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95517U - 可更换的取芯活检针 - Google Patents
可更换的取芯活检针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995517U CN204995517U CN201520543530.0U CN201520543530U CN204995517U CN 204995517 U CN204995517 U CN 204995517U CN 201520543530 U CN201520543530 U CN 201520543530U CN 204995517 U CN204995517 U CN 20499551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edle
- tissue
- tip portion
- lumen
- open e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0—Instruments for taking body samples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Other methods or instruments for diagnosis, e.g. for vaccination diagnosis, sex determination or ovulation-period determination; Throat striking implements
- A61B10/02—Instruments for taking cell samples or for biopsy
- A61B10/0233—Pointed or sharp biopsy instruments
- A61B10/0266—Pointed or sharp biopsy instruments means for severing sampl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08—Clinical applications
- A61B8/0833—Clinical applications involving detecting or locating foreign bodies or organic structures
- A61B8/0841—Clinical applications involving detecting or locating foreign bodies or organic structures for locating instrume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0—Instruments for taking body samples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Other methods or instruments for diagnosis, e.g. for vaccination diagnosis, sex determination or ovulation-period determination; Throat striking implements
- A61B10/02—Instruments for taking cell samples or for biopsy
- A61B10/0233—Pointed or sharp biopsy instrume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0—Instruments for taking body samples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Other methods or instruments for diagnosis, e.g. for vaccination diagnosis, sex determination or ovulation-period determination; Throat striking implements
- A61B10/02—Instruments for taking cell samples or for biopsy
- A61B10/0233—Pointed or sharp biopsy instruments
- A61B10/0283—Pointed or sharp biopsy instruments with vacuum aspiration, e.g. caused by retractable plunger or by connected syring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0—Instruments for taking body samples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Other methods or instruments for diagnosis, e.g. for vaccination diagnosis, sex determination or ovulation-period determination; Throat striking implements
- A61B10/02—Instruments for taking cell samples or for biopsy
- A61B10/04—Endoscopic instruments, e.g. catheter-type instrume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0—Instruments for taking body samples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Other methods or instruments for diagnosis, e.g. for vaccination diagnosis, sex determination or ovulation-period determination; Throat striking implements
- A61B10/02—Instruments for taking cell samples or for biopsy
- A61B2010/0225—Instruments for taking cell samples or for biopsy for taking multiple sampl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0—Instruments for taking body samples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Other methods or instruments for diagnosis, e.g. for vaccination diagnosis, sex determination or ovulation-period determination; Throat striking implements
- A61B10/02—Instruments for taking cell samples or for biopsy
- A61B10/04—Endoscopic instruments, e.g. catheter-type instruments
- A61B2010/045—Needl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 A61B17/34—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 A61B17/3417—Details of tips or shafts, e.g. grooves, expandable, bendable; Multiple coaxial sliding cannulas, e.g. for dilating
- A61B2017/3454—Details of tip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a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Ultra Sonic Daignosis Equipment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整体涉及一种可更换的取芯活检针,所述活检针构造成用以最大化组织采样获得量并且收集采样组织的内聚单元。活检针包括长形管状本体,本体包括从本体的近侧开口端贯穿本体延伸至本体的远侧开口端的管腔。远端包括第一和第二尖端部分,所述第一和第二尖端部分从远端延伸并且彼此径向相对。第一尖端部分的长度大于第二尖端部分的长度,由此导致从第一尖端部分延伸至第二尖端部分的曲线切削刃的表面积增大。另外,第一和第二尖端部分中的每一个都限定了针尖,所述针尖构造成用以刺入待采样的组织并且进一步地将组织朝向本体的管腔引导,以便在与组织接触时由切削刃切除组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整体涉及一种活检装置,并且更加特别地涉及一种活检针,所述活检针构造成与微创手术例如内窥镜活检术相结合以用于收集组织、流体和/或细胞样本。
背景技术
在医学诊断实践中,经常需要执行活组织检查(活检)以移除患者的组织或流体样本用于病理研究。例如,活检能够有效用于诊断各种形式的癌症和影响局部组织区域的其它疾病。活检术可以用于从肌肉、骨骼和器官例如肝或肺中获取组织和/或流体样本。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通过创伤性手术过程获得活检样本。然而,例如细针抽吸和细针活检这样的微创活检术通常是优选的,原因在于这样的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
