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78756U - 管路托运车 - Google Patents
管路托运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978756U CN204978756U CN201520759572.8U CN201520759572U CN204978756U CN 204978756 U CN204978756 U CN 204978756U CN 201520759572 U CN201520759572 U CN 201520759572U CN 204978756 U CN204978756 U CN 20497875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port vehicle
- pipeline transport
- clamping band
- clamp
- vehicle accor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9000003351 stiffen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29940076664 close up Drugs 0.000 abstract 1
- 210000003437 trachea Anatomy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54 cataly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6 comp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12 waste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路托运车,包括顶部架、底部架、支撑杆和转向轮,支撑杆固定设置在顶部架和底部架之间,转向轮固定设置在底部架的下方,底部架上固定设置定位柱组件,其中,顶部架包括第一圆杆横梁和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转筒、第一支撑板、支撑柱、夹紧带和卡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路托运车通过在顶部架上设置夹持组件,利用夹紧带对排气管进行夹紧,再通过卡夹将夹紧带的两端夹紧,与现有技术中利用链条夹紧排气管相比,改善了排气管的固定效果,避免了排气管的脱落。同时,设置夹持组件与第一圆杆横梁之间可以相对转动,增加了固定排气管时的自由度,从而可以适应不同长度的排气管,夹紧带的可调整性又可以适应不同粗细的排气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管路的转运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管路托运车。
背景技术
排气系统是燃料汽车上的一个重要的系统,它的主要作用是排放发动机工作所排出的废气,同时使排出的废气污染减小,噪音减小。一般由排气歧管,排气管,催化转换器,排气温度传感器,汽车消声器和排气尾管等组成。车型不同,排气系统的布置、走向、排气管路的长短、排气管路的粗细均会不同。在生产线装车时,排气管、汽车消声器、排气尾管均是通过管路托运车进行托运到相应工位进行装配的。
图1为现有技术中管路托运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管路托运车托运排气管的状态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的管路托运车100包括顶部架110、底部架120、支撑杆130和转向轮140。
其中,支撑杆130支撑在顶部架110和底部架120之间,转向轮140固定在底部架120的下方。顶部架110上设置有挂销112和链条111,底部架120上设置有定位柱121。当转运排气管200时,将排气管200的下端套在定位柱121上,从而使排气管200的下端得到固定。利用链条111缠绕在排气管200的上端,缠绕后将链条111的末端挂在挂销112上,从而使排气管200的上端得到固定。在转向轮140的带动下,即可以对排气管200进行转运。
现有技术中的管路托运车通过链条固定排气管,其固定效果不佳,而且该管路托运车托运的排气管类型单一,仅适用于一种固定尺寸的排气管,适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路托运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改善排气管的固定效果,并能适用于多种类型的排气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路托运车,包括顶部架、底部架、支撑杆和转向轮,所述支撑杆固定设置在所述顶部架和所述底部架之间,所述转向轮固定设置在所述底部架的下方,所述底部架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对排气管的下端进行定位的定位柱组件,其中,所述顶部架包括第一圆杆横梁和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
转筒,所述转筒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一圆杆横梁上;
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转筒的外壁面固定连接;
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
用于夹持排气管上端的夹紧带,所述夹紧带与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用于在所述夹紧带夹持排气管之后,将所述夹紧带的两端卡紧的卡夹。
如上所述的管路托运车,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卡夹包括卡板、第二支撑板、用于压紧所述夹紧带位于上方的第一端的上压紧板和用于压紧所述夹紧带位于下方的第二端的下压紧板;
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卡板的中间位置的板面固定连接;
所述卡板上开设有以所述第二支撑板对称的一对通孔,两所述通孔分别与所述夹紧带的两端配合;
所述上压紧板通过第一销轴与所述卡板的上部旋转连接;
所述下压紧板通过第二销轴与所述卡板的下部旋转连接。
如上所述的管路托运车,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上压紧板和所述下压紧板分别与所述夹紧带接触的一侧均设置有锯齿。
