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20721U - 一种用于人防门的升降式密封梁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人防门的升降式密封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920721U CN204920721U CN201520646771.8U CN201520646771U CN204920721U CN 204920721 U CN204920721 U CN 204920721U CN 201520646771 U CN201520646771 U CN 201520646771U CN 204920721 U CN204920721 U CN 20492072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led beam
- door leaf
- connecting rod
- crossbeam
- roof bea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人防门的升降式密封梁,包括悬吊在门扇表面水平方向的密封梁,所述密封梁上侧的门扇上分别通过两销轴一左右对称连接有两支转臂,所述转臂的下端分别通过销轴二连接有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的下端分别与密封梁铰接;所述销轴一下侧的门扇表面水平设有可升降的横梁,所述横梁的左右两端通过可同步升降的锁头连杆驱动升降,所述横梁上与两销轴一垂直对应的位置分别固定设有与门扇垂直导销,与两导销对应的转臂的长度方向分别对应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相对转臂长度方向设有下侧的直槽段和上侧的斜槽段,左右两支转臂上的斜槽段对称设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防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人防门的升降式密封梁。
背景技术
人防门是战时核武器、常规武器或生化武器爆炸时保护人防工程内人员或物资设备安全的人防设备,其主要作用是防冲击波、防破片、防有毒气体,性能指标主要是抗力等级及密闭性能。人防门槛作为人防门的重要部分之一,起承受门扇压力及密封作用。
对于地下车库等需要设置进出的人防工程而言,人防门槛如果设置成固定门槛会影响车辆或设备进出。
为了解决该问题,一般采用翻转密封梁机构,在门扇关闭并锁止后,再手动操作使密封梁翻转密封门扇与地面的空隙。但是,这种密封梁只适用于钢结构人防门,因为钢结构门的闭锁结构可设置于钢结构骨架中间,而对于钢筋混凝土人防门,密封梁与闭锁结构必须在同一侧,这样密封梁无法实现翻转密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问题,提供一种用于人防门的升降式密封梁,以实现门扇闭锁锁紧的同时实现密封梁与地面的密封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人防门的升降式密封梁,包括悬吊在门扇表面水平方向的密封梁,所述密封梁上侧的门扇上分别通过两销轴一左右对称连接有两支转臂,所述转臂的下端分别通过销轴二连接有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的下端分别与密封梁铰接;所述销轴一下侧的门扇表面水平设有可升降的横梁,所述横梁的左右两端通过可同步升降的锁头连杆驱动升降,所述横梁上与两销轴一垂直对应的位置分别固定设有与门扇垂直导销,与两导销对应的转臂的长度方向分别对应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相对转臂长度方向设有下侧的直槽段和上侧的斜槽段,左右两支转臂上的斜槽段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式密封梁,悬吊在门扇上,当门口正常通行时,密封梁悬吊于门扇表面,可以随门正常开关,当需要关门密封时,门扇闭合后,通过升降锁头连杆实现锁门动作的同时,锁头连杆带动横梁下降,横梁上的两导销分别沿转臂滑槽的斜槽段向下滑动时,使两转臂产生相向或相反的摆动的同时,转臂的另一端带动连杆机构实现摆动和向下的平动,从而实现密封梁向下运动,当密封梁运动到位后,锁头连杆继续下降,带动横梁上的导销滑动至转臂的直槽段,此时密封梁不动,锁头连杆下降带动锁固装置实现锁门动作,至此,完成关门锁门的动作;当需要开门时,锁头连杆向上运动,横梁上的导销先在直槽内运动实现解锁动作,此时,密封梁不动,解锁后横梁继续向上运动,导销至斜槽段时,转臂开始摆动,带动密封梁向上运动,直至提升至横梁上的导销滑动至斜槽顶部完成密封梁的提升动作,即可进行正常的开门动作。
