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58059U - 楼道吊杆座椅电梯 - Google Patents
楼道吊杆座椅电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958059U CN204958059U CN201520715704.7U CN201520715704U CN204958059U CN 204958059 U CN204958059 U CN 204958059U CN 201520715704 U CN201520715704 U CN 201520715704U CN 204958059 U CN204958059 U CN 20495805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spension rod
- chain
- track
- stair
- head sprock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楼道吊杆座椅电梯,包括吊装在楼梯天棚上的轨道、安装在楼梯间的驱动装置、与轨道配套安装的传动机构、安装在轨道内的十字轴万向链条、与十字轴万向链条末端通过连扳铰接的吊杆座椅和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楼梯顶板上安装与楼梯平行的轨道,在轨道内安装十字万向轴链条,在链条上挂设吊杆座椅,能使链条沿着轨道的延伸方向运动,从而带动吊杆座椅在层间运动,实现既有建筑物层间输送,在安装过程中无需破坏既有建筑结构,安装完成后不影响既有楼梯正常使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较低,而且,传动过程采用纯机械结构,方便维修,运行稳定,使用寿命长,能够有效解决既有无电梯多层建筑垂直运输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与既有建筑物配套安装层间输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楼道吊杆座椅电梯。
背景技术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居住在没有安装电梯的多层楼内的老年人出行困难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出现“悬空”老人,直接影响居家养老模式的推行,为了解决该问题,目前,部分城市出现一些在既有建筑物外加装轿厢式电梯的的成功案例,但是,在楼体外部加装电梯,一般品牌电梯安装费用大致在50万左右,成本较高,安装完成后占用空间大,影响低层住户的通风和采光,容易产生邻里纠纷,同时轿厢式电梯属于特种设备,需要各个部门审批才能加装,而且需要安装轿厢式电梯的建筑物的建筑结构应该符合相关规划和质监标准,所以,成功案例不多,推广困难;为此,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两种能够安装在楼梯间内的别墅座椅电梯和接力式电梯,但是这两种电梯占用楼道的有效空间,影响楼梯的消防功能;所以,根据普通住宅居民或者别墅内的需求以及方便老年人出行,设计一种既不破坏现有建筑结构,同时也不影响楼道的消防和通行功能的运输装置是本领域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楼道吊杆座椅电梯,在安装过程中无需破坏既有建筑结构,安装完成后不影响既有楼梯正常使用,不占用楼道的消防空间,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较低,而且,传动过程采用纯机械结构,方便维修,运行稳定,使用寿命长,能够有效解决既有无电梯多层建筑垂直运输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楼道吊杆座椅电梯,包括吊装在楼梯天棚上的轨道、安装在楼梯间的驱动装置、与轨道配套安装的传动机构、安装在轨道内的十字轴万向链条、与十字轴万向链条末端通过连扳铰接的吊杆座椅和控制系统,所述轨道与楼梯天棚平行、且与楼梯的延伸方向一致,轨道借助于可调整支架固定于楼梯天棚上,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竖向固定安装在最上层的楼梯间天棚上的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主轴末端连接的减速机和借助于联轴器安装在减速机动力输出端的传动杆,传动杆借助于链传动装置与传动机构连接,传动机构牵引十字轴万向链条在轨道内向上或者向下运动,链条用于带动垂直导向杆和与之铰接的吊杆座椅沿着轨道延伸方向运动。
