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4980372U - 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及其风向切换器 - Google Patents

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及其风向切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80372U
CN204980372U CN201520742188.7U CN201520742188U CN204980372U CN 204980372 U CN204980372 U CN 204980372U CN 201520742188 U CN201520742188 U CN 201520742188U CN 204980372 U CN204980372 U CN 2049803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wind direction
direction switch
support plate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4218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建文
凌君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Kaiyuan Instrum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Kaiyuan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Kaiyuan Instrum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Kaiyuan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4218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803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803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803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动管道传输系统的风向切换器,包括第一支板(1)和第二支板(2),第一支板(1)上设置有用于与风机的吹气接口连通的进气接口(3)和用于与风机的吸气接口连通的回气接口(4),第二支板(2)上设置有用于与收发工作站方向连通的工作接口(5),还包括驱动装置和设置于第一支板(1)和第二支板(2)之间的软管(6),软管(6)的固定端与第二支板(2)固定连接并与工作接口(5)连通,驱动装置带动软管(6)的移动端移动,并使进气接口(3)和回气接口(4)两者中的一个与移动端连通。具有较高的换向精度和可靠性,同时成本较低。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风向切换器的气动管道传输系统。

Description

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及其风向切换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传输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动管道传输系统的风向切换器。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风向切换器的气动管道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气动管道传输系统是一种利用风机提供的正负空气压力推动物品在密闭管道中进行传输的物流传输系统。在现有技术中,风机作为动力系统同时进行吹风和吸风,而在整个传输过程中有两种输送状态为吸气式传送和吹气式传送。为了满足不同的输送状态,需要改变传输管道中的风向,一般采用的方法为通过风向切换器使风机的不同接口接入系统,从而实现传输管道中风向的改变,在吸送和吹送之间来回切换。
现有的风向切换器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风向切换器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风向切换器的侧视示意图。风向切换器包括第一支板1和第二支板2,第一支板1上设置用于与风机的吹气接口连通的进气接口3和用于与风机的吸气接口连通的回气接口4,第二支板2上设置有与收发工作站风向连通的工作接口5。在第一支板1和第二支板2之间设置有一根S型硬质管道,硬质管道的一端与工作接口5相连,另一端与转盘固定,通过驱动装置驱动转盘转动,带动硬质管道旋转,使其另一端能够与进气接口3或回气接口4对接,从而实现风向的切换。
但是,由于S型硬质管道的制取是将一根90度的大圆弧弯管截断后反拼而成,制造精度差,导致与其他零件装配不易,且外形尺寸很难保证,导致零件互换性较低,成品率低,且需要开模而成,成本较高。同时,移动端只能做圆周运动,会造成风向切换器的换向精度低及可靠性差。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换向精度高、可靠性高且成本较低的风向切换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动管道传输系统的风向切换器,其换向精度高、可靠性高且成本较低。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风向切换器的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其换向精度高、可靠性高且成本较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动管道传输系统的风向切换器,包括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所述第一支板上设置有用于与风机的吹气接口连通的进气接口和用于与所述风机的吸气接口连通的回气接口,所述第二支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收发工作站方向连通的工作接口,还包括驱动装置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板和所述第二支板之间的软管,所述软管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二支板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工作接口连通,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软管的移动端移动,并使所述进气接口和所述回气接口两者中的一个与所述移动端连通。
优选地,所述进气接口和所述回气接口两侧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进气接口和所述回气接口的连线,所述导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中部设置有过渡接口,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滑动板固定连接并与所述过渡接口连通,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滑动板直线移动,并使所述进气接口和所述回气接口两者中的一个与所述过渡接口连通,所述滑动板的凹槽处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支板密封接触的密封垫。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具体为气缸,所述气缸的一端与所述滑动板固定连接,且所述气缸的伸缩方向平行于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所述气缸伸出或缩回至极限位置时,所述进气接口和所述回气接口两者中的一个与所述过渡接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具体为齿轮和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滑动板固定连接,且所述齿条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所述齿条运行至两端的极限位置时,所述进气接口和所述回气接口两者中的一个与所述过渡接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固定端通过抱箍与所述工作接口密封连通,所述移动端通过抱箍与所述过渡接口密封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板和所述第二支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梁。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板上还设置有用于与外界连通的空档接口,所述空档接口位于所述进气接口和所述回气接口连线的中部,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移动端移动,并使所述空档接口、所述进气接口和所述回气接口三者中的一个与所述移动端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包括风机和风向切换器,所述风向切换器具体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风向切换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向切换器,包括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在第一支板上设置有进气接口和回气接口,分别用于连通风机的吹气接口和吸气接口,在第二支板上设置有与收发工作站方向连通的工作接口,在两个支板之间设置有软管和驱动装置,软管的一端保持与工作接口连通,另一端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移动,或者与进气接口连通,或者与所述回气接口连通。通过使用软管代替特制的S型硬质弯管,不需要很高的制造精度和尺寸精度,易于与其他零件装配,零件互换性较高,成品率高。同时,移动端可以不再进行往复性的圆周运动,便于接口对准,保证了风向切换器具有较高的换向精度及可靠性,以及较低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包括上述风向切换器的,由于上述风向切换器具有上述技术效果,上述气动管道传输系统也应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详细介绍。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风向切换器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风向切换器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风向切换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风向切换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侧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风向切换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风向切换器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侧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风向切换器的再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气动管道传输系统的风向切换器,其换向精度高、可靠性高且成本较低。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风向切换器的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其换向精度高、可靠性高且成本较低。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3至图5,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风向切换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风向切换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侧视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风向切换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示意图。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风向切换器中,包括第一支板1和第二支板2,其中第一支板1上设置有进气接口3和回气接口4,进气接口3与风机的吹气接口连通,回气接口4与风机的吸气接口连通,在第二支板2上设置有工作接口5,工作接口5通过管道换向器等一系列装置与收发工作站连通。并且在第一支板1和第二支板2之间设置有软管6,软管6的一端为固定端,与第二支板2固定连接并与工作接口5连通,软管6的另一端为移动端,移动端由驱动装置带动,使移动端或与进气接口3连通,或与回气接口4连通。
