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34813U - 一种g&d/tdf&tda/tde三频合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g&d/tdf&tda/tde三频合路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834813U CN204834813U CN201520427536.1U CN201520427536U CN204834813U CN 204834813 U CN204834813 U CN 204834813U CN 201520427536 U CN201520427536 U CN 201520427536U CN 204834813 U CN204834813 U CN 20483481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vity
- resonant
- tdf
- tde
- td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08000002925 dental caries Diseas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6880 cross-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Tin Chemical compound [Sn]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2 die cast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40123361 Quorum sensing inhibitor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G&D/TDF&TDA/TDE三频合路器,属于电子信息和移动通讯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采用谐振腔形式,运用滤波器基本原理将分别适用于GSM、DCS、TDF、TDA和TDE网络信号的腔体滤波器设计在同一腔体上。并且本实用新型端口处采用一体化接头,使接头直接插入对应谐振杆内,减少了四处原来需要耦合导体焊接的地方,减少了装配时间以及提高了互调干扰指标。再通过对腔体开模压铸,来节省成本,是一种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实用性强的通讯网络设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属于电子信息和移动通讯技术领域中的网络优化产品,具体是一种G&D/TDF&TDA/TDE三频合路器。
背景技术
GSM全名为: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s,中文含义为全球移动通讯系统,俗称"全球通",是一种起源于欧洲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
DCS全名为:DigitalCellularSystemat1800MHz,中文含义为1800MHz数字蜂窝系统,我国移动通信发展异常迅猛,一方面由于900MHz频率资源限制,部分地区出现了频率资源紧张、信道不足,话务密度过大等现象;另一方面利用多重频率复用方式、多层覆盖、跳频等技术来增加容量,也存在诸多局限。只有通过DCS1800网进行话务分担,才能彻底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移动DCS是指1710~1725MHz(上行),联通DCS是指1745~1755MHz(上行)
TD-SCDMA是英文TimeDivision-Synchronous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的简称,中国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简称3G),也是ITU批准的三个3G标准中的一个,以我国知识产权为主的、被国际上广泛接受和认可的无线通信国际标准。是我国电信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中国移动的TD-SCDMA获得的三个频段,TD(A)为频段1880-1900MHz、TD(F)为频段2010MHz-2025MHz、TD(E)为频段2300MHz-2400MHz。
由于移动通信高速发展有多种网络同时存在,现有大量的通信网络优化项目在做信号覆盖时,需要减少空间节省成本,将使用一种把多路信号合并为一路信号的合路器达到不同信号系统传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加强建设基础TD-SCDMA网络,解决五个系统共天馈系统问题的目的,提供一种将五种网络信号滤波器设计在同一腔体上的三频合路器,是多种网络信号系统传输不可缺少的器件。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G&D/TDF&TDA/TDE三频合路器,包括腔体和腔体上的盖板,腔体内部设有四个滤波器,分别为GSM滤波器、DCS滤波器、TDF&TDA滤波器和TDE滤波器,四个接头G&D端口、TDF&TDA端口、TDE端口和公共端口分别设置在腔体外部。其中,G&D端口与GSM滤波器输入端和DCS滤波器输入端共同连接,TDF&TDA端口与TDF&TDA滤波器输入端连接,TDE端口与TDE滤波器输入端连接。公共端口与GSM滤波器输出端、DCS滤波器输出端、TDF&TDA滤波器输出端和TDE滤波器输出端共同连接,且连接处的隔墙开有通槽实现耦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GSM滤波器包括一个通槽,通槽内包括4个依次相连的谐振杆,第一个谐振杆通过耦合导线与G&D端口连接,最后一个谐振杆通过耦合导线与公共端口连接。耦合导线是将镀银导线用焊锡固定在谐振杆和接头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DCS滤波器包括七个依次相连的谐振腔,即第一到第七谐振腔,每个谐振腔的中心位置安装了一个谐振杆,第一个谐振杆通过接头与G&D端口耦合连接,最后一个谐振杆通过空间耦合相连与第一公共腔相连。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TDF&TDA滤波器包括8个依次相连的谐振腔,即第八到第十五谐振腔,每个谐振腔的中心位置安装了一个谐振杆。第一个谐振杆通过接头与TDF&TDA端口耦合连接,最后一个谐振杆通过空间耦合相连与第二公共腔相连。第二公共腔通过空间耦合与第一公共腔连接。并且在第十一谐振腔与第十三谐振腔之间安装有容性交叉耦合装置。容性交叉耦合装置是1个固定在腔体凹糟中调谐飞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TDE滤波器包括六个依次相连的谐振腔,即第十五到第二十谐振腔,每个谐振腔的中心位置安装了一个谐振杆。