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15963U - 过滤板及除尘器 - Google Patents
过滤板及除尘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815963U CN204815963U CN201520522329.4U CN201520522329U CN204815963U CN 204815963 U CN204815963 U CN 204815963U CN 201520522329 U CN201520522329 U CN 201520522329U CN 204815963 U CN204815963 U CN 20481596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lter plate
- filter
- ribbon
- wrinkle
- main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滤板及除尘器,该过滤板包括滤板主体,分别设置于所述滤板主体两侧的侧边框,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滤板主体两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滤板主体包括上下叠置的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且所述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两侧均对应连接,所述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之间形成有过滤空隙;所述第一滤板沿纵向具有多个第一折皱,所述第一滤板沿横向设置有至少两条第一织带,所述第一织带均匀固定于多个所述第一折皱上;所述第二滤板沿纵向具有多个与所述第一折皱对应的第二折皱,所述第二滤板沿横向设置有至少两条第二织带,所述第二织带均匀固定于多个所述第二折皱上。无需用胶水粘贴固定滤板折皱,也方便吹灰清尘,环保还可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过滤板及除尘器。
背景技术
传统技术中,生产扁式过滤板时,会在两片具有波浪形折皱的滤材中间加设硬质横条,即用胶水把硬质横条水平粘在两片滤材上,并且需要对两片滤材分段进行粘贴,使两片滤材粘接定折成型。这种技术方案中,胶水固化时间长,成本高,不环保。而且这种产品在后期应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两片滤材是分段粘在一起的,喷吹清灰效果差,使用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滤板,无需用胶水粘贴固定滤板折皱,也方便吹灰清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除尘器,环保还可降低成本。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过滤板,包括滤板主体,分别设置于所述滤板主体两侧的侧边框,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滤板主体两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滤板主体包括上下叠置的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且所述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两侧均对应连接,所述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之间形成有过滤空隙;所述第一滤板沿纵向具有多个第一折皱,所述第一滤板沿横向设置有至少两条第一织带,所述第一织带均匀固定于多个所述第一折皱上;所述第二滤板沿纵向具有多个与所述第一折皱对应的第二折皱,所述第二滤板沿横向设置有至少两条第二织带,所述第二织带均匀固定于多个所述第二折皱上。
通过两个侧边框、第一端盖及第二端盖将滤板主体固定住,形成矩形过滤板。而且,组成滤板主体的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上形成有波浪形折皱,从而在滤板主体内侧形成众多的过滤通道。另外,在第一滤板上设置第一织带,可对第一滤板上的第一折皱进行固定,在第二滤板上设置第二织带,可对第二滤板上的第二折皱进行固定,而无需使用粘胶将第一滤板上的第一折皱和第二滤板上的第二折皱粘结在一起,也能对第一折皱和第二折皱进行固定定型,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滤板主体发生变形,影响过滤效果。而且,通过第一织带和第二织带固定的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使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彼此分离,使二者之间具有较大的变形余量,利用二者之间的变形振动可以方便地对滤板主体进行吹灰清尘,吹灰清尘效果好。
下面对进一步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织带及第二织带均设置于所述滤板主体内侧,且所述第一织带与所述第二织带相互面对。将第一织带及第二织带均设置于滤板主体内侧,不影响滤板主体的过滤效果,而且美观大方。第一织带和第二织带设置得稍长,便于将第一织带和第二织带分段熔接到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上,便于充分地将所有第一折皱和第二折皱充分熔接固定。
