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12325U - 建筑基坑内预制降水管桩 - Google Patents
建筑基坑内预制降水管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012325U CN205012325U CN201520781757.9U CN201520781757U CN205012325U CN 205012325 U CN205012325 U CN 205012325U CN 201520781757 U CN201520781757 U CN 201520781757U CN 205012325 U CN205012325 U CN 20501232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le tube
- cartridge filter
- precast dewatering
- tube
- precas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基坑内预制降水管桩及其使用方法,所述预制降水管桩为中空的圆筒状,包括管壁和锥形桩尖,所述管壁的上部间隔排列有多个透水孔。所述预制降水管桩内部设有过滤筒,且所述过滤筒的上端开口,下端封闭。所述预制降水管桩外的地下水通过透水孔进入预制降水管桩内,经过过滤筒的过滤后进入所述过滤筒内,而地下水中的泥沙拦截于所述管壁的内表面与过滤筒之间。本实用新型缩短了管井施工工期,同时将预制降水管桩变为抗拔桩,提高了预制降水管桩的抗浮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建筑基坑内预制降水管桩。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井点降水法是一种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由于井点降水法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或者降水量较多、挖基较深、坑壁不稳定的施工环境中,目前广泛用于土方工程中。基坑开挖前,在基坑四周钻孔造降水管井并埋设井点管,降水施工工作量大,且降水完成过后井点管弃置不用,造成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建筑基坑内预制降水管桩,解决降水施工工作量大,基坑降水完成后井点管弃置不用,造成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建筑基坑内预制降水管桩,所述预制降水管桩为中空的圆筒状,包括管壁和锥形桩尖,所述管壁的上部间隔排列有多个透水孔。所述预制降水管桩内部设有中空圆筒状的过滤筒,且所述过滤筒的上端开口,下端封闭,所述预制降水管桩外的地下水通过透水孔进入预制降水管桩内,经过过滤筒的过滤后进入所述过滤筒内,而地下水中的泥沙拦截于所述管壁的内表面与过滤筒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透水孔的横截面为喇叭状,,且横截面的直径沿管壁的外表面至内表面方向逐渐减少。
作为优选,所述透水孔的外径为20mm,内径为8mm。
作为优选,所述透水孔排列于自所述预制降水管桩的上表面向下40cm~60cm的区域内。
作为优选,所述透水孔采用预制模具成孔。
作为优选,所述锥形桩尖的内表面设有固定件,所述过滤筒通过连接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预制降水管桩内。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筒的下端为尺寸与所述锥形桩尖相匹配的锥状,所述过滤筒的下端埋设于所述锥形桩尖内,从而将过滤筒固定于所述预制降水管桩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工程桩基础的预制降水管桩直接插入基坑内,形成管井的同时安装井管,省却在基坑内钻孔再进行井管安装的施工步骤,缩短了管井施工工期。施工管井的泥浆是施工垃圾的一部分,使用属于工程管桩的预制降水管桩直接插入基坑中进行降水可以有效地减少泥浆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实现文明施工、绿色施工。另外,施工完毕后,对预制降水管桩进行清孔、注浆,部分水泥砂浆通过透水孔向外渗透并与所述预制降水管桩外土体固结,将预制降水管桩变为抗拔桩,为基坑提供足够的支撑,提高了预制降水管桩的抗浮性能。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排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封井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预制降水管桩,2、透水孔,3、潜水泵,4、出水管,5、地下水,6、底板砼,7、压力注浆管,8、水泥砂浆,11、透水层,12、不透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建筑基坑内预制降水管桩,如图1所示,所述预制降水管桩1为中空的圆筒状,包括管壁和锥形桩尖。所述管壁的上部间隔排列有多个透水孔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水孔2的横截面为喇叭状,且横截面的直径沿管壁的外表面至内表面方向逐渐减少,所述透水孔2的外径为20mm,内径为8mm,便于地下水5快速地排入预制降水管桩1内。
