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5098225U - 上下架车 - Google Patents

上下架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98225U
CN205098225U CN201520883391.6U CN201520883391U CN205098225U CN 205098225 U CN205098225 U CN 205098225U CN 201520883391 U CN201520883391 U CN 201520883391U CN 205098225 U CN205098225 U CN 2050982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wheeling
guardrail
handle
base plate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8339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浩
陈锦鹏
梁铭纯
凌四根
郑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Pinwei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Vipshop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Vipshop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Vipshop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8339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982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982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982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下架车,包括矩形底板,所述底板宽度与周转箱宽度相同,且所述底板长度大于周转箱长度;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前后两端的框状的前护栏和后护栏,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两侧的侧护栏,所述前护栏高度高于所述侧护栏和所述后护栏高度,且所述前护栏上设置有向外侧突出的拉手;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下的两个前轮和两个后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下架车,结合了传统技术中卡板、叉车及乌龟车的功能,提高了搬运的周转率,提高了货物上下架效率,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减少了配货的人工成本。

Description

上下架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仓储物流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上下架车。
背景技术
传统技术中,满货的周转箱需摆放到卡板上进行统一的搬运,寻找卡板的过程产生了一定的时间浪费,且卡板在使用过程中需长期维护及更换;使用损坏的卡板容易使员工受伤,存在安全隐患。而且,IQC(IncomingQualityControl,意思为来料质量控制,目前IQC的侧重点在来料质量检验上)完成后,需用叉车把一卡板(平均20个)的满货周转箱搬运到库区,并且呼叫拉货人员和寻找叉车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时间浪费。此外,上架前需要把满货的周转箱或货物从卡板搬到乌龟车,上架完成后需把空周转箱搬到卡板;下架前需要把空周转箱搬到乌龟车,下架完成后需把满货周转箱或货物搬到卡板。两次的重复搬运容易使员工劳累,且产生动作浪费。而且,卡板经常较为分散地摆放于三个楼层的库区,叉车在使用过程中难以规范摆放到指定位置,不利于5S的控制;IQC完成后需凑满平均20个周转箱才运到上架区域,货物存在等待时间,运转效率有待提升;因拉货员需拉动一卡板的周转箱,重量较重、体积较大,延长了搬运的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下架车,结合了传统技术中卡板、叉车及乌龟车的功能,提高了搬运的周转率,提高了货物上下架效率,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减少了配货的人工成本。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上下架车,包括矩形底板,所述底板宽度与周转箱宽度相同,而所述底板长度大于周转箱长度;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前后两端的框状的前护栏和后护栏,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两侧的侧护栏,所述前护栏高度高于所述侧护栏和所述后护栏高度,且所述前护栏上设置有向外侧突出的拉手;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下的两个前轮和两个后轮。