第一个谐振杆通过接头与TDE端口耦合连接,最后一个谐振杆通过空间耦合相连与第二公共腔相连。第二公共腔与第一公共腔空间耦合相连。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两个公共腔中心位置各安装了一个谐振杆。第一公共腔内的谐振杆通过接头与公共端口耦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谐振腔形式,运用滤波器基本原理将分别适用于GSM、DCS、TDF&TDA和TDE网络信号的腔体滤波器设计在同一腔体的正反两面上。并且端口处采用一体化接头,使接头直接插入对应谐振杆内,减少了四处原来需要耦合导体焊接的地方,减少了装配时间以及提高了互调干扰指标。整个腔体用铝材料开模加工而成并对内部表面镀银。采用以上技术使五种信号使用同一套馈线系统,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增强网络的可靠性,较好的简化了多系统覆盖,并更加适合于工程实施应用。使其成为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实用性强的通讯网络优化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三频合路器内部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三频合路器左视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三频合路器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三频合路器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G&D/TDF&TDA/TDE三频合路器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G&D/TDF&TDA/TDE三频合路器采用集总参数和分布参数原理,根据技术指标,结合切比雪夫型带通滤波器设计原理。本实用新型的G&D/TDF&TDA/TDE三频合路器包括腔体1(1个),盖板2(1个)、谐振杆(23个)、调试螺钉9(52个)安装谐振杆螺钉(4个),接头(4个)、调谐飞杆14(1个),安装盖板螺钉(100个)。腔体1内部包括四个滤波器分别为GSM滤波器、DCS滤波器、TDF&TDA滤波器和TDE滤波器.整个合路器有四个接头分别是G&D端口3、TDF&TDA端口5、TDE端口4和公共端口6。G&D端口与GSM滤波器输入端和DCS滤波器输入端共同连接,TDF&TDA端口与TDF&TDA滤波器输入端连接,TDE端口与TDE滤波器输入端连接。公共端口6与GSM滤波器输出端加上DCS滤波器输出端、TDF&TDA滤波器输出端和TDE滤波器输出端连接且连接处的隔墙开有通槽实现耦合。
具体来说,GSM滤波器包括一个通槽11,通槽内包括4个依次相连的谐振杆,第一个谐振杆通过耦合导线7与G&D端口3连接,最后一个谐振杆通过耦合导线7与公共端口6连接。耦合导线7是将镀银导线用焊锡固定在谐振杆和接头上。
DCS滤波器包括七个依次相连的谐振腔,即第一谐振腔21到第七谐振腔27,每个谐振腔的中心位置安装了一个谐振杆,第一个谐振杆通过接头与G&D端口3耦合连接,最后一个谐振杆通过空间耦合相连与第一公共腔28相连。
TDF&TDA滤波器包括8个依次相连的谐振腔,即第八谐振腔31到第十五谐振腔38,每个谐振腔的中心位置安装了一个谐振杆。第一个谐振杆通过接头与TDF&TDA端口5耦合连接,最后一个谐振杆通过空间耦合相连与第二公共腔39相连。第二公共腔39通过空间耦合与第一公共腔28连接。并且在第十二谐振腔35与第十四谐振腔37之间安装有容性交叉耦合装置8。容性交叉耦合装置8是1个固定在腔体凹糟中调谐飞杆。
TDE滤波器包括六个依次相连的谐振腔,即第十六谐振腔41到第二十一谐振腔46,每个谐振腔的中心位置安装了一个谐振杆。第一个谐振杆通过接头与TDE端口4耦合连接,最后一个谐振杆通过空间耦合相连与第二公共腔39相连。第二公共腔39与第一公共腔28空间耦合相连。
两个公共腔中心位置各安装了一个谐振杆。第一公共腔28内的谐振杆通过接头与公共端口6耦合连接。
根据优化网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G&D/TDF&TDA/TDE三频合路技术指标如表1所示。
表1G&D/TDF&TDA/TDE三频合路技术指标
本发明具体应用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G&D/TDF&TDA/TDE三频合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1)和腔体(1)上的第一盖板(2)和第二盖板(20);腔体(1)内部设有四个滤波器,分别为GSM滤波器、DCS滤波器、TDF&TDA滤波器和TDE滤波器,四个接头分别是G&D端口(3)、TDF&TDA端口(5)、TDE端口(4)和公共端口(6),分别设置在腔体(1)外部,其中G&D端口(3)、TDF&TDA端口(5)和TDE端口(4)分别与GSM滤波器输入端加上DCS滤波器输入端、TDF&TDA滤波器输入端和TDE滤波器输入端连接;公共端口(6)与GSM滤波器输出端加上DCS滤波器输出端、TDF&TDA滤波器输出端和TDE滤波器输出端连接且连接处的隔墙开有通槽实现耦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G&D/TDF&TDA/TDE三频合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GSM滤波器包括一个通槽(11),通槽(11)内包括4个依次相连的谐振杆,第一个谐振杆通过耦合导线(7)与G&D端口(3)连接,最后一个谐振杆通过耦合导线(7)与公共端口(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G&D/TDF&TDA/TDE三频合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导线(7)是将镀银导线用焊锡固定在谐振杆和接头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G&D/TDF&TDA/TDE三频合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DCS滤波器包括七个依次相连的谐振腔,即第一谐振腔(21)到第七谐振腔(27),每个谐振腔的中心位置安装了一个谐振杆,第一个谐振杆通过接头与G&D端口(3)耦合连接,最后一个谐振杆通过空间耦合相连与第一公共腔(28)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G&D/TDF&TDA/TDE三频合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TDF&TDA滤波器包括8个依次相连的谐振腔,即第八谐振腔(31)到第十五谐振腔(38),每个谐振腔的中心位置安装了一个谐振杆;第一个谐振杆通过接头与TDF&TDA端口(5)耦合连接,最后一个谐振杆通过空间耦合相连与