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36364U - 卡持装置、壳体衬里、医疗成像设备及磁共振设备 - Google Patents
卡持装置、壳体衬里、医疗成像设备及磁共振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636364U CN204636364U CN201520291515.1U CN201520291515U CN204636364U CN 204636364 U CN204636364 U CN 204636364U CN 201520291515 U CN201520291515 U CN 201520291515U CN 204636364 U CN204636364 U CN 20463636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using
- clamping
- roller
- elastic arm
- li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2059 diagnostic imag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2595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81 NMR spectroscop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739 reboun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748 scra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93 scratch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872 soft tissu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 A61B5/05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involving electronic [EMR] or nuclear [NMR] magnetic resonance, e.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28—Details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33/44 - G01R33/64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28—Details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33/44 - G01R33/64
- G01R33/38—Systems for generation, homogenisation or stabilisation of the main or gradient magnetic field
- G01R33/3802—Manufacture or installation of magnet assemblies; Additional hardware for transportation or installation of the magnet assembly or for providing mechanical support to components of the magnet assembly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opera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Accessories for medical measuring apparatus
- A61B2560/0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apparatus
- A61B2560/040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apparatus specially shaped apparatus housin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卡持装置,以及采用该种卡持装置的壳体衬里、医疗成像设备及磁共振设备。所述卡持装置包括:一弹性臂,所述弹性臂具有一夹持部,位于所述夹持部两侧的两个弯曲部和由所述两个弯曲部的远离所述夹持部的一端延伸而成的两个端部;所述两个端部均用于固定于第一壳体衬里;和至少一个滚轮,所述滚轮以可旋转方式套设于所述弹性臂的夹持部且利用所述弹性臂的弹力将第二壳体边缘夹持于第一壳体衬里;所述滚轮的轴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壳体衬里和所述第二壳体边缘。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设备壳体之间的简单且牢固的连接,满足了外观美观、应用以及维修保养便捷的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卡持装置以及采用该种卡持装置的壳体衬里、医疗成像设备及磁共振设备。
