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10108U - 振动电机 - Google Patents
振动电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810108U CN204810108U CN201520490017.XU CN201520490017U CN204810108U CN 204810108 U CN204810108 U CN 204810108U CN 201520490017 U CN201520490017 U CN 201520490017U CN 204810108 U CN204810108 U CN 20481010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il
- balancing weight
- vibrating motor
- magnetic steel
- steel compon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10000002683 foot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10000002414 leg Anatomy 0.000 abstract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696 magne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02K33/18—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coil systems moving upon intermittent or reversed energisation thereof by interaction with a fixed field system, e.g. permanent magnet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02K33/16—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polarised armatures moving in alternate directions by reversal or energisation of a single coil syst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外壳、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线圈组件和磁钢组件,所述线圈组件包括线圈和用于支撑所述线圈的线圈支架,所述线圈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自所述支架本体弯折延伸的多个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与所述外壳相连,所述支架本体通过所述多个支撑脚固定于所述外壳,所述线圈设于所述支架本体上从而与所述磁钢组件相对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振动电机增加所述振动电机的驱动力,进而改善所述振动电机的性能,且结构简单,具有较强的实用意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动电机,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便携式消费性电子产品的振动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便携式消费性电子产品越来越受人们的追捧,如手机、掌上游戏机、导航装置或掌上多媒体娱乐设备等,这些电子产品一般都会用到振动电机来做系统反馈,比如手机的来电提示、信息提示、导航提示、游戏机的振动反馈等。
相关技术的振动电机中,线圈的一侧设置在盖板表面,而线圈的另一侧设置磁路。这导致线圈产生的磁场不能被磁路充分利用,而引起振动电机驱动力不足的缺点。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振动电机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相关技术的振动电机驱动力不足的问题而提出了一种振动电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外壳、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线圈组件和磁钢组件,所述线圈组件包括线圈和用于支撑所述线圈的线圈支架,所述线圈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自所述支架本体弯折延伸的多个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与所述外壳相连,所述支架本体通过所述多个支撑脚固定于所述外壳,所述线圈设于所述支架本体上从而与所述磁钢组件相对间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架本体包括两相对间隔设置的支撑部和连接两所述支撑部的侧壁,所述支撑部和所述侧壁围成用于收容所述线圈的收容部。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两个支撑部均呈L形。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任一所述支撑部的两端均延伸有所述支撑脚。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脚具有自所述支撑部弯折延伸的第一延伸部和自所述第一延伸部垂直延伸的第二延伸部。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架本体通过所述支撑脚的第二延伸部与所述外壳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主壳体和与所述主壳体围成所述收容空间的盖板,所述主壳体具有底板和自所述底板弯折延伸的若干侧壁,所述支撑脚固定于所述底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磁钢组件包括第一磁钢组件和第二磁钢组件,所述线圈支架将所述线圈悬置支撑于所述第一磁钢组件和第二磁钢组件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钢组件包括第一配重块和收容于所述第一配重块内的第一磁钢,所述第二磁钢组件包括第二配重块和收容于所述第二配重块内的第二磁钢。所述第一配重块具有底部和自所述底部两侧弯折延伸的侧部,所述底部具有用于收容所述第一磁钢的第一收容孔,所述第二配重块夹设于所述第一配重块的两侧部之间且与所述第一配重块的底部相隔一定距离,所述第二配重块具有用于收容所述第二磁钢的第二收容孔。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架本体支撑所述线圈于所述第一配重块与所述第二配重块的底部之间的间隙内,所述支架本体的两个侧壁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配重块的底部在相同方向上的长度从而使得所述支架本体横跨所述第一配重块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振动电机中,所述线圈组件的线圈支架支撑所述线圈悬设于所述第一磁钢组件和所述第二磁钢组件之间,因此可以提高所述线圈在所述外部电信号作用下产生的磁场的利用率,增加所述振动电机的驱动力,进而改善所述振动电机的性能,且结构简单,具有较强的实用意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振动电机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振动电机装配后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振动电机中线圈的线圈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振动电机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图1所示振动电机装配后的剖视图。所述振动电机100包括固定部件和振动部件。
