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92797U - 电子装置及电路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及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092797U CN205092797U CN201520778784.0U CN201520778784U CN205092797U CN 205092797 U CN205092797 U CN 205092797U CN 201520778784 U CN201520778784 U CN 201520778784U CN 205092797 U CN205092797 U CN 20509279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eration element
- voltage
- bridge driver
- starting resistor
- electronic install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2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35 Avera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355 Hal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389 magnet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装置及电路,该电路,包括启动时间控制电路、第一工作元件及第二工作元件,所述第一工作元件的启动电压小于所述第二工作元件的启动电压,所述启动时间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将第一工作元件的启动时间调整为与第二工作元件的启动时间同步。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所述电路的电子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及电子装置,可通过简单的结构将电子装置中不同的工作元件的启动时间进行同步,实现同步启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及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的一些电子装置,如吹风机、吸尘器、电动工具等,往往具有若干工作元件。一般情况下,所述些工作元件的启动电压不相同,导致系统上电后,所述些工作元件将先后启动。在一些情况下,具有关联的工作元件启动时间不一致,容易导致各种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及电路,能够实现电子装置中具有不同启动电压的工作元件的启动时间同步。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电机及电机驱动电路,所述电机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工作元件、第二工作元件及一延时电路,所述延时用于控制将所述电子装置中的第一工作元件的启动时间延时至与第二工作元件的启动时间同步。
进一步的,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一电源接入单元,所述电源接入单元包括正极输出端及负极输出端,所述电源接入单元用于接入一电源电压并从正极输出端输出一特定的电压;所述延时电路与第一工作元件串联,且延时电路与第一工作元件的串联支路与该第二工作元件并联于电源接入单元的正极输出端及负极输出端之间,所述延时电路用于对电源接入单元的正极输出端输出的电压进行调整后提供给第一工作元件,使得正极输出端提供给第二工作元件的电压上升至等于第二工作元件的启动电压时,提供给第一工作元件的电压上升至等于第一工作元件的启动电压。
进一步的,所述延时电路包括分压单元及上电单元,所述分压单元及上电单元串联于电源接入单元的正极输出端及负极输出端之间,所述分压单元具有一导通电压并在施加在其上的电压大于或等于所述导通电压时导通并钳位在所述导通电压,所述上电单元用于在分压单元导通后产生电压并提供给所述第一工作元件;其中,所述分压单元的导通电压与所述第一工作元件的启动电压之和等于所述第二工作元件的启动电压。
进一步的,所述分压单元包括一齐纳二极管,上电单元包括一电阻,所述齐纳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正极输出端电连接,阳极与所述第一工作元件电连接,并通过所述电阻与电源接入单元的负极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齐纳二极管的击穿电压为所述第二工作元件的启动电压与所述第一工作元件的启动电压之差。
进一步的,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电源接入单元与所述电机之间的逆变器,所述第一工作元件为位置侦测器用于侦测所述电机的转子的转动位置,所述第二工作元件为开关驱动器,所述开关驱动器用于根据所述位置侦测器侦测到的所述转子的转动位置驱动所述逆变器将所述电源接入单元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从而驱动所述转子持续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工作元件的启动电压小于所述第二工作元件的启动电压。
进一步的,所述逆变器为包括若干半导体开关管的H桥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驱动器为一MOSFET驱动器,所述半导体开关管为MOSFET管。
