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31623U - 一种智能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731623U CN204731623U CN201520416850.XU CN201520416850U CN204731623U CN 204731623 U CN204731623 U CN 204731623U CN 201520416850 U CN201520416850 U CN 201520416850U CN 204731623 U CN204731623 U CN 20473162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dule
- mobile terminal
- base station
- zigbee
- wifi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022 operating i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15 ingredi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平台由中控基台和移动终端组成,中控基台通过第一ZigBee模块、第一蓝牙模块或第一WiFi模块与无线设备连接,再结合第一CPU模块和路由器进行组建网络,中控基台可以通过第一ZigBee模块、第一蓝牙模块或第一WiFi模块读取到无线设备的组网情况,通过第一ZigBee模块、第一蓝牙模块或第一WiFi模块与移动终端的通讯模块连接将组网情况发送至移动终端进行控制管理,所述路由器也可以连接以太网进行远程云端管理及控制、软件升级以及无线设备安防管理。从安全角度考虑,路由器采用物理隔绝外网的方式实现内网正常工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向着人类生活渐渐渗透,并不断向普通家庭发展,智能家居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由于智能家居控制对象多样化且没有统一协议,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智能家居的发展。智能家用电器控制系统作为智能家居的一部分,也是依托家庭网络的一个智能控制系统,是智能家居至关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智能家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申请号为201410498742.1的专利文件,该专利的智能家庭控制系统,包括若干智能家电,所述智能家电具备通信功能,还包括控制系统及移动终端。控制系统用于接收移动终端的控制命令并控制智能家电,接收智能家电的紧急报警信息并进行处理,将智能家电的当前工作状态信息转发给移动终端进行显示。移动终端用于向控制系统发送控制智能家电的控制命令,接收控制系统转发的智能家电的当前工作状态信息并进行显示。
上述的智能家庭控制系统只能够通过移动终端对智能家电进行控制,在用户体验方面还是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控制终端可分离的智能控制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平台和无线设备;
所述控制平台包括中控基台和移动终端;
所述中控基台包括按键模块、第一CPU模块、路由器、第一ZigBee模块、第一蓝牙模块和第一WiFi模块;
所述按键模块、路由器、第一ZigBee模块、第一蓝牙模块和第一WiFi模块分别与第一CPU模块连接;
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相互连接的通讯模块和第二CPU模块;
所述第一ZigBee模块、第一蓝牙模块和第一WiFi模块分别与通讯模块连接;
所述控制平台通过第一ZigBee模块、第一蓝牙模块或第一WiFi模块与无线设备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通讯模块包括第二ZigBee模块、第二蓝牙模块和第二WiFi模块;
所述第二ZigBee模块、第二蓝牙模块和第二WiFi模块分别与第二CPU模块连接;
所述第二ZigBee模块与第一ZigBee模块连接;
所述第二蓝牙模块与第一蓝牙模块连接;
所述第二WiFi模块与第一WiFi模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中控基台还包括显示模块、语音接收模块、语音播放模块和电源模块;
所述显示模块、语音接收模块、语音播放模块和电源模块分别与第一CPU模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中控基台还包括第一无线充电模块;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二无线充电模块;
所述第一无线充电模块与电源模块连接;
所述第一无线充电模块与第二无线充电模块连接;