背景技术
超导磁共振成像(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是一种现代医学成像方法,其包括核磁共振。与其他成像设备,例如X射线和CT相比,MRI能提供更好的不同软组织之间的对比度。
当前,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其中,MRI系统由于其具有较高的性能和良好的应用前景,而促进了其广泛的应用,并不断地扩大了其市场规模。
目前,在各种医疗器械中,出于使用角度考虑,要求所使用的医疗器械从外表上来看要简洁干净,因此需要使用壳体将其中的各个部件进行覆盖以与外界隔离。这样,既可以避免医疗器械内部设备不受外界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对医疗器械进行了美化,同时也避免了操作者不小心对医疗器械内部设备的损坏。
由于外形的不同要求,医疗器械的壳体并非完全的一体化设计,而是由多个壳体部件构成。现有的医疗器械中,各个壳体部件之间往往通过铆钉或者螺钉等固定元件连接。但是,这种连接方式对医疗器械的维修等工作带来了一些麻烦,因为会给壳体拆卸增加过多的时间。
同时,对于如MRI等先进的大型医疗设备而言:一方面从设计和使用的角度的优选方案是,壳体表面的固定元件应尽量处于不可见状态,进而避免固定元件的突起导致的刮碰以及外观的美观;另一方面从维护的角度来讲,需要便于对壳体的拆卸和安装以给维护和维修带来便利。显然,上述的铆钉或者螺钉等固定元件连接方式无法实现该两方面的需求。并且,过多的铆钉或者螺钉等固定元件的连接方式也会导致壳体的扭曲和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卡持装置、壳体衬里、医疗成像设备及磁共振设备,以实现设备壳体之间的简单且牢固的连接,以满足外观美观、应用以及维修保养便捷的需求。
一种卡持装置,用于进行一第一壳体和一第二壳体之间的卡持,包括:
一弹性臂,具有:
一夹持部;
两个弯曲部,位于所述夹持部两侧;和
两个端部,由所述两个弯曲部的远离所述夹持部的一端延伸而成,所述两个端部均用于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的衬里;和
至少一个滚轮,所述滚轮以可旋转方式套设于所述弹性臂的夹持部且利用所述弹性臂的弹力将第二壳体的边缘夹持于第一壳体的衬里,所述滚轮的轴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壳体的衬里和所述第二壳体的边缘。
进一步,所述滚轮为一个,套设于所述夹持部的中部,且在所述滚轮两侧具有防止所述滚轮沿所述弹性臂滑动的限位结构。
进一步,所述夹持部具有一直部和对称设置的两个弯部;
所述滚轮套设于所述直部,所述两个弯部构成所述限位结构。
进一步,所述滚轮为两个,对称地套设于所述夹持部,且在每个滚轮两侧具有防止所述滚轮沿所述弹性臂滑动的限位结构。
进一步,所述夹持部呈直线型,套设于所述直线型夹持部的每个滚轮两侧分别具有一作为限位结构的凸台和/或卡环。
进一步,所述弹性臂的两个端部固定于一限位件;
所述限位件通过固定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的衬里。
一种壳体,用于医疗成像设备,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卡持装置。
一种医疗成像设备,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壳体和至少一个第二壳体,还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卡持装置。
一种磁共振设备,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壳体和至少一个第二壳体,还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卡持装置。
从上述方案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卡持装置以及采用该卡持装置的壳体衬里、医疗成像设备及磁共振设备中,在第一壳体衬里处,通过套设于弹性臂的滚轮周面接触第二壳体边缘或者第二壳体边缘附近区域,并利用对称形状的弹性臂,将第二壳体通过滚轮施加于弹性臂的力,对称地施加于弹性臂,进而在对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进行紧固卡持的同时,保证了弹性臂受力的均匀,并延长了弹性臂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该卡持装置设置于壳体衬里,进而从外表面看,设备外壳的连接美观、简洁。本实用新型的卡持装置结构简单,实现了备壳体之间的简单且牢固的连接,并满足了外观美观、应用和维修保养便捷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个滚轮的实施例中,由于所述限位结构的限制,进而使得滚轮只能位于所述弹性臂的中部,当进行第一壳体和一第二壳体的卡持时,第二壳体施加于滚轮的力可对称地传导至弹性臂的夹持部以及两个弯曲部,进而实现了弹性臂的受力均衡,使得夹持稳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滚轮套设于所述直部使得滚轮可以所述直部为轴进行滚动,而实现滚轮和弹性臂之间尽量小的摩擦,对称设置的两个弯部,一方面可实现限制所述滚轮沿所述弹性臂滑动的目的,另一方面在第一壳体和一第二壳体的卡持时,可将第二壳体施加于滚轮的力对称地传导至两个弯曲部,实现弹性臂的受力均衡。
