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97382U - 一种脉冲中子发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脉冲中子发生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697382U CN204697382U CN201520445049.8U CN201520445049U CN204697382U CN 204697382 U CN204697382 U CN 204697382U CN 201520445049 U CN201520445049 U CN 201520445049U CN 204697382 U CN204697382 U CN 2046973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on source
- pump
- vacuum
- ion
- an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Particle Accel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脉冲中子发生器。在一个高真空的高压陶瓷管内,在真空弧离子源触发极与阴极间加一个触发脉冲时,氘原子被电离,初始等离子体扩散,使离子源阳极和阴极之间导通,形成弧电流,产生高密度等离子体。在加速高压的作用下,氘离子束与氚钛靶相互作用,发生氘氚反应,产生能量为14MeV的脉冲中子。在真空弧离子源的引出极,设置一个环形磁场,对氘离子形成聚焦,增加作用到靶上的氘离子束流,提高脉冲中子产额;采用干泵、分子泵、离子泵和吸气泵的组合,提高系统的真空度,减少氘离子束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在氚钛靶的表面镀一层400nm厚的铝膜,阻挡重离子到达氚靶,减少靶损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脉冲中子发生器,尤其是一种加速电压可调、脉冲重复频率可调、脉冲宽度可调、氘氚反应脉冲中子产额大于或等于1×108n/pulse的脉冲中子发生器。
背景技术
脉冲中子发生器在中子物理学参数测量、特殊核材料探测、探测器性能试验研究、中子照相、放射性医学等方向有着重要的应用。在核系统瞬发中子衰减常数研究中,激励脉冲中子源方法是最直接的实验方法,其要求激励中子发生器脉冲产额高达108n/pulse,且要求中子发生器体积小,稳定性好,工作寿命长;在探测器性能试验研究中,需要高产额的单能脉冲中子发生器对探测器进行标定;在中子照相研究中,脉冲中子发生器可以移动到现场对金属壳层中的物体进行成像。脉冲中子发生器在脉冲中子测井领域中也有着很重要的应用。
脉冲中子发生器是由真空弧离子源、加速电极、氚靶和气压调节系统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由真空弧离子源放电产生氘离子,氘离子经加速入射到氚靶上,形成氘氚聚变反应产生14MeV脉冲中子。
目前,脉冲中子发生器主要形成方式为对直流离子束进行扫描、聚束或对直流放电进行调制,但这类脉冲中子发生器的中子产额偏低。周长庚等在“核技术”杂志2014年第6期上发表了题为“中子发生器纳秒脉冲聚束系统”文章,文章介绍:典型的加速器型中子发生器的脉冲中子产额为103 n/pulse。郭清生等在“地球物理测井”杂志1990年第4期上发表了题为“一种新型脉冲中子发生器”的文章,文章中介绍其研制的小型脉冲中子发生器脉冲中子产额约8×104n/pulse。美国人P.R.Schwoebel在“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A”杂志2112年第7期上发表了题为“A hydrocarbon fluid-based deuteron ion source for neutron generators”的文章,文章介绍他们研制的小型实验装置产生的脉冲中子产额约为107n/pulse。
等离子浓密焦点装置体积小,其脉冲中子产额最高可达1011n/pulse以上,但在产生中子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X射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脉冲中子发生器,尤其是体积小、高脉冲中子产额、工作寿命长、产生单能脉冲中子的脉冲中子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的脉冲中子发生器,其特点是,包括上法兰,陶瓷真空管,氚钛靶,离子源阳极,离子源触发极,离子源阴极,陶瓷绝缘环,环形钐钴永磁铁,陶瓷绝缘柱,导电金属柱,下法兰,外接三电极,真空室,放气阀,闸板阀A,吸气剂泵,闸板阀B,分子泵,离子泵,干泵,远控高压加速电源,远控离子源脉冲电源,平台车。
所述的上法兰与陶瓷真空管顶部连接;上法兰朝上的一面通过螺钉与远控高压加速电源的输出电极P连接;上法兰朝下的一面通过金属杆与氚钛靶连接;真空弧离子源由离子源阳极、离子源触发极、离子源阴极、陶瓷绝缘环、环形钐钴永磁铁、陶瓷绝缘柱、导电金属柱组成。其中,离子源阳极通过外接三电极的a端与远控高压加速电源的接地端G以及远控离子源脉冲电源的阳极输出端A连接;离子源触发极通过外接三电极的t端与远控离子源脉冲电源的触发输出端T连接;离子源阴极通过外接三电极的c端与远控离子源脉冲电源的阴极输出端C连接;离子源阳极与离子源阴极之间用一个陶瓷绝缘环进行绝缘;离子源阴极外套着一个环状的离子源触发极,两者之间有真空放电间隙;环形钐钴永磁铁套在离子源阳极、离子源触发极和陶瓷绝缘环的外部;环形钐钴永磁铁距离子源阳极和离子源触发极之间有绝缘间隙;离子源阳极与氚钛靶之间的距离可调;下法兰朝下的一面与真空室连接;下法兰向上的一面固定真空弧离子源;真空室通过真空管道与分子泵连接,中间设一个闸板阀A;真空室与放气阀连接;真空室中部与吸气剂泵连接;真空室下部与离子泵连接,真空室与离子泵之间设一个闸板阀B;离子泵支撑真空室和陶瓷真空管;分子泵通过波纹管与干泵连接;干泵、分子泵、离子泵、远控高压脉冲电源和远控高压加速电源通过螺钉固定在平台车上。
