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25422U -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625422U CN204625422U CN201520103172.1U CN201520103172U CN204625422U CN 204625422 U CN204625422 U CN 204625422U CN 201520103172 U CN201520103172 U CN 201520103172U CN 204625422 U CN204625422 U CN 20462542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erobic pond
- treatment systems
- sewage treatment
- sewage
- po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0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41000894006 Bacteria Speci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9000010802 sludg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0992 reflux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1049 fil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5273 a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5000013311 vegetables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44000005700 microbiom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813 microb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975 Carbon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53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76 aerato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62 carbon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01 hydroly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102 metabolic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59 mixed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13 oxyge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57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76 precipit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56 precipi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0 reinforced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11532 unplasticized polyvinyl chlor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51 waste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5 wastewater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30—Wastewater or sewage treatment system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 Y02W10/33—Wastewater or sewage treatment system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using wind energ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30—Wastewater or sewage treatment system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 Y02W10/37—Wastewater or sewage treatment system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using solar energy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相连接的生物滤床以及生态复合床,生物滤床为两端呈球面的圆柱型罐体,其被依次分隔成污水池、调节池、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以及清水池,其中,调节池内设有一与提升管道相连的用于均匀输送污水的空气提升泵,空气提升泵通过气泵提供动能,气泵与太阳能电池板相连;沉淀池内设导流筒,在导流筒上设有导流管道,导流筒的两侧以及下方分布设有S型滤床、反射板;本实用新型采用气泵代替传统水泵,并采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使得该系统能在太阳能充足的情况下能实现低噪音污水处理,而且通过设有导流筒、位于导流筒下方的反射板以及分布在导流筒两侧的S型滤床,使得过滤进行得更充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生活污水主要指的是洗涤废水、生活用废水,生活污水含有大量有机物、病菌、细菌,