而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滚轮的实施例中,限位结构将两个滚轮对称地限位于所述夹持部,当进行第一壳体和一第二壳体的卡持时,第二壳体施加于两个滚轮的力可对称并均衡地传导至弹性臂的夹持部以及两个弯曲部,进而实现了弹性臂的受力均衡,使得夹持稳固。限位结构采用凸台和/或卡环,实现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清楚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特征和优点,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卡持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卡持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中的弹性臂及滚轮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卡持装置的第一实施例进行壳体卡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卡持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卡持装置的第二实施例中的弹性臂及滚轮结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卡持装置的第二实施例进行壳体卡持时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卡持装置的第二实施例进行壳体卡持时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名称如下:
1 弹性臂
11 端部
12 弯曲部
13 夹持部
131 弯部
132 直部
14 卡环
2 滚轮
21 周面
3 第一壳体
31 衬里
4 第二壳体
41 边缘
5 限位件
61 管螺母
62 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卡持装置,用于进行一第一壳体和一第二壳体之间的卡持,该卡持设备包括:一弹性臂和至少一个滚轮。所述弹性臂具有:一夹持部;两个弯曲部,位于所述夹持部两侧;和两个端部,由所述两个弯曲部的远离所述夹持部的一端延伸而成,所述两个端部均用于固定于第一壳体衬里。所述滚轮以可旋转方式套设于所述弹性臂的夹持部且利用所述弹性臂的弹力将第二壳体的边缘夹持于第一壳体的衬里,所述滚轮的轴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壳体衬里和所述第二壳体边缘。
本实用新型的卡持装置,在第一壳体衬里处,通过套设于弹性臂的滚轮周面接触第二壳体边缘或者第二壳体边缘附近区域,并利用对称形状的弹性臂,将第二壳体通过滚轮施加于弹性臂的力,对称地施加于弹性臂,进而在对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进行紧固卡持的同时,保证了弹性臂受力的均匀,并延长了弹性臂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该卡持装置设置于壳体衬里,进而从外表面看,设备外壳的连接美观、简洁。本实用新型的卡持装置结构简单,实现了备壳体之间的简单且牢固的连接,并满足了外观美观、应用和维修保养便捷的需求。
以下,将结合两个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卡持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在实施例一中,所述滚轮为一个,套设于所述夹持部的中部,且在所述滚轮两侧具有防止所述滚轮沿所述弹性臂滑动的限位结构;所述夹持部具有一直部和对称设置的两个弯部;所述滚轮套设于所述直部,所述两个弯部构成所述限位结构。在实施例二中,所述滚轮为两个,对称地套设于所述夹持部,且在每个滚轮两侧具有防止所述滚轮沿所述弹性臂滑动的限位结构;所述夹持部呈直线型,套设于所述直线型夹持部的每个滚轮两侧分别具有一作为限位结构的凸台和/或卡环。另外,在实施例二中,所述夹持部和所述两个弯曲部一体成型,或者所述夹持部和所述两个弯曲部通过装配关系连接固定。在实施例二中,所述两个弯曲部在靠近所述夹持部的一侧,具有作为限位结构的凸台或卡环;所述夹持部在靠近所述两个弯曲部的两侧,具有作为限位结构的凸台或卡环;所述每个滚轮位于相邻的两个限位结构之间。
实施例一
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持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至图3所示,该第一实施例的卡持装置包括弹性臂1和滚轮2。其中,弹性臂1的端部11固定于第一壳体3的衬里31。滚轮2的数量为1个,以可旋转的方式套设于所述弹性臂1,且所述滚轮2利用所述弹性臂1的弹力将第二壳体4的边缘41夹持于第一壳体3的衬里31。所述弹性臂1具有两个端部11、分别靠近两个端部11的两个弯曲部12、以及位于两个弯曲部12之间的夹持部13,其中所述两个端11部呈对称设置,两个弯曲部12呈对称设置,两个弯曲部12类似“U”型,且“U”型的弧部区域朝外,如图2所示。所述滚轮2套设于所述夹持部13,且所述滚轮2的轴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壳体3的衬里31并平行于所述第二壳体4的边缘41,如图1、图3所示。所述滚轮2的轴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壳体3的衬里31并平行于所述第二壳体4的边缘41是为了在夹持的过程中,滚轮2的周面21能够在接触到第二壳体4的边缘后进而顺势通过滚轮2的滚动将第二壳体4夹持于第一壳体3的衬里31和滚轮2之间,实现对第二壳体4的夹持。
