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26895U - 风阀及具有其的空调机组 - Google Patents
风阀及具有其的空调机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026895U CN205026895U CN201520627747.XU CN201520627747U CN205026895U CN 205026895 U CN205026895 U CN 205026895U CN 201520627747 U CN201520627747 U CN 201520627747U CN 205026895 U CN205026895 U CN 20502689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ade
- air
- valve
- driving member
- air in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阀及具有其的空调机组,其中,风阀包括:壳体,具有新风口和回风口;第一叶片,第一叶片可转动地设置在新风口处,以打开或者关闭新风口;第二叶片,第二叶片可转动地设置在回风口处,以打开或者关闭回风口;驱动部件,驱动部件与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驱动连接,驱动部件带动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联动。本实用新型的风阀及具有其的空调机组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风阀在空调机组中占用空间大、控制复杂以及成本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阀及具有其的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风阀应用于空调机组中,对空气流量进行调节,实现各种环境下控制通风模式的设备,如图1所示的空调机组,两个风阀10’分别设置在新风入口81’和回风入口82’处,现有技术中的风阀10’结构如图2所示,通过驱动装置使叶片20’旋转,改变进风截面大小,进而控制流量。为舒适性和节能方面考虑,空气处理机组一般需要同时有新风入口和回风入口,如图1,通过新风入口的风阀和回风入口的风阀进行流量控制。两个风阀各自独立控制以完成,应用时需配合使用。这种两个分别设置的风阀占用空间大,两个风阀控制复杂并且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风阀及具有其的空调机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风阀在空调机组中占用空间大、控制复杂以及成本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阀,包括:壳体,具有新风口和回风口;第一叶片,第一叶片可转动地设置在新风口处,以打开或者关闭新风口;第二叶片,第二叶片可转动地设置在回风口处,以打开或者关闭回风口;驱动部件,驱动部件与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驱动连接,驱动部件带动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联动。
进一步地,驱动部件包括:第一传动件,连接在壳体上;第二传动件,第二传动件与第一传动件驱动连接,并与第一叶片驱动连接;第三传动件,第三传动件与第一传动件驱动连接,并与第二叶片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传动件包括与第一传动件驱动连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一曲柄,第一曲柄的第一端与第一叶片连接、第二端与第一连杆连接;第三传动件包括与第一传动件驱动连接的第二连杆和第二曲柄,第二曲柄的第一端与第二叶片连接、第二端与第二连杆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传动件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传动件偏心连接,第二齿轮与第三传动件偏心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的数量为多个,第一曲柄的数量与第一叶片的数量相同,并且第一曲柄与第一叶片一一对应设置;第二曲柄的数量与第二叶片的数量相同,并且第二曲柄与第二叶片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叶片与第二叶片的转动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第一叶片处于关闭新风口的位置时,第二叶片处于打开回风口的位置,并且此时的回风口的通风面积最大;第二叶片处于关闭回风口的位置时,第一叶片处于打开新风口的位置,并且此时的新风口的通风面积最大。
进一步地,在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转动过程中,当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均转动至中间位置时,新风口的通风面积与回风口的通风面积相等。
进一步地,驱动部件还包括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传动件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驱动部件还包括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叶片或者第二叶片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在转动过程中,风阀的总通风面积保持不变。
进一步地,新风口和回风口相邻设置,新风口和回风口之间通过中间隔板隔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包括风阀,风阀为上述的风阀,风阀的新风口与空调机组的新风入口对应设置,风阀的回风口与空调机组的回风入口对应设置。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将新风阀和回风阀的两个功能进行整合,通过一个风阀的壳体设置新风口和回风口,使风阀可以完成两个风阀的功能,降低了风阀的成本,而且整体结构更为紧凑,所以在放入到空调机组时占用空间上更小,不需要对多个风阀进行位置安排;并且通过驱动部件直接对风阀驱动,不用去控制和配合两套驱动源,这样控制更加简单,而且省去了一个驱动源也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空调机组的风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阀的新风口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阀的回风口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阀的新风口和回风口均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壳体;11、新风口;12、回风口;20、第一叶片;30、第二叶片;40、第一传动件;41、第一齿轮;42、第二齿轮;50、第二传动件;51、第一连杆;52、第一曲柄;60、第三传动件;61、第二连杆;62、第二曲柄;70、电机;81、新风入口;82、回风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见图3至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阀,风阀具有壳体10、第一叶片20、第二叶片30和驱动部件,壳体10具有新风口11和回风口12,第一叶片20可转动地设置在新风口11处,以打开或者关闭新风口11。第二叶片30可转动地设置在回风口12处,以打开或者关闭回风口12。驱动部件与第一叶片20和第二叶片30驱动连接,驱动部件带动第一叶片20和第二叶片30联动。
