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00244U - 一种地下结构内衬墙与地下连续墙叠合面构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结构内衬墙与地下连续墙叠合面构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100244U CN205100244U CN201520881373.4U CN201520881373U CN205100244U CN 205100244 U CN205100244 U CN 205100244U CN 201520881373 U CN201520881373 U CN 201520881373U CN 205100244 U CN205100244 U CN 20510024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ofiled sheet
- diaphragm wall
- underground structure
- underground
- structure inw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Bulkheads Adapted To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AREA)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工程建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结构内衬墙与地下连续墙叠合面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结构内衬墙、地下连续墙,所述地下结构内衬墙外侧施做有地下连续墙作为其围护结构,所述地下结构内衬墙、地下连续墙之间铺设有压型钢板,所述压型钢板呈凹凸形,所述压型钢板与地下连续墙内侧竖向钢筋之间设有混凝土保护层,相邻的所述压型钢板之间相互搭接,所述压型钢板与地下连续墙内侧竖向钢筋之间设有固定件,所述压型钢板与固定件连接,所述固定件与地下连续墙的钢筋笼焊接固定。由于地下连续墙内侧设有压型钢板,使得地下结构内衬墙与地下连续墙形成整体受力结构构件,同时压型钢板作为地下结构内衬墙的防水单元。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工程建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地铁车站、地下停车库和高层建筑的地下结构工程的地下结构内衬墙与地下连续墙叠合面构造。
背景技术
当地下结构内衬墙外侧施做有地下连续墙作为其基坑围护结构时,一般地下结构设计要考虑地下连续墙参与地下结构受力,目前常按复合墙或叠合墙进行计算设计。叠合墙是将地下连续墙与后浇地下结构内衬墙组成一个整体受力结构构件,即通过人工将地下连续墙内侧凿成凹凸面或设置拉结钢筋使地下连续墙与地下结构内衬墙连接起来,并且结构顶板、中板和底板的受拉钢筋通过预埋钢筋接驳器与地下连续墙进行连接,地下连续墙与地下结构内衬墙之间能够传递正向压力和剪力,一般地下结构内衬墙厚度可取400mm,叠合墙的抗弯刚度较大,而且地下结构内衬墙外侧的配筋较少。
复合墙是指地下连续墙与地下结构内衬墙之间设置有防水隔离层,地下连续墙、地下结构内衬墙为两个单独受力构件,地下结构内衬墙厚度一般需要700mm-800mm,复合墙的抗弯刚度较小,地下结构内衬墙外侧配筋较多;内衬墙外侧的防水隔离层与结构顶板防水层、底板防水层形成一个整体,复合墙的防水性能较好。地下连续墙只承担施工阶段工程中的支护作用,两个构件不传递剪力,结构顶板、中板和底板的受力钢筋与连续墙不需要连接;在使用阶段,地下连续墙参与结构抗浮作用。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规范》,当叠合面没有配拉筋时地下连续墙内侧面凿毛要求:凿出青石子露面,凹凸面平均深度20mm。地下连续墙内侧面凿凹凸面,需要大量人力。由于地下连续墙与结构内衬墙之间存在新旧混凝土浇筑面,结构内衬墙容易出现裂缝,引起结构内衬墙渗漏水,结构钢筋容易腐蚀,降低结构的耐久性。在已建成按叠合墙设计的地铁车站中,不少出现结构渗漏水,后期渗漏水治理费用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节省地下连续墙施做凹凸面所需的人力、解决地下结构内衬墙渗漏水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结构内衬墙与地下连续墙叠合面构造。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地下结构内衬墙与地下连续墙叠合面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结构内衬墙、地下连续墙,所述地下结构内衬墙外侧施做有地下连续墙作为其围护结构,所述地下结构内衬墙、地下连续墙之间铺设有压型钢板,所述压型钢板呈凹凸形,所述地下连续墙内侧设置有地下连续墙内侧竖向钢筋,所述压型钢板与地下连续墙内侧竖向钢筋之间设有混凝土保护层,相邻的所述压型钢板之间相互搭接,所述压型钢板与地下连续墙内侧竖向钢筋之间设有固定件,所述压型钢板与固定件连接,所述固定件与地下连续墙的钢筋笼焊接固定。
所述固定件为架立钢筋或型钢。
所述压型钢板位于地下结构顶板顶面标高至地下结构底板底面标高之间。
所述压型钢板呈锯齿形。
所述压型钢板呈波浪形,所述压型钢板的波峰线、波谷线水平设置。