为了增加风向切换器的强度,可在第一支板1和第二支板2之间固定连接横梁13,也可采用其他加固方式,使用螺栓连接加强板,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通过使用软管6代替特制的S型硬质弯管,不需要很高的制造精度和尺寸精度,易于与其他零件装配,零件互换性较高,成品率高。同时,移动端可以不再进行圆周运动,可使移动端直线移动,便于接口对准,保证了风向切换器具有较高的换向精度及可靠性,以及较低的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风向切换器中,为了提高对接的准确度,可以使移动端做直线移动,而为了保证直线移动的顺利进行,可在进气接口3和回气接口4两侧设置导轨7。导轨7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进气接口3和回气接口4的连线,并通过滑块连接导轨7和滑动板8,使滑动板8能够沿导轨7延伸方向移动且不会掉落。在滑动板8中部设置有过渡接口9,软管6的移动端与滑动板8固定连接并与过渡接口9连通。驱动装置带动滑动板8直线移动,使过渡接口9或与进气接口3连通,或与回气接口4连通。同时,滑动板8的凹槽处设有用于与第一支板1密封接触的密封垫。此种方式结构简单,保证移动端直线移动,也可采用其他驱动方式,如使用齿轮齿条或滚珠丝杆等具有直线运转特性的机构驱动,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需要移动端做直线移动时,驱动装置可以具有多种形式,具体地可以为气缸10,气缸10的一端与滑动板8固定连接,另一端相对固定。气缸10的伸缩方向平行于导轨7的延伸方向,当气缸10伸出至极限位置时,过渡接口9与进气接口3连通,当气缸10缩回至极限位置时,过渡接口9与回气接口4连通。当然也可将气缸10设置于另一侧,即改变气缸10两个极限位置对应连通的接口。由于气缸10只具有两个极限位置,不需要对其进行精确控制即可实现精准对接。
当然,驱动装置也可为其他装置,请参考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风向切换器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侧视示意图。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风向切换器中,驱动装置可以为齿轮11和齿条12,齿条12与滑动板8固定连接,齿条12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导轨7的延伸方向,电机驱动齿轮11转动,带动齿条12直线移动,进而带动滑动板8直线移动。齿条12运行至一端的极限位置时,过渡接口9与进气接口3连通,齿条12运行至另一端的极限位置时,过渡接口9与回气接口4连通,从而实现精准对接。
多种驱动装置均可实现滑动板8的直线移动,除了上述两种方式外,还有多种方式,如使用蜗轮蜗杆机构或滚珠丝杆等,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保证风向切换器的正常运行,可通过抱箍使固定端与工作接口5密封连通,并通过抱箍使移动端与过渡接口9密封连通。通过使用抱箍,具有较好的密封紧固效果,也可采用其他连接方式,如使用密封带缠绕绑紧,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上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风向切换器的基础上,可以设置空档接口14,请参考图7,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风向切换器的再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侧视示意图。
空档接口14设置于第一支板1,并位于进气接口3和回气接口4连线的中部,驱动装置带动移动端移动,使移动端或与空档接口14连通,或与进气接口3连通,或与回气接口4连通。通过设置空档接口14,增加了移动端可连接接口的数量,增加了空置功能。由于设有空置功能,在连续执行传输任务时风机不用频繁的启停,以免对风机造成伤害。
具体地,驱动装置可以为三段式气缸,当三段式气缸伸缩至中间工作位置时,移动端与空档接口14连通,也能保证精确对接,也可采用其他类型的驱动装置,如齿轮齿条机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除了上述风向切换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风向切换器的气动管道传输系统,该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其他各部分的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及其风向切换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气动管道传输系统的风向切换器,包括第一支板(1)和第二支板(2),所述第一支板(1)上设置有用于与风机的吹气接口连通的进气接口(3)和用于与所述风机的吸气接口连通的回气接口(4),所述第二支板(2)上设置有用于与收发工作站方向连通的工作接口(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装置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板(1)和所述第二支板(2)之间的软管(6),所述软管(6)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二支板(2)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工作接口(5)连通,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软管(6)的移动端移动,并使所述进气接口(3)和所述回气接口(4)两者中的一个与所述移动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向切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接口(3)和所述回气接口(4)两侧设置有导轨(7),所述导轨(7)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进气接口(3)和所述回气接口(4)的连线,所述导轨(7)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板(8),所述滑动板(8)中部设置有过渡接口(9),所述移动端与所述滑动板(8)固定连接并与所述过渡接口(9)连通,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滑动板(8)直线移动,并使所述进气接口(3)和所述回气接口(4)两者中的一个与所述过渡接口(9)连通,所述滑动板(8)的凹槽处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支板(1)密封接触的密封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向切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具体为气缸(10),所述气缸(10)的一端与所述滑动板(8)固定连接,且所述气缸(10)的伸缩方向平行于所述导轨(7)的延伸方向,所述气缸(10)伸出或缩回至极限位置时,所述进气接口(3)和所述回气接口(4)两者中的一个与所述过渡接口(9)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向切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具体为齿轮(11)和齿条(12),所述齿条(12)与所述滑动板(8)固定连接,且所述齿条(12)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导轨(7)的延伸方向,所述齿条(12)运行至两端的极限位置时,所述进气接口(3)和所述回气接口(4)两者中的一个与所述过渡接口(9)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向切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通过抱箍与所述工作接口(5)密封连通,所述移动端通过抱箍与所述过渡接口(9)密封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向切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板(1)和所述第二支板(2)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梁(13)。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风向切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板(1)上还设置有用于与外界连通的空档接口(14),所述空档接口(14)位于所述进气接口(3)和所述回气接口(4)连线的中部,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移动端移动,并使所述空档接口(14)、所述进气接口(3)和所述回气接口(4)三者中的一个与所述移动端连通。
8.一种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包括风机和风向切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向切换器具体为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风向切换器。
CN201520742188.7U 2015-09-23 2015-09-23 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及其风向切换器 Active CN2049803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42188.7U CN204980372U (zh) 2015-09-23 2015-09-23 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及其风向切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42188.7U CN204980372U (zh) 2015-09-23 2015-09-23 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及其风向切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80372U true CN204980372U (zh) 2016-01-20