通过一个驱动部件直接驱动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联动,在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一起转动过程中,对新风口11和回风口12的打开和关闭进行控制,通过对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的位置和转动角度进行特殊设置,可以使第一叶片的转动角度以及第二叶片的转动角度达到预定的范围,进而控制新风口11和回风口12的打开角度。这样就可以实现新风阀和回风阀的两种功能,驱动部件可以选用手动调节的结构或者通过电力控制的机械结构。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将新风阀和回风阀的两个功能进行整合,通过一个风阀的壳体设置新风口和回风口,使风阀可以完成两个风阀的功能,降低了风阀的成本,而且整体结构更为紧凑,所以在放入到空调机组时占用空间上更小,不需要对多个风阀进行位置安排;并且通过驱动部件直接对风阀驱动,不用去控制和配合两套驱动源,这样控制更加简单,而且省去了一个驱动源也降低了成本。
本实施例中,驱动部件包括第一传动件40、第二传动件50和第三传动件60,第一传动件40连接在壳体10上,第二传动件50与第一传动件40驱动连接,并与第一叶片20驱动连接。第三传动件60与第一传动件40驱动连接,并与第二叶片30驱动连接。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传动件和从动件可以为多种形式的结构,完成机械传动即可,如可通过手柄作为第一传动件,驱动叶片进行转动来实现预期功能。
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第二传动件50和第三传动件60的结构,具体地,第二传动件50包括与第一传动件40驱动连接的第一连杆51和第一曲柄52,第一曲柄52的第一端与第一叶片20连接、第二端与第一连杆51连接。第三传动件60包括与第一传动件40驱动连接的第二连杆61和第二曲柄62,第二曲柄62的第一端与第二叶片30连接、第二端与第二连杆61连接。
本实施还提供了第一传动件40的一种具体结构,第一传动件40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41和第二齿轮42,第一齿轮41与第一连杆51偏心连接,第二齿轮42与第二连杆61偏心连接。第一齿轮41在转动时会带动第一连杆51做直线运动,第二齿轮42在转动时会带动第二连杆61做直线转动。在第一连杆51和第二连杆61在直线运动时,通过曲柄的配合,进而带动第一叶片20和第二叶片30同步进行转动。
第一叶片20和第二叶片30的数量为多个,第一曲柄52的数量与第一叶片20的数量相同,并且第一曲柄52与第一叶片20一一对应设置;第二曲柄62的数量与第二叶片30的数量相同,并且第二曲柄62与第二叶片30一一对应设置。叶片数量可根据风阀尺寸大小、控制精度等设置1到N个。
第一叶片20与第二叶片30的转动方向相反。并且,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偶数个齿轮,第一叶片20和第二叶片30的转动方向刚好反向,齿轮的宽度也可以调节两风口的间距。
进一步优选地,由于第一叶片20与第二叶片30的转动方向相反,参见图4中风阀的状态,第一叶片20处于关闭新风口11的位置时,第二叶片30处于打开回风口12的位置,并且此时的回风口12的通风面积最大。另外,参见图5中风阀的状态,第二叶片30处于关闭回风口12的位置时,第一叶片20处于打开新风口11的位置,并且此时的新风口11的通风面积最大。
参见图6中风阀的状态,在第一叶片20和第二叶片30转动过程中,当第一叶片20和第二叶片30均转动至中间位置时,新风口11的通风面积与回风口12的通风面积相等。
并且,第一叶片20和第二叶片30在转动过程中,风阀的总通风面积保持不变。新风口与回风口的通风面积大小之和没有改变,这样设置的好处是,空调机组进风的阻力相对稳定,出风的风量也趋于稳定,这样更有利于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因风速较稳定,所以空调机组的噪音能有很大改善。
本实施例中,驱动部件还包括电机70,电机70的输出轴与第一叶片20驱动连接。其传动过程如下:电机70在输出驱动力矩后,第一叶片20开始旋转,旋转的第一叶片20带动第一曲柄转动,第一曲柄与第一连杆配合,将第一叶片的转动转为第一连杆的直线运动,并且经过第一传动件和第三传动件的力矩传动,传递给第二叶片30,使第二叶片30同步进行转动,在此种结构下,需要保持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和第三传动件的结构强度。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电机70也可以与第二叶片30驱动连接,其传动方向与上述的传动方向相反,但运动过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其他优选的实施例中,驱动部件还包括电机70,电机70的输出轴与第一传动件40驱动连接,这种驱动源的连接方式是直接驱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转动,然后经过第二传动件和第三传动件的传动,带动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进行转动,这种电机设置的位置以及力矩传输的过程,其转动过程中,叶片的转动更加平稳。新风口11和回风口12相邻设置,新风口11和回风口12之间通过中间隔板13隔开。风阀的新风口和回风口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也就是通过多个中间隔板13进行隔开设置,并且通过不同的齿轮啮合搭配或连杆等其他机构来实现若干风口的同步控制。
本实施例的风阀放置在空调机组时,位置如图7,风阀的新风口11与空调机组的新风入口81对应设置,风阀的回风口12与空调机组的回风入口82对应设置。风阀通过控制新风口11、回风口12的通风面积大小,进而调整新风与回风的比例,在风机的带动下,风经过温、湿度、净化等空气处理模块后,经出风口将处理过的空气排入室内。结合上述的风阀各个状态,对风阀的具体控制进行如下说明:
