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44091U - 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044091U CN205044091U CN201520558812.8U CN201520558812U CN205044091U CN 205044091 U CN205044091 U CN 205044091U CN 201520558812 U CN201520558812 U CN 201520558812U CN 205044091 U CN205044091 U CN 20504409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jector sleeve
- upper plate
- dynamic model
- plate
- die 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F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动模、底板、下顶板、上顶板和型腔。所述上顶板螺钉连接有穿插于动模和型腔的直顶杆,直顶杆的固定端沿轴心线方向开设有切口;所述上顶板固定有穿插于动模和型腔的顶针,所述顶针的固定端设有第一定位块;所述底板固定有穿插于下顶板、上顶板、动模和型腔的司筒芯子,所述司筒芯子的固定端设有第二定位块。防止了顶杆顶出过程中发生旋转而导致产品报废的几率,提高了生产效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的顶出机构,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在采用塑胶模具对产品进行成型的过程中,有时候产品的胶位较高或者产品在公模侧的结构较多,包紧力大,一次顶出还有部分结构留在顶出结构上,因此会使用到二次顶出结构。
顶出杆一般采用圆柱杆且通过螺钉连接固定于模具。但模具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顶出杆会出现松动现象,顶出杆会在模具上发生轴向旋转。由于顶杆在型腔内的形状多为曲线,旋转后会造成产品报废,增加了原料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防止顶出杆绕自身轴线旋转的限位机构,避免顶出杆选装顶出损坏模具和产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包括动模、底板、下顶板、上顶板、司筒芯子和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顶板置于底板和动模之间,所述上顶板置于下顶板和动模之间并固定于下顶板,所述型腔固定连接于动模;所述司筒芯子依次套设有司筒和截止套,所述司筒穿插于上顶板、动模和型腔,所述截止套穿插于上顶板且置于动模下方,所述底板与截止套之间抵接有套设于的司筒芯子的弹簧;所述上顶板固定有穿插于动模和型腔的顶针,所述顶针的固定端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底板固定有穿插于下顶板、上顶板、动模和型腔的司筒芯子,所述司筒芯子的固定端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上顶板螺钉连接有穿插于动模和型腔的直顶杆,直顶杆的固定端设有第三限位部。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开设有第一切角的第一圆柱块,所述上顶板的下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切角的切面与限位槽内壁紧密贴合。
作为优选地,所述底板开设有定位槽,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设有第二切角的第二圆柱块,第二切角的第二切面与定位槽内壁紧密贴合,所述第二圆柱块的下表面抵接有芯子盖板,所述芯子盖板通过螺钉固定于底板。
作为优选地,所述上顶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直顶杆的第三限位部包括开设有第三切口的圆柱端,所述第三切口的第三切面与矩形槽内壁紧密贴合。
作为优选地,所述司筒芯子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导向套套设有于弹簧。
作为优选地,所述上顶板开设有阶梯状圆柱孔,抵接于弹簧导向套的司筒压套插接于阶梯状圆柱孔,所述截止套的一端置于阶梯状圆柱孔内且与司筒压套抵接,在司筒压套抵接于动模状态下,上顶板和下顶板可沿截止套滑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顶针和直顶板在型腔内的接触端都带有曲面,顶出过程中,顶针和直顶板发生转动将破坏模具和产品。