所述第二无线充电模块与第二CPU模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二电源模块;所述第二电源模块与第二CPU模块连接,用于给第二CPU模块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平台还包括两个以上的移动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两个以上的无线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传统的智能控制系统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平台是采用可分离式的,由中控基台和移动终端组成,其中中控基台常用于安装在某一固定位置,移动终端需要进行移动时,可与中控基台分离,通过相互之间的通讯模块进行连接。中控基台通过第一ZigBee模块、第一蓝牙模块或第一WiFi模块与无线设备连接,再结合第一CPU模块和路由器进行组建网络,中控基台可以通过第一ZigBee模块、第一蓝牙模块或第一WiFi模块读取到所有无线设备的组网情况,并通过第一ZigBee模块、第一蓝牙模块或第一WiFi模块与移动终端的通讯模块连接将所述组网情况发送至移动终端进行控制管理,通过按键模块输入操作指令给第一CPU模块可以实现对无线设备的操作,移动终端通过通讯模块与第一CPU模块连接,实现对无线设备的操作,所述中控基台的路由器也可以用于连接以太网,通过以太网进行远程云端管理及控制、软件升级以及无线设备安防管理。从安全的角度考虑,路由器采用物理隔绝外网的方式实现内网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中控基台;11、按键模块;12、路由器;13、第一CPU模块;14、第一蓝牙模块;15、第一WiFi模块;16、第一ZigBee模块;17、无线设备;2、移动终端;21、通讯模块;22、第二CPU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中控基台的路由器、第一ZigBee模块、第一蓝牙模块、第一WiFi模块以及无线设备实现自组网。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平台和无线设备17;
所述控制平台包括中控基台1和移动终端2;
所述中控基台包括按键模块11、第一CPU模块13、路由器12、第一ZigBee模块16、第一蓝牙模块14和第一WiFi模块15;
所述按键模块11、路由器12、第一ZigBee模块16、第一蓝牙模块14和第一WiFi模块15分别与第一CPU模块13连接;
所述移动终端2包括相互连接的通讯模块21和第二CPU模块22;
所述第一ZigBee模块16、第一蓝牙模块14和第一WiFi模块15分别与通讯模块21连接;
所述控制平台通过第一ZigBee模块16、第一蓝牙模块14或第一WiFi模块15与无线设备17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传统的智能控制系统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平台是采用可分离式的,由中控基台和移动终端组成,其中中控基台常用于安装在某一固定位置,移动终端需要进行移动时,可与中控基台分离,通过相互之间的通讯模块进行连接。中控基台通过第一ZigBee模块、第一蓝牙模块或第一WiFi模块与无线设备连接,再结合第一CPU模块和路由器进行组建网络,中控基台可以通过第一ZigBee模块、第一蓝牙模块或第一WiFi模块读取到所有无线设备的组网情况,并通过第一ZigBee模块、第一蓝牙模块或第一WiFi模块与移动终端的通讯模块连接将所述组网情况发送至移动终端进行控制管理,通过按键模块输入操作指令给第一CPU模块可以实现对无线设备的操作,移动终端通过通讯模块与第一CPU模块连接,实现对无线设备的操作,所述中控基台的路由器也可以用于连接以太网,通过以太网进行远程云端管理及控制、软件升级以及无线设备安防管理。从安全的角度考虑,路由器采用物理隔绝外网的方式实现内网正常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无线设备包括电灯、音乐、微波炉、洗衣机、电视机、冰箱以及空调等等家用电器,这些无线设备可以采用不同的无线连接方式,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平台提供了ZigBee、蓝牙或WiFi的连接方式,若电灯采用的是WiFi的连接方式,则控制平台就通过WiFi模块与电灯连接。此外,可以以ZigBee、蓝牙和WiFi的连接方式,对无线设备进行划分,在组网时,以ZigBee、蓝牙或WiFi的连接方式各自进行组网,便于组网情况的读取以及后续的控制管理,也提高了组网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通讯模块包括第二ZigBee模块、第二蓝牙模块和第二WiFi模块;
所述第二ZigBee模块、第二蓝牙模块和第二WiFi模块分别与第二CPU模块连接;
所述第二ZigBee模块与第一ZigBee模块连接;
所述第二蓝牙模块与第一蓝牙模块连接;
所述第二WiFi模块与第一WiFi模块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中控基台与移动终端之间是通过ZigBee模块、蓝牙模块或WiFi模块进行通讯,可根据中控基台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来判断选择哪种通讯方式,实际应用时,由于蓝牙模块的通讯距离小于ZigBee模块和WiFi模块,因此,当中控基台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大概在10米以下时,都采用蓝牙模块进行通讯,若通讯数据量过大时采用ZigBee模块和WiFi模块进行辅助,当中控基台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大概在10米到20米之间时,采用ZigBee模块进行通讯,超出20米或ZigBee模块连接距离时,采用WiFi模块进行通讯。
进一步的,所述中控基台还包括显示模块、语音接收模块、语音播放模块和电源模块;
