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69961U - 贴合连线机 - Google Patents
贴合连线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869961U CN204869961U CN201520036009.8U CN201520036009U CN204869961U CN 204869961 U CN204869961 U CN 204869961U CN 201520036009 U CN201520036009 U CN 201520036009U CN 204869961 U CN204869961 U CN 20486996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ca
- platform
- tearing
- film
- lamin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一种贴合连线机,包括OCA(光学透明胶)堆料机构,易撕贴机构,撕膜机械手,OCA取像机构,TP(触摸屏)上料机构,TP取像机构,中转平台机构,TP搬送机构,自动撕膜机构,TP+OCA传送平台机构,LCM(液晶模组)上料平台,撕膜失败抛料机构,TP+OCA取像机构以及LCM取像机构,所述撕膜失败抛料机构移动至自动撕膜机构处,接收未被自动撕膜机构成功撕膜的贴合有OCA的TP、或将位于其上的贴合有OCA的TP上料至自动撕膜机构。该种贴合连线机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组装效率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摸屏生产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组装触摸屏的贴合连线机。
【背景技术】
在触摸屏产品飞速发展的今天,产品的差异化已经不是企业特别追求的,生产成本的降低,适应未来自动化主流生产形势才是最终目标。就目前触摸屏行业内关键的TP(TouchPanel,触摸屏)与LCM(LiquidCrystalModule,液晶模组)贴合(或cover与sensor的贴合)工艺而言,基本都是先将TP与固态OCA(OpticallyClearAdhesive,光学透明胶)贴合,然后是TP与LCM贴合(或cover与sensor贴合),这分别需要贴OCA的软对硬贴合设备和贴TP与LCM的硬对硬真空贴合设备,现在行业内一般的OCA贴合机(软对硬贴合设备)节拍在15秒,硬对硬真空贴合设备节拍为24秒,为了使产能配套,必须至少是两台硬对硬真空贴合机搭配1台软对硬贴合机。
这样,现有技术中通常只能单机实现一种产品的一个工艺贴合组装操作,不仅效率低下,而且自动化程度低,对于同一产能要求所配置的设备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组装效率高的贴合连线机。
一种贴合连线机,包括OCA堆料机构,易撕贴机构,撕膜机械手,OCA取像机构,TP上料机构,TP取像机构,中转平台机构,TP搬送机构,自动撕膜机构,TP+OCA传送平台机构,LCM上料平台,撕膜失败抛料机构,TP+OCA取像机构以及LCM取像机构,所述易撕贴机构与撕膜机械手相邻设置以配合撕膜机械手撕去来自OCA堆料机构的OCA一面上的保护膜,所述OCA取像机构、TP取像机构分别与OCA堆料机构、TP上料结构相邻设置以分别对撕膜后的OCA和来自TP上料机构的TP取像,以利于贴合连线机对TP和撕膜后的OCA进行定位并贴合,所述中转平台机构承载贴合有OCA的TP,该中转平台机构设置在TP搬送机构的一端,从而所述TP搬送机构将中转平台机构上的贴合有OCA的TP搬送至位于TP搬送机构一侧的自动撕膜机构,所述自动撕膜机构撕除TP上OCA另一面的保护膜,所述TP+OCA传送平台机构设置在TP搬送机构的另一端以承载撕膜后的、贴合有OCA的TP,所述TP+OCA取像机构、LCM取像机构分别与TP+OCA传送平台机构、LCM上料平台相邻设置以分别对TP+OCA传送平台机构上的、贴合有OCA的TP和来自LCM上料平台的LCM取像,以利于贴合连线机对贴合有OCA的TP和来自LCM上料平台的LCM进行定位并贴合,所述撕膜失败抛料机构与自动撕膜机构相对设置以移动至自动撕膜机构处而接收未被自动撕膜机构成功撕膜的贴合有OCA的TP、或将位于其上的贴合有OCA的TP上料至自动撕膜机构。
相较于现有技术,所述贴合连线机将实现TP与OCA贴合,TP+OCA与LCM贴合的两套贴合系统结合,实现贴合自动连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和组装效率,而且适用以后设备发展趋势,也极大的减少了相同产能设备配置的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撕膜失败抛料机构包括导轨滑块机构、设置在导轨滑块机构上的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用于承载贴合有OCA的TP,该安装平台可沿导轨滑块机构移动至自动撕膜机构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轨滑块机构包括可在导轨滑块机构的驱动下沿导轨滑块机构移动的滑块,所述安装平台安装在滑块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平台经由支撑板安装在导轨滑块机构的滑块上,所述支撑板安装在滑块上,所述安装平台与支撑板固定并由支撑板支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撕膜失败抛料机构还包括马达、同步轮及传送皮带,所述同步轮与马达相连,所述传送皮带安装在同步轮上,所述传送皮带在马达以及同步轮的带动下驱动滑块沿导轨滑块机构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块安装在皮带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平台上设置有四个用于支撑贴合有OCA的TP的调节装置,该四个调节装置两两相对设置,每个调节装置有一个安装在安装平台上的手动调节导轨滑块机构,该手动调节导轨滑块机构包括滑块,且该滑块上安装有移动块,移动块上端面有凸点以用于支撑贴合有OCA的TP。