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13114U - 一种新型冲泡碗具和公道杯组合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冲泡碗具和公道杯组合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813114U CN204813114U CN201520437539.3U CN201520437539U CN204813114U CN 204813114 U CN204813114 U CN 204813114U CN 201520437539 U CN201520437539 U CN 201520437539U CN 204813114 U CN204813114 U CN 20481311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p
- support level
- bowl
- liquid outlet
- nov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41000251468 Actinopterygii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41000252233 Cyprinus carpio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41001122767 Theaceae Speci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06010053615 Thermal burn Diseas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2907 honey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44000062793 Sorghum vulgar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96 beau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622 drin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012 mi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8 mig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713 millet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27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791 soa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719 thicken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Table Devices O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冲泡碗具和公道杯组合,具有一碗本体和一杯本体;该碗本体的底部开设有出液口,该出液口上安装有从底外面受力而实现活动开启出液口的开关阀,杯本体内设有可从出液口底外面用力的顶持件;碗本体的底部或者外侧壁上设有呈高、低位设置的第一高支撑位和第二低支撑位,杯本体的顶部对应设有第二高支撑位和第二低支撑位。设计有简洁又巧妙的组合结构,冲泡过程中只需适当旋转支撑在公道杯上的冲泡碗具,即可实现控制出液口反复打开或者闭合作用,操作简单,不易烫伤,亦可保持卫生,不占空间,容易清洗。本新型泡碗具和公道杯组合可应用于各种需要冲泡的场合中,主要应用于泡茶中,延承了传统泡茶沏茶过程所带来的美感和乐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杯具,具体是指一种新型冲泡碗具和公道杯组合。
背景技术
茶文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茶道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其中泡茶沏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节。传统泡茶沏茶过程,是首先在盖碗内冲泡茶叶,之后手拿起整个盖碗并且按压碗盖,倾斜整个盖碗,将盖碗内茶水倒于公道杯(茶海)内,最后将公道杯内茶汤倒于各茶杯内。所述泡茶沏茶过程本身蕴含着一种和美仪式,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礼仪,可增进喝茶融洽氛围。
然后,所述泡茶沏茶过程,在手拿盖碗倾倒过程中,不仅操作很不方便,还容易烫伤,也影响卫生。因此目前研发有各种各样手动或者自动的出液壶结构来代替盖碗结构。所述出液壶结构通常需要增设供泡茶壶放置的底座,并且于内部设置复杂的手动或自动的连动机构,来实现无需接触泡茶壶而完成倒茶水动作。该种方式能防止手被烫伤,操作相对方便,然而随之也带来一些弊端:一则,失去了传统泡茶沏茶过程带来的礼仪美感,淡化了茶道所带来的乐趣;二则,不管手动或者出液壶结构,其结构都较复杂,零部件较多,故加大了生产成本,失去了传统泡茶器具的简洁结构;而且底座体积较大,不仅占用空间,而且出液壶的清洗也不方便。在其他冲泡场合(比如冲泡咖啡、蜂蜜、各种饮品等)亦存在相类似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冲泡碗具和公道杯组合,设计有简洁又巧妙的组合结构,冲泡中具有操作简单、不易烫伤、保持卫生等优点,应用于泡茶中可保持传统泡茶沏茶带来的美感及乐趣。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新型冲泡碗具和公道杯组合,具有一碗本体和一杯本体;该碗本体的底部开设有出液口,该出液口上安装有从底外面受力而实现活动开启出液口的开关阀,杯本体内设有可从出液口底外面用力的顶持件;碗本体的底部或者外侧壁上设有呈高、低位设置的第一高支撑位和第二低支撑位,杯本体的顶部对应设有第二高支撑位和第二低支撑位。