本实用新型在顶针采用开设有切角的圆柱块将顶针插接于限位槽,圆柱块的切面和限位槽的内壁抵接,防止顶针转动;直顶杆的采用在漆固定端开设切口的方式,通过切口的切面和矩形槽的内壁抵接,防止直顶杆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具的顶出机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具的顶出机构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具的顶出机构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顶针和上顶板的配合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司筒芯子和下顶板的配合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直顶杆和上顶板的配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2、下顶板;3、上顶板;31、限位槽;32、矩形槽;33、矩形槽内壁;34、限位槽内壁;4、动模;5、型腔;61、司筒芯子;62、弹簧导向套;63、司筒压套;64、截止套;65、司筒;66、弹簧;611、第二圆柱块;612、第二切面;7、顶针;71、第一圆柱块;72、第一切面;8、直顶杆;81、第三切面;82、圆柱端;9、直顶块;10、芯子盖板;11、定位槽;12、定位槽内壁。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具的顶出机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包括动模4、底板1、下顶板2、上顶板3和型腔5。
参阅图1、图3和图5,底板1的上方依次设有下顶板2、上顶板3、动模4和型腔5。所述下定板与上顶板3通过螺钉固定。
司筒芯子61依次穿插底板1、下顶板2、上顶板3、动模4和型腔5。所述上顶板3开设有贯通的阶梯状圆柱孔,所述司筒芯子61穿插于阶梯状圆柱孔的分段处套设有底部带有圆台的司筒65,所述司筒65依次穿过动模4和型腔5。司筒芯子61的固定端设有第二圆柱块611,所述第二圆柱块611为开设有第二切面612,所述底板1的凹槽内开设有定位槽11,所述第二圆柱块611插接于定位槽11,第二切面612抵接于定位槽内壁12。所述第二圆柱块611的下表面抵接有圆饼状的芯子盖板10,所述芯子盖板10通过两颗螺钉固定于底板1的凹槽内。第二切面612抵接于定位槽内壁12,防止了司筒芯子61绕自身的中轴线旋转。
所述司筒65的外侧套设有底部带有圆形槽的截止套64,所述截止套64穿过上顶板3且置于动模4的下方。所述司筒65抵接于截止套64的圆形槽的上端,所述截止套64抵接于阶梯状圆柱孔的台阶处。司筒压套63套设于司筒芯子61,司筒65的和截止套64的下端都与司筒压套63抵接。
下顶板2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阶梯状圆柱孔的中心线在同一轴线上,通孔的外径和阶梯状圆柱孔的最大外径相同,通孔内设有抵接于底板1和司筒压套63之间的弹簧导向套62。弹簧导向套62和通孔之间设有抵接于司筒压套63和底板1之间的弹簧66。所述司筒芯子61、司筒65、截止套64和上顶板3之间为间隙配合。通过弹簧66的作用,司筒65和截止套64始终受一个向上的力。
参阅图1、图3和图6,所述上顶板3开设有矩形槽32,所述矩形槽32的底面开设有贯穿上顶板3和下顶板2的孔。所述直顶杆8穿插于动模4和型腔5且能在动模4和型腔5内移动,直顶杆8为圆柱端82开设有第三切面81,所述直顶杆8的一端螺钉固定有直顶块81,所述直顶块81插接于型腔5。直顶杆8的圆柱端82插接于矩形槽32并通过螺钉固定,第三切面81与矩形槽内壁33抵接,通过这种方式能有有效阻止直顶杆8绕自身中轴线旋转。
参阅图1、图3和图4,上顶板3的底面开设有限位槽31,所述限位槽31的上表面开设有贯穿上顶板3的圆孔。顶针7穿插依次穿插于圆孔、动模4和型腔5,顶针7的一端设有第一圆柱块71,所述第一圆柱块71为开设有第一切面72。所述第一圆柱块71插接于限位槽31,第一切面72抵接于限位槽内壁34,且第一圆柱块71的下表面抵接于下顶板2。第一切面72抵接于限位槽内壁34,防止了顶针7绕自身的中轴线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下顶板2和上顶板3在注塑设备的推力作用向动模4移动时,固定于上顶板3的顶针7和直顶杆8向动模4顶出。司筒65和截止套64可在上顶板3内滑动,由于弹簧66作用下,司筒65和司筒芯子61向动模4顶出。上述实现机构的一次顶出。
当截止套64与动模4抵接时,弹簧66不存在伸展的空间,司筒的推力消失,司筒不在向上移动。但顶针7和直顶杆8在注塑设备的推力作用下继续顶出,完成二次顶出。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包括动模、底板、下顶板、上顶板、司筒芯子和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顶板置于底板和动模之间,所述上顶板置于下顶板和动模之间并固定于下顶板,所述型腔固定连接于动模;所述司筒芯子依次套设有司筒和截止套,所述司筒穿插于上顶板、动模和型腔,所述截止套穿插于上顶板且置于动模下方,所述底板与截止套之间抵接有套设于的司筒芯子的弹簧;所述上顶板固定有穿插于动模和型腔的顶针,所述顶针的固定端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底板固定有穿插于下顶板、上顶板、动模和型腔的司筒芯子,所述司筒芯子的固定端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上顶板螺钉连接有穿插于动模和型腔的直顶杆,直顶杆的固定端设有第三限位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开设有第一切角的第一圆柱块,所述上顶板的下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切角的切面与限位槽内壁紧密