进一步地,每条所述第一织带与所述第二织带均错开设置。第一织带和第二织带重叠设置,会使重叠处的厚度增加,使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之间的间隙过大,会使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发生过大变形,也会使得滤板主体内部的过滤空隙过大,影响过滤板的形状和过滤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侧边框上开设有通槽,所述滤板主体两侧分别设置于所述通槽中。通过在侧边框上开槽,可以快速地将滤板主体两侧由端部穿设在侧边框上,也方便对侧边框和滤板主体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盖或第二端盖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过滤空隙对应连通。通过在一个端盖上设置与滤板主体内侧形成的过滤空隙连通的通气孔,形成一个过滤通道,方便将通过滤板主体过滤得到的空气通过过滤通道排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除尘器,包括上述的过滤板。通过在除尘器中使用上述的过滤板,便于对过滤板进行清理,可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利用超声波热熔将织带熔接在滤板上,将滤板上的折皱固定定型,无需使用粘胶对滤板上的折皱进行粘结定型,固定时间短,成本低而且环保;
2、使用织带固定折皱,使滤板之间保持分离,对滤板进行吹打振动时可使滤板之间能产生较大的形变,吹灰清尘效果好,能增长过滤板使用寿命,降低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过滤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过滤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过滤板的第一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过滤板的第二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过滤板的滤板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过滤板的滤板主体两侧设置侧边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过滤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滤板主体,110-第一滤板,112-第一织带,114-第一折皱,120-第二滤板,122-第二织带,124-第二折皱,200-侧边框,300-第一端盖,310-通气孔,400-第二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过滤板,包括滤板主体100,分别设置于滤板主体100两侧的侧边框200,以及分别设置于滤板主体100两端的第一端盖300和第二端盖400。通过两个侧边框200、第一端盖300及第二端盖400将滤板主体100固定住,形成矩形过滤板。
如图3至图7所示,滤板主体100包括上下叠置的第一滤板110和第二滤板120,且第一滤板110和第二滤板120两侧均对应连接,第一滤板110和第二滤板120之间形成有过滤空隙。而且,组成滤板主体100的第一滤板110和第二滤板120上形成有波浪形折皱,从而在滤板主体100内侧形成众多的过滤通道。在本实施例中,可将第一滤板110和第二滤板20设置为矩形。
如图3所示,第一滤板110沿纵向具有多个第一折皱114,第一滤板110沿横向设置有至少两条第一织带112,第一织带112均匀固定于多个第一折皱114上。可将第一滤板110上的第一折皱114均匀设置,每个第一折皱114设置为近似三角形形状,每个第一折皱114大小形状相同,使第一滤板110呈波浪形形状。而且,将第一织带112分成多段熔接于第一滤板110上,使每段第一织带112连接于相邻两个第一折皱114之间,每段第一织带112的距离相同,从而实现对第一滤板110上所有的第一折皱114进行定型和定位,将所有相邻两个第一折皱114进行定位和定型(保持相同的距离和高度)。如图4所示,第二滤板120沿纵向具有多个与第一折皱114对应的第二折皱124,第二滤板120沿横向设置有至少两条第二织带122,第二织带122均匀固定于多个第二折皱124上。同理,可将第二滤板120上的第二折皱124均匀设置,每个第二折皱124设置为近似三角形形状,每个第二折皱124大小形状相同,使第二滤板120呈波浪形形状。而且,将第二织带122分成多段熔接于第二滤板120上,使每段第二织带122连接于相邻两个第二折皱124之间,每段第二织带122的距离相同,从而实现对第二滤板120上所有的第二折皱124进行定型和定位,将所有相邻两个第二折皱124进行定位和定型(保持相同的距离和高度)。
在第一滤板110上设置第一织带112,可对第一滤板110上的第一折皱114进行均匀固定,在第二滤板120上设置第二织带122,可对第二滤板120上的第二折皱124进行均匀固定,而无需使用粘胶将第一滤板110上的第一折皱114和第二滤板120上的第二折皱124粘结在一起,也能对第一折皱114和第二折皱124进行固定定型,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滤板主体100发生变形,影响过滤效果。而且,通过第一织带112和第二织带122固定的第一滤板110和第二滤板120,使第一滤板110和第二滤板120彼此分离,使二者之间具有较大的变形余量,利用二者之间的变形振动可以方便地对滤板主体100进行吹灰清尘,吹灰清尘效果好。