细针抽吸(FNA)和细针活检(FNB)的程序通常包括将活检针用于收集目标样本。提供的图1和图2图解了目前可供用于在活检术中使用的活检针100的一个实施例。如图所示,针100包括轴102部分,所述轴102部分从针100的近端(未示出)延伸到针100的远侧切削端104。远侧切削端104包括斜切的前端106,从而形成用于刺穿待采样的组织的、相对尖锐的尖端部分110。针100的远侧切削端104可以构造成用以切削和/或刮擦掉目标组织,以便收集细胞、组织或者碎块。为了对目标区域进行采样,通过定位在患者体内的器械可以将活检针100引导到待采样的组织。所述器械可以与内窥镜、导管和/或医疗装置的插入器械一起使用。如图所示,例如针100可以定位在内窥镜装置的护套108内,以使得活检针100可以从护套108缩回和延伸。
一旦(经由远侧切削端104)接触到待采样的组织,即可将组织样本收集在轴102的管腔112内。在某些装置中,针100可以从护套108延伸并且经由弹簧机构(未示出)伸入到目标组织中,以使弹簧向针100施加力,继而将远侧切削端104推入到目标组织中。一旦与目标组织相接触,远侧切削端104即可使组织的一部分与周围的组织分离并且将分离的组织收集在管腔112内,这样可以得到“取芯”样本(例如,以类似形式一起保持在其原位的多个完好的毗邻细胞)。附加地,或者可选地,可以对针100的近端施加抽吸,以便通过针100的远侧切削端104抽吸样本(例如细胞、组织等)并且将其抽吸到管腔112中。
通常,FNA和/或FNB的目的是获取足够的组织以允许完成诊断。目前,不同的针尖端构造被用于收集不同的样本类型(例如,对组织学有用的完好多细胞样本、对细胞学有用的细胞和碎块等)。然而,多种现有的活检针在收集样本时效率较低。例如,某些针仅仅使用它们的管腔内径的大约一半或者更少来获取组织。此外,某些现有的针尖端设计通常会导致目标组织的撕裂,这可能会得到较不理想的取芯样本以及对周围的组织造成不必要的创伤,这可能会患者造成需要进一步治疗的其它并发症(例如内出血、淤血等)。
获得了完整的圆柱形的组织或者“全芯(fullcore)”组织的某些装置难以收回组织和/或难以保持组织的物理状态以便提供组织状况的准确评估。例如,某些针在组织收集期间依赖于刮擦和/或破碎技术,这可能会导致损坏组织样本。根据诊断,组织的物理特性例如细胞或组织的排列或取向可以与化学特性或生物特性(例如存在恶性肿瘤细胞或者副产物)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
而且,目前的针尖端设计可能不足以用于活检特定类型的组织。例如,某些病变具有特定的纤维性(例如胰腺囊性病变)、难以刺入并且难以从中获得适当的活检。某些斜切设计例如针100的标准斜切切削端可以首先刺入目标病变的一部分,但随后可能会由于不恰当的尖端设计而从目标病变偏离或偏移和/或无法完全刺入病变,这导致组织样本欠佳并且甚至可能会对周围的组织或者重要器官造成损伤。另外,现有的斜切设计可能会因不恰当的尖端设计而只能切掉目标组织的一部分且无法将一部分乃至全部的样本组织收集到针的管腔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活检针,所述活检针构造成用以最大化组织采样获得量并且还确保收集到采样组织的内聚单元,由此克服现有活检针的缺陷,即现有的活检针在收集过程期间提供的样本量不足以用于进行分析和/或会损伤样本。本公开的活检针能够通过提供特定的远侧切削端来克服现有的针的缺陷,所述特定的切削端构造成用以收集全芯的组织样本并且保持全芯完好。更具体地,远端至少包括第一尖端部分和第二尖端部分,所述第一尖端部分和所述第二尖端部分在针的本体的任一侧上彼此径向相对。第一尖端部分比第二尖端部分长,从而导致在第一和第二尖端部分之间延伸的切削刃的表面积增加,尤其是在与常规活检针的斜切前向远端的切削表面相比时(例如,参见图1和图2中的针)。另外,因为第一尖端部分比第二尖端部分长,所以第一尖端部分构造成用以在小阻力或者无阻力的条件下首先刺入待采样的组织,而且将样本组织引导到活检针的管腔中。在朝向管腔引导组织时,第二尖端部分进一步构造成用以捕获更多的组织并且将其朝向管腔引导,以便在与组织接触时由切削刃切除组织。通过增加有效切削表面积以及具有第一和第二尖端部分的错列构造,本公开的活检针能够以受控的方式将组织引导到管腔中并且最大化获取的组织量,特别是在抽吸时。
在某些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活检针,所述活检针大体包括长形管状本体,所述本体具有纵向轴线并且具有从本体的近侧开口端贯穿本体延伸至本体的远侧开口端的管腔。远端包括从其延伸的第一和第二尖端部分。第一尖端部分的长度大于第二尖端部分的长度,以使得第一尖端部分构造成用以在第二尖端部分之前接触并且接合待采样的组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尖端部分由相对于本体的纵向轴线倾斜的、特定的第一组斜交磨削部形成,第二尖端部分由相对于本体的纵向轴线倾斜的、特定的第二组斜交磨削部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组斜交磨削部包括相对于本体的纵向轴线倾斜的第一角和第二角以及相对于本体的外表面倾斜的回切角,以用于在活检术期间插入和收回针的过程中提供顺畅的针通道。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组斜交磨削部包括相对于本体的纵向轴线倾斜的第三角和第四角。第一组斜交磨削部的第一角和第二角可以小于第二组斜交磨削部的第三角和第四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端还包括至少一个曲线切削刃,所述曲线切削刃从第一尖端部分延伸到第二尖端部分,其中,切削刃构造成用以在与组织接触时切除组织。另外,第一尖端部分和第二尖端部分中的每一个都限定了针尖,所述针尖构造成用以刺入待采样的组织并且进一步将组织朝向本体的管腔引导,以便在切削刃与组织接触时由切削刃切除组织。
本公开的活检针可以与微创手术例如内窥镜活检术结合使用。例如活检针可以与内窥镜活检装置譬如针吸活检输送装置相兼容,所述针吸活检输送装置构造成用于超声内镜手术或超声支气管内镜手术。
在另一方面,本公开包括一种用于针吸活检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可调节的输送手柄系统,所述可调节的输送手柄系统包括输送手柄,所述输送手柄的至少一部分包括内管腔,所述内管腔构造成用以接收多个可更换的针子组件中的一个。可调节输送手柄系统还包括护套,所述护套联接到手柄的远端并且具有与输送手柄的内管腔流体连通的管腔。所述装置还包括针子组件,所述针子组件可移除地布置在输送手柄的内管腔和护套的管腔内,所述针子组件包括可更换的活检针。活检针通常包括具有纵向轴线的长形管状本体并且具有从本体的近侧开口端贯穿本体延伸至本体的远侧开口端的管腔。远端包括从其延伸的第一和第二尖端部分。第一尖端部分的长度大于第二尖端部分的长度,以使得第一尖端部分构造成用以在第二尖端部分之前接触并接合待采样的组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更换的针的第一和第二尖端部分彼此径向相对并且分别由特定的第一组和第二组斜交磨削部形成,所述第一组斜交磨削部和第二组斜交磨削部相对于本体的纵向轴线倾斜。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更换的针的远端还包括第一曲线切削刃和第二曲线切削刃,所述第一曲线切削刃和第二曲线切削刃彼此径向相对并且从第一尖端部分的多个部分延伸到第二尖端部分的多个部分。切削刃构造成用以在与组织接触时切除组织。在一些实施例中,活检针还包括围绕本体的一部分的夹头并且其直径足以防止本体完全穿过可调节的输送手柄系统的护套的远端。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活检针的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是图1中的活检针的剖视图。
图3是符合本公开的活检针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4是符合本公开的活检针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5是图3和图4中的活检针的远端的放大的侧剖面图。
图6是图3和图4中的活检针的远端的仰视图。
图7是符合本公开的活检针的远端的可选实施例的放大的侧剖面图。
图8是符合本公开的活检装置的透视图,其包括可调节的输送手柄以及用于接收可更换的活检针并与之一起使用的护套。
图9是图8中的装置的针子组件的示图。
图10是图9中的针子组件的针保护器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1是图9中的活检针子组件的近端处的针头接口的剖视图。
图12是符合本公开的活检针的透视图。
图13A是存放在图8的护套内的图12的活检针的局部剖视的侧视图。
图13B是图12的活检针从图8的护套中延伸的局部剖视的侧视图。
图14是示出了利用符合本公开的活检针收集样本组织的初始状态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概述,本公开整体涉及一种活检针,所述活检针构造成用以与微创手术例如内窥镜活检术相结合以收集组织、流体和/或细胞样本。正如本文中更加详细介绍的那样,符合本公开的活检针可以应用在超声内镜(EUS)和超声支气管内镜(EBUS)手术中,尤其是应用在超声内镜细针抽吸(FNA)、超声内镜细针活检(FNB)、超声内镜取芯和超声支气管内镜手术中,以用于从目标部位获取组织标本。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活检针可以应用在其它的微创手术中,并不局限于EUS和/或EBUS手术。
在一方面,符合本公开的活检针包括具有纵向轴线的长形管状本体以及从本体的近侧开口端贯穿本体延伸至本体的远侧开口端的管腔。远端至少包括第一尖端部分和第二尖端部分,所述第一尖端部分和第二尖端部分在针体的任意一侧上彼此径向相对。第一尖端部分比第二尖端部分长,从而导致在第一和第二尖端部分之间延伸的切削刃的表面积增加,尤其是在与常规活检针的斜切前向远端的切削表面相比时(例如,参见图1和图2中的针)。
因为第一尖端部分比第二尖端部分长,所以第一尖端部分构造成用以在小阻力或者无阻力的条件下首先刺入待采样的组织,并且进一步将样本组织引导到活检针的管腔中。当朝向管腔引导组织时,第二尖端部分捕获更多的组织并且将其引向管腔。在此过程期间,由切削刃切除组织,从而产生连续的取芯活检样本。通过增加有效的切削表面积并且具有第一和第二尖端部分的错列构造,本公开的活检针能够以受控的方式将组织引导到管腔中并且最大化获取的组织量,尤其是在抽吸时。
