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4760451U - 锂电池包装结构及锂电池 - Google Patents

锂电池包装结构及锂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60451U
CN204760451U CN201520419529.7U CN201520419529U CN204760451U CN 204760451 U CN204760451 U CN 204760451U CN 201520419529 U CN201520419529 U CN 201520419529U CN 204760451 U CN204760451 U CN 2047604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ng strip
lithium battery
packaging structure
lithium cell
battery packa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1952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良隆
邓纶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ZHUONENG NEW ENERGY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UISI CREA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UISI CREATI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UISI CREA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1952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604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604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604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锂电池包装结构及锂电池,该锂电池包装结构包括包装外壳以及设置于包装外壳内的上支架、下支架和PCB板,上支架和下支架均开设有若干个对应的通孔,上支架的顶部设置有上导电片,下支架的底部设置有下导电片,PCB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导电片和下导电片焊接。本实用新型的锂电池包装结构,抛弃了传统通过电线传输的方式,确保内部结构集成化,减少因为过多的线路,导致产品的损坏风险;同时,能够对电芯起到防水、防尘和防震的保护作用。本实用新型的锂电池包括锂电池包装结构,具有内部线路集成化的优点,减少因为过多的线路,导致产品的损坏风险;同时,具有防水、防尘和防震。

Description

锂电池包装结构及锂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锂电池包装结构及锂电池。
背景技术
锂电池以其特有的性能优势已在便携式电器如手提电脑、摄像机、移动通讯中得到普遍应用。但是,目前的锂电池组的包装,主要是通过简易的防水胶纸包裹,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因为防水、防震效果较差,很容易发生锂电池的损坏,而且锂电池组线路因为缺乏集成化的设置,导致内部线路密集,很容易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线路的短路以及损坏。另外,还有采用打蜡的封装方式进行锂电池组包装,再将经过打蜡的锂电池组固定在电池盒内,这种锂电池组存在着拆卸不变的问题;同时蜡具有可燃性,用于封装锂电池组时不利于锂电池组的散热,而蜡也容易产生自燃,给锂电池组的使用造成了较大安全隐患;同时,锂电池组在维修过程中,需要拆掉整个包装才能检测具体的损坏部位,维修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水、防震效果好的锂电池包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水、防震效果好的锂电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锂电池包装结构,包括包装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包装外壳内的上支架、下支架和PCB板,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上支架的顶部设置有上导电片,所述下支架的底部设置有下导电片,所述PCB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导电片和所述下导电片焊接。
优选地,所述包装外壳包括相互扣合连接的外壳上盖和外壳下盖。
优选地,所述外壳上盖的底部周缘设置有卡槽,所述外壳下盖的顶部周缘设置有与所述卡槽配合连接的凸缘。
优选地,所述锂电池包装结构还包括螺丝,所述外壳上盖开设有螺丝安装孔,所述外壳下盖设置有螺纹柱,所述螺丝穿过所述螺丝安装孔与所述螺纹柱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导电片和所述下导电片均为镍带导电片。
优选地,所述包装外壳的侧边开设有检测口。
优选地,所述包装外壳的外部设置有与所述PCB板电连接的电源线。
优选地,若干个所述通孔呈阵列分布。
为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是:锂电池,包括锂电池包装结构和若干个电芯,所述电芯的顶部插入所述上支架的通孔内并与所述上导电片抵接,所述电芯的底部插入所述下支架的通孔内并与所述下导电片抵接。
优选地,所述包装外壳内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电芯的性能进行检测的性能检测装置,该性能检测装置位于所述检测口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锂电池包装结构,组装时,将电芯的顶部插入上支架的通孔内并与上导电片抵接,电芯的底部插入下支架与上支架的通孔对应的通孔内并与下导电片抵接,每一个电芯对应安装在上支架和下支架的其中一个通孔上,上导电片和下导电片代替了传统的电线实现对电芯进行电流传输,而上支架和下支架以及通孔的设置则用于固定安装放置电芯,最后,包装外壳再对各个部件进行防水、防尘保护。本实用新型的锂电池包装结构,抛弃了传统通过电线传输的方式,确保内部结构集成化,减少因为过多的线路,导致产品的损坏风险;同时,能够对电芯起到防水、防尘和防震的保护作用。本实用新型的锂电池,具有内部线路集成化的优点,减少因为过多的线路,导致产品的损坏风险;同时,具有防水、防尘和防震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锂电池包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锂电池包装结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锂电池包装结构的外壳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锂电池包装结构的外壳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锂电池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0—包装外壳11—外壳上盖12—外壳下盖
13—检测口20—上支架21—上导电片
30—下支架31—下导电片40—PCB板
50—通孔60—电源线70—电芯
111—卡槽112—螺丝安装孔121—凸缘
122—螺纹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顶、底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锂电池包装结构,包括包装外壳10以及设置于包装外壳10内的上支架20、下支架30和PCB板40,包装外壳10可以采用防火耐热塑料制造,上支架20和下支架30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50,上支架20的顶部设置有上导电片21,下支架30的底部设置有下导电片31,其中,上导电片21可以贴设于上支架20的顶部,而下导电片31则可以贴设于下支架30的顶部,上导电片21和下导电片31结构相同且均起到导电作用,集成化程度高,且不易烧损,且易于制造;PCB板40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导电片21和下导电片31可以通过焊丝焊接,实现导电。组装时,将电芯70的顶部插入上支架20的通孔50内并与上导电片21抵接,电芯70的底部插入下支架30与上支架20的通孔50对应的通孔50内并与下导电片31抵接,每一个电芯70对应安装在上支架20和下支架30的其中一个通孔50上,这样,上支架20和下支架30以及通孔50的设置则用于固定安装放置电芯70,其中,上支架20固定好电芯70的顶部,下支架30则固定好电芯70的底部,对电芯70起到防震保护作用。而上导电片21和下导电片31代替了传统的电线实现对电芯70进行电流传输,最后,包装外壳10再对各个部件进行防水、防尘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锂电池包装结构,抛弃了传统通过电线传输的方式,确保内部结构集成化,减少因为过多的线路,导致产品的损坏风险;同时,能够对电芯70起到防水、防尘和防震的保护作用。