第二公共腔(39)相连;第二公共腔(39)通过空间耦合与第一公共腔(28)连接;并且在第十二谐振腔(35)与第十四谐振腔(37)之间安装有容性交叉耦合装置(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G&D/TDF&TDA/TDE三频合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性交叉耦合装置(8)是1个固定在腔体凹糟中调谐飞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G&D/TDF&TDA/TDE三频合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TDE滤波器包括六个依次相连的谐振腔,即第十六谐振腔(41)到第二十一谐振腔(46),每个谐振腔的中心位置安装了一个谐振杆;第一个谐振杆通过接头与TDE端口(4)耦合连接,最后一个谐振杆通过空间耦合相连与第二公共腔(39)相连;第二公共腔(39)与第一公共腔(28)空间耦合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G&D/TDF&TDA/TDE三频合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公共腔中心位置各安装了一个谐振杆;第一公共腔内的谐振杆通过接头与公共端口耦合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427536.1U CN204834813U (zh) | 2015-06-19 | 2015-06-19 | 一种g&d/tdf&tda/tde三频合路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427536.1U CN204834813U (zh) | 2015-06-19 | 2015-06-19 | 一种g&d/tdf&tda/tde三频合路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834813U true CN204834813U (zh) | 2015-12-02 |
Family
ID=54692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42753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34813U (zh) | 2015-06-19 | 2015-06-19 | 一种g&d/tdf&tda/tde三频合路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834813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86720A (zh) * | 2020-09-14 | 2020-12-15 | 天华(深圳)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5g基站的poi合路器及其设计方法 |
CN113036347A (zh) * | 2019-12-25 | 2021-06-25 |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通信设备及其滤波器 |
CN113675566A (zh) * | 2020-05-15 | 2021-11-19 | 大富科技(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 通信设备及其滤波器 |
-
2015
- 2015-06-19 CN CN201520427536.1U patent/CN20483481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36347A (zh) * | 2019-12-25 | 2021-06-25 |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通信设备及其滤波器 |
CN113675566A (zh) * | 2020-05-15 | 2021-11-19 | 大富科技(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 通信设备及其滤波器 |
CN112086720A (zh) * | 2020-09-14 | 2020-12-15 | 天华(深圳)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5g基站的poi合路器及其设计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826527U (zh) | T&c&g&d /lte/wcdma/td七频合路器 | |
CN204834813U (zh) | 一种g&d/tdf&tda/tde三频合路器 | |
CN202178372U (zh) | 一种带有耦合功能的合路器 | |
CN201868547U (zh) | 一种双系统合路器 | |
CN201562745U (zh) | 一种td-scdma三频合路器 | |
CN203521566U (zh) | 一种双频高互调防水合路器 | |
CN107658535A (zh) | 一种多系统集成一体化合路平台 | |
CN203826528U (zh) | 一种640-1850 MHz /WCDMA/LTE三频合路器 | |
CN204167453U (zh) | 一种中国移动专用的移动4g合路器 | |
CN208352501U (zh) | 一种高选择性小型化双工器 | |
CN207052733U (zh) | 一种用于地铁通信的多系统合路平台poi | |
CN203760661U (zh) | 抗干扰智能天线 | |
CN201608264U (zh) | 一种gsm/dcs/td(ab)/wlan四频合路器 | |
CN205543172U (zh) | 一种gsm&dcs&tda&tdf&tde&tdd/wlan双端口合路器 | |
CN202888369U (zh) | Gsm&dcs/tda&tdf&tde多频合路器 | |
CN203733941U (zh) | 一种共振式馈电结构宽带天线 | |
CN201332130Y (zh) | 一种dcs1800/phs双频合路器 | |
CN113644398A (zh) | 一种多系统合路平台 | |
CN202111203U (zh) | 一种六频合路器 | |
CN203013896U (zh) | 一种wlan与2g+3g双频合路器 | |
CN113555654B (zh) | 一种5g系统14频一体化多系统合路平台 | |
CN203013894U (zh) | 一种五系统八频合路器 | |
CN215451728U (zh) | 一种多系统合路平台 | |
CN201985252U (zh) | 天线组合系统 | |
CN201436696U (zh) | 一种cdma+gsm+3g/dcs1800双频合路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