所述固定部件包括外壳1、线圈组件2及线路板3。所述外壳1具有收容空间,所述线圈组件2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线路板3设置于所述外壳1表面;其中,所述线圈组件2通过所述线路板3与外部电路连接以实现电信号输入。
具体地,所述外壳1包括主壳体11和盖接于所述主壳体11的盖板13,所述主壳体11和所述盖板13配合围成所述收容空间。所述主壳体11包括底板111和垂直于所述底板111的侧壁113。所述主壳体11靠近所述线圈组件2的侧壁113垂直向外延伸形成一支撑平台1131,所述支撑平台1131可以支撑所述线路板3。
所述线圈组件2包括线圈21和支撑所述线圈21的线圈支架23。所述线圈21包括引线211,所述引线211从所述线圈21靠近所述支撑平台1131的一端引出,且所述引线211紧贴形成有支撑平台1131的侧壁113设置并点焊于所述线路板3表面。
请参阅图3,所述线圈支架23包括支架本体231和自所述支架本体231弯折延伸的多个支撑脚233。所述支架本体231包括两个相对间隔设置的支撑部2311和连接所述两个支撑部2311的侧壁2313。所述支撑部2311整体呈“L”型结构,并与所述侧壁2313围成用于收容所述线圈21的收容部235。所述支撑部2311分别支撑所述线圈21的两端,并与所述侧壁2313配合包围所述线圈21而限制所述线圈21的移动。所述收容部235可以降低所述线圈支架23对所述线圈21在所述电信号作用下产生的磁场的损耗。
其中,任一所述支撑部2311的两端均延伸有所述支撑脚233。所述支撑脚233包括自所述支撑部2311弯折延伸的第一延伸部2331和自所述第一延伸部2331垂直延伸的第二延伸部2333。所述支撑脚233通过所述第二延伸部2333与所述主壳体11的底板111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支撑脚233通过所述第二延伸部2333与所述底板111焊接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线圈支架23包括四个支撑脚233,并分别设于所述支架本体231的四个角。在其他替代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脚233的个数不限于四个,所述线圈支架23还可以有其他合适个数的所述支撑脚233。
所述线路板3为普通线路板,其整体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1131表面。所述线路板3的形状整体上与所述支撑平台1131相同,且所述线路板3的尺寸小于所述支撑平台1131的尺寸。在其他可替代实施例中,所述线路板3还可以以其他合适的方式引出,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
所述振动部件收容于所述外壳1的收容空间内,且所述振动部件包括磁钢组件4、极芯5和弹性连接件6。其中所述极芯5设置于所述磁钢组件4表面,且所述磁钢组件4悬置支撑于所述弹性连接件6围成的空间内。
所述磁钢组件4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磁钢组件41和第二磁钢组件43。所述第一磁钢组件41包括第一配重块411和收容于所述第一配重块411内的第一磁钢413。且所述第一配重块411具有底部和自所述底部两侧弯折延伸的侧部,所述底部形成有用于收容所述第一磁钢413的第一收容孔4111。
所述第二磁钢组件43包括第二配重块431和收容于所述第二配重块431内的第二磁钢433。其中,所述第二配重块431形成有用于收容所述第二磁钢433的第二收容孔4311。
在所述磁钢组件4中,所述第二配重块431夹设于所述第一配重块411的两侧部之间且与所述第一配重块411的底部相隔一定距离。由此可知,所述第一磁钢413和所述第二磁钢433相对间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线圈组件2的线圈支架23将所述线圈21悬置支撑于所述第一磁钢组件41和第二磁钢组件43之间。也就是说,所述线圈支架23支撑所述线圈21悬置于所述第一配重块411与所述第二配重块431的底部之间的间隙内。由于,所述线圈支架23通过所述多个支撑脚233固定于所述外壳1。应当理解,所述支架本体231的两个侧壁2313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配重块411的底部在相同方向上的长度从而使得所述支架本体231横跨所述第一配重块411的底部;所述支撑脚233的第一延伸部2331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配重块411的底部在相同方向的厚度以满足将所述线圈21悬设于所述第一磁钢组件41和所述第二磁钢组件43之间。
所述极芯5为导磁材料。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极芯5设有两个,其分别设置于所述磁钢组件4的底面和顶面。所述极芯5可以有效的屏蔽磁场,使得所述外壳1表面磁场强度变弱,产品漏磁减小。
所述弹性连接件6包括第一连接部61、第二连接部63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6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63的第三连接部65。所述弹性连接件6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6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63分别与所述外壳1和所述第一配重块411连接。其中,所述第三连接部65与所述外壳1间隔设置。为了增加所述弹性连接件6的连接牢固性,所述第一连接部61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63的表面设有垫片67。
进一步地,所述振动电机100还可以包括阻尼件7和阻挡块8。所述阻尼件7设于所述第三连接部65与所述磁钢组件4之间,所述阻挡块8设于所述弹性连接件6和所述主壳体11之间,并固定于所述底板111的表面。所述阻尼件7可以发生弹性形变,从而缓冲所述磁钢组件4与所述弹性连接件6之间的相对运动,防止所述振动电机100的撞击失效。所述阻挡块8可以限制所述弹性连接件6与所述主壳体11之间的撞击。
当所述振动电机100工作时,所述线圈组件2通过所述线路板3输入外部电信号,并在所述外部电信号的作用下产生磁场,所述磁场驱动所述磁钢组件4运动而实现所述振动电机100工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线圈组件2的线圈支架23支撑所述线圈21悬置于所述第一磁钢组件41和所述第二磁钢组件43形成的两个磁路之间,提高所述线圈21产生的磁场的利用率,从而增加所述振动电机100的驱动力。
