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53481U - 高效智能昆虫诱捕系统 - Google Patents
高效智能昆虫诱捕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653481U CN204653481U CN201520379731.1U CN201520379731U CN204653481U CN 204653481 U CN204653481 U CN 204653481U CN 201520379731 U CN201520379731 U CN 201520379731U CN 204653481 U CN204653481 U CN 20465348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insectization chamber
- deinsectization
- chamber
- electric shock
- import depart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智能昆虫诱捕系统,属于捕虫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内设CO2发生器的下诱部、内设灭虫腔的上捕部,上捕部与下诱部可拆卸地连接;其中灭虫腔的开口置于上捕部顶部,灭虫腔的开口处设有呈漏斗形结构的进口部,进口部的大端朝外小端伸入朝灭虫腔内;灭虫腔由底部收集盒与侧壁灭杀部相连接构成;侧壁灭杀部为设于灭虫腔壁上的电击网;其中CO2发生器中释放的CO2经收集盒与灭杀部结合部进入灭虫腔经进口部排出;电击网及CO2发生器连接于控制器上。本实用新型通过模拟人体深而长地呼出二氧化碳,引诱昆虫(特别是蚊子)进入灭虫腔中接触电击网时瞬间的电压可将其杀死,实现对蚊虫的灭杀的作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捕虫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高效智能昆虫诱捕系统。
背景技术
蚊虫是人类的害虫,会给人类带来传染性疾病。为了捕灭蚊虫,人们尝试了很多办法,比如烟熏就是烟熏的一种办法,该种方法会使得烟气在灭杀虫虫的同时,给予人类自身带来伤害;电击灭虫法,该种方法长期开启耗费大量的电源,或者给人类自身接触触电,特别是有小孩的家庭。上述方法均不理想,因此模拟人体气味进行诱捕的仿生型灭虫器开始诞生,并深受人们喜欢;但是现有的灭虫器结构复杂,尤其是二氧化碳灭火器发生器,需要配置减压阀和流量计来控制二氧化碳的释放流量,不仅操作不便,而且也不方便灭虫器的移动,同时,杀虫剂的使用对周围环境也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效智能昆虫诱捕系统;通过模拟人体深而长地呼出二氧化碳,引诱昆虫(特别是蚊子)进入灭虫腔中不能轻易飞出,当其接触电击网时瞬间的电压可将其杀死,继而实现了对蚊虫的灭杀的作用。同时为了避免儿童的手指伸入灭虫腔中触碰电击网发生安全事故,特在其进口部设置有安全监测系统,确保高效智能昆虫诱捕系统的使用安全。还智能地检测该系统周围是否有人或宠物的存在,仅有当环境周围存在人或宠物时,才使该系统处于开启状态,提高了该系统的有效工作时间,避免了该系统做无用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智能昆虫诱捕系统,包括内设CO2发生器的下诱部、内设灭虫腔的上捕部,所述上捕部与下诱部可拆卸地连接;其中所述灭虫腔的开口置于上捕部顶部,所述灭虫腔的开口处设有呈漏斗形结构的进口部,所述进口部的大端朝外小端伸入朝灭虫腔内;其中所述灭虫腔由底部收集盒与侧壁灭杀部相连接构成;所述侧壁灭杀部为设于灭虫腔壁上的电击网;其中CO2发生器中释放的CO2经收集盒与灭杀部结合部进入灭虫腔经进口部排出。
由于上述结构,下诱部通过模拟人体深而长地呼出二氧化碳,经上捕部排出二氧化碳,从而引诱昆虫(特别是蚊子)进入灭虫腔中,由于进口部的存在使其不能轻易飞出,仅能在其中乱窜,当其接触电击网时瞬间的电压可将其杀死,继而实现了对蚊虫的灭杀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智能昆虫诱捕系统,所述CO2发生器包括容纳反应堆加热产生CO2的反应器,所述反应器下方设有加热器,所述反应器的顶部设有收集CO2的气囊,所述气囊上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阀值为0.03MPa-0.04MPa。
由于上述结构,可通过加热使反应堆受热产生反应,并产生二氧化碳,经气囊收集达到预定压力值,也即0.03MPa-0.04MPa时,此时的单向阀被打开,瞬间释压放出二氧化碳;而当压力值一旦小于该值时,单向阀被关闭,起到模拟人体呼吸的作用,从而可吸引昆虫(特别是蚊子)进入灭虫腔中被捕灭。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智能昆虫诱捕系统,所述控制器包括信号连接于处理器上的加热模块、人体感应模块、防触电模块及电击网模块;其中电击网模块用于连接处理器,并接受处理器的信号控制电击网的通电与否;其中防触电模块用于将进口部处所监测的红外信号传递至处理器;其中加热模块用于连接处理器,并接受处理器的信号控制加热器的通电与否;其中人体感应模块用于监测到的机外红外信号传递至处理器;其中处理器用于接收人体感应模块传递的机外红外信号并进行分析判断,向加热模块发出信号,控制加热器的通电;用于接收进口部的红外信号并进行分析判断,向电击网模块发出信号,控制加热器的通电。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智能昆虫诱捕系统,所述进口部的小端上设有两个间距为8-12mm的红外监测仪;当处理器接收到两个红外监测仪同时传递的红外信号A、B时,对两个红外信号的强度进行比较,当0≤|A-B|<3时,处理器向电击网模块发出断电信号,电击网模块关闭电击网的电源;否则处理器控制电击网模块开启电击网的电源。
