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型节点式脚手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设备,具体说涉及一种盘型节点式脚手架。
背景技术
脚手架是建筑施工,装饰工程和维修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施工装备,主要用来提供人行通道和少量堆物放料及安全防护使用。常见的传统的脚手架是使用钢管扣件进行现场搭设的,这种脚手架的搭设不仅费时费力,机械化水平低,对搭设工人的技能要求也高。目前,高层建筑施工用升降架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有导轨主框架、水平桁架、附着装置、提升装置等设备与普通的钢管扣件、脚手板、密目安全网等组合搭设的传统式升降架;另一种由型钢焊接而成的构件,通过螺栓、销轴连接而成的全钢集成式升降架。无论是传统式升降架还是全钢集成式升降架均存在不足:(1)传统升降架需进行现场搭设,这种脚手架的搭设不仅费时费力,机械化水平低,对搭设工人的技能要求较高。而且架体组装主要取决于工人的技能及实际操作情况,架体的整体性、安全性很难得到控制和保障;(2)全钢集成式升降架存在构件占用空间大,运输难度大,构件种类多,不易管理。架体受塔吊附臂、升降电梯、卸料平台等施工设备的影响较大。随着城市建设规模高速发展,国家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大量涌现,工业化建筑的兴起,在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使用的脚手架,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高施工安全系数,提供一种盘型节点式脚手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盘型节点式脚手架,包括多层施工操作面,各层施工操作面分别包括多根基础构件、大横杆、立柱和脚手板,其中:基础构件由小横杆和安装在小横杆两端的盘型固定装置组成,大横杆连接各基础构件,立柱竖直安装在各盘型固定装置上,脚手板固定安装在大横杆及小横杆上。下一层结构的各立柱与上一层结构的盘型固定装置连接,最上层结构的立柱上端各安装有盘型固定装置,同一侧的盘型固定装置由大横杆连接,两端部的盘型固定装置由小横杆连接。
所述立柱,小横杆和大横杆的两端各具有螺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盘型节点式脚手架,还设置有斜支撑杆,该斜支撑杆在脚手架的最低层步距之间,内、外两侧都设置,再往上只在外侧设置有斜支撑杆,所述斜支撑杆设置在上、下层之间,其杆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立柱的上、下端的各盘型固定装置连接。
所述盘型固定装置为盘状物,在其盘状物的六个面均设置有盘型固定装置螺纹孔,安置立柱,小横杆和大横杆,其盘状物的两端面设置有盘型固定装置配合通孔,安装斜支撑杆,该斜支撑杆两端具有配合通孔,与盘型固定装置之间采用螺栓副固定连接。
在脚手架外侧还设置有防护网,该防护网为波浪网状物,立面布置,镶嵌在上、下层脚手板边框内,其布局与脚手板一一对应。
在脚手架内侧,各竖直立柱间隔地安装有导轨和与内、外立柱连接的三角件,导轨上配装附着支座,再配装升降系统,组成附着升降脚手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盘型节点式脚手架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构造简单,受力可靠,立柱承力无偏心,整体刚度大,安装简便,取材、加工方便,可以工厂预制生产,工业化强。
作为优化,所述盘型固定装置在其6面设置有螺扣、配合孔,与施工现场架体不同位置的立柱、小横杆、大横杆和斜支撑杆连接固定相适应。
作为优化,所述大横杆和斜支撑杆设置为模数化尺寸,满足现场不同结构位置架体的连接。
进一步优化的是,盘型固定装置与立柱、小横杆、大横杆、斜支撑杆连接固定为一整体桁架结构。将导轨、内外立柱三角件与盘型固定装置配合连接后,导轨上配装附着支座,再配装升降系统可组成附着升降脚手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盘型节点式脚手架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盘型节点式脚手架组成附着升降脚手架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盘型固定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脚手架的盘型固定装置与相连杆件连接示意图。
图中标号所表示的部件或部位为:1—立柱;2—小横杆;3—大横杆;4—剪刀杆;5—盘型固定装置;6—脚手板;7—防护网;8—导轨;9—内外立柱三角件;11-盘型固定装置螺纹孔;21—盘型固定装置配合通孔;31—上、下层脚手板边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为叙述方便,将脚手架在使用状态下靠近建筑物墙面的一侧称之为“内侧”,远离建筑物墙面的一侧称之为“外侧”。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盘型节点式脚手架为多层结构,即以一个施工操作面为一层结构,各层施工操作面分别包括多根由小横杆2和安装在小横杆2两端的盘型固定装置5组成的基础构件,连接各基础构件的大横杆3,竖直安装在各盘型固定装置5上的立柱1和固定安装在大横杆3及小横杆2上的脚手板6,下一层结构的各立柱1与上一层结构的盘型固定装置5连接,最上层结构的立柱1上端各安装有盘型固定装置5,同一侧的盘型固定装置5由大横杆3连接,两端部的盘型固定装置5由小横杆2连接。这样多层结构的脚手架由盘型固定装置5连接成一个整体。
施工操作面的层数取决于需要建筑的建筑物的高度。基础构件的数量取决于需要建筑的建筑物的长度或宽度。
所述立柱1,小横杆2和大横杆3的两端具有螺纹。
为了增强脚手架的强度和安全系数,脚手架还设置有斜支撑杆4,该斜支撑杆4在脚手架的最低层步距之间,内、外两侧都设置,再往上只外侧设置有斜支撑杆4。所述斜支撑杆设置在上、下层结构之间,其杆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立柱1的上、下端的各盘型固定装置5连接。
参见图3和图4,所述盘型固定装置5为盘状物,在盘状物的六个面均设置有盘型固定装置螺纹孔11,以安装立柱1,小横杆2和大横杆3,其盘状物的两端面设置有盘型固定装置配合通孔21,以安装斜支撑杆4,该斜支撑杆4两端具有配合通孔,与盘型固定装置之间采用螺栓副固定连接。
为保证施工安全,在脚手架外侧还设置有防护网7,该防护网7为波浪网状物,立面布置,镶嵌在上、下层脚手板6的边框31内,其布局与脚手板一一对应。
参见图2,在脚手架内侧,竖直立柱1上间隔地安装有导轨8和与内、外立柱连接的三角件9。导轨8上配装附着支座,再配装升降系统,可组成附着升降脚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