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90527U - 新风除湿系统 - Google Patents
新风除湿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090527U CN205090527U CN201520736315.2U CN201520736315U CN205090527U CN 205090527 U CN205090527 U CN 205090527U CN 201520736315 U CN201520736315 U CN 201520736315U CN 205090527 U CN205090527 U CN 20509052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oled condenser
- water
- air
- fresh air
- evaporime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风除湿系统,包括压缩机、蒸发器、风冷冷凝器和水冷冷凝器,风冷冷凝器和水冷冷凝器并联地设置,且风冷冷凝器的入口和水冷冷凝器的入口均与压缩机的出口连接,风冷冷凝器的出口和水冷冷凝器的出口均通过蒸发器与压缩机的入口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直接将制冷制分配到并联设置的风冷冷凝器和水冷冷凝器中,从而可以分别调节这两个冷凝器中的流量,获得范围更宽的出风温度调节范围,此外,还可以充分发挥风冷冷凝器的冷凝能力,使出风温度的温度场分布更加均匀,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风除湿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风除湿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新风除湿机中,新风是与换热器的换热顺序是:预冷表冷器→蒸发器→风冷冷凝器,再送往室内。新风先与预冷表冷器换热降温,预冷表冷器承担一部分热负荷,然后再经过与蒸发器的进一步换热降温,完成除湿,此时新风温度较室内原有温度要低,为保持室内的温度恒定,新风需经过风冷冷凝器,升到合适的温度,然后送往室内。风冷冷凝器的冷凝温度直接影响出风温度,但风冷冷凝器在制冷系统中是处于水冷冷凝器的串联下游,冷凝温度受上游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出风温度调节范围大、温度场分布更加均匀的新风除湿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新风除湿系统,包括压缩机、蒸发器、风冷冷凝器和水冷冷凝器,风冷冷凝器和水冷冷凝器并联地设置,且风冷冷凝器的入口和水冷冷凝器的入口均与压缩机的出口连接,风冷冷凝器的出口和水冷冷凝器的出口均通过蒸发器与压缩机的入口连接。
作为优选,风冷冷凝器为翅片式冷凝器,水冷冷凝器为壳管冷凝器。
作为优选,新风除湿系统还包括预冷表冷器,设置在蒸发器的进风侧。
作为优选,新风除湿系统还包括:第一流量调节装置,设置在压缩机的出口与风冷冷凝器的入口之间的连接管路上;第二流量调节装置,设置在压缩机的出口与水冷冷凝器的入口之间的连接管路上;送风感温包,与第一流量调节装置和第二流量调节装置连接,用于获取送风温度以便在送风温度低于设定温度范围的下限时增大第一流量调节装置的开度同时减小第二流量调节装置的开度、或在送风温度高于设定温度范围的上限时减小第一流量调节装置的开度同时增大第二流量调节装置的开度。
作为优选,风冷冷凝器的出口与蒸发器连接的管路上、和/或水冷冷凝器的出口与蒸发器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单向阀。
作为优选,在所述蒸发器的入口处设置有节流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水冷冷凝器的进水口上设置有进水感温包,所述水冷冷凝器的出水口上设置有出水感温包。
作为优选,所述蒸发器为翅片蒸发器。
本实用新型可以直接将制冷制分配到并联设置的风冷冷凝器和水冷冷凝器中,从而可以分别调节这两个冷凝器中的流量,获得范围更宽的出风温度调节范围,此外,还可以充分发挥风冷冷凝器的冷凝能力,使出风温度的温度场分布更加均匀,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风除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风除湿系统的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压缩机;2、蒸发器;3、风冷冷凝器;4、水冷冷凝器;5、预冷表冷器;6、第一流量调节装置;7、第二流量调节装置;8、送风感温包;9、单向阀;10、节流装置;11、送风机;12、出水感温包;13、进水感温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申请人研究后发现,为控制出风温度需要合理分配风冷冷凝器和水冷冷凝器承担的冷凝热负荷比例。然而,在现有技术中,由于风冷冷凝器和水冷冷凝器是串联的,改变制冷剂在二者中比例分配已不可能,只能间接通过控制处于上游的水冷冷凝器的进出水温度和水流量,改变水冷冷凝器承担的冷凝热负荷,间接达到调整风冷冷凝器的冷凝热负荷的目的,从而控制出风温度。但是,制冷剂经过水冷冷凝器后,由过热饱和气体转变为两相态的湿蒸汽,湿蒸汽分流进入到风冷冷凝器时,由于带液,分流不易分均匀,影响了风冷冷凝器的冷凝效果,导致风冷冷凝器上的温度场分布不均匀,从而新风被加热的亦不均匀。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风除湿系统,包括压缩机1、蒸发器2、风冷冷凝器3和水冷冷凝器4,风冷冷凝器3和水冷冷凝器4并联地设置,且风冷冷凝器3的入口和水冷冷凝器4的入口均与压缩机1的出口连接,风冷冷凝器3的出口和水冷冷凝器4的出口均通过蒸发器2与压缩机1的入口连接。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风冷冷凝器3为翅片式冷凝器,水冷冷凝器4为壳管冷凝器。优选地,在蒸发器2的入口处设置有节流装置10,以调节进入蒸发器2的流量。优选地,蒸发器2为翅片蒸发器。