本实施例中,包装外壳10包括相互扣合连接的外壳上盖11和外壳下盖12。具体的,采用扣合的连接方式,方便装配以及拆卸外壳上盖11和外壳下盖12。
其中,在外壳上盖11的底部周缘向上方凹设形成有卡槽111(参见图3和图4),同时,外壳下盖12的顶部周缘向上凸设形成有与卡槽111配合连接的凸缘121(参见图5和图6),当进行扣合外壳上盖11和外壳下盖12时,先将外壳下盖12的凸缘121对准外壳上盖11的环形凹槽,然后将凸缘121对准并潜入凹槽使得外壳上盖11与外壳下盖12扣合连接。此种结构设计可以确保外壳上盖11与外壳下盖12的连接处形成密封连接,起到防水作用。当然,可以进一步在外壳上盖11与外壳下盖12的连接处涂设防水胶水,加强包装外壳10的防水性能。
另外,锂电池包装结构还包括螺丝(未在图中标示出),外壳上盖11开设有螺丝安装孔112(参见图3和图4),外壳下盖12设置有螺纹柱122(参见图5和图6),螺丝穿过螺丝安装孔112与螺纹柱122螺纹连接,其中,螺纹柱122可以沿着外壳下盖12内侧的周缘设置多个,螺丝安装孔112的数量与螺纹柱122的数量一样,且一一对应。具体的,螺丝能够进一步将外壳上盖11和外壳下盖12螺纹连接固定,确保在不使用辅助工具的情况下,长期使用,外壳上盖11与外壳下盖12不会出现松脱,外壳上盖11外壳下盖12的连接的稳定性极佳。
具体的,上导电片21和下导电片31均采用镍带导电片,镍带导电片表面平滑、光亮,导电性能好。
本实施例中,包装外壳10的侧边开设有检测口13,即检测口13可以开设于外壳上盖11的外侧或者外壳下盖12的外侧,主要的作用是在不拆开外壳上盖11和外壳下盖12的情况,即可确认包装外壳10内设置的电芯70的性能以及好坏。
本实施例中,包装外壳10的外部设置有与PCB板40电连接的电源线60。电源线60的设置用于与外界的电源或者电器实现电连接,从而实现电量的输入或者输出。
本实施例中,若干个通孔50呈阵列分布,若干个通孔50的设置可以基于客户的需求增加电芯70的数量。其中,可以圆形阵列分布通孔50或者矩形阵列分布通孔50,该种结构可以使得通孔50之间的排列紧密有序,进而可以安装更多的电芯70,使得锂电池的电容量可以更大。
实施例二: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锂电池,该锂电池包括实施例一所说的锂电池包装结构以及若干个电芯70,电芯70的顶部插入上支架20的通孔50内并与上导电片21抵接,电芯70的底部插入下支架30的通孔50内并与下导电片31抵接。本实用新型的锂电池,具有内部线路集成化的优点,减少因为过多的线路,导致产品的损坏风险;同时,具有防水、防尘和防震的功能。其中,电芯70为锂电芯70。
本实施例中,包装外壳10内设置有用于对电芯70的性能进行检测的性能检测装置(未在图中标示出),该性能检测装置位于检测口13处。具体的,性能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检测模块、第二检测模块、第一获取模块、第二获取模块、第三获取模块、第四获取模块和确定模块。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在电芯70制造过程中的多个环节中对电芯70的静态内阻和静态电压进行检测;多个环节包括:配组环节、成组点焊环节、并联电池组老化测试环节及高温静置环节。
第二检测模块,用于对由多个并联电芯70串联而成的电芯70串进行老化测试,并在老化测试后对电芯70串的空载总电压和带载总电压进行检测。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多个环节中的每个环节的静态内阻获取静态内阻差值。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多个环节中的每个环节的静态电压获取静态电压差值。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根据空载总电压和理论空载总电压获取空载总电压差值。
第四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带载总电压和理论带载总电压获取带载总电压差值。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静态内阻差值、静态电压差值、空载总电压差值和带载总电压差值确定电池组串是否为良品。
通过包装外壳10开设的检测口13对性能检测装置进行连接检测,从而实现不同拆卸包装外壳10即可确认电芯70的性能以及好坏。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均采用实施例一的解释,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综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锂电池包装结构以及使用该锂电池包装结构的锂电池具有如下优点:一、更强的防水、防震性能;二、维修检测更方便;三、内部线路集成化,减少产品不良率;四、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增减锂电池的数目;得以令其在使用上,增进以往技术中所未有的效能而具有实用性,成为一极具实用价值的产品。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锂电池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包装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包装外壳内的上支架、下支架和PCB板,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上支架的顶部设置有上导电片,所述下支架的底部设置有下导电片,所述PCB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导电片和所述下导电片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外壳包括相互扣合连接的外壳上盖和外壳下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盖的底部周缘设置有卡槽,所述外壳下盖的顶部周缘设置有与所述卡槽配合连接的凸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丝,所述外壳上盖开设有螺丝安装孔,所述外壳下盖设置有螺纹柱,所述螺丝穿过所述螺丝安装孔与所述螺纹柱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锂电池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电片和所述下导电片均为镍带导电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外壳的侧边开设有检测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外壳的外部设置有与所述PCB板电连接的电源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通孔呈阵列分布。
9.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锂电池包装结构和若干个电芯,所述电芯的顶部插入所述上支架的通孔内并与所述上导电片抵接,所述电芯的底部插入所述下支架的通孔内并与所述下导电片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外壳内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电芯的性能进行检测的性能检测装置。
CN201520419529.7U 2015-06-17 2015-06-17 锂电池包装结构及锂电池 Active CN2047604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19529.7U CN204760451U (zh) 2015-06-17 2015-06-17 锂电池包装结构及锂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19529.7U CN204760451U (zh) 2015-06-17 2015-06-17 锂电池包装结构及锂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60451U true CN204760451U (zh) 2015-11-11