所述轨道包括倾斜段、水平段和弧形连接段,所述倾斜段与楼梯爬升角度一致,所述水平段位于楼梯平台处,水平段与倾斜段之间用弧形连接段连接,水平段与其他方向的水平段之间也用弧形连接段连接。
所述轨道包括截面为倒置的U形槽和固定安装在U形槽内的上下两组导轨,每组导轨包括四根固定安装在U形槽内壁上的方钢,四根方钢两两相对分设在U形槽内壁,位于上方的导轨空间用于垂直导向杆上部滚轮穿行,位于下方的导轨空间用于十字轴万向链条和垂直导向杆下部滚轮穿行,U形槽通过可调整支架固定于楼梯天棚上。
所述吊杆座椅包括垂直导向杆、横向固定在垂直导向杆中部的横杆、上端与垂直导向杆下端铰接的摆杆、与摆杆下端铰接的吊杆和安装在吊杆下端的可折叠式座椅,所述横杆末端铰接气弹簧,气弹簧下端与摆杆中部铰接,所述垂直导向杆上端和中部分别安装上轮轴和下轮轴,上轮轴两端分别安装上部滚轮,上部滚轮和位于U形槽上部的导轨滚动配合,所述下部轮轴两端分别安装下部滚轮,下部轮轴与十字轴万向链条通过连板铰接,下部滚轮与位于U形槽下部的导轨滚动配合,所述垂直导向杆中部设有两套定位滚轮,两套定位滚轮设置在位于U形槽下部的导轨内侧、且与导轨的方钢内侧滚动配合。
所述可折叠式座椅包括借助于旋转套铰接在吊杆下部的椅面和铰接在旋转套下端的伸缩杆,所述气弹簧伸缩杆上端与椅面中部铰接,所述旋转套套装在吊杆下部,所述吊杆上固定安装半圆环形压板,半圆环形压板位于旋转套上方,所述旋转套下端还铰接脚踏,脚踏与椅面分设在旋转套两侧。
所述吊杆为中空管状结构,其中心穿设刹车杆,中空管状结构侧壁上开设竖向长孔,刹车杆顶端水平安装压杆,压杆穿过竖向长孔,所述刹车杆与中空管状结构内壁之间安装复位弹簧,所述吊杆侧壁上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销杆,所述垂直导向杆和摆杆侧壁上均设有销孔,当吊杆、摆杆和垂直导向杆轴线重合时,销杆的轴线与设置在垂直导向杆和摆杆侧壁上的销孔轴线重合,销杆插入销孔时用于保证垂直导向杆、摆杆和吊杆轴线始终重合。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PLC、安装在层间的呼叫器、安装在吊杆上的操作模块和安装在吊杆上的雷达组,所述安装在层间的呼叫器与吊杆上的操作模块无线通信,安装在层间的呼叫器还分别于PLC无线通信,所述安装在吊杆上的雷达组与安装在层间的呼叫器无线通信,所述PLC与驱动电机控制端通信。
所述传动机构为缓冲链轮组,所述缓冲链轮组包括固定框架、主轴、主链轮、中间链轮、缓冲装置和张紧装置,所述主轴竖向安装在固定框架内侧、且其两端均通过轴承与固定框架连接,所述主链轮通过轴承安装在主轴中部,所述中间链轮固定安装在主轴上部,所述主链轮与主轴之间安装缓冲装置,所述主轴与固定框架之间安装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主轴中部的两套“一”字形固定臂、弧形杆、滑竿和弹性机构,两套固定臂中部均与主轴固定连接、且两套固定臂分设在主链轮上部和下部,所述主链轮本体上设有两个弧形槽孔,两个弧形槽孔相对于主链轮的轴线对称设置,两个弧形槽孔的轨迹线所在的轴线与主链轮的轴线重合,所述位于主链轮上部的固定臂两端均固定安装一根竖向的滑竿,滑竿下端与位于主链轮下部的固定臂两端固定连接,所述位于固定臂两端的滑竿分别穿过主链轮上的两个弧形槽孔设置,所述固定臂与主链轮之间安装弹性机构,弹性机构用于使固定臂能相对于主链轮在不低于两个齿间距的范围内摆动。
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分别固定安装在主链轮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两组立杆、穿设在固定臂两端的两根弧形杆和套装在每根弧形杆上的两根螺旋弹簧,每组立杆包括竖向安装在主链轮上表面或下表面上的两根立杆,所述每根固定杆两端均设置一个弧形孔,弧形孔的轨迹线所在的轴线与主轴的轴线重合,所述弧形孔内穿设弧形杆,弧形杆两端分别与位于固定臂一端两侧的两根立杆固定连接,套装在弧形杆上的两根螺旋弹簧分设在固定臂两侧。