所述压型钢板采用镀锌钢板或普通钢板扎制。
所述压型钢板波高≥10mm,所述压型钢板之间采用拉铆钉连接。
所述压型钢板与固定件之间通过焊接或紧固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地下连续墙内侧设置了凹凸压型钢板,地下连续墙内侧自然形成凹凸面,不需要人工凿地下连续墙叠合面;
2、地下结构内衬墙与地下连续墙叠合面的质量比人工凿凹凸面可靠,叠合面抗剪承载力显著提高;
3、压型钢板形成了地下结构内衬墙外侧的钢板防水层,解决了目前地下结构叠合墙容易出现渗漏水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中,1-地下连续墙,2-地下结构内衬墙,3-压型钢板,4-地下连续墙内侧竖向钢筋,5-固定件,6-混凝土保护层,7-拉铆钉。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地下结构内衬墙2外侧施做有地下连续墙1,地下连续墙1接头形式采用十字钢板,从地下结构顶板顶面标高+0.1m处至地下结构底板底面标高-0.1m处之间、地下连续墙1内侧铺设有压型钢板3,地下连续墙1内侧设置有地下连续墙内侧竖向钢筋4,压型钢板3呈凹凸状的波浪形,压型钢板3沿竖向连续,压型钢板3的波峰线和波谷线为水平,压型钢板3与地下连续墙内侧竖向钢筋4之间设有30mm混凝土保护层6,压型钢板3采用镀锌钢板扎制,压型钢板3波高28mm,相邻的压型钢板3之间相互搭接,压型钢板3之间采用拉铆钉7连接;压型钢板3与地下连续墙内侧竖向钢筋4之间设有若干固定件5,固定件5选用架立钢筋,架立钢筋直径14mm,架立钢筋与地下连续墙1的钢筋笼焊接固定,压型钢板3与架立钢筋通过焊接连接。
施工步骤:(1)先按通常方法制作地下连续墙1的钢筋笼,然后在钢筋笼顶面沿横向间隔0.7m设置架立钢筋,架立钢筋与地下连续墙1的钢筋笼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最后将若干块压型钢板3铺设在架立钢筋之上,压型钢板3之间搭接20mm,压型钢板3之间采用拉铆钉7连接,拉铆钉7间距0.25m;(2)基坑内土体分层开挖,每开挖一层土方,对地下连续墙1内侧的压型钢板3表面进行清洗,每一幅地下连续墙1内侧的压型钢板3之间竖向接缝采用密封胶密封,地下连续墙1接头两侧压型钢板3之间铺设橡胶带,橡胶带与压型钢板3相互搭接并通过密封胶粘接,由于地下连续墙1内侧设有压型钢板3,使得地下连续墙1内侧表面自然形成凹凸波浪状表面,地下连续墙1与地下结构内衬墙2形成整体受力结构构件,同时压型钢板3作为地下结构内衬墙2的防水单元。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地下结构内衬墙2外侧施做有地下连续墙1,地下连续墙1接头形式采用十字钢板,从地下结构顶板顶面标高+0.1m处至地下结构底板底面标高-0.1m处之间、地下连续墙1内侧铺设有压型钢板3,地下连续墙1内侧设置有地下连续墙内侧竖向钢筋4,压型钢板3呈凹凸状的锯齿形,压型钢板3沿竖向连续,压型钢板3的波峰线和波谷线为水平,压型钢板3与地下连续墙内侧竖向钢筋4之间设有25mm混凝土保护层6,压型钢板3采用普通钢板扎制,压型钢板3波高30mm,相邻的压型钢板3之间相互搭接,压型钢板3之间采用拉铆钉7连接;压型钢板3与地下连续墙内侧竖向钢筋4之间设有若干固定件5,固定件5选用型钢,型钢为等边角钢,角钢边长25mm,型钢与地下连续墙1的钢筋笼焊接固定,压型钢板3与型钢通过紧固件连接。
施工步骤:(1)先按通常方法制作地下连续墙1的钢筋笼,然后在钢筋笼顶面沿横向间隔0.5m设置型钢,型钢与地下连续墙1的钢筋笼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最后将若干块压型钢板3铺设在型钢之上,压型钢板3之间搭接25mm,压型钢板3之间采用拉铆钉7连接,拉铆钉7间距0.30m;(2)基坑内土体分层开挖,每开挖一层土方,对地下连续墙1内侧的压型钢板3表面进行清洗,每一幅地下连续墙1内侧的压型钢板3之间竖向接缝采用密封胶密封,地下连续墙1接头两侧压型钢板3之间铺设橡胶带,橡胶带与压型钢板3相互搭接并通过密封胶粘接,由于地下连续墙1内侧设有压型钢板3,使得地下连续墙1内侧表面自然形成凹凸锯齿状表面,地下连续墙1与地下结构内衬墙2形成整体受力结构构件,同时压型钢板3作为地下结构内衬墙2的防水单元。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地下结构内衬墙2外侧施做有地下连续墙1,地下连续墙1接头形式采用十字钢板,从地下结构顶板顶面标高+0.1m处至地下结构底板底面标高-0.1m处之间、地下连续墙1内侧铺设有压型钢板3,地下连续墙1内侧设置有地下连续墙内侧竖向钢筋4,压型钢板3呈凹凸状的波浪形,压型钢板3沿竖向连续,压型钢板3的波峰线和波谷线为水平,压型钢板3与地下连续墙内侧竖向钢筋4之间设有35mm混凝土保护层6,压型钢板3采用普通钢板扎制,压型钢板3波高18mm,相邻的压型钢板3之间相互搭接,压型钢板3之间采用拉铆钉7连接;压型钢板3与地下连续墙内侧竖向钢筋4之间设有若干固定件5,固定件5选用架立钢筋,架立钢筋直径18mm,架立钢筋与地下连续墙1的钢筋笼焊接固定,压型钢板3与架立钢筋通过焊接连接。