由于上述结构,为了避免儿童的手指伸入灭虫腔中触碰电击网发生安全事故,特在其进口部设置有安全监测系统,确保高效智能昆虫诱捕系统的使用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智能昆虫诱捕系统,在下诱部机体外壁的周向上均匀布置有6个红外监测器;所述红外监测器的检测距离为4-5米;当处理器接收到两个红外监测器同时传递的红外信号C、D时,对两个红外信号的强度进行比较,当0≤|C-D|<6时,处理器向加热模块发出通电信号,加热模块开启加热器的电源;否则处理器控制加热模块关闭加热器的电源。
由于上述结构,该系统可智能地检测该系统周围是否有人或宠物的存在,仅有当环境周围存在人或宠物时,才使该系统处于开启状态,提高了该系统的有效工作时间,避免了该系统做无用功。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智能昆虫诱捕系统,所述加热器的加热温度为110-150°C;其中反应堆(305)由以下重量份比组成:小苏打58-65份、铁粉18-25份、铜粉6-8份、焦炭粉6-9份、盐3-4份、镁粉0.2-0.5份、明矾20-25份。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智能昆虫诱捕系统;通过模拟人体深而长地呼出二氧化碳,引诱昆虫(特别是蚊子)进入灭虫腔中不能轻易飞出,当其接触电击网时瞬间的电压可将其杀死,继而实现了对蚊虫的灭杀的作用。同时为了避免儿童的手指伸入灭虫腔中触碰电击网发生安全事故,特在其进口部设置有安全监测系统,确保高效智能昆虫诱捕系统的使用安全。还智能地检测该系统周围是否有人或宠物的存在,仅有当环境周围存在人或宠物时,才使该系统处于开启状态,提高了该系统的有效工作时间,避免了该系统做无用功。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效智能昆虫诱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CO2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上捕部、2-下诱部、3-CO2发生器、4-灭杀部、5-进口部、6-灭虫腔、301-加热器、302-反应器、303-气囊、304-单向阀、305-反应堆。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至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智能昆虫诱捕系统,包括内设CO2发生器3的下诱部2、内设灭虫腔6的上捕部1,所述上捕部1与下诱部2可拆卸地连接;其中所述灭虫腔6的开口置于上捕部1顶部,所述灭虫腔6的开口处设有呈漏斗形结构的进口部5,所述进口部5的大端朝外小端伸入朝灭虫腔6内;其中所述灭虫腔6由底部收集盒与侧壁灭杀部4相连接构成;所述侧壁灭杀部4为设于灭虫腔6壁上的电击网;其中CO2发生器3中释放的CO2经收集盒与灭杀部4结合部进入灭虫腔6经进口部5排出;所述电击网及CO2发生器3连接于控制器上。
其中所述CO2发生器3包括容纳反应堆305加热产生CO2的反应器302,所述反应器302下方设有加热器301,所述反应器302的顶部设有收集CO2的气囊303,所述气囊303上设有单向阀304;所述单向阀304的阀值为0.03MPa-0.04MPa。
其中所述控制器包括信号连接于处理器上的加热模块、人体感应模块、防触电模块及电击网模块;
其中电击网模块用于连接处理器,并接受处理器的信号控制电击网的通电与否;
其中防触电模块用于将进口部5处所监测的红外信号传递至处理器;
其中加热模块用于连接处理器,并接受处理器的信号控制加热器301的通电与否;
其中人体感应模块用于监测到的机外红外信号传递至处理器;
其中处理器用于接收人体感应模块传递的机外红外信号并进行分析判断,向加热模块发出信号,控制加热器301的通电;用于接收进口部5的红外信号并进行分析判断,向电击网模块发出信号,控制加热器301的通电。
其实所述进口部5的小端上设有两个间距为8-12mm的红外监测仪;当处理器接收到两个红外监测仪同时传递的红外信号A、B时,对两个红外信号的强度进行比较,当0≤|A-B|<3时,处理器向电击网模块发出断电信号,电击网模块关闭电击网的电源;否则处理器控制电击网模块开启电击网的电源。
其中在下诱部2机体外壁的周向上均匀布置有6个红外监测器;所述红外监测器的检测距离为4-5米;当处理器接收到两个红外监测器同时传递的红外信号C、D时,对两个红外信号的强度进行比较,当0≤|C-D|<6时,处理器向加热模块发出通电信号,加热模块开启加热器301的电源;否则处理器控制加热模块关闭加热器301的电源。
其中所述加热器的加热温度为110-150°C;其中反应堆305由以下重量份比组成:小苏打58-65份、铁粉18-25份、铜粉6-8份、焦炭粉6-9份、盐3-4份、镁粉0.2-0.5份、明矾20-25份。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智能昆虫诱捕系统;通过模拟人体深而长地呼出二氧化碳,引诱昆虫(特别是蚊子)进入灭虫腔中不能轻易飞出,当其接触电击网时瞬间的电压可将其杀死,继而实现了对蚊虫的灭杀的作用。同时为了避免儿童的手指伸入灭虫腔中触碰电击网发生安全事故,特在其进口部设置有安全监测系统,确保高效智能昆虫诱捕系统的使用安全。还智能地检测该系统周围是否有人或宠物的存在,仅有当环境周围存在人或宠物时,才使该系统处于开启状态,提高了该系统的有效工作时间,避免了该系统做无用功。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Claims (2)
