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4914472U - 模具顶出系统及具有其的塑胶模具 - Google Patents

模具顶出系统及具有其的塑胶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14472U
CN204914472U CN201520742385.9U CN201520742385U CN204914472U CN 204914472 U CN204914472 U CN 204914472U CN 201520742385 U CN201520742385 U CN 201520742385U CN 204914472 U CN204914472 U CN 2049144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rod
straight push
ejector pin
straight
mou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4238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一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NDE CENTURY S&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UNDE CENTURY S&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UNDE CENTURY S&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UNDE CENTURY S&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4238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144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144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1447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顶出系统及具有其的塑胶模具,模具顶出系统包括顶针板、托板、斜顶杆和第一直顶杆,顶针板底面设有让第一直顶杆穿过的上容置腔,托板顶面设有让第一直顶杆穿过且位于上容置腔下方的下容置腔,上容置腔与下容置腔连通形成容纳第一直顶杆上所设限位块的滑槽,滑槽的长度大于限位块的长度,使限位块与滑槽内壁面之间具有间隙,这样在二次顶出时第一直顶杆具有一定的延时,第二次顶出开始时第二直顶杆并不立即顶住塑胶产品,让塑胶产品在第二次顶出时得到相应的缓冲,从而不会造成二次顶出使塑胶产品顶白的缺陷,操作省时省力,而且大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模具稳定性,提升了产品的质量。

