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84649U - 防误碰换挡机构 - Google Patents
防误碰换挡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784649U CN204784649U CN201520484573.6U CN201520484573U CN204784649U CN 204784649 U CN204784649 U CN 204784649U CN 201520484573 U CN201520484573 U CN 201520484573U CN 204784649 U CN204784649 U CN 20478464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erating handle
- gear arm
- center
- arm
- collision preven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41000826860 Trapezium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10000001624 hip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For Change-Speed Gea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误碰换挡机构,包括操纵杆、换挡臂以及连接在操纵杆与换挡臂之间的拉索,所述操纵杆和换挡臂分别可绕其对应的转动中心轴线转动,所述操纵杆绕其转动中心轴线转动的行程小于换挡臂绕其转动中心轴线转动的行程。本实用新型能够使操纵杆的旋转半径大于换挡臂的旋转半径,即操纵杆绕其转动中心旋转的角度α小于换挡臂绕其转动中心旋转的角度β,以避免操作者在换挡时碰到其它零部件,提高操作的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零部件,特别涉及一种防误碰换挡机构。
背景技术
换挡机构是农用机动车辆(如微耕机等)必不可少的重要零部件,用于连接换挡操纵机构与变速器上的换挡臂,以实现农用机动车辆的换挡操作。现有的换挡机构通常包括操纵杆、换挡臂、拉索,操纵杆、换挡臂、拉索之间采用平行四边形原理进行连接,即操纵杆的行程与换挡臂的行程相同,这样在换挡操作时,如果操纵杆行程偏大,其旋转的角度就会相应增大,使用时,操作者的手容易碰到车辆上的其它零部件,影响正常操作,安全性能较差。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换挡机构进行改进,使操纵杆的旋转半径大于换挡臂的旋转半径,从而使操纵杆的行程小于换挡臂的行程,以避免操作者在换挡时碰到其它零部件,提高操作的安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误碰换挡机构,能够使操纵杆的旋转半径大于换挡臂的旋转半径,即操纵杆绕其转动中心轴线旋转的角度α小于换挡臂绕其转动中心轴线旋转的角度β,以避免操作者在换挡时碰到其它零部件,提高操作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防误碰换挡机构,包括操纵杆、换挡臂以及连接在操纵杆与换挡臂之间的拉索,所述操纵杆和换挡臂分别可绕其对应的转动中心轴线转动,所述操纵杆绕其转动中心轴线转动的行程小于换挡臂绕其转动中心轴线转动的行程,使操纵杆的旋转半径大于换挡臂的旋转半径,即操纵杆绕其转动中心旋转的角度α小于换挡臂绕其转动中心旋转的角度β,使操纵杆的行程变短,操纵杆的旋转角度变小,以避免操作者在换挡时碰到其它零部件,提高操作的安全性能。
进一步,所述操纵杆和换挡臂分别与其对应的转动中心轴线相垂直,实现操纵杆和换挡臂的转动。
进一步,所述操纵杆与换挡臂之间连接有两根拉索,使操纵杆能够通过拉索带动换挡臂转动,从而使换挡臂拨动换挡齿轮,实现换挡操作,并且通过设置两根拉索能够提高传动性能,更加便于实现换挡操作,增强挡位感。
进一步,两根拉索与操纵杆和换挡臂之间形成梯形结构,便于传递动力,使操纵杆和换挡臂能够同步转动。
进一步,两根拉索分别为所述梯形结构的两腰,位于操纵杆上两根拉索端部之间的直线距离为所述梯形结构的上底,位于换挡臂上两根拉索端部之间的直线距离为所述梯形结构的下底。
进一步,所述上底的长度大于下底的长度,使操纵杆的旋转半径大于换挡臂的旋转半径,从而使操纵杆的行程变短,操纵杆的旋转角度变小。
进一步,所述上底的中点位于操纵杆的转动中心轴线处,使上底形成以操纵杆的转动中心轴线为支点的等臂杠杆,保证动力传递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下底的中点位于换挡臂的转动中心轴线处,使下底形成以换挡臂的转动中心轴线为支点的等臂杠杆,保证动力传递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操纵杆的一端连接有操纵手柄,以便于驾驶者手握操纵手柄进行换挡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防误碰换挡机构,通过设置操纵杆绕其转动中心轴线转动的行程小于换挡臂绕其转动中心轴线转动的行程,使操纵杆的旋转半径大于换挡臂的旋转半径,即操纵杆绕其转动中心旋转的角度α小于换挡臂绕其转动中心旋转的角度β,以避免操作者在换挡时碰到其它零部件,提高操作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防误碰换挡机构,包括操纵杆1、换挡臂2以及连接在操纵杆1与换挡臂2之间的拉索3,拉索3的两端分别与操纵杆1、换挡臂2周向固定连接,所述操纵杆1和换挡臂2分别可绕其对应的转动中心轴线转动,所述操纵杆1绕其转动中心轴线转动的行程小于换挡臂2绕其转动中心轴线转动的行程,使操纵杆1的旋转半径大于换挡臂2的旋转半径,即操纵杆1绕其转动中心旋转的角度α小于换挡臂2绕其转动中心旋转的角度β,使操纵杆1的行程变短,操纵杆1的旋转角度变小,以避免操作者在换挡时碰到其它零部件,提高操作的安全性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操纵杆1和换挡臂2分别与其对应的转动中心轴线相垂直,实现操纵杆1和换挡臂2的转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操纵杆1与换挡臂2之间连接有两根拉索3,使操纵杆1能够通过拉索3带动换挡臂1转动,从而使换挡臂1拨动换挡齿轮,实现换挡操作,并且通过设置两根拉索3能够提高传动性能,更加便于实现换挡操作,增强挡位感。
本实施例中,两根拉索3与操纵杆1和换挡臂2之间形成梯形结构,便于传递动力,使操纵杆1和换挡臂2能够同步转动。