为便于调节连杆机构的长度以实现密封梁下降至地面后的可靠密封,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连杆螺母和与连杆螺母连接的连杆螺栓,所述连杆螺栓与螺杆螺母的螺纹连接长度可调,以调节连杆机构的总长度,所述连杆螺栓与连杆螺母螺纹连接后通过锁紧薄螺母锁固,所述连杆螺母上端和连杆螺栓下端分别设有连接头。
为便于实现门扇的锁固,所述锁头连杆的末端设有锁柱,所述密封梁下侧的门框上对应设有与锁柱对应的锁孔,当锁头连杆降至最下限位置时,锁柱正好与锁孔锁固。
为便于与左右对开的门扇配套,所述密封梁包括同步升降的左右两只密封梁,每只密封梁与左右对称设置的门扇对应,并与门扇悬吊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人防门的升降式密封梁降至与地面密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人防门的升降式密封梁被提升并解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A向剖面图。
其中,1密封梁;2锁头连杆;3转臂;4直槽段;5斜槽段;6销轴一;7导销;8横梁;9连杆机构;91连杆螺母;92连杆螺栓;93锁紧薄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人防门的升降式密封梁,包括悬吊在门扇表面水平方向的密封梁1,密封梁1上侧的门扇上分别通过两销轴一6左右对称连接有两支转臂3,转臂3的下端分别通过销轴二连接有连杆机构9,连杆机构9的下端分别与密封梁1铰接;销轴一6下侧的门扇表面水平设有可升降的横梁8,横梁8的左右两端通过可同步升降的锁头连杆2驱动升降,本结构的锁头连杆2为门扇关闭后将门扇与地面锁固的动作部件,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可实现升降动作;横梁8上与两销轴一6垂直对应的位置分别固定设有与门扇垂直导销7,与两导销7对应的转臂3的长度方向分别对应设有滑槽,滑槽相对转臂3长度方向设有下侧的直槽段4和上侧的斜槽段5,左右两支转臂3上的斜槽段5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式密封梁,悬吊安装在门扇上,当门口正常通行时,密封梁1悬吊于门扇表面,可以随门正常开关,当需要关门密封时锁固时,门扇闭合后,通过升降锁头连杆2实现锁门动作的同时,锁头连杆2带动横梁8下降,横梁8上的两导销7分别沿转臂3滑槽的斜槽段5向下滑动时,使两转臂3产生相向或相反的摆动的同时,转臂3的另一端带动连杆机构实现摆动和向下的平动,从而实现密封梁1向下运动,当密封梁1运动到与地面密封接触后,锁头连杆2继续下降,带动横梁8上的导销7滑动至转臂3的直槽段4,此时密封梁1不动,锁头连杆2下降带动锁固装置实现锁门动作,至此,完成关门锁门的动作;当需要开门时,锁头连杆2向上运动,横梁8上的导销7先在直槽段4内运动实现解锁动作,此时,密封梁1不动,解锁后横梁8继续向上运动,导销7运动至斜槽段5时,转臂3开始摆动,带动密封梁1向上运动,直至提升至横梁8上的导销7滑动至斜槽段5顶部完成密封梁1的提升动作,即可进行正常的开门动作。
为便于调节连杆机构的长度以实现密封梁1下降至地面后的可靠密封,连杆机构9包括连杆螺母91和与连杆螺母91连接的连杆螺栓92,连杆螺栓92与螺杆螺母91的螺纹连接长度可调,以调节连杆机构的总长度,连杆螺栓92与连杆螺母91螺纹连接后通过锁紧薄螺母93锁固,连杆螺母91上端和连杆螺栓92下端分别设有连接头。
为便于实现门扇的锁固,锁头连杆1的末端设有锁柱,密封梁下侧的门框上对应设有与锁柱对应的锁孔,当锁头连杆降至最下限位置时,锁柱正好与锁孔锁固。
为便于与左右对开的门扇配套,密封梁1包括同步升降的左右两只密封梁,每只密封梁与左右对称设置的门扇对应,并与门扇悬吊连接。
Claims (4)
1.一种用于人防门的升降式密封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悬吊在门扇表面水平方向的密封梁,所述密封梁上侧的门扇上分别通过两销轴一左右对称连接有两支转臂,所述转臂的下端分别通过销轴二连接有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的下端分别与密封梁铰接;所述销轴一下侧的门扇表面水平设有可升降的横梁,所述横梁的左右两端通过可同步升降的锁头连杆驱动升降,所述横梁上与两销轴一垂直对应的位置分别固定设有与门扇垂直导销,与两导销对应的转臂的长度方向分别对应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相对转臂长度方向设有下侧的直槽段和上侧的斜槽段,左右两支转臂上的斜槽段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防门的升降式密封