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37176U - 一种可自动密封的吸管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自动密封的吸管盖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737176U CN204737176U CN201520434202.7U CN201520434202U CN204737176U CN 204737176 U CN204737176 U CN 204737176U CN 201520434202 U CN201520434202 U CN 201520434202U CN 204737176 U CN204737176 U CN 20473717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raw
- circle
- container
- button bit
- suction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动密封的吸管盖,包括容器口,容器口内安装有吸管和密封托盘,密封托盘由锥形的变形部和位于变形部外围的固持部构成,变形部设置有至少一道出水划口,出水划口位于吸管在变形部上的轴向投影范围之内,自然状态时,出水划口弹性作用自然封闭,容器内的液体不会倾洒,向下压吸管时,吸管下移,吸管的下端挤压变形部,变形部上的出水划口打开,容器内的液体就可以流出,松开手后,密封托盘的弹性作用使吸管上移,再次形成密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料包装容器,特别是一种具有自动密封功能的吸管盖。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装在容器开口上的容器盖,只有单一打开和盖上的功能,例如,饮料容器上的盖子,采用旋合的方式拧在容器口上,当打开后,如果容器中的饮料没有喝完,需要将容器中的饮料带走,则要用手重新旋上盖子,如果不盖上,饮料容器中的饮料容易被污染,在容器本体被打翻时,容器中的液体会漏出,另外,为防止容器在受压时,容器中的液体会从容器口自动流出,通常情况下要增加容器本体的厚度,使得容器本体具有一定的强度,这样做,会增加塑胶原材料的消耗,增加了产品成本,而且,具有一定厚度的产品不能折叠或压缩,要占用大量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可自动密封的吸管盖。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自动密封的吸管盖,包括容器口,所述容器口内安装有吸管和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密封托盘,所述密封托盘由锥形的变形部和位于所述变形部外围的固持部构成,所述变形部设置有至少一道出水划口,所述出水划口位于所述吸管在所述变形部上的轴向投影范围之内。
所述容器口上螺纹连接有容器盖,所述容器盖设置有供所述吸管的上端伸出的吸管孔,所述吸管的外壁设置有上限位圈和下限位圈,所述下限位圈的底部与所述吸管的底部平齐,装配后,所述上限位圈和下限位圈分别位于所述容器盖的上下两侧。
所述固持部被夹在所述容器盖与容器口的端面之间。
所述容器盖的顶部设置有伸入所述容器口内的挂接部,所述挂接部的下端向外翻边形成扣位环,所述固持部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扣位环形状相适应的凹槽,装配后,所述凹槽套装在所述扣位环上。
所述容器口的顶部或内壁设置有径向的限位环,所述吸管的外壁设置有上限位圈和下限位圈,所述下限位圈的底部与所述吸管的底部平齐,装配后,所述限位环位于所述上限位圈和下限位圈之间。
所述限位环的下端设置有轴向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下端向外翻边形成扣位圈,所述固持部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扣位圈形状相适应的扣位凹圈,装配后,所述扣位凹圈套装在所述扣位圈上。
所述容器口的内壁设置有径向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内侧向上翻边形成连接部,所述固持部设置有开口向下的装配槽,装配后,所述装配槽套装在所述连接部上。
所述容器口的内壁设置有径向的搁置圈,所述固持部为圆柱形,所述固持部的下端端面搁在所述搁置圈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容器口内安装有吸管和密封托盘,密封托盘的变形部设置有至少一道出水划口,自然状态时,出水划口弹性作用自然封闭,容器内的液体不会倾洒,向下压吸管时,吸管下移,吸管的下端挤压变形部,变形部上的出水划口打开,容器内的液体就可以流出,松开手后,密封托盘的弹性作用使吸管上移,再次形成密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吸管盖的使用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剖视图;
图4是图3所示吸管盖的使用状态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剖视图;
图6是图5所示吸管盖的使用状态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实施方式剖视图;
图8是图7所示吸管盖的使用状态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实施方式剖视图;
图10是图9所示吸管盖的使用状态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六种实施方式剖视图;
