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41942U - 旋转式压缩机及其压缩组件 - Google Patents
旋转式压缩机及其压缩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941942U CN204941942U CN201520641565.8U CN201520641565U CN204941942U CN 204941942 U CN204941942 U CN 204941942U CN 201520641565 U CN201520641565 U CN 201520641565U CN 204941942 U CN204941942 U CN 20494194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ylinder
- piston
- communicating passage
- rotary compressor
- bea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5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314 lubric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61 lubr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12 characteriz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50 lubric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及其压缩组件。所述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组件,包括:气缸;轴承,所述轴承设在所述气缸的端部;滑片,所述滑片可滑动地设在所述滑片槽内;活塞,所述滑片的内端止抵在所述活塞的外壁面上且与所述活塞共同将所述气缸腔隔成吸气腔和压缩腔;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设在所述压缩组件上,所述连通通道相对于所述气缸位置固定,所述活塞绕所述气缸孔的中心转动一周的过程中、从第一位置起至第二位置止所述连通通道连通所述活塞内腔和所述压缩腔。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组件性能好、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组件和具有该压缩机组件的旋转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对于壳体内为低压环境的旋转式压缩,油池为低压环境,活塞的内腔和油池连通也为低压环境,而气缸内的压缩腔为高压环境,特别在排气阶段,活塞内外压差很大,造成部分高压冷媒向活塞内腔泄漏,使得活塞的内腔成为中压环境。
泄漏到活塞内腔的冷媒会影响曲轴供油,造成整个泵体润滑不良。泄漏出来冷媒最终泄漏到壳体内部的低压腔内,然后从吸气孔吸入到吸气腔内,从而造成吸气过热,影响吸气容积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需要提出一种性能好、可靠性高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组件。
本实用新型还需要提出一种具有该压缩组件的旋转式压缩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组件,包括:气缸,所述气缸上设有气缸孔、滑片槽和吸气孔;轴承,所述轴承设在所述气缸的端部且与所述气缸孔之间共同限定出气缸腔;滑片,所述滑片可滑动地设在所述滑片槽内;活塞,所述活塞套设在曲轴的偏心部上且绕所述气缸孔的中心可偏心转动地设在所述气缸孔内,所述滑片的内端止抵在所述活塞的外壁面上且与所述活塞共同将所述气缸腔隔成吸气腔和压缩腔;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设在所述压缩组件上,所述连通通道相对于所述气缸位置固定,所述活塞绕所述气缸孔的中心转动一周的过程中、从第一位置起至第二位置止所述连通通道连通所述活塞内腔和所述压缩腔,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活塞与所述气缸孔的内壁接触点位于所述吸气孔的远离所述滑片槽的边缘处,且从所述第二位置起时所述压缩腔的压力大于所述活塞内腔的压力。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组件还可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通通道为形成在所述轴承的朝向所述气缸的端面上的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轴承包括:上轴承和下轴承,所述上轴承设在所述气缸的上端,所述下轴承设在所述气缸的下端,所述凹槽形成在所述上轴承和/或下轴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气缸包括两个,所述两个气缸之间设有隔板,所述连通通道为形成在所述隔板的上端面和/或下端面上的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气缸包括两个,所述两个气缸之间设有隔板,所述连通通道为形成在所述隔板的上端面和/或下端面上的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水平投影上所述连通通道位于所述滑片槽中心线的吸气孔侧,且所述连通通道的分布在与所述滑片槽中心线夹角为30~80度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水平投影上所述连通通道位于所述气缸孔内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旋转式压缩机,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组件。