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将对环境产生重大污染,而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保意识逐步提升,人们对生活污水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生活污水的主要方式为钢筋混凝土池或碳钢一体化设备的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存在噪音大、能耗大、处理效果差、景观效果差的问题,难以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能够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通过在第一隔板上设有多个过滤帽以取代传统的格栅,既可以实现过滤的目的,又可以减少系统体积,节约材料,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采用噪音小的气泵代替传统噪音大的水泵,并采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使得该系统能在太阳能充足的情况下能实现低噪音污水处理。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通过设有导流筒、位于导流筒下方的反射板以及分布在导流筒两侧的S型滤床,使得待处理污水可以经反射板反射到S型滤床,待处理污水从下到上经S型滤床运动,使得过滤过程进行得更充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相连接的生物滤床以及生态复合床,所述生物滤床为两端呈球面的圆柱型罐体,其被依次分隔成污水池、调节池、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以及清水池,其中,
所述污水池,其与所述调节池之间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上设有多个过滤帽;
所述调节池,其与所述厌氧池之间设有上端开设有第一通孔的第二隔板,所述调节池内设有一与提升管道相连的用于均匀输送污水的空气提升泵,所述空气提升泵通过气泵提供动能,所述气泵与太阳能电池板相连,所述提升管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延伸出一定距离;
优选的是,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中,所述厌氧池,其与所述好氧池之间设有上端开设有第二通孔的第三隔板;
所述好氧池,其与所述沉淀池之间设有上端开设有第三通孔的第四隔板;
所述沉淀池,其与所述清水池之间设有上端开设有第四通孔的第五隔板,所述沉淀池内设导流筒,在所述导流筒上设有穿过所述第四通孔的导流管道,所述导流筒的两侧均设有S型滤床,以及在所述导流筒的下方设有将水流反射至S型滤床的反射板。
优选的是,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中,所述厌氧池沿水流方向依次包括:
第一厌氧池,其内设有装填多孔旋转球形悬浮填料的第一仓;
第二厌氧池,其内设有装填组合填料的第二仓;
所述第一厌氧池与所述第二厌氧池之间设有下端开设有第五通孔的第六隔板。
优选的是,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中,所述好氧池依次包括:
第一好氧池,其内设有装填弹性填料的第三仓;
第二好氧池,其内设有装填立体空心填料的第四仓;
所述第一好氧池与所述第二好氧池之间设有下端开设有第六通孔的第七隔板。
优选的是,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中,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有污泥提升泵,在所述污泥提升泵上设有污泥提升管道,所述污泥提升管道与所述调节池的上部连通,所述污泥提升泵与所述气泵相连。
优选的是,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中,所述清水池内设有回流泵,在所述回流泵上设有回流管道,所述回流管道与所述第一好氧池的上部连通,所述回流泵与所述气泵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中,所述生态复合床沿水流方向依次包括:
布水区;
过滤区,所述过滤区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生态植物以及过滤填料层;以及
集水区。
优选的是,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中,还包括:
曝气装置,其包括曝气管道以及设置在所述曝气管道上的两组曝气头,其中,
所述曝气管道一端与气泵相连,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好氧池和所述第二好氧池内,且一组曝气头设置在所述第一好氧池内并位于所述第三仓下方,另一组曝气头设置在所述第二好氧池内并位于所述第四仓下方。
优选的是,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中,所述生物滤床表面开设有多个检修口。
优选的是,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中,所述过滤填料层从上往下依次为大石层、鹅卵石层、小石层、粗砂层以及活性炭层,所述大石层、所述鹅卵石层、所述小石层、所述粗砂层以及所述活性炭层的厚度比为4∶4∶3∶3∶2,且所述大石层、所述鹅卵石层、所述小石层、所述粗砂层以及所述活性炭层之间分别设有开设有多个通孔的承托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污水处理系统在第一隔板上设有多个过滤帽以取代传统的格栅,既可以实现过滤的目的,又可以减少系统体积,节约材料;采用噪音小的气泵代替传统噪音大的水泵,并采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使得该系统能在太阳能充足的情况下能实现低噪音污水处理;通过设有导流筒、位于导流筒下方的反射板以及分布在导流筒两侧的S型滤床,使得待处理污水可以经反射板反射到S型滤床,待处理污水从下到上经S型滤床运动,使得过滤过程进行得更充分。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中的过滤区中的过滤填料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相连接的生物滤床1以及生态复合床2,所述生物滤床一端连接有进水管道,所述生物滤床1为两端呈球面的圆柱型罐体,其被依次分隔成污水池3、调节池4、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5以及清水池6,可以对待处理污水利用不同的处理池以逐步进行处理,从而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其中,