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滚轮2套设于所述夹持部13的中部,且在所述滚轮2两侧具有防止所述滚轮2沿所述弹性臂1滑动的限位结构。其中,夹持部13具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弯部131,分别由两个弯曲部12的远离两个端部11的部分延伸而成,且所述两个弯部131向远离所述端部11的方向、且向两个弯部131彼此靠近的方向延伸成彼此连接的一直部132,所述滚轮2套设于所述直部132,所述两个弯部131构成所述限位结构,进而由所述两个弯部131限制所述滚轮2沿所述弹性臂1的滑动,进而使得滚轮2只能位于所述弹性臂1的中部,当进行第一壳体3和一第二壳体4的卡持时,第二壳体4施加于滚轮2的力可对称地传导至弹性臂1的夹持部13以及两个弯曲部12,进而实现了弹性臂1的受力均衡,使得夹持稳固。
如图2所示,所述弹性臂1的两个端部11固定于一限位件5,所述限位件5通过固定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3的衬里31。作为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限位件5为垫圈,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于第一壳体3的衬里31的管螺母61以及穿设于所述垫圈并旋拧于管螺母61中的螺栓62,通过螺栓62向管螺母61中的旋拧,以将垫圈固定于第一壳体3的衬里31,进而实现了卡持装置在第一壳体3的衬里31的固定。作为其它实施例,也可在第一壳体3上打穿一通孔,并通过一管垫将垫圈架设在通孔位于衬里31的一侧,利用螺栓和螺母的配合将管垫和垫圈进行固定,进而实现卡持装置在第一壳体3的衬里31的固定。当然,可以将管垫、通孔和第一壳体3进行一体化设计,或者将管螺母61和第一壳体3进行一体化设计以实现卡持装置在第一壳体3的衬里31的固定。除上述卡持装置在第一壳体3的衬里31的固定方式外,还有多种其它的固定方式,例如焊接等,此处不再一一例举。
如图3所示,作为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二壳体4和第一壳体3均为医疗成像设备和/或磁共振设备的壳体,且所述第二壳体4已安装在医疗成像设备和/或磁共振设备上。此时,在将第一壳体3与第二壳体4进行卡接时,将第一壳体3的衬里31朝向其所要安装的位置,并向安装位置移动,此时因为所述滚轮2的轴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壳体3的衬里31并平行于所述第二壳体4的边缘41,而固定于第一壳体3的衬里31的卡持装置中的滚轮2的周面21先接触第二壳体4的边缘41。在此,卡持装置在第一壳体3的衬里31中的安装位置应保证第二壳体4的边缘41接触于滚轮2远离弹性臂1的端部11的外半个周面21部分,并在所述第一壳体3向安装位置移动时,第二壳体4的边缘41能够向所述滚轮2施加推力。随着所述第一壳体3向安装位置的移动,第二壳体4的边缘41向所述滚轮2施加的推力而推动弹性臂1的弯曲部12向其端部11的压缩形变,当所述第一壳体3的衬里31与第二壳体4接触时,所述第二壳体4的边缘41位于滚轮2远离弹性臂1的端部11的外半个周面21中靠近第一壳体3的衬里31的部分,此时,在弹性臂1的回弹作用下,弹性臂1通过滚轮2将第二壳体4的边缘41紧压在第一壳体3的衬里31上,进而实现了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的卡接。
本实施例中,在弹性臂1不受力的情况下,所述滚轮2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壳体3的衬里31的距离应大于第二壳体4的边缘41的厚度,且所述滚轮2的周面21与所述第一壳体3的衬里31的距离应小于第二壳体4的边缘41的厚度。滚轮2的轴线应与滚轮2所接触的第二壳体4的边缘41相平行。
实施例二
图4至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持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结合图4至图7所示,该第二实施例的卡持装置包括弹性臂1和滚轮2。其中,弹性臂1的端部11固定于第一壳体3的衬里31。滚轮2的数量为2个,以可旋转的方式对称地套设于所述弹性臂1,且该2个滚轮2利用所述弹性臂1的弹力将第二壳体4的边缘41夹持于第一壳体3的衬里31。所述弹性臂1具有两个端部11、分别靠近两个端部11的两个弯曲部12、以及位于两个弯曲部12之间的夹持部13,其中所述两个端11部呈对称设置,两个弯曲部12呈对称设置,两个弯曲部12类似“U”型,且“U”型的弧部区域朝外,如图5所示。所述滚轮2对称地套设于所述夹持部13,且在每个滚轮2两侧具有防止所述滚轮2沿所述弹性臂1滑动的限位结构,所述滚轮2的轴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壳体3的衬里31并平行于所述第二壳体4的边缘41,如图1、图3所示。所述滚轮2的轴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壳体3的衬里31并平行于所述第二壳体4的边缘41是为了在夹持的过程中,滚轮2的周面21能够在接触到第二壳体4的边缘后进而顺势通过滚轮2的滚动将第二壳体4夹持于第一壳体3的衬里31和滚轮2之间,实现对第二壳体4的夹持。