图12是图11所示吸管盖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12,一种可自动密封的吸管盖,包括容器口1,所述容器口1内安装有吸管2和由弹性材料如硅胶等制成的密封托盘,所述密封托盘由锥形的变形部3和位于所述变形部3外围的固持部4构成,所述变形部3设置有至少一道出水划口5,所述出水划口5位于所述吸管2在所述变形部3上的轴向投影范围之内,当变形部受到吸管下端的挤压变形后,出水划口打开,与吸管的管心连通。变形部采用锥形的结构,方便吸管、推盘及出水划口复位。
所述容器口1、吸管2和密封托盘构成的如图1至图6所示的吸管盖可以单独使用,用作包装袋的吸管盖等,容器口1也可以与容器一体成型,也可以入如图7至图12所示,在所述容器口1上螺纹连接容器盖6,所述容器盖6设置有供所述吸管2的上端伸出的吸管孔7。
对于如图1至图6所示的吸管盖,可以在所述容器口1的顶部或内壁设置径向的限位环13,在所述吸管2的外壁设置有上限位圈8和下限位圈9,所述下限位圈的底部与所述吸管的底部平齐,装配后,所述限位环13位于所述上限位圈8和下限位圈9之间,防止吸管被拔出或压入容器内,所述下限位圈的底部与吸管的底部平齐的目的是,由于吸管的管壁较薄,在向下压吸管时,吸管的管壁可能会刺穿密封托盘的变形部,下限位圈的底部与吸管的底部平齐,相当于增加了吸管的管壁厚度,可以防止使用时刺穿密封托盘的变形部。
对于如图7至图12所示的吸管盖,吸管的结构不变,即所述吸管2的外壁设置有上限位圈8和下限位圈9,所述下限位圈9的底部与所述吸管2的底部平齐,装配后,所述上限位圈8和下限位圈9分别位于所述容器盖6的上下两侧,防止吸管被拔出或压入容器内。
对于如图7至图12所示的带容器盖的吸管盖,密封托盘的第一种固定方式是,所述固持部4被夹在所述容器盖6与容器口1的端面之间。密封托盘的第二种固定方式如图7、图8所示,所述容器盖6的顶部设置有伸入所述容器口1内的挂接部10,所述挂接部10的下端向外翻边形成扣位环11,所述固持部4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扣位环11形状相适应的凹槽12,装配后,所述凹槽12套装在所述扣位环11上。密封托盘的第三种固定方式如图9、图10所示,所述容器口1的内壁设置有径向的支撑部17,所述支撑部17的内侧向上翻边形成连接部18,所述固持部4设置有开口向下的装配槽19,装配后,所述装配槽19套装在所述连接部18上。密封托盘的第四种固定方式如图11、图12所示,所述容器口1的内壁设置有径向的搁置圈20,所述固持部4为圆柱形,所述固持部4的下端端面搁在所述搁置圈20上。
对于如图1至图6所示的不带容器盖的吸管盖,密封托盘的第一种固定方式如图1、图2所示,所述限位环13的下端设置有轴向的连接柱14,所述连接柱14的下端向外翻边形成扣位圈15,所述固持部4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扣位圈15形状相适应的扣位凹圈16,装配后,所述扣位凹圈16套装在所述扣位圈15上。第二种固定方式如图3、图4所示,这种固定方式不需要依赖容器盖,与带容器盖的吸管盖中密封托盘的第三种固定方式相同。第三种固定方式如图5、图6所示,这种固定方式同样不需要依赖容器盖,与带容器盖的吸管盖中密封托盘的第四种固定方式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变形部设置有至少一道出水划口,自然状态时,出水划口弹性作用自然封闭,容器内的液体不会倾洒,向下压吸管时,吸管下移,吸管的下端挤压变形部,变形部上的出水划口打开,容器内的液体就可以流出,松开手后,密封托盘的弹性作用使吸管上移,再次形成密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另外,由于倾斜密封环的作用,在容器受压时,即使容器内产生压力,其所产生的压力也只能使变形部与吸管的底部贴合得更紧密,压力越大,贴得越紧,防止在不饮用时或容器被打翻时,容器中的液体会自动流出,由于上述效果,可以将容器的壁厚大大降低,可大量减少塑胶原料的使用,节省了产品成本,在容器不装液体时,可以将容器折叠包装,便于运输、保管,也便于消费者使用和携带,可用于各种容器、容器桶、调料容器、软包装袋等。
Claims (8)
1.一种可自动密封的吸管盖,包括容器口(1),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口(1)内安装有吸管(2)和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密封托盘,所述密封托盘由锥形的变形部(3)和位于所述变形部(3)外围的固持部(4)构成,所述变形部(3)设置有至少一道出水划口(5),所述出水划口(5)位于所述吸管(2)在所述变形部(3)上的轴向投影范围之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管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口(1)上螺纹连接有容器盖(6),所述容器盖(6)设置有供所述吸管(2)的上端伸出的吸管孔(7),所述吸管(2)的外壁设置有上限位圈(8)和下限位圈(9),所述下限位圈(9)的底部与所述吸管(2)的底部平齐,装配后,所述上限位圈(8)和下限位圈(9)分别位于所述容器盖(6)的上下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管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部(4)被夹在所述容器盖(6)与容器口(1)的端面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管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盖(6)的顶部设置有伸入所述容器口(1)内的挂接部(10),所述挂接部(10)的下端向外翻边形成扣位环(11),所述固持部(4)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扣位环(11)形状相适应的凹槽(12),装配后,所述凹槽(12)套装在所述扣位环(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管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口(1)的顶部或内壁设置有径向的限位环(13),所述吸管(2)的外壁设置有上限位圈(8)和下限位圈(9),所述下限位圈的