所述张紧装置包括呈上下布置的两根摆臂、竖向安装在摆臂同一端的张紧轴、安装在张紧轴上的张紧链轮和用于调整摆臂与固定框架之间夹角的螺杆,所述两根摆臂端部均借助于套筒与主轴滑动连接,安装在摆臂端部的张紧轴与主轴的轴线平行,所述螺杆一端与张紧轴固定连接,螺杆另外一端穿过固定框架上设置的定位板后用螺母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楼梯顶板上安装与楼梯平行的轨道,在轨道内安装十字万向轴链条,在链条上挂设吊杆座椅,通过一套驱动电机、一根传动杆和分设在层间的传动机构,依次顺序牵引链条,能使链条沿着轨道的延伸方向运动,从而带动吊杆座椅在层间运动,实现既有建筑物层间输送,在安装过程中无需破坏既有建筑结构,安装完成后不影响既有楼梯正常使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较低,而且,传动过程采用纯机械结构,方便维修,运行稳定,使用寿命长,能够有效解决既有无电梯多层建筑垂直运输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状态1);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状态2);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状态3);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状态4)
图5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1中部标准层俯视图;
图7是图1顶层俯视图;
图8是吊杆座椅结构示意图(收起状态);
图9是吊杆座椅结构示意图(放下状态);
图10是吊杆座椅结构示意图(吊杆收起,座椅放下);
图11是图10的左视图;
图12是链条吊杆座椅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0的局部放大图(销杆部分);
图14是图10的局部放大图(垂直导向杆与链条部分);
图15是图10的局部放大图(座椅部分);
图16是图10的局部放大图(刹车部分)
图17是缓冲链轮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缓冲链轮组的主链轮与主轴配合关系示意图;
在附图中:1、驱动电机;2、减速机;3、传动杆;4、缓冲链轮组;4-1、螺旋弹簧;4-2、主轴;4-3、固定臂;4-4、滑竿;4-5、主链轮;4-6、立杆;4-7、弧形槽孔;4-8;弧形杆;4-9、固定框架;4-10、螺杆;4-11、中间链轮;4-12、张紧链轮;4-13、轴套;4-14、摆臂;5、扶手;6、楼梯;7、轨道;7-1、U形槽;7-2、方钢;8、吊杆座椅;8-1、垂直导向杆;8-2、横杆;8-3、气弹簧;8-4、摆杆;8-5、吊杆;8-6、座椅;8-7;上部滚轮;8-8、下部滚轮;8-9、销杆;8-10、刹车杆;8-11、脚踏;8-12、压板,8-13、旋转套;8-14、伸缩杆;9、链条,10、可调整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为解决现有未安装电梯建筑物出行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如图1-7所示的楼道吊杆座椅电梯,包括吊装在楼梯天棚上的轨道7、安装在楼梯间的驱动装置、与轨道7配套安装的传动机构、安装在轨道7内的十字轴万向链条9、与十字轴万向链条末端通过连扳铰接的吊杆座椅8和控制系统,所述轨道7与楼梯天棚平行、且与楼梯的延伸方向一致,轨道7借助于可调整支架固定于楼梯天棚上,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竖向固定安装在最上层的楼梯间天棚上的驱动电机1、与驱动电机1主轴末端连接的减速机2和借助于联轴器安装在减速机2动力输出端的传动杆3,传动杆3借助于链传动装置与传动机构连接,传动机构牵引十字轴万向链条9在轨道7内向上或者向下运动,链条9用于带动垂直导向杆和与之铰接的吊杆座椅8沿着轨道7延伸方向运动,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十字轴万向链条采用本申请人于2015年05月12日申请的,专利号为201520302188.5的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4610694U),在具体应用时,十字轴万向链条的行走轮安装在轨道内,传动机构的主链轮与驱动轮啮合,通过拨动驱动轮实现十字轴万向链条在轨道内的运动。
