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89964U - 一种抗高压密封单元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高压密封单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089964U CN205089964U CN201520496663.7U CN201520496663U CN205089964U CN 205089964 U CN205089964 U CN 205089964U CN 201520496663 U CN201520496663 U CN 201520496663U CN 205089964 U CN205089964 U CN 20508996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l ring
- high pressure
- sealing unit
- interconnecting piece
- pressure sea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5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13013 elas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30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61 lubr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68 organ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61 swel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Gasket Se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抗高压密封单元,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密封圈构成的密封圈组件,还包括连接相邻密封圈的中间连接部;所述中间连接部外侧环绕有密封凹槽。弹性材料制成的密封圈本身具有较好收缩性和较大的摩擦系数,外侧面弧形突起与环形凹槽具有一定的高度差,这种嵌卡方式的固定方法大幅增强了密封圈的密封性,同时又加大了密封圈的抗压能力,内侧面斜度曲面的设置更加方便于密封结构的安装,斜度曲面也更好的加强接触面的密封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元件,具体涉及一种抗高压密封单元。
背景技术
现代工业中密封结构种类繁多,常用的有O型圈、Y型圈、V型圈等密封圈对容器的开口、管道的连接处进行密封。O型圈一般用于静密封,Y型圈和V型组合密封一般用于动密封。但上述常规的密封圈密封效果一般,尤其在长时间、高压或者腐蚀性的工作条件下,有机材料的密封圈极易变形、产生明显的间隙而失去密封的效果。而高压还容易使密封圈滑动并挤出工件外,最终使工件失去密封条件,造成泄露。现有技术通常通过增加材料的强度、增加密封圈数量、增设密封结构等途径改善上述技术问题,但繁杂的密封结构将导致设备的成本、维护难度和生产难度的提高,并使产品的体积难以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抗高压密封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抗高压密封单元,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密封圈构成的密封圈组件,所述多个密封圈同轴,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连接相邻密封圈的中间连接部。
密封圈可采用硅胶等弹性较高、性质稳定的材料制成。在实际应用中,可将密封圈楔入管道连接部位、容器开口部位的间隙处。现有技术中随存在设置多个分体式密封圈提高密封强度,但组装多个密封圈将导致生产工艺的改变,无法得到有效地推广应用。此外,分体式的多个密封圈其相互距离较远,容易使产品需密封处产生较大的间隙,实质上不利于密封性能的提升。本实用新型采用多个叠合连接的密封圈构成,便于组装且密封圈间连接紧密,可有效提高产品的密封性能。此外,由于相连的密封圈间具有分散外部压力的作用,能够有效避免密封圈在高压工作条件下变形而失效的问题。此外,多个依次连接的密封圈还可构成对腐蚀性物质的缓冲结构,经外侧密封圈的缓冲,内侧密封圈在强腐蚀的环境下仍能保持密封效果的可靠性。此外,密封圈连接处的间隙也有利于提高防滑性能,防止产品在高压条件下滑动、降低密封效果。
特别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中间连接部外侧环绕有密封凹槽。
直接重叠连接的密封圈,由于具有较高强度以及较低的形变空间,将导致本实用新型密封单元的安装处产生较大的空隙,影响本实用新型密封性能的发挥。而上述形状的密封圈更容易因安装时的高压而滑出密封部位,失去密封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在相邻的密封圈之间设置带有凹槽的中间连接部,密封圈遭受挤压后将产生一定幅度形变而填充入凹槽,可增大密封圈与需密封工件的接触面,进一步增强密封效果,且能防止密封单元安装处产生较大的空隙引发泄露。而凹槽和多个密封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夹紧安装部位,有效防止密封单元因高压被挤出密封部位。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的外侧设有外凸的增强曲面。
外凸的增强曲面可防止密封圈在外力下被压溃,有利于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环状的内连接件和套装在内连接件外侧、与内连接件同轴的外连接件;所述密封圈组件套装在内连接件和外连接件间。
更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组件的多个密封圈的内径依次减小和/或所述密封圈的多个密封圈的外径依次减小。
优选的,所述密封圈组件的多个密封圈的内径依次减小和/或所述密封圈的多个密封圈的外径依次减小;所述外连接件的内侧设有与所述密封圈组件外侧相切的外斜面;和/或所述内连接件外侧设有与所述密封圈组件内侧相切的内斜面。
