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39919U - 负离子硅胶眼罩 - Google Patents
负离子硅胶眼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839919U CN204839919U CN201520524278.9U CN201520524278U CN204839919U CN 204839919 U CN204839919 U CN 204839919U CN 201520524278 U CN201520524278 U CN 201520524278U CN 204839919 U CN204839919 U CN 20483991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lica gel
- negative ion
- anion
- eye
- gel she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Eyegla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负离子硅胶眼罩,包括负离子硅胶片和固定装置;其中,所述负离子硅胶片为能释放小分子负离子及远红外线的硅胶体,所述负离子硅胶片的厚度为0.1-2mm;所述固定装置固定连接所述负离子硅胶片,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固定在使用者头部,且所述负离子硅胶片贴近或靠近眼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离子硅胶眼罩能改善眼部肌肉的微循环、缓解眼部疲劳、消除黑眼圈眼袋、缓解或治疗炎症,加速伤口愈合,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人体的眼部健康的保持,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同时方便佩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保健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负离子硅胶眼罩。
背景技术
眼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是对周围世界感知的最直观的载体。随着人们用眼过度、用眼错误以及光污染,眼部疾病的发生越来越频繁。眼疲劳是发生众多眼部疾病的根源所在。
为缓解人眼部疲劳,市面上涌现出一种叫做眼罩的物品,眼罩是戴在眼睛上起保护或遮挡作用的东西,现在已成为时尚的用品,在生活中有消除疲劳的重要作用。简单的眼罩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保健眼罩出现,例如冷、热敷眼罩、磁灸眼罩、按摩眼罩、补水眼罩等,能够解决部分眼部问题,但是,现有的保健眼罩多是较为笨重,佩戴不方便。
可见,如何提供一种保健功能好、轻便的保健眼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负离子硅胶眼罩,以提供一种保健功能好、轻便的保健眼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负离子硅胶眼罩,其特征在于,包括负离子硅胶片和固定装置;其中,所述负离子硅胶片为能释放小分子负离子及远红外线的硅胶体,所述负离子硅胶片的厚度为0.1-5mm;所述固定装置固定连接所述负离子硅胶片,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固定在使用者头部,且所述负离子硅胶片贴近或靠近眼部。
优选的,上述负离子硅胶眼罩中,所述固定装置为眼镜架,所述眼镜架包括眼镜框和眼镜腿,所述眼镜框的两侧对称设置所述眼镜腿,所述负离子硅胶片固定在所述眼镜框上。
优选的,上述负离子硅胶眼罩中,所述负离子硅胶片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负离子硅胶片通过连接桥固定连接,且所述负离子硅胶片远离所述连接桥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装置。
优选的,上述负离子硅胶眼罩中,所述负离子硅胶片上分别设置有一个透光孔,两个所述透光孔之间的间距为人体两眼之间的瞳孔距离;所述负离子硅胶片上设置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均匀分布于所述负离子硅胶片上。
优选的,上述负离子硅胶眼罩中,两个所述透光孔的间距为58-64mm。
优选的,上述负离子硅胶眼罩中,所述负离子硅胶片的厚度为1-2mm。
优选的,上述负离子硅胶眼罩中,所述固定装置为系带。
优选的,上述负离子硅胶眼罩中,所述系带上设置有子母扣。
优选的,上述负离子硅胶眼罩中,所述负离子硅胶片与所述眼镜架通过粘合剂或缝接线连接,或者,所述负离子硅胶片夹持或嵌入所述眼镜架。
优选的,上述负离子硅胶眼罩中,所述系带为橡皮筋系带或高分子纤维系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离子硅胶眼罩,用于覆于或遮挡于人眼部,运用固定装置将负离子硅胶片固定于贴近或靠近使用者眼部。负离子硅胶片为能释放小分子负离子及远红外线的硅胶体,它由硅胶主料、电气石粉、负离子粉、远红外线粉、载银二氧化钛、载银沸石、载银磷酸锆和麦饭石等成分构成,所述负离子硅胶片能利用环境条件的变化(如温差、震动、电磁波、光照等)产生活性强且扩散距离远的小分子负离子及远红外线,当负离子硅胶片贴近或靠近人眼的时候,小分子负离子及远红外线作用于人的眼部,能改善眼部肌肉的微循环、缓解眼部疲劳、消除黑眼圈眼袋、缓解或治疗炎症,加速伤口愈合,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人体的眼部健康的保持,同时,结构简单,比较轻便,方便佩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负离子硅胶眼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负离子硅胶眼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负离子硅胶眼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负离子硅胶眼罩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负离子硅胶眼罩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负离子硅胶片,101-透光孔,102-透气孔,103-连接桥,201-系带,202-眼镜框,203-眼镜腿,204-子母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负离子硅胶眼罩,是具有良好保健作用同时又轻便的眼罩,有效维护眼部健康。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考附图1,该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负离子硅胶眼罩的基本机构,所述负离子硅胶眼罩包括负离子硅胶片1以及固定装置,本实施例中的固定装置为眼镜架,借用传统的眼镜原理,固定装置包括眼镜框202和眼镜腿203,眼镜框202的两侧对称设置眼镜腿203,让负离子硅胶片1代替传统眼镜的镜片,负离子硅胶片1贴合眼镜框202,当使用的时候保证负离子硅胶片1距离使用者眼睛的距离为2-3cm。负离子硅胶片1的厚度为0.1-5mm,优选的离子硅胶片1的厚度为1-2mm。太薄效果不显著,太厚比较浪费材料,在满足需要又节省材料的同时,离子硅胶片1的厚度选为1-2mm。
