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23213U - 卷筒用输送箱 - Google Patents
卷筒用输送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023213U CN205023213U CN201520568867.7U CN201520568867U CN205023213U CN 205023213 U CN205023213 U CN 205023213U CN 201520568867 U CN201520568867 U CN 201520568867U CN 205023213 U CN205023213 U CN 20502321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sub
- reel
- transport box
- main colum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1109 cont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Lithium ion Chemical compound [Li+]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416 lith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60 organic solv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672 polyolefin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300 shrink film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Packaging Of Annular Or Rod-Shaped Articles, Wearing Apparel, Cassettes, Or The Like (AREA)
- Packaging Of Machine Parts And Wound Products (AREA)
- Pall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保护分割卷筒这样的卷筒不受损伤和污染,并且能够高效地收纳、输送更多的卷筒的卷筒用输送箱。该卷筒用输送箱用于收纳并输送多个卷筒,其中,该卷筒用输送箱包括:底座部;一对主柱部,其大致垂直于底座部的上表面,且该一对主柱部彼此之间空开间隔地设置于底座部的上表面侧;板状部,其架设在一对主柱部之间;以及多个分支柱部,其自板状部以相对于该板状部的表面大致垂直的方式突出地设置,该多个分支柱部通过贯穿卷筒的芯体内部,从而保持该卷筒。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卷筒用输送箱。更详细地讲,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收纳并输送分割卷筒(slitroll)的卷筒用输送箱。
背景技术
包括聚烯烃树脂的片材在耐有机溶剂性、电子绝缘性方面优异,因此,能被用作锂离子二次电池等各种电池用隔板。
这样的片材通常构成为卷绕在圆管状的支承管(芯体)上的卷绕体(母卷筒)。而且,在出厂时,将该母卷筒中的宽度较宽的片材裁切成期望的尺寸宽度之后作为分割卷筒出厂。在电池用隔板的情况下,由于电池的尺寸是各种各样的,因此,将片材裁切(分割)成与电池的尺寸相应的宽度,将裁切后的片材卷绕在芯体上而作为分割卷筒出厂。
另外,在输送卷绕有片材的卷筒时,在作为电池用隔板所要求的性质上,需要保护片材不受损伤和不受灰尘的污染等。
因此,以往,卷绕有树脂薄膜的分割卷筒被捆包件保持,并且被收纳在收纳箱等中进行输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55918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像这样,以往的捆包件是将多个(3个~8个左右)分割卷筒平置并堆叠的形态,但卷筒有可能歪斜或者变形。寻求一种卷筒用输送箱,其能够输送更多的卷筒并且能够抑制卷筒的歪斜、变形、损伤。
本实用新型即是鉴于上述以往的实际情况而完成的,提供一种能够保护分割卷筒这样的卷筒不受损伤和污染,并且能够高效地收纳、输送更多的卷筒的卷筒用输送箱。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1]
一种卷筒用输送箱,其用于收纳并输送多个卷筒,该卷筒用输送箱的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部;
一对主柱部,其大致垂直于所述底座部的上表面,且该一对主柱部彼此之间空开间隔地设置于所述底座部的上表面侧;
板状部,其架设在所述一对主柱部之间;以及
多个分支柱部,其自所述板状部以相对于所述板状部的表面大致垂直的方式突出地设置,该多个分支柱部通过贯穿所述卷筒的芯体内部,从而保持该卷筒。
[2]
根据[1]所述的卷筒用输送箱,其特征在于,
该卷筒用输送箱具有护板,所述护板配置为以不与保持在所述分支柱部上的多个所述卷筒接触的方式覆盖所述主柱部的整体和所述分支柱部的整体。
[3]
根据[1]或[2]所述的卷筒用输送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部和所述主柱部之间、所述主柱部和所述板状部之间以及所述板状部和所述分支柱部之间均利用焊接接合在一起。
[4]
根据[2]所述的卷筒用输送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护板是塑料瓦楞纸板。
[5]
