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52722U - 快装接头组件、快装接头和连接体组件 - Google Patents
快装接头组件、快装接头和连接体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852722U CN204852722U CN201420870676.1U CN201420870676U CN204852722U CN 204852722 U CN204852722 U CN 204852722U CN 201420870676 U CN201420870676 U CN 201420870676U CN 204852722 U CN204852722 U CN 20485272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joint
- spool
- runner
- spring
- rea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19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2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2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2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9000010720 hydraulic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4907 glan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装接头组件、快装接头和连接体组件。该快装接头组件包括能够相互匹配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均为单向阀结构,第一接头具有第一壳体、第一阀芯、第一弹簧座和第一弹簧,第二接头具有第二壳体、第二阀芯、第二弹簧座和第二弹簧;两个阀芯均为球形;两者之间具有沿接头的轴向可移动的且用于同时顶开两个阀芯的顶杆;在两个接头分离状态下,第一弹簧抵压第一阀芯以密封第一接头内的第一流道,第二弹簧抵压第二阀芯以密封第二接头内第二流道;在两个接头相互匹配状态下,顶杆将第一阀芯抵压至第一弹簧座,将第二阀芯抵压至第二弹簧座,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导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装配,且装配后阀芯能稳固定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路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快装接头组件、快装接头和连接体组件。
背景技术
采用液压系统的工程机械上会布置许多液压管路,为液压系统输送液压油。布置液压管路时通常会用到快装接头组件,用以连接管路或者管路上的连接件,导通液压管路。
现有的快装接头组件通常包括两个互相匹配的密封接头,快装接头组件用于液压管路中时,将两个密封接头分别连接至需要连接的管路或连接件上,并将两个密封接头对接,即可实现管路或连接件的互通。除了在液压管路中使用,现有的快装接头组件还可以用于气压管路的连接导通。
快装接头组件的密封接头大多采用单向阀结构,通常,单向阀结构采用圆柱阀芯并辅以密封圈密封,在快装接头组件对接时,密封接头的单向阀结构分别由对方的顶杆结构顶开,被顶开后阀芯的两侧靠顶杆和弹簧压紧定位。两密封接头之间具有锁紧装置。然而,这种现有的快装接头组件存在以下缺陷:
1、密封接头的阀芯为圆柱形,并采用密封圈密封,结构比较复杂;
2、阀芯被顶开后,其一侧是靠弹簧压紧,这种方式使得阀芯无法稳固定位,在液压油路中,容易产生液压冲击和振动,增加噪音、磨损和能量损失;
3、两个密封接头各自设有顶杆,并且为实现顶杆能够顶开对方阀芯,需要对顶杆进行特殊设计,导致结构复杂;
4、快装接头组件采用的现有锁紧方式,使得接头对接时只能一对一对的完成,无法同时完成多组接头对接,影响工作效率。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新的快装接头组件以解决上述缺陷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快装接头组件、快装接头和连接体组件,该快装接头的结构简单,对接后阀芯能够稳固定位,便于相互对接装配,提高工作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装接头组件,包括能够相互匹配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均为单向阀结构,所述第一接头具有第一壳体、第一阀芯、第一弹簧座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二接头具有第二壳体、第二阀芯、第二弹簧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阀芯和所述第二阀芯为球形;所述第一阀芯和所述第二阀芯之间具有沿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的轴向可移动的且用于同时顶开所述第一阀芯和所述第二阀芯的顶杆;
在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分离状态下,所述第一弹簧抵压所述第一阀芯以密封所述第一接头内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二弹簧抵压所述第二阀芯以密封所述第二接头内第二流道;
在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相互匹配状态下,所述顶杆将所述第一阀芯抵压至第一弹簧座,同时将所述第二阀芯抵压至所述第二弹簧座,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导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头的头部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接头的头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的凸头;
