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58380U - 离心式转盘 - Google Patents
离心式转盘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758380U CN204758380U CN201520492272.8U CN201520492272U CN204758380U CN 204758380 U CN204758380 U CN 204758380U CN 201520492272 U CN201520492272 U CN 201520492272U CN 204758380 U CN204758380 U CN 20475838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nk
- corpse
- rotating disk
- laboratory examination
- chemical tes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 Centrifugal Sepa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心式转盘,其包含本体、检体槽、检体沉积槽、至少一个凸起部、检体定量槽、稀释液槽、稀释液定量槽、混合槽以及至少一个检测槽。本体具有上表面。检体槽设置在本体上。检体沉积槽设置在本体上并具有外缘面。凸起部设置在检体沉积槽中且连接外缘面。凸起部具有顶面,用以增加盖体膜与离心式转盘的接触面积。检体定量槽设置在本体上且连通检体槽与检体沉积槽。稀释液槽设置在本体上。稀释液定量槽设置在本体上且连通稀释液槽。混合槽设置在本体上且连通稀释液定量槽与检体定量槽。检测槽设置在本体上且连通混合槽。通过增加盖体膜与离心式转盘的接触面积,使盖体膜在离心式转盘转动时更稳妥地固定在离心式转盘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心式转盘。
背景技术
血液及其他检体的生化检测通常需要液体能迅速的定量分配,以执行不同检测。生化检测通常也需要将可能彼此影响检测的细胞体与体液能在检测前分离。这些定量分配及分离的步骤通常是通过离心步骤来达成,再通过人工或自动方式将定量的检体分配到各样本槽内。上述定量分配流程不但费工,而且耗时。因此,各种检体的自动化定量分配系统纷纷被提出以改善这费工耗时流程。
目前自动化定量分配系统主要的改进在于使用离心式转盘。这些离心式转盘在搭配离心机后,能执行检体的定量分配、混合样本与稀释液等工作,而后供光学检测之用。即使离心式转盘设计众多,但如何能更方便、更精确的进行生化检测,目前离心式转盘仍然有很多改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心式转盘,通过增加盖体膜与离心式转盘的接触面积,使盖体膜在离心式转盘转动时更稳妥地固定在离心式转盘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离心式转盘,其包含本体、检体槽、检体沉积槽、至少一个凸起部、检体定量槽、稀释液槽、稀释液定量槽、混合槽以及至少一个检测槽。本体具有上表面。检体槽设置在本体上。检体沉积槽设置在本体上并具有外缘面。凸起部设置在检体沉积槽中且连接外缘面。凸起部具有顶面,用以增加盖体膜与离心式转盘的接触面积。检体定量槽设置在本体上且连通检体槽与检体沉积槽。稀释液槽设置在本体上。稀释液定量槽设置在本体上且连通稀释液槽。混合槽设置在本体上且连通稀释液定量槽与检体定量槽。检测槽设置在本体上且连通混合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凸起部为柱状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凸起部的顶面具有至少一个凸出边,且凸出边面向本体的中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凸出边为圆弧外缘、三角形外缘或矩形外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凸起部的顶面具有面向外缘面的接触边,凸出边的总长度P与接触边的长度C符合下列关系式:
P>C。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凸起部的数量为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离心组件,其包含前述的离心式转盘以及盖体膜。盖体膜设置在本体上。盖体膜接触且粘贴在本体的上表面与凸起部的顶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离心式转盘还包含埋设段,埋设在本体中,其中检体槽具有相对于上表面的底面,埋设段连通检体槽的底面与检体定量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检体定量槽具有第一深度,检体沉积槽具有第二深度,第一深度小于第二深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离心式转盘还包含导通段,设置在本体上且连通检体定量槽与检体沉积槽,其中导通段具有第三深度,第三深度小于第一深度与第二深度。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方式在检体沉积槽中的外缘面上设置凸起部,利用凸起部的顶面来增加盖体膜与离心式转盘的接触面积。如此一来,在离心式转盘转动时,盖体膜将因为与离心式转盘的接触面积增加而能更稳妥地固定在离心式转盘上,从而避免检体沉积槽中的检体因为离心力而使盖体膜鼓起进而撑破盖体膜的情形。
附图说明
图1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离心组件与上盖的立体图。
图2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离心式转盘的俯视图。
图3为在离心式转盘旋转时沿图2的线段3的剖面图。
图4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检体沉积槽与凸起部的立体图。