底部与所述吸管的底部平齐,装配后,所述限位环(13)位于所述上限位圈(8)和下限位圈(9)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管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13)的下端设置有轴向的连接柱(14),所述连接柱(14)的下端向外翻边形成扣位圈(15),所述固持部(4)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扣位圈(15)形状相适应的扣位凹圈(16),装配后,所述扣位凹圈(16)套装在所述扣位圈(15)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吸管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口(1)的内壁设置有径向的支撑部(17),所述支撑部(17)的内侧向上翻边形成连接部(18),所述固持部(4)设置有开口向下的装配槽(19),装配后,所述装配槽(19)套装在所述连接部(18)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吸管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口(1)的内壁设置有径向的搁置圈(20),所述固持部(4)为圆柱形,所述固持部(4)的下端端面搁在所述搁置圈(20)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434202.7U CN204737176U (zh) | 2015-06-19 | 2015-06-19 | 一种可自动密封的吸管盖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434202.7U CN204737176U (zh) | 2015-06-19 | 2015-06-19 | 一种可自动密封的吸管盖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737176U true CN204737176U (zh) | 2015-11-04 |
Family
ID=54418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434202.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737176U (zh) | 2015-06-19 | 2015-06-19 | 一种可自动密封的吸管盖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73717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09056A (zh) * | 2015-06-19 | 2015-09-16 | 李红彪 | 一种可自动密封的吸管盖 |
-
2015
- 2015-06-19 CN CN201520434202.7U patent/CN204737176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09056A (zh) * | 2015-06-19 | 2015-09-16 | 李红彪 | 一种可自动密封的吸管盖 |
CN104909056B (zh) * | 2015-06-19 | 2018-07-27 | 李红彪 | 一种可自动密封的吸管盖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703728B (zh) | 一种下压式即配型容器用瓶盖和容器 | |
CN104909056B (zh) | 一种可自动密封的吸管盖 | |
CN104443719A (zh) | 一种压式托盘不漏吸管盖 | |
CN104176365B (zh) | 一种不漏饮料瓶 | |
CN204737176U (zh) | 一种可自动密封的吸管盖 | |
CN205034493U (zh) | 一种具有密封功能的吸管盖 | |
CN104890999B (zh) | 一种侧划自封闭瓶盖 | |
CN104909055A (zh) | 一种具有自动密封功能的平头吸管盖 | |
CN104386350A (zh) | 一种压式托盘瓶盖 | |
CN104443711B (zh) | 一种防盗型塑料包装容器 | |
CN104909040A (zh) | 可自动打开和关闭的不漏嘴盖 | |
CN204750958U (zh) | 一种具有自动密封功能的平头吸管盖 | |
CN205076222U (zh) | 一种压动出水的不漏瓶嘴组件 | |
CN204896175U (zh) | 不漏嘴盖 | |
CN204264640U (zh) | 一种压式托盘瓶盖 | |
CN204507637U (zh) | 托盘式不漏嘴盖 | |
CN104890998A (zh) | 一种带吸管的瓶盖 | |
CN204750894U (zh) | 一种带吸管的瓶盖 | |
CN207312017U (zh) | 一种双开口瓶 | |
CN204606537U (zh) | 单层瓶口可扳动划口吸嘴盖 | |
CN104909039A (zh) | 可自动打开和关闭的不漏嘴盖 | |
CN204750899U (zh) | 一种弧形托盘吸管盖 | |
CN218230144U (zh) | 一种分储即混配瓶盖 | |
CN204507633U (zh) | 一种托盘式不漏嘴盖 | |
CN204323942U (zh) | 一种自动密封式托盘不漏吸管盖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0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727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0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727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