所述顶杆为阶梯轴形式,且直径较大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接头的所述第一流道内,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在所述第一流道的头端设有用于抵接所述第一阀芯和所述顶杆的两级阶梯结构;
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在所述第二流道的头端设有用于抵接所述第二阀芯的阶梯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头的头部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接头的头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的凸头;
所述顶杆为圆柱形,其一端与所述第一阀芯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在所述第一流道头端设有用于抵接所述第一阀芯的阶梯结构;
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在所述第二流道的头端设有用于抵接所述第二阀芯的阶梯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簧座包括第一基座和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上的第一立杆;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基座上开设有用于将第一流道与外界连通的第一过油孔;所述第一立杆的头端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阀芯配合的弧形槽;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一立杆外部并与所述第一基座连接;
所述第二弹簧座包括第二基座和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座上的第二立杆;所述第二基座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基座上开设有用于将第二流道与外界连通的第二过油孔;所述第二立杆的头端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二阀芯配合的弧形槽;所述第二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二立杆并与所述第二基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顶杆的两端具有与所述第一阀芯和所述第二阀芯匹配的弧形槽。
进一步地,还包括插接于所述第二接头尾部的第三接头,第三接头内具有第三流道;
所述第二接头的尾部具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三接头的头部插接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第三流道导通;所述第三接头的头部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间隙配合,且二者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外部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一接头与外界连接体连接的螺纹;和/或,所述第二壳体外部套设有橡胶套。
本实用新型的快装接头组件包括两个单向阀结构的密封接头(即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二者均采用球形阀芯,两个密封接头相互分离时,球形阀芯与壳体之间的密封无需使用密封圈,简化快装接头组件的结构;此外,快装接头组件包括一个顶杆,当快装接头组件相互匹配时,顶杆可以同时顶开两个球形阀芯,既简化了顶杆的结构又将阀芯牢固定位,同时还能够便于实现两个密封接头的对接。与现有的靠弹簧抵压阀芯的结构相比,顶杆顶开阀芯后,可以将两个球形阀芯分别抵压在各自的弹簧座上,本实用新型的快装接头组件用于液压油路中时能够有效避免产生液压冲击和振动,从而减少噪音、磨损和能量损失。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快装接头,用于快装接头组件,所述快装接头为单向阀结构,包括壳体、阀芯、弹簧座和弹簧,壳体为中空结构并在其内部形成流道,所述阀芯为球形;
所述快装接头还包括顶杆,所述顶杆的一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流道内,另一端伸出所述流道。
本实用新型的快装接头与上述快装接头组件中的接头结构相似,因此具有与上述相似的技术效果,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顶杆为阶梯轴形式,且直径较大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流道内,另一端伸出所述流道;所述壳体的内壁端部为两级阶梯结构,用于抵接所述阀芯和所述顶杆;
或者,所述顶杆为圆柱形,其一端与所述阀芯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流道。