具体地,如图5所示,所述夹持部13呈直线型,且由所述两个弯曲部12的远离两个端部11的部分延伸而成。2个所述滚轮2对称地套设于所述直线型的夹持部13。所述滚轮2两侧的弹性臂1具有卡环14,所述卡环14构成所述限位结构,以限制所述滚轮2沿所述弹性臂1的滑动。另外可以由凸台替换所述卡环14作为所述限位结构。该方式中,所述夹持部13和弯曲部12为一体成型设计。
另一种方式中,所述夹持部13和弯曲部12为分体设计,所述夹持部13和所述两个弯曲部12通过装配关系连接固定。所述两个弯曲部12中靠近所述夹持部13的部分具有卡环14。所述夹持部13呈直线型,且夹持部13中分别靠近所述两个弯曲部12的部分,也均具有卡环14。2个滚轮2分别安装于所述夹持部13和两个弯曲部12之间,且所述两个弯曲部12中靠近所述夹持部13的一端、以及所述夹持部13中分别靠近所述两个弯曲部12的两端穿设于滚轮2的轮轴中,且由所述卡环14限制所述滚轮2沿所述弹性臂1的滑动。
实施例二中,所述限位结构将两个滚轮2对称地限位于所述夹持部13,当进行第一壳体3和一第二壳体4的卡持时,第二壳体4施加于两个滚轮2的力可对称并均衡地传导至弹性臂1的夹持部13以及两个弯曲部12,进而实现了弹性臂1的受力均衡,使得夹持稳固。限位结构采用凸台和/或卡环,实现简单。
如图5所示,所述弹性臂1的两个端部11固定于一限位件5,所述限位件5通过固定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3的衬里31。作为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限位件5为垫圈,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于第一壳体3的衬里31的管螺母61以及穿设于所述垫圈并旋拧于管螺母61中的螺栓62,通过螺栓62向管螺母61中的旋拧,以将垫圈固定于第一壳体3的衬里31,进而实现了卡持装置在第一壳体3的衬里31的固定。作为其它实施例,也可在第一壳体3上打穿一通孔,并通过一管垫将垫圈架设在通孔位于衬里31的一侧,利用螺栓和螺母的配合将管垫和垫圈进行固定,进而实现卡持装置在第一壳体3的衬里31的固定。当然,可以将管垫、通孔和第一壳体3进行一体化设计,或者将管螺母61和第一壳体3进行一体化设计以实现卡持装置在第一壳体3的衬里31的固定。除上述卡持装置在第一壳体3的衬里31的固定方式外,还有多种其它的固定方式,例如焊接等,此处不再一一例举。
如图6、图7所示,作为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二壳体4和第一壳体3均为医疗成像设备和/或磁共振设备的壳体,且所述第二壳体4已安装在医疗成像设备和/或磁共振设备上。此时,在将第一壳体3与第二壳体4进行卡接时,将第一壳体3的衬里31朝向其所要安装的位置,并向安装位置移动,此时因为所述滚轮2的轴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壳体3的衬里31并平行于所述第二壳体4的边缘41,而固定于第一壳体3的衬里31的卡持装置中的2个滚轮2的周面21均先接触第二壳体4的边缘41。在此,卡持装置在第一壳体3的衬里31中的安装位置应保证第二壳体4的边缘41接触于滚轮2远离弹性臂1的端部11的外半个周面21部分,并在所述第一壳体3向安装位置移动时,第二壳体4的边缘41能够向所述滚轮2施加推力。随着所述第一壳体3向安装位置的移动,第二壳体4的边缘41向2个滚轮2施加的推力而推动弹性臂1的两个弯曲部12向其端部11的压缩形变,当所述第一壳体3的衬里31与第二壳体4接触时,所述第二壳体4的边缘41位于2个滚轮2远离弹性臂1的端部11的外半个周面21中靠近第一壳体3的衬里31的部分,此时,在弹性臂1的回弹作用下,弹性臂1通过2个滚轮2将第二壳体4的边缘41紧压在第一壳体3的衬里31上,进而实现了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的卡接。
本实施例中,在弹性臂1不受力的情况下,2个滚轮2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壳体3的衬里31的距离应大于第二壳体4的边缘41的厚度,且2个滚轮2的周面21与所述第一壳体3的衬里31的距离应小于第二壳体4的边缘41的厚度。2个滚轮2的轴线应与滚轮2所接触的第二壳体4的边缘41相平行。
如上两个实施例为分别针对1个滚轮和2个滚轮的设计,而除了上述两个实施例以外,本实用新型中还可以采用3个或者更多的滚轮,只需将3个或者更多的滚轮对称地套设于弹性臂1的夹持部13,而为了防止3个或者更多的滚轮在弹性臂1的横向滑动,可采用如实施例一和/或实施例二中的方案将3个或者更多的滚轮限位于夹持部13中其所应处于的位置。3个或者更多的滚轮的设计可以起到与上述两个实施例同样的效果。关于3个或者更多的滚轮的实施例可以依照上述两个实施例而设计,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中,可根据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形状和拆装的要求,在第一壳体衬里中布置1个或者多个卡持装置,以满足拆装方便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同时提供了一种壳体衬里,该壳体衬里用于医疗成像设备,主要是用于医疗成像设备的外周壳体,该壳体衬里包括如上所公开的卡持装置。