本实施例中,两根拉索3分别为所述梯形结构的两腰,位于操纵杆1上两根拉索3端部之间的直线距离为所述梯形结构的上底,位于换挡臂2上两根拉索3端部之间的直线距离为所述梯形结构的下底。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底的长度大于下底的长度,使操纵杆1的旋转半径大于换挡臂2的旋转半径,从而使操纵杆1的行程变短,操纵杆1的旋转角度变小。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底的中点位于操纵杆1的转动中心轴线处,使上底形成以操纵杆1的转动中心轴线为支点的等臂杠杆,保证动力传递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底的中点位于换挡臂2的转动中心轴线处,使下底形成以换挡臂2的转动中心轴线为支点的等臂杠杆,保证动力传递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操纵杆1的一端连接有操纵手柄4,以便于驾驶者手握操纵手柄4进行换挡操作。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防误碰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操纵杆、换挡臂以及连接在操纵杆与换挡臂之间的拉索,所述操纵杆和换挡臂分别可绕其对应的转动中心轴线转动,所述操纵杆绕其转动中心轴线转动的行程小于换挡臂绕其转动中心轴线转动的行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误碰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杆和换挡臂分别与其对应的转动中心轴线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误碰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杆与换挡臂之间连接有两根拉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误碰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两根拉索与操纵杆和换挡臂之间形成梯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误碰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两根拉索分别为所述梯形结构的两腰,位于操纵杆上两根拉索端部之间的直线距离为所述梯形结构的上底,位于换挡臂上两根拉索端部之间的直线距离为所述梯形结构的下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误碰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的长度大于下底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误碰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的中点位于操纵杆的转动中心轴线处,使上底形成以操纵杆的转动中心轴线为支点的等臂杠杆。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误碰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的中点位于换挡臂的转动中心轴线处,使下底形成以换挡臂的转动中心轴线为支点的等臂杠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误碰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杆的一端连接有操纵手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484573.6U CN204784649U (zh) | 2015-07-07 | 2015-07-07 | 防误碰换挡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484573.6U CN204784649U (zh) | 2015-07-07 | 2015-07-07 | 防误碰换挡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784649U true CN204784649U (zh) | 2015-11-18 |
Family
ID=54524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48457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84649U (zh) | 2015-07-07 | 2015-07-07 | 防误碰换挡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78464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04571A (zh) * | 2016-12-27 | 2017-05-24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方向操纵器总成及车辆 |
-
2015
- 2015-07-07 CN CN201520484573.6U patent/CN20478464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04571A (zh) * | 2016-12-27 | 2017-05-24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方向操纵器总成及车辆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66733B (zh) | 一种amt变速器选换挡机构互锁系统 | |
CN103185135B (zh) |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驱动机构 | |
CN203801216U (zh) | 机耕船的传动与升降装置 | |
CN204784649U (zh) | 防误碰换挡机构 | |
CN201246464Y (zh) | 拖拉机换档操纵机构 | |
CN204784648U (zh) | 防跳挡换挡机构 | |
CN201342937Y (zh) | 三轮摩托车轴传动四挡变速器 | |
CN204591977U (zh) | 一种汽车换挡拉索转接机构 | |
CN203707058U (zh) | 用于断路器的电动操作机构 | |
CN202812156U (zh) | 拖拉机软轴线换挡操纵机构 | |
CN202732915U (zh) | 一种汽车自动变速器换挡解锁机构 | |
CN202021345U (zh) | 利用电动推杆和限位开关进行换挡的主轴箱 | |
CN204732311U (zh) | 具有双向自动离合功能的断路器电动操作机构 | |
CN205226336U (zh) | 新型换挡器 | |
CN204784662U (zh) | 一种变速箱换挡操纵装置 | |
CN205155116U (zh) | 变速箱换挡操作装置及具有其的拖拉机 | |
CN209278462U (zh) | 两档机械式变速器换挡执行机构及机械式自动变速器 | |
CN202228657U (zh) | 前后驱动方向盘式拖拉机挂档操作系统 | |
CN202493668U (zh) | 一种前后驱动方向盘拖拉机档位操纵装置 | |
CN102359582A (zh) | 前后驱动方向盘式拖拉机挂档操作系统 | |
CN202867797U (zh) | 微耕机的旋转式换挡机构 | |
CN201731054U (zh) | 客车变速操纵控制器 | |
CN207089406U (zh) | 一种拖拉机倍速转向机构 | |
CN206816808U (zh) | 一种自动变速箱电子驻车系统 | |
CN202827728U (zh) | 方向盘式手扶拖拉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8 Termination date: 202007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