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卷筒用输送箱,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分支柱部中,在靠板状部所处的那一侧的端部和靠与该板状部所处的那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配置有缓冲件。
[6]
根据[2]或[4]所述的卷筒用输送箱,其特征在于,
相邻的护板彼此之间被面连接件固定起来。
[7]
根据[1]~[6]中任一项所述的卷筒用输送箱,其特征在于,
该卷筒用输送箱能够载置在托盘上使用。
实用新型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卷筒用输送箱中,能够将许多个卷筒悬挂保持在分支柱部,而且,能够一边抑制卷筒的损伤、灰尘对卷筒的污染等,一边高效地进行输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卷筒用输送箱上安装有护板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自卷筒用输送箱拆除了护板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在分支柱部上保持有卷筒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在侧面上安装有护板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在分支柱部上配置有缓冲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在分支柱部上配置有缓冲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分支柱部的端面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相邻的护板彼此之间被面连接件固定起来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相邻的护板彼此之间被面连接件固定起来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主柱部的另一个形态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输送箱;2、卷筒;10、底座部;11、框体;12、板体;20、主柱部;30、板状部;40、分支柱部;41、42、缓冲件;50、护板;60、面连接件;80、托盘;81、插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另外,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地变更。
图1~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卷筒用输送箱的一实施方式的图。图1是表示在卷筒用输送箱上安装有护板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拆下了护板后的状态的立体图。此外,图3是表示在分支柱部保持有卷筒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在侧面安装有护板的状态的立体图。
用于收纳并输送多个卷筒2的本实施方式的输送箱1(卷筒用输送箱)的特征在于,具有:底座部10;一对主柱部20,该一对主柱部20大致垂直于底座部10的上表面,且该一对主柱部20彼此之间空开间隔地设置于底座部10的上表面侧;板状部30,该板状部30架设在一对主柱部之间;以及多个分支柱部40,该多个分支柱部40自板状部30以相对于板状部30的表面大致垂直的方式突出地设置,能够通过贯穿于卷筒2的芯体内部,从而以多个卷筒2在上下方向、左右方向上彼此分开的方式保持多个卷筒2。并且,输送箱1具有护板50,该护板50配置为以不与保持在分支柱部40上的卷筒2接触的方式覆盖主柱部20的整体和分支柱部40的整体。
本实施方式的输送箱1例如能够通过将分支柱部40贯穿于分割卷筒这样的卷筒2中,从而紧凑地保持许多个卷筒2。并且,由于具备护板50,因此能够抑制对被保持的卷筒2造成的损伤、灰尘对被保持的卷筒2的污染等。
如图2所示,底座部10具有矩形形状的框体11和安装在框体11下侧的板体12。
一对主柱部20大致垂直于底座部10(框体11)的上表面,且该一对主柱部20彼此之间空开间隔地设置于底座部10的上表面。在图1~图4所示的输送箱1中,主柱部20设置在大致正方形形状的底座部10(框体11)的相对的两条边的大致中央。
板状部30以架设在一对主柱部20之间的方式设置。板状部30的数量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在上下方向上设有3块板状部30。
在板状部30上设有分支柱部40,该分支柱部40以相对于板状部30的表面大致垂直的方式突出。
分支柱部40能够贯穿于卷筒2的芯体内部,例如如图3所示,分支柱部40贯穿于卷筒2的芯内部,从而卷筒2被保持在分支柱部40。
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在板状部30的两个表面分别设有在板状部30的长度方向上排列的3根分支柱部40。即,自1块板状部30突出有共计6根分支柱部40。由于在上下方向上设有3块板状部30,因此,分3层具有共计18根分支柱部40,由此能够一次保持、输送许多个卷筒2,在这一点上输送效率得到提高(参照图3)。
分支柱部40在上下方向上的间隔(板状部30的上下方向的间隔)和分支柱部40在板状部30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上的间隔以使保持在分支柱部40上的卷筒2彼此不接触的方式决定。此时,为了使卷筒2即使在因振动等而摆动的情况下彼此也不接触,优选的是具有一定程度的间隙。由此,能够将保持在分支柱部40上的卷筒2以不互相接触的方式紧凑地收纳。
