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16710U - 一种翻铆自锁螺母 - Google Patents
一种翻铆自锁螺母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716710U CN204716710U CN201520380511.0U CN201520380511U CN204716710U CN 204716710 U CN204716710 U CN 204716710U CN 201520380511 U CN201520380511 U CN 201520380511U CN 204716710 U CN204716710 U CN 20471671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cking nut
- cone
- column
- turn over
- reduc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Dow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翻铆自锁螺母,所述翻铆自锁螺母的外形为变径圆柱体,变径圆柱体的中段为大圆柱,大圆柱一端为圆锥体,大圆柱另一端为小圆柱;变径圆柱体中间设有变径孔,小圆柱内为大孔,大圆柱和圆锥体内为小螺纹孔,大孔与小螺纹孔之间为倒角过渡;圆锥体上设有沿圆周均布的锁紧槽。本实用新型为紧固连接件领域又增添一重要新产品。使翻铆自锁螺母的结构实现了螺纹连接与铆接一体化,装配时无需外力配合进行螺纹旋紧,实现自动锁紧、模锻技术的应用节约材料,省时高效,安全可靠性高,机械性能稳定,维护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翻铆自锁螺母,属于紧固件加工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随着机械产品性能的逐渐提高,紧固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但要求紧固件具备多种功能,而且对紧固件的体积、重量、强度都有较高要求,还有些机械产品中,对于紧固件要求不能与产品焊接,并要求具备较好的锁紧性能。现有这类紧固件的加工主要是采用车床加工完成,车床加工起来比较麻烦,效率低,成本高无法满足飞速发展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翻铆自锁螺母,以解决现有技术加工起来比较麻烦,效率低,成本高无法满足飞速发展需要的问题,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翻铆自锁螺母为,所述翻铆自锁螺母的外形为变径圆柱体,变径圆柱体的中段为大圆柱,大圆柱一端为圆锥体,大圆柱另一端为小圆柱;变径圆柱体中间设有变径孔,小圆柱内为大孔,大圆柱和圆锥体内为小螺纹孔,大孔与小螺纹孔之间为倒角过渡;圆锥体上设有沿圆周均布的锁紧槽。
前述翻铆自锁螺母中,所述大圆柱与圆锥体和小圆柱的连接为圆弧过渡连接。
前述翻铆自锁螺母中,所述小螺纹孔为公制螺纹、英制螺纹、美制螺纹、惠氏螺纹或MJ螺纹。
前述翻铆自锁螺母中,所述圆锥体是端部小,根部大的收口圆锥,锥面斜度取3~5°;收口端外圆与小螺纹孔底径之间的距离为0.5~0.8mm。
前述翻铆自锁螺母中,所述大圆柱外圆与小螺纹孔底径之间的距离≮6mm。
前述翻铆自锁螺母中,所述小圆柱端的壁厚为1~1.5mm。
前述翻铆自锁螺母中,所述大孔内壁与小螺纹孔底径之间的距离为0.5~1.5mm。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在圆锥体上设有锁紧槽,锁紧槽按翻铆自锁螺母要求的锁紧力矩确定,槽深、槽宽随锁紧力矩增大而相应增大。铆接时,通过小圆柱翻转铆接在铆接板上,起到铆接作用的同时产生防转扭矩,装配时无需外力配合进行螺纹旋紧,因此无需扳拧空间,本实用新型将翻铆技术应用于锁紧类紧固件领域。本实用新型通过冷加压变形使圆锥体上的锁紧槽尺寸内收,锁紧槽槽宽变窄,替代现有技术的点收口,与点收口相比较接触面积更大锁紧性能好。收口后经热处理提高材料弹性,利用弹性达到锁紧目的,改变了常规的依靠产品变形产生过盈量达到锁紧效果,材料本身弹性属性的科学合理的充分利用。
因此本实用新型为紧固连接件领域又增添一重要新产品。使翻铆自锁螺母的结构实现了螺纹连接与铆接一体化,装配时无需外力配合进行螺纹旋紧,实现自动锁紧、模锻技术的应用节约材料,省时高效,安全可靠性高,机械性能稳定,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尺寸要求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实例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大圆柱;2-圆锥体;3-小圆柱;4-大孔;5-小螺纹孔;6-倒角;7-锁紧槽;8-圆弧;9-铆接板;10-翻铆自锁螺母;11-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翻铆自锁螺母,如图1和2所示,该翻铆自锁螺母的外形为变径圆柱体,变径圆柱体的中段为大圆柱1,大圆柱1一端为圆锥体2,大圆柱1另一端为小圆柱3;变径圆柱体中间设有变径孔,小圆柱3内为大孔4,大圆柱1和圆锥体2内为小螺纹孔5,大孔4与小螺纹孔5之间为倒角6过渡;圆锥体2上设有沿圆周均布的锁紧槽7。大圆柱1与圆锥体2和小圆柱3的连接为圆弧8过渡连接。小螺纹孔5为公制螺纹、英制螺纹、美制螺纹、惠氏螺纹或MJ螺纹。圆锥体2是端部小,根部大的收口圆锥,锥面斜度取3~5°;收口端外圆与小螺纹孔5底径之间的距离为0.5~0.8mm。大圆柱1外圆与小螺纹孔5底径之间的距离≮6mm。小圆柱3端的壁厚为1~1.5mm。大孔4内壁与小螺纹孔5底径之间的距离为0.5~1.5mm。