Description

模具顶出系统及具有其的塑胶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胶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具顶出系统及具有其的塑胶模具。
背景技术
空调器上的蜗舌条是通过注塑成型,在蜗舌条被模具顶出系统顶出后,在顶针位置或者顶针附近会存在一些胶料顶白的外观缺陷,这和产品本身结构有很大关系。如图1所示,由于蜗舌条上的筋位往往较深、修长,模具附着力较大,因此顶针顶出时与产品附着力形成相反对冲,导致产品胶料拉白或者造成常见的产品顶白等外观缺陷。
目前,为了避免产品出现顶白问题,一般采用如下的方法:
1、改善产品筋位表面粗糙度,加强抛光,降低胶料附着模具的性能。
2、加大筋位脱模斜度。
3、更改产品筋位深度,此方法非迫不得已情况才会使用。
上述三种方法虽然能够避免产品出现顶白问题,但是应用起来相对繁琐,而且耗费相当多的人力和物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具顶出系统及具有其的塑胶模具,目的是避免塑胶产品出现顶白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模具顶出系统,包括:
顶针板;
托板,其设置于顶针板下方;
斜顶杆,其用于第一次顶出塑胶产品;以及
第一直顶杆,其用于第二次顶出塑胶产品;
其中,顶针板底面设有让第一直顶杆穿过的上容置腔,托板顶面设有让第一直顶杆穿过且位于上容置腔下方的下容置腔,上容置腔与下容置腔连通形成容纳第一直顶杆上所设限位块的滑槽,滑槽的长度大于限位块的长度。
模具顶出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直顶杆相平行的第二直顶杆,第二直顶杆与所述斜顶杆相配合进行第一次顶出动作。
所述斜顶杆设置多个,在相邻两个斜顶杆之间设置所述第一直顶杆和所述第二直顶杆。
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直顶杆的下部位置。
所述滑槽的长度与所述限位块的长度差值为0.5mm。
所述塑胶产品为空调器蜗舌条。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塑胶模具,包上述模具顶出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顶出系统,通过将托板和顶针板内的滑槽的长度设置成大于第一直顶杆上的限位块的长度,使限位块与滑槽内壁面之间具有间隙,这样在二次顶出时第一直顶杆具有一定的延时,第二次顶出开始时第二直顶杆并不立即顶住塑胶产品,让塑胶产品在第二次顶出时得到相应的缓冲,从而不会造成二次顶出使塑胶产品顶白的缺陷,操作省时省力,而且大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模具稳定性,提升了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空调器蜗舌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塑胶模具处于初始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3是塑胶模具处于第一次顶出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4是塑胶模具处于第二次顶出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5是第一次顶出时第一直顶杆与顶针板、托板和底针板的配合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处放大图;
图7是扣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筋位;2、斜顶杆;3、第一直顶杆;4、第二直顶杆;5、限位块;6、顶针板;61、上容置腔;62、内顶面;7、托板;71、下容置腔;72、内底面;8、底针板;9、扣机盒;10、扣机拉杆;11、扣机弹块;12、塑胶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如图2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具顶出系统,包括底针板8、顶针板6、托板7、斜顶杆2和第一直顶杆3;托板7设置于底针板8与顶针板6之间,托板7位于顶针板6的下方,底针板8位于托板7的下方,底针板8并与托板7和顶针板6相平行。斜顶杆2是用于第一次顶出塑胶产品;第一直顶杆3用于第二次顶出塑胶产品,而且在第一次顶出时,第一直顶杆3也与斜顶杆2相配合顶出塑胶产品。顶针板6底面设有让第一直顶杆3穿过的上容置腔61,托板7顶面设有让第一直顶杆3穿过且位于上容置腔61下方的下容置腔71,上容置腔61与下容置腔71连通形成容纳第一直顶杆3上所设限位块5的滑槽,滑槽的长度大于限位块5的长度,滑槽和限位块5的长度方向与第一直顶杆3的长度方向相同。
具体地说,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顶出系统还包括与第一直顶杆3相平行的第二直顶杆4,第二直顶杆4与斜顶杆2相配合进行第一次顶出动作。斜顶杆2和第二直顶杆4由底针板8提供支撑,底针板8为水平放置时,第二直顶杆4和第一直顶杆3为竖直设置于底针板8的上方,托板7和顶针板6上设置让第一直顶杆3和第二直顶杆4分别穿过的通孔。斜顶杆2为倾斜设置,斜顶杆2的长度方向与第二直顶杆4的长度方向为相交的,两者之间具有小于90度的夹角。
如图2至图4所示,第二直顶杆4的下端固定于底针板8上,斜顶杆2的下端与设置于底针板8上的垫块固定连接,第二直顶杆4和斜顶杆2的上端端面处于与底针板8相平行的同一平面内,且该平面位于顶针板6上方,第二直顶杆4和斜顶杆2的上端端面用于在第一次顶出时与塑胶产品接触。在模具处于初始状态和第一次顶出状态时,第一直顶杆3的下端端面与底针板8保持接触,斜顶杆2与第一直顶杆3和第二直顶杆4同步向上移动,顶出塑胶产品。
作为优选的,如图2至图4所示,斜顶杆2设置多个,在相邻两个斜顶杆2之间设置第一直顶杆3和第二直顶杆4。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塑胶产品为如图1所示的应用于空调器上蜗舌条,蜗舌条为长条形结构,斜顶杆2共布置四个,四个斜顶杆2位于同一直线上,且四个斜顶杆2对称分布在处于中间位置的第一直顶杆3和第二直顶杆4的两侧,相邻两个斜顶杆2之间分别设置一个第一直顶杆3和一个第二直顶杆4。
作为优选的,如图2至图5所示,限位块5固定设置于第一直顶杆3的下部位置,靠近下端面。第一直顶杆3是截面为圆形的长杆,第二直顶杆4是截面为方形的长杆。顶针板6内设置的上容置腔61为从顶针板6的底面开始向上朝向顶针板6内部延伸的圆形腔体,上容置腔61的上部为直径小于上容置腔61直径的通孔,用于让第一直顶杆3向上穿出。托板7内设置的下容置腔71为从托板7的顶面开始向下朝向托板7内部延伸的圆形腔体,下容置腔71的下部为直径小于下容置腔71直径的通孔,用于让第一直顶杆3向下穿出。托板7的顶面与顶针板6的底面贴合,上容置腔61与下容置腔71的直径大小相等,上容置腔61与下容置腔71位置对齐且两者相拼合形成具有一定长度的滑槽,限位块5即位于该滑槽中,限位块5的上下端分别由上容置腔61内的内顶面62和下容置腔71内的内底面72进行限位,内顶面62和内底面72相平行,限位块5的长度小于滑槽的长度,从而限位块5的端面可以与内顶面或内底面之间产生间隙。
在本实施例中,滑槽的长度与限位块5的长度差值为0.5mm,即当限位块5的上端面与内顶面62接触后,限位块5的下端面与内底面72之间的间隙为0.5mm,此时底针板8顶住第一直顶杆3;当限位块5的下端面与内底面72接触后,限位块5的上端面与内顶面62之间的间隙为0.5mm,此时托板7托住第一直顶杆3,第一直顶杆3与底针板8分离,如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模具顶出系统在进行第二次顶出时,如图4所示,底针板8与顶针板6和托板7分离,进而底针板8并不顶住第一直顶杆3,所以此时第一直顶杆3会补偿0.5mm的间隙量,顾名思义就是第二次顶出进行时第一直顶杆3会先退0.5mm,然后再继续顶出,列个公式就是当第二次顶出行程为A,间隙量为&=0.5mm,实际行程就是B=A-&。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第一直顶杆3在第二次顶出时并不即时顶住产品,而是有效地形成一个间隙缓冲,从而不会造成二次顶出把塑胶产品顶白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模具顶出系统还包括扣机机构,扣机机构的结构如同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那样,如图7所示,该扣机机构包括与底针板8固定连接的扣机盒9、竖直设置于顶针板6外侧的扣机拉杆10和活动安装在托板7上的扣机弹块11,扣机盒9用于对扣机拉杆10的动作进行引导限位,并配合扣机拉杆10控制扣机弹块11的动作。扣机弹块11可以执行脱离或者卡合扣机拉杆10动作,断开或者恢复通过扣机拉杆10传递给托板7的外力。如图4所示,在进行第二次顶出时,扣机拉杆10作用于扣机弹块11,两者卡合,扣机机构作用于托板7,使托板7、顶针板6与底针板8分离,底针板8并不参与第二次顶出。第二次顶出刚开始时,第一直顶杆3做了延时顶出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塑胶模具,包括上述结构的顶出系统。此顶出系统的具体结构可参照图2至图7,在此不再赘述。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塑胶模具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顶出系统,所以其具有上述顶出系统的所有优点。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模具顶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针板;
托板,其设置于顶针板下方;
斜顶杆,其用于第一次顶出塑胶产品;以及
第一直顶杆,其用于第二次顶出塑胶产品;
其中,顶针板底面设有让第一直顶杆穿过的上容置腔,托板顶面设有让第一直顶杆穿过且位于上容置腔下方的下容置腔,上容置腔与下容置腔连通形成容纳第一直顶杆上所设限位块的滑槽,滑槽的长度大于限位块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顶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直顶杆相平行的第二直顶杆,第二直顶杆与所述斜顶杆相配合进行第一次顶出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顶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杆设置多个,在相邻两个斜顶杆之间设置所述第一直顶杆和所述第二直顶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顶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直顶杆的下部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顶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的长度与所述限位块的长度差值为0.5mm。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模具顶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产品为空调器蜗舌条。
7.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模具顶出系统。
CN201520742385.9U 2015-09-23 2015-09-23 模具顶出系统及具有其的塑胶模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144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42385.9U CN204914472U (zh) 2015-09-23 2015-09-23 模具顶出系统及具有其的塑胶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42385.9U CN204914472U (zh) 2015-09-23 2015-09-23 模具顶出系统及具有其的塑胶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14472U true CN204914472U (zh) 2015-12-30