框体11、主柱部20、板状部30以及分支柱部40例如包含不锈钢。而且,框体11和主柱部20之间、主柱部20和板状部30之间以及板状部30和分支柱部40之间均能够利用电焊接(TIG焊接)接合在一起。此外,能够利用树脂涂敷、收缩膜等在分支柱部40的表面上形成树脂覆膜。能够利用该覆膜,抑制产生金属粉,防止卷筒2被污染。
并且,也可以对上述框体11、主柱部20、板状部30以及分支柱部40的表面实施抛光。
并且,如图5所示,优选的是,在分支柱部40中的靠板状部30侧的部位配置有用于防止卷筒2与板状部30接触的缓冲件41(缓冲材料)。缓冲件41和后述的缓冲件42只要是板状的缓冲件就没有限定,例如包含塑料瓦楞纸板、瓦楞纸板、树脂片材、发泡板等。
缓冲件41被分支柱部40贯穿,且配置在最接近板状部30的一侧。即,在板状部30和被分支柱部40贯穿的卷筒2之间配置有缓冲件41。由此,能够防止卷筒2接触于板状部30,能够防止卷筒2的损伤。从以下的方面考虑,即,即使由移动输送箱1时的振动等导致卷筒2发生摆动,也能防止卷筒2与板状部30接触,优选的是,缓冲件41具有一定程度的厚度,而且以覆盖板状部30的整个面的方式配置。
并且,如图6和图7所示,优选的是,在分支柱部40中配置有用于防止卷筒2与护板50接触的圆板状的缓冲件42。在将卷筒2外套在分支柱部40之后,在分支柱部40的端面40a上配置有缓冲件42。如图6和图7所示,在分支柱部40的端面40a上设有安装用的内螺纹40b,在缓冲件42上设有安装用的孔(省略图示)。在分支柱部40的端面40a上配置了缓冲件42之后,通过旋入能与内螺纹40b螺纹结合的带把手的外螺纹治具43,从而缓冲件被42固定在分支柱部40的端面40a上。由此,能够防止卷筒2接触于护板50,能够防止卷筒2的损伤。由于带把手的外螺纹治具43的螺纹部分采用树脂材料,因此能够抑制旋入时产生金属。
并且,缓冲件42具有比分支柱部40的端面40a大的外形。因此,缓冲件42还具有作为止动件的作用,能够防止由移动输送箱1移动时的振动等导致卷筒2自分支柱部40脱落。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输送箱1具有护板50,该护板50配置为以不与保持在分支柱部40上的卷筒2接触的方式覆盖卷筒2的整体。在将底座部10作为底面的大致长方体中,以覆盖除底面之外的上表面和4个侧面的方式配置有共计5张护板50。由于卷筒2被护板50包围,因此能够抑制卷筒2的损伤、灰尘对卷筒2的污染等。
护板50例如是包含塑料的板材,优选为塑料瓦楞纸板。
塑料瓦楞纸板在轻量的基础之上,强度、耐久性和耐水性优异,经得住反复利用。因此,能够较佳地将输送箱1用作多次再利用的周转箱。
此外,如图8和图9所示,相邻的两张护板50彼此之间被带状的面连接件60固定起来。在一个护板50的外边缘部设有两端固定的穿过部61,在另一个护板50上设有一端固定的面连接件60。面连接件60的长度方向上的一部分设为具有许多个钩的钩面,另一部分设为具有许多个环的环面。将两张护板50呈大致直角地组合起来,将面连接件60插入穿过穿过部61,以隔着穿过部61的方式将面连接件60弯折而使环和钩卡合,由此将两张护板50互相固定。通过采用面连接件,在捆包和开捆时,能够容易地安装和拆除护板50。
例如,在外输送时用护板50覆盖输送箱1的外侧地进行输送,在无尘室的前室中拆除护板50,在无尘室内,在拆除了护板50的状态下进行输送。
如图1所示,该输送箱1还能够载置在具有与底座部10大致相同形状的平面形状的托盘80上而被输送。在托盘80上设有一对插入口81,例如将叉车的一对臂插入到该插入口81中并抬起该一对臂,从而能够进行装卸和移动。
像上述那样,在本实用新型的输送箱中,能够将许多个卷筒悬挂保持在分支柱部上,而且,能够一边利用护板抑制卷筒的损伤、灰尘对卷筒的污染等,一边高效地进行输送。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能够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地变更。
例如,在上述的说明中,以将主柱部20如图2所示那样设为柱状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10所示将主柱部20设为在其下部具有展开成三角形形状的翼部21的形态。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卷筒用输送箱,能够在没有损伤的前提下输送更多的卷筒,能够广泛地用作面向特定使用者的周转箱。
Claims (7)
1.一种卷筒用输送箱,其用于收纳并输送多个卷筒,该卷筒用输送箱的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部;
一对主柱部,其大致垂直于所述底座部的上表面,且该一对主柱部彼此之间空开间隔地设置于所述底座部的上表面侧;
板状部,其架设在所述一对主柱部之间;以及
多个分支柱部,其自所述板状部以相对于所述板状部的表面大致垂直的方式突出地设置,该多个分支柱部通过贯穿所述卷筒的芯体内部,从而保持该卷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筒用输送箱,其特征在于,