通过底板、前护栏、后护栏、侧护栏形成的容纳空间,能够稳定可靠地容纳堆放周转箱,而利用前轮、后轮及拉手可以方便地移动装有周转箱的上下架车。而且,通过设置宽度与周转箱宽度相同而长度大于周转箱长度的底板,使底板尺寸与周转箱配套,便于在底板上放置满货的周转箱,而且可方便地使上下架车在库位通道上通行。可以直接将满货的周转箱堆叠到上下架车的底板上进行统一搬运,而不需要将周转箱摆放到卡板上,也不需要去专门花时间寻找卡板并对卡板进行维护和更换。在货物上下架过程中,直接通过拉手将上下架车拉到仓库中进行上下架操作,即直接将周转箱放在上下架车的底板上进行运输和搬运,不需要将周转箱重复从卡板搬运到乌龟车上或从乌龟车搬运到卡板上,也不需要另外使用叉车搬运堆满周转箱的卡板,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转运成本。
下面对进一步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包括矩形框状主体,以及横向和纵向连接于所述框状主体内的支撑件,所述前轮和所述后轮均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通过将底板设置为框状,使上下架车的重量适中,能通过一人之力抬起,便于对其进行叠放和集中管理。
进一步地,所述框状主体下设置有多个突出的卡持件。通过在上下架车底部设置多个小型卡持件,可将一个上下架车层叠放置到另一个上下架车上,并利用这些卡持件将一个上下架车与另一个上下架车卡持紧,使上下架车叠放稳固而不会左右滑移。叠放上下架车这种作业拉车时尤其需要注意安全问题,卡持件构成的卡位装置可避免上下架车在叠放过程中左右滑移掉落而造成的安全隐患,且将上下架车进行堆放便于释放空间又利于5S管理。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前端铰接有第一连接部,而所述后护栏上固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对应配合的第二连接部。通过在上下架车上设置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构成的前后接合件,能连接多辆上下架车前后连接起来,可以同时移动多辆上下架车,使搬运的周转箱数增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与所述底板铰接的连接板,以及与所述连接板固定的环形扣接件;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与所述后护栏连接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中部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处铰接有转动杆。在连接的过程中,可将与连接板固定的环形扣接件抵紧U形固定座的连接槽处的转动杆,转动杆发生转动使扣接件扣到转动杆上,使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扣紧连接,不易松脱。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与所述连接槽连通的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所述转动杆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槽孔或第二槽孔处,而所述转动杆另一端活动卡设于所述第二槽孔或第一槽孔中。具体地,环形扣接件在抵住转动杆时,转动杆会沿着铰接端发生转动,而转动杆的另一端会与固定座的第二槽孔或第一槽孔脱离,即在转动杆与固定座之间产生间隙,扣接件从该间隙进入连接槽中,而转动杆回转从扣接件的环形间隙处重新卡接到第二槽孔或第一槽孔,即将扣接件锁扣住。
进一步地,所述拉手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前护栏顶部两端,且所述拉手设置为弧形杆状,所述拉手截面积设置为圆形或椭圆形。上下架车拉手成型为圆柱形或椭圆柱形,相比于方形拉手舒适感更强,与人的手掌更加贴合,更易拉动上下架车,有利于提高员工工作舒适度。
进一步地,所述拉手上套设有塑料管。在扶手处外套塑料管,可防止拉手处的烤漆掉落后生锈,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员工工作舒适度。
进一步地,所述前护栏上还横设有标签板,所述标签板位于所述拉手下方。在上下架车的拉手下方通过焊接连接了一块薄标签板,可在标签板上粘贴车号和条形码,使得上下架车也能作为信息的载体,方便货物运输和管理。
进一步地,所述前轮设置为带刹车的静音万向轮,所述后轮设置为静音定向轮。通过将上下架车的两个前轮设置为带刹车的静音万向轮,两个后轮为不带刹车的静音定向轮,使上下架车带有地面锁定刹车功能,且提高了上下架车的转向准确度,增加了轮子的使用寿命,节省了上下架人员操作上下架车的体能,减少了周转箱在行车转运过程中发生碰撞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下架车的左右尺寸上满足一个周转箱宽度,释放了空间,能在一条库位通道内通过两辆上下架车;上下架车的牵引设计使上下架车之间的连接方便且不轻易脱落,使搬运的周转箱数增多,减少搬运次数和搬运强度,取消空周转箱的搬运,便于管理;减少配货的人工成本,减少维护卡板的成本,减少了IQC后上架前的周转箱等待时间;多辆上下架车能够稳固叠放,减少安全隐患;圆形拉手使拉车更舒适,拉手下连接的薄板能添加车号和条形码;上下架车重量适中,不仅满足作业,而且便于收集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上下架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局部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上下架车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上下架车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上下架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底板,110-前轮,120-后轮,200-前护栏,210-拉手,220-标签板,230-第一连接部,232-铰轴,236-扣接件,234-连接板,238-卡槽,300-后护栏,310-第二连接部,400-侧护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上下架车,包括矩形底板100,分别设置于底板100前后两端的框状前护栏200和后护栏300,以及分别设置于底板100两侧的侧护栏400,且前护栏200上设置有向外侧突出的拉手210,以及分别设置于底板100下的两个前轮110和两个后轮120。