图5A~5C为依照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的检体沉积槽与凸起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公开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具体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具体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具体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现有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表示。
图1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离心组件300与上盖400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离心组件300包含离心式转盘100与盖体膜200。离心式转盘100在使用时为将盖体膜200贴附固定在离心式转盘100上,再将上盖400覆盖在盖体膜200上,并将上盖400固定在离心式转盘100。组装好离心组件300与上盖400后,可再搭配离心机旋转离心组件300,以执行检体的定量分配、混合检体与稀释液等工作。
图2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离心式转盘100的俯视图。如图1与图2所示,离心式转盘100包含本体110、检体槽120、检体沉积槽130、检体废液槽135、至少一个凸起部140、检体定量槽150、稀释液槽160、稀释液定量槽170、混合槽180以及至少一个检测槽190。本体110具有上表面111。检体槽120设置在本体110上。检体沉积槽130设置在本体110上并具有外缘面131。凸起部140设置在检体沉积槽130中且连接外缘面131。凸起部140具有顶面141,用以增加盖体膜200与离心式转盘100的接触面积。检体定量槽150设置在本体110上且连通检体槽120与检体沉积槽130。稀释液槽160设置在本体110上。稀释液定量槽170设置在本体110上且连通稀释液槽160。混合槽180设置在本体110上且连通稀释液定量槽170与检体定量槽150。检测槽190设置在本体110上且连通混合槽180。
在执行检体的定量分配、混合检体与稀释液等工作时,首先在稀释液槽160中放入稀释液。接着,组装好离心式转盘100、盖体膜200以及上盖400,并在检体槽120中放入检体,然后搭配离心机旋转离心式转盘100。
在离心式转盘100旋转时,因为检体定量槽150比检体槽120远离本体110的圆心,稀释液定量槽170比稀释液槽160远离本体110的圆心,检体槽120内的检体会因离心力的驱使而往检体定量槽150流动,而稀释液槽160内的稀释液会往稀释液定量槽170移动。
接着,因为检体沉积槽130与检体废液槽135比检体定量槽150远离本体110的圆心,多过检体定量槽150容量的检体会因离心力的驱使而导流至检体沉积槽130与检体废液槽135。
因为混合槽180位于比检体定量槽150与稀释液定量槽170远离本体110的圆心的位置,因此检体定量槽150与稀释液定量槽170的流体会因离心力的驱使而往混合槽180流动,使检体与稀释液混合。
因为检测槽190比混合槽180远离本体110的圆心,因此混合槽180中的检体与稀释液的混合液会因离心力的驱使而往检测槽190流动,以供下一步检测之用。于是,检体与稀释液的混合与检体的定量分配便能完成。
图3为在离心式转盘100旋转时沿图2的线段3的剖面图。如图3所示,在离心式转盘100旋转时,检体沉积槽130中的检体将会因为离心力F的关系,而产生检体的流体平面朝离心式转盘100的外侧倾斜的情况。由于盖体膜200贴附固定在离心式转盘100上,因此检体沉积槽130中的检体会将盖体膜200向上撑开。由于离心式转盘100的转速极快,所以离心力F也会极大(通常大于100倍地球重力),在如此的情况下,检体可能会将盖体膜200撑破,因而发生检体四处溢流的不良情况。
图4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检体沉积槽130与凸起部140的立体图。如图3与图4所示,为了避免前述的情况发生,在检体沉积槽130中设置凸起部140且连接外缘面131,于是凸起部140的顶面141将能增加盖体膜200与离心式转盘100的接触面积,因而盖体膜200在靠近检体沉积槽130的外缘面131的区域,会因为盖体膜200与离心式转盘100的接触面积增加而使盖体膜200更稳妥地贴附固定在离心式转盘100上,并有效地避免盖体膜200在离心式转盘100旋转时被检体撑破的情况。
如图1与图2所示,具体而言,盖体膜200设置在本体110上。盖体膜200接触且粘贴在本体110的上表面111与凸起部140的顶面141。
如图2与图4所示,凸起部140为柱状结构。凸起部140的顶面141具有至少一个凸出边142,且凸出边142面向本体110的中心。
图5A~5C为依照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的检体沉积槽130与凸起部140的俯视图。如图5A~5C所示,凸出边142可为圆弧外缘、三角形外缘或矩形外缘。应了解到,以上所举的凸起部140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例示,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的人员,应视实际需要,弹性选择凸起部140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5B所示,凸起部140的顶面141具有面向外缘面131的接触边143,凸出边142的总长度P与接触边143的长度C符合下列关系式:
P>C。
如图3与图5B所示,在离心式转盘100旋转时,盖体膜200被检体沉积槽130中的检体向上撑开。由于盖体膜200的一端固定在本体110,另一端则是被检体所撑开,因此盖体膜200承受最大应力的区域为位于外缘面131与盖体膜200的接触处以及凸出边142与盖体膜200的接触处。在没有凸起部140的情况,盖体膜200原来接触而固定在凸出边142的区域将改为接触而固定在接触边143,而凸出边142的总长度P比接触边143的长度C长,所以盖体膜200与凸出边142的接触处将会大于盖体膜200与接触边143的接触处。因此,相较于没有凸起部140的情况,盖体膜200承受最大应力的区域变大了。于是,盖体膜200将能更稳妥地贴附固定在离心式转盘100上,因而避免盖体膜200在离心式转盘100旋转时被检体撑破的情况。
