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4729148U - 一种油气分离系统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气分离系统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29148U
CN204729148U CN201520476392.9U CN201520476392U CN204729148U CN 204729148 U CN204729148 U CN 204729148U CN 201520476392 U CN201520476392 U CN 201520476392U CN 204729148 U CN204729148 U CN 2047291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onduit
gas
port
auto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7639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洋
张瑞凯
兰燕杰
梁立峰
贺燕铭
马童立
田安民
李红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Powertra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Powertra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Powertra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Powertra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7639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291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291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2914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气分离系统及汽车,涉及汽车技术领域。该油气分离系统包括:设置有第一油气分离器的气门室罩、第二油气分离器、第一导管、第一回油管、第二导管和第三导管;其中,第二油气分离器的第一端口与第一导管的一端连接,第一导管的另一端连接气门室罩的第一端口;第二油气分离器的第二端口与第一回油管连接,通过第一回油管将经过分离后的机油导入到汽车的油底壳内;第二油气分离器的第三端口与第二导管的一端连接,通过第二导管连接到汽车的进气歧管;第二油气分离器的第四端口与第三导管的一端连接,第三导管的另一端通过压力调节阀连接至汽车涡轮增压器压气机入口前;第二油气分离器的第五端口与汽车的曲轴箱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油气分离系统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油气分离系统及汽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国内大多数发动机厂家油气分离系统采用的是将油气分离器集成在气门室罩里的形式,简化了发动机的布置,但是因此发动机曲轴箱内混合气只能经过一次分离,这样分离效率就会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气分离系统及汽车,通过设置单独的外置式油气分离器,使混合气通过两次分离,分离更加彻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油气分离系统,所述油气分离系统包括:
设置有第一油气分离器的气门室罩、第二油气分离器、第一导管、第一回油管、第二导管和第三导管;其中,
所述第二油气分离器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导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导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气门室罩的第一端口;
所述第二油气分离器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回油管连接,通过所述第一回油管将经过分离后的机油导入到汽车的油底壳内;
所述第二油气分离器的第三端口与所述第二导管的一端连接,通过所述第二导管连接到汽车的进气歧管;
所述第二油气分离器的第四端口与所述第三导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导管的另一端通过压力调节阀连接至汽车涡轮增压器压气机入口前;
所述第二油气分离器的第五端口与汽车的曲轴箱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导管包括: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其中
所述第一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油气分离器的第三端口连接,所述第一支管的另一端经一单向阀与所述第二支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进气歧管。
其中,所述气门室罩包括:与曲轴箱连接的第二端口;
与所述油底壳连接的第二回油管,通过所述第二回油管将经过分离后的机油导入到所述油底壳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油气分离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发动机高速高负荷时,曲轴箱内压力大于增压器压气机前第三导管的压力,曲轴箱内的油气混合气首先进入到气门室罩,经第一油气分离器进行第一次油气分离。经第一次油气分离后的油气混合气由气门室罩经第一导管流入到单独设置的第二油气分离器中进行第二次油气分离,二次油气分离后,分离率已经达到要求。分离出的机油可由第二油气分离器流出,通过第一回油管将导入到汽车的油底壳内再利用,而分离出的废气由第二油气分离器经第三导管、压力调节阀连接至汽车涡轮增压器压气机入口前,经排气歧管直至燃烧室烧掉。最终通过气门室罩内集成设置的第一油气分离器和单独设置第二油气分离器的二次油气分离,提升了油气分离的分离效率,避免了浪费。