采用镜架的固定装置有利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提供的负离子硅胶眼罩的使用,使用者可以跟戴眼镜似的进行使用,同时眼镜架结构的固定装置穿戴方便。
负离子硅胶片1为能释放小分子负离子及远红外线的硅胶体,它由硅胶主料、电气石粉、负离子粉、远红外线粉、载银二氧化钛、载银沸石、载银磷酸锆和麦饭石等成分构成,所述负离子硅胶片1能利用环境条件的变化(如温差、震动、电磁波、光照等)产生活性强且扩散距离远的小分子负离子及远红外线。当负离子硅胶片1贴近或靠近人眼的时候小分子负离子及远红外线作用于人的眼部,能改善眼部肌肉的微循环、缓解眼部疲劳、消除黑眼圈眼袋、缓解或治疗炎症,加速伤口愈合,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人体的眼部健康的保持,同时,结构简单,比较轻便,方便佩戴。
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负离子硅胶眼罩的负离子硅胶片1未与使用者眼睛接触,不会对人眼产生压迫。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眼镜架结构中不局限于包括含有眼镜框202的眼镜架,还可以是无眼镜框202的眼镜架,但为了负离子硅胶片1的固定方便,选用有眼镜框202的眼镜架。同时负离子硅胶片1可以是如眼镜片分开似的结构,也可以是整体的一片式结构。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负离子硅胶片1可以通过粘合剂或缝接线连接固定于眼镜框202,或者,负离子硅胶片1夹持或嵌入眼镜架上,即负离子硅胶片1通过粘接剂粘在眼镜框202上,或者用缝接线缝在眼镜框202上,也可以将负离子硅胶片1通过夹持的方式固定在眼镜框202上,或负离子硅胶片1嵌入眼镜框202的框内。
实施例二
请参考附图2,该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负离子硅胶眼罩的基本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负离子硅胶片是两个负离子硅胶片1连接桥103连接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固定装置为系带201,负离子硅胶片1远离连接桥10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系带201,系带201用于所述负离子硅胶眼罩与固定,系带201可以如图2中所示的是完整的一条,也可以如附图3中是分开的两条,当是一条的时候需要是具有弹性的系带201,方便不同头围尺寸的使用者使用,当是分开的两条的时候,条件可以放宽,只要尺寸上能够满足使用者就可以,系带201可以为橡皮筋系带、高分子纤维系带或高分子纤维线。
连接桥103的形状以及选用材料不作具体限制,可以选无毒橡胶、塑料、高分子纤维、金属材料等制成的棒状或片状的连接件,连接桥103相对的两端分别与固定连接两个负离子硅胶片1,可以采用粘接剂粘接或缝接线缝接,同样也可以为其他固定件,如螺钉等。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负离子硅胶眼罩,每一个负离子硅胶片1上设置透光孔101与透气孔102。为方便制作,所述透光孔101与透气孔102为圆形孔,两个透光孔101中心距离为人体两眼之间的瞳孔距离,普通使用者的瞳孔距离为58-64mm,所以两个透光孔101中心距离可以设定为58-64mm。负离子硅胶片1可以设置为圆形,透光孔101的中心与负离子硅胶片1的中心重合,透光孔101的大小设置为5-10mm,透气孔102均匀的分布于负离子硅胶片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请参考附图3和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负离子硅胶眼罩的基本结构,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负离子硅胶片1的形状为曲面,形状接近与潜水镜的外形,使用的时候将人眼全部罩住,使用的时候不会接触到人眼以及不会压迫人眼,但相对的接触面积较多,效果较好。同时固定装置采用系带201,所述系带201选用参考实施例二,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请参考附图5,该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负离子硅胶眼罩的基本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负离子硅胶片1为曲面结构,形状参考实施例三,负离子硅胶片1设置透光孔101,所述透光孔101参考实施例二中透光孔10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固定装置为系带201,系带201固定在负离子硅胶片1的两端,此处的系带201设有子母扣204,子母扣从上到下分为AB两件,A件称为子扣,B件称为母扣,子扣和母扣贴合或扣合即可实现连接。子母扣的实现方便扣合。同时,不局限于子母扣204连接,也可以使用实施例二或三中的方式,根据需要任意选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负离子硅胶眼罩,其特征在于,包括负离子硅胶片和固定装置;其中,
所述负离子硅胶片为能释放小分子负离子及远红外线的硅胶体,所述负离子硅胶片的厚度为0.1-5mm;