1.高效智能昆虫诱捕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内设CO2发生器(3)的下诱部(2)、内设灭虫腔(6)的上捕部(1),所述上捕部(1)与下诱部(2)可拆卸地连接;
其中所述灭虫腔(6)的开口置于上捕部(1)顶部,所述灭虫腔(6)的开口处设有呈漏斗形结构的进口部(5),所述进口部(5)的大端朝外小端伸入朝灭虫腔(6)内;其中所述灭虫腔(6)由底部收集盒与侧壁灭杀部(4)相连接构成;所述侧壁灭杀部(4)为设于灭虫腔(6)壁上的电击网;
其中CO2发生器(3)中释放的CO2经收集盒与灭杀部(4)结合部进入灭虫腔(6)由进口部(5)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智能昆虫诱捕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CO2发生器(3)包括容纳反应堆(305)加热产生CO2的反应器(302),所述反应器(302)下方设有加热器(301),所述反应器(302)的顶部设有收集CO2的气囊(303),所述气囊(303)上设有单向阀(304);所述单向阀(304)的阀值为0.03MPa-0.04MPa。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379731.1U CN204653481U (zh) | 2015-06-05 | 2015-06-05 | 高效智能昆虫诱捕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379731.1U CN204653481U (zh) | 2015-06-05 | 2015-06-05 | 高效智能昆虫诱捕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653481U true CN204653481U (zh) | 2015-09-23 |
Family
ID=54123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379731.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53481U (zh) | 2015-06-05 | 2015-06-05 | 高效智能昆虫诱捕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653481U (zh) |
-
2015
- 2015-06-05 CN CN201520379731.1U patent/CN20465348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24235B (zh) | 捕鼠/灭鼠电网装置 | |
CN103262830B (zh) | 生态模拟诱蚊监测工具 | |
CN104872093A (zh) | 高效智能昆虫诱捕系统 | |
CN105831069A (zh) | 一种捕鼠器 | |
US20200045929A1 (en) | Hog health monitor | |
KR102276549B1 (ko) | 인공지능 기반의 선택객체 감지 카메라를 통한 유해조수 식별 및 포획 방법 및 시스템 | |
CN204653481U (zh) | 高效智能昆虫诱捕系统 | |
CN110274335A (zh) | 一种诱导灭蚊的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 |
CN203661855U (zh) | 吸风式长管电击灭虫器 | |
KR101896868B1 (ko) | 웨어러블 스마트 바이오센서 및 지능형 cctv를 기반으로 하는 구제역 관제서비스 방법과 그 시스템 | |
CN206949324U (zh) | 集寄生蜂、不育雄虫与me释放一体的橘小实蝇防治装置 | |
CN211091454U (zh) | 一种移动式诱杀灭蚊器 | |
CN205071967U (zh) | 一种活捕鼠类的自动化捕鼠桶 | |
CN107787953A (zh) | 用于生态治理的老鼠捕获装置、捕获系统及其部署方法 | |
CN206518019U (zh) | 一种地下鼠捕捉器 | |
CN112075400A (zh) | 一种用于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控管理的专用装置 | |
CN106577620A (zh) | 一种电子捕鼠装置及方法 | |
KR200324473Y1 (ko) | 전기 충격식 쥐덫 | |
CN207411333U (zh) | 红火蚁诱捕装置 | |
CN105557663A (zh) | 一种环保捕蚊设备 | |
CN205215957U (zh) | 一种智能侦测净化杀菌的远红外理疗设备及其系统 | |
CN205385819U (zh) | 智能、高效捕鼠箱 | |
CN208657790U (zh) | 一种捕鼠器 | |
CN208741793U (zh) | 一种具有灭火功能的装置及电热水器 | |
CN204492616U (zh) | 多功能电灭蚊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23 Termination date: 202006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