Family

ID=55114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42188.7U Active CN204980372U (zh) 2015-09-23 2015-09-23 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及其风向切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80372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74854A (zh) * 2018-09-20 2018-12-11 福建源光电装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栓上料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09178940A (zh) * 2018-10-29 2019-01-11 北京拓威能效技术有限公司 管道切换装置
CN110027914A (zh) * 2019-04-08 2019-07-19 四川虫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式气动物流接收站及所构成的气动传输系统
CN116412306A (zh) * 2023-03-24 2023-07-11 深圳恒美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风道切换结构及切换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74854A (zh) * 2018-09-20 2018-12-11 福建源光电装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栓上料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09178940A (zh) * 2018-10-29 2019-01-11 北京拓威能效技术有限公司 管道切换装置
CN110027914A (zh) * 2019-04-08 2019-07-19 四川虫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式气动物流接收站及所构成的气动传输系统
CN116412306A (zh) * 2023-03-24 2023-07-11 深圳恒美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风道切换结构及切换方法
WO2024198110A1 (zh) * 2023-03-24 2024-10-03 深圳恒美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风道切换结构及切换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80372U (zh) 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及其风向切换器
CN204568663U (zh) 一种气动物料传送移载装置
CN201711963U (zh) 移动机械手臂平台
CN102295162A (zh) 移载装置
CN103706880B (zh) 摆动式拨齿装置
CN206327905U (zh) 一种气动管道换向器及气动物流输送系统
CN105291098A (zh) 回转双臂机器人
CN204808036U (zh) 自动便携式电缆传送机器人
CN205034779U (zh) 一种气动管道传输系统
CN214398708U (zh) 一种空调外机自动定位机构
CN104162887B (zh) 压机四节臂机械手
CN204208716U (zh) 喷涂机械手的底部辅助喷涂装置
CN202245307U (zh) 移载装置
CN105507591A (zh) 一种输送管切换装置及物料输送系统
CN205129855U (zh) 多功能机械手
CN205259615U (zh) 一种输送管切换装置及物料输送系统
CN102826348A (zh) 一种单轨双机械臂移动装置
CN203155449U (zh) 三自由度自动定位枪架
CN201612124U (zh) 轻巧的三维运动机构
CN207189135U (zh) 一种可交替加工的双工位加工装置
CN211003539U (zh) 一种防爆车载复合玻璃用吸固输送装置
CN203625024U (zh) 轨道式火车顶部专用液体罐装装置
CN208045381U (zh) 自动切换刀开关装置
CN203319287U (zh) 塔旋式多臂全自动码坯机
CN107322300A (zh) 一种旋转台装置及汽车装配流水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530

Address after: 410100 Xingsha Industrial Base (Changlong Street), Changsha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No. 1259, Liangtang East Road

Patentee after: Kaiyuan Instrument Co., Ltd., Changsha

Address before: 410100 No. 172 Kaiyuan Road, Changsha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nan

Patentee before: Changsha Kaiyuan Instruments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