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78851U - 一种轿车用顶端连接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轿车用顶端连接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978851U CN204978851U CN201520453719.0U CN201520453719U CN204978851U CN 204978851 U CN204978851 U CN 204978851U CN 201520453719 U CN201520453719 U CN 201520453719U CN 204978851 U CN204978851 U CN 20497885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ubber spring
- described rubber
- rubber
- assembled portion
- connection boar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Sp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轿车用顶端连接板,包括装配支架,所述装配支架包括平面环形结构的支架固定部和窄腰形圆筒结构的橡胶组装部,所述支架固定部垂直于所述橡胶组装部的轴线,所述橡胶组装部内径自中部向上端和下端逐渐增大,所述橡胶组装部上端连接所述支架固定部内侧边缘;和橡胶主簧,所述橡胶主簧为中部设置有中心通孔的旋转体结构,且所述橡胶主簧的外侧为与所述橡胶组装部内侧相匹配的窄腰形圆柱结构,所述橡胶主簧的外径自中部向上端和下端逐渐增大;和设置于所述橡胶主簧的所述中心通孔处的内套管。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产品耐久性能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制造的材料成本,并且缩短批量生产的生产加工周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轿车用顶端连接板,属于汽车减震器零部件生产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顶端连接板由于本身的结构尺寸大的局限性,传统的顶端连接板采用一体硫化,具有硫化模具模穴数量少和装配支架涂装粘合剂的缺点。在硫化成型方面,由原先的装配支架、内套管、橡胶主簧整体硫化尺寸大转变成内套管和橡胶主簧硫化尺寸小,大大增加了硫化模具的模穴数量,并且原先参与硫化的装配支架内表面需要涂装硫化粘合剂;其不足主要在于:生产制造的涂装粘合剂成本高,批量生产周期长;此外,传统顶端连接板没有快速装配工序,单件生产周期短,且由于传统顶端连接板模穴数少的缺点,造就了大批量生产周期长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轿车用顶端连接板,能够提高产品耐久性能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制造的材料成本,并且缩短批量生产的生产加工周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轿车用顶端连接板,包括:用于起刚性支撑作用的装配支架,所述装配支架包括平面环形结构的支架固定部和窄腰形圆筒结构的橡胶组装部,所述支架固定部垂直于所述橡胶组装部的轴线,所述橡胶组装部在轴线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为上端和下端,所述橡胶组装部内径自中部向上端和下端逐渐增大,所述橡胶组装部上端连接所述支架固定部内侧边缘;
和设置于所述橡胶组装部内侧的橡胶主簧,所述橡胶主簧为中部设置有中心通孔的旋转体结构,且所述橡胶主簧的外侧为与所述橡胶组装部内侧相匹配的窄腰形圆柱结构,所述橡胶主簧的外径自中部向上端和下端逐渐增大;
和设置于所述橡胶主簧的所述中心通孔处的内套管,所述内套管为金属制成且通过涂装粘合剂高温硫化与所述橡胶主簧的所述中心通孔处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装配支架的所述支架固定部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处设置有固定螺母,所述支架固定部的外侧边缘设置有防护翻边,且所述防护翻边与所述固定螺母位于所述支架固定部的同一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内套管为铝型材制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橡胶主簧的上端和下端外侧均围绕所述橡胶主簧的轴线设置有环状的径向凸起,所述橡胶主簧的上端和下端还均围绕所述橡胶主簧的轴线设置有环状的轴向凸起,每个所述轴向凸起的内侧均围绕所述橡胶主簧的轴线设置有环状的轴向凹陷。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轿车用顶端连接板,装配支架与橡胶主簧的装配作业无需涂装粘合剂的优点,同时其还避免了传统结构硫化后因橡胶主簧冷缩产生的应力,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产品耐久性能;此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轿车用顶端连接板,硫化件尺寸大大缩小,从而使硫化模具模穴数量增多,因而大批量生产周期短,且装配支架的橡胶组装部内表面不需要涂装硫化粘合剂,大大降低了生产制造测材料成本,所以在不久的将来会有大量的车型配备此类型的顶端连接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橡胶主簧和内套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配支架和固定螺母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