1、结合空调机组的实际应用环境,当刚开机或室内空气质量较差时,风阀处于图5中显示的状态,此时,新风口的通风面积最大,回风口关闭,空调机组全部通入新风。
2、随着空调机组的运行,室内空气质量逐步转好,风阀的第一叶片转动使新风口逐渐关闭,同时,风阀的第二叶片转动使回风口逐步打开,回风口的通风面积逐步增加,进而实现增大回风风量,减小新风风量,以便空调机组更节能(回风中包含已处理过的冷、热、湿度负荷)。
3、在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均转到中部位置时,风阀处于图6中显示的状态,新风口11的通风面积与回风口12的通风面积相等,新风量与回风量刚好实现1:1的比例。
4、当风阀处于图5显示的状态时,新风口已关闭,回风口最大,空调机组进入回风。
5、当空调机组关机时,风阀回到图5中所示的初始位置。在整个调整的过程中,新风口与回风口的截面大小之和并没有改变。因此,空调机组进风的阻力相对稳定,出风的风量也趋于稳定,这样更有利于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因风速较稳定,所以空调机组的噪音能有很大改善。同时,将新风阀和回风阀合二为一,简化了结构,方便风阀调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参见图7,空调机组包括上述实施例的风阀,风阀的新风口11与空调机组的新风入口81对应设置,风阀的回风口12与空调机组的回风入口82对应设置。风阀通过控制新风口11、回风口12的通风面积大小,进而调整新风与回风的比例,在风机的带动下,风经过温、湿度、净化等空气处理模块后,经出风口将处理过的空气排入室内。
通过一个风阀的壳体设置新风口和回风口,使风阀可以完成两个风阀的功能,降低了风阀的成本,而且整体结构更为紧凑,所以在放入到空调机组时占用空间上更小,不需要对多个风阀进行位置安排;并且通过驱动部件直接对风阀驱动,不用去控制和配合两套驱动源,这样控制更加简单,而且省去了一个驱动源也降低了成本。
当然,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基本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风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具有新风口(11)和回风口(12);
第一叶片(20),所述第一叶片(2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新风口(11)处,以打开或者关闭所述新风口(11);
第二叶片(30),所述第二叶片(3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回风口(12)处,以打开或者关闭所述回风口(12);
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第一叶片(20)和所述第二叶片(30)驱动连接,所述驱动部件带动所述第一叶片(20)和所述第二叶片(30)联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包括:
第一传动件(40),连接在所述壳体(10)上;
第二传动件(50),所述第二传动件(50)与所述第一传动件(40)驱动连接,并与所述第一叶片(20)驱动连接;
第三传动件(60),所述第三传动件(60)与所述第一传动件(40)驱动连接,并与所述第二叶片(30)驱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传动件(50)包括与所述第一传动件(40)驱动连接的第一连杆(51)和第一曲柄(52),所述第一曲柄(5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叶片(20)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连杆(51)连接;
所述第三传动件(60)包括与所述第一传动件(40)驱动连接的第二连杆(61)和第二曲柄(62),所述第二曲柄(6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叶片(30)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杆(6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动件(40)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41)和第二齿轮(42),所述第一齿轮(41)与所述第一连杆(51)偏心连接,所述第二齿轮(42)与所述第二连杆(61)偏心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叶片(20)和所述第二叶片(30)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一曲柄(52)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叶片(20)的数量相同,并且所述第一曲柄(52)与所述第一叶片(20)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曲柄(62)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叶片(30)的数量相同,并且所述第二曲柄(62)与所述第二叶片(30)一一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20)与所述第二叶片(30)的转动方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20)处于关闭所述新风口(11)的位置时,所述第二叶片(30)处于打开所述回风口(12)的位置,并且此时的所述回风口(12)的通风面积最大;
所述第二叶片(30)处于关闭所述回风口(12)的位置时,所述第一叶片(20)处于打开所述新风口(11)的位置,并且此时的所述新风口(11)的通风面积最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叶片(20)和所述第二叶片(30)转动过程中,当所述第一叶片(20)和所述第二叶片(30)均转动至中间位置时,所述新风口(11)的通风面积与所述回风口(12)的通风面积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还包括电机(70),所述电机(70)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传动件(40)驱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还包括电机(70),所述电机(70)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叶片(20)或者所述第二叶片(30)驱动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20)和所述第二叶片(30)在转动过程中,所述风阀的总通风面积保持不变。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口(11)和所述回风口(12)相邻设置,所述新风口(11)和所述回风口(12)之间通过中间隔板(13)隔开。