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油气分离系统结构示意图一;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油气分离系统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油气分离系统是将油气分离器集成在气门室罩里,仅进行一次油气分离,存在分离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油气分离系统,通过设置单独的外置式油气分离器,使混合气通过两次分离,分离更加彻底。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油气分离系统,所述油气分离系统包括:设置有第一油气分离器的气门室罩1、第二油气分离器2、第一导管3、第一回油管4、第二导管5和第三导管6;其中,所述第二油气分离器2的第一端口21与所述第一导管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导管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气门室罩1的第一端口11;所述第二油气分离器2的第二端口22与所述第一回油管4连接,通过所述第一回油管4将经过分离后的机油导入到汽车的油底壳内;所述第二油气分离器2的第三端口23与所述第二导管5的一端连接,通过所述第二导管5连接到汽车的进气歧管;所述第二油气分离器2的第四端口24与所述第三导管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导管6的另一端通过压力调节阀7连接至汽车涡轮增压器压气机入口前;所述第二油气分离器2的第五端口25与汽车的曲轴箱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在发动机高速高负荷时,曲轴箱内压力大于增压器压气机前第三导管6的压力,曲轴箱内的油气混合气首先进入到气门室罩1,经气门室罩1内集成的第一油气分离器进行第一次油气分离。之后,经第一次油气分离后的油气混合气由气门室罩1的第一端口11经第一导管3到单独设置的第二油气分离器2的第一端口21,流入到第二油气分离器2中进行第二次油气分离,二次油气分离后,分离率已经达到要求,对于分离出的机油可由第二油气分离器2的第二端口22流出,通过第一回油管4将其导入到汽车的油底壳内再利用,而对于分离出的废气为了不污染环境,由第二油气分离器2的第四端口24导出,经第三导管6、压力调节阀7连接至汽车涡轮增压器压气机入口前,经排气歧管直至燃烧室烧掉。通过气门室罩内集成设置的第一油气分离器和单独设置第二油气分离器的二次油气分离,提升了油气分离的分离效率,避免了浪费。
需要了解的是,第二油气分离器内设低压腔和高压腔,在发动机高速高负荷工作是,是通过高压腔进行油气分离的,而在发送机低速低负荷时,油气分离是在低压腔进行的。在发动机低速低负荷时,曲轴箱内的油气混合气首先由第二油气分离器2的第五端口25进入到第二油气分离器2内进行分离,分离出的机油同样的可由第二油气分离器2的第二端口22流出,通过第一回油管4将其导入到汽车的油底壳内再利用,而此时对于分离出的废气,是由第二油气分离器2的第三端口23导出经第二导管5流入到进气歧管后直至燃烧室烧掉的。而且由于低负荷时增压器压气机前第三导管6的压力大于曲轴箱内的压力,故新鲜空气依次从第三导管6、第二油气分离器2、第一导管3流入到气门室罩1内的第一油气分离器,后由气门室罩1流至曲轴箱内进行曲轴箱补齐,减少了曲轴箱由于气体流出对结构工作造成的损坏。
由于在发动机高速高负荷时,第二油气分离器内的压力低于排气歧管,排气歧管压力大于第二油气分离器,会出现气体从排气歧管经第二导管流回第二油气分离器的情况,为避免该情况的出现,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导管5包括:第一支管51和第二支管52;其中所述第一支管5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油气分离器2的第三端口23连接,所述第一支管51的另一端经一单向阀8与所述第二支管5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管5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进气歧管。
上述单向阀8的设置,使得气体只能从第一支管51向第二支管52流动,而不能反向流动,这样,就避免了排气歧管气体流入第二油气分离器2内,从而影响第二油气分离器的正常工作。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气门室罩1包括:与曲轴箱连接的第二端口12;与所述油底壳连接的第二回油管9,通过所述第二回油管9将经过分离后的机油导入到所述油底壳内。
气门室罩1包括与曲轴箱连接的第二端口12,可实现发动机高速高负荷时,曲轴箱内油气混合气体流入气门室罩1内进行第一次油气分离,也能够实现发送机低速低负荷时对曲轴箱的补气。而第二回油管9可将由气门室罩1内第一油气分离器分离的机油导入到油底壳中再利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油气分离系统,通过设置单独的外置式油气分离器,在发动机高速高负荷时,对混合气进行两次分离,分离更加彻底,在低速低负荷时在对混合气进行分离时还会向曲轴箱内补气,减少工作器件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油气分离系统。
该汽车的油气分离系统,通过设置单独的外置式油气分离器,在发动机高速高负荷时,对混合气进行两次分离,分离更加彻底,在低速低负荷时在对混合气进行分离时还会向曲轴箱内补气,减少工作器件的损坏。
需要说明的是该汽车是应用了上述的油气分离系统的汽车,上述油气分离系统的实现方式适用于该汽车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油气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分离系统包括:
设置有第一油气分离器的气门室罩(1)、第二油气分离器(2)、第一导管(3)、第一回油管(4)、第二导管(5)和第三导管(6);其中,
所述第二油气分离器(2)的第一端口(21)与所述第一导管(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导管(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气门室罩(1)的第一端口(11);
所述第二油气分离器(2)的第二端口(22)与所述第一回油管(4)连接,通过所述第一回油管(4)将经过分离后的机油导入到汽车的油底壳内;
所述第二油气分离器(2)的第三端口(23)与所述第二导管(5)的一端连接,通过所述第二导管(5)连接到汽车的进气歧管;
所述第二油气分离器(2)的第四端口(24)与所述第三导管(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导管(6)的另一端通过压力调节阀(7)连接至汽车涡轮增压器压气机入口前;
所述第二油气分离器(2)的第五端口(25)与汽车的曲轴箱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管(5)包括:第一支管(51)和第二支管(52);其中