用于上述翻铆自锁螺母加工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工方法为,该方法采用塑性好,金属晶粒在模锻成型后不断裂,晶粒沿长度方向呈线状排列的金属棒直接模锻成型坯件,然后经机械精加工和冷变形成型制成。所述塑性好,金属晶粒在模锻成型后不断裂,晶粒沿长度方向呈线状排列的金属棒包括碳素结构钢和合金结构钢;碳素结构钢包括ML30和ML35棒材;合金结构钢包括30CrMnSiA、40CrNiMoA和40Cr棒材。经机械精加工和冷变形成型是指经机械精加工后的半成品经热处理后采用冷加压工艺,使位于圆锥体上的锁紧槽产生较大收缩变形。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方法是应用棒材直接模锻压成型坯件,经机械精加工、冷变形成型。其理论依据是采用塑性好,其晶粒在模锻成型后不断裂,晶粒呈线状排列,即晶粒流线均匀完整高度取向的材料,此类材料镦锻工艺性好,可获得任意的形状坯件。常用材料有碳素结构钢(如:ML30,ML35),合金结构钢(如:30CrMnSiA、40CrNiMoA)等。
本实用新型加工的翻铆自锁螺母,如图1和2所示,翻铆自锁螺母的外形为变径圆柱体,变径圆柱体的中段为大圆柱1,大圆柱1一端为圆锥体2,大圆柱1另一端为小圆柱3;变径圆柱体中间设有变径孔,小圆柱3内为大孔4,大圆柱1和圆锥体2内为小螺纹孔5,大孔4与小螺纹孔5之间为倒角6过渡;圆锥体2上设有沿圆周均布的锁紧槽7。
具体加工时,图1中大圆柱1直径尺寸根据小螺纹孔5的螺纹底径确定,大圆柱1直径应大于小螺纹孔5的螺纹底径至少6mm。圆锥体2斜度为3°~5°。圆锥体2收口锥面自然形成。圆锥体2的收口端壁厚为0.5~0.8mm,并要求表面光滑美观。锁紧槽7按翻铆自锁螺母要求的锁紧力矩确定,槽深、槽宽随锁紧力矩增大而相应增大。锁紧槽7通过冷加压变形使收口锥面尺寸内收,锁紧槽槽宽变窄,热处理后材料弹性增加,利用弹性达到锁紧的目的,改变了常规的点收口,与点收口相比较接触面积更大锁紧性能好。图1中的圆弧8过渡只要不产生尖角即可,以免热处理时因应力集中而开裂。小螺纹孔5可采用公制螺纹、英制螺纹、美制螺纹、惠氏螺纹和MJ螺纹中的任意一种规格。小圆柱3段的壁厚以1~1.5mm为佳,壁厚太薄铆接强度不够,壁厚太厚翻铆工艺性差易开裂。图1中的大孔直径就大于小螺纹孔5的螺纹底径1~3mm,以确保翻铆后不影响螺栓的顺利装配。
小圆柱3段的长度根据铆接板的厚度及铆接强度确定,铆接板较厚时,要求铆接强度较高则小圆柱3段的长度尺寸相应加长。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实例图,由图3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翻铆自锁螺母10在装配时无需扳拧空间:通过小圆柱向外翻转与铆接板9铆接,铆好后可产生防转扭矩,装配时无需外力配合进行螺栓11旋紧,因此无需扳拧空间。本实用新型的方法通过冷加压变形使锁紧槽尺寸内收,锁紧槽槽宽变窄,热处理后材料弹性增加,利用弹性达到锁紧的目的,改变了常规的点收口,与点收口相比较接触面积更大锁紧性能好。
Claims (7)
1.一种翻铆自锁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翻铆自锁螺母的外形为变径圆柱体,变径圆柱体的中段为大圆柱(1),大圆柱(1)一端为圆锥体(2),大圆柱(1)另一端为小圆柱(3);变径圆柱体中间设有变径孔,小圆柱(3)内为大孔(4),大圆柱(1)和圆锥体(2)内为小螺纹孔(5),大孔(4)与小螺纹孔(5)之间为倒角(6)过渡;圆锥体(2)上设有沿圆周均布的锁紧槽(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翻铆自锁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圆柱(1)与圆锥体(2)和小圆柱(3)的连接为圆弧(8)过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翻铆自锁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螺纹孔(5)为公制螺纹、英制螺纹、美制螺纹、惠氏螺纹或MJ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翻铆自锁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体(2)是端部小,根部大的收口圆锥,锥面斜度取3~5°;收口端外圆与小螺纹孔(5)底径之间的距离为0.5~0.8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翻铆自锁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圆柱(1)外圆与小螺纹孔(5)底径之间的距离≮6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翻铆自锁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圆柱(3)端的壁厚为1~1.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翻铆自锁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孔(4)内壁与小螺纹孔(5)底径之间的距离为0.5~1.5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380511.0U CN204716710U (zh) | 2015-06-05 | 2015-06-05 | 一种翻铆自锁螺母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380511.0U CN204716710U (zh) | 2015-06-05 | 2015-06-05 | 一种翻铆自锁螺母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716710U true CN204716710U (zh) | 2015-10-21 |