一般的土壤层分为透水层11与不透水层12,地下水5主要集中于透水层11中,打入所述预制降水管桩1后,所述透水孔2应该全部位于透水层11中,才能使得透水孔2抽水效率最大化,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基坑内地下水5含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水孔2排列于自所述预制降水管桩1的上表面向下40cm~60cm的区域内。此时,所述透水孔2全部位于透水层11中,且基坑下40cm~60cm深度的地下水对基坑的影响最大,排走该区域的水分可在透水孔2较少的情况下最大化地减少地下水5对基坑的影响,实现效率最大化。
所述预制降水管桩1内部设有中空圆筒状的过滤筒,且所述过滤筒的上端开口,下端封闭,所述预制降水管桩1外的地下水5通过透水孔2进入预制降水管桩1内,经过过滤筒的过滤后进入所述过滤筒内,而地下水5中的泥沙拦截于所述管壁的内表面与过滤筒之间。为了防止过滤筒在过滤时上浮,影响过滤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锥形桩尖的内表面设有固定件,制造所述预制降水管桩1时,所述过滤筒预先通过连接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预制降水管桩1内。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筒的下端为尺寸与所述锥形桩尖相匹配的锥状,制造所述预制降水管桩1时,将所述过滤筒的下端埋设于所述锥形桩尖内,从而将过滤筒固定于所述预制降水管桩1内。
建筑基坑内预制降水管桩的使用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预先制造预制降水管桩1,根据现场施工环境和所需潜水泵3的尺寸确定所述预制降水管桩1的直径。制造预制降水管桩1前,首先考虑管桩内孔尺寸,确保潜水泵3能够方便快捷放入并回收。其次,所述预制降水管桩1的透水孔2应开设在透水层11范围内,透水孔2采用预制模具制成喇叭状,且横截面的直径沿管壁的外表面至内表面方向逐渐减少。所述透水孔2的外径为20mm,内径为8mm,透水孔2沿预制降水管桩1一圈布置4个,所述透水孔2排列于自所述预制降水管桩1的上表面向下40cm~60cm的区域内。
(2)根据地勘报告和基坑支护设计文件,确定所述预制降水管桩1的总数量、布置间距,。
(3)安装预制降水管桩1,安装所述预制降水管桩1时尽量远离结构柱和剪力墙。对所述预制降水管桩1逐根进行注水清洗,直到流出清水为止,避免出现“死井”。
(4)所述预制降水管桩1内放入潜水泵3和出水管4,出水管4连接潜水泵3,将所述预制降水管桩1内的地下水排出基坑外。正常运转前首先进行测试,确定所述预制降水管桩1是否可正常抽水、排水,有无漏气、堵塞等现象出现。测试正常后投入正式的抽水工作。
(5)施工完毕后通过在预制降水管桩1的上表面设置的底板砼进行封井,根据底板砼施工进度逐个封闭预制降水管桩1。设置底板砼前,首先停止潜水泵3抽水。由于预制降水管桩1的底部沉积有大量的泥浆,因此停止抽水后快速进行清孔处理,灌注水泥砂浆8,部分水泥砂浆8通过透水孔2向外渗透并与所述预制降水管桩1外土体固结,将预制降水管桩1与土层紧密连接,解决因降水过程造成周边透水层11松动的问题。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建筑基坑内预制降水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降水管桩为中空的圆筒状,包括管壁和锥形桩尖,所述管壁的上部间隔排列有多个透水孔;所述预制降水管桩内部设有中空圆筒状的过滤筒,且所述过滤筒的上端开口,下端封闭,所述预制降水管桩外的地下水通过透水孔进入预制降水管桩内,经过过滤筒的过滤后进入所述过滤筒内,而地下水中的泥沙拦截于所述管壁的内表面与过滤筒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基坑内预制降水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孔的横截面为喇叭状,且横截面的直径沿管壁的外表面至内表面方向逐渐减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基坑内预制降水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孔的外径为20mm,内径为8m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建筑基坑内预制降水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孔排列于自所述预制降水管桩的上表面向下40cm~60cm的区域内。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建筑基坑内预制降水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孔采用预制模具成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建筑基坑内预制降水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桩尖的内表面设有固定件,所述过滤筒通过连接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预制降水管桩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建筑基坑内预制降水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筒的下端为尺寸与所述锥形桩尖相匹配的锥状,所述过滤筒的下端埋设于所述锥形桩尖内,从而将过滤筒固定于所述预制降水管桩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781757.9U CN205012325U (zh) | 2015-10-10 | 2015-10-10 | 建筑基坑内预制降水管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781757.9U CN205012325U (zh) | 2015-10-10 | 2015-10-10 | 建筑基坑内预制降水管桩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012325U true CN205012325U (zh) | 2016-02-03 |