越靠近内、外连接件缝隙的内侧,密封圈所承受的腐蚀、压力越大,将其内径或外径降低,有利于维持其自身机械强度而防止该密封圈变形。而处于缝隙外侧的密封圈则需要发生一定幅度的形变,以增加自身与缝隙表面的接触面积和更大程度地与内、外连接件表面的贴合,因此本实用新型将其内径增加,或内径和外径同时增加,提高该密封圈的柔性。此外,缝隙内侧的密封圈内径或外径越大,将使缝隙的宽度增加越多。因此本实用新型密封圈组件的结构,还有利于降低缝隙宽度,增强设备的密封效果。特别的,本实用新型的内连接件或外连接件上设有与密封圈组件内侧或外侧相切的斜面,通过增加密封圈组件与内、外连接件的贴合度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效果。
优选的,所述密封圈外侧设有外凸的增强曲面,所述外斜面上设有与增强曲面匹配的凹槽。
此外,外斜面上还可设置与所述密封圈组件中间连接部凹槽匹配的突起。通过上述结构,可有效增加本实用新型密封圈组件与外斜面的接触面积、延长流体渗出的行程,进一步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效果。而凹槽、突起等结构还有利于提高密封圈组件对外斜面的附着力,防止在高压、有液体润滑的情况下,密封圈组件在缝隙中发生滑动,提高本实用新型防变形性能和使用的可靠性。此外,嵌卡式的固定方式以及斜度安装方式,不仅提高了整体结构的密封性,而且提高了安装的简易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抗高压密封单元,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内密封部和外密封部,还包括连接内密封部和外密封部的中间连接部;所述中间连接部外侧环绕有密封凹槽;所述内密封部的纵向投影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内密封部需塞入密封容器的开口处而外密封部则保持在容器外侧;中间连接部的密封凹槽则被卡紧在开口的边缘。本实用新型的内密封部和外密封部分别从容器的内外两侧对其开口密封,有效提高需密封部位高压状态下的密封效果。而密封凹槽则可以提高密封单元与容器开口的接触面积,防止密封单元收压迫而向外滑动、脱落。内密封部或外密封部遭受挤压后将产生一定幅度形变而填充入凹槽,可增大与容器开口的接触面,进一步增强密封效果,且能防止密封单元安装处产生较大的空隙引发泄露。内密封部的纵向投影为圆形,可以平衡各处的抗压性能,有助于提高密封效果,具体而言,内密封部可以是柱形、锥形、纺锤形等。
更进一步的,所述内密封部包括一上突的密封曲面;所述密封曲面的正向投影为抛物线或弧线;所述内密封部的底部设有一内密封平面与所述密封凹槽相接;所述外密封部的顶部设有设有一外密封平面与所述密封凹槽相接。
密封曲面的正向投影为抛物线或弧线,即内密封部的外径是从上至下逐渐增加的。在实际使用时,内密封部其半径要大于容器的开口,上述上细下粗的密封曲面,有利于降低内密封部进入容器开口的阻力,便于产品的组装;而内密封部一旦进入容器中,则难以被容器内压挤出,有效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效果。内密封部被塞入容器后,所述内密封平面则可以紧贴开口的内侧,于此同时外密封平面紧贴开口外侧,从开口的两侧形成两道密封的屏障,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内连接部内的弹性空腔;所述弹性空腔在外密封部的底部设有通孔连通外部。
内密封部的外径与容器开口内径的差值越大,对开口的密封效果越好。但外径过大的内密封部往往难以通过开口塞入容器中,导致密封单元安装困难。与此同时,使用强力将内密封部塞入开口,又容易损伤内密封部的机械性能,使之弹性下降而失去密封效果。本实用新型特别在内密封部的内部设置一个弹性空腔,内密封部塞入容器开口时,收到挤压弹性空腔收缩,使内密封部外径降低而通过开口。当内密封部被完全塞入容器后,弹性空腔将在弹性作用下恢复原状,保持内密封部的膨胀状态,实现从内侧密封开口的目的。通孔的作用是将弹性空腔与外部的大气连通,便于弹性空腔变形和复位时空气的排出和吸入。将通孔的开口设置在外密封部的外侧,可避免其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有现有技术,存在以下技术特征:
1.本实用新型采用多个同轴、连体式的密封圈构成密封圈组件,便于组装且密封圈间连接紧密;由于相连的密封圈间具有分散外部压力的作用,能够有效避免密封圈在高压工作条件下变形而失效的问题;多个依次连接的密封圈还可构成对腐蚀性物质的缓冲结构,经外侧密封圈的缓冲,内侧密封圈在强腐蚀的环境下仍能保持密封效果的可靠性。
2.本实用新型密封圈组件中多个密封圈的内径和/或外径的大小依次增加、形成梯度,可有效提高密封圈组件的密封强度,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抗高压、防变形、强密封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密封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密封圈组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实现方式,一种抗高压密封单元,如图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密封圈11和第二密封圈12构成的密封圈组件,所述2个密封圈同轴。
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相邻密封圈的中间连接部2;所述中间连接部外侧环绕有密封凹槽21。
更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的外侧设有外凸的增强曲面111。
所述第一密封圈11的内径和外径均小于第二密封圈12。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实现方式,一种抗高压密封单元,如图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密封圈11、第二密封圈12、第三密封圈13构成的密封圈组件,所述3个密封圈同轴。
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上述两个密封圈的两个中间连接部2;所述中间连接部外侧分别环绕有密封凹槽21。
更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的外侧设有外凸的增强曲面111。
所述密封圈组件的3个密封圈的内径依次减小,述3个密封圈的外径依次减小。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实现方式,一种抗高压密封单元,如图3,包括实施例2的密封圈组件。
本实施例应用在一种密封罐体5中,还包括设置在瓶盖处环状的内连接件3和设置在瓶口处的外连接件4。外连接件套装在内连接件外侧、与内连接件同轴;所述密封圈组件套装在内连接件和外连接件间。
所述外连接件的内侧设有与所述密封圈组件外侧相切的外斜面41;所述内连接件外侧设有与所述密封圈组件内侧相切的内斜面31。