通过底板100、前护栏200、后护栏300、侧护栏400形成的容纳空间,能够稳定可靠地容纳堆放周转箱,而利用前轮110、后轮120及拉手210可以方便地移动装有周转箱的上下架车。可以直接将满货的周转箱堆叠到上下架车的底板100上进行统一搬运,而不需要将周转箱摆放到卡板上,也不需要去专门花时间寻找卡板并对卡板进行维护和更换。在货物上下架过程中,直接通过拉手210将上下架车拉到仓库中进行上下架操作,即直接将周转箱放在上下架车的底板100上进行运输和搬运,不需要将周转箱重复从卡板搬运到乌龟车上或从乌龟车搬运到卡板上,也不需要另外使用叉车搬运堆满周转箱的卡板,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转运成本。
此外,底板100两侧的侧护栏400可仅与前护栏200连接,也可仅与后护栏300连接,也可与前护栏200和后护栏300均连接,也可仅仅设置在底板100的中部且不与前护栏200或后护栏300连接。这样便于在底板100上放置周转箱,并能保证周转箱在卸放转运过程中将周转箱限位住而不会掉出来。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可使两个侧护栏400仅仅连接于前护栏的两侧,且两个侧护栏400与后护栏300之间留有间隙,这样便于从间隙处对周转箱进行放置或卸载,降低周转箱搬运高度,使搬运过程轻松方便。并且,前护栏200高度高于侧护栏400和后护栏300高度,而侧护栏400和后护栏300高度设置得矮于周转箱的高度。这样可使前护栏200对堆叠的周转箱进行拦截,避免周转箱在运转过程中前倾滑出,也方便在合适的高度设置拉手,能够很方便舒适地拉动上下架车。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底板100包括矩形框状主体(图中未标示出),以及横向和纵向连接于框状主体内的支撑件,前轮110和后轮120均设置于支撑件上。通过将底板100设置为框状,使上下架车的重量适中,能通过一人之力抬起,便于对其进行叠放和集中管理。而且,底板100宽度与周转箱宽度相同,而底板100长度大于周转箱长度。通过设置宽度与周转箱宽度相同而长度大于周转箱长度的底板,使底板100尺寸与周转箱配套,便于在底板100上放置满货的周转箱,而且可方便地使上下架车在库位通道上通行。在本实施例中,可使底板100的长度略大于两个周转箱的长度,即可在上下架车上放置两排周转箱。使下手架车的尺寸大小合理,运送周转箱轻便快捷而且方便。
而且,框状主体下设置有多个突出的卡持件(图中未示意出)。通过在上下架车底部设置多个小型卡持件,可将一个上下架车层叠放置到另一个上下架车上,并利用这些卡持件将一个上下架车与另一个上下架车卡持紧,使上下架车叠放稳固而不会左右滑移。叠放上下架车这种作业拉车时尤其需要注意安全问题,卡持件构成的卡位装置可避免上下架车在叠放过程中左右滑移掉落而造成的安全隐患,且将上下架车进行堆放便于释放空间又利于5S管理(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TKETSU)、素养(SHITSUKE))。
而且,如图1所示,底板100前端铰接有第一连接部230,而后护栏300上固设有与第一连接部230对应配合的第二连接部310。通过在上下架车上设置第一连接部230和第二连接部310构成的前后接合件,能连接多辆上下架车前后连接起来,可以同时移动多辆上下架车,使搬运的周转箱数增多。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部230包括与底板100固定的铰轴232,与该铰轴232滑动铰接的连接板234,连接板234设置为空心结构,且连接板234可沿着铰轴232上下滑动。第一连接部230还包括与底板100固定的卡槽238,该卡槽238位于连接板234下方,连接板234可沿着铰轴232滑动到卡槽238中卡住,以实现对第一连接部230进行限位。第一连接部230还包括与连接板234固定的环形扣接件236,环形扣接件236设置为环三角形结构,利用扣接件236可与第二连接部310扣接。
此外,第二连接部310包括与后护栏300连接的固定座(图中未标示出),固定座中部开设有连接槽,从而使固定座形成U形,并在连接槽处铰接有转动杆。在连接的过程中,可将与连接板234固定的环形扣接件236抵紧U形固定座的连接槽处的转动杆,转动杆发生转动使扣接件236扣到转动杆上,使第一连接部230与第二连接部310扣紧连接,不易松脱。进一步地,可在U形固定座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与连接槽连通的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转动杆一端铰接于第一槽孔或第二槽孔处,而转动杆另一端活动卡设于第二槽孔或第一槽孔中。具体地,环形扣接件236在抵住转动杆时,转动杆会沿着铰接端发生转动,而转动杆的另一端会与固定座的第二槽孔或第一槽孔脱离,即在转动杆与固定座之间产生间隙,扣接件236从该间隙进入连接槽中,而转动杆回转从扣接件236的环形间隙处重新卡接到第二槽孔或第一槽孔,即将扣接件236锁扣住。并且,第一连接部230在不使用时,可将扣接件236摆动到垂直状态,然后扣接件236和连接板234一起落入卡槽238中卡住,实现对第一连接部230的固定;在使用时,向上拉出扣接件236和连接板234然后摆放到水平位,连接板234被卡槽238水平托住。第二连接部310在使用时,其可利用重力自行复位,即扣接件236与转动杆扣接后,转动杆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复位摆动到固定座的第二槽孔或第一槽孔中,使转动杆与固定座卡住将扣接件锁紧;在不使用时,转动杆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复位摆动到固定座的第二槽孔或第一槽孔中,转动杆与固定座卡住。