本实用新型的脉冲中子发生器以氚钛靶为主,发生氘氚反应,得到脉冲中子产额最大值为1×108n/pulse,中子能量为14MeV。本实用新型脉冲中子发生器不限于氚钛靶,也可以采用氘钛靶,发生氘氘反应,得到脉冲中子产额最大值为1×106n/pulse,中子能量为2.5MeV;
与其它离子源相比,真空弧离子源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产生脉冲氘离子的比例高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在真空弧离子源的引出极,加了一个环形永磁铁,使作用到靶上的氘离子束流增加,因此增大了脉冲中子产额。
本实用新型采用干泵、分子泵、离子泵和吸气泵的组合,使真空度达到5×106Pa以上,因此减少了氘离子在传输过程的损失,进一步增大了脉冲中子产额。
本实用新型在氚钛靶的表面镀一层400nm厚的铝膜,阻挡了钛离子等重离子,使其不能到达氚钛靶,而氘离子能够穿透铝膜,因此可以减少对氚钛靶的损伤,提高氚钛靶的使用寿命。
为了减少中子发生器的体积和重量,实现小型化,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电极加速方式,即真空弧离子源阳极作为一个电极,氚钛靶作为另一个电极,因此氘离子传输到氚靶上的路程很短,两电极既是加速电极,又是聚焦电极,结构很紧凑。
从真空弧离子源引出的不仅有氘离子,还有以钛离子为主的其他离子,只有氘离子对产生脉冲中子产额有贡献,其他离子不仅对产生脉冲中子产额无作用,而且增加了对氚靶的损伤。为了减少对氚钛靶的损伤,从而提高中子发生器工作寿命,本实用新型在氚钛靶的表面镀一层400nm厚的铝膜,铝膜氘离子无影响,但阻挡了钛离子等重离子直接轰击氚靶,减少了氚靶的损伤,另一方面,由于有铝膜覆盖,减少了氚靶的漏氚率。
本实用新型使用的设备材料简便,容易制备和购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脉冲中子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 1.上法兰 2.陶瓷真空管 3.氚钛靶 4.离子源阳极 5.离子源触发极 6.离子源阴极 7. 陶瓷绝缘环 8. 环形钐钴永磁铁 9.陶瓷绝缘柱 10.导电金属柱 11.下法兰 12.外接三电极 13.真空室 14.放气阀 15.闸板阀A 16.吸气剂泵 17.闸板阀B 18.分子泵 19.离子泵 20.干泵 21.远控高压加速电源 22.远控离子源脉冲电源 23.平台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脉冲中子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中,脉冲中子发生器包括上法兰1,陶瓷真空管2,氚钛靶3,离子源阳极4,离子源触发极5,离子源阴极6,陶瓷绝缘环7,环形钐钴永磁铁8,陶瓷绝缘柱9,导电金属柱10,下法兰11,外接三电极12,真空室13,放气阀14,闸板阀A15,吸气剂泵16,闸板阀B17,分子泵18,离子泵19,干泵20,远控高压加速电源21,远控离子源脉冲电源22,平台车23;其连接关系是,上法兰1与陶瓷真空管2顶部连接;上法兰1朝上的一面通过螺钉与远控高压加速电源22的输出电极P连接;上法兰1朝下的一面通过金属杆与氚钛靶3 连接;真空弧离子源由离子源阳极4、离子源触发极5、离子源阴极6、陶瓷绝缘环7、环形钐钴永磁铁8、陶瓷绝缘柱9、导电金属柱10组成;其中,离子源阳极4通过外接三电极12的a端与远控高压加速电源21的接地端G以及远控离子源脉冲电源22的阳极输出端A连接;离子源触发极5通过外接三电极12的t端与远控离子源脉冲电源22的触发输出端T连接;离子源阴极6通过外接三电极12的c端与远控离子源脉冲电源22的阴极输出端C连接;离子源阳极4与离子源阴极6之间用一个陶瓷绝缘环7进行绝缘;离子源阴极6外套着一个环状的离子源触发极5,两者之间有真空放电间隙;环形钐钴永磁铁8套在离子源阳极4、离子源触发极5和陶瓷绝缘环7的外部;环形钐钴永磁铁8距离子源阳极4和离子源触发极5有一定的绝缘间隙;离子源阳极4与氚钛靶3之间的距离可调;下法兰11朝下的一面与真空室13连接;下法兰11向上的一面固定真空弧离子源;真空室13通过真空管道与分子泵18连接,中间设一个闸板阀A15;真空室13与放气阀14连接;真空室13中部与吸气剂泵16连接;真空室13下部与离子泵19连接,真空室13与离子泵19之间设一个闸板阀B17;离子泵19支撑真空室13和陶瓷真空管2;分子泵18通过波纹管与干泵14连接;干泵14、分子泵18、离子泵19、远控高压脉冲电源22和远控高压加速电源21通过螺钉固定在平台车23上。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为:
a) 开通闸板阀A15和闸板阀B17,启动干泵20,对整个中子发生器进行低真空抽气;
b) 当真空室(13)的真空度低于0Pa时,启动分子泵18;当真空室13的真空度达到1×10-4 Pa时,启动离子泵19和吸气剂泵16,关闭闸板阀A15,关闭分子泵(18)和干泵20;
c) 当真空室13的真空度达到5×106Pa时,开通远控离子源脉冲电源22和远控高压加速电源21,启动远控离子源脉冲电源22中的触发器,远控离子源脉冲电源22和远控高压加速电源21的输出脉冲同步产生;在离子源触发极5与离子源阴极6之间先形成触发脉冲,在阴极斑附近的氘原子等被电离,产生初始等离子体,初始等离子体扩散,使得离子源阳极4与离子源阴极6之间导通,在两极之间加载主弧电压,产生弧放电电流,形成高密度等离子体;在加速高压的作用下,氘离子束靶向运动,与氚钛靶3相互作用,发生氘氚反应,产生能量为14MeV的脉冲中子,脉冲中子产额值由脉冲中子产额测量仪监测,其结果传送到监控计算机,由监控计算机显示;