所述碗本体的外侧壁上环绕设有凸环部,该凸环部的底面的轨迹呈高低交替过渡的波浪沿,该波浪沿的波谷和波峰分别构成第一高支撑位和第一低支撑位;所述杯本体其杯口沿的轨迹为高低交替过渡的波浪沿,该波浪沿的波峰和波谷分别构成第二高支撑位和第二低支撑位。
所述碗本体的底部凸设有座环,该座环由至少两段圆弧段首尾依此闭环连接构成,每该圆弧段从首端至尾端宽度渐窄,则每该圆弧段的尾端和首端分别构成第一高支撑位和第一低支撑位;所述杯本体的杯口沿构成为一沿环,该沿环由至少两段圆弧段首尾依此闭环连接构成,每该圆弧段从首端至尾端宽度渐窄,则每该圆弧段的首端和尾端分别构成第二高支撑位和第二低支撑位。
所述碗本体的外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凸耳,该两个凸耳具有底面和侧面,该侧面和底面分别构成第一高支撑位和第一低支撑位;所述杯本体的杯口沿凹设有至少两个凹槽,该杯本体的杯口沿构成第二高支撑位,该凹槽构成第二低支撑位。
所述碗本体的外侧壁的靠近碗口位置环绕凸设有手握台。
所述开关阀为活动球,其活动容置在出液口内,所述出液口的出液端缩口至可供活动球阀卡持封口。
所述开关阀为密封板,其活动容置在出液口内,所述出液口的出液端缩口至可供密封板贴合封口。
所述顶持件为一顶杆,该顶杆的下端部连接在杯本体上,该顶杆的上端部构成顶头。
所述顶持件为一呈鲤鱼造型且鱼嘴朝上的鱼模型部,该鱼模型部的对应朝上的鱼嘴上凸设有一滚珠,该滚珠构成顶持件的顶头。
所述杯本体还配设有一杯盖,该杯盖的背面造型与杯本体的顶部相匹配。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新型冲泡碗具和公道杯组合,二者组合配套使用。使用中,当冲泡碗具以上低、下高支撑位配合支撑在公道杯上(即二者错位设置)时,公道杯内的顶持件未作用于开关阀,出液口处关闭状态;反之,当冲泡碗具以上高、下高支撑位配合支撑在公道杯上(即二者对位匹配设置)时,公道杯内的顶持件作用于开关阀,出液口打开实现出液。于此冲泡过程中,只需适当旋转支撑在公道杯上的冲泡碗具,即可实现控制出液口反复打开或者闭合作用,操作简单,不易烫伤,亦可保持卫生,不占空间,容易清洗。本新型泡碗具和公道杯组合可应用于各种需要冲泡的场合中(比如冲泡咖啡、蜂蜜、各种饮品等),其中主要应用于泡茶中,延承了传统泡茶沏茶过程所带来的美感和乐趣,而且旋转式操作还带来趣味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冲泡碗具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新型冲泡碗具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新型冲泡碗具对应开关阀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是本新型冲泡碗具对应开关阀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是本新型公道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新型公道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是本新型冲泡碗具与公道杯第一实施例组合的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8是图7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是本新型冲泡碗具与公道杯第一实施例组合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剖面示意图;
图11是本新型公道杯第一实施例配置杯盖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碗本体1出液口11
手握台12凸环部13
第一高支撑位131第一低支撑位132
座环14第一高支撑位141
第一低支撑位142过滤网2
活动球3密封板4
密封圈5杯本体6
顶持件60波浪沿61
第二高支撑位611第二低支撑位612
沿环62第二高支撑位621
第二低支撑位622杯盖7
内侧盖沿7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案涉及一种新型冲泡碗具和公道杯组合,新型冲泡碗具如图1-4所示,新型公道杯如图5-6所示。
新型冲泡碗具,具有一碗本体1,该碗本体1的底部开设有出液口11,作为冲泡液流出口。出液口11的上端沿设有过滤网2,用于过滤冲泡物作用。出液口11内安装有活动密封该出液口11的开关阀,从碗本体1底外面对开关阀顶持受力,能够实现对出液口11的开启作用。所述开关阀有多种实施例方式,本新型具体给出俩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如图3所示,为一活动球3,其活动容置在出液口11内,出液口11的出液端缩口至可供活动球3陷入并卡持封口。第二种如图4所示,开关阀为一密封板4,其活动容置在出液口11内,出液口11的出液端缩口至可供密封板4贴合封口。优选地,为了加强开关阀对出液口11的密封性,出液口11的出液端端口上还设有密封圈5(参见图3)。
新型公道杯,具有一杯本体6,该杯本体6内设有起顶持作用的顶持件。给出具体实施例中,顶持件为一顶杆60(参见图8或图10),该顶杆60的下端部连接在杯本体6的底部上,该顶杆60的上端部构成顶头。当然顶持件还可以呈任意造型,只要能起到顶持作用即可,而且该顶持件除了连接在杯本体6的底部上外,还可以连接在内侧壁。本新型还举出另外一实施例,所述顶持件还可以为一呈鲤鱼造型且鱼嘴朝上的鱼模型部,该鱼模型部的对应朝上的鱼嘴上凸设有一滚珠,该滚珠构成顶持件的顶头。该顶持件设计外形自然美观,设置在杯本体6不会显得过于突兀,反而还能带来趣味效果。
