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32356U - 以模块化结构形式的电开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以模块化结构形式的电开关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732356U CN204732356U CN201520225869.6U CN201520225869U CN204732356U CN 204732356 U CN204732356 U CN 204732356U CN 201520225869 U CN201520225869 U CN 201520225869U CN 204732356 U CN204732356 U CN 20473235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ssembly
- switch
- switching system
- trip
- electric switch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2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3323 beak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2310 elbow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26 adhesive bo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77 electrically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791 que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71 quench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85 shape-memory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470 thermal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74—Means for adjusting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the device will function to provide protection
- H01H71/7409—Interchangeable el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02—Housings; Casings; Bases; Mountings
- H01H71/0207—Mounting or assembl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circuit breaker
- H01H71/0214—Housing or casing lateral walls containing guiding grooves or special mounting faciliti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02—Housings; Casings; Bases; Mountings
- H01H71/0207—Mounting or assembl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circuit breaker
- H01H71/0228—Mounting or assembl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circuit breaker having provisions for interchangeable or replaceable parts
Landscapes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以模块化结构形式的电开关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开关设备,尤其地马达保护开关,带有开关触头组件、热脱扣器和磁脱扣器、覆盖件、操作元件、用于联接输入导体和输出导体的接线端子,其中开关设备具有模块化的结构,带有:下部件,该下部件包括带有至少一个极腔的开关触头组件;中间件,该中间件包括接线端子和磁脱扣器以及热脱扣器;开关锁组合件,该开关锁组合件固定在中间件处且载有操作元件;以及覆盖罩,其中,设置有脱扣组合件,该脱扣组合件具有组合件支架,磁脱扣器、热脱扣器、固定触头支架以及接线端子接触轨道固定在组合件支架处,从而脱扣组合件构造成稳定的、预制的可插入开关设备的壳体中的完整组合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开关设备,尤其地马达保护开关,带有开关触头组件(Schaltkontaktanordnung)、热脱扣器和磁脱扣器、覆盖件、操作元件、用于联接输入导体和输出导体的接线端子(Anschlussklemme)。