另外,可将第一织带112及第二织带122均设置于滤板主体100内侧,且第一织带112与第二织带122相互面对。将第一织带112及第二织带122均设置于滤板主体100内侧,第一织带112及第二织带122不会对外部气流产生阻碍,不影响滤板主体100的过滤效果,而且美观大方。另外,将设置有第一织带112及第二织带122的第一滤板110和第二滤板120的两侧熔接在一起时,第一织带112及第二织带122位于滤板主体100内侧不会对第一滤板110和第二滤板120产生较大的拉扯使其产生变形,使滤板主体100外形保持稳定。而且,将第一织带112和第二织带122设置得稍长,使第一织带112均突出于第一滤板110两侧,第二织带122也均突出于第二滤板120两侧,便于将第一织带112和第二织带122分段熔接到第一滤板110和第二滤板120上,便于充分地将所有第一折皱114和第二折皱124充分熔接固定,避免部分折皱未被固定或外侧的折皱与织带松脱。此外,也可以将第一织带112及第二织带122均设置于滤板主体100外侧,同样具有固定定折第一折皱114和第二折皱124的作用。另外,在将第一滤板110和第二滤板120熔接在一起形成滤板主体100后,可将突出于滤板主体100的第一织带112和第二织带122多余部分剪掉,更美观方便。也可以在将第一织带112和第二织带122分别熔接到第一滤板110和第二滤板120后,就将突出于第一滤板110和第二滤板120的第一织带112和第二织带122剪掉。
而且,可使每条第一织带112与第二织带122均错开设置。因为第一织带112和第二织带122重叠设置,会使重叠处的厚度增加,使第一滤板110和第二滤板120之间的间隙过大,会使第一滤板110和第二滤板120发生过大变形,也会使得滤板主体100内部的过滤空隙过大,影响过滤板的形状和过滤效果。
此外,还可在侧边框200上开设有通槽,滤板主体100两侧分别设置于通槽中。通过在侧边框200上开槽,可以快速地将滤板主体100两侧由端部穿设在侧边框200上,也方便对侧边框200和滤板主体100进行固定。另外,将侧边框300设置为长条形而且侧边框200外侧设置为圆弧状,美观大方。并将侧边框200内部的通槽设置为开口窄内部宽的结构,便于将滤板主体100的侧边套设在通槽中且能防止滤板主体100的侧边从通槽中脱离,固定可靠。进一步地,还可在侧边框200中插入楔紧条,将滤板主体100的侧边与侧边框200卡紧,连接更紧密可靠。
此外,上述的第一端盖300(或第二端盖)上设置有通气孔310,通气孔310与过滤空隙对应连通。通过在一个端盖上设置与滤板主体100内侧形成的过滤空隙连通的通气孔310,形成一个过滤通道,方便将通过滤板主体100过滤得到的空气通过过滤通道排出。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过滤板的除尘器,在使用时,通过第一端盖或第二端盖将过滤板固定于除尘器上,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及两个侧边框形成一个主框架,滤板主体安装于该主框架上,空气经滤板主体外侧进入滤板主体内侧,滤板主体对空气进行过滤后,净化的空气从滤板主体内侧的过滤空隙经过第一端盖或第二端盖的通气孔排出,该装置的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同时,第一端盖或第二端盖可采用聚氨酯注塑成型,成型时间快,大幅提高了产能,工人在操作时安全性更高。侧边框可采用强化PVC材料,更环保,保证工人的健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利用超声波热熔将织带熔接在滤板上,将滤板上的折皱固定定型,无需使用粘胶对滤板上的折皱进行粘结定型,固定时间短,成本低而且环保;使用织带固定折皱,使滤板之间保持分离,对滤板进行吹打振动时可使滤板之间能产生较大的形变,吹灰清尘效果好,能增长过滤板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过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滤板主体,分别设置于所述滤板主体两侧的侧边框,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滤板主体两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
所述滤板主体包括上下叠置的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且所述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两侧均对应连接,所述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之间形成有过滤空隙;
所述第一滤板沿纵向具有多个第一折皱,所述第一滤板沿横向设置有至少两条第一织带,所述第一织带均匀固定于多个所述第一折皱上;所述第二滤板沿纵向具有多个与所述第一折皱对应的第二折皱,所述第二滤板沿横向设置有至少两条第二织带,所述第二织带均匀固定于多个所述第二折皱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织带及第二织带均设置于所述滤板主体内侧,且所述第一织带与所述第二织带相互面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板,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第一织带与所述第二织带均错开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框上开设有通槽,所述滤板主体两侧分别设置于所述通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或第二端盖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过滤空隙对应连通。