符合本公开的活检针的特定的远侧切削端构造成用以在保持全芯完好的同时收集全芯的组织样本。因此,符合本公开的活检针构造成用以最大化组织采样的获得量并进一步确保收集采样组织的内聚单元,以便提供更加完整的样本用于测试,这样可以改进诊断的准确性和/或时效性。
图3和图4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活检针200的远侧部分。如图所示,针200通常包括具有管腔203的长形管状本体202,所述管腔203从近侧开口端(未示出)贯穿本体202延伸至远侧开口端204。远端204构造成用于收集并获取样本,所述样本包括但不局限于组织、流体、和/或细胞样本。特别地,远端204被斜切成特定的构造,以便增强针200在样本获取期间刺入和收集组织的能力。
远端204包括从远端延伸的第一尖端部分206和第二尖端部分210,其中,第一和第二尖端部分206、210形成在针体202的相对侧部上,以使得尖端部分彼此径向相对。第一和第二尖端部分206、210均分别包括针尖208、212。针尖208、212构造成用以在组织采样过程期间在相对小阻力或者无阻力的条件下刺入组织样本,并且还构造成用以将组织朝向本体202的管腔203引导。
第一尖端部分206整体至少由第一斜交磨削部214(在针体202的一侧上示出)形成,第二尖端部分210至少由第二斜交磨削部216形成,其中,第一和第二斜交磨削部214、216彼此不同。不同的斜交磨削部214、216导致第一和第二尖端部分206、210的长度不同。例如,第一尖端部分206具有长度L1而第二尖端部分210具有长度L2。长度L1和L2均从第一和第二尖端部分206、210与对应的尖端208、212之间共享的弓形切削刃的顶端测量(如图6所示)。在图解的实施例中,L1大于L2,以使第一尖端部分206较之第二尖端部分210明显更长并且从顶端延伸得更远,使得第一和第二尖端部分206、210成错列构造。由此,第一尖端部分206构造成用以在第二尖端部分210接触并接合组织之前先行接触并接合组织,这提供了相关的优点,正如将在本文中更加详细地介绍的那样。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尖端部分206、210中的至少一个包括毗邻相应针尖208、212的回切磨削部218、220。除了其它的优点之外,回切磨削部218、220构造成用以在活检术期间的插入和收回针的过程中提供顺畅的针通道,正如在本文中更加详细地介绍的那样。
远端204还包括至少一个曲线或弓形的切削刃222,所述切削刃222在第一尖端部分206和第二尖端部分210之间延伸。切削刃222大体由第一和第二尖端部分206、210的第一和第二斜交磨削部214、216形成。在组织收集过程期间,切削刃222构造成用以在与组织接触时切除组织,并且进一步允许将被切除的组织样本转移到管腔203中并与管腔203的内表面224相接触以用于获取。
图5是活检针200的远端204的放大的侧剖面图。如图所示,切削刃222大体从第一尖端部分206的针尖208延伸至第二尖端部分210的针尖212。然而,应当注意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切削刃222可以仅仅部分地在第一和第二尖端部分206和210的特定部分之间延伸。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尖端部分206、210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回切磨削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即,如图所示,第一和第二尖端部分206、210均分别包括回切磨削部218、220。每个回切磨削部218、220都包括相对于针体202的外表面倾斜的回切角。例如,回切磨削部218具有回切角A而回切磨削部220具有回切角B,其中,角A和B介于15度至70度的范围内,而且更加优选地介于25度至45度的范围内。在一个实施例中,回切角A和B是30度。
至少在第一尖端部分206上包括回切磨削部218可以确保在针的运动和/或更换期间沿着护套或其它的输送装置包封件向下的顺畅的针通道。例如,本公开的活检针200可以与输送装置譬如内窥镜装置一起使用,以用于将针200输送到用于组织收集的目标部位。内窥镜装置可以大体包括护套或者其它包封件,以用于使针200能够接近用于收集组织的目标部位。因此,例如在更换针期间,重要的是针200能够穿过输送装置的护套的内径而不会卡在护套的内壁上。当针前进时,回切磨削部218的根部可以与护套的内径接相触并且减小在针200的远端204尤其是第一尖端部分206的针尖208和护套之间的摩擦。以这种方式,针200能够顺畅地循路通过护套,以离开护套的端部。这种特征还使得在手术期间易于移除针和再次插入新的针,同时输送装置的其余部分仍保持在患者体内。
图6是活检针200的远端204的仰视图,其图解了形成远端204的斜交磨削部组。如图所示,第一和第二尖端部分206、210由第一组和第二组特定的斜交磨削部形成,所述第一和第二组特定的斜交磨削部增强组织的刺入和收集。例如,第一尖端部分206由第一组特定的斜交磨削部形成,所述第一组特定的斜交磨削部相对于针体202的纵向轴线X倾斜。第一组斜交磨削部至少在本体202的一侧上包括第一角C而在本体202的相对侧上包括第二角C’,其中,角C和C’均相对于本体202的纵向轴线X倾斜。在一个实施例中,角C和C’可以相同。在其它的实施例中,角C和C’可以不同。第一角C和第二角C’介于5度至40度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角C和第二角C’介于5度至20度的范围内。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角C和第二角C’为15度。
类似地,第二尖端部分210由第二组特定的斜交磨削部形成,所述第二组特定的斜交磨削部相对于针体202的纵向轴线X倾斜。第二组斜交磨削部至少在本体202的一侧上包括第三角D而在本体202的相对侧上包括第四角D’,其中,角D和D’均相对于本体202的纵向轴线X倾斜。在一个实施例中,角D和D’可以相同。在其它的实施例中,角D和D’可以不同。第三角D和第四角D’介于15度至40度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角D和第四角D’介于20度至30度的范围内。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角D和第四角D’为25度。
在图解的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组斜交磨削部彼此不同。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角C和第二角C’(形成第一尖端部分206)大约为15度而第三角D和第四角D’(形成第二尖端部分210)大约为25度。因此,第一角C和第二角C’小于第三角D和第四角D’,从而导致第一和第二尖端部分206、210具有不同的相关长度。例如,第一尖端部分206具有长度L1(从尖端208至弓形切削刃222的顶端测量)而第二尖端部分210具有长度L2(从尖端212至弓形切削刃222的顶端测量),其中,L1大于L2。因此,第一尖端部分206较之第二尖端部分210更长并且从远端204延伸得更远,以使第一和第二尖端部分206、210成错列构造并且第一尖端部分在组织收集期间在先。更具体地,第一尖端部分206构造成在第二尖端部分210接触并接合组织之前先行接触并接合待采样的组织。第一和第二尖端部分206、210的长度L1和L2介于0.5mm至5mm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长度L1介于2mm至3mm之间,长度L2介于0.5mm至1.5mm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尖端部分206的长度L1大约为2.0618mm,第二尖端部分210的长度L2大约为1.3mm。应当注意,可以操纵第一组和第二组斜交磨削部,以便导致分别调节第一和第二尖端部分的长度L1和L2。
活检针200的远端204的特定结构被构造成用以最大化样本采样获得量并进一步确保收集采样组织的内聚单元,由此克服了现有活检针(例如图1和图2中的针100)的缺陷。例如,在与现有活检针的斜切前向远端相比时(例如Menghini、Franseen、Quicke等),通过提供第一和第二尖端部分206、210的错列构造,增加了有效切削刃222的表面积。另外,因为第一尖端部分206比第二尖端部分210长,所以第一尖端部分206构造成用以在小阻力或者无阻力的条件下首先刺入待采样的组织并且进一步将样本组织引导到活检针200的管腔203中。如果第一和第二尖端部分206、210具有相同的长度,可以证实的是更加难以首先刺穿组织样本,尤其是纤维性组织。而且,当朝向管腔203引导组织时,第二尖端部分210还构造成用以捕获其它组织并且将组织引向管腔203,以便在与组织接触时由切削刃222切除组织。通过增加有效切削表面积以及使第一和第二尖端部分206、210具有错列构造,本公开的活检针200能够以受控的方式将组织引导到管腔中并且最大化组织获取量,尤其是在抽吸时。
应当注意的是,符合本公开的活检针并不局限于尖端部分的数量(例如,两个尖端部分)。例如,图7是具有从远端延伸的至少四个尖端部分的活检针300的远端304的可选实施例的放大的侧剖面图。如图所示,针300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尖端部分306、314(与针200类似)、以及形成在第一和第二尖端部分306、314之间的另外的第三尖端部分310和第四尖端部分(未示出),其中第一和第二尖端部分306、314在针体302的任意一侧上彼此径向相对,而第三和第四尖端部分在针体302的任意一侧上彼此径向相对。如图所示,第一尖端部分306比第三(和第四)尖端部分310长,第三(和第四)尖端部分310又比第二尖端部分314长,以使远端304保持错列构造。包括更多的尖端部分可以进一步增加在尖端部分之间形成的切削刃320、324的表面积,这在对特定类型的可能表现为难以切削或者耐切削的组织(例如纤维性组织)进行采样时尤为有利。