本新型的主要创新点在于,碗本体1的底部或者外侧壁上设有呈高、低位设置的第一高支撑位和第二低支撑位;杯本体6的顶部对应设有设有呈高、低位设置的第二高支撑位和第二低支撑位。即该第一/第二高支撑位和第一/第二低支撑位在竖直方向上存在高度差,且第一/第二高支撑位高于第一/第二低支撑位。该第一/第二高支撑位和第一/第二低支撑位的设计方式有多种形式,本新型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详细阐释。
第一种方式如图1、图5所示,碗本体1的外侧壁上环绕设有凸环部13,该凸环部13的底面的轨迹呈高低交替过渡的波浪沿,该波浪沿的波谷构成为第一高支撑位131,该波浪沿的波峰构成为第一低支撑位132。对应杯本体6其杯口沿的轨迹为高低交替过渡的波浪沿61,该波浪沿61的波峰构成为第二高支撑位611,该波浪沿61的波谷构成为第二低支撑位612。给出实施例凸环部13呈闭口式的环绕设计,即波浪沿为环形闭口波浪沿,对应将整个杯口沿整体设计为环形闭口式的波浪结构,波浪沿61的波峰和波谷设有重复的若干各,该种设计主要是利于使用中可任意旋转即可找准对位,加强使用的便利性。当然此处可以为非闭口式设计,而且波浪沿的波峰和波谷各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即可。
第二种方式如图2、图6所示,碗本体1的底部凸设有座环14,该座环14由至少两段圆弧段首尾依此闭环连接构成(给出具体实施例为两段),每该圆弧段从首端至尾端宽度渐窄,首尾相连接处构成有台阶结构,则每该圆弧段的尾端构成为第一高支撑位141,每该圆弧段的首端构成为第一低支撑位142。对应杯本体6的杯口沿构成为一沿环62,该沿环62由至少两段圆弧段首尾依此闭环连接构成(给出具体实施例为两段),每该圆弧段从首端至尾端宽度渐窄,首尾相连接处构成有台阶结构,则每该圆弧段的首端构成为第二高支撑位621,每该圆弧段的尾端构成为第二低支撑位622。给出具体实施例中,首端至尾端宽度渐窄设计,以此形成为较为平滑的过渡,较利于使用中顺畅旋转及找准对位作用。当然此处可以设计为非平滑过渡,只要能够构成高、低支撑位即可。同理,座环14、沿环62的环形闭口式设计同样利于使用中可任意旋转即可找准对位作用。
第三种方式,碗本体1的外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凸耳,该两个凸耳具有底面和侧面,当然在竖直方向上底面较低于侧面,该侧面构成为第一高支撑位,该底面构成为第一低支撑位。对应杯本体6的杯口沿凹设有至少两个凹槽,该凹槽的槽沿连接着杯口沿61,当然该杯口沿在竖直方向上高于凹槽,该杯本体6的杯口沿构成第二高支撑位,该凹槽构成第二低支撑位。所述至少两个凸耳或者凹槽较佳地在外侧壁上均匀分布(当设置两个时,即呈相对设置),以此来平衡及加强支撑冲泡碗具的稳定性。当然,第一/第二高支撑位和第一/第二低支撑位还可以有其他方式,这里不再多做列举。另,给出的实施例均是在杯本体6的杯口沿上设计,当然还可在杯本体6顶部除杯口沿外的其他位置设置或者连接侧壁设置相关结构。
下面以第一种方式的冲泡碗具来对其使用功能作进一步阐释。如图7-8所示,当碗本体1以上低、下高支撑位132/611配合支撑在杯本体6上(即二者错位设置)时,此时碗本体1处于抬高状态,杯本体6内的顶持件60未作用于活动球3,出液口11处关闭状态。反之,如图9-10所示,当碗本体1以上高、下高支撑位131/611配合支撑在杯本体6上(即二者对位匹配设置)时,此时碗本体1处于下沉状态,于此杯本体6内的顶持件60作用于活动球3,出液口11被打开实现出液。于此冲泡过程中,只需适当旋转支撑在杯本体6上的碗本体1,即可实现简单控制出液口11反复打开或者闭合作用,操作极其简单,方式新颖,还不易烫伤,亦可保持卫生。
优选地,为了利于对碗本体1的握持实现移动作用,碗本体1的外侧壁的靠近碗口位置环绕凸设有手握台12。该手握台12还起到加厚碗壁,避免握持中烫伤作用。
优选地,杯本体6还可配设有一杯盖,该杯盖的背面造型与杯本体6的顶部相匹配,以此起到盖持杯口作用。进一步该杯盖的内侧盖沿与杯本体6的杯口沿相匹配,如实施例中杯盖的内侧盖沿呈与杯本体6的波浪沿61或沿环62相匹配的波浪盖沿或盖沿环。例如,图11中给出给出一具体实施例,杯本体6配置有一内侧盖沿71与波浪沿61相匹配的杯盖7。
以上所述仅为本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凡跟本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和修饰,均应属于本新型权利要求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冲泡碗具和公道杯组合,具有一碗本体和一杯本体;其特征在于:该碗本体的底部开设有出液口,该出液口上安装有从底外面受力而实现活动开启出液口的开关阀,杯本体内设有可从出液口底外面用力的顶持件;碗本体的底部或者外侧壁上设有呈高、低位设置的第一高支撑位和第二低支撑位,杯本体的顶部对应设有第二高支撑位和第二低支撑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冲泡碗具和公道杯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碗本体的外侧壁上环绕设有凸环部,该凸环部的底面的轨迹呈高低交替过渡的波浪沿,该波浪沿的波谷和波峰分别构成第一高支撑位和第一低支撑位;所述杯本体其杯口沿的轨迹为高低交替过渡的波浪沿,该波浪沿的波峰和波谷分别构成第二高支撑位和第二低支撑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冲泡碗具和公道杯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碗本体的底部凸设有座环,该座环由至少两段圆弧段首尾依此闭环连接构成,每该圆弧段从首端至尾端宽度渐窄,则每该圆弧段的尾端和首端分别构成第一高支撑位和第一低支撑位;所述杯本体的杯口沿构成为一沿环,该沿环由至少两段圆弧段首尾依此闭环连接构成,每该圆弧段从首端至尾端宽度渐窄,则每该圆弧段的首端和尾端分别构成第二高支撑位和第二低支撑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冲泡碗具和公道杯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碗本体的外