Family
ID=54315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380511.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16710U (zh) | 2015-06-05 | 2015-06-05 | 一种翻铆自锁螺母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716710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63927A (zh) * | 2015-06-05 | 2015-10-07 | 贵州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翻铆自锁螺母及其加工方法 |
CN106545563A (zh) * | 2016-12-08 | 2017-03-29 | 河南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 | 抗振防松脱螺母 |
CN113606236A (zh) * | 2021-08-23 | 2021-11-05 | 航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优异锁紧性能的新型托板自锁螺母 |
-
2015
- 2015-06-05 CN CN201520380511.0U patent/CN20471671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63927A (zh) * | 2015-06-05 | 2015-10-07 | 贵州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翻铆自锁螺母及其加工方法 |
CN106545563A (zh) * | 2016-12-08 | 2017-03-29 | 河南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 | 抗振防松脱螺母 |
CN113606236A (zh) * | 2021-08-23 | 2021-11-05 | 航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优异锁紧性能的新型托板自锁螺母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963927A (zh) | 一种翻铆自锁螺母及其加工方法 | |
JP2018123959A (ja) | メートルゆるみ止めタッピングネジ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202140397U (zh) | 一种高抗疲劳螺栓 | |
CN204716710U (zh) | 一种翻铆自锁螺母 | |
CN207814176U (zh) | 一种组合螺母 | |
CN102873503B (zh) | 一种高抗疲劳螺栓及其制作方法 | |
CN203680165U (zh) | 双头螺栓专用扳手 | |
EP3976289B1 (en) | Extrusion forming method and forming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self-clinching rivet | |
CN105156445A (zh) | 一种双耳球面多功能高锁螺母 | |
CN104314961B (zh) | 一种防盗螺母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7008838A (zh) | 一种沉头内六角螺栓成形方法 | |
CN204470515U (zh) | 螺栓镦制模具 | |
CN103452986B (zh) | 一种轻型化抗疲劳自锁螺母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4591927U (zh) | 一种额定预紧力轻型螺栓结构 | |
CN105889281A (zh) | 一种定力自锁螺母的制作方法及定力自锁螺母 | |
CN105221543A (zh) | 一种双耳密封多功能高锁螺母 | |
CN203847534U (zh) | 一种双向正交夹紧螺栓 | |
CN201579358U (zh) | 一种安装边立式校形胎膜锻模具 | |
CN205036706U (zh) | 一种复合材料用嵌入式多功能类螺纹一体件 | |
CN204344630U (zh) | 一种轻型强度可调螺栓 | |
CN201671944U (zh) | 一种压缩螺距变形式自锁螺母 | |
CN201671943U (zh) | 一种挤压端面三角形自锁螺母 | |
CN203453245U (zh) | 一种轻型化抗疲劳自锁螺母 | |
CN203441935U (zh) | 一种六辊可逆轧机的螺丝结构 | |
CN201322035Y (zh) | 冲压铆装螺母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21 Termination date: 201606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