如上所述的管路托运车,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杆包括上杆和下杆,所述上杆套设在所述下杆内;
所述下杆的一侧壁面上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均设置有顶紧螺栓,所述顶紧螺栓顶在所述上杆的外壁上。
如上所述的管路托运车,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上杆和所述下杆均为方形杆。
如上所述的管路托运车,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夹持组件的数量是多个,每个夹持组件的转筒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挡圈,所述第一挡圈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一圆杆横梁上。
如上所述的管路托运车,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挡圈为橡胶挡圈。
如上所述的管路托运车,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夹紧带为皮带或帆布带。
如上所述的管路托运车,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夹紧带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支撑柱上。
如上所述的管路托运车,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转筒的外壁面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路托运车通过在顶部架上设置夹持组件,利用夹紧带对排气管进行夹紧,再通过卡夹将夹紧带的两端夹紧,与现有技术中利用链条夹紧排气管相比,改善了排气管的固定效果,避免了排气管的脱落。同时,设置夹持组件与第一圆杆横梁之间可以相对转动,增加了固定排气管时的自由度,从而可以适应不同长度的排气管,而夹紧带的可调整性又可以适应不同粗细的排气管,由此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路托运车能够适用于多种类型的排气管。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管路托运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管路托运车托运排气管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路托运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路托运车中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路托运车中夹持组件的结构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路托运车中夹持组件的装配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路托运车中夹持组件的装配分解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路托运车中夹持组件的卡夹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路托运车中夹持组件的卡夹结构分解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路托运车中支撑杆的结构分解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路托运车中定位柱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路托运车中定位柱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路托运车中定位柱组件的装配分解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路托运车中底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路托运车中备用转向轮与加强板的配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图1-2中:
100-管路托运车110-顶部架111-链条112-挂销120-底部架
121-定位柱130-支撑杆140-转向轮200-排气管
图3-10中:
300-管路托运车310-顶部架311-第一圆杆横梁312-夹持组件
313-转筒314-第一支撑板315-支撑柱316-夹紧带317-卡夹
318-轴承319-套筒3110-螺栓3111-卡板3112-第二支撑板
3113-上压紧板3114-下压紧板3115-通孔3116-第一销轴
3117-第二销轴3118-锯齿3119-销轴固定块3120-第一挡圈
320-底部架321-定位柱组件3211-圆筒3212-第三支撑板
3213-定位柱3214-橡胶保护套322-第二圆杆横梁323-第二挡圈
324-加强横梁325-加强板326-备用转向轮327-轮轴328-紧固螺母
329-纵向杆3291-内部套管3292-外部套管330-支撑杆331-上杆
332-下杆3321-螺纹孔333-顶紧螺栓334-调节螺母340-转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路托运车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路托运车300,用于托运管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托运汽车排气管为例,该管路托运车300包括顶部架310、底部架320、支撑杆330和转向轮340。
其中,支撑杆330固定设置在顶部架310和底部架320之间,转向轮340固定设置在底部架320的下方,底部架320上固定设置有定位柱组件321,用于对排气管的下端进行定位。
顶部架310和底部架320均可以是利用现有技术中的钢材焊接形成,顶部架310包括第一圆杆横梁311,底部架320也包括横梁,定位柱组件321可以设置在底部架320横梁上。
顶部架310还包括夹持组件31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路托运车中夹持组件312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路托运车中夹持组件的结构分解图,如图4和图5所示,夹持组件312包括转筒313、第一支撑板314、支撑柱315、夹紧带316和卡夹317。
