆环形。其中,第二气囊3还可以设置为矩形或者不规则形状等其他外形,本实施例从患者使用舒适度和耳枕生产的角度出发,选用圆环形或者椭圆环形,由于第二气囊3用于支撑患者耳朵周边的位置,设计为圆环形或者椭圆环形,并且由于内径大于耳朵的长度,所以能够环绕在耳朵的外侧,与第一气囊2一起,增强托举和缓冲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2所示,进一步地,充气式耳枕还包括第一充气管4和第二充气管5。其中第一充气管4用于第一气囊2的充气和排气,第二充气管5用于第二气囊3的充气和排气。充气式耳枕还可以设置固定的容量,在生产出厂时确定其内部空气的体积。本实施例的充气式耳枕,由于在手术过程中,第一气囊2和第二气囊3不方便接近、更不方便移动,所以,通过第一充气管4和第二充气管5来分别对两个气囊充气或者放气,能够改变两个气囊的托举作用;而且更重要的一个作用在于,交替地给两个气囊充气和放气,可以改变外耳及颞部皮肤的受力点,缓解耳朵受到压迫产生的不适。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2所示,进一步地,第一充气管4穿过耳枕基座1与第一气囊2的底部连通;第二充气管5穿过耳枕基座1与第二气囊3的底部连通。其中,第一充气管4和第二充气管5还可以布置在耳枕基座1的表面。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充气管4和第二充气管5从耳枕基座1外侧插入耳枕基座1,通过耳枕基座1本体,分别在第一气囊2和第二气囊3的底部与第一气囊2、第二气囊3连通,避免了两个充气管散放在耳枕的外部,对手术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2、3所示,进一步地,充气式耳枕还包括两个充气阀门6,两个充气阀门6分别设置于第一充气管4的末端和第二充气管5的末端,使得第一气囊2依次通过第一充气管4和充气阀门6与大气连通,且第二气囊3依次通过第二充气管5和充气阀门6与大气连通。本实施例中,充气阀门6的作用在于两个气囊充满空气具有空气正压的时候,堵住充气管的通路,保持气囊的容积和压力;还可以在需要释放气囊内空气的时候,快速打开空气通路,排放空气、减小气囊的容积,从而方便对充气式耳枕折叠存放。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进一步地,充气阀门6为单向阀门。其中,充气阀门6还可以选用截止阀、调节阀等类型的阀门。本实施例中,由于充气式耳枕的阀门用于截断气囊内的空气,所以采用性质为气门芯的单向阀门,能够在气囊充气之后,根据气囊自身的空气压力,自动地关闭阀门释放空气的通路,杜绝气囊的空气自动排放,从而避免在充气阀门6上设置具有多余重量的阀杆。而在需要释放气囊压力,对充气式耳枕进行包装存放时,则可以手动打开单向阀门的止回阀瓣,释放气囊中的气体。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优选地,第一气囊2和第二气囊3由聚氯乙烯制成。其中,第一气囊2和第二气囊3还可以使用橡胶等其他具有弹性的薄膜材料。本实施例的充气式耳枕,采用聚氯乙烯制作两个气囊。是由于聚氯乙烯质地柔软,可以保护耳朵和头部免受压迫;聚氯乙烯还具有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不溶于水、酒精、汽油,它的气体、水汽渗漏性低,并且阻燃性好,所以聚氯乙烯制作的气囊具有广泛的使用环境、较长的使用寿命。并且聚氯乙烯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具有较低的生产成本。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2所示,进一步地,耳枕基座1的上表面为矩形。其中,耳枕基座1还可以设置为上表面是圆形的圆柱体。本实施例中,耳枕基座1为长方体,在手术时方便摆放和定位,所以,耳枕基座1的上表面为矩形。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优选地,耳枕基座1由泡沫、记忆棉或者布料制成。根据各种材料的不同特性,泡沫制成的耳枕基座1柔软、轻便、容易定形;记忆棉制成的耳枕基座1柔软、回弹力大、抗冲击能力好;布料制成的耳枕基座1柔软、轻便、性价比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充气式耳枕,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枕基座、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
所述第一气囊呈环形,设置于所述耳枕基座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气囊环形平面与所述耳枕基座的上表面平行;
所述第二气囊呈环形,设置于所述耳枕基座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气囊环形平面与所述耳枕基座的上表面平行;
所述第一气囊环绕在所述第二气囊的外侧,且所述第二气囊的内径大于或等于人耳朵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式耳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为圆环形或者椭圆环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式耳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囊为圆环形或者椭圆环形。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充气式耳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充气管和第二充气管;所述第一充气管用于给所述第一气囊的充气和排气,所述第二充气管用于给所述第二气囊的充气和排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式耳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气管穿过所述耳枕基座与所述第一气囊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二充气管穿过所述耳枕基座与所述第二气囊的底部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式耳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充气阀门,多个所述充气阀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充气管的末端和所述第二充气管的末端,令所述第一气囊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充气管、所述充气阀门与大气连通,所述第二气囊依次通过所述第二充气管、所述充气阀门与大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气式耳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阀门为单向阀门。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充气式耳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由聚氯乙烯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充气式耳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枕基座的上表面为矩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充气式耳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枕基座由泡沫、记忆棉或者布料制成。
CN201520924006.8U 2015-11-18 2015-11-18 充气式耳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082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24006.8U CN205108232U (zh) 2015-11-18 2015-11-18 充气式耳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24006.8U CN205108232U (zh) 2015-11-18 2015-11-18 充气式耳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08232U true CN205108232U (zh) 2016-03-30

Family

ID=55563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24006.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08232U (zh) 2015-11-18 2015-11-18 充气式耳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082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15908A (zh) * 2020-12-22 2021-03-19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州市妇幼保健院、广州市儿童医院、广州市妇婴医院、广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一种侧卧位手术用充气头枕装置及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15908A (zh) * 2020-12-22 2021-03-19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州市妇幼保健院、广州市儿童医院、广州市妇婴医院、广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一种侧卧位手术用充气头枕装置及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488622U (zh) 一种用于压紧口罩的面框
CN209347535U (zh) 一种充气式甲状腺手术体位垫
CN211095527U (zh) 一种小儿外科临床用肢体保护装置
CN204636806U (zh) 俯卧体位支撑垫
CN205108232U (zh) 充气式耳枕
CN111330131A (zh) 一种无创呼吸面罩
CN204319146U (zh) 卧位患者颈椎保护枕
CN208002955U (zh) 一种防压颈托垫
CN203954048U (zh) 颈部术后保护枕
CN215132130U (zh) 一种俯卧位护脸垫
CN217448241U (zh) 乳腺癌术后伤口加压胸带
CN211512512U (zh) 一种充气式的面部减压垫
CN213993876U (zh) 一种新型创伤骨科用结构式固定装置
CN209074923U (zh) 一种便携吸盘式双侧充气头托
CN212853833U (zh) 一种耳罩
CN211483877U (zh) 一种重症监护科多功能护理枕
CN204092480U (zh) 一种开腹宫颈癌手术可调式充气型体位垫
CN209499820U (zh) 气压可调式伤口压合装置
CN209694752U (zh) 充气约束颈椎枕
CN210078187U (zh) 一种有创动脉支架
CN220495227U (zh) 一种多功能自动麻醉辅助充气体位垫
CN215385617U (zh) 一种新型肩颈部体位垫
CN206730121U (zh) 一种新型颈部理疗器
CN216365697U (zh) 一种可以减少早产儿呼吸暂停的鸟巢式气垫床
CN212939031U (zh) 新型防滑气垫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30

Termination date: 202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