Family

ID=54963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42385.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14472U (zh) 2015-09-23 2015-09-23 模具顶出系统及具有其的塑胶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1447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25673A (zh) * 2017-12-07 2018-03-23 东莞市天富励德实业有限公司 注塑脱模装置
CN112936773A (zh) * 2021-01-25 2021-06-11 南通银宝山新科技有限公司 顶出机构及注塑模具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25673A (zh) * 2017-12-07 2018-03-23 东莞市天富励德实业有限公司 注塑脱模装置
CN107825673B (zh) * 2017-12-07 2023-11-28 东莞市天富励德实业有限公司 注塑脱模装置
CN112936773A (zh) * 2021-01-25 2021-06-11 南通银宝山新科技有限公司 顶出机构及注塑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60670U (zh) 复合材料工字梁成型模具
CN204914472U (zh) 模具顶出系统及具有其的塑胶模具
CN105415609A (zh) 一种注塑模具辅助顶针斜向顶出的机构
CN105479692A (zh) 一种分步斜顶结构
CN202106493U (zh) 一种提升产品变形点的保险杠模具的成型部分
CN205969833U (zh) 一种设置在ko孔上的司筒顶出机构
CN203956022U (zh) 一种防止产品填充缺陷的模芯结构
CN104999628B (zh) 热流道倒灌模的顶出结构
CN203842989U (zh) 一种管棒材切断机
CN202021774U (zh) 弹片斜顶组件
CN206106277U (zh) 注塑模具二次脱模结构
CN203344267U (zh) 脱模滑块t型连接机构
CN206392823U (zh) 机械传动底壳的压铸模具
CN203854127U (zh) 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CN204309174U (zh) 一种模具顶出机构
CN202640620U (zh) 一种具有新型顶出机构的模具
CN203955988U (zh) 一种锤锻模导向结构
CN203566932U (zh) 双针板顶出平衡机构
CN103950165A (zh) 一种深筒制品注塑模具的二次顶出装置
CN203739079U (zh) 滑块延时顶出机构
CN203888154U (zh) 一种注塑模具系统的后模滑块顶出机构
CN102133790A (zh) 注塑模具顶出装置
CN204220787U (zh) 一种具有激光反馈检测装置的十字型模具
CN204124412U (zh) 一种推送装置
CN204171095U (zh) 一种挤压机后梁油缸上下排列式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