其中,转筒313可转动地套设在第一圆杆横梁311上,第一支撑板314与转筒313的外壁面固定连接,可以是焊接固定,也可以是通过其他工艺方式进行固定。支撑柱315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板314固定连接,夹紧带316用于夹持排气管的上端,该夹紧带316与支撑柱3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具体地,夹紧带316卷折的外壁与支撑柱315固定连接。卡夹317用于在夹紧带316夹持排气管之后,将夹紧带316的两端卡紧,即将A端和B端卡紧固定。
优选的是,支撑柱315的一端焊接在支撑板上,如图5所示,轴承318压装在支撑柱315中,套筒319压装在轴承318的内圈中,套筒319端部中间位置留有螺纹孔,此螺纹孔为沉头孔。夹紧带316通过螺栓3110固定在沉头孔中,根据排气管的直径大小调整夹紧带316,使夹紧带316对排气管进行夹紧,然后利用卡夹317对夹紧带316的两端,即A端和B端卡紧。夹紧带316可以皮带或帆布带,也可以是其他材质制成的夹紧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路托运车通过在顶部架310上设置夹持组件312,利用夹紧带316对排气管进行夹紧,再通过卡夹317将夹紧带316的两端夹紧,与现有技术中利用链条夹紧排气管相比,改善了排气管的固定效果,避免了排气管的脱落。同时,设置夹持组件312与第一圆杆横梁311之间可以相对转动,增加了固定排气管时的自由度,从而可以适应不同长度的排气管,而夹紧带316的可调整性又可以适应不同粗细的排气管,由此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路托运车能够适用于多种类型的排气管。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路托运车中夹持组件的卡夹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路托运车中夹持组件的卡夹结构分解图。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卡夹317的作用是对夹紧带316的两端进行夹紧。优选的是,如图6和图7所示,卡夹317包括卡板3111、第二支撑板3112、上压紧板3113和下压紧板3114。
其中,第二支撑板3112与卡板3111的中间位置的板面固定连接,卡板3111上开设有以第二支撑板3112对称的一对通孔3115,两通孔3115分别与夹紧带316的两端,即A端和B端配合。上压紧板3113通过第一销轴3116与卡板3111的上部旋转连接,上压紧板3113用于压紧夹紧带316位于上方的第一端A端。下压紧板3114通过第二销轴3117与卡板3111的下部旋转连接,下压紧板3114用于压紧夹紧带316位于下方的第二端B端。
进一步地,上压紧板3113和下压紧板3114分别与夹紧带316接触的一侧均设置有锯齿3118。
具体地,第二支撑板3112垂直焊接在卡板3111的中间位置,在第二支撑板3112的两侧的卡板3111上开有两对称的通孔3115,该通孔3115的形状与夹紧带316的形状相同,尺寸略大于夹紧带316的厚度,以保证夹紧带316能够顺利穿过该通孔3115。上压紧板3113和下压紧板3114上分别设置有矩形块状的上压紧块和下压紧块,并在矩形块长度一侧设置上述锯齿3118,以增大与夹紧带316之间的摩擦。上压紧板3113和下压紧板3114可分别绕第一销轴3116和第二销轴3117转动,销轴固定块3119分别焊接在卡板3111上,在两个销轴和两个压紧板安装后,通过旋转压紧压紧板能够保证压紧块压紧夹紧带316。两块压紧板在压紧后的锁紧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锁紧装置来实现,在此不对此进行限定。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路托运车中夹持组件的装配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路托运车中夹持组件的装配分解图。
优选的是,上述夹持组件312的数量是多个,如图8和图9所示,每个夹持组件312的转筒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挡圈3120,第一挡圈3120固定套设在第一圆杆横梁311上。该第一挡圈3120优选为橡胶挡圈,利用橡胶的弹性固定在第一圆杆横梁311上。
在每个夹持组件312的两侧均布置有橡胶挡圈,以防止夹持组件312沿着第一圆杆横梁311的长度方向移动。可以设置橡胶挡圈的内径小于第一圆杆横梁311的外径,以保证其可以卡紧在第一圆杆横梁311上,不会轻易移动。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路托运车中支撑杆的结构分解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是,支撑杆330包括上杆331和下杆332,上杆331和下杆332均可以是方形杆,上杆331套设在下杆332内。下杆332的一侧壁面上设置有多个螺纹孔3321,螺纹孔3321内均设置有顶紧螺栓333,顶紧螺栓333顶在上杆331的外壁上。
具体地,上述支撑杆330由上杆331和下杆332组成,二者均是中空的方杆结构,二者间隙配合,上杆331可在下杆332中上下移动,下杆332上等距离布置有螺纹孔3321,该螺纹孔3321均设置在方杆的一侧壁面上,并为通孔。待确定好支撑杆330的高度,即上杆331和下杆332的相对位置确定后,旋拧上述顶紧螺栓333,并将调节螺母334拧紧。上述支撑杆330的固定原理是通过顶紧螺栓333的端面将上杆331压紧在下杆332的内侧面上,将顶紧螺栓333拧紧后再拧紧调节螺母334的目的是防止调节顶紧螺栓333在使用过程中松动。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路托运车中定位柱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路托运车中定位柱组件的装配示意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路托运车中定位柱组件的装配分解图。
优选的是,定位柱组件321包括圆筒3211、第三支撑板3212和定位柱3213,其中,圆筒3211可转动地套设在底部架320的第二圆杆横梁322上,第三支撑板3212与圆筒3211的外壁面固定连接,定位柱3213的一端与第三支撑板3212固定连接,定位柱3213的另一端与排气管的下端相配合,对排气管的下端进行定位。