所述污水池3,其与所述调节池4之间设有第一隔板11,所述第一隔板上设有多个过滤帽1101,此处在第一隔板11上设有多个过滤帽1101以取代传统的格栅,既可以实现过滤的目的,又可以减少设备的体积,减少占地面积,节约材料;
所述调节池4,其与所述厌氧池之间设有上端开设有第一通孔的第二隔板12,污水由此第一通孔从调节池流到厌氧池,所述调节池内设有一与提升管道相连的用于均匀输送污水的空气提升泵401,所述空气提升泵401通过气泵402提供动能,所述气泵402与太阳能电池板403相连,所述提升管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延伸出一定距离,此处采用噪音小的气泵代替传统噪音大的水泵,并采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使得该系统能在太阳能充足的情况下能实现低噪音污水处理;
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中,所述厌氧池,其与所述好氧池之间设有上端开设有第二通孔的第三隔板13,污水由此第二通孔从厌氧池流到好氧池;
所述好氧池,其与所述沉淀池3之间设有上端开设有第三通孔的第四隔板14,污水由此第三通孔从好氧池流到沉淀池;
所述沉淀池5,其与所述清水池6之间设有上端开设有第四通孔的第五隔板15,污水由此第四通孔从好氧池流到沉淀池,所述沉淀池5内设导流筒501,在所述导流筒501上设有穿过所述第四通孔的导流管道,所述导流筒501的两侧均设有S型滤床502,以及在所述导流筒501的下方设有将水流反射至S型滤床502的反射板503。
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中,所述厌氧池沿水流方向依次包括:
第一厌氧池701,其内设有装填多孔旋转球形悬浮填料的第一仓7011;
第二厌氧池702,其内设有装填组合填料的第二仓7021;
所述第一厌氧池701与所述第二厌氧池702之间设有下端开设有第五通孔的第六隔板16,污水由此第四通孔从第一厌氧池流到第二厌氧池。
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中,所述好氧池依次包括:
第一好氧池801,其内设有装填弹性填料的第三仓8011;
第二好氧池802,其内设有装填立体空心填料的第四仓8021;
所述第一好氧池801与所述第二好氧池802之间设有下端开设有第六通孔的第七隔板17。
此处第一仓7011、第二仓7021、第三仓8011以及第四仓8021采用不同的填料,而多种填料的组合使用,可以集合几种填料的优点,避免单一填料的缺点,可以为微生物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利于污染物的降解。
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中,所述沉淀池5的底部设有污泥提升泵501,所述污泥提升泵501与所述气泵402相连,在所述污泥提升泵501上设有污泥提升管道,所述污泥提升管道与所述调节池4的上部连通,这样就可以将沉淀池5底部的污泥提升运输到调节池4,进行进一步的过滤处理,这样就可防止其流入环境对环境造成影响。
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中,所述清水池6内设有回流泵601,在所述回流泵601上设有回流管道,所述回流管道与所述第一好氧池801的上部连通,所述回流泵601与所述气泵402连接,这样就可以将污水回流至第一好氧池801进行脱氮处理。
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中,所述生态复合床2沿水流方向依次包括:
布水区201;
过滤区,所述过滤区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生态植物202以及过滤填料层203;以及
集水区204,其连接有一出水管道。
生态复合床合理种植人工湿地作物,不仅能美化景观,更能进一步处理水质。
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中,还包括:
曝气装置,其包括曝气管道以及设置在所述曝气管道上的两组曝气头901,其中,
所述曝气管道一端与气泵402相连,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好氧池801和所述第二好氧池802内,且一组曝气头设置在所述第一好氧池801内并位于所述第三仓8011下方,另一组曝气头设置在所述第二好氧池802内并位于所述第四仓8021下方,这样可以更好的为好氧池提供氧气。
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中,所述生物滤床1表面开设有多个检修口101。
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中,所述过滤填料层203从上往下依次为大石层2031、鹅卵石层2032、小石层2033、粗砂层2034以及活性炭层2035,所述大石层2031、所述鹅卵石层2032、所述小石层2033、所述粗砂层2034以及所述活性炭层2035的厚度比为4∶4∶3∶3∶2,且所述大石层2031、所述鹅卵石层2032、所述小石层2033、所述粗砂层2034以及所述活性炭层2035之间分别设有开设有多个通孔的承托板2036,这样就可以对污水进行进一步过滤处理。
生活污水自流经过过滤帽除去大颗粒物等杂质后进入后续的调节池,调节水质水量并初步降解有机物,然后通过空气提升泵提升至厌氧池,厌氧池内的主要微生物群体是水解细菌和酸化菌。在缺氧或厌氧条件下,复杂的不溶或难溶的有机物被水解成可溶有机物,并进一步被转化为挥发性酸,为后续产甲烷奠定基础,将污染物分解。好氧池池内充填填料,已经充氧的污水浸没全部填料,并以一定的流速流经填料。在填料上布满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广泛接触,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的作用下,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得到去除,污水得到净化。经过一列厌氧、好氧、沉淀等作用,使污水得到净化,净化后再经过多维生态复合床后作深度处理,使出水达标排放,太阳能/风能充足的条件下,太阳能/风能作为曝气机能源,为好氧池供氧曝气,且作为虹吸泵的动力。