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块为塑胶材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连线机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连线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视角的贴合连线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连线机的横梁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连线机的OCA上料机械手结构示意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连线机的堆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a、6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连线机的网版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连线机的OCA撕膜机械手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连线机的易撕贴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连线机的TP上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连线机的TP取像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连线机的OCA取像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连线机的TP贴附机械手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连线机的中转平台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连线机的TP搬送机构及搬送机械手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连线机的自动撕膜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连线机的撕膜失败抛料机构(TP单机上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连线机的TP转接平台安装驱动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连线机的TP转接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连线机的TP+OCA取像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连线机的LCM上料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连线机的LCM取像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客户端称为第二客户端,且类似地,可将第二客户端称为第一客户端。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两者都是客户端,但其不是同一客户端。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连线机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该机构可运动的方向。000为贴合连线机的安装平台。贴合连线机按照完成的功能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左边虚线框用来完成软对硬贴合(软基材与硬基材的贴合)功能,右边虚线框用来完成硬对硬贴合(硬基材与硬基材的贴合)功能。OCA堆料机构01,横梁02,易撕贴机构04,OCA取像机构05,TP上料机构06,TP取像机构07,中转平台机构08,自动撕膜机构09,TP搬送机构10,安装横梁11,LCM上料平台12,撕膜失败抛料机构(TP单机上料机构)13,TP+OCA取像机构15,TP+OCA传送平台机构16以及相应的附属机构等都安装在贴合连线机的安装平台000之上,而网版机构03则安装在安装平台000下面的另一安装平台001(图2所示)上,以便于网版机构03在高度上能穿过横梁02,LCM取像机构14安装在安装横梁11后侧。OCA堆料机构01安装在安装平台000的左上角,易撕贴机构04安装在安装平台000的左下角,安装平台000中间安装的是网版机构03,横梁02上安装有OCA上料机械手19和OCA撕膜机械手18,这两个机械手分别可以在横梁02上来回移动,其中OCA上料机械手19靠近OCA堆料机构01侧;在横梁02的另外一侧安装有TP贴附机械手20,TP贴附机械手20可以在横梁上02来回移动,TP贴附机械手20移动到图示下方对应的是TP上料机构06,TP贴附机械手20移动到图示上方对应的是中转平台机构08;网版机构03通过网版驱动机构0301安装在安装平台001上,网版机构03可以通过驱动机构0301在横梁02下方移动到TP贴附机械手20下方(如图中小虚线框表示位置)。
在中转平台机构08图示右边是OCA自动撕膜机构09,TP上料机构06右边对应的是撕膜失败抛料机构(TP单机上料机构)13,TP搬送机构10上面的搬送机械手21可以吸取贴合OCA后的TP移动到自动撕膜机构09进行撕膜后,再机械搬送到TP+OCA传送平台机构16上。在安装平台000右侧有一安装横梁11,上面安装左右两个TP转接平台17,TP转接平台17可以在安装横梁11上移动,吸取TP+OCA传送平台机构16上已贴合OCA的TP。两个TP转接平台对应图示安装平台000右下方的两个LCM上料机构12。
请一并参见图2,贴合连线机整体完成软对硬与硬对硬的贴合功能。其中贴合连线机左端部分完成软对硬贴合功能,即OCA与TP贴合;右端部分完成硬对硬贴合功能,即TP+OCA与LCM的贴合功能。若实现贴合连线机的功能,则在TP上料机构06处上TP,进入软对应贴合系统,而撕膜失败抛料机构13仅仅作为TP与OCA贴合后撕膜失败抛料位功能;若实现单机硬对硬贴合功能,则撕膜失败抛料机构13可以作为TP单机上料机构,移动到抓取位,进入硬对硬贴合系统,然后通过TP搬送机构10上的搬送机械手21抓取TP后在自动撕膜机构09处进行自动撕膜。
图3为图2旋转180度后的立体结构图,因此虚线左边的为完成硬对硬贴合功能部分,右端为完成软对硬贴合功能部分。
以下结合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连线机进行触摸屏贴合组装的方法,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连线机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1.OCA自动上料: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通过人工将多片OCA叠放在OCA堆料机构01上,横梁02上的OCA取料机械手19移动到OCA堆料机构01处,OCA取料机械手19下降吸取OCA,然后将OCA搬运到网版机构03上的网版,实现OCA自动上料过程。具体参见图4,图5a,图5b所示。