此外,拉手210两端分别连接于前护栏200顶部两端,且拉手210设置为弧形杆状,拉手210截面积设置为圆形或椭圆形。上下架车拉手210成型为圆柱形或椭圆柱形,相比于方形拉手舒适感更强,与人的手掌更加贴合,更易拉动上下架车,有利于提高员工工作舒适度。进一步地,拉手210上套设有塑料管。在扶手210处外套塑料管,可防止拉手210处的烤漆掉落后生锈,能防止铁锈污染手之后再污染货品,还可防止金属拉手冬天冻手,并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员工工作舒适度。
此外,如图3所示,前轮110可设置为带刹车的静音万向轮,后轮120可设置为静音定向轮。通过将上下架车的两个前轮110设置为带刹车的静音万向轮,两个后轮120为不带刹车的静音定向轮,使上下架车带有地面锁定刹车功能,且提高了上下架车的转向准确度,增加了轮子的使用寿命,节省了上下架人员操作上下架车的体能,减少了周转箱在行车转运过程中发生碰撞的情况发生。
此外,如图4所示,前护栏200上还横设有标签板220,标签板220位于拉手210下方。在上下架车的拉手210下方通过焊接连接了一块薄标签板220,可在标签板220上粘贴车号和条形码,使得上下架车也能作为信息的载体,能方便地识别运送的货物种类型号等信息,方便货物运输和管理。
本实用新型提高是上下架车,其左右尺寸满足一个周转箱的宽度,释放了空间,能在一条库位通道内通过两辆上下架车;上下架车的牵引设计使上下架车之间的连接方便且不轻易脱落,使搬运的周转箱数增多,减少搬运次数和搬运强度,取消空周转箱的搬运,便于管理;减少配货的人工成本,减少维护卡板的成本,减少了IQC后上架前的周转箱等待时间;多辆上下架车能够稳固叠放,减少安全隐患;圆形拉手使拉车更舒适,拉手下连接的薄板能添加车号和条形码;上下架车重量适中,不仅满足作业,而且便于收集管理。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上下架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矩形底板,所述底板宽度与周转箱宽度相同,且所述底板长度大于周转箱长度;
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前后两端的框状前护栏和后护栏,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两侧的侧护栏,所述前护栏高度高于所述侧护栏和所述后护栏高度,且所述前护栏上设置有向外侧突出的拉手;
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下的两个前轮和两个后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架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矩形框状主体,以及横向和纵向连接于所述框状主体内的支撑件,所述前轮和所述后轮均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下架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框状主体下设置有多个突出的卡持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架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前端铰接有第一连接部,而所述后护栏上固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对应配合的第二连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下架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与所述底板铰接的连接板,以及与所述连接板固定的环形扣接件;
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与所述后护栏连接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中部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处铰接有转动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下架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与所述连接槽连通的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所述转动杆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槽孔或第二槽孔处,而所述转动杆另一端活动卡设于所述第二槽孔或第一槽孔中。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上下架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前护栏顶部两端,且所述拉手设置为弧形杆状,所述拉手截面积设置为圆形或椭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上下架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上套设有塑料管。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上下架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护栏上还横设有标签板,所述标签板位于所述拉手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上下架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设置为带刹车的静音万向轮,所述后轮设置为静音定向轮。
