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36961U - 一种可对流散热的后视镜壳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对流散热的后视镜壳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936961U CN204936961U CN201520581878.9U CN201520581878U CN204936961U CN 204936961 U CN204936961 U CN 204936961U CN 201520581878 U CN201520581878 U CN 201520581878U CN 204936961 U CN204936961 U CN 20493696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nclosure body
- hole
- strip shape
- convection
- mirror hou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Time Recorders, Dirve Recorders, Access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可对流散热的后视镜壳体;包括壳体本体,所述壳体本体的正面设置为中空的容置腔体,所述壳体本体的上端、下端分别设有若干个与容置腔体相连通的第一散热通孔,所述壳体本体的后背板上间隔开设有若干横向设置的长条形通孔,在长条形通孔的内侧设有阻隔板,所述阻隔板的上端面设有凵型槽,所述凵型槽与长条形通孔相互贯通形成向上的进风孔。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散热通孔以及长条形通孔实现壳体本体内外气体的对流,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不会影响安装在后视镜壳体内的行车记录仪和导航仪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可对流散热的后视镜壳体。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后视镜包括壳体、后视镜片、壳体后部的固定机构,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壳体本体上安装后视镜片。随着汽车的日益普及,人们追求汽车的多功能。现有的汽车内后视镜上集成安装有行车记录仪和导航仪,行车记录仪和导航仪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若壳体受到阳光照射,壳体上的温度会迅速升高,因此需及时将壳体内的热量散发,否则易影响行车记录仪和导航仪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的壳体通过注塑工艺一次性成型,仅仅在壳体的后面设置有散热孔,壳体内外的气体不流通;甚至在壳体上没设置散热通孔;导致整体散热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对流散热的后视镜壳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对流散热的后视镜壳体,包括壳体本体,所述壳体本体的正面设置为中空的容置腔体,所述壳体本体的上端、下端分别设有若干个与容置腔体相连通的第一散热通孔,所述壳体本体的后背板上间隔开设有若干横向设置的长条形通孔,在长条形通孔的内侧设有阻隔板,所述阻隔板的上端面设有凵型槽,所述凵型槽与长条形通孔相互贯通形成向上的进风孔。
其中,所述长条形通孔的数量为三条,在两两长条形通孔之间开设有若干个竖向布置的第二散热通孔。
其中,所述容置腔体内设置有若干用于支撑连接的螺纹连接柱,所述螺纹连接柱与壳体本体一体成型。
其中,所述壳体本体的左侧设置有便于行车记录仪摄像头凸出的圆形通孔。
其中,所述壳体本体的中部向内陷入设置有用于连接固定架的多边形安装腔,多边形安装腔内设有多个螺纹孔。
其中,所述多边形安装腔的外侧设置有两块用于封闭多边形安装腔的后端盖,所述后端盖上设置有倒扣,所述后端盖通过倒扣固定于壳体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可对流散热的后视镜壳体,包括壳体本体,所述壳体本体的正面设置为中空的容置腔体,所述壳体本体的上端、下端分别设有若干个与容置腔体相连通的第一散热通孔,所述壳体本体的后背板上间隔开设有若干横向设置的长条形通孔,在长条形通孔的内侧设有阻隔板,所述阻隔板的上端面设有凵型槽,所述凵型槽与长条形通孔相互贯通形成向上的进风孔。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散热通孔以及长条形通孔实现壳体本体内外气体的对流,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不会影响安装在后视镜壳体内的行车记录仪和导航仪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对流散热的后视镜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对流散热的后视镜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二。
在图1至图2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1—壳体本体2—容置腔体
3—第一散热通孔4—长条形通孔
5—阻隔板6—第二散热通孔
7—螺纹连接柱8—圆形通孔
9—多边形安装腔10—后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可对流散热的后视镜壳体,包括壳体本体1,所述壳体本体1的正面设置为中空的容置腔体2,所述容置腔体2主要用于安装行车记录仪和导航仪,所述壳体本体1的上端、下端分别设有若干个与容置腔体2相连通的第一散热通孔3,所述壳体本体1的后背板上间隔开设有若干横向设置的长条形通孔4,在长条形通孔4的内侧设有阻隔板5,所述阻隔板5的上端面设有凵型槽,所述凵型槽与长条形通孔4相互贯通形成向上的进风孔。在实用新型中,所述长条形通孔4的数量为三条,在两两长条形通孔4之间开设有若干个竖向布置的第二散热通孔6。行车记录仪和导航仪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热量,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散热通孔3、第二散热通孔6以及长条形通孔4实现壳体本体1内外气体的对流,因此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不会影响安装在后视镜壳体内的行车记录仪和导航仪的使用寿命。另外,所述长条形通孔4的内侧设有阻隔板5,所述阻隔板5可以起到阻隔杂物直接进入后视镜壳体内,使得本后视镜壳体具有既透气又阻杂物的特点。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容置腔体2内设置有若干用于支撑连接的螺纹连接柱7,所述螺纹连接柱7与壳体本体1一体成型。本后视镜壳体的前方用于固定安装触摸屏结构,所述触摸屏结构为一个组合固定体,在安装时,所述壳体本体1通过螺纹连接柱7与触摸屏结构的连接孔一一对应,然后使用螺丝钉进行连接即可装配构成一个完整的后视镜。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壳体本体1的左侧设置有便于行车记录仪摄像头凸出的圆形通孔8,该圆形通孔8是预设于壳体本体1的,在壳体本体1注塑成型时即形成;降低行车记录仪摄像头的安装难度,且结构简单。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壳体本体1的中部向内陷入设置有用于连接固定架的多边形安装腔9,多边形安装腔9内设有多个螺纹孔。