又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连接体组件,包括通过止口配合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上设置有位置对应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第二连接体之间还通过上述的快装接头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分别对应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上的通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体组件采用上述快装接头组件,因此具有与上述相同的有益效果。除此之外,由于该连接体组采用的快装接头组件采用一根顶杆同时顶开两个阀芯,并且两个连接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因此快装接头组件之间无需增设额外锁定装置,因此,该连接头组件中可以实现多组快装接头组件一次性同时装配,进一步提高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快装接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快装接头组件处于已匹配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体组件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中连接体组件处于已匹配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
10、第一接头;11、第一壳体;12、第一阀芯;13、第一弹簧座;131、第一基座;132、第一立杆;14、第一弹簧;15、第一凹槽;20、第二接头;21、第二壳体;22、第二阀芯;23、第二弹簧座;231、第二基座;232、第二立杆;24、第二弹簧;25、第二凹槽;30、顶杆;40、第三接头;50、压盖;100、第一连接体;200、第二连接体。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此外,本部分中对具体结构的描述及描述顺序仅是对具体实施例的说明,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限制作用。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快装接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快装接头组件处于已匹配状态;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体组件,图中连接体组件处于已匹配状态。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快装接头组件包括相互匹配的第一接头10和第二接头20,第一接头10和第二接头20为单向阀结构,第一接头10具有第一壳体11、第一阀芯12、第一弹簧座13和第一弹簧14,第二接头20具有第二壳体21、第二阀芯22、第二弹簧座23和第二弹簧24。如图所示,第一阀芯12和第二阀芯22为球形;沿第一接头10和第二接头20的轴向可移动的且用于同时顶开第一阀芯12和第二阀芯22的顶杆30;在第一接头10和第二接头20分离状态下,第一弹簧14抵压第一阀芯12以密封第一接头10内的第一流道,第二弹簧24抵压第二阀芯22以密封第二接头20内第二流道;在第一接头10和第二接头20相互匹配状态下,顶杆30将第一阀芯12抵压至第一弹簧座13,将第二阀芯22抵压至第二弹簧座23,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导通。
本实用新型的快装接头组件包括两个单向阀结构的密封接头(即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二者均采用球形阀芯,两个密封接头相互分离时,球形阀芯与壳体之间的密封无需使用密封圈,简化快装接头组件的结构;此外,快装接头组件包括一个顶杆,当快装接头组件相互匹配时,顶杆可以同时顶开两个球形阀芯,既简化了顶杆的结构又将阀芯牢固定位,又便于实现两个密封接头的对接,与现有的靠弹簧抵压阀芯的结构相比;顶杆顶开阀芯后,可以将两个球形阀芯分别抵压在各自的弹簧座上,本实用新型的快装接头组件用于液压油路中时能够有效避免产生液压冲击和振动,从而减少噪音、磨损和能量损失。
更为具体地,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中第一接头10的头部具有第一凹槽15,第二接头20的头部具有与第一凹槽15配合的凸头。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头部”是指靠近第一接头10和第二接头20相互匹配处的端部,反之称为“尾部”;下文中的头端等类似术语均采用该解释。该快装接头组件的顶杆30为阶梯轴形式,且直径较大的一端设置于第一接头10的第一流道内,另一端伸出该第一流道。
相应地,第一壳体11的内壁在第一流道的头端设有两级阶梯结构,用于抵接第一阀芯12和顶杆30;该两级阶梯结构中,左侧阶梯形成的流道直径大,在第一接头10和第二接头20分离时,第一弹簧14将第一阀芯12抵压至该左侧阶梯处,从而将第一接头10(即第一流道)密封;右侧阶梯形成的流道直径较小,用于抵接顶杆30的阶梯结构,在第一接头10和第二接头20分离时,可以防止顶杆30从第一接头10的第一流道窜出。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在第一接头10和第二接头20分离状态下,第一阀芯12和顶杆30优选不接触,可以避免第一阀芯12与第一壳体11之间密封不受干涉。
第二壳体21的内壁在其第二流道的头端设有用于抵接第二阀芯22的阶梯结构,在第一接头10和第二接头20分离时,第二阀芯22在第二弹簧24的作用下被抵压在该阶梯处,将第二接头20(即第二流道)的头端密封。
再次参见图1,第一接头10中的第一弹簧座13具体包括第一基座131和固定设置于该第一基座131上的第一立杆132;该第一基座131与第一壳体11的内壁固定连接,优选通过其外周的螺纹螺接于第一壳体11的尾部,并且该第一基座131上开设有用于将第一流道与外界连通的第一过油孔(图中未示出)。第一立杆132的头端具有用于与第一阀芯12的配合的弧形槽,方便第一立杆132的头端与球形的第一阀芯12抵接,以此提升二者抵接后的稳定性;第一弹簧14套设于该第一立杆132上,并且第一弹簧14的尾端与第一基座131连接。