通过圆筒3211与第二圆杆横梁322之间的相对转动可以调整排气管下端,从而适应以固定不同长度的排气管。
优选的是,该定位柱组件321的数量为多个,每个定位柱3213的圆筒3211两端均设置有第二挡圈323,该第二挡圈323固定套设在第二圆杆横梁322上。该第二挡圈323优选为橡胶挡圈,利用橡胶的弹性固定在第二圆杆横梁322上。
在每个定位柱组件321的两侧均布置有橡胶挡圈,以防止定位柱组件321沿着第二圆杆横梁322的长度方向移动。可以设置橡胶挡圈的内径小于第二圆杆横梁322的外径,以保证其可以卡紧在第二圆杆横梁322上,不会轻易移动。
进一步地,在定位柱3213上还设置有橡胶保护套3214,如图11所示,橡胶保护套3214的内径略小于定位柱3213的外径,以保证橡胶保护套3214可以套紧在定位柱3213上,同样在第三支撑板3212上也可以设置橡胶垫。这主要是保证定位排气管时,排气管的内壁、法兰面与定位柱3213之间弹性连接,避免撞击磕碰。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路托运车中底部架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路托运车中,底部架320还包括加强横梁324和可伸缩的纵向杆329,该纵向杆329包括外部套管3292和内部套管3291,内部套管3291套设在外部套管3292内,外部套管3292的一侧壁面上设置有多个螺纹孔,螺纹孔内均设置有顶紧螺栓,顶紧螺栓顶在内部套管3291上,内部套管3291和外部套管3292均可以是方形管,通过调整二者之间的相对位置来实现纵向杆329长度的调整。
优选的是,加强横梁32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外部套管3292上,如图14所示,该底部架320还包括加强板325,加强板325固定在加强横梁324上,加强板325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备用转向轮326。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路托运车中备用转向轮与加强板的配合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14,底部架320中间位置设置两个加强横梁324,主要作用是当竖直的支撑杆330加长、底部架320上的纵向杆329加长,从而使管路托运车加高和底部架320加宽时,保证小车的强度。另外,当底部架320加宽过大时,管路托运车300的底部架320中间部位需要支撑,故在加强横梁324上两端部的上下面分别焊接加强板325,加强板325中间位置带有螺纹通孔,以便与备用转向轮326螺纹连接,实现备用转向轮326的升降功能。根据管路托运车300的底部架320宽度的加大情况,决定是否需要使用该备用转向轮。
加强板325焊接在加强横梁324上以后,备用轮轴327通过螺纹配合装配到加强板325的螺纹孔中,然后拧紧紧固螺母328,紧固螺母328可以在加强板的上方,也可以在加强板的下方。通过调节备用轮轴327拧入螺纹孔的深度,可以调节备用转向轮326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路托运车在使用时,首先根据排气管的长度及走向,对底部架的纵向杆及竖直的支撑杆330的长度进行调节并紧固后,根据底部架320上纵向杆329的长度决定是否需要启用备用转向轮326,以便支撑底部架320。然后将排气管带法兰面的一端套在定位柱组件321上,排气管的另一端通过夹持组件312上的夹紧带316缠紧后,用卡夹317将夹紧带316夹紧即可。由于夹持组件312可以相对第一圆杆横梁311转动、夹紧带316的缠绕半径可以随着排气管的管径调整,以及定位柱组件321可以相对第二圆杆横梁322转动,故以上三件会根据排气管的走向自动调节最终合适的位置,从而适应了不同类型的排气管。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管路托运车,包括顶部架、底部架、支撑杆和转向轮,所述支撑杆固定设置在所述顶部架和所述底部架之间,所述转向轮固定设置在所述底部架的下方,所述底部架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对排气管的下端进行定位的定位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架包括第一圆杆横梁和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
转筒,所述转筒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一圆杆横梁上;
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转筒的外壁面固定连接;
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
用于夹持排气管上端的夹紧带,所述夹紧带与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用于在所述夹紧带夹持排气管之后,将所述夹紧带的两端卡紧的卡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托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夹包括卡板、第二支撑板、用于压紧所述夹紧带位于上方的第一端的上压紧板和用于压紧所述夹紧带位于下方的第二端的下压紧板;
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卡板的中间位置的板面固定连接;
所述卡板上开设有以所述第二支撑板对称的一对通孔,两所述通孔分别与所述夹紧带的两端配合;
所述上压紧板通过第一销轴与所述卡板的上部旋转连接;
所述下压紧板通过第二销轴与所述卡板的下部旋转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路托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紧板和所述下压紧板分别与所述夹紧带接触的一侧均设置有锯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托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包括上杆和下杆,所述上杆套设在所述下杆内;