背景技术
这种电开关设备例如在文献DE 199 16 988 A1中以其整体示出。开头所述类型的马达保护开关也已经从文献DE 42 13 729 C2中已知。在这种实施方案中,设置有在朝向固定平面的方向上敞开的碗体(Napfk?rper),触点(Kontaktstelle)以及消弧板位于该碗体中;在此,固定的触头元件(Kontaktstücke)固定地与位于碗底的外侧上的电的导体部段(Leiterteilstück)相连接。借助于另一碗形的壳体,封闭朝向固定平面敞开的碗壳体。脱扣器位于碗底的与固定平面相对而置的侧边上。杠杆安装在该处的旋转轴借助于带有支撑腿的支架在碗底处被引导,利用该杠杆可操纵可动的触头元件;支架具有板,开关锁(Schaltschlo?)安装在该板上。对于这种布置而言装配复杂。首先必须装配触点以及消弧板;随后在能够装配其它部件之前封闭该区域并且整个单元必须旋转180°。从文献EP 0 501 844 B1中已经已知一种电保护开关,在其中,热脱扣器和磁脱扣器形成热磁的(magnetothermisch)子单元并且布置在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底座上。在该子单元处还铰接有杠杆,利用该杠杆将可动的触头元件带入断开位置中。附加地在热脱扣器和磁脱扣器处布置有端子,其中热脱扣器固定在由导电材料制成的支架板处,该支架板在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底座中被引导。用于磁脱扣器的由绝缘材料制成的支架元件也与由绝缘材料制成的支架相连接。此外在由电绝缘的材料制成的支架处还锚定有带有固定的触头元件的电弧导轨,从而整个单元包括热脱扣器、磁脱扣器、接线端子以及带有相应的触头元件的电弧导轨。由绝缘材料制成的部件具有侧向的板条(Lesite),其可在壳体中的沟部中从窄侧起被插入该壳体中。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目标是,在其装配便利性和其功能安全性以及操作便利性方面进一步改进已知的开关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标通过这样的开关设备实现,即该开关设备具有模块化的结构,带有:下部件,其包括带有至少一个极腔的开关触头组件;中间件,其包括接线端子和磁脱扣器以及热脱扣器;开关锁组合件,其固定在中间件处且载有操作元件;以及覆盖罩,其中设置有脱扣组合件,其具有组合件支架,磁脱扣器、热脱扣器、固定触头支架以及接线端子接触轨道固定在该组合件支架处,从而脱扣组合件构造成稳定的、预制的可插入开关设备的壳体中的完整组合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中间件载有螺钉螺纹(Schraubgewinde)并且下部件载有朝向螺钉螺纹定向的穿插开口以用于穿插螺纹螺钉(Gewindeschraube),从而中间件可与下部件利用螺旋接合连接在一起。这允许,以简单的方式装配带有提高的稳定性的设备,其适合用于更高的额定电流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开关锁组合件借助于固定螺钉固定在中间件处。这在良好的装配可能性的同时保证了固定的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中间件在其窄侧处载有壁突出部,其伸出超过接线端子的区域并且由此引起空气间隙(Luftstrecke)和爬电距离(Kriechstrecke)的增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覆盖罩在其窄侧处载有壁突出部,其伸出超过接线端子的区域并且由此引起空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增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开关触头组件包括触桥并且为了操纵触桥包括滑块,该滑块带有可在其中滑移地被引导的撞销(Schlagstift)。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开关触头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导板,其带有侧向地模制在该导板处的吹气板(Blasblech);以及开关腔(Schaltkammer,有时称为灭弧腔),其带有侧向的凹槽,吹气板被推入该凹槽中。
从从属权利要求中可得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有利的设计方案和改进方案以及其它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和描述用于更好地理解对象。基本上相同或相似的对象或对象的部分可设有相同的参考标号。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形式的示意图。
其中:
图1以分解图的形式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马达保护开关的视图,
图2显示了下部件的分解图,
图3显示了中间件的分解图,以及