污水由管道进入生物滤床,通过隔板上的过滤帽,去除部分悬浮物及垃圾,进入调节池,由提升装置提升通过管道进入设有多孔旋转球形悬浮填料仓的第一厌氧池里面,从隔板底部进入设有组合填料仓的第二厌氧池,从隔板上部流入设有弹性填料仓的第一好氧池,经隔板的底部进入设有立体空心填料仓的第二好氧池,然后由管道及中心导流装置进入沉淀池,沉淀污泥由污泥提升装置和管道回流至调节池,水体上升通过S型滤床,经由管道进入清水池,混合液经由回流装置及管道回流至第二好氧池的前端进行脱氮处理,最终的出水经管道流入多级生态复合床前端的布水区,然后通过级配的多级生态复合填料及生态植物处理后进入集水区收集,最终由管道达标排放。电源由太阳能提供给无噪音气泵,为所有设备的动力来源。
创新性:
1、取代外置传统格栅,在调节池内部设有过滤帽的隔板,减少占地面积;
2、取消传统水泵的使用,提升、回流设备均为UPVC材质制作,无需电源,动力来源于无噪音气泵,免检修,使用寿命长;
3、电源为220V,避免使用传统380V电源,利用太阳能供电,降低运行成本
4、多种生物填料的组合使用,可以为微生物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利于污染物的降解;
5、生物处理+生态组合模式,取二者之长,确保处理效果稳定
本实用新型技术能处理生活污水达标排放或绿化、农灌等用途回用,成本低,有利用景观绿化,易于实现,且能在太阳能/风能充足的条件下,不用人工、不耗电的情况下实现污水处理,解决农村或小型污水站污水建的起、用不起的技术难题,噪音小,出水水质好。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相连接的生物滤床以及生态复合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滤床为两端呈球面的圆柱型罐体,其被依次分隔成污水池、调节池、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以及清水池,其中,
所述污水池,其与所述调节池之间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上设有多个过滤帽;
所述调节池,其与所述厌氧池之间设有上端开设有第一通孔的第二隔板,所述调节池内设有一与提升管道相连的用于均匀输送污水的空气提升泵,所述空气提升泵通过气泵提供动能,所述气泵与太阳能电池板相连,所述提升管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延伸出一定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厌氧池,其与所述好氧池之间设有上端开设有第二通孔的第三隔板;
所述好氧池,其与所述沉淀池之间设有上端开设有第三通孔的第四隔板;
所述沉淀池,其与所述清水池之间设有上端开设有第四通孔的第五隔板,所述沉淀池内设导流筒,在所述导流筒上设有穿过所述第四通孔的导流管道,所述导流筒的两侧均设有S型滤床,以及在所述导流筒的下方设有将水流反射至S型滤床的反射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沿水流方向依次包括:
第一厌氧池,其内设有装填多孔旋转球形悬浮填料的第一仓;
第二厌氧池,其内设有装填组合填料的第二仓;
所述第一厌氧池与所述第二厌氧池之间设有下端开设有第五通孔的第六隔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依次包括:
第一好氧池,其内设有装填弹性填料的第三仓;
第二好氧池,其内设有装填立体空心填料的第四仓;
所述第一好氧池与所述第二好氧池之间设有下端开设有第六通孔的第七隔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有污泥提升泵,在所述污泥提升泵上设有污泥提升管道,所述污泥提升管道与所述调节池的上部连通,所述污泥提升泵与所述气泵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池内设有回流泵,在所述回流泵上设有回流管道,所述回流管道与所述第一好氧池的上部连通,所述回流泵与所述气泵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复合床沿水流方向依次包括:
布水区;
过滤区,所述过滤区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生态植物以及过滤填料层;以及
集水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曝气装置,其包括曝气管道以及设置在所述曝气管道上的两组曝气头,其中,
所述曝气管道一端与气泵相连,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好氧池和所述第二好氧池内,且一组曝气头设置在所述第一好氧池内并位于所述第三仓下方,另一组曝气头设置在所述第二好氧池内并位于所述第四仓下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滤床表面开设有多个检修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填料层从上往下依次为大石层、鹅卵石层、小石层、粗砂层以及活性炭层,所述大石层、所述鹅卵石层、所述小石层、所述粗砂层以及所述活性炭层的厚度比为4∶4∶3∶3∶2,且所述大石层、所述鹅卵石层、所述小石层、所述粗砂层以及所述活性炭层之间分别设有开设有多个通孔的承托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103172.1U CN204625422U (zh) | 2015-02-12 | 2015-02-12 |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103172.1U CN204625422U (zh) | 2015-02-12 | 2015-02-12 |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625422U true CN204625422U (zh) | 2015-09-09 |
Family