如图5C所示,至少一个凸起部140的数量为多个。应了解到,以上所举的凸起部140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例示,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的人员,应视实际需要,弹性选择凸起部140的具体实施方式。
再回到图2,离心式转盘100还可包含埋设段191,埋设在本体110中,其中检体槽120具有相对于上表面111的底面121,埋设段191连通检体槽120的底面121与检体定量槽150。
如图1、图2以及图4所示,检体定量槽150可具有第一深度,检体沉积槽130可具有第二深度,第一深度小于第二深度。离心式转盘100还可包含导通段192,设置在本体110上且连通检体定量槽150与检体沉积槽130,其中导通段192具有第三深度,第三深度小于第一深度与第二深度。
相较于没有设置凸起部140的情况,检体沉积槽130的容量在设置凸起部140后会减少。为此,可以加深检体沉积槽130的第二深度,即使第二深度大于第一深度,使检体沉积槽130的容量维持不变。
检体定量槽150与稀释液定量槽170的功能在于决定检体与稀释液混合比例。应了解到,以上所举的检体定量槽150与稀释液定量槽170的功能仅为例示,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的人员,应视实际需要,弹性选择检体定量槽150与稀释液定量槽170的功能。
离心式转盘100还可包含稀释液废液槽193。稀释液废液槽193设置在本体110上且连通稀释液定量槽170。因为稀释液废液槽193比稀释液定量槽170远离本体110的圆心,因此当离心机旋转离心式转盘100时,多过稀释液定量槽170容量的稀释液会因离心力的驱使而导流至稀释液废液槽193。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方式设置凸起部140在检体沉积槽130中的外缘面131上,利用凸起部140的顶面141来增加盖体膜200与离心式转盘100的接触面积。如此一来,在离心式转盘100转动时,盖体膜200将因为与离心式转盘100的接触面积增加而能更稳妥地固定在离心式转盘100上,从而避免检体沉积槽130中的检体因为离心力而使盖体膜200鼓起进而撑破盖体膜200的情形。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经以实施方式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变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离心式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式转盘包含:
本体,其具有上表面;
检体槽,其设置在所述本体上;
检体沉积槽,其设置在所述本体上并具有外缘面;
至少一个凸起部,其设置在所述检体沉积槽中且连接所述外缘面,所述凸起部具有顶面,用以增加盖体膜与所述离心式转盘的接触面积;
检体定量槽,其设置在所述本体上且连通所述检体槽与所述检体沉积槽;
稀释液槽,其设置在所述本体上;
稀释液定量槽,其设置在所述本体上且连通所述稀释液槽;
混合槽,其设置在所述本体上且连通所述稀释液定量槽与所述检体定量槽;以及
至少一个检测槽,其设置在所述本体上且连通所述混合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为柱状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式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所述顶面具有至少一个凸出边,且所述凸出边面向所述本体的中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心式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边为圆弧外缘、三角形外缘或矩形外缘。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心式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所述顶面具有面向所述外缘面的接触边,所述凸出边的总长度P与所述接触边的长度C符合下列关系式:
P>C。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凸起部的数量为多个。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式转盘还包含:
埋设段,其埋设在所述本体中,其中所述检体槽具有相对于所述上表面的底面,所述埋设段连通所述检体槽的所述底面与所述检体定量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体定量槽具有第一深度,所述检体沉积槽具有第二深度,所述第一深度小于所述第二深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离心式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式转盘还包含:
导通段,其设置在所述本体上且连通所述检体定量槽与所述检体沉积槽,其中所述导通段具有第三深度,所述第三深度小于所述第一深度与所述第二深度。
10.一种离心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组件包含: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转盘;以及
盖体膜,其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盖体膜接触且粘贴在所述本体的所述上表面与所述凸起部的所述顶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3212912U TWM491834U (zh) | 2014-07-18 | 2014-07-18 | 離心式轉盤 |