进一步的,开关驱动器包括第一半桥驱动器、第二半桥驱动器、第一反相器及第二反相器,所述位置侦测器包括第一触发端及第二触发端,所述第一半桥驱动器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半桥驱动器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所述位置侦测器的第一触发端与所述第一半桥驱动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并通过第二反相器与所述第二半桥驱动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位置侦测器的第二触发端通过第一反相器与所述第一半桥驱动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触发端并与所述第二半桥驱动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半桥驱动器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及所述第二半桥驱动器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半导体开关管、第二半导体开关管、第三半导体开关管及第四半导体开关管连接,用于分别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半导体开关管导通或截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半桥驱动器的第一输出端的输出跟随所述第一半桥驱动器的第一输入端输入的电压,所述第一半桥驱动器的第二输出端的输出与所述第一半桥驱动器的第二输入端输入的电压相反;所述第二半桥驱动器的第一输出端的输出跟随所述第二半桥驱动器的第一输入端的输入,所述第二半桥驱动器的第二输出端的输出与所述第二半桥驱动器的第二输入端的输入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位置侦测器侦测到N磁极时,位置侦测器的第一触发端及第二触发端分别输出高电平及低电平,从而输出“10”的第一触发信号,当所述位置侦测器侦测到S磁极时,位置侦测器的第一触发端及第二触发端分别输出低电平及高电平,从而输出“01”的第二触发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为单相直流无刷电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路,包括第一工作元件、第二工作元件及启动时间控制电路,其中,所述第一工作元件的启动电压小于所述第二工作元件的启动电压,所述启动时间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将所述电子装置中的第一工作元件的启动时间调整为与第二工作元件的启动时间同步。
进一步的,所述启动时间控制电路与第一工作元件串联,且启动时间控制电路与第一工作元件的支路与该第二工作元件并联于一直流电压之间,所述启动时间控制电路用于对所述直流电压进行调整后提供给第一工作元件,使得提供给第二工作元件的电压上升至等于第二工作元件的启动电压时,提供给第一工作元件的电压上升至等于第一工作元件的启动电压。
进一步的,所述启动时间控制电路包括分压单元及上电单元,所述分压单元及上电单元串联于电子装置的电源接入单元的正极输出端及负极输出端之间,所述分压单元具有一导通电压并在施加在其上的电压大于或等于所述导通电压时导通并钳位在所述导通电压,所述上电单元用于在分压单元导通后产生电压并提供给所述第一工作元件;其中,所述分压单元的导通电压与所述第一工作元件的启动电压之和等于所述第二工作元件的启动电压。
进一步的,所述分压单元包括一齐纳二极管,上电单元包括一电阻,所述齐纳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正极输出端电连接,阳极与所述第一工作元件电连接,并通过所述电阻与电源接入单元的负极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齐纳二极管的击穿电压为所述第二工作元件的启动电压与所述第一工作元件的启动电压之差。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为一电机驱动电路,所述第一工作元件为位置侦测器,所述第二工作元件为开关驱动器。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及电路,能够实现对不同的工作元件的启动时间进行同步。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装置的部分元件的功能模块图。
图2为电子装置中电路的具体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的电路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较具体的电路图。
图5为图4中的电子装置的更具体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一并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装置100部分元件的功能模块图。所述电子装置100包括电路101。所述电路101包括启动时间控制电路1、第一工作元件2、第二工作元件3。所述启动时间控制电路1较佳的为一延时电路,用于控制将所述第一工作元件2的启动时间调整为与第二工作元件3的启动时间同步。
请一并参阅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100中的电路101的具体电路图。如图2所示,所述电子装置100还包括一电源接入单元4,所述电源接入单元4用于接入电源电压,包括正极输出端41及负极输出端42。所述第一工作元件2具有第一启动电压,所述第二工作元件3具有大于所述第一启动电压的第二启动电压。所述启动时间控制电路1与第一工作元件2串联,且启动时间控制电路1与第一工作元件2的串联支路与该第二工作元件并联于电源接入单元4的正极输出端41及负极输出端42之间。所述启动时间控制电路1用于对电源接入单元4的正极输出端41输出的电压进行调整后提供给第一工作元件2,使得正极输出端41提供给第二工作元件3的电压上升至等于第二工作元件3的启动电压时,提供给第一工作元件2的电压上升至等于第一工作元件2的启动电压。