所述显示模块、语音接收模块、语音播放模块和电源模块分别与第一CPU模块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显示模块,可实时观察组网情况以及所有无线设备信息。通过语音接收模块(如:麦克风)、语音播放模块(如:喇叭)是用于接收或者发送操作指令,例如:通过麦克风说“开灯”,语音接收模块将“开灯”转换为对应的操作指令发送给第一CPU模块,第一CPU模块通过识别该操作指令,将该操作指令转发给无线设备(电灯),电灯接收到该操作指令后进行命令解析,进行开灯操作后返回操作结果发给第一CPU模块,通过显示模块显示操作结果。电源模块,用于给第一CPU模块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中控基台还包括第一无线充电模块;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二无线充电模块;
所述第一无线充电模块与电源模块连接;
所述第一无线充电模块与第二无线充电模块连接;
所述第二无线充电模块与第二CPU模块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第一无线充电模块与第二无线充电模块连接,第二无线充电模块与第二CPU模块连接,实现由中控基台的电源模块给移动终端的第二CPU模块进行无线充电。可根据中控基台与移动终端的距离以及电量情况判断是否进行充电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二电源模块;所述第二电源模块与第二CPU模块连接,用于给第二CPU模块供电。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二电源模块为电池,用于给第二CPU模块供电。当移动终端与中控基台分离时,采用第二电源模块对第二CPU模块进行供电,支持正常工作模式。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平台还包括两个以上的移动终端。
由上述描述可知,一个中控基台可与多个移动终端配合,实现多个移动终端通过一个中控基台控制多个无线设备。多个移动终端独立工作,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两个以上的无线设备。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平台和无线设备;
所述控制平台包括中控基台和移动终端;
所述中控基台包括按键模块、第一CPU模块、路由器、第一ZigBee模块、第一蓝牙模块和第一WiFi模块;
所述按键模块、路由器、第一ZigBee模块、第一蓝牙模块和第一WiFi模块分别与第一CPU模块连接;
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相互连接的通讯模块和第二CPU模块;
所述通讯模块包括第二ZigBee模块、第二蓝牙模块和第二WiFi模块;
所述第二ZigBee模块、第二蓝牙模块和第二WiFi模块分别与第二CPU模块连接;
所述第二ZigBee模块与第一ZigBee模块连接;所述第二蓝牙模块与第一蓝牙模块连接;所述第二WiFi模块与第一WiFi模块连接。
所述控制平台通过第一ZigBee模块、第一蓝牙模块或第一WiFi模块与无线设备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中控基台与移动终端之间是通过ZigBee模块、蓝牙模块或WiFi模块进行通讯,可根据中控基台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来判断选择哪种通讯方式,实际应用时,由于蓝牙模块的通讯距离小于ZigBee模块和WiFi模块,因此,当中控基台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大概在10米以下时,都采用蓝牙模块进行通讯,若通讯数据量过大时采用ZigBee模块和WiFi模块进行辅助,当中控基台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大概在10米到20米之间时,采用ZigBee模块进行通讯,超出20米或ZigBee模块连接距离时,采用WiFi模块进行通讯。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平台和无线设备;所述控制平台包括中控基台和移动终端;
所述中控基台包括按键模块、第一CPU模块、路由器、第一ZigBee模块、第一蓝牙模块、第一WiFi模块、显示模块、语音接收模块、语音播放模块和电源模块;
所述按键模块、路由器、第一ZigBee模块、第一蓝牙模块、第一WiFi模块、显示模块、语音接收模块、语音播放模块和电源模块分别与第一CPU模块连接;
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相互连接的通讯模块和第二CPU模块;
所述第一ZigBee模块、第一蓝牙模块和第一WiFi模块分别与通讯模块连接;
所述控制平台通过第一ZigBee模块、第一蓝牙模块或第一WiFi模块与无线设备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显示模块,可实时观察组网情况以及所有无线设备信息。通过语音接收模块(如:麦克风)、语音播放模块(如:喇叭)是用于接收或者发送操作指令,例如:通过麦克风说“开灯”,语音接收模块将“开灯”转换为对应的操作指令发送给第一CPU模块,第一CPU模块通过识别该操作指令,将该操作指令转发给无线设备(电灯),电灯接收到该操作指令后进行命令解析,进行开灯操作后返回操作结果发给第一CPU模块,通过显示模块显示操作结果。电源模块,用于给第一CPU模块供电。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平台和无线设备;所述控制平台包括中控基台和移动终端;
所述中控基台包括按键模块、第一CPU模块、路由器、第一ZigBee模块、第一蓝牙模块、第一WiFi模块、显示模块、语音接收模块、语音播放模块、电源模块和第一无线充电模块;