轿车用顶端连接板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轿车用顶端连接板下端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轿车用顶端连接板上端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轿车用顶端连接板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轿车用顶端连接板,包括:用于起刚性支撑作用的装配支架1,所述装配支架1包括平面环形结构的支架固定部11和窄腰形圆筒结构的橡胶组装部12,所述支架固定部11垂直于所述橡胶组装部12的轴线,所述橡胶组装部12在轴线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为上端和下端,所述橡胶组装部12内径自中部向上端和下端逐渐增大,所述橡胶组装部12上端连接所述支架固定部11内侧边缘;和设置于所述橡胶组装部12内侧的橡胶主簧2,所述橡胶主簧2为中部设置有中心通孔21的旋转体结构,且所述橡胶主簧2的外侧为与所述橡胶组装部12内侧相匹配的窄腰形圆柱结构,所述橡胶主簧2的外径自中部向上端和下端逐渐增大;和设置于所述橡胶主簧2的所述中心通孔21处的内套管3,所述内套管3为金属制成且通过涂装粘合剂高温硫化与所述橡胶主簧2的所述中心通孔21处的内侧壁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装配支架1的所述支架固定部11设置有固定孔13,所述固定孔13处设置有固定螺母4,所述支架固定部11的外侧边缘设置有防护翻边14,且所述防护翻边14与所述固定螺母4位于所述支架固定部11的同一侧。具体优选地,所述内套管3为铝型材制成。具体优化地,所述橡胶主簧2的上端和下端外侧均围绕所述橡胶主簧2的轴线设置有环状的径向凸起22,所述橡胶主簧2的上端和下端还均围绕所述橡胶主簧2的轴线设置有环状的轴向凸起23,每个所述轴向凸起的内侧均围绕所述橡胶主簧2的轴线设置有环状的轴向凹陷24。具体地,所述轴向凸起23可以如图3至图5所示那样为非连续的结构,即有多段围绕形成环形,也可以是连续的结构。
所述内套管3的外侧和橡胶主簧2硫化粘接,所述固定螺母4和装配支架1过盈装配,然后进行快速装配形成一个整体的顶端连接板,用于减震器系统完成轴向减震效果;当出现极限工况时,橡胶主簧2上下端还具备径向凸起22进行极限工况限位作用,从而提高整车的操控性能;当整车因路面产生较大振幅的激励时,橡胶主簧4只会重复发生压缩的变形,而不会发生拉伸和剪切变形,从而能够提高橡胶的耐久性能,以弥补一体硫化而产生的橡胶拉升和剪切变形的不足。上述顶端连接板选用的新型结构,一方面可以在保证产品装配和使用性能的前提下,降低生产制造的材料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产品耐久性能,此外,此新型顶端连接板能够提高批量生产效率。
但是,并非所有顶端连接板都可以使用此新型结构设计,橡胶主簧2和装配支架1之间不是硫化粘接的,所以在橡胶主簧2因整车运动而变形时提供刚度的只有压缩,而没有拉伸和剪切提供刚度,所以刚度相对偏小一点,可以通过调整内套管3的结构已达到需求的刚度值,从而能够提高整车乘坐舒适度。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轿车用顶端连接板主要应用车型为轿车,对于大载荷的客车、货车是不适用的;根据中国市场,主机厂对成本的控制以及开发周期短的现状,轿车的用量远远大于客车和货车的用量,通过和主机厂的同步开发和实验验证,设计如图1和图2所示的产品结构及装配结构,才最终实现了顶端连接板高耐久性能,高批量生产率,低生产制造的材料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轿车用顶端连接板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所述内套管3外侧涂装粘合剂并置于橡胶模具中,注入橡胶并硫化成型制成所述橡胶主簧2;
步骤二、将所述固定螺母4通过过盈配合装配到所述装配支架1的所述支架固定部11的所述固定孔13处;
步骤三、采用力位移装配机将所述橡胶主簧2通过过盈配合方式快速装配到所述装配支架1的所述橡胶组装部12内侧。
为了使内套管3和装配支架1之间实现隔震效果,需要增加橡胶主簧2将内套管3和装配支架1连接起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顶端连接板橡胶主簧2与装配支架1之间的连接方式较为新颖:内套管3和橡胶主簧2硫化之后通过过盈配合方式快速装配进入装配支架1的橡胶组装部12内侧,代替传统的高温硫化粘接,此结构使顶端连接板的硫化件尺寸大大缩小,从而达到硫化模具模穴数量增多,批量成型产品增多,这样就实现了批量产品制作周期缩短化,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生产率;与此同时,装配支架1不参与硫化就不需要进行涂装硫化粘合剂,也会大大降低生产制造的材料成本。
上述结构在快速装配工序前期开发过程出现过很多异常情况,例如橡胶主簧2结构设计或装配夹具结构设计和表面粗糙度的不合理性,不能够将橡胶主簧2顺利装配进入装配支架1的橡胶组装部12内侧或装配夹具将橡胶主簧2割坏的现象;为了橡胶主簧2能够顺利装配进入装配支架1的橡胶组装部12内侧,且不被装配夹具割坏,最终设计了具有轴向凸起23和轴向凹陷24的橡胶主簧2结构,再配合带有导向功能的装配夹具,即可顺利将橡胶主簧2不被割坏地装配进入装配支架1的橡胶组装部12内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仅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轿车用顶端连接板,其特征是,包括:用于起刚性支撑作用的装配支架(1),所述装配支架(1)包括平面环形结构的支架固定部(11)和窄腰形圆筒结构的橡胶组装部(12),所述支架固定部(11)垂直于所述橡胶组装部(12)的轴线,所述橡胶组装部(12)在轴线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为上端和下端,所述橡胶组装部(12)内径自中部向上端和下端逐渐增大,所述橡胶组装部(12)上端连接所述支架固定部(11)内侧边缘;