图4显示了开关锁的分解图。
在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构件或部件设有相同的参考标号。
参考标号列表
1下部件
2中间件
3开关锁
4螺纹形螺钉(Gewindeformschraube)
5旋转手柄弹簧
6旋转手柄滑块
7旋转手柄
8覆盖罩
9铭牌盖(Beschriftungsschild)
10滑动板条(Schieberleiste)
11断相杠杆(Phasenausfallhebel)
12用于卡锁附装件的开口
13端子覆盖件
15螺纹形螺钉
16在中间件处的壁突出部
18在覆盖罩处的壁突出部
19支撑件
56螺纹孔
57夹紧螺钉
58端子覆盖件
101罩壳 下部件
102固定弹簧
102'固定弹簧
103导板
104触头压力弹簧
105端子框架
106触桥
107消弧板叠
108消弧覆盖件
109滑块、推杆
110撞销
112吹气板
113开关腔组合件
201中间件支架
213磁性杠杆,外部分
214磁性杠杆,内部分
215储力弹簧
216转向杠杆
217夹紧螺钉(Klemmschraube)(组合螺钉)
218固定触头组合件
219固定触头支架
220 U形的构件
221热磁脱扣组合件
222操纵突出部
223磁性杠杆
224脱扣杠杆
225转向杠杆的突出部
301开关锁支架
302锁弹簧
302' 柱形弹簧
303脱扣杠杆
304脱扣杠杆弹簧
305解扣轴(Achse Trip)
306脱扣闭锁件(Ausl?seklinke)
306'脱扣闭锁件的角部
307闭锁手形件(Klinkenhand)
308滑动手形件(Schieberhand)
309卡箍(Bügel)
310闭锁件(Klinke)
311板片(Lasche)
312开关锁上部件
313轴承枕座(Lagerklotz)
314补偿双金属
315调节旋钮
316补偿双金属支架
317脱扣滑块
318脱扣滑块弹簧
319杠杆弹簧
320杠杆
321支承弹簧
322闭锁杠杆的一个端部
324板片的第一端部
325板片的第二端部
326引导通道
327观察窗
500组合件支架
600接线端子接触轨道
900线圈体
1000线圈
1100轭
1110基础支腿
1120第一边缘支腿
1130第二边缘支腿
1140叉形支腿
1150叉形支腿
1200可动的电枢
1210按压板
1220加强筋
1300固定的芯
1400限位弹簧(Fesselfeder)
1500端子框架
1600固定触头元件
2000电磁的快速脱扣器
3000热脱扣器
4000固定触头支架
4100第一固定的支腿
4200第二水平的支腿
4300 U形的弯曲部
4400电弧导轨
4500固定片(Befestigungsfahne)
4700接触喙状部(Kontaktzinken)
5100第一支架支腿
5200第二支架支腿
5300保持桥接部
5400保持桥接部
7000由热双金属制成的条带
8000热导体
9100中央件
9200头部件
9400保持臂
9500长的支腿
9600短的支腿
9700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与在此描述的马达保护开关相似的马达保护开关从文献DE 100 02 773 A1中已知;该文献因此应在马达保护开关的功能和基本的内部结构方面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中。
图1以分解图的形式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马达保护开关的视图。该马达保护开关由仅仅四个可预制的组合件组装而成,即包括开关触头组件的下部件1、包括接线端子和磁脱扣器以及热脱扣器的中间件2、借助于四个螺纹形螺钉4与中间件2旋接在一起的并且包括用于手动地切断、重置和闭合触点的机械的开关锁的开关锁组件3、以及覆盖罩8。
开关锁包括垂直的旋转轴,旋转手柄7固定在该旋转轴上。旋转手柄7可从断开位置中旋转到接通位置中。在通过磁脱扣器或热脱扣器进行脱扣的情况中,旋转手柄7以由解扣轴305(也参见图4)保持的方式保持处于在接通位置和断开位置之间的脱扣位置中,该解扣轴305是开关机构(Schaltwerk)的一部分并且在脱扣情况中从开关机构向上被顶出进入到旋转手柄7中。旋转手柄7包括旋转手柄滑块6,旋转手柄可利用该旋转手柄滑块锁止在其断开位置中并且可被铅封,从而可防止不期望的再次接通。借助于旋转手柄弹簧5使旋转手柄7在朝向其断开位置的方向上预紧。
此外从文献DE 101 39 917 A1中也已经已知与在此描述的开关锁相似的开关锁;因此该文献在开关锁3的功能和内部结构方面应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中。
从文献DE 202 14 578 U1和DE 10 2009 048 933 A1中也已经已知与在此描述的旋转手柄相似的旋转手柄及其同与在此描述的开关锁相似的开关锁的共同作用;因此这些文献在旋转手柄的功能和内部结构以及其与开关锁3的共同作用方面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中。
在中间件2的宽侧壁处、在下部件1的窄侧壁和宽侧壁处以及在覆盖罩8的窄侧壁和宽侧壁处在不同的部位处设置有多个凹口或开口12。凹口或开口12用于卡锁附装件,例如辅助开关装置(Hilfsschalterblock)或者低压脱扣器或类似者,其设有用于卡锁到开口12中的相应的卡锁钩。