图4所示为横梁02整体结构示意图。横梁02通过其两边的安装基板0201安装在安装平台000上,分别在两安装基板0201上安装有两支撑板:左边侧板0202和右边侧板0203,左边侧板0202要比右边侧板0203高。在左边侧板0202与安装基板0201的垂直位置安装有两块加强板0204,右边侧板0203与安装基板0201间也安装有两加强板0204,。在左边侧板0202和右边侧板0203的正面上端部分各开一个相同缺口,使安装板0205分别安装在左边侧板0202和右边侧板0203上,安装板0205的上端与左边侧板0202的上端齐平;在左边侧板0202和右边侧板0203的后面上端部分各开一个相同缺口,用来安装安装板0206。安装板0206在安装板0205的下方。在左边侧板0202和右边侧板0203的上端水平安装有一固定板0207,O207的两个端面分别固定在左边侧板0202和安装板0205的侧面,而固定板0207的下面固定在右边侧板0203和安装板0206的顶端,组合成一个横跨在安装平台000之上的横梁02。
参见图5a,OCA上料机械手19和OCA撕膜机械手18分别安装在横梁02图示前端。OCA上料机械手19在横梁左侧,OCA撕膜机械手18在横梁右侧。且驱动OCA上料机械手19移动的马达丝杠机构1901安装在横梁02前端左下方位置。驱动块1909安装在丝杠上,驱动块1909随着丝杠的转动而在丝杠上移动。驱动块1909与固定块1902固定,固定块1902通过两垫块1903与气缸安装板1904连接,升降驱动气缸1905固定在气缸安装板1904上,气缸驱动端1906下方安装有气嘴安装板1907,四个吸取OCA的气嘴1908分别安装在可调节位置的气嘴安装板1907的四个角上。这样OCA上料机械手19可以在丝杠马达机构1901的驱动下移动到堆料机构上方,再在升降驱动气缸1905的驱动下,通过真空气嘴1908吸取OCA,然后移动到网版机构03处将OCA放置在网版上,实现OCA自动上料过程。
图5b所示为贴合连线机的OCA堆料机构01。整个OCA堆料机构01通过安装板0101安装在安装平台000上。在安装平台000上、对应OCA堆料机构01的位置开有孔,以便于驱动OCA堆料机构01的堆料台0102的驱动机构的安装。堆料台0102四个角落分别固定有四根朝下的导向柱0104,每根导向柱0104通过固定在安装板0101对应位置的导向套筒0103来导向。丝杠0106的上端固定在堆料台0102下面的中心位置,驱动马达0105固定在安装板0101的下表面,用来与丝杠0106配合以驱动丝杠0106升降,从而可以驱动丝杠0106上端的堆料台0102,并且在导向柱0104的导向作用下,实现堆料台0102的平稳升降。另外在安装板0101下方安装有一感应器安装板0107,并且在感应器安装板0107上安装有上限位和下限位感应器0108,用来控制堆料台0102的升降行程。另外为了应对不同尺寸的OCA料以及对OCA料进行限位调节,在安装板0101上安装有四个调节机构,分别与堆料台0102的四个缺口对应。每个调节机构相同,本案只说明图示中标示的一个。在安装板0101上安装有两安装基板0109,并在安装基板0109上固定一块台板0110,在台板0110上安装有一套螺母微调装置0111,该微调装置分为下固定部分和上移动部分,下固定部分固定在台板0110上,上移动部分通过微调螺母调节移动。驱动块0112固定在上移动部分上,驱动块0112下面安装有导向条安装板0113,在导向条安装板0113上放安装有两条导向条0115,这样通过调节微调螺母调节上移动部分移动,就可以调节导向条0115的移动了。如图10所示,当OCA的尺寸有变化时,可以通过四个螺母微调装置0111的微调螺母调节导向条0115是向堆料台中心移动或是向外移动。
OCA的自动取料结合图5a来看,通过横梁02上的马达丝杠机构1901驱动气嘴安装板1907及气嘴1908移动到OCA堆料台0102上方,通过升降气缸1905驱动四个气嘴1908下降到接触OCA,然后继续下降通过气嘴的真空吸附力吸附起OCA,然后升降驱动其他驱动气嘴上升,马达丝杠驱动机构1901驱动气嘴横向移动将OCA放置到下一个工位。
2.自动撕OCA保护膜1:OCA上料机械手19将OCA放置到网版机构03上,网版机构03的网箱旋转30度角。同时OCA撕膜机械手19从易撕贴机构04处夹取易撕贴,然后将易撕贴贴附在OCA边角上,OCA撕膜机械手19上的夹子夹取易撕贴,随着OCA撕膜机械手19的移动撕除OCA上的保护膜1(若来料的OCA上自带有易撕贴,则无需易撕贴贴附的过程,直接夹取易撕贴后撕除即可)。一般具体的实施案中会设置一个废料盒,用来装撕下来的保护膜,另外还带有检测装置,来检测是否撕膜成功。本案中由于OCA来料上没有撕膜耳朵,因此有易撕贴装置先在OCA一侧的保护膜上贴附撕膜耳朵,然后进行撕膜过程。具体参见图6a、6b,图7,图8所示。
如图6a、6b所示,整个网版机构03安装在横梁02下方,通过两套导轨滑块机构0301安装在安装平台001之上。安装板0303通过与两个分别安装在两套导轨滑块机构0301的滑块之上的移动块0302固定安装,安装板0303可在导轨滑块机构0301上来回移动。旋转马达0310固定在马达安装板0312上,安装板0312通过四根固定柱0311固定在安装板0303的下表面。旋转马达0310的驱动端与网箱0309的底板固定在一起,这样旋转马达0310可带动网箱0309做旋转运动。网箱0309是由底板和侧面四块板组成上面开口的箱体机构,上面开口部分安装网版(图中未标示),网版与网箱形成密封腔室,通过负压方式将OCA吸附在网版上。在图示右边部分为驱动网箱0309沿导轨方向移动的马达丝杠驱动机构,驱动马达0305通过马达安装座0322安装在安装平台001之上,驱动马达通过联轴器0307与丝杠0306连接,丝杠0306两端通过丝杠安装座0308固定在安装平台001之上,丝杠0306上安装有驱动座0304,驱动座0304固定在安装板0303右侧。这样安装在安装板0303上端的网箱0309在驱动马达0305的驱动下沿导轨滑块机构0301移动。
在网箱0309内有一滚轮机构。网箱0309底板内部安装有两套导轨滑块机构0321,中间固定有一套丝杠0316,在网箱0309外固定有一驱动马达安装座0315,用来固定滚轮驱动马达0314,驱动马达0314与丝杠0316连接。在两套导轨滑块机构0321上个有一垫块0323,垫块0323上面安装有一驱动板0324,驱动板0324底面通过驱动块0317与丝杠0316连接。这样驱动板0324及安装在上面的滚轮0320可在马达0314驱动下沿导轨滑块机构0321移动。在驱动板0324上面安装有滚轮调节板0318,滚轮0320通过两端的安装座0319安装在滚轮安装板0326上,滚轮安装板0326通过导向柱0327与滚轮调节板0318连接。并且在滚轮调节板0318两侧下方各固定有一气缸0325驱动滚轮安装板0326的两端沿导向柱0327升降运动。这样可使滚轮0320具有升降的驱动力和滚动的水平驱动力,将OCA与TP贴合在一起。