Family
ID=55210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781757.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12325U (zh) | 2015-10-10 | 2015-10-10 | 建筑基坑内预制降水管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012325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78289A (zh) * | 2015-10-10 | 2015-12-23 | 江西建工第二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 建筑基坑内预制降水管桩及其使用方法 |
CN106193078A (zh) * | 2016-09-22 | 2016-12-07 | 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分级式止水降水管 |
CN108894240A (zh) * | 2018-06-26 | 2018-11-27 | 兰州理工大学 | 可回收基坑排水系统及回收方法 |
CN115125977A (zh) * | 2021-03-25 | 2022-09-30 | 李西平 | 一种降水系统及降水方法 |
-
2015
- 2015-10-10 CN CN201520781757.9U patent/CN20501232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78289A (zh) * | 2015-10-10 | 2015-12-23 | 江西建工第二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 建筑基坑内预制降水管桩及其使用方法 |
CN105178289B (zh) * | 2015-10-10 | 2017-10-31 | 江西建工第二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 建筑基坑内预制降水管桩及其使用方法 |
CN106193078A (zh) * | 2016-09-22 | 2016-12-07 | 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分级式止水降水管 |
CN108894240A (zh) * | 2018-06-26 | 2018-11-27 | 兰州理工大学 | 可回收基坑排水系统及回收方法 |
CN115125977A (zh) * | 2021-03-25 | 2022-09-30 | 李西平 | 一种降水系统及降水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178289A (zh) | 建筑基坑内预制降水管桩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3967028A (zh) | 一种沉管降水结构及其采用此结构处理突发性基坑水涌、喷泉的方法 | |
CN208072351U (zh) | 一种排出斜坡地下水的虹吸装置 | |
CN205012325U (zh) | 建筑基坑内预制降水管桩 | |
CN216475132U (zh) | 一种基坑快速降水系统 | |
CN204000909U (zh) | 一种沉管降水结构 | |
CN201610552U (zh) | 强力真空疏干降水管井 | |
CN203530996U (zh) | 多井点组合降水设施 | |
CN203569576U (zh) | 一种塑排抗滑式轻型井点管 | |
CN114718101A (zh) | 一种截渗墙联合降水井的尾矿库截渗结构及其修筑方法 | |
CN107354951A (zh) | 一种可用于水力冲孔的轻型井点集水管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7794954A (zh) | 一种抗浮泄水泄压结构 | |
CN110847200A (zh) | 一种环基坑水平砂井降水疏干结构及降水疏干方法 | |
CN203569575U (zh) | 塑料盲沟管无砂降水井 | |
CN205502044U (zh) | 一种应用于建筑物下砂性含水层的降水结构 | |
CN111851547A (zh) | 一种可使水资源二次利用的真空降水井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4233383B (zh) | 一种露天煤矿储水系统的建造方法 | |
CN215857801U (zh) | 一种免破坏地面的地下水渗漏集水管 | |
CN108343115A (zh) | 一种装配式地表水取水井 | |
CN104975610A (zh) | 一种扩大端降压井、深基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4993990U (zh) | 一种降水系统 | |
CN213653500U (zh) | 一种深基坑排水结构 | |
CN116024998A (zh) | 一种深基坑降水井带水封堵施工方法 | |
CN204551507U (zh) | 一种岩石地基小导管局部降水装置 | |
CN104153423B (zh) | 台形内外进水自渗反滤回灌井井口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03 Termination date: 2018101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