带有断相杠杆11的滑动板条10放置到开关机构上并且负责,即使一个相位失效(ausfallen)并且电流仅仅还流过三个极电流路径(Polstrompfade)中的两个时,设备也保持良好运转。
在覆盖罩8的前侧处安装有铭牌盖9。
下部件1包括用于每个极电流路径的极腔(Polkammer)。在所示出的马达保护开关中存在三个极电流路径并且由此存在三个极腔。在下部件1(参见图2)中,在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罩壳101中通过中间壁隔开三个极腔。在极腔中的每个中存在导板103,并且在其外端部处分别存在分别带有消弧板叠107的消弧腔,消弧板叠的消弧板由消弧覆盖件108保持。导板103实施成带有弯折的中间部件并且在侧向在纵向侧处载有垂直地向上弯曲的吹气板112。
在每个极腔中的开关触头的切断或闭合通过触桥106实现,其载有两个可动的触头元件并且在触头闭合时由于触头压力弹簧104的回位力将可动的触头元件压靠两个固定的触头元件(未示出)。带有触头弹簧104'的触桥106从上方被插入开关腔组合件113中。通过吹气板112被引入在开关腔组合件113的侧壁中的相应的容纳槽中,导板103同样从下方被安装在开关腔组合件113处。完成装配的开关腔组合件113然后被插入下部件的极腔中。从文献DE 10 2007 054 426 A1中也已经已知与在此描述的开关腔和导轨相似的开关腔和导轨;因此该文献在开关腔和导轨的功能和内结构方面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中。
为了切断开关触头,推杆从上方压到触桥106上并且克服触头压力弹簧的回位力将触桥从固定的触头元件处推开。用于操纵触桥的推杆在此实施成带有可滑移地在其中被引导的撞销110的滑块109,也称为双件式推杆。从文献DE 10 2006 055 007 A1中也已经已知滑块的这种实施方案;因此该文献在双件式推杆的功能和结构方面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中。
在此如有可能产生的开关电弧运动进入消弧腔中,开关电弧在该消弧腔处被消灭。
在罩壳101的下部的外侧处存在用于将马达保护开关固定在标准型材承载轨道例如帽形承载轨道上的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的凸耳和可动的凸耳,其利用两个固定弹簧102,102'压靠帽形承载轨道。
此外从文献EP 1 073 084 B1中也已经已知与在此描述的开关触头组件相似的开关触头组件;因此该文献在开关触头组件的功能和内部结构方面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中。
中间件2与下部件1利用螺旋接合连接在一起,为此使用四个螺纹形螺钉15。这为结构赋予更高的稳定性,在高的额定电流时并且由此出现更高的力时需要这种稳定性。
中间件2在其窄侧处载有壁突出部16,其伸出超过接线端子的区域并且由此引起空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提高。覆盖罩8在其窄侧处也载有壁突出部18,其伸出超过接线端子的区域并且由此引起空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提高。
图3以分解图显示了中间件2,如其应用在马达保护开关中那样。从文献EP 1 073 083 A2中也已经已知与在此描述的中间件相似的中间件;因此该文献在中间件的功能和内结构方面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中。
中间件2具有壳形的中间件支架201,其余的部件和组合件被插入该中间件支架201中。
在(在图3的视图中)左侧的窄侧处从下方推入固定触头组合件218。该固定触头组合件包括固定触头支架219,U形的构件220安装在该固定触头支架219处,联接导体可借助于夹紧螺钉217联接在构件220处。接线端子以已知的方式实施成框架端子(Rahmenklemme),带有端子框架105和端子覆盖件13。端子覆盖件13构造成L形。端子覆盖件13利用短的支腿以可带动的方式(mitnehmbar)与夹紧螺钉17相联结,其长的支腿用作手指保护部,以防止无意地接触端子的引导电压的部分。在U形的构件220的内部区域中推入支撑件19。
热磁脱扣组合件221从下方被插入壳形的中间件支架201中。电磁脱扣组合件的结构在图3的右侧上以分解图示出。
脱扣组合件121具有电磁的快速脱扣器2000,其包括线圈体900、线圈1000、轭1100、可动的电枢1200、固定的芯1300以及限位弹簧1400。脱扣组合件121还具有热脱扣器3000,其包括由热双金属或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条带7000和与条带7000处于热接触中的引导电流的热导体8000。此外,存在固定触头支架4000,固定触头元件1600安装在该固定触头支架的下侧处。设置有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组合件支架500,电磁的快速脱扣器2000、热脱扣器3000、固定触头支架4000以及接线端子接触轨道600固定在该组件支架500处,从而脱扣组合件221构造成稳定的、预制的、可插入开关设备的壳体中的完整组合件。在图3的中间示出了带有放置在接线端子接触轨道600上的端子框架1500的脱扣组合件221。