本实用新型中的轨道7包括倾斜段、水平段和弧形连接段,所述倾斜段与楼梯6爬升角度一致,所述水平段位于楼梯平台处,水平段与倾斜段之间用弧形连接段连接,水平段与其他方向的水平段之间也用弧形连接段连接;轨道7包括截面为倒置的U形槽7-1和固定安装在U形槽7-1内的上下两组导轨,每组导轨包括四根固定安装在U形槽7-1内壁上的方钢7-2,四根方钢7-2两两相对分设在U形槽7-1内壁,位于上方的导轨空间用于垂直导向杆上部滚轮穿行,位于下方的导轨空间用于十字轴万向链条9和垂直导向杆下部滚轮穿行,U形槽7-1通过可调整支架固定于楼梯天棚上。
本实用新型的吊杆座椅8(参见附图8-16)包括垂直导向杆8-1、横向固定在垂直导向杆8-1中部的横杆8-2、上端与垂直导向杆8-1下端铰接的摆杆8-4、与摆杆8-4下端铰接的吊杆和安装在吊杆下端的可折叠式座椅,所述横杆8-2末端铰接气弹簧8-3,气弹簧8-3下端与摆杆8-4中部铰接,所述垂直导向杆8-1上端和中部分别安装上轮轴和下轮轴,上轮轴两端分别安装上部滚轮8-7,上部滚轮和位于U形槽7-1上部的导轨滚动配合,所述下部轮轴两端分别安装下部滚轮8-8,下部轮轴与十字轴万向链条9通过连板铰接,下部滚轮与位于U形槽7-1下部的导轨滚动配合,所述垂直导向杆8-1中部设有两套定位滚轮,两套定位滚轮设置在位于U形槽7-1下部的导轨内侧、且与导轨的方钢内侧滚动配合;可折叠式座椅8-6包括借助于旋转套8-13铰接在吊杆8-5下部的椅面和铰接在旋转套8-5下端的伸缩杆8-14,所述伸缩杆上端与椅面中部铰接,所述旋转套8-13套装在吊杆8-5下部,所述吊杆8-5上固定安装半圆环形压板8-12,半圆环形压板位于旋转套8-13上方,所述旋转套下端还铰接脚踏8-11,脚踏与椅面分设在旋转套两侧;吊杆8-5为中空管状结构,其中心穿设刹车杆8-10,中空管状结构侧壁上开设竖向长孔,刹车杆顶端水平安装压杆,压杆穿过竖向长孔,所述刹车杆与中空管状结构内壁之间安装复位弹簧,所述吊杆侧壁上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销杆,所述垂直导向杆和摆杆侧壁上均设有销孔,当吊杆、摆杆和垂直导向杆轴线重合时,销杆的轴线与设置在垂直导向杆和摆杆侧壁上的销孔轴线重合,销杆插入销孔时用于保证垂直导向杆、摆杆和吊杆轴线始终重合。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包括PLC、安装在层间的呼叫器、安装在吊杆8-5上的操作模块和安装在吊杆8-5上的雷达组,所述安装在层间的呼叫器与吊杆8-5上的操作模块无线通信,安装在层间的呼叫器还分别于PLC无线通信,所述安装在吊杆8-5上的雷达组与安装在层间的呼叫器无线通信,所述PLC与驱动电机1控制端通信,。
本实用新型中的传动机构为缓冲链轮组4(参见附图17-18),所述缓冲链轮组包括固定框架4-9、主轴4-2、主链轮4-5、中间链轮4-11、缓冲装置和张紧装置,所述主轴4-2竖向安装在固定框架4-9内侧、且其两端均通过轴承与固定框架4-9连接,所述主链轮4-5通过轴承安装在主轴4-2中部,所述中间链轮4-11固定安装在主轴4-2上部,所述主链轮4-5与主轴4-2之间安装缓冲装置,所述主轴4-2与固定框架4-9之间安装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主轴4-2中部的两套“一”字形固定臂4-3、弧形杆4-8、滑竿4-4和弹性机构,两套固定臂4-3中部均与主轴4-2固定连接、且两套固定臂4-3分设在主链轮4-5上部和下部,所述主链轮4-5本体上设有两个弧形槽孔4-7,两个弧形槽孔4-7相对于主链轮4-5的轴线对称设置,两个弧形槽孔4-7的轨迹线所在的轴线与主链轮4-5的轴线重合,所述位于主链轮4-5上部的固定臂4-3两端均固定安装一根竖向的滑竿4-4,滑竿4-4下端与位于主链轮4-5下部的固定臂4-3两端固定连接,所述位于固定臂4-3两端的滑竿4-4分别穿过主链轮4-5上的两个弧形槽孔4-7设置,所述固定臂4-3与主链轮4-5之间安装弹性机构,弹性机构用于使固定臂4-3能相对于主链轮4-5在不低于两个齿间距的范围内摆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弹性机构包括分别固定安装在主链轮4-5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两组立杆4-6、穿设在固定臂4-3两端的两根弧形杆