本公开的活检针可以与微创手术例如内窥镜手术结合使用。例如,活检针可以与内窥镜活检装置例如针吸活检输送装置相兼容,所述针吸活检输送装置构造成用于超声内镜手术或者超声支气管内镜手术。例如,活检针可以兼容地适用于与在标题为“NeedleBiopsyDevicewithExchangeableNeedleandIntegratedNeedleProtection(具有可更换的针和一体的针保护件的针吸活检装置)”的美国公报US2012/0116248、标题为“RapidExchangeFNABiopsyDevicewithDiagnosticandTherapeuticCapabilities(快速更换具有诊断和治疗能力的FNA活检装置)”的美国公报US2011/0190662、标题为“DeviceforNeedleBiopsywithIntegratedNeedleProtection(用于具有一体的针保护件的针吸活检的装置)”的美国公报US2010/0121218以及标题为“NeedleBiopsyDevice(针吸活检装置)”的美国公报US2010/0081965中讨论的示范性的内窥镜输送系统和方法一起使用,因此通过全文引用将上述的每一篇专利文献的内容并入本文。
在图8中图解了用于与本公开的活检针一起使用的内窥镜输送装置组件的示范性实施例。在标题为“NeedleBiopsyDevicewithExchangeableNeedleandIntegratedNeedleProtection”的美国公报US2012/0116248中更加详细地讨论了所述装置和具体的输送方法,因此通过全文引用将其内容并入本文。所述装置的设计由操纵机构(输送系统手柄10)和可移除的针子组件15构成。输送系统手柄10包括近侧手柄构件10a、中部手柄构件10b、和远侧手柄构件10c。近侧、中部和远侧手柄构件均包括内管腔并且联接在一起以限定纵向轴线,由此使得内管腔稳定地连通并且延伸贯穿所联接的手柄构件的长度。近侧手柄构件10a可滑动地布置在中部手柄构件10b的至少一部分上,中部手柄构件10b可滑动地布置在远侧手柄构件10c的至少一部分上。近侧手柄构件10a包括近侧手柄抓持件10a1和远侧手柄抓持件10a2。输送手柄系统10还包括内手柄构件10d,所述内手柄构件10d布置在中部手柄构件10b的内管腔中。
输送系统手柄10还包括联接到远侧手柄构件10c的远端的护套14部件。该部件在更换针例如先前在本文所述的活检针期间提供了输送系统手柄10和目标采样部位之间的通道。装置设计的模块化体现在针对在病变或异常的部位处由内窥镜获取的每个单独的“送出”或抽吸的样本,可以从装置的近侧手柄10a拆卸针子组件15。
输送系统手柄10包括两个长度调节结构,经由调整两个指旋螺栓锁止机构来致动这两个长度调节结构。带螺纹的近侧指旋螺栓12和锁止环33可动地布置在中部手柄构件10b的周围,旋松近侧指旋螺栓12以松开锁止环33,锁止环33沿着中部手柄构件10b向远侧运动并且经由近侧指旋螺栓12沿着中部手柄构件10b被紧固在所需的位置处,以便允许用户实现针刺入到护套14的端部以外的设定深度。带螺纹的远侧指旋螺栓13横向地布置在中部手柄构件10b的远侧部分处,旋松远侧指旋螺栓13以使中部手柄构件10b向远侧和/或向近侧运动并且被紧固,以便允许用户实现护套14延伸到内窥镜辅助通道的端部以外的设定深度。
针子组件15至少由符合本公开的活检针(例如针200)构成。针200的本体202的长度能够介于200mm至2500mm之间。在某些实施例中,针体202的长度能够介于500mm至2000mm之间。在某些实施例中,针体202的长度能够介于800mm至1800mm之间。在某些实施例中,针体202的长度能够介于1640mm至1680mm之间。针子组件15还包括针头接口17、针鲁尔接口18、针夹头226、针保护器子组件9、探针接口20和探针轴22。
正如通常理解的那样,针200自身可以由多种基于金属的材料或者基于聚合物的材料制成,所述基于金属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镍钛诺、钴铬合金、不锈钢、金属合金、或其组合,所述基于聚合物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醚醚酮、聚酰胺、聚醚砜、聚氨酯、聚醚共聚酰胺共聚物、聚缩醛、聚四氟乙烯和/或其衍生物。应当理解的是,活检针并不局限于任何特定规格(例如,外径)。例如,根据要收集的样本类型以及要从中收集样本的目标部位,活检针可以介于10号规格至30号规格之间,更加具体地介于15号规格至28号规格之间,即为12、14、15、16、17、18、19、20、21、22、23、24或25号规格的针。
图9是图8中的装置的针子组件15的视图。在获取组织样本的过程中,将针子组件15插入到输送系统手柄10的管腔内以及从输送系统手柄10的管腔移除针子组件15。子组件15由探针接口20和探针轴22部件构成,所述探针接口20和探针轴22部件经由常规的内鲁尔接口螺纹固定地锁止在针200的针鲁尔接口18上,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那样。探针接口20可以经由任何已知的处理技术附接到探针轴22,所述已知的处理技术包括但不限于粘合剂粘合或插入注模成形。针200的阴鲁尔接口包括匹配的鲁尔接口螺纹细部,探针接口20可以紧固到所述匹配的鲁尔接口螺纹细部上。本公开的针鲁尔接口18元件可以经由例如粘合剂粘合或者插入注模成形这样的多种处理技术附接到针轴的近端。
可移除的针子组件15还包括针夹头226。该针夹头226的功能是在更换针期间提供一种使针体202在输送系统的护套14内居中的装置并且提供一种用于在一旦针200已经解锁并且从输送系统手柄收回之后就将针保护器子组件固定并且锁止到针200的远端204的机构。本公开的针夹头226可以通过任何已知的处理技术附接到针体202的位于针200的远端204附近的部分,所述任何已知的处理技术包括但不限于粘合剂粘合、激光焊接、电阻焊接、插入注模成形及其组合。针夹头226可以由金属材料(例如不锈钢、镍钛诺或其合金)或者聚合物材料(例如但不限于聚缩醛、聚氨酯、聚醚共聚乙酰胺、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或其衍生物)制成。
图10示出了本公开的处于针200的远端204处的锁止位置中的针保护子组件9的设计实施例。针保护子组件9由两个针保护器(NP)接口半体(整体标记为23)构成,所述两个针保护器(NP)接口半体23在针保护器(NP)护套部件24的近端上相互粘接在一起。可选地,NP接口半体23可以卡合在一起或者可以插入注模成形在NP护套24上,以便在组件中提供这些部件之间的牢固的接合/附连。针保护子组件9还包括针保护器(NP)接口O形环部件25。O形环部件位于以组装的NP接口半体23的中心内的凹陷切口中。NP接口O形环25与针夹头226相结合地提供了用于将NP子组件9锁止到针200的端部上的机构,所述针夹头226固定地附接到针体102的位于针200的远端204附近的部分。以这种方式,一旦针已经从输送系统手柄移除,则包括本文中前述的第一和第二尖端部分206、210的远侧切削端204即被保护、覆盖和遮蔽。例如,在从目标部位获取样本时,可以移除针200,以便接近用于测试和诊断过程的采样材料。可以从输送系统手柄10连续地收回针200,以使针夹头226接触到NP接口O形环25并进一步拉动NP子组件9与针头接口17脱离,从而使得从输送系统手柄10完全移除针200并且NP护套24包封针200的远端204,以便防止意外的“针刺”。此外,操作者随后可以从针200的远端204拉回NP子组件9,以便收集存储在针200的管腔内的采样材料。因此,NP子组件9构造成用以沿着针200的长度平移,以便在获取之后以及在针200已从输送系统手柄10完全移除时允许操作到针200的远端204。
参照图11,大体图解了针子组件的针头接口17的实施例。针头接口17提供了一种机构,所述机构构造成用以将可移除的针子组件15通过接口壳体27以及拇指锁28部件锁止到输送系统手柄10中并且提供了将如图10所示的针保护子组件9锁止到输送系统装置手柄10中的装置。如图11所示,针头接口部件17固定地附接到针鲁尔接口18和针体202。本公开的针头接口元件17可以经由例如粘合剂粘合或者插入注模成形这样的多种处理技术附接到针鲁尔接口部件18的远端。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优选的是在手术期间切换针,同时仍然保持接近目标部位。图8的输送系统构造成允许快速更换针,并且不需要从视野中移除输送系统,正如在美国公报US2012/0116248中更加详细描述的那样,因此通过全文引用将其内容并入本文。相应地,护套14可以无限期地保持在目标部位处,同时允许更换多个针。由本公开的输送系统提供的快速更换针的能力还可以进一步缩短活检术所需的时间量,这样可以在特定的手术期间减少所需的麻醉剂量,从而使患者更安全。另外,不是每个针都需要新的活检装置,在现有的活检装置和现有技术中可能存在这种情况。因此,本公开的输送系统和可更换的针能够通过防止不必要的浪费而削减成本。
图12是活检针的位于远端附近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如图所示,针200还包括夹头226,所述夹头226联接到针体202的一部分。针夹头226的长度可以介于2mm至10mm之间,但更优选地是介于3.5mm至5mm之间。优选的是,根据针200的规格,针夹头226的外径介于0.030英寸至0.080英寸之间,但更优选地是介于0.040英寸至0.070英寸之间。针夹头部件226可以在其近端和远端处倒角。在某些实施例中,可能优选的是相对于针200的纵向轴线X倾斜的针夹头226的倒角介于15度至80度之间,但更优选地是介于30度至60度之间。针夹头226的两个端部上的倒角可以在更换针期间通过针保护器子组件9提供顺畅的锁止和解锁。
针夹头226位于与针200的远端204间隔一定距离的设定点处。从针的远端204至针200上的近侧夹头位置的距离可以介于6cm至12cm之间,但更优选地是介于7cm至9cm之间,并且更优选地是位于距针200的端部8cm处。这样确保在针相对于护套的远端14a延伸到最大延伸距离(即8cm)时,夹头226不会离开护套14的端部,正如图13A和13B所示。