具体的,所述启动时间控制电路1包括串联于所述电源接入单元4的正极输出端41及负极输出端42之间的分压单元11及上电单元12。所述第二工作元件3直接与所述电源接入单元4的正极输出端41连接。所述分压单元11具有一导通电压并在施加在其上的电压大于或等于所述导通电压时导通并钳位在所述导通电压。其中,所述导通电压即为所述分压单元11从正极输出端41输出电压中分走的分压值。所述上电单元12用于在分压单元11导通后产生电压并提供给所述第一工作元件2。
其中,所述分压单元11的导通电压与所述第一工作元件2的启动电压之和等于所述第二工作元件3的启动电压。从而,当电源接入单元4输出的电压超过所述分压单元11的导通电压时,所述分压单元11导通而钳位在所述导通电源,因此如果电源接入单元4输出的电压继续上升,上升的电压会施加在所述上电单元。当所述电源接入单元4输出的电压继续上升使得所述上电单元12的电压等于所述第一工作元件2的启动电压时,所述第一工作元件2启动开始工作。此时,所述电源接入单元4输出的电压等于所述第一工作元件2的启动电压与所述分压单元11的导通电压之和,即等于所述第二工作元件3的启动电压,第二工作元件3在同一时刻启动。从而实现第一工作元件2与第二工作元件3同步启动。
较佳的,所述分压单元11包括一齐纳二极管D1,上电单元12包括一电阻R1。所述齐纳二极管D1的阴极与所述正极输出端41电连接,阳极与所述第一工作元件2电连接,并通过所述电阻R1与电源接入单元4的负极输出端42电连接。所述齐纳二极管D1的击穿电压为所述第二工作元件3的启动电压与所述第一工作元件2的启动电压之差。从而,当所述电源接入单元4输出的电压超过所述齐纳二极管D1的击穿电压后,齐纳二极管D1导通而有电流流过所述电阻R1,使得所述电阻R1两端产生电压。当所述电源接入单元4输出的电压上升至等于所述齐纳二极管D1的击穿电压与第一工作元件2的启动电压之和时,由于齐纳二极管D1固定分压所述击穿电压,即钳位在所述击穿电压,所述电阻R1产生的电压即为所述第一工作元件2的启动电压,从而可驱动所述第一工作元件2启动。
请一并参阅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100的电路框图。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装置100还包括电机5以及逆变器6,所述电机5包括定子51及相对所述定子51转动的转子52。所述第一工作元件2具体为一位置侦测器21,所述第二工作元件3具体为一开关驱动器22。所述电子装置100可为吹风机、吸尘器、电动工具、空调等任何具有电机5的装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接入单元4为一AC/DC转换器,用于接入交流电源200,并将交流电源200提供的交流形式的电源电压转换为直流电。所述逆变器6电连接于所述电源接入单元4与所述电机5之间。所述位置侦测器21用于侦测所述电机5的转子52的转动位置。所述开关驱动器22与所述逆变器6、位置侦测器21均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位置侦测器21侦测到的所述转子52的转动位置驱动所述逆变器6将所述电源接入单元4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从而驱动所述转子52持续转动。
其中,所述交流电源200为市电电源,例如为120V(伏)、230V等市电电源。
请一并参考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装置100较具体的电路框图。所述电机5较佳的为单相直流无刷电机,还包括第一电极端53与第二电极端54,所述定子51包括定子铁芯与缠绕在定子铁芯上的单相绕组,且绕组的两个端子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端53、第二电极端54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逆变器6为一H桥电路,所述逆变器6电连接于所述电源接入单元4的正极输出端41、负极输出端42以及所述第一电极端53、第二电极端54之间,用于建立电源接入单元4的正极输出端41、负极输出端42与所述第一电极端53、第二电极端54之间的第一供电路径或第二供电路径。
所述位置侦测器21用于侦测所述电机5的转子52的转动位置而产生第一触发信号或第二触发信号至所述开关驱动器22。所述开关驱动器22在接收到第一触发信号时,驱动所述逆变器6建立第一供电路径。所述开关驱动器22在接收到第二触发信号时,驱动所述逆变器6建立第二供电路径。
其中,所述第一供电路径中,所述电源接入单元4的正极输出端41、负极输出端42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端53、第二电极端54电连接。在所述第二供电路径中,所述电源接入单元4的正极输出端41、负极输出端42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极端54、第一电极端53电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子52包括永磁性磁体并可相对所述定子51转动。所述位置侦测器21靠近所述电机5设置,并在侦测到转子52的N磁极时产生所述第一触发信号以及在侦测到转子52的S磁极时产生所述第二触发信号。从而,当所述转子52每转动至其N磁极或S磁极转动到靠近位置侦测器21时,所述位置侦测器21产生对应的触发信号,触发所述开关驱动器22驱动所述逆变器6建立对应的供电路径,使得所述电机5的第一电极端53与第二电极端54所输入的电源的正负发生变化,从而定子51的线圈绕组中通过的电流的方向交替变化而产生交替变化的磁场去驱动所述转子52持续地转动。显然,在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位置侦测器21可在侦测到转子52的S磁极时产生所述第一触发信号以及在侦测到转子52的N磁极时产生所述第二触发信号。