施工步骤:(1)先按通常方法制作地下连续墙1的钢筋笼,然后在钢筋笼顶面沿横向间隔0.9m设置架立钢筋,架立钢筋与地下连续墙1的钢筋笼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最后将若干块压型钢板3铺设在架立钢筋之上,压型钢板3之间搭接15mm,压型钢板3之间采用拉铆钉7连接,拉铆钉7间距0.20m;(2)基坑内土体分层开挖,每开挖一层土方,对地下连续墙1内侧的压型钢板3表面进行清洗,每一幅地下连续墙1内侧的压型钢板3之间竖向接缝采用密封胶密封,地下连续墙1接头两侧压型钢板3之间铺设橡胶带,橡胶带与压型钢板3相互搭接并通过密封胶粘接,由于地下连续墙1内侧设有压型钢板3,使得地下连续墙1内侧表面自然形成凹凸波浪状表面,地下连续墙1与地下结构内衬墙2形成整体受力结构构件,同时压型钢板3作为地下结构内衬墙2的防水单元。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3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地下结构内衬墙与地下连续墙叠合面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结构内衬墙、地下连续墙,所述地下结构内衬墙外侧施做有地下连续墙作为其围护结构,所述地下结构内衬墙、地下连续墙之间铺设有压型钢板,所述压型钢板呈凹凸形,所述压型钢板与地下连续墙内侧竖向钢筋之间设有混凝土保护层,相邻的所述压型钢板之间相互搭接,所述压型钢板与地下连续墙内侧竖向钢筋之间设有固定件,所述压型钢板与固定件连接,所述固定件与地下连续墙的钢筋笼焊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内衬墙与地下连续墙叠合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架立钢筋或型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内衬墙与地下连续墙叠合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型钢板位于地下结构顶板顶面标高至地下结构底板底面标高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内衬墙与地下连续墙叠合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型钢板呈锯齿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内衬墙与地下连续墙叠合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型钢板呈波浪形,所述压型钢板的波峰线、波谷线水平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内衬墙与地下连续墙叠合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型钢板采用镀锌钢板或普通钢板扎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内衬墙与地下连续墙叠合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型钢板波高≥10mm,所述压型钢板之间采用拉铆钉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内衬墙与地下连续墙叠合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型钢板与固定件之间通过焊接或紧固件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881373.4U CN205100244U (zh) | 2015-11-03 | 2015-11-03 | 一种地下结构内衬墙与地下连续墙叠合面构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881373.4U CN205100244U (zh) | 2015-11-03 | 2015-11-03 | 一种地下结构内衬墙与地下连续墙叠合面构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100244U true CN205100244U (zh) | 2016-03-23 |
Family
ID=55516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881373.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100244U (zh) | 2015-11-03 | 2015-11-03 | 一种地下结构内衬墙与地下连续墙叠合面构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100244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80758A (zh) * | 2016-04-28 | 2016-07-20 |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地下结构内衬墙与地下连续墙叠合面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
CN106638678A (zh) * | 2015-11-03 | 2017-05-10 |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地下结构内衬墙与地下连续墙叠合面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