在图解的实施例中,针体202的毗邻远端204的部分228可以包括用以增强针200的回声特性的实施例。例如,能够通过但不限于在毗邻远端204的至少第一和第二尖端部分的预定长度上使针的端部粗糙化来制造这种回声增强区域228。回声增强区域228的长度可以介于2mm至20m之间,但更优选地是介于10mm至15mm之间。可以通过微喷砂处理赋予针体202回声增强的图案228,由此提高在内窥镜超声条件下针的可见性,所述微喷砂处理使得针的表面在特定长度上变粗糙。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从针的表面上移除材料来实现针200的回声增强区域228,以便提供更大的反射率和增强的反射信号。然而,可以设想的是从可推动能力的角度看,移除材料并未降低针的性能或者妨碍针的获取所需样本的能力。
图13A和13B是图12的活检针200在图8的输送系统的护套14内存储和延伸的部分剖视的侧视图。参照图13A,示出针200被装载在护套14内,其中,装置手柄处于完全缩回位置并且准备好延伸到目标部位以用于收集样本。在该示例中,针200的远端204位于护套14的远侧渐缩端14a的近侧。图13B示出了当针如箭头230所示平移到完全延伸位置时针200和针夹头226相对于护套14的位置。在完全延伸位置中,针夹头226保持被容置在护套14内,位于渐缩的远侧尖端近侧,由此防止针200从护套14伸出超过设定距离。
重要的是,尤其是在组织收集过程和/或针的更换期间,针200能够穿过输送装置的护套14的内径且不会卡在护套14的内壁上。当针前进时,第一尖端部分206上的回切磨削部218的根部例如可以与护套14的内径接触并且减小针200的远端204尤其是第一尖端部分206的针尖208与护套14之间的摩擦。以这种方式,针200能够顺畅地循路通过护套以离开护套的端部。
图14是图解了利用活检针200开始收集样本组织的透视图。如图所述,在输送到目标部位时,针200可以从护套14延伸。操作者(例如医师或者其它训练有素的医务人员)随后即可使针200的远端204朝向待采样的目标组织232前进(借助或者不借助超声技术的使用均可)。如图所示,因为第一尖端部分206较之第二尖端部分210具有更大的总长,所以远端204的第一尖端部分206的针尖208接触并接合组织232,正如箭头234表示。第一尖端部分206构造成用以刺入组织232并且进一步沿着朝向管腔203的方向引导组织样本236,正如箭头238所示。在将针进一步推入到目标组织232中时,第二尖端部分210构造成用以捕获并抓持其它组织,所述第二尖端部分210设置成位于第一尖端部分206之后,否则所述其它的组织将偏离第一尖端部分206并且可能会完全错过管腔203,在某些现有的针尖端的设计中就是这样的情况。例如,当在由第一尖端部分206的尖端208开始刺穿之后由切削刃222切除组织时,切掉的组织可能卷曲离开第一尖端部分208。随后,更短的第二尖端部分210被构造成用于捕获和收集偏离的切除组织,如箭头240所示,并且进一步刺入目标组织232,由此将组织样本236朝向管腔203引导,并且在与组织样本236接触时由切削刃22进一步切除,如箭头242所示。以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全芯样本。在一个实施例中,真空可以通过管腔203从近端传送至远端204,以便向目标组织232提供抽吸力而且还有助于经由抽吸收集和获取组织样本238。
尽管在本文中描述并且阐释了本公开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易于设想各种其它的装置和/或结构以用于实施在本文中描述的功能和/或获得在本文中描述的结果和/或一个或多个优点,并且每一个这样的变型和/或修改方案都处于本公开的范围内。更一般地,本领域技术人员易于理解的是,在本文中描述的所有参数、尺寸、材料和结构都表示示范性的含义,而实际的参数、尺寸、材料和/或结构将取决于特定的采用本公开的教导的一种或多种应用。
本领域技术人员仅用常规实验即可认识到或者能够确定在本文中描述的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多种等价方案。因此,应当理解的是,前述实施例仅仅是作为示例给出,并且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方案的范围内,可以用与具体描述和主张的内容不同的方式来实践本公开。本公开涉及在本文中描述的每一个单独的特征、系统、制品、材料、套件和/或方法。另外,如果这样的特征、系统、制品、材料、套件和/或方法并不互相矛盾,则两个或更多个这样的特征、系统、制品、材料、套件和/方法的任意组合都应被包含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当在本文中进行限定和使用时,所有的定义都应当理解为包括字典含义、通过引用并入的文献中的含义和/或被定义术语的普通含义。
当在本文中使用时,除非明确说明,否则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的不定冠词“一”和“一个”应当理解为表示“至少一个”。
当在本文中使用时,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短语“和/或”应当理解为表示如此连接的元件中的“任意一者或两者”,即,在某些情况下共同存在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分别存在的元件。除非另有明确的相反说明,否则除了由“和/或”短语明确指定的元件之外,可选地还可以存在其它元件,无论与那些明确指定的元件的有关还是无关。
本说明书中提及的“一个实施例”或者“一实施例”表示结合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括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说明书中的不同地方出现的短语“在一个实施例中”或者“在一实施例中”不必全都指代同一个实施例。而且,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何适当的方式组合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
在本文中采用的术语和表述被用作描述而非限制,并且在使用这些术语和表述时并不旨在排除图示和描述的特征(或其中的部分)的任何等价方案,应当认识到的是,各种修改方案均可处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权利要求旨在涵盖所有这样的等价方案。
援引并入
已经在本公开中参照并且引用了其它的文献例如专利、专利申请、专利公报、杂志、书籍、论文、网页内容。为此,将所有这些文献都通过全文引用并入本文以用于所有的目的。
等价方案
除了在本文中图示以及介绍的内容之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文献的全部内容(包括本文中引用的科技文献和专利文献在内),本实用新型的多种变型和很多其它的实施例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的主题包含重要的信息、范例和指导,所述重要的信息、范例和指导能够适用于本实用新型在其各种实施例及其等价方案中的实践。
Claims (16)
1.一种用于针吸活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可调节的输送手柄系统,所述可调节的输送手柄系统包括:
输送手柄,所述输送手柄的至少一部分包括内管腔,所述内管腔构造成用以接收多个可更换的针子组件中的一个;和
护套,所述护套联接到所述输送手柄的远端并且具有与所述输送手柄的内管腔流体连通的管腔;以及
针子组件,所述针子组件可移除地布置在所述输送手柄的内管腔和所述护套的管腔内,所述针子组件包括可更换的活检针,所述针包括:
长形管状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管腔,所述本体的管腔从本体的近侧开口端贯穿本体延伸至本体的远侧开口端,所述远侧开口端包括:第一尖端部分,所述第一尖端部分从所述远侧开口端延伸并且具有第一长度;和第二尖端部分,所述第二尖端部分从所述远侧开口端延伸并且具有第二长度,所述第二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尖端部分的第一长度,以使得所述第一尖端部分构造成用以在所述第二尖端部分之前接触并接合待采样的组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的第一尖端部分和第二尖端部分彼此径向相对并且分别由特定的第一组斜交磨削部和第二组斜交磨削部形成,所述第一组斜交磨削部和第二组斜交磨削部相对于所述本体的纵向轴线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斜交磨削部和第二组斜交磨削部彼此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的远侧开口端还包括第一曲线切削刃和第二曲线切削刃,所述第一曲线切削刃和第二曲线切削刃彼此径向相对并且从所述第一尖端部分的多个部分延伸到所述第二尖端部分的多个部分,所述切削刃构造成用以在与组织接触时切除组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还包括夹头,所述夹头围绕所述本体的一部分并且其直径足以防止所述本体完全穿过所述可调节的输送手柄系统的护套的远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子组件还包括针保护器子组件,所述针保护器子组件可释放地联接到所述针的夹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保护器子组件包括护套,以用于在从所述输送手柄收回所述针时包封所述针的远侧开口端并且用于防止所述针的远侧开口端的第一尖端部分和第二尖端部分中的至少一个的意外穿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能够沿着所述针的本体的长度运动并且构造成用以沿着近侧方向缩回以便暴露出所述针的远侧开口端,从而用于从所述针的管腔中移除获得的组织样本。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保护器子组件包括:
针头保护接口,所述针头保护接口具有延伸贯穿其中的管腔并且构造成用于至少接收所述针的远侧开口端;
可变形的O形环,所述可变形的O形环轴向地布置在所述针头保护接口的管腔内并且构造成用于可释放地联接到所述针的夹头;和