第二接头20的第二弹簧座23采用相似结构,具体包括第二基座231和固定设置于该第二基座231上的第二立杆232;该第二基座231与第二壳体21的内壁固定连接,同样可优选通过其外周的螺纹螺接于第二壳体21的尾部,并且第二基座231上开设有用于将第二流道与外界连通的第二过油孔(图中未示出);第二立杆232的头端具有用于与第二阀芯22配合的弧形槽,方便第二立杆232的头端与球形的第二阀芯22抵接,以此提升二者抵接后的稳定性;第二弹簧24套设于该第二立杆232上,并且该第二弹簧24的尾端与第二基座231连接。
作为优选,该实施例中的顶杆30的两端具有与第一阀芯12和第二阀芯22匹配的弧形槽,以便于顶杆30接触并顶开两个阀芯,并且在顶开后能够保持与阀芯稳定接触。
如上所述,顶杆30设置于第一流道内,当第一阀芯12和第二阀芯22插接匹配时,第二阀芯22的凸头插入到第一阀芯12的凹槽15内,两个阀芯的相对移动,顶杆30的右端会首先接触到第二阀芯22,顶杆30向左(即向第一流道内)移动,进而顶杆30的左端接触第一阀芯12。随着两个阀芯继续相对移动,顶杆30克服第一弹簧14和第二弹簧24的作用力,进而会把第一阀芯12和第二阀芯22顶开,直至将第一阀芯12和第二阀芯22分别抵压在第一立杆132和第二立杆232的头端弧形槽内,完成第一接头10和第二接头20的相互匹配。在此过程中,两个阀芯由同一个顶杆30顶开,第一接头10和第二接头20之间仅需设置一个顶杆,简化接头结构,并且在顶开阀芯后,顶杆30、第一立杆132和第二立杆232将两个阀芯稳固限位,从而将快装接头组件用于液压油路中时能够避免出现液压冲击和振动。
此外,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中的快装接头组件,还包括插接于第二接头20尾部的第三接头40,第三接头40内具有第三流道。具体地,第二接头20的尾部具有第二凹槽25,该第三接头40的头部插入该第二凹槽25内,第二流道与第三流道导通;第三接头40的头部与第二凹槽25的内壁间隙配合。如图所示,此处的间隙配合是指第三接头40头部的外周壁与第二凹槽25内周壁之间有间隙配合,并且之间设置密封圈。快装接头组件用于管路上的连接体后,第三接头40可以起到调心功能,可以调整第二接头20与连接体因装配结构不同心产生的偏差,使得装配更便利。
为了便于快装接头组件与连接体组件装配连接,该第一壳体11外周设置有用于将第一接头10与外界连接体连接的螺纹,第一接头10通过螺纹与外界连接体能够方便快速连接;第二壳体21的后部的直径比前端凸头部分的直径大,形成阶梯状,可以利用压盖50等部件将第二壳体21压设在外界连接的相应凹槽内,第二壳体21的外部设有橡胶套,橡胶套可以用来弥补装配缝隙,避免液压冲击时的抖动,减少对密封面的磨损和噪声。
上述该实施例中顶杆30配置为阶梯轴形式,并设置在第一流道内,与第一阀芯12为相互独立的两个部件,在第一接头10和第二接头20没有插接匹配时,顶杆30与第一阀芯12相互之间可以不接触不连接。然而,要说明的是,作为该实施例的可选方案,顶杆可以配置为圆柱形,其一端左端与第一阀芯连接,右端伸出第一流道;相应地,第一壳体的内壁在第一流道的头端设有用于抵接第一阀芯的阶梯结构,而无需设置用于抵接顶杆的阶梯结构,顶杆与第一阀芯随动,在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插接匹配时,该顶杆同样可以起到顶杆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的作用。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快装接头(图中未示出),其可以用于快装接头组件,该快装接头为单向阀结构,包括壳体、阀芯、弹簧座和弹簧,该壳体为中空结构并在其内部形成流道,该阀芯为球形;快装接头还包括顶杆,顶杆的一端可滑动地设置有该流道内,另一端伸出该流道。进一步地,与上一实施例相对应,顶杆为阶梯轴形式,其直径较大的一端设置于该流道内,另一端伸出流道;壳体的内壁端部为两级阶梯结构,用于抵接该阀芯和顶杆。可选的,顶杆为圆柱形,其一端与该阀芯连接,另一端伸出该流道。
实质上,该快装接头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快装接头组件的第一接头(即具有顶杆的接头),因此,该快装接头的具体结构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来理解,并且其可以具有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有益效果,均不再赘述。
相应地,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连接体组件,包括通过止口配合的第一连接体100和第二连接体200,第一连接体100和第二连接体上设置有位置对应的通孔,在液压油路中为液压油提供通路。该第一连接体100和第二连接体200之间还通过上述实施例中的快装接头组件连接,第一接头10和第二接头20分别对应第一连接体100和第二连接体200上的通孔设置,利用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导通两个连接体的通孔。
具体地,如图所示,第一连接体100上有一凸台,凸台范围内设有两个通孔,第二连接体200上设有与凸台配合的凹槽,凹槽范围内相应设有两个通孔;第一连接体100和第二连接体200还通过外周设置的凸缘或法兰结构连接。第一接头10通过其外周的螺纹直接螺接于第一连接体100上,第二接头20设置在第二连接体200的通孔位置处,并由一个压板50套设在第二接头20外侧,将第二接头20紧紧压在第二连接体200上,压板50与第二连接体通过螺栓连接。图2所示的第二连接体组件中,第二接头20的尾部还设置有第三接头40,如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第三接头40的凸头与第二接头20尾部的凹槽间隙配合,可以起到一定的调心作用,降低装配和制造难度。
该连接体组件采用上述实施例的快装接头组件,因此具有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有益效果,不再赘述。除此之外,由于采用的快装接头组件采用一根顶杆同时顶开两个阀芯,并且两个连接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因此快装接头组件之间无需增设额外锁定装置,因此,该连接头组件中可以实现多组快装接头组件一次性同时装配,进一步提高装配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快装接头组件,包括能够相互匹配的第一接头(10)和第二接头(20),所述第一接头(10)和所述第二接头(20)均为单向阀结构,所述第一接头(10)具有第一壳体(11)、第一阀芯(12)、第一弹簧座(13)和第一弹簧(14),所述第二接头(20)具有第二壳体(21)、第二阀芯(22)、第二弹簧座(23)和第二弹簧(2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芯(12)和所述第二阀芯(22)为球形;所述第一阀芯(12)和所述第二阀芯(22)之间具有沿所述第一接头(10)和所述第二接头(20)的轴向可移动的且用于同时顶开所述第一阀芯(12)和所述第二阀芯(22)的顶杆(30);