由于压缩组件具有上述优点,因此通过设置该压缩组件可以使旋转式压缩机具有相同的优点,即由此可以提高压缩组件的吸气容积效率,因此可以提高压缩机的可靠性以及整体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组件的具有凹槽的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组件的剖视图,其分别示出了活塞在气缸孔内转动时位于不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旋转式压缩机100;
压缩组件10;
气缸1;气缸孔11;滑片槽12;吸气孔13;气缸腔14;吸气腔141;压缩腔142;排气孔15;
上轴承21;下轴承22;
滑片3;活塞4;活塞内腔41;凹槽5;
壳体20;上壳体201;中间壳体202;下壳体203;
电机组件30;定子301;转子302;
曲轴40;偏心部4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100的压缩组件10。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该旋转式压缩机100可以为立式压缩机或者卧式压缩机,为了描述方便下面仅以立式压缩机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100,包括壳体20、电机组件30、压缩组件10以及曲轴40。
具体地,壳体20可以包括上壳体201、中间壳体202和下壳体203,上壳体201和下壳体203分别连接在中间壳体202的顶部和底部,且上壳体201、下壳体203与中间壳体202共同限定出密封且中空的圆筒形壳体20结构,优选地,中间壳体202可以分别与上壳体201和下壳体203采用焊接工艺固定成一体结构。当然,壳体20的结构不限于此。
进一步地,电机组件30可以设在壳体20内的上部,压缩组件10设置在壳体20内且位于电机组件30的下方,其中,电机组件30可以包括定子301和转子302,定子301可以与中间壳体202的外周壁固定在一起,转子302可以可转动地设在定子301内,曲轴40的上端可以与转子302热套固定在一起,从而转子302可以驱动曲轴40绕曲轴40的中心轴线旋转,曲轴40的下部贯穿压缩组件10,从而曲轴40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压缩组件10中的活塞4进行压缩。
如图1所示,压缩组件10可以包括:气缸1、轴承、滑片3、活塞4和连通通道,气缸1上设有气缸孔11、滑片槽12和吸气孔13,轴承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当轴承是一个时,轴承可以设在气缸1的上端或下端,当轴承是两个时,两个轴承分别设在气缸1的上端和下端,轴承与气缸孔11之间共同限定出气缸腔14,吸气孔13与气缸腔14连通且用于冷媒进气,气缸1上还可以设有用于排气的排气孔15,其中排气孔15可以是形成在气缸1上的斜切口。吸气孔13和排气孔15分别形成在滑片槽12的两侧。
滑片3可滑动地设在滑片槽12内,活塞4套设在曲轴40的偏心部401上且绕气缸孔11的中心可偏心转动地设在气缸孔11内,滑片3的内端止抵在活塞4的外壁面上,滑片3与活塞4共同将气缸腔14隔成吸气腔141和压缩腔142。在活塞4转动的过程中,冷媒由吸气孔13进入到吸气腔141内,压缩腔142内压缩完毕的冷媒气体再通过排气孔15排出气缸1外。
其中,连通通道设在压缩组件10上,连通通道相对于气缸1位置固定,可选地是,由于轴承与气缸1之间相对固定,所以连通通道可以形成在轴承上;或者当压缩组件10为多缸结构时,相邻气缸1之间设有隔板,由于隔板与气缸1之间相对固定,因此连通通道也可以形成在多缸结构压缩组件10的隔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活塞4绕气缸孔11的中心转动一周的过程中、从第一位置起至第二位置止连通通道连通活塞4内腔和压缩腔142,相应地,在从第二位置绕气缸孔11的中心转动至第一位置的过程中,活塞4内腔和压缩腔142不连通。其中,如图3所示,第一位置时活塞4与气缸孔11的内壁接触点位于吸气孔13的远离滑片槽12的边缘处,且从第二位置起时压缩腔142的压力大于活塞4内腔的压力。
在第一位置时,活塞4与气缸孔11的内壁接触点位于吸气孔13的远离滑片槽12的边缘处,此时吸气腔141与压缩腔142间隔开,压缩腔142此时由于不与吸气孔13和排气连通,因此压缩腔142与外界隔绝,而由于在第一位置时,活塞4刚刚将吸气孔13关闭,压缩腔142内此时的压力、吸气腔141的压力与机壳内部的低压压力相当,而活塞4内腔的压力由于受到高压泄漏形成为中间压力,因此此时连通通道将活塞4内腔和压缩腔142连通,可以使部分冷媒、润滑油可以通过连通通道从活塞4内腔流向压缩腔142内,泄漏出的冷媒和润滑油可以润滑和密封各个摩擦副,减少泄漏提高可靠性,而泄漏过来冷媒不会进入吸气腔141,不影响正常吸气,旋转式压缩机100也不会产生吸气过热的现象。当滚子继续转动时,压缩腔142内的冷媒开始压缩,压力逐渐增大,当滚子运动到第二位置时,压缩腔142内压力将大于活塞4内腔的压力,此时为了避免压缩腔142内冷媒反向泄漏到活塞4内腔中,因此此时由于活塞4的滚动,使活塞4内腔远离连通通道,此时压缩腔142和活塞4内腔不连通。其中第二位置的确定,可以根据不同型号的旋转式压缩机100的压缩组件10的具体结构和实验进行计算。