和设置于所述橡胶组装部(12)内侧的橡胶主簧(2),所述橡胶主簧(2)为中部设置有中心通孔(21)的旋转体结构,且所述橡胶主簧(2)的外侧为与所述橡胶组装部(12)内侧相匹配的窄腰形圆柱结构,所述橡胶主簧(2)的外径自中部向上端和下端逐渐增大;
和设置于所述橡胶主簧(2)的所述中心通孔(21)处的内套管(3),所述内套管(3)为金属制成且通过涂装粘合剂高温硫化与所述橡胶主簧(2)的所述中心通孔(21)处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轿车用顶端连接板,其特征是,所述装配支架(1)的所述支架固定部(11)设置有固定孔(13),所述固定孔(13)处设置有固定螺母(4),所述支架固定部(11)的外侧边缘设置有防护翻边(14),且所述防护翻边(14)与所述固定螺母(4)位于所述支架固定部(11)的同一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轿车用顶端连接板,其特征是,所述内套管(3)为铝型材制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轿车用顶端连接板,其特征是,所述橡胶主簧(2)的上端和下端外侧均围绕所述橡胶主簧(2)的轴线设置有环状的径向凸起(22),所述橡胶主簧(2)的上端和下端还均围绕所述橡胶主簧(2)的轴线设置有环状的轴向凸起(23),每个所述轴向凸起的内侧均围绕所述橡胶主簧(2)的轴线设置有环状的轴向凹陷(2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453719.0U CN204978851U (zh) | 2015-06-29 | 2015-06-29 | 一种轿车用顶端连接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453719.0U CN204978851U (zh) | 2015-06-29 | 2015-06-29 | 一种轿车用顶端连接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978851U true CN204978851U (zh) | 2016-01-20 |
Family
ID=55113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453719.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78851U (zh) | 2015-06-29 | 2015-06-29 | 一种轿车用顶端连接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97885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25140A (zh) * | 2015-06-29 | 2015-09-23 | 安徽中鼎减震橡胶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轿车用顶端连接板及其加工方法 |
-
2015
- 2015-06-29 CN CN201520453719.0U patent/CN20497885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25140A (zh) * | 2015-06-29 | 2015-09-23 | 安徽中鼎减震橡胶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轿车用顶端连接板及其加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05411B (zh) | 卡车驾驶室的耐臭氧支撑橡胶减震器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624852B (zh) | 曲轴减震器带轮轮毂的成型方法 | |
CN208686861U (zh) | 一种衬套产品结构 | |
CN204978851U (zh) | 一种轿车用顶端连接板 | |
CN104925140A (zh) | 一种轿车用顶端连接板及其加工方法 | |
CN102049972A (zh) | 半融合式安全防爆弹簧轮胎 | |
CN202480858U (zh) | 一种汽车发动机悬置结构 | |
CN202058842U (zh) | 一种冷镦谐振杆 | |
CN203945934U (zh) | 一种汽车前减震器橡胶支架 | |
CN208324805U (zh) | 一种高强度汽车减震器顶端连接板 | |
CN203946169U (zh) | 一种装配式车身悬置 | |
CN204415119U (zh) | 一种汽车动力总成悬置 | |
CN210318346U (zh) | 在动力吸振器上应用的衬套结构 | |
CN209502676U (zh) | 一种制造型面凸起皮带轮的旋压工装 | |
CN209409161U (zh) | 一种防尘罩模具总成 | |
CN201566444U (zh) | 一种轿车用前悬挂支架 | |
CN221569262U (zh) | 一种新型开口悬架衬套 | |
CN205315610U (zh) | 一种新型传动轴扭转减震器总成 | |
CN205559666U (zh) | 复合式质量减振器 | |
CN204398794U (zh) | 一种汽车悬架缓冲块组件 | |
CN204845784U (zh) | 一种汽车用防共振吸振块 | |
CN205588915U (zh) | 用于减震器的连接轴承 | |
CN222346748U (zh) | 一种复合式动力总成悬置总成 | |
CN210149144U (zh) | 一种新型汽车动力悬置结构 | |
CN202441841U (zh) | 汽车发动机正时曲轴减震皮带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Termination date: 2019062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