图7所示为安装在横梁02上的OCA撕膜机械手18结构图,OCA撕膜机械手18主要分为升降驱动,旋转驱动,和夹紧驱动及夹子1812等部分组成。升降驱动由驱动马达丝杠机构1803驱动实现,旋转驱动由旋转马达1809驱动夹子1812旋转实现,夹紧驱动由夹紧气缸1811驱动夹子1812的上下两部分夹紧在一起。而整个OCA撕膜机械手18通过马达加线性模组的驱动机构1801安装在横梁02的前安装板0205的上方。升降驱动安装板1802安装在驱动机构0801的驱动端并可被水平驱动。升降驱动机构1803整体安装在升降驱动安装板1802面上,在升降驱动机构1803驱动端安装有一转接板1806,转接板1806外侧通过两垫块1807固定一夹子安装板1808。夹子安装板1808后面安装有旋转驱动马达1809,前面安装有夹子气缸1811,夹子气缸1811上安装有夹子1812,夹子1812分为上下两片。旋转马达1809驱动夹子气缸1811旋转,而夹子气缸1811驱动夹子1812夹紧或松开。
图8所示为易撕贴结构,易撕贴结构的作用主要是装置易撕贴,便于OCA撕膜机械手18从易撕贴机构上夹取易撕贴。易撕贴机构04包含放料盘0408,收料盘0409,收料马达0407,放料阻尼马达0406,卷料导向辊0410和0411,易撕贴压着气缸0413和压着片0414,安装板0405和固定板0404。易撕贴机构04通过固定板0404安装在安装平台000上,固定板0404下方两端各安装两个支架0401,在支架0401上分别安装有安装块0402和安装块0403,用来安装放料阻尼马达0406和收料马达0407。在固定板0404侧面安装有一安装板0405,且有加强筋连接(图未标示),在安装板0405上依次安装有放料盘0408、导向辊0410和0411、收料盘0409,在放料盘0408上装有易撕贴卷料0415,易撕贴卷料0415另一端通过导向辊0410和0411缠绕在收料盘0409上。在导向辊0410和0411中间分别有易撕贴支撑板0416和压着气缸安装板0412都安装在安装板0405上。支撑板0416用来托住易撕贴卷料0415,压着气缸安装板0412上安装有一升降气缸0413,并在气缸0413上安装有一压着片0414,压着片0414工作时压着在易撕贴卷料0415上,便于OCA撕膜机械手18将易撕贴从易撕贴卷料0415上夹取下来。收料马达0407和收料盘0409之间、放料阻尼马达0406和放料盘0408之间,分别采用常知的滚轮皮带方式连接(图未标示),用来驱动收料盘0409转动和带动放料盘0408转动。
3.CCD镜头对OCA进行取像:将OCA放置到网版上并撕除保护膜1后,网箱0309旋转30度角后移动到OCA取像机构05处对OCA进行取像,然后移动贴合位(图1中虚线所示的网版机构03位置)。
4.TP人工上料:人工将TP放置在TP上料机构06上,上料机构移动至TP接料位。
图9所示为TP上料机构06结构图,TP上料机构06通过安装在安装平台000上的电缸0601来驱动安装在安装平台000上的一套导轨滑块机构0603。安装底座0604安装在电缸0601和导轨滑块机构0603的滑块上。平台安装板0606与安装底座0604之间通过四根立柱0605固定,平台0607固定在平台安装板0606上面。在平台0607上有四套相同的调节装置用来支撑TP。每套调节装置中间有一套手动调节的导轨滑块机构0608安装在平台0607上,在导轨滑块机构0608的滑块上安装有移动块0609,移动块0609为塑胶件,并在上端有两个凸出来的点用来支撑TP。
5.CCD镜头对TP取像,完成TP与OCA贴合:TP贴附机械手20移动到TP接料位,吸取TP后移动到TP拍照位对TP进行拍照,移动到贴合位过程中完成TP与OCA的自动对位,TP贴附机械手20下降并完成TP与OCA贴合。如下图10,图11,图12所示:
图10所示为对TP进行向上取像的取像结构图。四个固定块0701安装在安装平台000的下表面。马达线性模组安装板0703通过四根固定柱0702安装在四个固定块0701下方。马达线性模组机构0704安装在安装板0703上面。在马达线性模组机构0704上安装有一驱动块0706。在驱动块0706上安装有L型镜头固定座0707,TP取像镜头0708固定在固定座0707侧面。
图11所示的OCA取像机构05安装在安装平台000上,当网版机构03移动到OCA取像机构05处时,采用从上朝下的方式机对网版机构03上的OCA进行向取像。图11中取像镜头0511整体安装在横梁架上,横梁架由两侧板0502和一横梁板0504组成,通过底座板0501安装在安装平台000上表面,底座板0501与侧板0502之间有加强板0503加强连接。OCA取像镜头马达线性模组驱动机构0505安装在横梁板0504之上。与马达线性模组机构0505丝杠连接的驱动块0506一侧安装有一套手动调节平台0507,并在手动调节平台0507外侧固定一镜头安装板0508。OCA取像镜头0511安装在镜头安装板0508外侧,可通过手动调节平台0507调节镜头0511与OCA之间的升降位置,也可通过马达线性模组机构050调节镜头的水平位置。OCA取像机构05上只有一个取像镜头0511,随着网版机构03的移动,依次对网版上的OCA上的两处位置进行取像。
图12所示为TP贴附机械手20结构图。整个机构通过马达线性模组水平驱动机构2001安装在如图8所示的安装板0206的外表面上。驱动机构2001的驱动端安装有一驱动块2002,并在驱动块2002上安装有垂直安装板2003,马达线性模组升降驱动机构2004安装在垂直安装板2003上。贴附安装板2006通过驱动块2005安装在升降驱动机构2004的驱动端。这样贴附安装板2006就可以在水平驱动机构2001和升降驱动机构2004的驱动下进行水平和升降移动。旋转气缸安装板2008与贴附安装板2006垂直安装并有加强板2007连接。旋转气缸2009上端固定在旋转气缸安装板2008的下表面,下驱动端固定有一固定板2010,并在固定板2010下方固定有一真空吸附板2011.,真空吸附板2011可以吸附TP上料机构06上的TP,然后移动到TP对应的CCD取像镜头处进行取像。
当网版机构03上的OCA和TP上料机构上的TP经过CCD镜头取像,并经过图像处理系统分析两者当前位置与目的位置间的差值,将数据传输给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系统驱动网版机构03和TP贴附机械手20相应的驱动机构,使TP与OCA处在目的位置,从而完成TP与OCA的自动对位。然后驱动TP贴附机械手20的升降驱动机构2004,使真空吸附板2011到达贴合位。网版箱体内的滚轮升降驱动机构驱动滚轮上升达到贴合位,在网版机构03的水平驱动马达0314的驱动下完成OCA与TP的自动贴合。
6.自动撕TP+OCA(贴附有OCA的TP)上OCA另一面的保护膜2:TP贴附机械手20将贴合后的产品TP+OCA搬送至中转平台,然后TP搬运机械手21将TP+OCA搬送至自动撕膜机构09处进行OCA另一面保护膜2的撕除。若撕膜没有成功,则将TP+OCA抛料在撕膜失败抛料机构(TP单机上料机构)13上进行下料。具体参见图13,图14,图15,图16所示。
图13所示为中转平台机构结构图,中转平台机构在TP贴附机械手20行程与TP搬运机械手21行程交叉处。中转平台机构08通过底座平台0801安装在安装平台000之上,然后在底座平台0801上固定四根立柱0802,支撑起固定平台板0803,在固定平台上0803有真空吸附平台0804,用来放置TP+OCA。