管状护套,所述管状护套限定了从所述针头保护接口的远端延伸的管腔,所述管状护套的管腔与所述针头保护接口的管腔连通,以用于在将所述针插入到所述针头保护接口中时接收所述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构造成用以在从所述输送手柄收回所述针时包封所述针的远侧开口端并且用于防止所述针的远侧开口端的第一尖端部分和第二尖端部分中的至少一个的意外穿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能够沿着所述针的本体的长度运动并且构造成用以沿着近侧方向缩回以便暴露出所述针的远侧开口端,从而用于从所述针的管腔中移除获得的组织样本。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的管腔构造成用以从所述针的本体的近侧开口端向所述针的本体的远侧开口端传送真空,以便向待采样的组织提供抽吸力。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的第一尖端部分和第二尖端部分中的每一个都限定了针尖,所述针尖构造成用以刺入待采样的组织并且进一步地将组织朝向所述针的本体的管腔引导。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所述针的本体中的毗邻所述远侧开口端并且具有增强的回声或声反射的区段。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的本体的外径介于10号规格到30号规格的范围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由选自于包括镍钛诺、钴铬合金、不锈钢、金属合金及其组合的组中的材料构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462030828P | 2014-07-30 | 2014-07-30 | |
US201462030841P | 2014-07-30 | 2014-07-30 | |
US62/030,841 | 2014-07-30 | ||
US62/030,828 | 2014-07-30 | ||
US14/802,039 US10159470B2 (en) | 2014-07-30 | 2015-07-17 | Exchangeable core biopsy needle |
US14/802,039 | 2015-07-17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1089606.3U Division CN205339010U (zh) | 2014-07-30 | 2015-07-24 | 活检针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995517U true CN204995517U (zh) | 2016-01-27 |
Family
ID=53758068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1089606.3U Active CN205339010U (zh) | 2014-07-30 | 2015-07-24 | 活检针 |
CN201510441591.0A Active CN105310729B (zh) | 2014-07-30 | 2015-07-24 | 可更换的取芯活检针 |
CN201520543530.0U Active CN204995517U (zh) | 2014-07-30 | 2015-07-24 | 可更换的取芯活检针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1089606.3U Active CN205339010U (zh) | 2014-07-30 | 2015-07-24 | 活检针 |
CN201510441591.0A Active CN105310729B (zh) | 2014-07-30 | 2015-07-24 | 可更换的取芯活检针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159470B2 (zh) |
EP (1) | EP2982309B1 (zh) |
JP (1) | JP6078117B2 (zh) |
CN (3) | CN205339010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10729A (zh) * | 2014-07-30 | 2016-02-10 | 柯惠有限合伙公司 | 可更换的取芯活检针 |
CN114746024A (zh) * | 2019-12-13 | 2022-07-12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活检针及组织采集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60030014A1 (en) | 2014-07-30 | 2016-02-04 | Covidien Lp | Exchangeable core biopsy needle |
US10182798B2 (en) | 2014-07-30 | 2019-01-22 | Covidien Lp | Exchangeable core biopsy needle |
US9844362B2 (en) * | 2015-01-13 | 2017-12-19 | Covidien Lp | Exchangeable core biopsy needle |
US10485583B2 (en) | 2015-10-07 | 2019-11-26 | Covidien Lp | Endoscopic ultrasound fine needle fiducial system |
WO2017210333A1 (en) * | 2016-05-31 | 2017-12-07 | Intuitive Surgical Operations, Inc. | Pliant biopsy needle system |
CN106137268A (zh) * | 2016-08-26 | 2016-11-23 | 南京微创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超声取样针 |
US10820893B2 (en) * | 2017-02-15 | 2020-11-03 |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 Endoscopic tri-point biopsy needle |
US11717318B2 (en) | 2017-06-13 | 2023-08-08 | Merit Medical Systems, Inc. | Nested needles for spinal cyst treatment |
US20190059863A1 (en) * | 2017-08-30 | 2019-02-28 |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 Exchangeable needle safety mechanism |
US10925628B2 (en) | 2017-09-18 | 2021-02-23 | Novuson Surgical, Inc. | Tissue engagement apparatus for theapeutic ultrasound apparatus and method |
JP7036313B2 (ja) * | 2018-02-01 | 2022-03-15 | 高島産業株式会社 | 生検針および生検針装置 |
US20210038203A1 (en) * | 2018-02-09 | 2021-02-11 | Hoya Corporation | Needle tips, needles for tissue collection, methods of fabrication, and methods of use |
GB2579343A (en) * | 2018-11-02 | 2020-06-24 | Holmin Staffan | Device |
CN109702204A (zh) * | 2019-03-07 | 2019-05-03 | 湖南英捷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外径小于等于1mm的420不锈钢活体取样钳及其MIM制备工艺 |
WO2020234919A1 (ja) * | 2019-05-17 | 2020-11-26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内視鏡用穿刺針 |
KR102316434B1 (ko) * | 2020-03-20 | 2021-10-22 | 주식회사 코스와이어 | 세침 바늘 및 내시경 장치 |
CN111658088A (zh) * | 2020-06-28 | 2020-09-15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具有导向调整和保压功能的球囊压迫术专用导管装置 |
US11660194B1 (en) | 2022-06-20 | 2023-05-30 | University Of Utah Research Foundation | Cartilage and bone harvest and delivery system and methods |
US11523834B1 (en) | 2022-06-20 | 2022-12-13 | University Of Utah Research Foundation | Cartilage and bone harvest and delivery system and methods |
US12023047B1 (en) | 2023-07-14 | 2024-07-02 | University Of Utah Research Foundation | Cannulated trephin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08147A (en) | 1985-02-25 | 1987-11-24 | Haaga John R | Universal biopsy needle |