d) 调节远控离子源脉冲电源22的脉冲宽度,脉冲中子宽度随之改变,脉冲中子产额也随之发生变化;
e) 调节远控离子源脉冲电源22的脉冲重复频率,脉冲中子重复频率随之改变,脉冲中子产额也随之发生变化;
f) 关闭远控离子源脉冲电源22和远控高压加速电源21,脉冲中子发生器停止工作。关闭离子泵19和吸气剂泵16,停止抽中子发生器系统真空,开通放气阀14可使中子发生器处在非真空状态下;
g) 在中子发生器处在非真空状态下,真空弧离子源和氚钛靶3都可以通过拆装上法兰1和下法兰11进行更换。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同,实施过程与实施例1也相同。不同之处是:氚钛靶3被更换成氘钛靶;所得结果不同:脉冲氘离子束与氘钛靶相互作用,发生氘氘反应,产生能量为2.5MeV的脉冲中子,本实施例得到的脉冲中子产额最大值为1×106n/pulse。
Claims (2)
1.一种脉冲中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子发生器包括上法兰(1),陶瓷真空管(2),氚钛靶(3),离子源阳极(4),离子源触发极(5),离子源阴极(6),陶瓷绝缘环(7),环形钐钴永磁铁(8),陶瓷绝缘柱(9),导电金属柱(10),下法兰(11),外接三电极(12),真空室(13),放气阀(14),闸板阀A(15),吸气剂泵(16),闸板阀B(17),分子泵(18),离子泵(19),干泵(20),远控高压加速电源(21),远控离子源脉冲电源(22),平台车(23);其连接关系是,所述的上法兰(1)与陶瓷真空管(2)顶部连接;上法兰(1)朝上的一面通过螺钉与远控高压加速电源(22)的输出电极P连接;上法兰(1)朝下的一面通过金属杆与氚钛靶(3) 连接;
由离子源阳极(4)、离子源触发极(5)、离子源阴极(6)、陶瓷绝缘环(7)、环形钐钴永磁铁(8)、陶瓷绝缘柱(9)、导电金属柱(10)构成真空弧离子源;其中,离子源阳极(4)通过外接三电极(12)的a端与远控高压加速电源(21)的接地端G以及远控离子源脉冲电源(22)的阳极输出端A连接;离子源触发极(5)通过外接三电极(12)的t端与远控离子源脉冲电源(22)的触发输出端T连接;离子源阴极(6)通过外接三电极(12)的c端与远控离子源脉冲电源(22)的阴极输出端C连接;离子源阳极(4)与离子源阴极(6)之间用一个陶瓷绝缘环(7)进行绝缘;离子源阴极(6)外套有一个环状的离子源触发极(5),两者之间设置有真空放电间隙;环形钐钴永磁铁(8)套在离子源阳极(4)、离子源触发极(5)、陶瓷绝缘环(7)的外部;环形钐钴永磁铁(8)与离子源阳极(4)和离子源触发极(5)之间有绝缘间隙;离子源阳极(4)与氚钛靶(3)之间的距离可调;
所述的下法兰(11)朝下的一面与真空室(13)连接;下法兰(11)向上的一面固定有真空弧离子源;真空室(13)通过真空管道与分子泵(18)连接,中间设一个闸板阀A(15);真空室(13)与放气阀(14)连接;真空室(13)中部与吸气剂泵(16)连接;真空室(13)下部与离子泵(19)连接,真空室(13)与离子泵(19)之间设一个闸板阀B(17);离子泵(19)支撑真空室(13)和陶瓷真空管(2);分子泵(18)通过波纹管与干泵(20)连接;干泵(20)、分子泵(18)、离子泵(19)、远控高压脉冲电源(22)、远控高压加速电源(21)分别固定在平台车(2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中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氚钛靶(3)的表面镀有一层400nm厚的铝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445049.8U CN204697382U (zh) | 2015-06-26 | 2015-06-26 | 一种脉冲中子发生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445049.8U CN204697382U (zh) | 2015-06-26 | 2015-06-26 | 一种脉冲中子发生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697382U true CN204697382U (zh) | 2015-10-07 |
Family
ID=54237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445049.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97382U (zh) | 2015-06-26 | 2015-06-26 | 一种脉冲中子发生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697382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18403A (zh) * | 2015-06-26 | 2015-09-16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 一种脉冲中子发生器 |
CN111741584A (zh) * | 2020-05-26 | 2020-10-02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一种d+离子源 |
CN111741583A (zh) * | 2020-05-26 | 2020-10-02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一种一体化桌面式中子发生器 |
-
2015