4-8和套装在每根弧形杆4-8上的两根螺旋弹簧4-1,每组立杆4-6包括竖向安装在主链轮4-5上表面或下表面上的两根立杆4-6,所述每根固定杆两端均设置一个弧形孔,弧形孔的轨迹线所在的轴线与主轴4-2的轴线重合,所述弧形孔内穿设弧形杆4-8,弧形杆4-8两端分别与位于固定臂4-3一端两侧的两根立杆4-6固定连接,套装在弧形杆4-8上的两根螺旋弹簧4-1分设在固定臂4-3两侧;张紧装置包括呈上下布置的两根摆臂4-14、竖向安装在摆臂4-14同一端的张紧轴、安装在张紧轴上的张紧链轮4-12和用于调整摆臂4-14与固定框架4-9之间夹角的螺杆4-10,所述两根摆臂4-14端部均借助于套筒与主轴4-2滑动连接,安装在摆臂4-14端部的张紧轴与主轴4-2的轴线平行,所述螺杆4-10一端与张紧轴固定连接,螺杆4-10另外一端穿过固定框架4-9上设置的定位板后用螺母固定。
在具体安装过程中,将PLC控制箱安装在建筑顶层,PLC控制箱、驱动电机和呼叫器通过安装在顶层的电力开关箱供电,吊杆上安装的雷达组和操作模块配套安装独立蓄电池,驱动电机采用伺服电机,接受PLC控制,具体安装时,在顶层地面层高位置加装与楼梯爬升角度一致的钢梁,钢梁延伸方向与下层楼梯延伸方向一致,所加装的钢梁用于安装顶层轨道,当吊挂座椅运行至最顶层时,所安装的顶层轨道用于容纳吊挂座椅前端的链条,传动杆竖向安装在楼梯中间休息平台处,当楼梯井的空间能够容纳传动杆时,将其安装在楼梯井内,当楼梯井的空间不足以容纳传动杆安装时,将传动杆安装在楼梯中间休息平台拐角处,只要不影响正常通行即可,本实用新型的轨道的轨迹中心在扶手外侧,与扶手的水平距离在30CM左右,在轨道水平转弯的位置固定安装传动机构,每层楼梯中间的休息平台处安装一套传动机构,传动机构采用缓冲链轮组,缓冲链轮组的固定框架相对于轨道固定安装,缓冲链轮的中间链轮和张紧链轮与安装在传动杆上的链轮用链条连接,缓冲链轮组的主链轮与安装在轨道内的十字轴万向链条的驱动轮啮合。
应用时,与PLC配套安装呼叫器,呼叫器安装在层间墙体上,呼叫器配套设置读卡器,乘客持电梯卡刷卡后方可呼叫电梯,呼叫器上根据建筑物楼层数量设置按钮,乘客呼叫电梯后,呼叫器发信号给PLC,PLC控制伺服电机运转,通过传动杆和传动机构牵引十字轴万向链条运动,直至将吊杆座椅牵引至乘客所在层的原点处(原点是根据楼梯间的空间位置设定),电梯在空载运行时,安装在吊杆上的雷达组实时对行进过程中的障碍物进行监测,当发现障碍物时,在距离障碍物一定距离时,发出信号给操作模块,操作模块传递信号给PLC。PLC控制伺服电机停止运转,同时将该信息传递给所有呼叫器,并在呼叫器上显示障碍所在楼层,提醒乘客;电梯到达时,乘客向下拉动吊杆,当吊杆、摆杆和垂直导向杆处于同一轴线位置时,通过销杆和销孔将吊杆、摆杆和垂直导向杆固定成直线状态,然后,乘客翻转座椅,并根据上楼或下楼方向将座椅旋转90°,旋转后的座椅在压板的作用下,保持水平状态不变,此时,乘客把电梯卡插入吊杆座椅上的接触式读卡器,将设置在吊杆上的三个按钮激活(三个按钮分别是上升、停止和下降,上升按钮用于选择上楼,下降按钮用于选择下楼,停止按钮用于随时选择停止运行,保证安全),乘客乘坐电梯后,选择按钮启动,操作模块传递无线信号至对应层的呼叫器,呼叫器与PLC通信后,PLC根据操作模块的选择信号控制伺服电机运转,伺服电机通过传动杆和传动机构牵引十字轴万向链条运动,直至将吊杆座椅牵引至目标层的原点处,完成一次正常运输,完成之后,乘客离开座椅后,将座椅回转90°,座椅自动翻转复位,乘客将电梯卡从接触式读卡器内取出,三个按钮处于断电状态,避免误操作,最后将销杆下拉至脱离销孔,在气弹簧的作用下,摆杆向上摆动,吊杆向楼梯扶手方向移动一定距离,与扶手保持2-3cm的距离,确保不使用时不占用楼梯空间。
为了确保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安全,与座椅配套安装安全带,当乘客乘坐时,把安全带与吊杆固定连接,即使出现突发状况,也能保证乘客安全,同时,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因电机失去动力或链条断裂等因素造成电梯失控下滑时,乘客可采用手动刹车装置进行刹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轨道和传动机构均安装在楼梯面2.2M以上的位置,不占用楼梯的消防空间和通行空间;乘客乘坐电梯时面对或者背对方向与楼梯延伸方向一致,电梯载人运行时所占用的楼梯空间与乘客步行时所占用的楼梯空间基本一致,不会对同向或相向行走人员造成影响,同时,电梯运行范围与楼层间的入户门开启范围不干涉,保证使用安全;另外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传动部分采用纯机械结构,稳定性高,便于安装和维护,使用寿命长;本实用新型的吊杆与垂直导向杆在气弹簧作用下处于折叠状态,座椅也采用折叠式座椅,闲置时和空载运行时能够贴近扶手,整体厚度在15CM以内,对楼梯的消防和通行功能的影响较小,吊杆座椅处于折叠状态停止运行时只占用局部很小空间,可以停留在楼层任何位置,对通信基本不产生影响。