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凸耳,该两个凸耳具有底面和侧面,该侧面和底面分别构成第一高支撑位和第一低支撑位;所述杯本体的杯口沿凹设有至少两个凹槽,该杯本体的杯口沿构成第二高支撑位,该凹槽构成第二低支撑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冲泡碗具和公道杯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碗本体的外侧壁的靠近碗口位置环绕凸设有手握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冲泡碗具和公道杯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阀为活动球,其活动容置在出液口内,所述出液口的出液端缩口至可供活动球阀卡持封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冲泡碗具和公道杯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阀为密封板,其活动容置在出液口内,所述出液口的出液端缩口至可供密封板贴合封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冲泡碗具和公道杯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持件为一顶杆,该顶杆的下端部连接在杯本体上,该顶杆的上端部构成顶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冲泡碗具和公道杯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持件为一呈鲤鱼造型且鱼嘴朝上的鱼模型部,该鱼模型部的对应朝上的鱼嘴上凸设有一滚珠,该滚珠构成顶持件的顶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冲泡碗具和公道杯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杯本体还配设有一杯盖,该杯盖的背面造型与杯本体的顶部相匹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437539.3U CN204813114U (zh) | 2015-06-24 | 2015-06-24 | 一种新型冲泡碗具和公道杯组合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437539.3U CN204813114U (zh) | 2015-06-24 | 2015-06-24 | 一种新型冲泡碗具和公道杯组合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813114U true CN204813114U (zh) | 2015-12-02 |
Family
ID=54670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43753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13114U (zh) | 2015-06-24 | 2015-06-24 | 一种新型冲泡碗具和公道杯组合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81311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74496A (zh) * | 2017-05-26 | 2017-07-25 | 沈阳建筑大学 | 梅花形分形陶瓷茶具 |
-
2015
- 2015-06-24 CN CN201520437539.3U patent/CN20481311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74496A (zh) * | 2017-05-26 | 2017-07-25 | 沈阳建筑大学 | 梅花形分形陶瓷茶具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813114U (zh) | 一种新型冲泡碗具和公道杯组合 | |
CN204813115U (zh) | 一种新型冲泡碗具和壶式茶海组合 | |
CN201879306U (zh) | 循环冲泡式冲泡杯 | |
CN204708498U (zh) | 一种虹吸式自动茶具 | |
CN204813116U (zh) | 一种新型公道杯 | |
CN204838900U (zh) | 一种新型壶式茶海 | |
CN204813121U (zh) | 一种新型冲泡碗具 | |
CN201890466U (zh) | 两用功夫茶容器 | |
CN201019425Y (zh) | 多功能水杯 | |
CN204635815U (zh) | 一种多功能水瓶 | |
CN208573376U (zh) | 一种泡茶保温杯 | |
CN204351501U (zh) | 一种保持茶水新鲜度的茶壶 | |
CN210300491U (zh) | 泡茶杯 | |
CN100391386C (zh) | 两杯连贯倒置隔渣茶杯 | |
CN201700890U (zh) | 紫砂茶壶茶杯组合茶具 | |
CN201551033U (zh) | 新型茶壶 | |
CN203483208U (zh) | 一种茶壶 | |
CN206044210U (zh) | 茶壶底部出水式沏茶泡茶茶具 | |
CN202436716U (zh) | 双盖茶杯 | |
CN210330181U (zh) | 一种卡通造型的陶瓷茶壶 | |
CN209152952U (zh) | 一种泡茶器 | |
CN201123634Y (zh) | 多用茶杯 | |
CN202843139U (zh) | 一种新型茶杯 | |
CN201782619U (zh) | 双层一体式热酒壶 | |
CN201591400U (zh) | 滤网茶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