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4708967U - 一种腓骨段切截骨术后拉近两侧腓骨的组合式钢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腓骨段切截骨术后拉近两侧腓骨的组合式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08967U
CN204708967U CN201520426878.1U CN201520426878U CN204708967U CN 204708967 U CN204708967 U CN 204708967U CN 201520426878 U CN201520426878 U CN 201520426878U CN 204708967 U CN204708967 U CN 2047089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plate
fibula
distally
nearside
osteotom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2687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晨光
陈伟
侯志勇
王飞
吕红芝
张柳
张英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42687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089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089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0896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腓骨段切截骨术后拉近两侧腓骨的组合式钢板,属于骨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用于腓骨段切截骨术后将两侧腓骨断端拉近并进行固定。其技术方案是:行腓骨截骨术后,用固定螺钉分别将近侧钢板、远侧钢板与两侧的腓骨固定,再用复位器械将远侧钢板和近侧钢板拉近后用连接螺栓连接固定,从而将截断的腓骨两端拉近,实现人工增强膝关节外侧张力,更好地纠正膝关节内翻畸形。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定位准确、固定牢固,能有效拉紧腓骨截骨断端,加速腓骨沉降速率,提高手术效能。本实用新型是对腓骨截骨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创新,有效地避免了膝关节置换术的缺点,解决了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和恢复时间,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腓骨段切截骨术后拉近两侧腓骨的组合式钢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腓骨段切截骨术后将两侧腓骨断端拉近并进行固定的组合式钢板,属于骨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膝关节为人体重要的承重中间装置,近年来随着全球老龄化不断加速和肥胖率的增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也随之大幅增长。由于膝关节内侧承担了全身60~80%的重量,因此膝关节内侧软骨的磨损也就显得愈发常见及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后期最易导致不同程度内翻畸形,患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功能障碍等,严重者可明显降低日常生活和工作质量。而对于膝关节骨关节炎(特别是严重病例)国际上通常将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作为最终治疗方案。但该方案创伤大、花费高、有二次手术风险,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经济负担。据不完全统计,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单人次住院时长为10~14天,花费约5万元,我国每年膝关节炎置换术可达20万例,花费超过100亿人民币。而术后患者优良率仅为70%左右,十年翻修率约为10%,10年后每年翻修率增加一个百分点。因此一种合理、有效、低廉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经长期解剖学、影像学和生物力学研究证实,我们发现由于骨质疏松导致的膝关节不均匀沉降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生的重要始动因素,也是促进骨性关节炎进展的关键因素。在该理论指导下,课题组应用腓骨截骨术治疗以内侧间室受累为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腓骨截骨术后由于周围肌肉的牵拉膝关节外侧肌肉韧带组织张力增加,可纠正膝内翻畸形。但是,在术后发现,腓骨截断如果截骨较短或残留较多骨膜,腓骨两断端再次生长连接可能导致症状复发,降低了手术治疗效果。另外,大样本研究发现截骨术后腓骨近端与关节线距离与治疗效果呈正相关,即腓骨近端与关节线距离越大,效果越好。