在其他可替代实施例中,所述线圈组件2和所述磁钢组件4的角色可以互换,比如所述线圈组件2可以作为所述振动部件的一部分,所述磁钢组件4作为所述固定部件的一部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振动电机100中,所述线圈组件2的线圈支架23支撑所述线圈21悬设于所述第一磁钢组件41和所述第二磁钢组件43之间,因此可以提高所述线圈21在所述外部电信号作用下产生的磁场的利用率,增加所述振动电机100的驱动力,进而改善所述振动电机100的性能,且结构简单,具有较强的实用意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振动电机,其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外壳、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线圈组件和磁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组件包括线圈和用于支撑所述线圈的线圈支架,所述线圈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自所述支架本体弯折延伸的多个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与所述外壳相连,所述支架本体通过所述多个支撑脚固定于所述外壳,所述线圈设于所述支架本体从而与所述磁钢组件相对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包括两相对间隔设置的支撑部和连接两所述支撑部的侧壁,所述支撑部和所述侧壁围成用于收容所述线圈的收容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支撑部均呈L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支撑部的两端均延伸有所述支撑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具有自所述支撑部弯折延伸的第一延伸部和自所述第一延伸部垂直延伸的第二延伸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通过所述支撑脚的第二延伸部与所述外壳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主壳体和与所述主壳体围成所述收容空间的盖板,所述主壳体具有底板和自所述底板弯折延伸的若干侧壁,所述支撑脚固定于所述底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钢组件包括第一磁钢组件和第二磁钢组件,所述线圈支架将所述线圈悬置支撑于所述第一磁钢组件和第二磁钢组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钢组件包括第一配重块和收容于所述第一配重块内的第一磁钢,所述第二磁钢组件包括第二配重块和收容于所述第二配重块内的第二磁钢;
所述第一配重块具有底部和自所述底部两侧弯折延伸的侧部,所述底部具有用于收容所述第一磁钢的第一收容孔,所述第二配重块夹设于所述第一配重块的两侧部之间且与所述第一配重块的底部相隔一定距离,所述第二配重块具有用于收容所述第二磁钢的第二收容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支撑所述线圈于所述第一配重块与所述第二配重块的底部之间的间隙内,所述支架本体的两个侧壁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配重块的底部在相同方向上的长度从而使得所述支架本体横跨所述第一配重块的底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490017.XU CN204810108U (zh) | 2015-07-08 | 2015-07-08 | 振动电机 |
JP2015246242A JP2017022964A (ja) | 2015-07-08 | 2015-12-17 | 振動モーター |
US15/011,492 US9966828B2 (en) | 2015-07-08 | 2016-01-30 | Vibration motor |
JP2017231358A JP6862332B2 (ja) | 2015-07-08 | 2017-12-01 | 振動モーター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490017.XU CN204810108U (zh) | 2015-07-08 | 2015-07-08 | 振动电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810108U true CN204810108U (zh) | 2015-11-25 |
Family
ID=54594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490017.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10108U (zh) | 2015-07-08 | 2015-07-08 | 振动电机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966828B2 (zh) |
JP (2) | JP2017022964A (zh) |
CN (1) | CN204810108U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71167A (zh) * | 2016-05-26 | 2016-08-17 |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 线性振动马达 |
CN106803713A (zh) * | 2017-01-20 | 2017-06-06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线性振动电机 |
CN107147267A (zh) * | 2017-05-18 | 2017-09-08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线性振动马达 |
WO2018082205A1 (zh) * | 2016-11-01 | 2018-05-11 | 四川安和精密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线性振动电机 |
CN113937975A (zh) * | 2021-11-16 | 2022-01-14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振动装置和电子设备 |
WO2022067929A1 (zh) * | 2020-09-29 | 2022-04-07 |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线性马达 |
WO2023197893A1 (zh) * | 2022-04-11 | 2023-10-19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力反馈装置和电子设备 |
WO2023197894A1 (zh) * | 2022-04-11 | 2023-10-19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力反馈装置及电子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8589887U (zh) * | 2018-08-03 | 2019-03-08 |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 振动电机 |