图14所示为TP搬送机构10以及安装在其上的搬送机械手21。搬送机械手21是将软对硬贴合的成品(TP+OCA)搬送到硬对硬贴合区域,实现软对硬贴合与硬对硬贴合之间产品的传递作用。TP搬送机构10通过三套安装基座1001安装在安装平台000上,在三套安装基座1001上安装有驱动安装板1004,在驱动安装板1004上安装有马达线性模组驱动机构1002和导轨滑块机构1003。马达线性模组驱动机构1002可驱动安装在其上的安装基板2102,且安装基板2012通过驱动块2101安装在导轨滑块机构1003上面,这样安装在安装基板2102上面的搬送机械手21就可以沿导轨滑块机构1003的方向移动。安装基板2102与垂直安装板2103连接,二者中间设有两块加强板2014。在垂直安装板2103内侧安装有垂直升降驱动马达丝杠机构2111,安装板2106通过驱动块2105与驱动机构2111连接,安装板2016下端安装有旋转马达安装板2107,并且安装板2016和旋转马达安装板2107间有两块加强板2108加强。旋转驱动马达2110通过马达安装座2109安装在安装板2106上。旋转马达2110驱动端固定有一固定板2112,有一真空吸附板2113与固定板2112固定在一起。这样真空吸附板2113就可以在旋转马达2110、升降马达丝杠驱动机构2111、水平马达丝杠驱动机构1002等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进行旋转,升降移动和水平移动等动作。当搬运机械手21吸取TP+OCA后在驱动机构1002的驱动下移动到自动撕膜机构09处,进行如图15所示的撕膜动作。
图15所示为自动撕膜机构图,采用胶带方式进行撕膜,自动撕膜机构09通过安装基板0919安装在安装平台000之上。安装板0901垂直与安装基板0919安装,二者中间有两块加强板0918加强。自动撕膜机构09主要部件全部安装在安装板0901之上。滚轮0908,0909和0910都是起导向作用的滚轮,三者安装在安装基板0919的同一侧上方处,收料盘0902与胶带卷轴0903分别安装在安装基座0901下方的右边和左边。在安装基板0901的上方装有一气缸安装座0912,滚轮升降驱动气缸0916安装在安装座0912上,撕膜压紧滚轮0917通过其两端的安装座安装在固定板0913上,固定板0913与安装在气缸0916驱动端的平衡板0914通过圆柱销0915连接,这样将固定板0913和平衡板0914安装在一起的调节螺母可通过调节固定板0913与平衡板0914两端的松紧来调节撕膜压紧滚轮0917的平衡,同时又可以通过升降驱动气缸0916驱动节撕膜压紧滚轮0917上升将胶带压紧在OCA需要撕膜的一面。随着收料盘0902在安装基板0901另一侧的旋转马达带动收料盘0902转动,从而将保护膜通过胶带的粘性附着力从OCA上逐渐撕下来,并随着胶带的卷动而附着在胶带上被带走。在胶带卷轴0903右上方侧有一导向滚0907,通过水平气缸0905的驱动使压紧滚轮0906压着在导向辊0907,这样从胶带卷轴0903上放料出来的胶带卷在导向辊0907上胶面就会比较平。水平驱动气缸0905通过安装座0904安装在安装基座0901上。
图16所示,为撕膜失败抛料机构(TP单机上料机构)13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撕膜失败抛料机构(TP单机上料机构)13包括导轨滑块机构1301,设置在导轨滑块机构1301上的安装平台1308,所述安装平台1308用于承载贴合有OCA的TP,该安装平台1308可沿导轨滑块机构1308移动至自动撕膜机构09处。具体的,所述导轨滑块机构1301包括可在导轨滑块机构的驱动下沿导轨滑块机构移动的滑块,在两套导轨滑块机构1301的滑块上安装有支撑板1307,用来支撑安装在两支撑板1307上的安装平台1308,从而所述安装平台1308安装在导轨滑块机构1301的滑块上。安装平台1308及其上面的机构与前面所述的TP上料机构06的平台0607及其上面的机构完全一样,所述安装平台1308上设置有四个用于支撑贴合有OCA的TP的调节装置,该四个调节装置两两相对设置,每个调节装置有一个安装在安装平台上的手动调节导轨滑块机构,该手动调节导轨滑块机构包括滑块,且该滑块上安装有移动块,移动块上端面有凸点以用于支撑贴合有OCA的TP,所述移动块为塑胶材质。安装座1302和安装座1306与导轨滑块机构1301同样地安装在安装板000上,且安装座1306在导轨滑块机构1301左侧,所述撕膜失败抛料机构13还包括马达1303、同步轮及传送皮带1304,安装座1302和安装座1306上分别安装有同步轮(图未标示),传动皮带1304安装在同步轮上,并且其中一个同步轮与马达1303安装连接,这样传动皮带1304可在马达1303转动时传动,所述滑块安装在传送皮带1304上,从而传送皮带1304在马达1303以及同步轮的带动下驱动滑块沿导轨滑块机构1301移动。在传动皮带1304上面安装有一驱动块1305与支撑板1307固定连接。这样,放置在平台上的TP+OCA就可以在马达1303的驱动下,沿导轨滑块机构1301移动。
7.搬送机械手21将拾取的TP+OCA搬送到传送平台机构16上。TP转接平台17吸取TP+OCA,并通过TP+OCA取像机构15对TP+OCA进行取像。
传送平台机构16与撕膜失败抛料机构(TP单机上料机构)13整体机构一样。通过两套导轨滑块机构(1301)安装在安装平台000上,在导轨滑块机构(1301)的滑块上通过两个支架(1307)安装一安装平台(1308),并在安装平台上有四个支撑TP+OCA的调节机构。在导轨滑块机构一侧有一皮带驱动机构(马达1303/传动皮带1304)或同功能驱动机构,带动安装平台(1308)上的TP+OCA沿导轨滑块机构(1301)移动到转接位处,也就是TP转接平台下方。传送平台机构16在两个LCM上料平台12中间。
图17所示是TP转接平台17在安装横梁11上的安装驱动结构图。安装横梁11安装在安装平台000右侧,在安装横梁11上方垂直固定一导轨安装板1101,并在导轨安装板110上面水平安装有两套导轨滑块机构1102,左右两套TP转接平台17共用两套导轨滑块机构1102,并通过导轨滑块安装板1701安装在导轨滑块机构1102上。在安装横梁11另一侧有两套常知马达丝杠驱动机构(图未标示),用来分别驱动左边和右边的TP转接平台17,使其各自沿导轨滑块机构1102移动。
图18所示为TP转接平台17的立体图及剖视图。TP转接平台17主要包括升降驱动机构,贴合驱动气缸1710,旋转驱动马达1712,上真空腔体1714,TP+OCA真空吸附平台1715等。升降驱动机构包含通过马达安装座1703安装在安装板1701上方的马达1702,以及与马达1702连接的丝杠(图未标示)。升降驱动机构可驱动上真空腔1714及里面的真空吸附平台1715沿安装在安装板1701两侧的导轨滑块机构1705升降移动,吸取移到到上真空腔1714下方的传送平台机构16上的TP+OCA,也控制真空上腔体1714下降与真空下腔体合体成密封腔体。上驱动块1707与下驱动块1704通过垫块1706与导轨滑块机构1705连接安装。上驱动块1707上固定一气缸安装板1708,气缸安装板1708下方固定贴合驱动气缸1710,下驱动块1704上方固定一旋转驱动安装板1711,并在安装板1711下方安装旋转驱动马达1712。驱动气缸1710通过浮动接头1720与安装板1711连接,可受力于安装板1711,并间接驱动吸附平台1715上的TP+OCA与LCM贴合。驱动块1704下方安装一固定板1713,固定板1713与真空上腔体1714通过导向轴1719连接,并可随导向轴1719上下移动,上升过程中固定板1713受到安装在导向轴1719上的弹簧1718的缓冲作用。旋转驱动马达1712下安装一驱动头1716,驱动头1716下方连接一转接板1721,转接板1721与吸附平台1715连接安装。这样吸附平台1715可在旋转驱动马达1712驱动下旋转角度。