CN201520883391.6U 2015-11-05 2015-11-05 上下架车 Active CN2050982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83391.6U CN205098225U (zh) 2015-11-05 2015-11-05 上下架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83391.6U CN205098225U (zh) 2015-11-05 2015-11-05 上下架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98225U true CN205098225U (zh) 2016-03-23

Family

ID=55514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83391.6U Active CN205098225U (zh) 2015-11-05 2015-11-05 上下架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9822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80838A (zh) * 2016-08-18 2016-11-09 智车优行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台车
CN110338602A (zh) * 2019-07-18 2019-10-18 苏州艾卡特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折叠管架的底部滑槽及前后片
CN112722114A (zh) * 2021-01-12 2021-04-30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配送车及配送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80838A (zh) * 2016-08-18 2016-11-09 智车优行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台车
CN110338602A (zh) * 2019-07-18 2019-10-18 苏州艾卡特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折叠管架的底部滑槽及前后片
CN112722114A (zh) * 2021-01-12 2021-04-30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配送车及配送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66056U (zh) 一种电动平板推车
CN205098225U (zh) 上下架车
CN105600304A (zh) 电动升降式皮带传输运载装置
CN208947369U (zh) 一种防倾倒物流转运设备
CN205526262U (zh) 电动升降式皮带传输运载装置
CN206187073U (zh) 一种货物运输推车
CN205469187U (zh) 一种多功能手推车
CN210944718U (zh) 一种自走式载人仓库理货车
CN216034781U (zh) 一种对接转运小车
CN209972530U (zh) 一种顶层设有储货装置的三层式高速小车
CN215883704U (zh) 一种物流搬运装置
CN216232305U (zh) 一种防脱落运输省力的货仓车
CN209052358U (zh) 一种携带式叉车
CN213033046U (zh) 一种物流货物分拣装置
CN206623859U (zh) 一种货料运输车
KR20090002945U (ko) 물품 운반용 대차
CN218805914U (zh) 一种防货物掉落的可升降搬运车
CN212980387U (zh) 一种物料搬运用ua搬运车
CN206327406U (zh) 一种易控制管理物流车辆
CN205344971U (zh) 一种高稳定性的手动液压物流车
CN216611240U (zh) 一种可拼接的物流推车
CN215553274U (zh) 一种用于满集箱的转运装置
CN219523957U (zh) 一种翻转式货仓车
CN214451437U (zh) 一种基于全向轮的激光导航agv
CN210971234U (zh) 一种用于运输推拉窗用铝材的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221

Address after: 510000 Guangzhou City, Guangzhou, Guangdong, Fangcun Avenue, one of the 314 self compiled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Pinwei Software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370 Guangdong, Guangzhou, Fangcun, No., No. 20 Huahai street, building 1-5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VIPSHOP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