13.一种空调机组,包括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阀为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风阀,所述风阀的新风口(11)与所述空调机组的新风入口(81)对应设置,所述风阀的回风口(12)与所述空调机组的回风入口(82)对应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627747.XU CN205026895U (zh) | 2015-08-19 | 2015-08-19 | 风阀及具有其的空调机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627747.XU CN205026895U (zh) | 2015-08-19 | 2015-08-19 | 风阀及具有其的空调机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026895U true CN205026895U (zh) | 2016-02-10 |
Family
ID=55259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627747.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26895U (zh) | 2015-08-19 | 2015-08-19 | 风阀及具有其的空调机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026895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66401A (zh) * | 2015-08-19 | 2015-11-1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风阀及具有其的空调机组 |
CN106545984A (zh) * | 2016-10-19 | 2017-03-29 |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 空调面板组件和立式空调 |
CN107238187A (zh) * | 2017-07-21 | 2017-10-10 | 中国扬子集团滁州扬子空调器有限公司 | 用于风机盘管的联动风阀 |
CN107238135A (zh) * | 2017-07-21 | 2017-10-10 | 中国扬子集团滁州扬子空调器有限公司 | 干式风机盘管 |
CN110836520A (zh) * | 2018-08-15 | 2020-02-25 |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风阀结构及具有该风阀结构的净化装置 |
-
2015
- 2015-08-19 CN CN201520627747.XU patent/CN20502689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66401A (zh) * | 2015-08-19 | 2015-11-1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风阀及具有其的空调机组 |
CN106545984A (zh) * | 2016-10-19 | 2017-03-29 |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 空调面板组件和立式空调 |
CN106545984B (zh) * | 2016-10-19 | 2019-06-25 |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 空调面板组件和立式空调 |
CN107238187A (zh) * | 2017-07-21 | 2017-10-10 | 中国扬子集团滁州扬子空调器有限公司 | 用于风机盘管的联动风阀 |
CN107238135A (zh) * | 2017-07-21 | 2017-10-10 | 中国扬子集团滁州扬子空调器有限公司 | 干式风机盘管 |
CN107238135B (zh) * | 2017-07-21 | 2023-11-28 | 安徽扬子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干式风机盘管 |
CN110836520A (zh) * | 2018-08-15 | 2020-02-25 |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风阀结构及具有该风阀结构的净化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066401A (zh) | 风阀及具有其的空调机组 | |
CN205026895U (zh) | 风阀及具有其的空调机组 | |
CN208588062U (zh) | 空调风量可调出风口 | |
CN108006933B (zh) | 一种空调导风组件和空调器 | |
CN105841324B (zh) | 一种空调面板装置及空调设备 | |
CN105841327B (zh) | 一种空调面板装置及空调设备 | |
CN202581565U (zh) | 采用空气净化器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 |
CN207634728U (zh) | 一种方便开关的风阀 | |
CN200958803Y (zh) | 一体式换新风装置 | |
CN109297166A (zh) | 中央空调用散流器 | |
CN205919652U (zh) | 一种自动比例调节温控装置 | |
CN201982375U (zh) | 柜式空调室内机及其蜗壳 | |
KR102279407B1 (ko) | 환기형 공기청정기 | |
CN203240722U (zh) | 一种空调通风口叶片调节结构 | |
CN105910255A (zh) | 风门组件和全热交换器 | |
CN204152847U (zh) | 蜗壳组件及空调器 | |
CN206073402U (zh) | 圆形壁挂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109237615A (zh) | 风管室内机及空调机组 | |
CN106052066B (zh) | 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 |
CN219624234U (zh) | 一种通风量可调节的通风机构 | |
CN2876611Y (zh) | 通风口 | |
CN2596260Y (zh) | 空调风口人字阀 | |
CN113418239B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空调器以及其控制方法 | |
WO2021139624A1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202835578U (zh) | 空调室内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