- 2015-06-26 CN CN201520445049.8U patent/CN20469738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18403A (zh) * | 2015-06-26 | 2015-09-16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 一种脉冲中子发生器 |
CN111741584A (zh) * | 2020-05-26 | 2020-10-02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一种d+离子源 |
CN111741583A (zh) * | 2020-05-26 | 2020-10-02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一种一体化桌面式中子发生器 |
CN111741583B (zh) * | 2020-05-26 | 2021-09-28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一种一体化桌面式中子发生器 |
CN111741584B (zh) * | 2020-05-26 | 2021-12-28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一种d+离子源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918403A (zh) | 一种脉冲中子发生器 | |
Sudan et al. | Magnetic compression of intense ion rings | |
Wei | Synchrotrons and accumulators for high-intensity proton beams | |
CN101916607A (zh) | 一种采用无窗气体靶的小型中子源 | |
CN204697382U (zh) | 一种脉冲中子发生器 | |
Shikanov et al. | Neutron generation in a plasma diode with electrons insulated by a constant magnetic field | |
US8971473B2 (en) | Plasma driven neutron/gamma generator | |
Adelmann et al. | Cost-effective design options for IsoDAR | |
CN109195298B (zh) | 一种负氢离子的生成装置及方法 | |
Gusev et al. | Neutral injection complex for the Globus-M spherical tokamak | |
RU2467526C1 (ru) | Импульсная ускорительная нейтронная трубка | |
RU143417U1 (ru) | Импульсный генератор нейтронов | |
Maenchen et al. | Intense electron beam sources for flash radiography | |
Nozdrin et al. | Linac-200: A new electron test beam facility at JINR | |
RU160364U1 (ru) | Ионный магнитный диод для генерации нейтронов | |
RU2813664C1 (ru) | Импульсный генератор нейтронов | |
Reijonen et al. | Compact neutron source development at LBNL | |
Vodopyanov et al. | Multicharged ion source based on Penning-type discharge with electron cyclotron resonance heating by millimeter waves | |
Li et al. | Analysis and Modeling Study on the Effect of Working Parameters of Portable Neutron Tubes on Target Current | |
Reijonen et al. | Compact neutron generator development at LBNL | |
RU179236U1 (ru) | Импульсный генератор нейтронов | |
RU174217U1 (ru) | Импульсный нейтронный генератор | |
Park et al. | Multipass Simulations of Space Charge Compensation using Electron Columns at IOTA | |
Beebe et al. | Status of the 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 high current electron beam ion source test stand | |
Isaila et al. | Heavy ions and higher proton currents proposed for the Princeton-Pennsylvania Accelerato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07 Termination date: 2019062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