TW103212912 | 2014-07-18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758380U true CN204758380U (zh) | 2015-11-11 |
Family
ID=52576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492272.8U Active CN204758380U (zh) | 2014-07-18 | 2015-07-09 | 离心式转盘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758380U (zh) |
TW (1) | TWM49183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08338A (zh) * | 2019-08-30 | 2019-11-29 | 烟台芥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微流控芯片的液囊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48456B (zh) * | 2015-01-27 | 2016-09-11 | Sangtech Lab Inc | A centrifugal consumable, system and its separation method |
-
2014
- 2014-07-18 TW TW103212912U patent/TWM491834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5
- 2015-07-09 CN CN201520492272.8U patent/CN20475838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08338A (zh) * | 2019-08-30 | 2019-11-29 | 烟台芥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微流控芯片的液囊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491834U (zh) | 2014-12-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Murlidhar et al. | A radial flow microfluidic device for ultra‐high‐throughput affinity‐based isolation of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 |
US5242606A (en) | Sample metering port for analytical rotor having overflow chamber | |
JP5908917B2 (ja) | ある液体量を部分量に配分するためのマイクロ流体試験担体 | |
US20150140681A1 (en) | Liquid specimen cup including movable caddy and translucent adulteration panel | |
US9933348B2 (en) | Sequential aliqoting and determination of an indicator of sedimentation rate | |
Yu et al. | Centrifugal microfluidics for sorting immune cells from whole blood | |
CN106660041A (zh) | 用于分析生物样品的可旋转盒 | |
CN204758380U (zh) | 离心式转盘 | |
US10656150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lateral flow test strip holder | |
CN106660040A (zh) | 用于处理和分析生物样品的可旋转盒 | |
JP2007232674A (ja) | 遠心分離デバイス及び遠心分離方法 | |
WO2013044412A1 (zh) | 离心式转盘 | |
US8894559B2 (en) | Spinning disc centrifuge rotor | |
TWM547671U (zh) | 離心式試劑盤 | |
US20180318836A1 (en) | Microfluidics based analyzer and method for fluid control thereof | |
WO2020163658A1 (en) | Assays with reduced interference (iii) | |
CN204188444U (zh) | 封盖式薄膜梯度扩散装置 | |
CN202870092U (zh) | 试纸条平行检测盘 | |
US20210170410A1 (en) |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pecimen preparation using capillary and centrifugal forces | |
JP2017528734A5 (zh) | ||
WO2015189960A1 (ja) | 血液試料採取器具 | |
CN207123437U (zh) | 离心式试剂盘 | |
WO2014159920A4 (en) | A device and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of aggressive and metastatic cancer and cancer stem cells employing podocalyxin and tra biomarkers | |
CN203881769U (zh) | 一种酶标板加样器 | |
CN207964429U (zh) | 一种均分检测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