工作时,使压缩机1输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的一部分进入风冷冷凝器3中,同时,使另一部分气态制冷剂进入水冷冷凝器4(其中,图1中的C为进水口,D为出水口),分别与相应的介质进行热交换放热而形成高压的液态制冷剂,并进入蒸发器2中。新风由图1中的箭头A至箭头B的方向依次流经蒸发器2、风冷冷凝器3后,由送风机11送出。在此过程中,蒸发器2内的液态制冷剂就能吸收新风中的热量而蒸发变成气态制冷剂,使得新风降温除湿。当制冷剂吸收新风的热量而蒸发变成气态制冷剂时,又送入压缩机内,如此不断重复地循环上述过程。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风冷冷凝器3和水冷冷凝器4的流量是可调节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直接将制冷制分配到并联设置的风冷冷凝器3和水冷冷凝器4中,从而可以分别调节这两个冷凝器中的流量,获得范围更宽的出风温度调节范围,此外,还可以充分发挥风冷冷凝器的冷凝能力,使出风温度的温度场分布更加均匀,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
优选地,新风除湿系统还包括预冷表冷器5,设置在蒸发器2的进风侧。这样,新风先与预冷表冷器5换热降温,预冷表冷器5承担一部分热负荷,然后再经过与蒸发器2的进一步换热降温,完成除湿。
优选地,新风除湿系统还包括:第一流量调节装置6,设置在压缩机1的出口与风冷冷凝器3的入口之间的连接管路上;第二流量调节装置7,设置在压缩机1的出口与水冷冷凝器4的入口之间的连接管路上;送风感温包8,与第一流量调节装置6和第二流量调节装置7连接,用于获取送风温度以便在送风温度低于设定温度范围的下限时增大第一流量调节装置6的开度同时减小第二流量调节装置7的开度、或在送风温度高于设定温度范围的上限时减小第一流量调节装置6的开度同时增大第二流量调节装置7的开度。这样,可以根据送风温度与设定温度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大小关系,控制第一流量调节装置6和第二流量调节装置7的开度,从而调节出风温度,使出风温度具有更宽的调节范围。
优选地,风冷冷凝器3的出口与蒸发器2连接的管路上、和/或水冷冷凝器4的出口与蒸发器2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单向阀9。通过单向阀9,可以防止尖第一流量调节装置6和第二流量调节装置7完全关闭后,发生串气的问题。
优选地,水冷冷凝器4的进水口C上设置有进水感温包13,水冷冷凝器4的出水口D上设置有出水感温包12。这样,可以分别检测进水和出水的温度。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进出水温度来调节出风温度,以致调节范围受限于水温的调节范围,从而需额外对冷却水塔等类似装置进行调节的问题,降低了调节的难度。另外,由于将风冷冷凝器与水冷冷凝器并联设置,因此,可以充分地发挥风冷冷凝器的换热能力,使出风温度更加均匀,使得机组的使用温度场合范围更加宽,使得客户的使用环境温度波动更加小,提升了控温控湿精度。
当然,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基本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新风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蒸发器(2)、风冷冷凝器(3)和水冷冷凝器(4),所述风冷冷凝器(3)和所述水冷冷凝器(4)并联地设置,且所述风冷冷凝器(3)的入口和所述水冷冷凝器(4)的入口均与所述压缩机(1)的出口连接,所述风冷冷凝器(3)的出口和所述水冷冷凝器(4)的出口均通过所述蒸发器(2)与所述压缩机(1)的入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冷凝器(3)为翅片式冷凝器,所述水冷冷凝器(4)为壳管冷凝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除湿系统还包括预冷表冷器(5),设置在所述蒸发器(2)的进风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除湿系统还包括:
第一流量调节装置(6),设置在所述压缩机(1)的出口与所述风冷冷凝器(3)的入口之间的连接管路上;
第二流量调节装置(7),设置在所述压缩机(1)的出口与所述水冷冷凝器(4)的入口之间的连接管路上;
送风感温包(8),与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6)和所述第二流量调节装置(7)连接,用于获取送风温度以便在所述送风温度低于设定温度范围的下限时增大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6)的开度同时减小所述第二流量调节装置(7)的开度、或在所述送风温度高于所述设定温度范围的上限时减小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6)的开度同时增大所述第二流量调节装置(7)的开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冷凝器(3)的出口与所述蒸发器(2)连接的管路上、和/或所述水冷冷凝器(4)的出口与所述蒸发器(2)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单向阀(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蒸发器(2)的入口处设置有节流装置(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冷凝器(4)的进水口上设置有进水感温包(13),所述水冷冷凝器(4)的出水口上设置有出水感温包(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2)为翅片蒸发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736315.2U CN205090527U (zh) | 2015-09-18 | 2015-09-18 | 新风除湿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736315.2U CN205090527U (zh) | 2015-09-18 | 2015-09-18 | 新风除湿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090527U true CN205090527U (zh) | 2016-03-16 |