CN110820724A (zh) * | 2019-12-13 | 2020-02-21 | 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地连墙与内衬墙钢筋笼连接装置及方法 |
-
2015
- 2015-11-03 CN CN201520881373.4U patent/CN205100244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38678A (zh) * | 2015-11-03 | 2017-05-10 |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地下结构内衬墙与地下连续墙叠合面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
CN106638678B (zh) * | 2015-11-03 | 2018-10-16 |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地下结构内衬墙与地下连续墙叠合面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
CN105780758A (zh) * | 2016-04-28 | 2016-07-20 |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地下结构内衬墙与地下连续墙叠合面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
CN110820724A (zh) * | 2019-12-13 | 2020-02-21 | 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地连墙与内衬墙钢筋笼连接装置及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098937U (zh) | 隧道变形缝防水结构及隧道施工结构 | |
CN103225285B (zh) | 一种钢膜面板堆石坝 | |
CN201713830U (zh) | 地下结构变形缝的堵漏装置 | |
CN205100244U (zh) | 一种地下结构内衬墙与地下连续墙叠合面构造 | |
CN107489173A (zh) | 一种综合管廊变形缝的防水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 |
CN107524174B (zh) | 一种设有遇水膨胀止水条的连续墙工字钢接头 | |
CN204040062U (zh) | 预制楔形柔性接口装配式管廊 | |
CN101476470B (zh) | 隧道防水排水房盖工艺 | |
CN106638678B (zh) | 一种地下结构内衬墙与地下连续墙叠合面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1509259A (zh) | 一种跨海大桥预制墩身与承台的高耐久性连接方式 | |
CN103422625B (zh) | 单元伸缩式装配金属天沟及其制造安装方法 | |
CN207143996U (zh) | 一种地下结构预留接口临时封堵结构 | |
CN108505545B (zh) | 一种地埋管组穿建筑基础筏板的防水做法 | |
CN211080299U (zh) | 一种防渗漏预制式综合管廊 | |
CN209836999U (zh) | 具有防渗接头的地下连续墙 | |
CN203284814U (zh) | 一种变电站预制混凝土散水 | |
CN218437563U (zh) | 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墙体板间防水结构 | |
CN203256981U (zh) | 单元伸缩式装配金属天沟 | |
CN207194037U (zh) | 一种综合管廊变形缝的防水结构 | |
CN216809851U (zh) | 一种用于抗拔桩的桩头结构 | |
CN108589797B (zh) | 一种地下结构与墩柱分离式节点防水系统 | |
CN212103910U (zh) | 混凝土坝横缝止水结构 | |
CN210238575U (zh) | 一种提高耐久性的叠合管廊 | |
CN209836958U (zh) | 农田水利灌溉u型渠道 | |
CN219930838U (zh) | 一种用于智慧水利的防洪截渗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615 Address after: 300000 Tianjin free trade zone (Airport Economic Zone), 2-3116 South Road 88. Patentee after: CHINA RAILWAY LIUYUAN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 1 Hebei street, Hongqiao District, Tianjin City, Tianjin Patentee before: Zhongtie Tunnel Survey and Design Inst., Lt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2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1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