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67194U - 强制反馈平衡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强制反馈平衡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767194U CN204767194U CN201520392656.2U CN201520392656U CN204767194U CN 204767194 U CN204767194 U CN 204767194U CN 201520392656 U CN201520392656 U CN 201520392656U CN 204767194 U CN204767194 U CN 20476719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 holes
- array
- bascule
- movable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强制反馈平衡装置,包括一具有多个数组孔洞的底座、多个球形弹性体及一具有多个数组孔洞的活动板,于该底座的顶面上定义出一支点区,该支点区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数组孔洞,位于该活动板底面上定义出一枢接区,该枢接区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数组孔洞,该活动板的底面上的数组孔洞与该底座的顶面上的数组孔洞相对应设置,多个球形弹性体结合于该底座的顶面上的数组孔洞内,且该活动板的底面能够盖于与该球形弹性体结合后的底座的顶面上,使该底座的支点区上的球形弹性体能够与该活动板的枢接区相互枢接结合,使该底座与该活动板间保持一可移动距离。当有重物位于并接触该活动板时,若产生不同的重心位置移动,活动板即会随之改变其平衡姿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强制反馈平衡装置,特别是指一种能够用于压力侦测、运动或训练器材的强制反馈平衡装置。
背景技术
科技的进步确实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的便利,利用各种不同的技术所制造的机器达到了以往人们无法轻易达到的功能性与便利性,但也因此造成大部分的人们都有运动量不足的现象,加上现代人生活步调的繁忙及压力,许多的文明病便因此伴随而生,为了维持身体的健康,各式各样的健身活动便逐渐兴起。
就一般针对平衡训练来说,练习者于平衡台上单脚独立练习,或是来回走步,利用身体的调整进行平衡训练。但为了方便练习者能够在家中练习,有业者就发展出一种平衡训练设备,该平衡设备为两个板体之间设置有一转动机构,当练习者站于其中一个板体上时,则会如同踩踏跷翘板动作一样左右晃动,而该转动机构大多是设置于该板体中央,因此才能够达到较明显的左右晃动,但由于转动机构单一设置于该板体中央,如此将会使得左右晃动幅度过大,其稳定度也不足,更严重的是若练习者重心偏于一边时,将会使得板体一侧受到过重的压力,如此将会导致板体破裂,甚至于会让练习者摔倒而受伤,因此这一类的平衡训练设备可说是有很大的缺点的,若未能够改善,则会是有很大的问题的。
因此,若能够于两个板体之间设置多个数组状排列的球形弹性体,并使板体上能够于多个球形弹性体上进行如同踩踏跷翘板动作一样的左右晃动,由于具有多个球形弹性体形成数组支撑,因此将能够避免板体受到过重的压力而导致练习者摔倒而受伤的情况发生,如此应为一最佳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用于压力侦测、运动或训练器材的强制反馈平衡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强制反馈平衡装置,包括:一底座,包括有一底面及一顶面,该底座的顶面上具有多个数组孔洞,位于该顶面上定义出一支点区,该支点区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数组孔洞,该支点区的数组孔洞的深度小于该顶面上其他位置的数组孔洞;多个球形弹性体,对应结合于该底座的顶面上的数组孔洞内,而设置于该支点区内的球形弹性体会配置于该支点区的数组孔洞内;一活动板,包括有一底面及一顶面,该活动板的底面上具有多个数组孔洞,位于该底面的上定义出一枢接区,该枢接区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数组孔洞,该活动板的底面上的数组孔洞与该底座的顶面上的数组孔洞为相对应设置,当将该活动板的底面盖于与该球形弹性体结合后的底座的顶面上时,该底座的支点区上的球形弹性体与该活动板的枢接区相互枢接结合,并且该底座与该活动板保持一可移动距离。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底座支点区向外散射的多个数组孔洞依序加深其深度。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底座支点区向外散射的多个数组孔洞,其中任两个相邻的数组孔洞具有相同深度。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底座支点区向外散射的多个数组孔洞,其中任两个相邻的数组孔洞具有不同的深度。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底座支点区向外散射的数组孔洞依序加宽其宽度。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底座支点区向外散射的多个数组孔洞,其中任两个相邻的数组孔洞具有相同宽度。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底座支点区向外散射的多个数组孔洞,其中任两个相邻的数组孔洞具有不同的宽度。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球形弹性体为空心结构。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球形弹性体为实心结构。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活动板包括多个小活动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于两个板体之间设置多个数组状排列的球形弹性体,并使板体上能够于多个球形弹性体上进行如同踩踏跷翘板动作一样的左右晃动,同时具有多个球形弹性体形成数组支撑,能够避免板体受到过重的压力而导致练习者摔倒而受伤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A:本实用新型强制反馈平衡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B:本实用新型强制反馈平衡装置的结合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强制反馈平衡装置的第一实施状态示意图。
图3A:本实用新型强制反馈平衡装置的第二实施状态示意图。
图3B:本实用新型强制反馈平衡装置的第二实施状态运作示意图。
图4A:本实用新型强制反馈平衡装置的第三实施状态示意图。
图4B:本实用新型强制反馈平衡装置的第三实施状态运作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强制反馈平衡装置的可多动向性运作示意图。