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腓骨截骨术后治疗效果,有必要使截断的近端腓骨远离膝关节,增加膝关节外侧张力,进一步提高术后纠正膝内翻畸形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腓骨段切截骨术后拉近两侧腓骨的组合式钢板,这种组合式钢板可以在腓骨段切(2-3cm)截骨术后将两侧腓骨断端拉近并实现微创内固定,以达到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的目的。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腓骨段切截骨术后拉近两侧腓骨的组合式钢板,它包括近侧钢板、远侧钢板、连接螺栓、固定螺钉,近侧钢板、远侧钢板为长方形钢板,近侧钢板、远侧钢板的长方形钢板的前部分别为阶梯形的下凹板面,近侧钢板、远侧钢板的阶梯形下凹板面相对叠合,在近侧钢板、远侧钢板相对叠合的下凹板面上分别有凸起齿形,近侧钢板和远侧钢板相对的下凹板面的凸起齿形相啮合,在近侧钢板、远侧钢板的后部板面上有垂直于板面的固定螺孔,固定螺钉穿过固定螺孔将近侧钢板、远侧钢板分别与截断的两侧腓骨固定连接,在近侧钢板、远侧钢板的前部下凹板面上有垂直于板面的连接螺孔,连接螺栓通过连接螺孔将近侧钢板和远侧钢板的前部下凹板面连接为一体。
上述腓骨段切截骨术后拉近两侧腓骨的组合式钢板,所述近侧钢板前部的连接螺孔的螺纹与连接螺栓相匹配,远侧钢板前部的连接螺孔为长孔,长孔的轴向与远侧钢板的长度方向相同,或者远侧钢板前部的连接螺孔的螺纹与连接螺栓相匹配,近侧钢板前部的连接螺孔为长孔,长孔的轴向与近侧钢板的长度方向相同。
上述腓骨段切截骨术后拉近两侧腓骨的组合式钢板,所述近侧钢板、远侧钢板的后端面为倾斜角,倾斜角自上而下向板面前方倾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根据膝关节不均匀沉降原理设计,行腓骨截骨术后,采用LISS技术于两断端用持板器分别置入近侧钢板、远侧钢板,用固定螺钉分别将近侧钢板、远侧钢板与两侧的腓骨固定,再用复位器械将远侧钢板和近侧钢板拉近后用连接螺栓连接固定,将从而将截断的腓骨两端拉近,实现人工增强膝关节外侧张力,更好地纠正膝关节内翻畸形。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简单灵活、定位准确、固定牢固,术中骨膜剥离少、创伤小,能有效拉紧腓骨截骨断端,加速腓骨沉降速率,提高手术效能。
本实用新型是对腓骨截骨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创新,有效地避免了膝关节置换术的缺点,解决了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和恢复时间,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与两侧腓骨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拉近两侧腓骨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近侧钢板1、远侧钢板2、连接螺孔3、固定螺孔4、连接螺栓5、固定螺钉6、凸起齿形7、倾斜角8、腓骨9。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近端钢板1、远端钢板2、连接螺栓5、固定螺钉6组成。
图1显示,近侧钢板1、远侧钢板2为长方形钢板,近侧钢板1、远侧钢板2的长方形钢板的前部分别为阶梯形的下凹板面,近侧钢板1、远侧钢板2的阶梯形下凹板面相对叠合。
图1显示,在近侧钢板1、远侧钢板2相对叠合的下凹板面上分别有凸起齿形7,近侧钢板1和远侧钢板2相对的下凹板面的凸起齿形7相啮合。在近侧钢板1、远侧钢板2相对的下凹板面叠合时,相对的板面上的凸起齿形7相互啮合,避免叠合在一起的板面发生移位,连接更加紧密。
图1显示,在近侧钢板1、远侧钢板2的后部板面上有垂直于板面的固定螺孔4,在进行截骨后,固定螺钉6穿过固定螺孔4将近侧钢板1、远侧钢板2分别与截断的两侧腓骨9固定连接,然后再将两侧的腓骨9拉近。
图1显示,在近侧钢板1、远侧钢板2的前部下凹板面上有垂直于板面的连接螺孔3,连接螺栓5通过连接螺孔3将近侧钢板1和远侧钢板2的前部下凹板面连接为一体。
为了在连接近侧钢板1和远侧钢板2时连接螺孔3容易对准,以及连接距离可以微调,可以将近侧钢板1或远侧钢板2的连接螺孔3制成为长孔。一种结构是近侧钢板1前部的连接螺孔3的螺纹与连接螺栓5相匹配,而远侧钢板2前部的连接螺孔3为长孔,长孔的轴向与远侧钢板2的长度方向相同;另一种结构是远侧钢板2前部的连接螺孔3的螺纹与连接螺栓5相匹配,近侧钢板1前部的连接螺孔3为长孔,长孔的轴向与近侧钢板1的长度方向相同。在实际使用时,将连接螺孔3为长孔的钢板的板面放置在上方,连接螺孔3为标准螺孔的钢板的板面放置在贴近腓骨9的下面。
图1显示,近侧钢板1、远侧钢板2的后端面为倾斜角8,倾斜角8自上而下向板面前方倾斜。倾斜角8的设计是为了在夹持近侧钢板1、远侧钢板2向中间移动靠近时防止夹持器械与钢板端面打滑。
图2、3显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1)腓骨截骨后,将近侧钢板1、远侧钢板2放置在两侧腓骨9外侧,用固定螺钉6穿过近侧钢板1、远侧钢板2上的固定螺孔4将近侧钢板1、远侧钢板2分别与两侧的腓骨9固定连接。
(2)然后用夹持器械分别夹持近侧钢板1、远侧钢板2的两端,将近侧钢板1、远侧钢板2向中间移动到适宜的位置,近侧钢板1和远侧钢板2相对板面上的凸起齿形7相对啮合,避免近侧钢板1和远侧钢板2的相对板面发生滑动。
(3)将连接螺栓5穿过位于上方的钢板上的长孔与下方钢板上的连接螺孔3旋紧,使得近侧钢板1、远侧钢板2的相对板面紧密连接固定。从而将腓骨8的两断端拉近,缩紧腓骨9两断端之间的距离,牵拉膝关节外侧韧带、肌肉等组织,纠正内翻畸形,提高腓骨截断手术效能。