所述按键模块、路由器、第一ZigBee模块、第一蓝牙模块、第一WiFi模块、显示模块、语音接收模块、语音播放模块和电源模块分别与第一CPU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无线充电模块与电源模块连接;
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相互连接的通讯模块、第二CPU模块和第二无线充电模块;所述第一无线充电模块与第二无线充电模块无线连接;
所述第一ZigBee模块、第一蓝牙模块和第一WiFi模块分别与通讯模块连接;
所述控制平台通过第一ZigBee模块、第一蓝牙模块或第一WiFi模块与无线设备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第一无线充电模块与第二无线充电模块无线连接,第二无线充电模块与第二CPU模块连接,实现由中控基台的电源模块给移动终端的第二CPU模块进行无线充电。可根据中控基台与移动终端的距离以及电量情况判断是否进行充电操作。
实施例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平台和无线设备;所述控制平台包括中控基台和两个以上的移动终端;所述两个以上的移动终端的通讯模块分别与中控基台的第一ZigBee模块、第一蓝牙模块或第一WiFi模块连接。
下面以一个中控基台与一个移动终端连接为例,其余的移动终端也是同样的连接方式。
所述中控基台包括按键模块、第一CPU模块、路由器、第一ZigBee模块、第一蓝牙模块和第一WiFi模块;
所述按键模块、路由器、第一ZigBee模块、第一蓝牙模块和第一WiFi模块分别与第一CPU模块连接;
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相互连接的通讯模块和第二CPU模块;
所述第一ZigBee模块、第一蓝牙模块和第一WiFi模块分别与通讯模块连接;
所述控制平台通过第一ZigBee模块、第一蓝牙模块或第一WiFi模块与无线设备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一个中控基台可与多个移动终端配合,实现多个移动终端通过一个中控基台控制多个无线设备。多个移动终端独立工作,提升用户体验。
实施例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平台和无线设备;所述控制平台包括中控基台和两个以上的移动终端;所述两个以上的移动终端的通讯模块分别与中控基台的第一ZigBee模块、第一蓝牙模块或第一WiFi模块连接。
下面以一个中控基台与一个移动终端连接为例,其余的移动终端也是同样的连接方式。
所述中控基台包括按键模块、第一CPU模块、路由器、第一ZigBee模块、第一蓝牙模块、第一WiFi模块、显示模块、语音接收模块、语音播放模块、电源模块和第一无线充电模块;
所述按键模块、路由器、第一ZigBee模块、第一蓝牙模块、第一WiFi模块、显示模块、语音接收模块、语音播放模块和电源模块分别与第一CPU模块连接;
所述电源模块与第一无线充电模块连接;
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相互连接的通讯模块、第二CPU模块和第二无线充电模块;
所述第一无线充电模块与第二无线充电模块连接;
所述通讯模块包括第二ZigBee模块、第二蓝牙模块和第二WiFi模块;所述第二ZigBee模块、第二蓝牙模块和第二WiFi模块分别与第二CPU模块连接;
所述第二ZigBee模块与第一ZigBee模块连接;所述第二蓝牙模块与第一蓝牙模块连接;所述第二WiFi模块与第一WiFi模块连接。
所述控制平台通过第一ZigBee模块、第一蓝牙模块或第一WiFi模块分别与无线设备连接。
1:系统组网:
a:系统上电后,根据当前在线的无线设备组建网络(包括ZigBee,蓝牙,WiFi设备各自的网络);
b:移动终端可以通过中控基台读取所有网络设备信息,通过APP显示并控制管理;
c:无线设备信息读取后,移动终端就可以对无线设备进行管理和控制;
2:移动终端控制设备流程:
a:通过移动终端的APP软件(场景控制),发送控制命令给第二WiFi模块;
b:通过移动终端的第二WiFi模块发送到中控基台的第一WiFi模块接收,再送给第一CPU模块;
c:中控基台的第一CPU模块经过分析,再将数据发送给ZigBee模块/蓝牙模块/Wi-Fi模块,经过这三种无线其中一种(取决于被控设备)发送出去;
d:无线设备收到数据后,进行操作指令解析,得到操作指令后进行对应操作,无线设备将操作结果返回给移动终端;
3:移动终端也可以通过中控基台的路由器,接入以太网,进行远程云端管理及控制,软件升级以及无线设备的安防等接入;
4:其他移动终端(如手机),安装APP应用程序后,也可以根据上述步骤控制无线设备,可通过APP端控制所有组网的设备(ZigBee网络,蓝牙网络或者WiFi网络);
5:另外在不需要移动终端的时候,可以通过中控基台的按键直接对组网的无线设备进行控制;
综上所述,与传统的智能控制系统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平台是采用可分离式的,由中控基台和移动终端组成,其中中控基台常用于安装在某一固定位置,移动终端需要进行移动时,可与中控基台分离,通过相互之间的通讯模块进行连接。中控基台通过第一ZigBee模块、第一蓝牙模块或第一WiFi模块与无线设备连接,再结合第一CPU模块和路由器进行组建网络,中控基台可以通过第一ZigBee模块、第一蓝牙模块或第一WiFi模块读取到所有无线设备的组网情况,并通过第一ZigBee模块、第一蓝牙模块或第一WiFi模块与移动终端的通讯模块连接将所述组网情况发送至移动终端进行控制管理,通过按键模块输入操作指令给第一CPU模块可以实现对无线设备的操作,移动终端通过通讯模块与第一CPU模块连接,实现对无线设备的操作,所述中控基台的路由器也可以用于连接以太网,通过以太网进行远程云端管理及控制、软件升级以及无线设备安防管理。但是从安全的角度考虑,路由器采用物理隔绝外网的方式实现内网正常工作。