Family
ID=55481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736315.2U Active CN205090527U (zh) | 2015-09-18 | 2015-09-18 | 新风除湿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090527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02656A (zh) * | 2015-09-18 | 2015-12-3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新风除湿系统和方法 |
CN112361525A (zh) * | 2020-11-02 | 2021-02-12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空调器除湿方法及空调器 |
CN112361526A (zh) * | 2020-11-02 | 2021-02-12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空调器除湿方法及空调器 |
CN112413754A (zh) * | 2020-12-07 | 2021-02-2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气除湿系统、方法及空调设备 |
-
2015
- 2015-09-18 CN CN201520736315.2U patent/CN20509052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02656A (zh) * | 2015-09-18 | 2015-12-3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新风除湿系统和方法 |
CN112361525A (zh) * | 2020-11-02 | 2021-02-12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空调器除湿方法及空调器 |
CN112361526A (zh) * | 2020-11-02 | 2021-02-12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空调器除湿方法及空调器 |
CN112361525B (zh) * | 2020-11-02 | 2022-03-22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空调器除湿方法及空调器 |
CN112361526B (zh) * | 2020-11-02 | 2022-07-01 | 海信空调有限公司 | 空调器除湿方法及空调器 |
CN112413754A (zh) * | 2020-12-07 | 2021-02-2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气除湿系统、方法及空调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516839B2 (en) | Combined heat exchange unit | |
CN103982958B (zh) | 一种两级预冷式除湿装置及其方法 | |
CN102486322B (zh) | 调温除湿系统和方法 | |
CN103776116B (zh) | 蒸发冷却与传统制冷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及其空调方法 | |
CN103940007A (zh) | 一种直接蒸发式水冷型新风机组 | |
CN205090527U (zh) | 新风除湿系统 | |
CN202581623U (zh) | 辐射空调系统用湿度独立控制新风处理机 | |
CN107966011B (zh) | 一种热泵干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2607108B (zh) | 以水淋除尘为主水冷制冷系统除湿与冷凝间接制热的空气净化装置 | |
CN105202656A (zh) | 新风除湿系统和方法 | |
CN102607109B (zh) | 以水淋除尘为主气冷制冷系统除湿与冷凝间接制热的空气净化装置 | |
CN103994643A (zh) | 热泵冷端散热式密封除湿烘房 | |
KR20170070865A (ko) | 에너지 절약형 항온항습기의 냉각제습용 재열제어시스템 | |
CN105276679A (zh) | 双变频恒湿除湿机及除湿方法 | |
CN104566690A (zh) | 一种分程式冷凝间接再热型双冷源新风机组 | |
CN104819526A (zh) | 一种节能型冷冻深度除湿空气处理装置 | |
CN108800668A (zh) | 一种节能除湿的制冷换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7688446U (zh) | 空调系统 | |
CN107270456B (zh) | 一种节能型供冷供热除湿一体化装置 | |
CN202392910U (zh) | 一种双冷源全新风除湿机 | |
US9950294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ol-drying a gas using a heat exchanger with closed cooling circuit | |
CN103245015B (zh) | 利用水冷制冷系统中冷除湿与热升温的水淋空气净化方法 | |
CN203757891U (zh) | 一种直接蒸发式水冷型新风机组 | |
CN203533743U (zh) | 一种分程式冷凝间接再热型双冷源新风机组 | |
CN107806675B (zh) | 一种四季型风冷式除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