图19所示为对TP+OCA进行取像的结构图,整个结构通过四个固定座1501固定在安装平台000下方。下安装板1503通过四根固定柱1502与固定座1501固定。在下安装板1503上方安装有马达线性模组驱动机构1504,马达线性模组驱动机构1504的驱动端连接一驱动板1505。另一马达线性模组驱动机构1508与1504在同一平面上垂直安装,马达线性模组驱动机构1508安装在垂直安装板1506上,垂直安装板1506与驱动板1505垂直安装,中间加有三块加强板1507加强连接。驱动机构1508的驱动端安装有驱动块1509,并与驱动板1510连接安装。在1510上安装有带槽固定座1511,带槽固定座1511与另一带槽固定座1512配合安装固定一个CCD取像镜头1513。这样,对TP+OCA取像的取像机构15上的取像镜头1513就可进行水平位置的X方向和Y方向位置移动调节。
8.人工上LCM于LCM上料机构平台上,LCM上料机构平台上的LCM被移动至LCM取像机构14处,LCM取像机构14对LCM进行取像,然后的LCM被移动到TP转接平台17下方,完成自动对位后与TP转接平台真空上腔体合体,抽合体密封腔内的真空,气缸驱动完成贴合,LCM上料机构复位,人工取最终贴合成品TP+OCA+LCM。具体参见图20,图21所示。
图20所示为LCM上料平台结构图,整个机构通过两套导轨滑块机构1402安装在安装平台000上,并在导轨滑块机构1402的滑块上安装有一真空下腔体1403,在真空下腔体1403内有一真空吸附平台1404,用来放置LCM。真空下腔体1403与安装在导轨滑块机构1402侧面的马达丝杠驱动机构1401连接,以带动真空下腔体1403真空吸附平台1404沿导轨方向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TP转接平台17和LCM上料机构12都分为左右双工位两套,如图2图3所示,采用双工位交替动作,以提高贴合的效率。
另外,在真空上腔体与真空下腔体合体形成密封腔体后,与真空下腔体下方开孔处密封连接一密封管,密封管另一端连接真空泵,通过真空泵抽密封腔体内的真空。
如图21所示,对LCM进行取像的CCD取像机构分为左右两个,分别针对左右两个LCM上料平台12。两边的LCM取像机构14通过安装板1401安装在安装横梁11背面下方。左右两边的LCM取像机构一样,在此仅说明其中一个。水平马达丝杠驱动机构1402安装在安装板1401上,在驱动机构丝杠处安装有一驱动块1403,与CCD镜头垂直安装板1404安装在一起,这样安装板1404就可通过马达丝杠驱动机构1402的驱动在水平方向移动调节。有一移动微调平台1405的固定端固定在垂直安装板1404上,在固定端上方固定有一微调螺母1406,微调螺母1406的调节可驱动移动微调平台1405的移动端,从而使固定在移动微调平台1405移动端的移动块1407做升降微调。CCD镜头固定板1412通过转接板1408与移动块1407连接,并在固定板1412下方有两带槽的固定座1410和固定座1409以将一个CCD镜头1411固定住。这样LCM取像镜头就可以在水平位置移动,也可以做升降微调。
另外,在TP与OCA贴合系统出现故障时或被屏蔽时,撕膜失败抛料机构(TP单机上料机构)13可作为TP上料平台来进行TP上料,然后移动到自动撕膜机构09位置处,由搬送机械手21抓取TP后,撕膜失败抛料机构(TP单机上料机构)13复位,搬送机械手21抓取TP在自动撕膜机构09处进行OCA上保护膜2的撕除。然后由搬送机械手21将TP搬送到硬对硬贴合系统,自动执行上述所说的步骤7和步骤8,实现单机硬对硬自动贴合的功能。本方案体现出多功能效用,最大可能的实现本贴合连线机的价值,实现一机多用,减少设备配套成本。需说明的是,此处撕膜失败抛料机构13作为TP单机上料机构作用时,上料的TP实际是已经贴合好OCA的TP+OCA。
需要说明的是,该贴合连线机除了需要上述配套的相应的平台,机械手,驱动机构,处理系统等之外,还需要控制系统,来实现对各个动作的自动化控制,配套相应的检测系统,设备主体机架等来实现本方案,完成本贴合连线机的功能。
所述OCA堆料机构、易撕贴机构、撕膜机械手、OCA取像机构、TP上料机构以及取像机构组成实现软基材与硬基材贴合的软对硬贴合系统,所述TP搬送机构、自动撕膜机构、TP+OCA传送平台机构、LCM(液晶模组)上料平台、撕膜失败抛料机构、TP+OCA取像机构以及LCM取像机构组成实现硬基材与硬基材贴合的硬对硬贴合系统,所述软对硬贴合系统和硬对硬贴合系统可以联合控制完成TP与LCM的贴合作业、也可单独自动控制完成各自相应的功能,当软对硬贴合系统和硬对硬贴合系统联合控制完成TP与LCM的贴合作业时,所述撕膜失败抛料机构移动至自动撕膜机构处以接收未被自动撕膜机构成功撕膜的贴合有OCA的TP,当软对硬贴合系统和硬对硬贴合系统单独自动控制完成各自相应的功能时,所述撕膜失败抛料结构担任上料作用而将位于其上的贴合有OCA的TP上料至自动撕膜机构。
本设备将以OCA为贴合介质的TP与LCM的贴合过程中,软对硬、硬对硬贴合整合在一台设备上,实现以OCA为贴合介质的贴合连线机。此外,本设备在实现软对硬贴合功能的过程中若出现问题,可以屏蔽软对硬贴合的动作,将连线方式改为单机自动运行方式,仅实现硬对硬贴合功能,同时启用撕膜失败抛料机构(TP单机上料机构)13的TP上料功能(该撕膜失败抛料机构(TP单机上料机构)13的工位在连线机中作为OCA撕膜失败抛料位使用),即采用人工的方式将TP放置到撕膜失败抛料机构(TP单机上料机构)13的平台上(此TP为贴合好OCA的TP+OCA)。
采用以上方案,可以将TP与LCM贴合的节拍提高到16秒,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贴合的效率。同时实现TP与OCA贴合,TP+OCA与LCM贴合的两套贴合系统结合,实现贴合自动连线,不仅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和组装效率,适用以后设备发展趋势,也极大的减少了相同产能设备配置的成本。另外,也极大的开发了设备的潜能,在实现连线的同时,也可以实现单机自动作业,这是很多设备所不具备的功能,为设备以后的改造提供了很多的选择性。
所述贴合连线机解决了生产效率问题,在原有基础上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自动化程度,满足现代高端客户要求及未来工业发展需求,很大程度上节省相同产能配套设备所需成本,能够.实现一机多用,体现设备潜能。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贴合连线机,包括OCA堆料机构,易撕贴机构,撕膜机械手,OCA取像机构,TP上料机构,TP取像机构,中转平台机构,TP搬送机构,自动撕膜机构,TP+OCA传送平台机构,LCM上料平台,撕膜失败抛料机构,TP+OCA取像机构以及LCM取像机构,