在所述第一接头(10)和所述第二接头(20)分离状态下,所述第一弹簧(14)抵压所述第一阀芯(12)以密封所述第一接头(10)内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二弹簧(24)抵压所述第二阀芯(22)以密封所述第二接头(20)内第二流道;
在所述第一接头(10)和所述第二接头(20)相互匹配状态下,所述顶杆(30)将所述第一阀芯(12)抵压至第一弹簧座(13),同时将所述第二阀芯(22)抵压至所述第二弹簧座(23),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装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10)的头部具有第一凹槽(15),所述第二接头(20)的头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凹槽(15)配合的凸头;
所述顶杆(30)为阶梯轴形式,且直径较大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接头(10)的所述第一流道内,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壁在所述第一流道的头端设有用于抵接所述第一阀芯(12)和所述顶杆(30)的两级阶梯结构;
所述第二壳体(21)的内壁在所述第二流道的头端设有用于抵接所述第二阀芯(22)的阶梯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装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10)的头部具有第一凹槽(15),所述第二接头(20)的头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凹槽(15)配合的凸头;
所述顶杆(30)为圆柱形,其一端与所述第一阀芯(12)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壁在所述第一流道头端设有用于抵接所述第一阀芯(12)的阶梯结构;
所述第二壳体(21)的内壁在所述第二流道的头端设有用于抵接所述第二阀芯(22)的阶梯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快装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座(13)包括第一基座(131)和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131)上的第一立杆(132);所述第一基座(131)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基座(131)上开设有用于将第一流道与外界连通的第一过油孔;所述第一立杆(132)的头端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阀芯(12)配合的弧形槽;所述第一弹簧(14)套设于所述第一立杆(132)外部并与所述第一基座(131)连接;
所述第二弹簧座(23)包括第二基座(231)和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座(231)上的第二立杆(232);所述第二基座(231)与所述第二壳体(21)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基座(231)上开设有用于将第二流道与外界连通的第二过油孔;所述第二立杆(232)的头端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二阀芯(22)配合的弧形槽;所述第二弹簧(24)套设于所述第二立杆(232)并与所述第二基座(23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装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30)的两端具有与所述第一阀芯(12)和所述第二阀芯(22)匹配的弧形槽。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快装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接于所述第二接头(20)尾部的第三接头(40),第三接头(40)内具有第三流道;
所述第二接头(20)的尾部具有第二凹槽(25),所述第三接头(40)的头部插接于所述第二凹槽(25)内,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第三流道导通;所述第三接头(40)的头部与所述第二凹槽(25)的内壁间隙配合,且二者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快装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外部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一接头(10)与外界连接体连接的螺纹;和/或,所述第二壳体(21)外部套设有橡胶套。
8.一种快装接头,用于快装接头组件,所述快装接头为单向阀结构,包括壳体、阀芯、弹簧座和弹簧,壳体为中空结构并在其内部形成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为球形;