所述固定装置固定连接所述负离子硅胶片,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固定在使用者头部,且所述负离子硅胶片贴近或靠近眼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离子硅胶眼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为眼镜架,所述眼镜架包括眼镜框和眼镜腿,所述眼镜框的两侧对称设置所述眼镜腿,所述负离子硅胶片固定在所述眼镜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离子硅胶眼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离子硅胶片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负离子硅胶片通过连接桥固定连接,且所述负离子硅胶片远离所述连接桥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离子硅胶眼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离子硅胶片上分别设置有一个透光孔,两个所述透光孔之间的间距为人体两眼之间的瞳孔距离;所述负离子硅胶片上设置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均匀分布于所述负离子硅胶片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离子硅胶眼罩,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透光孔的间距为58-64mm。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负离子硅胶眼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离子硅胶片的厚度为1-2m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负离子硅胶眼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为系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负离子硅胶眼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系带上设置有子母扣。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离子硅胶眼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离子硅胶片与所述眼镜架通过粘合剂或缝接线连接,或者,所述负离子硅胶片夹持或嵌入所述眼镜架。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负离子硅胶眼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系带为橡皮筋系带或高分子纤维系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524278.9U CN204839919U (zh) | 2015-07-20 | 2015-07-20 | 负离子硅胶眼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524278.9U CN204839919U (zh) | 2015-07-20 | 2015-07-20 | 负离子硅胶眼罩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839919U true CN204839919U (zh) | 2015-12-09 |
Family
ID=54730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524278.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39919U (zh) | 2015-07-20 | 2015-07-20 | 负离子硅胶眼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83991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00744A (zh) * | 2019-06-04 | 2019-09-06 | 苏州科技大学 | 一种小型化负离子护目眼镜的设计制备方法及负离子护目眼镜 |
-
2015
- 2015-07-20 CN CN201520524278.9U patent/CN20483991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00744A (zh) * | 2019-06-04 | 2019-09-06 | 苏州科技大学 | 一种小型化负离子护目眼镜的设计制备方法及负离子护目眼镜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3167183U (ja) | 眼鏡 | |
US5738624A (en) | Mask for applying a magnetic flux field to facial skin | |
WO2012056594A1 (ja) | 顔面指圧具 | |
CN203208314U (zh) | 可供平时配戴的磁性按摩眼罩改良结构 | |
CN204839919U (zh) | 负离子硅胶眼罩 | |
CN209770662U (zh) | 眼睛保养护理用磁能超音波眼罩 | |
CN109172133B (zh) | 一种穴位磁疗眼罩 | |
CN207081907U (zh) | 一种用于矫正视力的按摩眼镜框 | |
JP3168814U (ja) | 冷却用または保温用のアイマスク | |
CN213822485U (zh) | 可按摩眼部穴道的挂戴装置 | |
CN205913447U (zh) | 一种新型保健眼罩 | |
CN210494380U (zh) | 一种不漏光内吸附功能眼罩 | |
CN207867139U (zh) | 一种便于装戴的vr设备 | |
TWM520381U (zh) | 穿戴式光療裝置 | |
KR101279177B1 (ko) | 옥 수면안대 | |
TWI843674B (zh) | 移動型冰熱敷裝置 | |
CN219184507U (zh) | 一种可穿戴近视治疗眼罩 | |
US8683613B2 (en) | Eye patch | |
CN202892208U (zh) | 一种真丝保健眼罩 | |
CN208726026U (zh) | 一种具有遮盖功能的医用眼罩 | |
KR200409068Y1 (ko) | 숙면 안대 | |
CN209707834U (zh) | 一种防蓝光防辐射眼镜 | |
CN208464429U (zh) | 新生儿内科护理用遮光器 | |
TWM613363U (zh) | 複合能量眼罩 | |
CN2256104Y (zh) | 多功能保健眼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9 Termination date: 2016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