中控基台与移动终端之间是通过ZigBee模块、蓝牙模块或WiFi模块进行通讯,可根据中控基台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来判断选择哪种通讯方式,实际应用时,由于蓝牙模块的通讯距离小于ZigBee模块和WiFi模块,因此,当中控基台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大概在10米以下时,都采用蓝牙模块进行通讯,若通讯数据量过大时采用ZigBee模块和WiFi模块进行辅助,当中控基台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大概在10米到20米之间时,采用ZigBee模块进行通讯,超出20米或ZigBee模块连接距离时,采用WiFi模块进行通讯。
通过第一无线充电模块与第二无线充电模块连接,第二无线充电模块与第二CPU模块连接,实现由中控基台的电源模块给移动终端的第二CPU模块进行无线充电。可根据中控基台与移动终端的距离以及电量情况判断是否进行充电操作。一个中控基台可与多个移动终端配合,实现多个移动终端通过一个中控基台控制多个无线设备。多个移动终端独立工作,提升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
一种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平台和无线设备;
所述控制平台包括中控基台和移动终端;
所述中控基台包括按键模块、第一CPU模块、路由器、第一ZigBee模块、第一蓝牙模块和第一WiFi模块;
所述按键模块、路由器、第一ZigBee模块、第一蓝牙模块和第一WiFi模块分别与第一CPU模块连接;
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相互连接的通讯模块和第二CPU模块;
所述第一ZigBee模块、第一蓝牙模块和第一WiFi模块分别与通讯模块连接;
所述控制平台通过第一ZigBee模块、第一蓝牙模块或第一WiFi模块与无线设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模块包括第二ZigBee模块、第二蓝牙模块和第二WiFi模块;
所述第二ZigBee模块、第二蓝牙模块和第二WiFi模块分别与第二CPU模块连接;
所述第二ZigBee模块与第一ZigBee模块连接;
所述第二蓝牙模块与第一蓝牙模块连接;
所述第二WiFi模块与第一WiFi模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基台还包括显示模块、语音接收模块、语音播放模块和电源模块;
所述显示模块、语音接收模块、语音播放模块和电源模块分别与第一CPU模块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基台还包括第一无线充电模块;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二无线充电模块;
所述第一无线充电模块与电源模块连接;
所述第一无线充电模块与第二无线充电模块连接;
所述第二无线充电模块与第二CPU模块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平台
包括两个以上的移动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两个以上的无线设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416850.XU CN204731623U (zh) | 2015-06-16 | 2015-06-16 | 一种智能控制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416850.XU CN204731623U (zh) | 2015-06-16 | 2015-06-16 | 一种智能控制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731623U true CN204731623U (zh) | 2015-10-28 |
Family
ID=54389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416850.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31623U (zh) | 2015-06-16 | 2015-06-16 | 一种智能控制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731623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50853A (zh) * | 2015-06-16 | 2015-09-30 | 广东小明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控制系统 |
CN106444413A (zh) * | 2016-11-28 | 2017-02-22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智能家居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路由器 |
CN109431228A (zh) * | 2018-06-25 | 2019-03-08 |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 对烹饪器具进行升级的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0262267A (zh) * | 2019-07-05 | 2019-09-2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面板开关及其控制用电设备的方法 |