Family

ID=54475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19529.7U Active CN204760451U (zh) 2015-06-17 2015-06-17 锂电池包装结构及锂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60451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62308A (zh) * 2016-04-06 2016-08-17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超声波清洗装置
CN106328852A (zh) * 2016-11-16 2017-01-11 上海中兴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系统支架及锂电池系统
CN109075278A (zh) * 2016-04-05 2018-12-21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电池组以及具有电池组的电子设备
CN109417141A (zh) * 2017-03-21 2019-03-01 株式会社Lg化学 电池模块、包括电池模块的电池组以及包括电池组的车辆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75278A (zh) * 2016-04-05 2018-12-21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电池组以及具有电池组的电子设备
CN109075278B (zh) * 2016-04-05 2021-10-29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电池组以及具有电池组的电子设备
CN105862308A (zh) * 2016-04-06 2016-08-17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超声波清洗装置
CN106328852A (zh) * 2016-11-16 2017-01-11 上海中兴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系统支架及锂电池系统
CN106328852B (zh) * 2016-11-16 2019-05-17 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系统支架及锂电池系统
CN109417141A (zh) * 2017-03-21 2019-03-01 株式会社Lg化学 电池模块、包括电池模块的电池组以及包括电池组的车辆
CN109417141B (zh) * 2017-03-21 2021-10-29 株式会社Lg化学 电池模块、包括电池模块的电池组以及包括电池组的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101166A1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
CN103208546B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模组
CN204516817U (zh) 一种电池模组上盖组件及具有上盖组件的电池模组
CN204760451U (zh) 锂电池包装结构及锂电池
US20120266934A1 (en) Junction Box for Solar Cell Component and Solar Cell Component
CN204696185U (zh) 一种均衡充放电的聚合物锂电池模组及包含其的电池模块
CN107068955B (zh) 一种电池包
CN209169222U (zh) 电池组件、电池模组以及无人机
CN216529251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16750125U (zh) 一种软包电芯模组的安装结构
CN216529133U (zh) 一种应急助航灯电池包
CN206210623U (zh) 一种超级电容器模组
CN206148755U (zh) 导通机构及其电压动态自平衡储能装置
CN214227903U (zh) 一种太阳能充电控制器
CN212137334U (zh) 一种便携式可限功率移动电源
CN203631750U (zh) 一种接线盒
CN204422765U (zh) 一种手持放射源探测器
CN107634159A (zh) 一种候机宝用双路输出的锂电池组
CN214622828U (zh) 一种接地连续测试装置
CN207753681U (zh) 一种具有电性转换功能的太阳能连接器
CN205985147U (zh) 电池保护连接壳
CN206059569U (zh) 一种电池监控与平衡单元安装结构
CN215580548U (zh) 一种低压配电网智能测控装置
CN215599237U (zh) 不停电快速换表装置
CN204809948U (zh) 无线变送器壳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14

Address after: 535000,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Qinzhou District, Qinbei Real Madrid Industrial Park, a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GUANGXI ZHUONENG NEW ENERGY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Longgang District of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Ping Street in the community sifangpu Village No. 1 building four layer five layer A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TUISI CREATIVE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