所述第一支管(5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油气分离器(2)的第三端口(23)连接,所述第一支管(51)的另一端经一单向阀(8)与所述第二支管(5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管(5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进气歧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门室罩(1)包括:与曲轴箱连接的第二端口(12);
与所述油底壳连接的第二回油管(9),通过所述第二回油管(9)将经过分离后的机油导入到所述油底壳内。
4.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油气分离系统。
CN201520476392.9U 2015-07-02 2015-07-02 一种油气分离系统及汽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291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76392.9U CN204729148U (zh) 2015-07-02 2015-07-02 一种油气分离系统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76392.9U CN204729148U (zh) 2015-07-02 2015-07-02 一种油气分离系统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29148U true CN204729148U (zh) 2015-10-28

Family

ID=54387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76392.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29148U (zh) 2015-07-02 2015-07-02 一种油气分离系统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2914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27990A (zh) * 2016-03-24 2017-10-03 卡特彼勒公司 浮动式曲轴箱通风系统以及方法
CN109828101A (zh) * 2019-01-23 2019-05-31 湖南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机油适应性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1636949A (zh) * 2020-06-17 2020-09-08 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 重型发动机系统的闭式曲轴箱通风系统及重型发动机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27990A (zh) * 2016-03-24 2017-10-03 卡特彼勒公司 浮动式曲轴箱通风系统以及方法
CN107227990B (zh) * 2016-03-24 2021-04-20 卡特彼勒公司 浮动式曲轴箱通风系统以及方法
CN109828101A (zh) * 2019-01-23 2019-05-31 湖南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机油适应性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1636949A (zh) * 2020-06-17 2020-09-08 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 重型发动机系统的闭式曲轴箱通风系统及重型发动机系统
CN111636949B (zh) * 2020-06-17 2021-08-13 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 重型发动机系统的闭式曲轴箱通风系统及重型发动机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14317U (zh) 用于甲醇发动机的曲轴箱通风系统及车辆
CN202081932U (zh) 汽车增压发动机曲轴箱压力调节系统
CN204729148U (zh) 一种油气分离系统及汽车
CN103397926A (zh) 一种增压汽油机的呼吸系统
CN105134418A (zh) 一种带高压egr装置的发动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9915231A (zh) 点燃式增压发动机闭式曲轴箱通风系统
CN107956612B (zh) 一种集成式燃油预滤器泵油排气结构
CN104018961A (zh) 一种增压发动机的进气管路系统及进气旁通阀
CN109339938A (zh) 三状态两级相继增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3257558U (zh) 一种集成曲轴箱通风系统的增压发动机气缸盖罩
CN209908690U (zh) 一种增压离合式空压机系统
CN207892732U (zh) 低压egr装置及具有该低压egr装置的发动机
CN205225518U (zh) 一种发动机进气接管
CN202991189U (zh) 增压汽油发动机曲轴箱压力平衡系统
CN203655416U (zh) 一种柴油发动机增压系统
CN211598788U (zh) 闭式循环通风系统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CN202768111U (zh) 曲轴箱通风系统
CN205172686U (zh) 一种增压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
CN203655417U (zh) 发动机增压补气系统
CN104564338B (zh) 一种高度集成油、水、气及增压器安装面的结构
CN201152185Y (zh) 一种2.2升增压中冷汽油发动机的油气分离系统
CN106837527A (zh) 柴油机相继增压系统润滑结构
CN202789004U (zh) 一种曲轴箱油气循环系统
CN204716440U (zh) 一种用于四缸内燃机的燃油供给装置
CN215804865U (zh) 一种发动机系统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