所述密封圈外侧设有外凸的增强曲面111,所述外斜面上设有与增强曲面匹配的凹槽42。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实现方式,一种抗高压密封单元,如图4,包括实施例1的密封圈组件。
本实施例应用在一种密封罐体5中,还包括设置在瓶盖处环状的内连接件3和设置在瓶口处的外连接件4。外连接件套装在内连接件外侧、与内连接件同轴;所述密封圈组件套装在内连接件和外连接件间。
所述外连接件的内侧设有与所述密封圈组件外侧相切的外斜面41;所述内连接件外侧设有与所述密封圈组件内侧相切的内斜面31。
所述密封圈外侧设有外凸的增强曲面111,所述外斜面上设有与增强曲面匹配的凹槽42。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抗高压密封单元,如图5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内密封部61和外密封部62,还包括连接内密封部和外密封部的中间连接部;所述中间连接部外侧环绕有密封凹槽63;所述内密封部的纵向投影为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内密封部包括一上突的密封曲面64;所述密封曲面的正向投影为抛物线;所述内密封部的底部设有一内密封平面65与所述密封凹槽相接;所述外密封部的顶部设有设有一外密封平面66与所述密封凹槽相接。本实施例中,抗高压密封单元选用硅胶为原料注塑成型。本实施例中上述外密封部位圆形片。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抗高压密封单元内的弹性空腔67;所述弹性空腔在外密封部的底部设有通孔连通外部。
优选的,所述弹性空腔为纵向设置在所述抗高压密封单元内的柱形空腔,柱形空腔底部设有通孔连接于外密封部底部。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抗高压密封单元,如图6,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内密封部61和外密封部62,还包括连接内密封部和外密封部的中间连接部;所述中间连接部外侧环绕有密封凹槽63;所述内密封部的纵向投影为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内密封部为半球体;其顶部设有一上突的密封曲面64;所述内密封部的底部设有一内密封平面65与所述密封凹槽相接;所述外密封部的顶部设有设有一外密封平面66与所述密封凹槽相接。本实施例中,抗高压密封单元选用橡胶为原料注塑成型。本实施例中上述外密封部位矩形片。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抗高压密封单元内的弹性空腔67;所述弹性空腔在外密封部的底部设有通孔连通外部。
优选的,所述弹性空腔为纵向设置在所述抗高压密封单元内的四棱柱形空腔,柱形空腔底部设有通孔连接于外密封部底部。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抗高压密封单元,如图7,用于密封容器7的开口。该抗高压密封单元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内密封部61和外密封部62,还包括连接内密封部和外密封部的中间连接部;所述中间连接部外侧环绕有密封凹槽63;所述内密封部的纵向投影为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内密封部包括一上突的密封曲面64;所述密封曲面的正向投影为抛物线;所述内密封部的底部设有一内密封平面65与所述密封凹槽相接;所述外密封部的顶部设有设有一外密封平面66与所述密封凹槽相接。本实施例中,抗高压密封单元选用硅胶为原料注塑成型。本实施例中上述外密封部位矩形片。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抗高压密封单元内的弹性空腔67;所述弹性空腔在外密封部的底部设有通孔连通外部。
优选的,所述弹性空腔为纵向设置在所述抗高压密封单元内的柱形空腔,柱形空腔底部设有通孔连接于外密封部底部。
本实施例中,内密封平面的半径是容器开口半径的1.3倍。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具体实现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抗高压密封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个依次连接的环状密封圈构成的密封圈组件,所述多个密封圈同轴;还包括连接相邻密封圈的中间连接部;所述中间连接部外侧环绕有密封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高压密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的外侧设有外凸的增强曲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高压密封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状的内连接件和套装在内连接件外侧、与内连接件同轴的外连接件;所述密封圈组件套装在内连接件和外连接件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抗高压密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组件的多个密封圈的内径依次减小和/或所述密封圈的多个密封圈的外径依次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高压密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连接件的内侧设有与所述密封圈组件外侧相切的外斜面;和/或所述内连接件外侧设有与所述密封圈组件内侧相切的内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高压密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斜面上设有与增强曲面匹配的凹槽。