所述易撕贴机构与撕膜机械手相邻设置以配合撕膜机械手撕去来自OCA堆料机构的OCA一面上的保护膜,所述OCA取像机构、TP取像机构分别与OCA堆料机构、TP上料机构相邻设置以分别对撕膜后的OCA和来自TP上料机构的TP取像,以利于贴合连线机对TP和撕膜后的OCA进行定位并贴合,所述中转平台机构承载贴合有OCA的TP,该中转平台机构设置在TP搬送机构的一端,从而所述TP搬送机构将中转平台机构上的贴合有OCA的TP搬送至位于TP搬送机构一侧的自动撕膜机构,所述自动撕膜机构撕除TP上OCA另一面的保护膜,所述TP+OCA传送平台机构设置在TP搬送机构的另一端以承载撕膜后的、贴合有OCA的TP,所述TP+OCA取像机构、LCM取像机构分别与TP+OCA传送平台机构、LCM上料平台相邻设置以分别对TP+OCA传送平台机构上的、贴合有OCA的TP和来自LCM上料平台的LCM取像,以利于贴合连线机对贴合有OCA的TP和来自LCM上料平台的LCM进行定位并贴合,所述撕膜失败抛料机构与自动撕膜机构相对设置以移动至自动撕膜机构处而接收未被自动撕膜机构成功撕膜的贴合有OCA的TP、或将位于其上的贴合有OCA的TP上料至自动撕膜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连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膜失败抛料机构包括导轨滑块机构、设置在导轨滑块机构上的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用于承载贴合有OCA的TP,该安装平台可沿导轨滑块机构移动至自动撕膜机构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合连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滑块机构包括可在导轨滑块机构的驱动下沿导轨滑块机构移动的滑块,所述安装平台安装在滑块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合连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平台经由支撑板安装在导轨滑块机构的滑块上,所述支撑板安装在滑块上,所述安装平台与支撑板固定并由支撑板支撑。
5.如权利要求2、3或4任一项所述的贴合连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膜失败抛料机构还包括马达、同步轮及传送皮带,所述同步轮与马达相连,所述传送皮带安装在同步轮上,所述传送皮带在马达以及同步轮的带动下驱动滑块沿导轨滑块机构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贴合连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安装在皮带上。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合连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平台上设置有四个用于支撑贴合有OCA的TP的调节装置,该四个调节装置两两相对设置,每个调节装置有一个安装在安装平台上的手动调节导轨滑块机构,该手动调节导轨滑块机构包括滑块,且该滑块上安装有移动块,移动块上端面有凸点以用于支撑贴合有OCA的TP。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贴合连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为塑胶材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036009.8U CN204869961U (zh) | 2015-01-19 | 2015-01-19 | 贴合连线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036009.8U CN204869961U (zh) | 2015-01-19 | 2015-01-19 | 贴合连线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869961U true CN204869961U (zh) | 2015-12-16 |
Family
ID=54814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036009.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869961U (zh) | 2015-01-19 | 2015-01-19 | 贴合连线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869961U (zh)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11229A (zh) * | 2016-03-25 | 2016-06-29 | 深圳市深鸿海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预贴合生产工艺方法 |
CN107053811A (zh) * | 2017-06-27 | 2017-08-18 | 深圳市宝德自动化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 全自动贴合设备 |
CN108569017A (zh) * | 2018-05-17 | 2018-09-25 | 深圳市永顺创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率高精度的lcm和tp贴合装置 |
CN109605903A (zh) * | 2018-12-13 | 2019-04-12 | 青岛欣晶玻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电容式触摸屏生产的玻璃对玻璃贴合装置 |
CN109808164A (zh) * | 2018-12-28 | 2019-05-28 | 深圳双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全自动全贴合一体机 |
CN109878066A (zh) * | 2018-12-28 | 2019-06-14 | 深圳双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光学胶与屏幕的贴合装置 |
CN110126429A (zh) * | 2019-06-11 | 2019-08-16 | 深圳市深科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液晶屏的自动化贴合设备 |