本后视镜壳体在安装使用时,固定架的一端插入多边形安装腔9中,然后使用螺钉从壳体本体1的内侧穿过螺纹孔与固定架连接,不仅快速便捷地实现壳体本体1与固定架的固定连接,而且固定架的固定端在多边形安装腔9内很容易定位,不会发生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多边形安装腔9的外侧设置有两块用于封闭多边形安装腔的后端盖10,所述后端盖10上设置有倒扣(在图中未标出),所述后端盖10通过倒扣固定于壳体本体1上。当固定架被螺丝固定于多边形安装腔9之后,两块相对设置的后端盖10扣合于壳体本体1的外侧,多边形安装腔9不会外露美化了后视镜的整体外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可对流散热的后视镜壳体,包括壳体本体,所述壳体本体的正面设置为中空的容置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本体的上端、下端分别设有若干个与容置腔体相连通的第一散热通孔,所述壳体本体的后背板上间隔开设有若干横向设置的长条形通孔,在长条形通孔的内侧设有阻隔板,所述阻隔板的上端面设有凵型槽,所述凵型槽与长条形通孔相互贯通形成向上的进风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对流散热的后视镜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形通孔的数量为三条,在两两长条形通孔之间开设有若干个竖向布置的第二散热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对流散热的后视镜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体内设置有若干用于支撑连接的螺纹连接柱,所述螺纹连接柱与壳体本体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对流散热的后视镜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本体的左侧设置有便于行车记录仪摄像头凸出的圆形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对流散热的后视镜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本体的中部向内陷入设置有用于连接固定架的多边形安装腔,多边形安装腔内设有多个螺纹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对流散热的后视镜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边形安装腔的外侧设置有两块用于封闭多边形安装腔的后端盖,所述后端盖上设置有倒扣,所述后端盖通过倒扣固定于壳体本体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581878.9U CN204936961U (zh) | 2015-08-05 | 2015-08-05 | 一种可对流散热的后视镜壳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581878.9U CN204936961U (zh) | 2015-08-05 | 2015-08-05 | 一种可对流散热的后视镜壳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936961U true CN204936961U (zh) | 2016-01-06 |
Family
ID=55004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581878.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36961U (zh) | 2015-08-05 | 2015-08-05 | 一种可对流散热的后视镜壳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93696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58664A (zh) * | 2018-06-29 | 2020-01-07 | 铃木株式会社 | 车载相机 |
-
2015
- 2015-08-05 CN CN201520581878.9U patent/CN20493696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58664A (zh) * | 2018-06-29 | 2020-01-07 | 铃木株式会社 | 车载相机 |
CN110658664B (zh) * | 2018-06-29 | 2021-12-28 | 铃木株式会社 | 车载相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151076U (zh) | 一种散热型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外壳 | |
CN204936961U (zh) | 一种可对流散热的后视镜壳体 | |
CN201401700Y (zh) | 内置电源供应器的led光源模块及封闭式户外照明灯具 | |
CN205044633U (zh) | 一种带散热功能的后视镜系统 | |
CN103277714A (zh) | 一种模块化led路灯 | |
CN204089366U (zh) | 一种内外双风冷发电机 | |
CN204305515U (zh) | 一种通风防淋雨与电磁兼容的机箱 | |
CN202210735U (zh) | 一体式马达 | |
CN205158830U (zh) | 一种户外防水广告机 | |
CN201132968Y (zh) | 液压挖掘机冷却系统导风罩 | |
CN205365256U (zh) | 带液晶支架的仪表后盖 | |
CN206929594U (zh) | 电池安装结构 | |
CN204217299U (zh) | 一种无线倒车摄像机散热系统 | |
CN209449057U (zh) | 一种具有防护效果的散热型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外壳 | |
CN203240312U (zh) | 一种led日光灯管 | |
CN207921854U (zh) | 一种超薄led投光灯 | |
CN201155467Y (zh) | 一种新型散热风扇 | |
CN205670892U (zh) | 一种led驱动电源的外壳 | |
CN205102088U (zh) | 散热器及采用该散热器的发光二极管路灯 | |
CN212210011U (zh) | 一种带有智能电压结构的箱式变电站 | |
CN202435091U (zh) | 一种无风扇充电器电器盒 | |
CN210050723U (zh) | 一种能装配两种功率光伏板的外散热太阳能庭院灯 | |
CN219226382U (zh) | 一种户外电源 | |
CN205266078U (zh) | 一种防水外壳 | |
CN203287671U (zh) |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摄像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56 |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communities in Dongguan city on the west corner of Zhen'an No. 218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Moca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communities in Dongguan city on the west corner of Zhen'an No. 218 Patentee before: CAI XIAOQING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06 Termination date: 2017080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