采用该种壳体衬里可以方便地对医疗成像设备的外周壳体进行拆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医疗成像设备,该医疗成像设备具有至少1个第一壳体和至少1个第二壳体,还包括如上所公开的卡持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磁共振设备,其具有至少1个第一壳体和至少1个第二壳体,还包括如上所公开的卡持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医疗成像设备和磁共振设备,特别针对现有大型医疗设备壳体拆装麻烦,不利于使用和维修保养等问题,而在其第一壳体衬里中设置如上所述的卡持装置,进而实现了医疗成像设备和磁共振设备中的壳体之间的简单且牢固的连接,满足了外观美观、应用以及维修保养便捷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卡持装置,用于进行一第一壳体和一第二壳体之间的卡持,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弹性臂,具有:
一夹持部;
两个弯曲部,位于所述夹持部两侧;和
两个端部,由所述两个弯曲部的远离所述夹持部的一端延伸而成,所述两个端部均用于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的衬里;和
至少一个滚轮,所述滚轮以可旋转方式套设于所述弹性臂的夹持部且利用所述弹性臂的弹力将第二壳体的边缘夹持于第一壳体的衬里,所述滚轮的轴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壳体的衬里和所述第二壳体的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轮为一个,套设于所述夹持部的中部,且在所述滚轮两侧具有防止所述滚轮沿所述弹性臂滑动的限位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部具有一直部和对称设置的两个弯部;
所述滚轮套设于所述直部,所述两个弯部构成所述限位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轮为两个,对称地套设于所述夹持部,且在每个滚轮两侧具有防止所述滚轮沿所述弹性臂滑动的限位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部呈直线型,套设于所述直线型夹持部的每个滚轮两侧分别具有一作为限位结构的凸台和/或卡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臂的两个端部固定于一限位件;
所述限位件通过固定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的衬里。
7.一种壳体,用于医疗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卡持装置。
8.一种医疗成像设备,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壳体和至少一个第二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卡持装置。
9.一种磁共振设备,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壳体和至少一个第二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卡持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291515.1U CN204636364U (zh) | 2015-05-07 | 2015-05-07 | 卡持装置、壳体衬里、医疗成像设备及磁共振设备 |
US15/147,111 US10342453B2 (en) | 2015-05-07 | 2016-05-05 | Catch device and shell liner for a medical imaging apparatu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291515.1U CN204636364U (zh) | 2015-05-07 | 2015-05-07 | 卡持装置、壳体衬里、医疗成像设备及磁共振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636364U true CN204636364U (zh) | 2015-09-16 |
Family
ID=54089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291515.1U Active CN204636364U (zh) | 2015-05-07 | 2015-05-07 | 卡持装置、壳体衬里、医疗成像设备及磁共振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342453B2 (zh) |