CN113396019B (zh) * | 2019-03-12 | 2022-06-28 |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 电磁驱动装置以及操作装置 |
WO2021117391A1 (ja) | 2019-12-11 | 2021-06-17 |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 振動発生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4942756Y1 (zh) * | 1970-08-24 | 1974-11-22 | ||
JPH11164440A (ja) * | 1997-11-28 | 1999-06-18 | Yazaki Corp | 電気接続箱のハーネス組付構造 |
JP4431211B2 (ja) * | 1999-03-26 | 2010-03-10 | 株式会社アカギ | 配管用支持架台 |
JP3855738B2 (ja) * | 2000-11-06 | 2006-12-13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と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を有する電子機器 |
JP2007054606A (ja) * | 2005-07-26 | 2007-03-08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生体信号検出装置 |
KR101077374B1 (ko) * | 2009-07-22 | 2011-10-26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수평 리니어 진동자 |
-
2015
- 2015-07-08 CN CN201520490017.XU patent/CN20481010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12-17 JP JP2015246242A patent/JP2017022964A/ja active Pending
-
2016
- 2016-01-30 US US15/011,492 patent/US9966828B2/en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12-01 JP JP2017231358A patent/JP6862332B2/ja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71167A (zh) * | 2016-05-26 | 2016-08-17 |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 线性振动马达 |
CN105871167B (zh) * | 2016-05-26 | 2018-07-03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线性振动马达 |
WO2018082205A1 (zh) * | 2016-11-01 | 2018-05-11 | 四川安和精密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线性振动电机 |
CN106803713A (zh) * | 2017-01-20 | 2017-06-06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线性振动电机 |
CN107147267A (zh) * | 2017-05-18 | 2017-09-08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线性振动马达 |
CN107147267B (zh) * | 2017-05-18 | 2023-11-24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线性振动马达 |
WO2022067929A1 (zh) * | 2020-09-29 | 2022-04-07 |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线性马达 |
CN113937975A (zh) * | 2021-11-16 | 2022-01-14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振动装置和电子设备 |
WO2023197893A1 (zh) * | 2022-04-11 | 2023-10-19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力反馈装置和电子设备 |
WO2023197894A1 (zh) * | 2022-04-11 | 2023-10-19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力反馈装置及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9966828B2 (en) | 2018-05-08 |
JP2017022964A (ja) | 2017-01-26 |
US20170012514A1 (en) | 2017-01-12 |
JP2018051560A (ja) | 2018-04-05 |
JP6862332B2 (ja) | 2021-04-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810108U (zh) | 振动电机 | |
CN204810111U (zh) | 振动电机 | |
CN204886626U (zh) | 振动电机 | |
CN204810107U (zh) | 振动电机 | |
US10008894B2 (en) | Double resonance vibration motor | |
CN204886638U (zh) | 微型振动电机 | |
CN205051551U (zh) | 振动电机 | |
CN208955872U (zh) | 线性振动电机 | |
CN204886637U (zh) | 振动电机 | |
CN106411092B (zh) | 振动马达 | |
CN205051554U (zh) | 振动电机 | |
CN105226909A (zh) | 振动电机 | |
CN205141898U (zh) | 振动电机 | |
CN205544862U (zh) | 振动电机 | |
CN207098908U (zh) | 振动器件 | |
CN209389912U (zh) | 线性振动电机 | |
CN106712434B (zh) | 线性振动马达 | |
CN104979994A (zh) | 振动电机 | |
CN204334277U (zh) | 振动电机 | |
CN206164326U (zh) | 振动马达 | |
CN105245080A (zh) | 振动电机 | |
CN202167967U (zh) | 线性振动电机 | |
CN201750321U (zh) | 线性振动电机 | |
CN206834964U (zh) | 振动激励器 | |
CN207339617U (zh) | 线性振动电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Termination date: 2021070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