也就是说,例如图3-图6所示的示意图中,例如活塞4偏心运动过程中,以活塞4与滑片槽12的中心处接触为起始位置,绕气缸1中心逆时针转动,至活塞4再次与滑片槽12的中心处接触为终点位置,定义为活塞4的一个转动周期。在该周期内,活塞4从起始位置运动到上述的第一位置的过程中,压缩腔142和活塞4内腔不连通;当活塞4从上述的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的过程中,压缩腔142和活塞4内腔通过连通通道连通,活塞4内腔内的冷媒和润滑油通过连通通道进入到压缩腔142内;当活塞4从上述的第二位置运动到终点位置时,压缩腔142和活塞4内腔不连通。
综上,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100的压缩组件10,通过设置连通通道,从而可以在活塞4内腔的压力大于压缩腔142的压力的情况下,通过连通通道将活塞4内腔内的冷媒和润滑油的部分输送到压缩腔142内,由此可以使更多的润滑油渗透到活塞4与轴承的端面之间,提高活塞4端面和气缸1内部的油密封效果,进而减少泄漏对吸气和轴承供油润滑系统的影响,提高各摩擦副润滑的密封效果,而且可以提高压缩组件10的吸气容积效率,因此可以提高压缩机的可靠性以及整体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连通通道可以为形成在轴承的朝向气缸1的端面上的凹槽5。由此可以使连通通道的成型更加容易、制造方便。
可选地,当轴承为一个时,该轴承可以设在气缸1的上端或者下端,凹槽5形成在该轴承的朝向气缸1方向的端面上,以此形成连通压缩腔142和活塞4内腔的结构。
可选地,当轴承为两个时,如图1所示,轴承包括:上轴承21和下轴承22,上轴承21设在气缸1的上端,下轴承22设在气缸1的下端,凹槽5形成在上轴承21和/或下轴承22上。也就是说,该凹槽5可以仅形成在上轴承21的下端面上,或者该凹槽5可以仅形成在下轴承22的上端面上,或者上轴承21的下端面和下轴承22的上端面同时设有该凹槽5,由此可以使凹槽5的成型更加多样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当压缩组件10中的气缸1为多个时,例如气缸1包括两个,两个气缸1之间设有隔板(图未示出),连通通道可以为形成在隔板的上端面和/或下端面上的凹槽5。也就是说,凹槽5可以形成在隔板的上端面上,由此该凹槽5可以连通位于隔板上方的气缸1中的压缩腔142和活塞4内腔;或者该凹槽5可以形成在隔板的下端面上,由此该凹槽5可以连通位于隔板下方的气缸1中的压缩腔142和活塞4内腔;或者隔板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同时设有该凹槽5,由此,位于隔板上方和下方的气缸1中的压缩腔142和相应的活塞4内腔可以通过凹槽5进行连通。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对于多缸结构,凹槽5可以仅形成在轴承上,凹槽5也可以仅形成在隔板上,或凹槽5可以同时形成在轴承和隔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在水平投影上连通通道位于滑片槽12中心线的吸气孔13侧,且连通通道的分布在与滑片槽12中心线夹角为30~80度范围内。由此可以使压缩腔142和活塞4内腔在上述的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之间可以有效地连通。
如图3-图6所示,在水平投影上连通通道位于气缸孔11内部。由此可以使结构更加合理。同时需要说明的是,连通通道的长度、横截面积等可以由压缩组件10的具体结构进行确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100,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旋转式压缩机100的压缩组件10。由于压缩组件10具有上述优点,因此通过设置该压缩组件10可以使旋转式压缩机100具有相同的优点,即由此可以提高压缩组件10的吸气容积效率,因此可以提高压缩机的可靠性以及整体性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缸,所述气缸上设有气缸孔、滑片槽和吸气孔;
轴承,所述轴承设在所述气缸的端部且与所述气缸孔之间共同限定出气缸腔;
滑片,所述滑片可滑动地设在所述滑片槽内;
活塞,所述活塞套设在曲轴的偏心部上且绕所述气缸孔的中心可偏心转动地设在所述气缸孔内,所述滑片的内端止抵在所述活塞的外壁面上且与所述活塞共同将所述气缸腔隔成吸气腔和压缩腔;
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设在所述压缩组件上,所述连通通道相对于所述气缸位置固定,所述活塞绕所述气缸孔的中心转动一周的过程中、从第一位置起至第二位置止所述连通通道连通所述活塞内腔和所述压缩腔,
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活塞与所述气缸孔的内壁接触点位于所述吸气孔的远离所述滑片槽的边缘处,且从所述第二位置起时所述压缩腔的压力大于所述活塞内腔的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通道为形成在所述轴承的朝向所述气缸的端面上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包括:上轴承和下轴承,所述上轴承设在所述气缸的上端,所述下轴承设在所述气缸的下端,所述凹槽形成在所述上轴承和/或下轴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包括两个,所述两个气缸之间设有隔板,所述连通通道为形成在所述隔板的上端面和/或下端面上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包括两个,所述两个气缸之间设有隔板,所述连通通道为形成在所述隔板的上端面和/或下端面上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水平投影上所述连通通道位于所述滑片槽中心线的吸气孔侧,且所述连通通道的分布在与所述滑片槽中心线夹角为30~80度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水平投影上所述连通通道位于所述气缸孔内部。