6.一种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过滤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522329.4U CN204815963U (zh) | 2015-07-17 | 2015-07-17 | 过滤板及除尘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522329.4U CN204815963U (zh) | 2015-07-17 | 2015-07-17 | 过滤板及除尘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815963U true CN204815963U (zh) | 2015-12-02 |
Family
ID=54673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522329.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815963U (zh) | 2015-07-17 | 2015-07-17 | 过滤板及除尘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81596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56652A (zh) * | 2015-07-17 | 2015-11-18 | 广州市华滤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过滤板及其加工方法 |
AU2020223695A1 (en) * | 2020-06-17 | 2022-01-20 | Guangzhou Farrleey Filtration Co., Ltd. | Dust removal filter cartridge |
-
2015
- 2015-07-17 CN CN201520522329.4U patent/CN204815963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56652A (zh) * | 2015-07-17 | 2015-11-18 | 广州市华滤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过滤板及其加工方法 |
CN105056652B (zh) * | 2015-07-17 | 2016-10-05 | 广州市华滤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过滤板及其加工方法 |
AU2020223695A1 (en) * | 2020-06-17 | 2022-01-20 | Guangzhou Farrleey Filtration Co., Ltd. | Dust removal filter cartridge |
AU2020223695B2 (en) * | 2020-06-17 | 2022-02-17 | Guangzhou Farrleey Filtration Co., Ltd. | Dust removal filter cartridge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12889B (zh) | 空气过滤器滤筒和空气滤清器组件 | |
CA2866216C (en) | Air filter cartridge for i.c. motors, method for its manufacture and air filter incorporating said cartridge | |
CN204815963U (zh) | 过滤板及除尘器 | |
CN104606972B (zh) | 气流中杂质分离装置和气流中杂质分离装置制造方法 | |
CN107862987A (zh) | 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户外显示屏 | |
CN105056652A (zh) | 过滤板及其加工方法 | |
CN206168129U (zh) | 一种带自密封功能的组合空调滤清器 | |
CN201470263U (zh) | 一种滤芯 | |
CN101385933B (zh) | 大风量箱式过滤器 | |
CN106978870A (zh) | 自排水明框幕墙系统 | |
CN203370412U (zh) | 一种耐高温无隔板过滤器 | |
CN104958968B (zh) | 扁形滤筒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2343046U (zh) | 一种滤芯 | |
CN204684845U (zh) | 扁形滤筒 | |
CN107575323A (zh) | 密封性强的车用空滤器滤芯 | |
CN201346429Y (zh) | 聚氨酯发泡空气滤清器滤芯 | |
CN103587095B (zh) | 挤出具有纵向木纹塑料型材的共挤模头 | |
JP3674648B2 (ja) | フィルタ | |
CN203710829U (zh) | 一种滤清器 | |
CN211043761U (zh) | 一种降低型材面框到钢化玻璃高度的滤光条结构 | |
CN204841222U (zh) | 一种空气净化器用滤芯 | |
CN204816028U (zh) | 拼接式空气过滤网 | |
CN206762515U (zh) | 高流量空气滤清器 | |
CN202846783U (zh) | 生产滤清器的模芯 | |
CN205164335U (zh) | 一种滤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1005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