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开设有定位槽,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设有有第二切角的第二圆柱块,第二切角的第二切面与定位槽内壁紧密贴合,所述第二圆柱块的下表面抵接有芯子盖板,所述芯子盖板通过螺钉固定于底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直顶杆的第三限位部包括开设有第三切口的圆柱端,所述第三切口的第三切面与矩形槽内壁紧密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司筒芯子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导向套套设有于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板开设有阶梯状圆柱孔,抵接于弹簧导向套的司筒压套插接于阶梯状圆柱孔,所述截止套的一端置于阶梯状圆柱孔内且与司筒压套抵接,在司筒压套抵接于动模状态下,上顶板和下顶板可沿截止套滑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558812.8U CN205044091U (zh) | 2015-07-29 | 2015-07-29 | 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558812.8U CN205044091U (zh) | 2015-07-29 | 2015-07-29 | 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044091U true CN205044091U (zh) | 2016-02-24 |
Family
ID=55337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558812.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44091U (zh) | 2015-07-29 | 2015-07-29 | 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04409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85611A (zh) * | 2016-09-27 | 2017-01-04 | 重庆科技学院 | 一种用于api标准导流室的岩板顶驱装置 |
-
2015
- 2015-07-29 CN CN201520558812.8U patent/CN20504409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85611A (zh) * | 2016-09-27 | 2017-01-04 | 重庆科技学院 | 一种用于api标准导流室的岩板顶驱装置 |
CN106285611B (zh) * | 2016-09-27 | 2018-08-14 | 重庆科技学院 | 一种用于api标准导流室的岩板顶驱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044091U (zh) | 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 |
CN102729411A (zh) | 注塑包胶模具用封胶型腔调节机构 | |
CN202656418U (zh) | 一种旋转式浇口镶件 | |
CN205394930U (zh) | 一种高精准度的顶针 | |
CN202826179U (zh) | 一种用于制造显示器塑料上盖的模具顶针 | |
CN103962954A (zh) | 一种顶杆磨削夹具 | |
CN204094619U (zh) | 一种顶杆磨削夹具 | |
CN203830553U (zh) | 壳体成型模具 | |
CN202412590U (zh) | 一种消除顶针位毛刺影响的模具 | |
CN204095078U (zh) | 一种薄壁塑件顶出装置 | |
CN204604659U (zh) | 一种橡胶模具生产放料装置 | |
CN102729414A (zh) | 旋转式浇口镶件 | |
CN203973892U (zh) | 一种塑料成型挤压柄 | |
CN203542926U (zh) | 模具顶针 | |
CN204398271U (zh) | 一种易脱模的注塑模具 | |
CN203610498U (zh) | 高线径比t铁成型模具 | |
CN205148710U (zh) | 一种塑料模具 | |
CN205315480U (zh) | 一种塑料自动回轨道导辊 | |
CN203779762U (zh) | 一种制线圈架的塑料成型模具 | |
CN203171914U (zh) | 一种模具的顶出结构 | |
CN204894292U (zh) | 胶框生产模具 | |
CN204182799U (zh) | 锁夹冲压模具 | |
CN203901661U (zh) | 一种取注塑件治具 | |
CN207931152U (zh) | 一种首饰加工精密模具 | |
CN102873801A (zh) | 一种用于制造显示器塑料上盖的模具顶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24 Termination date: 2020072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