所述快装接头还包括顶杆,所述顶杆的一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流道内,另一端伸出所述流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快装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为阶梯轴形式,且直径较大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流道内,另一端伸出所述流道;所述壳体的内壁端部为两级阶梯结构,用于抵接所述阀芯和所述顶杆;
或者,所述顶杆为圆柱形,其一端与所述阀芯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流道。
10.一种连接体组件,包括通过止口配合第一连接体(100)和第二连接体(200),所述第一连接体(100)和所述第二连接体(200)上设置有位置对应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100)与所述第二连接体(200)之间还通过权利要求1至7所述的快装接头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接头(10)和所述第二接头(20)分别对应所述第一连接体(100)和所述第二连接体(200)上的通孔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870676.1U CN204852722U (zh) | 2014-12-31 | 2014-12-31 | 快装接头组件、快装接头和连接体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870676.1U CN204852722U (zh) | 2014-12-31 | 2014-12-31 | 快装接头组件、快装接头和连接体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852722U true CN204852722U (zh) | 2015-12-09 |
Family
ID=54743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87067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52722U (zh) | 2014-12-31 | 2014-12-31 | 快装接头组件、快装接头和连接体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852722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50187A (zh) * | 2020-07-03 | 2020-10-09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 一种活塞式新型盲插接头 |
CN115193602A (zh) * | 2022-06-29 | 2022-10-18 | 中航工程集成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止逆喷头 |
-
2014
- 2014-12-31 CN CN201420870676.1U patent/CN20485272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50187A (zh) * | 2020-07-03 | 2020-10-09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 一种活塞式新型盲插接头 |
CN115193602A (zh) * | 2022-06-29 | 2022-10-18 | 中航工程集成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止逆喷头 |
CN115193602B (zh) * | 2022-06-29 | 2023-08-29 | 中航工程集成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止逆喷头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870852B (zh) | 一种快速接头及其工作方法 | |
CN202091688U (zh) | 一种快速接头 | |
CN211344367U (zh) | 一种快速接头 | |
CN101581392B (zh) | 一种快速接头组件及其单向密封接头 | |
CN204852722U (zh) | 快装接头组件、快装接头和连接体组件 | |
CN201827565U (zh) | 快速连接接头 | |
CN209245531U (zh) | 一种锁定环设置在公端接头组件上的流体快速接头 | |
CN102691844B (zh) | 一种自找正接头组件及其自找正接头 | |
CN206600551U (zh) |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快速接头 | |
CN201302021Y (zh) | 一种快速连接可拆卸气路连接器 | |
CN201875333U (zh) | 子母快速接头 | |
CN204226915U (zh) | 一种快速接头 | |
CN203189931U (zh) | 带压操作液压快速接头 | |
CN210830942U (zh) | 新型快速接头 | |
CN209245532U (zh) | 一种母端接头组件和冷却板 | |
CN202756809U (zh) | 自找正接头组件及其自找正接头 | |
CN108561446B (zh) | 一种推力头液压锁紧装置 | |
CN206708610U (zh) | 一种低漏率高寿命双向带压插拔快速断接器 | |
CN206600547U (zh) | 一种快速接头 | |
CN208268615U (zh) | 一种快插装置 | |
CN203560645U (zh) | 带压操作快速接头 | |
CN110701406A (zh) | 一种新型快速接头 | |
CN114215987A (zh) | 一种液压管路用高密封直角接头 | |
CN115930019A (zh) | 一种快速接头组件及其密封件 | |
CN210050177U (zh) | 一种新型快拆接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