图6A:本实用新型强制反馈平衡装置的延伸应用实施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B:本实用新型强制反馈平衡装置的延伸应用实施结合结构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强制反馈平衡装置的另一实施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
11底面
12顶面
121支点区
122数组孔洞
2球形弹性体
3活动板
3a~3d小活动板
31底面
311枢接区
312数组孔洞
32顶面
4底架
5框架
6感测装置
7踏板
8使用者。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于本实用新型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附图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地呈现。
请参阅图1A、图1B及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强制反馈平衡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结合结构示意图以及第一实施状态示意图,由图中可知,该强制反馈平衡装置包括一底座1、多个球形弹性体2及一活动板3,其中,该底座1包括一底面11及一顶面12,该底座1的顶面12上具有多个数组孔洞122,位于该顶面上定义出一支点区121,该支点区121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数组孔洞122,该支点区121的数组孔洞122的深度小于该顶面12上其他位置的数组孔洞122,图1A中的支点区121中虽然具有1个数组孔洞122,但该支点区121也能够包括多个数组孔洞122;
多个球形弹性体2能够对应结合于该底座1的顶面12上的数组孔洞122内,而设置于该支点区121内的球形弹性体2配置于该支点区121的数组孔洞122内,以作为支点使用;
该活动板3包括一底面31及一顶面32,该活动板3的底面31上具有多个数组孔洞312,位于该底面31上定义出一枢接区311,该枢接区311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数组孔洞312,该活动板3的底面31上的数组孔洞312与该底座1的顶面12上的数组孔洞122相对应设置,如此能够将该活动板3的底面31盖于与该球形弹性体2结合后的底座1的顶面12上,以使该底座1的支点区121上的球形弹性体2能够与该活动板3的枢接区311相互枢接结合,使该底座1与该活动板3保持一可移动距离;
如图2所示,由于该支点区121的数组孔洞122的深度小于该顶面1上其他位置的数组孔洞122,而该活动板3的底面31上的数组孔洞312的深度则是相同,因此当该活动板3的底面31盖于该球形弹性体2上时,位于支点区121的球形弹性体2则能够配置接触于该支点区121的数组孔洞122与枢接区311的数组孔洞312之间,但很明显看到,其他非位于支点区121的球形弹性体2则会与活动板3的底面31上的数组孔洞312有一定距离,如此,将能够于活动板3的顶面32施加压力后,使该底面31上的数组孔洞312与该球形弹性体2接触,同时会使活动板3能够产生相应的不同平衡姿态。
由此可知,虽然由该活动板3的顶面32施加压力后,会由该活动板3压到该球形弹性体2上,之后该球形弹性体2虽然受到挤压,但仍有一定的耐受程度,因此不会使得整体晃动的幅度过大,除此之外,球形弹性体2能够支撑由该活动板3的顶面32施加的压力,故活动板3也较不容易单独承受压力,致使活动板3不易破裂,进而增加使用寿命及使用安全性。
再由图3A及图3B可知,支点区121向外散射的多个数组孔洞122能够依序加深其深度,由图3A中可知,该支点区121周围的数组孔洞122是为逐渐加深,因此球形弹性体2是朝周围扩散倾斜排列,而越外侧的球形弹性体2与该活动板3的底面31上的数组孔洞312的距离越远,因此如图3B所示,其可移动距离越大,因此受到压力而移动的幅度与图2的可移动的幅度比较起来,由于数组孔洞122是由内向外依序增加其深度,故可移动的幅度将会增加更多。
由于上述的实施例中的球形弹性体2都是与该底座1的顶面12的底部相结合,但由图4A所示,能够将数组孔洞122的宽度加宽,当该活动板3下压到该球形弹性体2上时,由于该数组孔洞122的宽度较宽,因此存在可变形及移动空间,如图4B所示,若是该球形弹性体2较软,则会被挤压而变形,但若该球形弹性体2较硬,该球形弹性体2则能够于该数组孔洞122内横移,如此则能够使该活动板3可移动方向更加多变。除此之外,不论该数组孔洞122是否有加宽,该球形弹性体2的材质也会影响可移动的方向,再加上本实用新型是以数组方式排列球形弹性体2,故当不同位置承受压力时,都会朝向施力方向偏移,如图5所示,虽然仅只有八个方向,但不同排列的数组形式将能够使得可偏移方向更加多变,如此则能够达到多动向性移动的目的。
再由图6A及图6B可知,本实用新型能够与一底架4、一框架5及一踏板7结合,如图6A所示,该强制反馈平衡装置被置于该底架4内,而该强制反馈平衡装置的活动板的顶面32上能够结合该框架5,该框架5上装设具有一个或一个含以上的感测装置6,该感测装置6能够进行各项姿态感测,并进行信息收集,之后再将一踏板7盖于该框架5上,如图6B所示,让使用者8(本实用新型以脚印代表踩踏的示意)能够踩踏于该踏板7上以进行各项姿态感测,并实现强制反馈平衡的效果。
请参阅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示意图,其与图1A的差异处在于,该活动板3可区分成多个小活动板3a~3d,每个小活动板3a~3d上都于底面31上设置枢接区311及数组孔洞312,该底座1上区分有多个支点区121及数组孔洞122,分别供多个小活动板3a~3d结合,而每个小活动板3a~3d的结构及与底座1的结合模式都与图1A相同,与此不再赘述,通过多个小活动板3a~3d的设置,使每一个小活动板3a~3d都可单独运作,以同时供多个使用者操作。另外,本实施例以4个小活动板3a~3d为表示,但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强制反馈平衡装置,与其他现有技术相比较时,其优点如下:
(1)本实用新型能够于一底座1及活动板3之间设置多个数组状排列的球形弹性体2,当活动板3受到压力时,即会产生相对强制反馈的平衡效果。
(2)本实用新型由于是使用球形弹性体2,且通过多个球形弹性体2形成均匀的数组支撑,如此将能够避免活动板3受到过重的压力,而避免活动板3破损,以增加使用寿命及使用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已通过上述的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实用新型前述的技术特征及实施例的基础上,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须以权利要求书中限定的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强制反馈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底座,包括有一底面及一顶面,该底座的顶面上具有多个数组孔洞,位于该顶面上定义出一支点区,该支点区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数组孔洞,该支点区的数组孔洞的深度小于该顶面上其他位置的数组孔洞;
多个球形弹性体,对应结合于该底座的顶面上的数组孔洞内,而设置于该支点区内的球形弹性体会配置于该支点区的数组孔洞内;