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机5具体为一单相直流无刷电机,定子和转子具有相同的磁极数,所述磁极数较佳的不大于6。
具体的,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逆变器6为一H桥电路,包括第一半导体开关Q1、第二半导体开关Q2、第三半导体开关Q3以及第四半导体开关Q4。所述第一半导体开关与第二半导体开关Q2依次串联于所述电源接入单元4的正极输出端41及负极输出端42之间,所述第三半导体开关Q3与第四半导体开关Q4同样依次串联于所述电源接入单元4的正极输出端41及负极输出端42之间。即,所述第一半导体开关与第二半导体开关Q2的支路与所述第三半导体开关Q3与第四半导体开关Q4的支路并联于所述电源接入单元4的正极输出端41及负极输出端42之间。所述电机5的第一电极端53与第二电极端54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半导体开关Q1、第二半导体开关Q2的电连接节点N1以及所述第三半导体开关Q3以及第四半导体开关Q4的电连接节点N2之间。
所述开关驱动器22与所述第一半导体开关Q1、第二半导体开关Q2、第三半导体开关Q3以及第四半导体开关Q4均电连接。所述开关驱动器22在接收到第一触发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半导体开关Q1、第四半导体开关Q4导通及控制第二半导体开关Q2、第三半导体开关Q3截止。此时,所述电机5的第一电极端53通过所述导通的第一半导体开关Q1与电源接入单元4的正极输出端41电连接,所述电机5的第二电极端54通过导通的第四半导体开关Q4与电源接入单元4的负极输出端42电连接。从而,此时所述逆变器6构成所述第一供电路径。
所述开关驱动器22在接收到第二触发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二半导体开关Q2、第三半导体开关Q3导通及控制第一半导体开关Q1、第四半导体开关Q4截止。此时,所述电机5的第一电极端53通过所述导通的第二半导体开关Q2与电源接入单元4的负极输出端42电连接,所述电机5的第二电极端54通过导通的第三半导体开关Q3与电源接入单元4的正极输出端41电连接。从而,此时所述逆变器6构成所述第二供电路径。
从而,如前所述,由于所述位置侦测器21交替产生第一触发信号与第二触发信号使得所述开关驱动器22驱动所述逆变器6交替建立所述第一供电路径及第二供电路径,从而使得流过所述定子51中的电流的方向交替变化,而驱动所述转子52持续转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关驱动器22为一MOSFET驱动器。所述四个半导体开关中的至少一个为MOSFET管。例如,所述第一半导体开关Q1、第二半导体开关Q2、第三半导体开关Q3以及第四半导体开关Q4均为MOSFET管,或者其中部分为MOSFET管,另一部分为IGBT管或BJT三极管。所述开关驱动器22与所述第一半导体开关Q1、第二半导体开关Q2、第三半导体开关Q3以及第四半导体开关Q4的栅极或基极电连接,用于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半导体开关Q1、第二半导体开关Q2、第三半导体开关Q3以及第四半导体开关Q4相应导通或截止。
请一并参阅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装置100更为具体的电路框图,示意出了开关驱动器22的具体结构。如图5所示,所述开关驱动器22包括第一半桥驱动器221、第二半桥驱动器222、第一反相器223及第二反相器224。所述位置侦测器21包括第一触发端211及第二触发端212。所述第一半桥驱动器221包括第一输入端IN1、第二输入端IN2、第一输出端O1及第二输出端O2。所述第二半桥驱动器222包括第一输入端IN3、第二输入端IN4、第一输出端O3及第二输出端O4。
所述位置侦测器21的第一触发端211与所述第一半桥驱动器221的第二输入端IN2电连接,并通过第二反相器224与所述第二半桥驱动器222的第一输入端IN3电连接。所述位置侦测器21的第二触发端212通过第一反相器223与所述第一半桥驱动器221的第一输入端IN1电连接,所述第二触发端212还与所述第二半桥驱动器222的第二输入端IN3电连接。
所述第一半桥驱动器221的第一输出端O1与第一半导体开关管Q1电连接,用于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第一半导体开关管Q1导通或截止。所述第一半桥驱动器221的第二输出端O2与第二半导体开关管Q2电连接,用于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第二半导体开关管Q2导通或截止。所述第二半桥驱动器222的第一输出端O3与第三半导体开关管Q3电连接,用于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第三半导体开关管Q3导通或截止。所述第二半桥驱动器222的第二输出端O4与第四半导体开关管Q4电连接,用于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第四半导体开关管Q4导通或截止。
其中,所述第一半桥驱动器221的第一输出端O1的输出跟随所述第一输入端IN1输入的电压,第二输出端O1的输出与所述第二输入端IN2输入的电压相反。同理,所述第二半桥驱动器222的第一输出端O3的输出跟随其第一输入端IN3的输入,第二输出端O4的输出与所述第二输入端IN4的输入相反。
所述位置侦测器21侦测到N磁极时,位置侦测器21的第一触发端211及第二触发端212分别输出高电平及低电平,即,位置侦测器21输出“10”的第一触发信号。当所述位置侦测器21侦测到S磁极时,位置侦测器21的第一触发端211及第二触发端212分别输出低电平及高电平,即位置侦测器21输出“01”的第二触发信号。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半导体开关Q1、第二半导体开关Q2、第三半导体开关Q3以及第四半导体开关Q4均为高电平导通开关,例如均为NMOSFET、NPNBJT等。