所述下杆的一侧壁面上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均设置有顶紧螺栓,所述顶紧螺栓顶在所述上杆的外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路托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杆和所述下杆均为方形杆。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管路托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的数量是多个,每个夹持组件的转筒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挡圈,所述第一挡圈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一圆杆横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路托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圈为橡胶挡圈。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管路托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带为皮带或帆布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路托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带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支撑柱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管路托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转筒的外壁面焊接固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759572.8U CN204978756U (zh) | 2015-09-28 | 2015-09-28 | 管路托运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759572.8U CN204978756U (zh) | 2015-09-28 | 2015-09-28 | 管路托运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978756U true CN204978756U (zh) | 2016-01-20 |
Family
ID=55113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759572.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978756U (zh) | 2015-09-28 | 2015-09-28 | 管路托运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97875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72858A (zh) * | 2015-09-28 | 2015-12-23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管路托运车 |
-
2015
- 2015-09-28 CN CN201520759572.8U patent/CN204978756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72858A (zh) * | 2015-09-28 | 2015-12-23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管路托运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758617B1 (en) | Pipe-to-pipe brace assembly | |
US9853346B2 (en) | High capacity sector mount | |
US6241276B1 (en) | Auxiliary wheel assembly | |
CN105172858A (zh) | 管路托运车 | |
CN109737119B (zh) | 一种链式快捷抱箍 | |
CN208773045U (zh) | 一种山楂烘干机夹紧装置 | |
US9090158B2 (en) | Support for vertically mounted exhaust components | |
CN204978756U (zh) | 管路托运车 | |
CN204978764U (zh) | 管路托运车 | |
CN206814146U (zh) | 一种可变宽度铝扁管收卷筒 | |
JP3178808U (ja) | 配管支持の補強材 | |
CN202689570U (zh) | 一种混凝土布料装置和混凝土泵车 | |
CN102897695B (zh) | 固紧装置及应用该固紧装置的叉车 | |
CN211387514U (zh) | 一种弯头翻转焊接装置 | |
CN110252556A (zh) | 一种管道支撑装置 | |
CN204978755U (zh) | 管路托运车 | |
CN220838757U (zh) | 一种便携式圆管对接辅助定位夹具 | |
CN207771671U (zh) | 一种汽车曲轴定位装置 | |
CN206617665U (zh) | 一种穿楼板钢管的支撑管卡 | |
CN216333164U (zh) | 一种制冷剂钢瓶灌装固定装置 | |
CN206694833U (zh) | 一种可移动式气瓶防倾倒装置 | |
CN106379307B (zh) | 一种角度可调式管路固定支架 | |
CN214578803U (zh) | 三角形支撑装置 | |
CN212804580U (zh) | 一种罐式集装箱用气相管路可调节装置 | |
JPS6139176Y2 (zh)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56 |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Patentee after: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Patentee befor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Co., Lt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6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