Claims (3)

1.一种腓骨段切截骨术后拉近两侧腓骨的组合式钢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近侧钢板(1)、远侧钢板(2)、连接螺栓(5)、固定螺钉(6),近侧钢板(1)、远侧钢板(2)为长方形钢板,近侧钢板(1)、远侧钢板(2)的长方形钢板的前部分别为阶梯形的下凹板面,近侧钢板(1)、远侧钢板(2)的阶梯形下凹板面相对叠合,在近侧钢板(1)、远侧钢板(2)相对叠合的下凹板面上分别有凸起齿形(7),近侧钢板(1)和远侧钢板(2)相对的下凹板面的凸起齿形(7)相啮合,在近侧钢板(1)、远侧钢板(2)的后部板面上有垂直于板面的固定螺孔(4),固定螺钉(6)穿过固定螺孔(4)将近侧钢板(1)、远侧钢板(2)分别与截断的两侧腓骨(9)固定连接,在近侧钢板(1)、远侧钢板(2)的前部下凹板面上有垂直于板面的连接螺孔(3),连接螺栓(5)通过连接螺孔(3)将近侧钢板(1)和远侧钢板(2)的前部下凹板面连接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腓骨段切截骨术后拉近两侧腓骨的组合式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近侧钢板(1)前部的连接螺孔(3)的螺纹与连接螺栓(5)相匹配,远侧钢板(2)前部的连接螺孔(3)为长孔,长孔的轴向与远侧钢板(2)的长度方向相同,或者远侧钢板(2)前部的连接螺孔(3)的螺纹与连接螺栓(5)相匹配,近侧钢板(1)前部的连接螺孔(3)为长孔,长孔的轴向与近侧钢板(1)的长度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腓骨段切截骨术后拉近两侧腓骨的组合式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近侧钢板(1)、远侧钢板(2)的后端面为倾斜角(8),倾斜角(8)自上而下向板面前方倾斜。
CN201520426878.1U 2015-06-19 2015-06-19 一种腓骨段切截骨术后拉近两侧腓骨的组合式钢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089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26878.1U CN204708967U (zh) 2015-06-19 2015-06-19 一种腓骨段切截骨术后拉近两侧腓骨的组合式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26878.1U CN204708967U (zh) 2015-06-19 2015-06-19 一种腓骨段切截骨术后拉近两侧腓骨的组合式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08967U true CN204708967U (zh) 2015-10-21

Family

ID=54308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26878.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08967U (zh) 2015-06-19 2015-06-19 一种腓骨段切截骨术后拉近两侧腓骨的组合式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0896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5864A (zh) * 2015-06-19 2015-09-16 陈伟 一种腓骨段切截骨术后拉近两侧腓骨的组合式钢板
CN110037785A (zh) * 2019-05-29 2019-07-2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一种用于骨折修复的接骨装置
CN112826579A (zh) * 2019-12-02 2021-05-25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静动转换型人字嵴锁定动态加压钢板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5864A (zh) * 2015-06-19 2015-09-16 陈伟 一种腓骨段切截骨术后拉近两侧腓骨的组合式钢板
CN110037785A (zh) * 2019-05-29 2019-07-2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一种用于骨折修复的接骨装置
CN112826579A (zh) * 2019-12-02 2021-05-25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静动转换型人字嵴锁定动态加压钢板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45838B (zh) 长骨骨折复位器
CN201617934U (zh) 一种肋骨接骨板
CN102772242B (zh) 一种腓骨远端侧翼解剖接骨板
CN104873256A (zh) 一种腓骨段切截骨术后拉近两侧腓骨的插接装置
CN103230299A (zh) 一种复位固定效果更好的股骨骨折牵引器
CN204708967U (zh) 一种腓骨段切截骨术后拉近两侧腓骨的组合式钢板
CN104905864A (zh) 一种腓骨段切截骨术后拉近两侧腓骨的组合式钢板
CN107280751B (zh) 用于肩胛骨骨折的肩胛骨外侧缘解剖锁定板及其用途
CN101856262A (zh) 胫骨近端平台内后侧解剖型支撑锁定接骨板
CN203677225U (zh) 一种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急诊复位的外固定器具
CN203244444U (zh) 一种股骨骨折牵引器
CN102551865A (zh) 解剖型胫骨远端外侧桥式接骨板
CN204708955U (zh) 一种腓骨段切截骨术后拉近两侧腓骨的插接装置
CN103637839A (zh) 一种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快速复位器
CN205144692U (zh) 一种腓骨截骨术后的可调节弹性外固定装置
CN202859269U (zh) 多向可调式尺桡骨外固定架
CN101874749A (zh) 一种用于胫骨高位楔形截骨术的加压钢板
CN202173467U (zh) 一种动力髋螺钉
CN214049032U (zh) 滑槽式单侧双针多功能手部矫形器
CN112957112B (zh) 下胫腓联合分离捆绑弹性固定绳缆系统
CN202589589U (zh) 一种微创跟腱固定吻合器
CN203591313U (zh) 一种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快速复位器
CN205107861U (zh) 一种股骨后方内固定接骨板
CN202665678U (zh) 一种腓骨远端侧翼解剖接骨板
CN105310757A (zh) 一种腓骨截骨术后的可调节弹性外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21

Termination date: 2019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