DK164570C (da) | 1985-10-30 | 1992-12-07 | Luebbers Heiko | Instrumentsaet til biopsi |
US4983179A (en) | 1986-12-30 | 1991-01-08 | Smith & Nephew Dyonics Inc. | Arthroscopic surgical instrument |
US4850354A (en) | 1987-08-13 | 1989-07-25 | Baxter Travenol Laboratories, Inc. | 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 |
NO173261C (no) | 1990-09-07 | 1993-11-24 | Bent Heimreid | Intraven!skanyle |
CN2126050U (zh) | 1992-05-30 | 1992-12-30 | 胡景铭 | 蛇口活组织穿刺取样针 |
US5313958A (en) | 1993-04-22 | 1994-05-24 | Alberto Bauer | Surgical biopsy instrument |
JPH07100140A (ja) | 1993-09-01 | 1995-04-18 | Ribaibu:Kk | 義毛の植毛用針 |
CN2176117Y (zh) | 1993-09-02 | 1994-09-07 | 任军 | 一种多功能穿刺抽吸针 |
WO1995008291A1 (en) | 1993-09-20 | 1995-03-30 | Boston Scientific Corporation | Multiple biopsy sampling coring device |
SE9304261D0 (sv) | 1993-12-22 | 1993-12-22 | Radi Medical Systems | Anordning för biopsiprovtagning |
US5817033A (en) | 1994-04-11 | 1998-10-06 | Desantis; Stephen A. | Needle core biopsy device |
US5615690A (en) | 1995-02-15 | 1997-04-01 | Symbiosis Corporation | Tissue core biopsy cannula |
US5746724A (en) | 1995-04-13 | 1998-05-05 | Advanced Cytometrix, Inc. | Aspiration needle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its own vacuum and method and adapter for use therewith |
US5968022A (en) * | 1995-04-28 | 1999-10-19 | Saito; Yoshikuni | Medical hollow needle and method of production |
US5536259A (en) | 1995-07-28 | 1996-07-16 | Medisystems Technology Corp | Hypodermic cannula |
US5810788A (en) | 1995-11-15 | 1998-09-22 | Racz; Gabor J. | R-X needle |
BE1009902A3 (nl) | 1995-12-28 | 1997-10-07 | Janssens Jacques Phillibert | Inrichting voor het nemen van een weefselstaal. |
US6629963B2 (en) | 1996-06-20 | 2003-10-07 |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 Syringe and needle shield assembly and method of sterilizing such assembly |
US7468055B2 (en) | 1996-06-20 | 2008-12-23 |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 Multi-beveled point needle and syringe having a multi-beveled point needle |
US5752942A (en) | 1996-06-20 | 1998-05-19 |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 Five beveled point geometry for a hypodermic needle |
US5752923A (en) | 1996-06-24 | 1998-05-19 | Medical Device Technologies, Inc. | Biopsy instrument with handle and needle set |
US5733266A (en) | 1996-07-26 | 1998-03-31 | Gravlee, Jr.; Joseph F. | Hypodermic needle |
US6027458A (en) | 1996-12-23 | 2000-02-22 | Janssens; Jacques Phillibert | Device for taking a tissue sample |
US6027514A (en) | 1997-12-17 | 2000-02-22 | Fox Hollow Technologies,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moving occluding material from body lumens |
US6022324A (en) | 1998-01-02 | 2000-02-08 | Skinner; Bruce A. J. | Biopsy instrument |
US7070583B1 (en) | 2000-07-03 | 2006-07-04 | Dr. Japan Co., Ltd. | Medical bevel needle |
BE1013974A3 (nl) | 2001-02-16 | 2003-01-14 | Janssens Jacques Phillibert | Inrichting voor het nemen van een weefselstaal. |
US6752769B2 (en) | 2001-06-26 | 2004-06-22 | Health Research, Inc. | Core bite biopsy needle |
ES2398223T3 (es) | 2002-04-05 | 2013-03-14 | Carefusion 2200, Inc. | Aguja de biopsia mejorada y dispositivo de biopsia que incluye dicha aguja |
US6702790B1 (en) | 2002-10-31 | 2004-03-09 | Chauncey F. Ross | Hypodermic needle |
EP1590024B1 (en) | 2003-01-21 | 2016-04-27 | Carmel Pharma AB | A needle for penetrating a membrane |
US7470249B2 (en) | 2003-04-01 | 2008-12-30 | William A. Cook Australia Pty. Ltd. | Aspiration and flushing needle |
US6890308B2 (en) | 2003-06-03 | 2005-05-10 | Abul Bashar Mohammed Anwarul Islam | Bone marrow biopsy needle |
AU2003902804A0 (en) | 2003-06-05 | 2003-06-19 | Eastland Medical Systems Ltd. | Tissue sampling needle |
US20050149092A1 (en) | 2003-09-16 | 2005-07-07 |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Medical School | Dermal punch device |
US7645268B2 (en) * | 2004-03-25 | 2010-01-12 |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 Needles and methods of using same |
CA2506961C (en) | 2004-05-11 | 2013-05-07 | Inrad, Inc. | Core biopsy device |
US8114110B2 (en) | 2004-09-22 | 2012-02-14 | St. Jude Medical, Atrial Fibrillation Division, Inc. | Transseptal puncture needle and needle assemblies |
FR2887153B1 (fr) | 2005-06-20 | 2008-04-04 | Alain Villette | Aiguille d'injection preforante |
US8187203B2 (en) | 2006-02-24 | 2012-05-29 | Mcclellan W Thomas | Biopsy needle system, biopsy needle and method for obtaining a tissue biopsy specimen |
US7455645B2 (en) | 2006-05-01 | 2008-11-25 | Goldenberg Alec S | Bone marrow biopsy needle |