Claims (10)
1.一种楼道吊杆座椅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装在楼梯天棚上的轨道(7)、安装在楼梯间的驱动装置、与轨道(7)配套安装的传动机构、安装在轨道(7)内的十字轴万向链条(9)、与十字轴万向链条末端通过连扳铰接的吊杆座椅(8)和控制系统,所述轨道(7)与楼梯天棚平行、且与楼梯的延伸方向一致,轨道(7)借助于可调整支架固定于楼梯天棚上,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竖向固定安装在最上层的楼梯间天棚上的驱动电机(1)、与驱动电机(1)主轴末端连接的减速机(2)和借助于联轴器安装在减速机(2)动力输出端的传动杆(3),传动杆(3)借助于链传动装置与传动机构连接,传动机构牵引十字轴万向链条(9)在轨道(7)内向上或者向下运动,链条(9)用于带动垂直导向杆和与之铰接的吊杆座椅(8)沿着轨道(7)延伸方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道吊杆座椅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7)包括倾斜段、水平段和弧形连接段,所述倾斜段与楼梯(6)爬升角度一致,所述水平段位于楼梯平台处,水平段与倾斜段之间用弧形连接段连接,水平段与其他方向的水平段之间也用弧形连接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楼道吊杆座椅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7)包括截面为倒置的U形槽(7-1)和固定安装在U形槽(7-1)内的上下两组导轨,每组导轨包括四根固定安装在U形槽(7-1)内壁上的方钢(7-2),四根方钢(7-2)两两相对分设在U形槽(7-1)内壁,位于上方的导轨空间用于垂直导向杆上部滚轮穿行,位于下方的导轨空间用于十字轴万向链条(9)和垂直导向杆下部滚轮穿行,U形槽(7-1)通过可调整支架固定于楼梯天棚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楼道吊杆座椅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座椅(8)包括垂直导向杆、横向固定在垂直导向杆(8-1)中部的横杆(8-2)、上端与垂直导向杆(8-1)下端铰接的摆杆(8-4)、与摆杆(8-4)下端铰接的吊杆和安装在吊杆下端的可折叠式座椅,所述横杆(8-2)末端铰接气弹簧(8-3),气弹簧(8-3)下端与摆杆(8-4)中部铰接,所述垂直导向杆上端和中部分别安装上轮轴和下轮轴,上轮轴两端分别安装上部滚轮,上部滚轮和位于U形槽(7-1)上部的导轨滚动配合,所述下部轮轴两端分别安装下部滚轮,下部轮轴与十字轴万向链条(9)通过连板铰接,下部滚轮与位于U形槽(7-1)下部的导轨滚动配合,所述垂直导向杆(8-1)中部设有两套定位滚轮,两套定位滚轮设置在位于U形槽(7-1)下部的导轨内侧、且与导轨的方钢内侧滚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楼道吊杆座椅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式座椅(8-6)包括借助于旋转套铰接在吊杆(8-5)下部的椅面和铰接在旋转套(8-5)下端的伸缩杆,所述气弹簧伸缩杆上端与椅面中部铰接,所述旋转套套装在吊杆(8-5)下部,所述吊杆(8-5)上固定安装半圆环形压板,半圆环形压板位于旋转套上方,所述旋转套下端还铰接脚踏,脚踏与椅面分设在旋转套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楼道吊杆座椅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8-5)为中空管状结构,其中心