固定触头支架4000具有带有第一垂直的支腿4100和第二水平的支腿4200的基本上L形的形状。第二支腿4200在其自由的端部处具有U形的弯曲部4300,该弯曲部在其自由的端部处过渡到平行于第二支腿4200且以与第二支腿具有第一距离的方式延伸的电弧导轨4400中。在第一支腿4100处构造有用于固定条带7000的固定片4500。第一支腿4100的自由端部被弯曲成接触喙状部4700并且构造成垂直于第一支腿4100伸出。
线圈体900具有管形的纵向延伸的中央件9100和套挂于(überkragen)中央件9100的带有容纳切口(在图中不可见)的头部件9200。在头部件9200处构造有伸出超过头部件9200的L形的保持臂9400,该保持臂的长的支腿9500平行于中央件9100的纵向延伸方向伸延。该保持臂的短的支腿9600构造成向着中央件9100的中轴线伸延并且构造成带有朝向头部件9200伸出的定位销(在图中不可见)。
电磁的快速脱扣器2000的固定的芯1300构造在中央件9100的与头部件9200相对的端部处。
轭1100构造成盆形的,带有较长的基础支腿1110,在该基础支腿1110的两个端部处分别构造有第一和第二较短的边缘支腿1120,1130。线圈体900的中央件9100以在两个边缘支腿1120,1130之间且平行于基础支腿1110伸延的方式布置。第一边缘支腿1120引入在头部件9200中的容纳切口中,以固定线圈体900。第二边缘支腿1130叉形地被切割成带有两个叉形支腿1140,1150,从而固定的芯1300被保持在两个叉形支腿1140,1150之间。
可动的电枢1200构造成柱形。在电枢的伸出超过线圈体900的头部件9200的端部处通过以下方式固定有垂直于电枢1200伸出的按压板1210,即按压板1210例如铆接、焊接或粘接在该端部处。当脱扣组合件121被安装到开关设备中时,按压板1210用作于耦联件以用于将电枢1200的运动耦联到开关设备的脱扣构件处。当电枢1200被插入线圈体900中时,限位弹簧1400支撑在头部件9200和按压板1210之间。限位弹簧1400是简单的柱形的螺旋压力弹簧。按压板1210具有用于提高刚性的加强筋1220和用于在短的支腿9600处接合定位销的开孔(在图中不可见)。
组合件支架500具有基本上L形的基础形状,带有较短的第一支架支腿5100和较长的第二支架支腿5200。在第一支架支腿5100处构造有用于固定固定触头支架4000的第一支腿4100的第一保持装置。在第一支架支腿5100处构造有用于固定接线端子接触轨道600的第二保持装置。在第二支架支腿5200处构造有用于固定轭1100以及由此固定电磁的快速脱扣器2000的第三保持装置。
第三保持装置基本上形成为带有两个平行地彼此间隔开的保持桥接部5300,5400,其以至少部分地夹持的方式包围轭11的基础支腿111。
端子框架1500在其上窄侧处载有用于容纳夹紧螺钉57的螺纹孔56。用于手指保护的、L形的端子覆盖件58可动地以带动的方式与夹紧螺钉57相联结。
当电枢1200在存在短路时被拉入线圈1000中时,按压板1210则压到在磁性杠杆223处的操纵突出部222上,由此使磁性杠杆223摆动并且利用脱扣突出部224作用到开关机构的脱扣杠杆上以使其解锁。磁性杠杆223实施成两件式杠杆,带有内部件214和外部件213。磁性杠杆在文献DE 10 2008 009 198 A1中进行了描述,该文献因此在两件式的磁性杠杆223和其在马达保护开关中的功能方面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中。磁性杠杆223支承在中间件支架201的侧壁或中间壁中的凹口中。
在中间件支架201的侧壁或中间壁中的另一凹口中可摆动地支承有近似L形地构造的转向杠杆216。该转向杠杆215由两个储力弹簧215在顺时针的旋转方向上预紧。当释放储力弹簧的力时,转向杠杆216利用突出部225压到推杆109上。从文献DE 202 14 578 U1中也已经已知与在此描述的转向杠杆相似的转向杠杆;该文献因此在转向杠杆的功能方面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中。
图4以分解图的形式显示了开关锁3。开关锁在大部分中相应于如在文献DE 101 39 917 A1中描述的实施形式,该文献因此在开关锁的结构和功能方面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中。
开关锁3具有也称为开关锁下部件的开关锁支架301,其具有容纳腔,开关锁上部件312容纳在该容纳腔中。
开关锁3具有第一杠杆或脱扣闭锁件306,其具有近似香蕉形的结构并且在其一个端部322处可旋转地支承在开关锁支架中。脱扣闭锁件306的另一端部通过带有在脱扣闭锁件306处的铰链销的铰链而铰接地与第二杠杆或闭锁手形件307相连接,其部分地覆盖脱扣闭锁件。在该闭锁手形件处存在第一凸耳,其形成闭锁部位的一部分。闭锁手形件307的另一端部与近似U形的也称为滑动手形件308的控制杠杆以可旋转地支承的方式相连接。滑动手形件308的另一端部由锁弹簧302压靠开关锁支架中的突出部。闭锁手形件307和脱扣闭锁件306彼此近似平行地伸延。在脱扣闭锁件306的与第一凸耳相对的侧边处模制有支撑凸耳,其撑靠可旋转地支承的脱扣杠杆303的支撑面。脱扣杠杆303具有作用区域,热脱扣元件或磁脱扣元件即例如双金属板的脱扣端部或者磁性杠杆的脱扣突出部可作用在该作用区域处并且之后使脱扣杠杆303顺时针摆动。通过以双螺旋扭力弹簧的形式的脱扣杠杆弹簧304逆时针地加载脱扣杠杆303,从而脱扣杠杆在脱扣结束之后可运动返回其初始位置中。