从而,当所述位置侦测器21侦测到N磁极,通过第一触发端211及第二触发端212分别输出高电平及低电平时,所述第一触发端211输出的高电平传送至所述第一半桥驱动器221的第二输入端IN2,并通过第二反相器224反相成低电平后传送至第二半桥驱动器222的第一输入端IN3。所述第一触发端211输出的低电平传送至所述第二半桥驱动器222的第二输入端IN4,并通过第一反相器223反相成高电平后传送至第一半桥驱动器221的第一输入端IN1。
此时,所述第一半桥驱动器221的第一输入端IN1、第二输入端IN2均输入高电平,所述第二半桥驱动器222的第一输入端IN3、第二输入端IN4均输入低电平。如前所述,半桥驱动器的第一输出端跟随第一输入端的电压,第二输出端与第一输入端的电压相反。从而,所述第一半桥驱动器221的第一输出端O1及第二输出端O2分别输出高电平和低电平,控制所述第一半导体开关Q1导通及控制所述第二半导体开关Q2截止。所述第二半桥驱动器222的第一输出端O3及第二输出端O4分别输出低电平和高电平,控制所述第三半导体开关Q3截止及控制所述第四半导体开关Q4导通。
此时,电机5的第一电极端53通过所述导通的第一半导体开关Q1与电源接入单元4的正极输出端41电连接,所述电机5的第二电极端54通过导通的第四半导体开关Q4与电源接入单元4的负极输出端42电连接。从而,所述逆变器6构成所述第一供电路径,流经电机5的定子51的电流为第一流向。
当所述位置侦测器21侦测到S磁极,通过第一触发端211及第二触发端212分别输出低电平及高电平时,所述第一触发端211输出的低电平传送至所述第一半桥驱动器221的第二输入端IN2,并通过第二反相器224反相成高电平后传送至第二半桥驱动器222的第一输入端IN3。所述第二触发端212输出的高电平传送至所述第二半桥驱动器222的第二输入端IN4,并通过第一反相器223反相成低电平后传送至第一半桥驱动器221的第一输入端IN1。
此时,所述第一半桥驱动器221的第一输入端IN1、第二输入端IN2均输入低电平,所述第二半桥驱动器222的第一输入端IN3、第二输入端IN4均输入高电平。相应的,所述第一半桥驱动器221的第一输出端O1及第二输出端O2分别输出低电平和高电平,控制所述第一半导体开关Q1截止及控制所述第二半导体开关Q2导通。所述第二半桥驱动器222的第一输出端O3及第二输出端O4分别输出高电平和低电平,控制所述第三半导体开关Q3导通及控制所述第四半导体开关Q4截止。
此时,所述电机5的第一电极端53通过所述导通的第二半导体开关Q2与电源接入单元4的负极输出端42电连接,所述电机5的第二电极端54通过导通的第三半导体开关Q3与电源接入单元4的正极输出端41电连接。从而,所述逆变器6构成所述第二供电路径,流经电机5的定子51的电流为与第一流向相反的第二流向。
其中,所述第一半桥驱动器221及第二半桥驱动器222的作用对所述位置侦测器21输出的高电平或低电平进行升压,以驱动需要大电流驱动的MOSFET管。显然,当所述逆变器6中无MOSFET管时,可由所述位置侦测器21直接驱动所述第一半导体开关Q1、第二半导体开关Q2、第三半导体开关Q3以及第四半导体开关Q4导通或截止,而无需所述第一半桥驱动器221及第二半桥驱动器222。例如,位置侦测器21的第一触发端211与第一半导体开关Q1及第四半导体开关Q4电连接,同时控制第一半导体开关Q1及第四半导体开关Q4导通或截止,位置侦测器21的第二触发端212与第二半导体开关Q2及第三半导体开关Q3电连接,同时控制第二半导体开关Q2及第三半导体开关Q3导通或截止。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半桥驱动器221与所述第二半桥驱动器222具体可为IR2103芯片。所述位置侦测器21为一霍尔效应控制器,包括霍尔传感器以及相应的控制模组,具体可为AH284芯片。显然,所述位置侦测器21也可包括电流传感器及相应的控制模组等,通过侦测电流的变化确定N磁极和S磁极并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所述第一半桥驱动器221、所述第二半桥驱动器222及所述位置侦测器21也可为其他任意合适的芯片,上述例举的芯片仅仅作为具体实施的参考。
其中,当开关驱动器22包括第一半桥驱动器221及第二半桥驱动器222时,上述第二工作元件2(即开关驱动器22)的启动电压指所述第一半桥驱动器221及第二半桥驱动器222的启动电压。
其中,本实用新型所有附图中所示的元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并不代表其在产品中的排布位置,仅仅是电气和逻辑上的位置关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定。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实用新型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例如,在更多实施例中,还可以选择上述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启动时间控制电路以外的其他合适的延时电路,使第一工作元件的启动时间延时至与第二工作元件的启动时间同步。
Claims (15)