CN110366299A (zh) * | 2018-04-10 | 2019-10-22 | 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 | 一种照明系统和照明系统用中控网关及其控制方法 |
-
2015
- 2015-06-16 CN CN201520416850.XU patent/CN20473162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50853A (zh) * | 2015-06-16 | 2015-09-30 | 广东小明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控制系统 |
CN106444413A (zh) * | 2016-11-28 | 2017-02-22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智能家居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路由器 |
CN110366299A (zh) * | 2018-04-10 | 2019-10-22 | 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 | 一种照明系统和照明系统用中控网关及其控制方法 |
CN109431228A (zh) * | 2018-06-25 | 2019-03-08 |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 对烹饪器具进行升级的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0262267A (zh) * | 2019-07-05 | 2019-09-2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面板开关及其控制用电设备的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731623U (zh) | 一种智能控制系统 | |
CN204464648U (zh) | 一种智能远程控制插座及具有该插座的云插座系统 | |
CN104950853A (zh) | 一种智能控制系统 | |
CN101815159A (zh) | 一种智能家居电视控制系统 | |
CN106411667A (zh) | 一种基于网络芯片的智能家居多云端控制方法和系统 | |
CN104468647A (zh) | 智能家居系统 | |
CN102882077A (zh) | 一种控制用电设备供电开关的方法及智能插座 | |
CN205229700U (zh) | 一种智能家居系统 | |
CN103631238A (zh) | 新型智能家居系统 | |
CN105577717B (zh) | 兼容多种不同电器连接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 |
CN103236153A (zh) | 红外开关系统、开关控制方法及红外转发器 | |
CN104834224A (zh) | 一种智能手机按键控制智能家居的方法 | |
CN204438539U (zh) | 一种基于Wi-Fi通信方式的双模云热水器系统 | |
EP2779532A1 (en) | Electrical equipment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 |
CN202975723U (zh) | 家居智能控制器以及远程家居控制系统 | |
CN103217919A (zh) | 基于智能手机控制的无线智能开关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3038457U (zh) | 一种基于wifi的红外转换装置 | |
CN204697088U (zh) | 家庭智能网关 | |
CN204559567U (zh) | 一种电力载波通信系统 | |
CN203747862U (zh) | 一种基于Wi-Fi通信方式的双模云空调系统 | |
CN203275993U (zh) | 用电设备控制系统 | |
CN105159120A (zh) | 面向住宅的供暖智能功率分配系统 | |
CN109712380A (zh) | 寻找遥控设备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设备、遥控设备 | |
CN105024236A (zh) | 自动对码的智能插座及其自动对码方法 | |
CN203455643U (zh) | 一种智能电源开关控制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17 Address after: 518000, 112, Yongfu Road, Qiaotou community, Fuyo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oum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Tsinghua information port complex building, Room 502, Nanshan District Science Park,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XIAOMING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