开关锁具有第三杠杆,也被称为闭锁件310,其近似L形地弯曲并且其第一支腿可旋转地支承在开关锁支架的与脱扣杠杆303完全相反相对而置的侧边上。该第一支腿近似平行于脱扣闭锁件306和闭锁手形件307伸延。垂直于第一支腿联接有第二支腿,该第二支腿的自由端部形成用于在闭锁手形件307处的闭锁凸耳的支撑面。在闭锁件310处的支撑面和在闭锁手形件307处的凸耳由此形成闭锁部位。
近似在闭锁件310的第二支腿的中心铰接地联接有带有板片311和U形卡箍309的肘形杠杆组件。卡箍309在此利用其一个支腿铰接在闭锁件310的第二支腿处并且利用其另一支腿与板片311在其第一端部324处铰接地相连接。
锁弹簧302作用在闭锁件310的第一支腿处,该锁弹簧302将使闭锁件310顺时针摆动并且由此在闭锁的位置中将板片311和卡箍309保持在第一稳定的位置中。
在解锁的位置中,板片311的第二端部325在开关锁支架中的引导通道326中移动并且由此在这样的方向上被引导,即该方向近似平行于闭锁件310的第一支腿引向闭锁件310的第二支腿。在板片311的铰接点处,U形的卡箍309的较长的支腿穿过现有的孔口并且向上在朝向旋转手柄7的方向上从开关机构中伸出。卡箍309的较短的支腿穿过在第二支腿中间的闭锁件310的孔口。单元(即板片311、卡箍309以及闭锁件310)形成肘形接头(Kniegelenk)。卡箍309的较长的部分接合到在旋转手柄7处的滑槽(Kulisse)中并且由此将旋转手柄7的旋转运动或者旋转手柄7的旋转运动通过肘形接头的挺直(durchdrücken)转换成板片311的移动运动。脱扣组合件的转向杠杆接合在侧边325处的板片311的开孔中并且由此旋转。也就是说由此在通过旋转手柄的旋转再次接通时肘形杠杆组件再次被带入其接通位置中。在脱扣时,肘形杠杆通过第一闭锁级(带有脱扣闭锁件的脱扣杠杆303)和第二闭锁件级(带有闭锁手形件的闭锁件)的解锁被释放,并且脱扣组合件的转向杠杆将板片311压入初始位置中。旋转手柄7由旋转手柄弹簧5带入解扣位置中,见下文描述。
此外,在开关锁支架301中存在销,也称为解扣轴305,其通过柱形弹簧302'以向上从开关机构中出来的方式被力加载。解扣轴305在短路或过流脱扣时如下与旋转手柄共同作用:在接通的状态中,解扣轴由脱扣闭锁件306的角部306'抑制。在脱扣情况中,脱扣闭锁件306顺时针摆动并且释放解扣轴305,其随后向上被压出并且与在旋转手柄7中的保持结构接合,由此旋转手柄7被固定在接通位置和断开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中,该位置也称为解扣位置。在手动地从旋转手柄的解扣位置中进行断开(也称为重置)时,解扣轴305再次被向下压并且再次由脱扣闭锁件306保持固定。该机构也在文献DE 10 2009 048 933 A1中描述,该文献因此在重置功能方面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中。
在开关锁上部件312中侧向地存在脱扣滑块317,其由脱扣滑块弹簧318朝向发信号位置即在朝向开关锁上部件的边缘侧的棱边加载。在接通的、断开的状态中以及在热脱扣时,脱扣滑块被压入并且克服脱扣滑块弹簧的回位力被保持在被压入的位置中。这通过在脱扣组合件的磁性杠杆处的杠杆实现。仅仅在磁性短路电流脱扣的情况中电磁脱扣器通过脱扣组合件的磁性杠杆的旋转引起,脱扣滑块弹簧的回位力被释放并且可使脱扣滑块向左即向外移动。脱扣滑块之后进入在覆盖罩中的观察窗327的区域中,见图1。脱扣滑块在其自由的端部处载有有色的板,其之后可在观察窗中从外部看到并且以光学的方式示出,已经发生了磁性脱扣。相似的机构也在文献DE 10 2006 057 648 A1中描述,因此该文献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中。
最后,在开关锁上部件312的上侧处安装有调整装置以用于调整热脱扣系统。该调整装置包括补偿双金属314、轴承枕座313、补偿双金属支架316、调节旋钮315以及支承弹簧321。与在此使用的调整装置相似的调整装置也在文献DE 101 39 917 A1中描述,因此该文献在调整装置及其功能方面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中。
Claims (7)
1. 一种电开关设备,尤其地马达保护开关,带有开关触头组件、热脱扣器和磁脱扣器、覆盖件、操作元件(7)、用于联接输入导体和输出导体的接线端子,其中所述开关设备具有模块化的结构,带有:下部件(1),该下部件包括带有至少一个极腔的所述开关触头组件;中间件(2),该中间件包括所述接线端子和所述磁脱扣器以及所述热脱扣器;开关锁组合件(3),该开关锁组合件固定在所述中间件(2)处且载有所述操作元件(7);以及覆盖罩(8),其中,设置有脱扣组合件(121),该脱扣组合件具有组合件支架(500),所述磁脱扣器(2000)、所述热脱扣器(3000)、固定触头支架(4000)以及接线端子接触轨道(6000)固定在所述组合件支架(500)处,从而所述脱扣组合件(121)构造成稳定的、预制的可插入所述开关设备的壳体中的完整组合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件(2)载有螺钉螺纹并且所述下部件(1)载有朝向所述螺钉螺纹定向的穿插开口以用于穿插螺纹螺钉(15),从而所述中间件(2)可与所述下部件(1)利用螺旋接合连接在一起。