1.一种电子装置,包括电机及电机驱动电路,所述电机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工作元件以及第二工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电路还包括一延时电路,用于控制将所述电子装置中的第一工作元件的启动时间延时至与第二工作元件的启动时间同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一电源接入单元,所述电源接入单元包括正极输出端及负极输出端,所述电源接入单元用于接入一电源电压并从正极输出端输出一特定的电压;所述延时电路与第一工作元件串联,且延时电路与第一工作元件的串联支路与该第二工作元件并联于电源接入单元的正极输出端及负极输出端之间,所述延时电路用于对电源接入单元的正极输出端输出的电压进行调整后提供给第一工作元件,使得正极输出端提供给第二工作元件的电压上升至等于第二工作元件的启动电压时,提供给第一工作元件的电压上升至等于第一工作元件的启动电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电路包括分压单元及上电单元,所述分压单元及上电单元串联于电源接入单元的正极输出端及负极输出端之间,所述分压单元具有一导通电压并在施加在其上的电压大于或等于所述导通电压时导通并钳位在所述导通电压,所述上电单元用于在分压单元导通后产生电压并提供给所述第一工作元件;其中,所述分压单元的导通电压与所述第一工作元件的启动电压之和等于所述第二工作元件的启动电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单元包括一齐纳二极管,上电单元包括一电阻,所述齐纳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正极输出端电连接,阳极与所述第一工作元件电连接,并通过所述电阻与电源接入单元的负极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齐纳二极管的击穿电压为所述第二工作元件的启动电压与所述第一工作元件的启动电压之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电源接入单元与所述电机之间的逆变器,所述第一工作元件为位置侦测器用于侦测所述电机的转子的转动位置,所述第二工作元件为开关驱动器,所述开关驱动器用于根据所述位置侦测器侦测到的所述转子的转动位置驱动所述逆变器将所述电源接入单元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从而驱动所述转子持续转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元件的启动电压小于所述第二工作元件的启动电压。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为包括若干半导体开关管的H桥电路,所述半导体开关管为MOSFET管,所述开关驱动器为一MOSFET驱动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开关驱动器包括第一半桥驱动器、第二半桥驱动器、第一反相器及第二反相器,所述位置侦测器包括第一触发端及第二触发端,所述第一半桥驱动器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半桥驱动器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所述位置侦测器的第一触发端与所述第一半桥驱动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并通过第二反相器与所述第二半桥驱动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位置侦测器的第二触发端通过第一反相器与所述第一半桥驱动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触发端并与所述第二半桥驱动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半桥驱动器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及所述第二半桥驱动器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半导体开关管、第二半导体开关管、第三半导体开关管及第四半导体开关管连接,用于分别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半导体开关管导通或截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桥驱动器的第一输出端的输出跟随所述第一半桥驱动器的第一输入端输入的电压,所述第一半桥驱动器的第二输出端的输出与所述第一半桥驱动器的第二输入端输入的电压相反;所述第二半桥驱动器的第一输出端的输出跟随所述第二半桥驱动器的第一输入端的输入,所述第二半桥驱动器的第二输出端的输出与所述第二半桥驱动器的第二输入端的输入相反。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侦测器侦测到N磁极时,位置侦测器的第一触发端及第二触发端分别输出高电平及低电平,从而输出“10”的第一触发信号,当所述位置侦测器侦测到S磁极时,位置侦测器的第一触发端及第二触发端分别输出低电平及高电平,从而输出“01”的第二触发信号。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单相直流无刷电机。
12.一种电路,包括第一工作元件、第二工作元件及启动时间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元件的启动电压小于所述第二工作元件的启动电压,所述启动时间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将所述电子装置中的第一工作元件的启动时间调整为与第二工作元件的启动时间同步。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时间控制电路与第一工作元件串联,且启动时间控制电路与第一工作元件的支路与该第二工作元件并联于一直流电压之间,所述启动时间控制电路用于对所述直流电压进行调整后提供给第一工作元件,使得提供给第二工作元件的电压上升至等于第二工作元件的启动电压时,提供给第一工作元件的电压上升至等于第一工作元件的启动电压。