穿设刹车杆,中空管状结构侧壁上开设竖向长孔,刹车杆顶端水平安装压杆,压杆穿过竖向长孔,所述刹车杆与中空管状结构内壁之间安装复位弹簧,所述吊杆侧壁上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销杆,所述垂直导向杆和摆杆侧壁上均设有销孔,当吊杆、摆杆和垂直导向杆轴线重合时,销杆的轴线与设置在垂直导向杆和摆杆侧壁上的销孔轴线重合,销杆插入销孔时用于保证垂直导向杆、摆杆和吊杆轴线始终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楼道吊杆座椅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PLC、安装在层间的呼叫器、安装在吊杆(8-5)上的操作模块和安装在吊杆(8-5)上的雷达组,所述安装在层间的呼叫器与吊杆(8-5)上的操作模块无线通信,安装在层间的呼叫器还分别于PLC无线通信,所述安装在吊杆(8-5)上的雷达组与安装在层间的呼叫器无线通信,所述PLC与驱动电机(1)控制端通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楼道吊杆座椅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为缓冲链轮组(4),所述缓冲链轮组包括固定框架(4-9)、主轴(4-2)、主链轮(4-5)、中间链轮(4-11)、缓冲装置和张紧装置,所述主轴(4-2)竖向安装在固定框架(4-9)内侧、且其两端均通过轴承与固定框架(4-9)连接,所述主链轮(4-5)通过轴承安装在主轴(4-2)中部,所述中间链轮(4-11)固定安装在主轴(4-2)上部,所述主链轮(4-5)与主轴(4-2)之间安装缓冲装置,所述主轴(4-2)与固定框架(4-9)之间安装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主轴(4-2)中部的两套“一”字形固定臂(4-3)、弧形杆(4-8)、滑竿(4-4)和弹性机构,两套固定臂(4-3)中部均与主轴(4-2)固定连接、且两套固定臂(4-3)分设在主链轮(4-5)上部和下部,所述主链轮(4-5)本体上设有两个弧形槽孔(4-7),两个弧形槽孔(4-7)相对于主链轮(4-5)的轴线对称设置,两个弧形槽孔(4-7)的轨迹线所在的轴线与主链轮(4-5)的轴线重合,所述位于主链轮(4-5)上部的固定臂(4-3)两端均固定安装一根竖向的滑竿(4-4),滑竿(4-4)下端与位于主链轮(4-5)下部的固定臂(4-3)两端固定连接,所述位于固定臂(4-3)两端的滑竿(4-4)分别穿过主链轮(4-5)上的两个弧形槽孔(4-7)设置,所述固定臂(4-3)与主链轮(4-5)之间安装弹性机构,弹性机构用于使固定臂(4-3)能相对于主链轮(4-5)在不低于两个齿间距的范围内摆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楼道吊杆座椅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分别固定安装在主链轮(4-5)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两组立杆(4-6)、穿设在固定臂(4-3)两端的两根弧形杆(4-8)和套装在每根弧形杆(4-8)上的两根螺旋弹簧(4-1),每组立杆(4-6)包括竖向安装在主链轮(4-5)上表面或下表面上的两根立杆(4-6),所述每根固定杆两端均设置一个弧形孔,弧形孔的轨迹线所在的轴线与主轴(4-2)的轴线重合,所述弧形孔内穿设弧形杆(4-8),弧形杆(4-8)两端分别与位于固定臂(4-3)一端两侧的两根立杆(4-6)固定连接,套装在弧形杆(4-8)上的两根螺旋弹簧(4-1)分设在固定臂(4-3)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楼道吊杆座椅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装置包括呈上下布置的两根摆臂(4-14)、竖向安装在摆臂(4-14)同一端的张紧轴、安装在张紧轴上的张紧链轮(4-12)和用于调整摆臂(4-14)与固定框架(4-9)之间夹角的螺杆(4-10),所述两根摆臂(4-14)端部均借助于套筒与主轴(4-2)滑动连接,安装在摆臂(4-14)端部的张紧轴与主轴(4-2)的轴线平行,所述螺杆(4-10)一端与张紧轴固定连接,螺杆(4-10)另外一端穿过固定框架(4-9)上设置的定位板后用螺母固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715704.7U