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锁组合件(3)借助于固定螺钉固定在所述中间件(2)处。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件(2)在其窄侧处载有壁突出部(16),该壁突出部伸出超过所述接线端子的区域并且由此引起空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增大。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罩(8)在其窄侧处载有壁突出部(18),该壁突出部伸出超过接线端子的区域并且由此引起空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增大。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触头组件包括触桥(106)并且为了操纵所述触桥(106)包括滑块(109),该滑块带有可在其中滑移地被引导的撞销(110)。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触头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导板(103),该导板带有侧向地模制在该导板处的吹气板(112);以及开关腔(113),该开关腔带有侧向的凹槽,所述吹气板(112)被推入到所述凹槽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202015100926.7 | 2015-02-26 | ||
DE201520100926 DE202015100926U1 (de) | 2015-02-26 | 2015-02-26 | Elektrisches Schaltgerät in modularer Bauweise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732356U true CN204732356U (zh) | 2015-10-28 |
Family
ID=52738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225869.6U Active CN204732356U (zh) | 2015-02-26 | 2015-04-15 | 以模块化结构形式的电开关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732356U (zh) |
DE (1) | DE202015100926U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90190A (zh) * | 2017-08-03 | 2019-02-26 | 乐星产电(无锡)有限公司 | 断路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673487B1 (fr) | 1991-02-28 | 1993-10-29 | Telemecanique | Interrupteur de protection incorporant un sous-ensemble magnetothermique de declenchement. |
DE4213729C2 (de) | 1992-04-25 | 1996-08-08 | Abb Patent Gmbh | Schutzschalter, insbesondere Motorschutzschalter |
DE19916988A1 (de) | 1999-04-15 | 2000-10-19 | Moeller Gmbh | Niederspannungsschaltgerät mit Bimetallauslöser |
DE19935662A1 (de) | 1999-07-29 | 2001-02-01 | Abb Patent Gmbh | Elektromagnetischer Auslöser |
DE19935661A1 (de) | 1999-07-29 | 2001-02-01 | Abb Patent Gmbh | Schaltkontaktanordnung für einen Leistungsschalter |
DE10002773B4 (de) | 2000-01-22 | 2005-12-15 | Abb Patent Gmbh | Motorschutzschalter |
DE10139917A1 (de) | 2001-08-14 | 2003-02-27 | Abb Patent Gmbh | Schaltschloß für ein elektrisches Schaltgerät, insbesondere für einen Motorschutzschalter |
DE20214578U1 (de) | 2002-09-20 | 2003-03-06 | ABB Patent GmbH, 68526 Ladenburg | Schaltvorrichtung für ein elektrisches Schaltgerät |
DE102006055007A1 (de) | 2006-11-22 | 2008-05-29 | Abb Ag | Installationsschaltgerät mit einer Doppelunterbrechung |