一活动板,包括有一底面及一顶面,该活动板的底面上具有多个数组孔洞,位于该底面的上定义出一枢接区,该枢接区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数组孔洞,该活动板的底面上的数组孔洞与该底座的顶面上的数组孔洞为相对应设置,当将该活动板的底面盖于与该球形弹性体结合后的底座的顶面上时,该底座的支点区上的球形弹性体与该活动板的枢接区相互枢接结合,并且该底座与该活动板保持一可移动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反馈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底座支点区向外散射的多个数组孔洞依序加深其深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反馈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底座支点区向外散射的多个数组孔洞,其中任两个相邻的数组孔洞具有相同深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反馈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底座支点区向外散射的多个数组孔洞,其中任两个相邻的数组孔洞具有不同的深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反馈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底座支点区向外散射的数组孔洞依序加宽其宽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反馈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底座支点区向外散射的多个数组孔洞,其中任两个相邻的数组孔洞具有相同宽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反馈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底座支点区向外散射的多个数组孔洞,其中任两个相邻的数组孔洞具有不同的宽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反馈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球形弹性体为空心结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反馈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球形弹性体为实心结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反馈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活动板包括多个小活动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392656.2U CN204767194U (zh) | 2015-06-09 | 2015-06-09 | 强制反馈平衡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392656.2U CN204767194U (zh) | 2015-06-09 | 2015-06-09 | 强制反馈平衡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767194U true CN204767194U (zh) | 2015-11-18 |
Family
ID=54507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39265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67194U (zh) | 2015-06-09 | 2015-06-09 | 强制反馈平衡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76719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64172A (zh) * | 2019-04-29 | 2019-07-30 | 泉州蚁人时代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防惯力倾倒平衡的脚踝康复机器人 |
-
2015
- 2015-06-09 CN CN201520392656.2U patent/CN20476719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64172A (zh) * | 2019-04-29 | 2019-07-30 | 泉州蚁人时代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防惯力倾倒平衡的脚踝康复机器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40051553A1 (en) | Modular exercise platform | |
TW201607587A (zh) | 扭腰運動裝置 | |
CN204767194U (zh) | 强制反馈平衡装置 | |
KR101190778B1 (ko) | 운동기구 | |
KR20150128184A (ko) | 전방향 트레드밀 | |
CN205235295U (zh) | 一种健身弹垫 | |
JP2009165813A (ja) | 健康増進器具 | |
TWM504622U (zh) | 力回饋平衡裝置 | |
Caltenco et al. | Designing interactive systems for balance rehabilitation after stroke | |
CN2696673Y (zh) | 平衡灵敏训练器 | |
CN104138650B (zh) | 一种跑步机的跑板 | |
CN207605357U (zh) | 具有减损功能的电商交互设备的控制结构 | |
CN204655884U (zh) | 跑步机的耐滑板 | |
CN216456762U (zh) | 一种骨科用踝关节健身器 | |
CN209270728U (zh) | 一种训练重心用平衡板 | |
CN206549068U (zh) | 一种腿部健身器材 | |
CN207871373U (zh) | 一种健身踏步器 | |
CN208097198U (zh) | 一种中学生体育锻炼健康娱乐装置 | |
JP6289723B1 (ja) | エクササイズ用マット | |
TWM447530U (zh) | 體感鍵盤 | |
CN201001940Y (zh) | 健身机踏板角度微调装置 | |
CN205848802U (zh) | 一种用于虚拟现实的鞋底和智能鞋 | |
JP3176317U (ja) | スケート運動の模擬器具 | |
CN206404241U (zh) | 一种握力器 | |
TWM589569U (zh) | 韻律板平衡支撐結構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8 Termination date: 201606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