CN (1) | CN204636364U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2221991B2 (en) * | 2023-05-17 | 2025-02-11 | Ulticlip, Llc | Multi-width cloth gripping wire clip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577840A (en) * | 1969-03-24 | 1971-05-11 | Harry P Buberniak | Self-holding hinge |
US3728757A (en) * | 1971-06-23 | 1973-04-24 | Jaybee Mfg Corp | Self-latching hinge |
US3722030A (en) * | 1971-09-15 | 1973-03-27 | Jaybee Mfg Corp | Self-latching hinge |
NL8006889A (nl) * | 1979-12-20 | 1981-07-16 | Ricoh Kk | Inrichting voor het scheiden en transporteren van beeldoverdrachtmateriaal voor elektrofotografische copieerinrichtingen, |
US5493967A (en) * | 1994-09-16 | 1996-02-27 | Pitney Bowes Inc. | Value selection and print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 security device |
US6690579B1 (en) * | 2000-10-17 | 2004-02-10 | Spx Corporation | Door for computing apparatus |
US20100038517A1 (en) * | 2008-08-15 | 2010-02-18 | William Home | Adjustable caster of indoor cook stove |
DE102011082369B4 (de) * | 2011-09-08 | 2016-03-24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Rastvorrichtung sowie eine medizinische Bildgebungsvorrichtung mit der Rastvorrichtung |
-
2015
- 2015-05-07 CN CN201520291515.1U patent/CN204636364U/zh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5-05 US US15/147,111 patent/US10342453B2/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0342453B2 (en) | 2019-07-09 |
US20160327621A1 (en) | 2016-11-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636364U (zh) | 卡持装置、壳体衬里、医疗成像设备及磁共振设备 | |
CN210689910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液体压力传感器 | |
CN201850839U (zh) | 电磁屏蔽门的手柄开门装置 | |
CN204429896U (zh) | 用于增加带钳口卷取机卷筒外径的钢弹性套筒装置 | |
CN204775566U (zh) | 一种履带链轨销轴固定结构 | |
CN202155852U (zh) | 衬套拆卸装置 | |
CN203445434U (zh) | 接地簧片及使用该接地簧片的电气柜 | |
CN102705668A (zh) | 钣金连接件 | |
CN214012505U (zh) | 一种固态硬盘自动更新装置 | |
CN204716745U (zh) | 一种深沟球轴承 | |
CN220055854U (zh) | 导向轮 | |
CN216843567U (zh) | 一种便于拆装连接的变压器油管 | |
CN207123795U (zh) | 一种抗震计算机 | |
CN203794372U (zh) | 一种卷管器 | |
CN215335637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监控设备 | |
CN216550540U (zh) | 电炉炼钢炉门氧枪 | |
CN204213032U (zh) | 磁力泵高低温通用止推轴承机构 | |
CN111031744B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力监控设备用防护外壳 | |
CN202900963U (zh) | 一种用于与螺栓连接的挡圈 | |
CN202147176U (zh) | 一种导轨防护压紧装置 | |
CN220398186U (zh) | 一种辊道窑的炉内温度检测装置 | |
CN217177080U (zh) | 一种膨胀螺栓组件 | |
CN208656314U (zh) | 一种重症监护室用线材固定装置 | |
CN211082590U (zh) | 一种方形轴承座 | |
CN212032792U (zh) | 一种带有防污罩的变压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