DE102007054426B4 (de) | 2006-11-24 | 2010-08-05 | Abb Ag | Schaltkammer-Baugruppe und Schaltgerät |
DE102006057648A1 (de) | 2006-12-07 | 2008-06-12 | Abb Ag | Schaltvorrichtung mit Drehgriff |
DE102008009198A1 (de) | 2007-04-30 | 2008-11-06 | Abb Ag | Übertragungswelle für ein Installationsschaltgerät |
DE102009048933A1 (de) | 2009-07-17 | 2011-01-27 | Abb Ag | Schaltvorrichtung mit Drehgriff |
-
2015
- 2015-02-26 DE DE201520100926 patent/DE202015100926U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15-04-15 CN CN201520225869.6U patent/CN20473235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90190A (zh) * | 2017-08-03 | 2019-02-26 | 乐星产电(无锡)有限公司 | 断路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202015100926U1 (de) | 2015-03-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7129571B2 (ja) | 小型遮断器 | |
US3826951A (en) | Circuit breaker with replaceable rating adjuster and interlock means | |
US5245302A (en) | Automatic miniature circuit breaker with Z-axis assemblable trip mechanism | |
JP4816246B2 (ja) | 漏電遮断器 | |
EP0593733A4 (en) | Automatic miniature circuit breaker with z-axis assemblable contact assembly | |
WO1993022786A1 (en) | Automatic miniature circuit breaker with z-axis assemblable current response mechanism | |
KR101780888B1 (ko) | 회로 차단기 | |
US4987395A (en) | Circuit breaker alarm-switch operating apparatus | |
KR920003959B1 (ko) | 원격조작식 회로차단기 | |
US3422381A (en) | Multi-pole circuit breaker with common trip bar | |
KR101172978B1 (ko) | 회로차단기 | |
US3821607A (en) | Circuit interrupter protective device | |
JPH03133019A (ja) | 回路遮断器 | |
US3214537A (en) | Electrical circuit protector having auxiliary indicating switch contacts | |
CN204732356U (zh) | 以模块化结构形式的电开关设备 | |
US5909161A (en) | Intermediate latch for a molded case circuit breaker | |
US9953777B2 (en) | Switching device | |
KR101301335B1 (ko) | 회로차단기 | |
CN201796826U (zh) | 模块化结构类型的电开关装置 | |
JPH0136652B2 (zh) | ||
JP3932010B2 (ja) | 回路遮断器の付属ユニット | |
US3480900A (en) | Circuit breaker with improved conducting path and trip means | |
JPS6325647Y2 (zh) | ||
CN204088229U (zh) | 电过流继电器 | |
US4316163A (en) | Thermal-magnetic circuit breake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601 Address after: Baden, Switzerland Patentee after: ABB TECHNOLOGY LTD. Address before: Zurich Patentee before: ABB T & D Technology 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