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时间控制电路包括分压单元及上电单元,所述分压单元及上电单元串联于电子装置的电源接入单元的正极输出端及负极输出端之间,所述分压单元具有一导通电压并在施加在其上的电压大于或等于所述导通电压时导通并钳位在所述导通电压,所述上电单元用于在分压单元导通后产生电压并提供给所述第一工作元件;其中,所述分压单元的导通电压与所述第一工作元件的启动电压之和等于所述第二工作元件的启动电压。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单元包括一齐纳二极管,上电单元包括一电阻,所述齐纳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正极输出端电连接,阳极与所述第一工作元件电连接,并通过所述电阻与电源接入单元的负极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齐纳二极管的击穿电压为所述第二工作元件的启动电压与所述第一工作元件的启动电压之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778784.0U CN205092797U (zh) | 2015-10-09 | 2015-10-09 | 电子装置及电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778784.0U CN205092797U (zh) | 2015-10-09 | 2015-10-09 | 电子装置及电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092797U true CN205092797U (zh) | 2016-03-16 |
Family
ID=55483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778784.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92797U (zh) | 2015-10-09 | 2015-10-09 | 电子装置及电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09279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71752A (zh) * | 2015-10-09 | 2017-04-19 |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及电路 |
-
2015
- 2015-10-09 CN CN201520778784.0U patent/CN20509279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71752A (zh) * | 2015-10-09 | 2017-04-19 |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及电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452211B (zh) | 集成电路、电机驱动电路、电机组件及其应用设备 | |
CN1316729C (zh) | 单相电动机驱动装置、单相电动机驱动方法 | |
JP6077668B2 (ja) | 分割相交流同期モータコントローラ | |
CN105375831B (zh) | 永磁电机驱动电路 | |
US8497654B2 (en) | Single phase AC synchronized motor | |
CN103731127B (zh) | 用于同步控制串联连接的电子开关的电路 | |
US10295371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and magnetic sensor integrated circuit | |
CN106856393A (zh) | 电机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吸尘器 | |
CN101997464A (zh) | 马达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 |
CN108599639A (zh) | 一种无刷直流电机消磁控制装置及方法 | |
CN205092797U (zh) | 电子装置及电路 | |
GB2524571A (en) | Control circuit for multiphase motor | |
US10505434B2 (en) | Motor and application apparatus utilizing the same | |
CN104167962A (zh) | 无位置传感器的开关磁阻电机启动装置和启动方法 | |
CN106571752A (zh) | 电子装置及电路 | |
CN109687780A (zh) | 电机及其驱动电路与驱动方法 | |
CN205178809U (zh) | 风机、泵、电机组件及用于电机驱动的集成电路 | |
CN208723818U (zh) | 桥式驱动电路、无刷电机控制电路、吹风机 | |
Kroics et al. | Implementation of the back EMF zero crossing detection for BLDC motor | |
US20180109208A1 (en) | Synchronous motor assembly, pump, and ventilation fan using same | |
CN203406813U (zh) | 无位置传感器的开关磁阻电机启动装置 | |
CN221408705U (zh) | 一种永磁直流无刷电机的驱动控制电路和控制系统 | |
CN214756127U (zh) | 驱动电路、装置及电动设备 | |
KR20170017821A (ko) | 모터 어셈블리, 집적 회로 및 응용 디바이스 | |
CN109698649A (zh) | 电机及其电机驱动电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