US8066717B2 (en) | 2007-03-19 | 2011-11-29 | Restoration Robotics, Inc. | Device and method for harvesting and implanting follicular units |
EP1990012B1 (en) | 2007-05-09 | 2010-06-30 | Jaak Ph. Janssens | A medical tool arrangement |
US7731667B2 (en) | 2007-08-30 | 2010-06-08 | Goldenberg Alec S | Bone marrow biopsy needle |
US8449478B2 (en) | 2008-05-16 | 2013-05-28 | Conquest Medical Technologies | Biopsy device |
CN102186423B (zh) | 2008-09-01 | 2015-05-13 | 尼格尔.莫雷特 | 用于手术器械的切割针针尖 |
US9186128B2 (en) | 2008-10-01 | 2015-11-17 | Covidien Lp | Needle biopsy device |
US8968210B2 (en) | 2008-10-01 | 2015-03-03 | Covidien LLP | Device for needle biopsy with integrated needle protection |
US20110190662A1 (en) | 2008-10-01 | 2011-08-04 | Beacon Endoscopic Corporation | Rapid exchange fna biopsy device with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capabilities |
US9332973B2 (en) * | 2008-10-01 | 2016-05-10 | Covidien Lp | Needle biopsy device with exchangeable needle and integrated needle protection |
KR101167529B1 (ko) | 2008-11-18 | 2012-07-20 | 박희붕 | 생체 검사 장치 |
IES20110141A2 (en) | 2010-04-06 | 2011-10-12 |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 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biopsy needle |
WO2011130216A1 (en) | 2010-04-14 | 2011-10-20 | Cook Incorporated | Full core biopsy needle with secondary cutting cannula |
EP2598040B1 (en) | 2010-07-27 | 2020-09-02 | Pave, LLC | Full core biopsy device |
CN102791208B (zh) * | 2010-07-30 | 2015-02-25 |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 医疗用针以及医疗器具 |
EP2598037B1 (en) | 2010-07-30 | 2016-11-02 |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 Coaxial incisional full-core biopsy needle |
WO2012015771A2 (en) | 2010-07-30 | 2012-02-02 |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 Rotating full-core biopsy needle |
FR2967567B1 (fr) | 2010-11-19 | 2012-12-14 | Jean-Charles Persat | Vecteur de prelevement pour tissus en particulier adipeux |
WO2012068315A1 (en) | 2010-11-21 | 2012-05-24 | Robert Peliks | Tissue removal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
US9968337B2 (en) | 2010-12-20 | 2018-05-15 |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 Coring tissue biopsy needle and method of use |
US20120245486A1 (en) | 2011-03-25 | 2012-09-27 | Anthony Melchiorri | Ghost-core biopsy needle |
USD657461S1 (en) | 2011-04-04 | 2012-04-10 |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 Biopsy needle tip |
US10448930B2 (en) | 2011-05-04 | 2019-10-22 |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ximizing tissue collection in partial-core biopsy needles |
JP5997297B2 (ja) | 2013-01-21 | 2016-09-28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組織採取装置 |
US10159470B2 (en) | 2014-07-30 | 2018-12-25 | Covidien Lp | Exchangeable core biopsy needle |
US9844362B2 (en) * | 2015-01-13 | 2017-12-19 | Covidien Lp | Exchangeable core biopsy needle |
-
2015
- 2015-07-17 US US14/802,039 patent/US10159470B2/en active Active
- 2015-07-23 EP EP15178119.2A patent/EP2982309B1/en active Active
- 2015-07-24 CN CN201521089606.3U patent/CN205339010U/zh active Active
- 2015-07-24 CN CN201510441591.0A patent/CN105310729B/zh active Active
- 2015-07-24 JP JP2015146692A patent/JP6078117B2/ja active Active
- 2015-07-24 CN CN201520543530.0U patent/CN20499551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10729A (zh) * | 2014-07-30 | 2016-02-10 | 柯惠有限合伙公司 | 可更换的取芯活检针 |
CN105310729B (zh) * | 2014-07-30 | 2020-09-04 | 柯惠有限合伙公司 | 可更换的取芯活检针 |
CN114746024A (zh) * | 2019-12-13 | 2022-07-12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活检针及组织采集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982309A1 (en) | 2016-02-10 |
CN205339010U (zh) | 2016-06-29 |
US20160030017A1 (en) | 2016-02-04 |
CN105310729B (zh) | 2020-09-04 |
EP2982309B1 (en) | 2020-04-22 |
CN105310729A (zh) | 2016-02-10 |
US10159470B2 (en) | 2018-12-25 |
JP6078117B2 (ja) | 2017-02-08 |
JP2016032630A (ja) | 2016-03-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995517U (zh) | 可更换的取芯活检针 | |
CN205729413U (zh) | 用于针吸活检的装置 | |
US10792022B2 (en) | Tissue sampling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 |
US10758213B2 (en) | Exchangeable core biopsy needle | |
US6673023B2 (en) | Micro-invasive breast biopsy device | |
US20050113716A1 (en) | Biopsy device having endoscope | |
US20070185411A1 (en) | Biopsy needle and method | |
US20050256426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llecting tissue samples | |
US20150005662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fine needle aspiration | |
US10182798B2 (en) | Exchangeable core biopsy needle | |
KR20220082066A (ko) | 침-조작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