CN204958059U (zh) | 2015-09-16 | 2015-09-16 | 楼道吊杆座椅电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715704.7U CN204958059U (zh) | 2015-09-16 | 2015-09-16 | 楼道吊杆座椅电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958059U true CN204958059U (zh) | 2016-01-13 |
Family
ID=55053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715704.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958059U (zh) | 2015-09-16 | 2015-09-16 | 楼道吊杆座椅电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95805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84170A (zh) * | 2015-09-16 | 2015-11-25 | 吴承尧 | 楼道吊杆座椅电梯 |
-
2015
- 2015-09-16 CN CN201520715704.7U patent/CN204958059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84170A (zh) * | 2015-09-16 | 2015-11-25 | 吴承尧 | 楼道吊杆座椅电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084170A (zh) | 楼道吊杆座椅电梯 | |
WO2018153339A1 (zh) | 个人悬挂式双轨道双动力自动控制轻型轨道交通系统 | |
CN105392683B (zh) | 个性化高架城市交通 | |
CN205241002U (zh) | 楼道吊杆座椅电梯 | |
CN204751795U (zh) | 一种楼道电梯 | |
CN105645226A (zh) | 家用楼道吊杆座椅电梯 | |
US10358147B2 (en) | Personalized elevated urban transport | |
CN106672752B (zh) | 楼道座椅电梯 | |
CN205061259U (zh) | 一种双向楼梯升降机 | |
CN202130964U (zh) | 悬挂牵引式座椅电梯 | |
CN108439146A (zh) | 悬挂式楼道电梯 | |
KR101010362B1 (ko) | 수평이동구간을 갖는 승강기 | |
CN107032216A (zh) | 一种安装在楼道内的分段式悬吊电梯 | |
CN203545403U (zh) | 一种轨道式多层住宅用简易电梯 | |
CN105110145A (zh) | 一种楼道电梯 | |
CN204958059U (zh) | 楼道吊杆座椅电梯 | |
CN205527186U (zh) | 家用楼道吊杆座椅电梯 | |
CN201338895Y (zh) | 斜拉式电动上楼轨车 | |
CN207192536U (zh) | 一种张紧柔性导轨式家用简易电梯 | |
KR20130038568A (ko) | 외선형 경전철의 승강장 | |
CN206886480U (zh) | 一种安装在楼道内的分段式悬吊电梯 | |
KR102599944B1 (ko) | 오버헤드 이동식 곤돌라장치 | |
CN204778185U (zh) | 一种座椅式楼道电梯 | |
CN204454160U (zh) | 步行楼梯加装悬挂式电梯 | |
CN209568764U (zh) | 一种空间移位式停车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1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7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