7.一种抗高压密封单元,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内密封部和外密封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内密封部和外密封部的中间连接部;所述中间连接部外侧环绕有密封凹槽;所述内密封部的纵向投影为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高压密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密封部包括一上突的密封曲面;所述密封曲面的正向投影为抛物线或弧线;所述内密封部的底部设有一内密封平面与所述密封凹槽相接;所述外密封部的顶部设有设有一外密封平面与所述密封凹槽相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高压密封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抗高压密封单元内的弹性空腔;所述弹性空腔在外密封部的底部设有通孔连通外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高压密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空腔为纵向设置在所述抗高压密封单元内的柱形空腔,柱形空腔底部设有通孔连接于外密封部底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496663.7U CN205089964U (zh) | 2015-07-10 | 2015-07-10 | 一种抗高压密封单元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496663.7U CN205089964U (zh) | 2015-07-10 | 2015-07-10 | 一种抗高压密封单元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089964U true CN205089964U (zh) | 2016-03-16 |
Family
ID=55480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49666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89964U (zh) | 2015-07-10 | 2015-07-10 | 一种抗高压密封单元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089964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73654A (zh) * | 2019-04-17 | 2019-07-05 | 贵州风雷航空军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氧舱用单向密封装饰件 |
CN110030441A (zh) * | 2019-05-14 | 2019-07-19 | 扬州赛普润橡塑有限公司 | 一种管路橡胶密封圈 |
CN110063858A (zh) * | 2019-04-22 | 2019-07-30 | 贵州风雷航空军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氧舱用双向密封装饰件 |
CN119873129A (zh) * | 2025-03-26 | 2025-04-25 | 湖南道仕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间苯二甲基异氰酸酯储存装置 |
-
2015
- 2015-07-10 CN CN201520496663.7U patent/CN20508996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73654A (zh) * | 2019-04-17 | 2019-07-05 | 贵州风雷航空军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氧舱用单向密封装饰件 |
CN110063858A (zh) * | 2019-04-22 | 2019-07-30 | 贵州风雷航空军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氧舱用双向密封装饰件 |
CN110030441A (zh) * | 2019-05-14 | 2019-07-19 | 扬州赛普润橡塑有限公司 | 一种管路橡胶密封圈 |
CN110030441B (zh) * | 2019-05-14 | 2023-11-17 | 扬州赛普润橡塑有限公司 | 一种管路橡胶密封圈 |
CN119873129A (zh) * | 2025-03-26 | 2025-04-25 | 湖南道仕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间苯二甲基异氰酸酯储存装置 |
CN119873129B (zh) * | 2025-03-26 | 2025-05-23 | 湖南道仕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间苯二甲基异氰酸酯储存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089964U (zh) | 一种抗高压密封单元 | |
CN202561304U (zh) | 一种自密封管接头 | |
CN102996792B (zh) | 一种金属密封圈 | |
CN210949847U (zh) | 一种组合密封圈 | |
CN203670792U (zh) | 一种弹性填料及应用该填料的阀门 | |
CN204226641U (zh) | 用于浮动高性能阀座的密封圈 | |
CN201672180U (zh) | 防渗漏液压接头 | |
CN204647382U (zh) | 一种新型的水下闸阀阀座密封结构 | |
CN207311408U (zh) | 一种高压制动液储存罐 | |
CN108775416A (zh) | 一种带有阀体自密封机构的球阀 | |
CN201610987U (zh) | 快速管连接装置 | |
CN203500474U (zh) | 管道连接使用的密封圈 | |
CN101776147A (zh) | 具有自动补偿功能的动密封结构 | |
CN204025974U (zh) | 一种气瓶充气接头 | |
CN208153606U (zh) | 一种汽车用高压减震器 | |
CN201420853Y (zh) | 密封垫 | |
CN204729628U (zh) | 一种自带密封腔的圆柱形橡胶密封件 | |
CN206708363U (zh) | 活塞密封装置 | |
CN212536707U (zh) | 一种自密封包胶蝶板 | |
CN218971812U (zh) | 一种密封垫圈及双活接球阀 | |
CN220600431U (zh) | 一种柔性聚四氟乙烯密封垫 | |
CN220956828U (zh) | 一种应用于插装阀的密封结构 | |
CN222823745U (zh) | 一种平板闸阀阀杆注脂结构 | |
CN203743420U (zh) | X型空心密封条 | |
CN203856802U (zh) | 节能型超高压水胀液压机的增压缸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16 Termination date: 2017071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