CN110126428A (zh) * | 2019-06-11 | 2019-08-16 | 深圳市深科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液晶屏与触摸屏的贴合结构 |
CN110154396A (zh) * | 2019-06-11 | 2019-08-23 | 深圳市深科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或触控模组的上料中转结构 |
CN111595849A (zh) * | 2020-04-26 | 2020-08-28 | 深圳市联得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缺陷检测装置 |
CN115674704A (zh) * | 2022-12-30 | 2023-02-03 | 中电科风华信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双工位导电胶膜贴附机 |
-
2015
- 2015-01-19 CN CN201520036009.8U patent/CN20486996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11229A (zh) * | 2016-03-25 | 2016-06-29 | 深圳市深鸿海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预贴合生产工艺方法 |
CN107053811A (zh) * | 2017-06-27 | 2017-08-18 | 深圳市宝德自动化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 全自动贴合设备 |
CN108569017A (zh) * | 2018-05-17 | 2018-09-25 | 深圳市永顺创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率高精度的lcm和tp贴合装置 |
CN109605903A (zh) * | 2018-12-13 | 2019-04-12 | 青岛欣晶玻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电容式触摸屏生产的玻璃对玻璃贴合装置 |
CN109808164A (zh) * | 2018-12-28 | 2019-05-28 | 深圳双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全自动全贴合一体机 |
CN109878066A (zh) * | 2018-12-28 | 2019-06-14 | 深圳双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光学胶与屏幕的贴合装置 |
CN110126429A (zh) * | 2019-06-11 | 2019-08-16 | 深圳市深科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液晶屏的自动化贴合设备 |
CN110126428A (zh) * | 2019-06-11 | 2019-08-16 | 深圳市深科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液晶屏与触摸屏的贴合结构 |
CN110154396A (zh) * | 2019-06-11 | 2019-08-23 | 深圳市深科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或触控模组的上料中转结构 |
CN110154396B (zh) * | 2019-06-11 | 2024-05-17 | 深圳市深科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或触控模组的上料中转结构 |
CN111595849A (zh) * | 2020-04-26 | 2020-08-28 | 深圳市联得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缺陷检测装置 |
CN115674704A (zh) * | 2022-12-30 | 2023-02-03 | 中电科风华信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双工位导电胶膜贴附机 |
CN115674704B (zh) * | 2022-12-30 | 2023-03-21 | 中电科风华信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双工位导电胶膜贴附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869961U (zh) | 贴合连线机 | |
CN104608458A (zh) | 贴合连线机及贴合连线方法 | |
CN103552346B (zh) | 全自动贴合机及贴合方法 | |
CN111498487A (zh) | 一种屏下摄像头贴合组装设备 | |
KR100976801B1 (ko) | 윈도우 필름부착장치 | |
CN101842000A (zh) | 贴附装置及使用该贴附装置的贴附方法 | |
CN108995932A (zh) | 自动化手机面壳片料贴标设备 | |
CN103529585A (zh) | 一种全自动背光板组立设备 | |
CN110978484A (zh) | 一种曲面屏贴膜设备 | |
CN113414972B (zh) | 一种贴膜机 | |
CN115373165B (zh) | 一种包边机 | |
KR101472366B1 (ko) | 인라인 자동 pcb 본딩장치 | |
CN218559339U (zh) | 一种用于手机贴膜的膜料上料整理装置 | |
CN211759588U (zh) | 手机摄像头支架组装设备 | |
CN113183451A (zh) | 一种产品的保护膜贴合及检测设备 | |
CN103144394A (zh) | 贴膜机 | |
CN221459164U (zh) | 一种贴辅料机及贴辅料生产线 | |
CN208133774U (zh) | 多层物料全自动贴装生产线 | |
CN212024051U (zh) | 一种取放料装置及背光模组贴胶设备 | |
EP1727677A1 (en) | Automatic mounting system | |
CN111113184B (zh) | 一种保温杯装配生产线 | |
CN221050847U (zh) | 加工设备和生产线 | |
CN211843191U (zh) | 一种曲面屏贴膜设备 | |
CN116238955A (zh) | 一种电子纸与tft工件的全自动贴合设备及贴合方法 | |
CN114093269B (zh) | 一种全自动高速贴合机及其贴合工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