该卷筒用输送箱具有护板,所述护板配置为以不与保持在所述分支柱部上的多个所述卷筒接触的方式覆盖所述主柱部的整体和所述分支柱部的整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筒用输送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部和所述主柱部之间、所述主柱部和所述板状部之间以及所述板状部和所述分支柱部之间均利用焊接接合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筒用输送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护板是塑料瓦楞纸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筒用输送箱,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分支柱部中,在靠板状部所处的那一侧的端部和靠与该板状部所处的那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配置有缓冲件。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卷筒用输送箱,其特征在于,
相邻的护板彼此之间被面连接件固定起来。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卷筒用输送箱,其特征在于,
该卷筒用输送箱能够载置在托盘上使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005538U JP3195120U (ja) | 2014-10-17 | 2014-10-17 | ロール用輸送箱 |
JP2014-005538 | 2014-10-17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023213U true CN205023213U (zh) | 2016-02-10 |
Family
ID=52339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568867.7U Active CN205023213U (zh) | 2014-10-17 | 2015-07-31 | 卷筒用输送箱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3195120U (zh) |
CN (1) | CN205023213U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21251B (zh) | 2016-01-29 | 2018-10-16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对卷绕有膜的卷绕体进行组装的组装体及其制造方法 |
-
2014
- 2014-10-17 JP JP2014005538U patent/JP3195120U/ja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15
- 2015-07-31 CN CN201520568867.7U patent/CN205023213U/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3195120U (ja) | 2014-12-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493174B2 (ja) | 収容箱 | |
JP6650255B2 (ja) | 段ボール組立構造体、コンテナによる輸送方法、及び、コンテナによる海上輸送方法 | |
CN104401568A (zh) | 一种具有堆栈结构的包装箱 | |
CN205023213U (zh) | 卷筒用输送箱 | |
JPS581675A (ja) | 梱包方法 | |
JP5978894B2 (ja) | 基板保持部材 | |
WO2009131014A1 (ja) | トレイ | |
JP2019137405A (ja) | 梱包装置 | |
JP2018070188A (ja) | 緩衝部材、梱包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用の梱包容器 | |
JP2007062742A (ja) | 収納容器 | |
JP2015009885A (ja) | 樹脂フィルムロールの梱包材 | |
JP2013193782A (ja) | ロール体梱包箱 | |
TWI826818B (zh) | 玻璃板捆包體 | |
US9738414B2 (en) | Paper pallet having a plurality of leg beams, and packaging case including paper pallet | |
CN211033679U (zh) | 缓冲组件及包装盒 | |
US20200377289A1 (en) | Packaging member for cleaning blades | |
CN203402445U (zh) | 一种pcb固定装置 | |
JP5701726B2 (ja) | 板状体の搬送用容器 | |
JP2017019508A (ja) | 柱体保持具 | |
CN217416489U (zh) | 一种光伏组件包装装置 | |
JP3194817U (ja) | ラック | |
JP4485963B2 (ja) | 板状物収納容器 | |
CN209921988U (zh) | 自动吸附吸塑盒 | |
CN204568373U (zh) | 包装体 | |
KR101389273B1 (ko) | 곤포재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504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Asahi Kasei Kogyo K. K.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Asahi Chemical Cor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