8.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641565.8U CN204941942U (zh) | 2015-08-24 | 2015-08-24 | 旋转式压缩机及其压缩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641565.8U CN204941942U (zh) | 2015-08-24 | 2015-08-24 | 旋转式压缩机及其压缩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941942U true CN204941942U (zh) | 2016-01-06 |
Family
ID=55009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641565.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41942U (zh) | 2015-08-24 | 2015-08-24 | 旋转式压缩机及其压缩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941942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52649A (zh) * | 2016-06-17 | 2016-09-21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压缩机 |
CN108005901A (zh) * | 2017-12-28 | 2018-05-08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低背压旋转式压缩机 |
-
2015
- 2015-08-24 CN CN201520641565.8U patent/CN20494194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52649A (zh) * | 2016-06-17 | 2016-09-21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压缩机 |
CN105952649B (zh) * | 2016-06-17 | 2018-03-23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压缩机 |
CN108005901A (zh) * | 2017-12-28 | 2018-05-08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低背压旋转式压缩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264446B1 (en) | Horizontal scroll compressor | |
CN203717344U (zh) | 旋转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循环系统 | |
CA2809945C (en) | Compressor with liquid injection cooling | |
CN201714669U (zh) | 旋转压缩机 | |
CN201953659U (zh) | 旋转式压缩机 | |
KR101637446B1 (ko) | 로터리 압축기 | |
CN204140422U (zh) | 旋转式压缩机 | |
CN204941942U (zh) | 旋转式压缩机及其压缩组件 | |
CN105201830A (zh) | 旋转式压缩机及其压缩机构 | |
CN102251969A (zh) | 旋叶式压缩机 | |
WO2018049992A1 (zh) | 曲轴、泵体组件和压缩机 | |
CN103835947A (zh) | 微型封闭式三角转子压缩机 | |
CN103410736B (zh) | 低背压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 |
CN105041650A (zh) | 双缸旋转式压缩机 | |
CN203130518U (zh) | 低背压旋转式压缩机及其活塞 | |
CN1966983B (zh) | 一种旋转/摇摆式压缩机结构 | |
EP3557066B1 (en) | Rotary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 |
CN204900249U (zh) | 双缸旋转式压缩机 | |
WO2012030741A2 (en) | Compressor with liquid injection cooling | |
CN205036581U (zh) | 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 |
CN201714670U (zh) | 压缩机的油路密封结构 | |
CN201953657U (zh) | 旋转式压缩机 | |
CN204941946U (zh) | 旋转式压缩机及其压缩机构 | |
CN206708006U (zh) | 压缩机 | |
CN206190529U (zh) | 曲轴、泵体组件和压缩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06 Termination date: 2019082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