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连杆螺母和与连杆螺母连接的连杆螺栓,所述连杆螺栓与螺杆螺母的螺纹连接长度可调,以调节连杆机构的总长度,所述连杆螺栓与连杆螺母螺纹连接后通过锁紧薄螺母锁固,所述连杆螺母上端和连杆螺栓下端分别设有连接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防门的升降式密封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头连杆的末端设有锁柱,所述密封梁下侧的门框上对应设有与锁柱对应的锁孔,当锁头连杆降至最下限位置时,锁柱正好与锁孔锁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防门的升降式密封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梁包括同步升降的左右两只密封梁,每只密封梁与左右对称设置的门扇对应,并与门扇悬吊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646771.8U CN204920721U (zh) | 2015-08-26 | 2015-08-26 | 一种用于人防门的升降式密封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646771.8U CN204920721U (zh) | 2015-08-26 | 2015-08-26 | 一种用于人防门的升降式密封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920721U true CN204920721U (zh) | 2015-12-30 |
Family
ID=54969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646771.8U Active CN204920721U (zh) | 2015-08-26 | 2015-08-26 | 一种用于人防门的升降式密封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920721U (zh) |
-
2015
- 2015-08-26 CN CN201520646771.8U patent/CN20492072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538956B2 (en) | Mine ventilation door with wings and slidable or pocket personnel door | |
CN103266837B (zh) | 地铁单洞双线区间超大尺寸单扇防护密闭隔断门 | |
CN105951919B (zh) | 一种工程机械用驾驶室 | |
CN109505493A (zh) | 适用于地铁区间和出入段线的双扇防护密闭隔断门 | |
CN202249335U (zh) | 用于防护密闭隔断门的门槛密闭梁升降机构 | |
CN204920721U (zh) | 一种用于人防门的升降式密封梁 | |
CN202866585U (zh) | 紧急避险系统防护密闭门 | |
CN2921256Y (zh) | 立转降落式防淹防护密闭门 | |
CN204877526U (zh) | 矿用双向泄压风门 | |
CN209457767U (zh) | 适用于地铁区间和出入段线的双扇防护密闭隔断门 | |
CN2565948Y (zh) | 手动立转升降式防护密闭门 | |
CN105840238A (zh) | 主通风机防爆盖气压式自动启闭控制装置 | |
CN114320125A (zh) | 地铁及隧道正线防护设备无门槛升降密封系统 | |
CN215170156U (zh) | 一种用于矿山井下的自动泄压风门 | |
CN207332929U (zh) | 便于行人通过的矿用风门 | |
CN206299399U (zh) | 一种煤矿井下解决围岩压力问题的巷道风门 | |
CN109736890A (zh) | 一种方便通行的井下防水闸门装置 | |
CN107559043A (zh) | 快速轨道交通工程手动立转式防护密闭隔断门 | |
CN205822312U (zh) | 一种工程机械用驾驶室 | |
CN203891915U (zh) | 矿用无压风门 | |
CN204827133U (zh) | 一种隧道设备洞室和逃生通道的防护门 | |
CN204941236U (zh) | 一种避险舱的逃生应急门 | |
CN104129475B (zh) | 钢质无门槛风雨密门 | |
CN208439259U (zh) | 一种井下通风风门气动自动阻车器 | |
CN209179676U (zh) | 一种避难硐室防护舱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