ID=54044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103172.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25422U (zh) | 2015-02-12 | 2015-02-12 |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625422U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92590A (zh) * | 2015-02-12 | 2015-06-10 | 广西风向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
CN105330021A (zh) * | 2015-11-24 | 2016-02-17 |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 一种可漂浮的污水净化装置 |
CN108046428A (zh) * | 2017-12-14 | 2018-05-18 | 南京霖恒彦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农村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和处理方法 |
CN109647051A (zh) * | 2019-02-27 | 2019-04-19 | 广东金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生活污水收集装置 |
CN109748392A (zh) * | 2017-11-02 | 2019-05-14 | 湖南易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集成式污水处理罐 |
CN110550828A (zh) * | 2019-10-08 | 2019-12-10 | 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 | 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CN115626738A (zh) * | 2022-11-03 | 2023-01-20 | 首创生态环境(福州)有限公司 | 一种反硝化组合式自清洗村镇生活污水沉淀处理系统 |
-
2015
- 2015-02-12 CN CN201520103172.1U patent/CN20462542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92590A (zh) * | 2015-02-12 | 2015-06-10 | 广西风向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
CN105330021A (zh) * | 2015-11-24 | 2016-02-17 |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 一种可漂浮的污水净化装置 |
CN109748392A (zh) * | 2017-11-02 | 2019-05-14 | 湖南易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集成式污水处理罐 |
CN108046428A (zh) * | 2017-12-14 | 2018-05-18 | 南京霖恒彦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农村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和处理方法 |
CN109647051A (zh) * | 2019-02-27 | 2019-04-19 | 广东金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生活污水收集装置 |
CN110550828A (zh) * | 2019-10-08 | 2019-12-10 | 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 | 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CN115626738A (zh) * | 2022-11-03 | 2023-01-20 | 首创生态环境(福州)有限公司 | 一种反硝化组合式自清洗村镇生活污水沉淀处理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625422U (zh) |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 |
CN102701521B (zh) | 一种城镇污水处理方法 | |
CN101492230B (zh) | 一种养殖废水综合处理工艺及系统 | |
CN102351378B (zh) | 人工湿地农村污水处理方法及系统 | |
CN104692590B (zh) |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 |
CN206447739U (zh) | 一种湿地污水处理装置 | |
CN205740638U (zh) | 一种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 |
CN104355490B (zh) |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中污染物质的去除装置及去除方法 | |
CN204474503U (zh) | 一种农村污水滴滤生态渠处理系统 | |
CN105016579A (zh) | 一种农村污水处理系统 | |
CN211644786U (zh) | 新农村生活污水生化湿地生态净化系统 | |
CN201334419Y (zh) | 超微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 |
CN207933136U (zh) | 一种微生物修复水体系统 | |
CN104671408A (zh) | 农村分散式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 |
CN210481156U (zh) | 一体化河道农村污水治理装置 | |
CN204281506U (zh) |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中污染物质的去除装置 | |
CN204675887U (zh) | 农村分散式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 |
CN103241906A (zh) | 一种再生水回用景观水体的污水处理方法和装置 | |
CN101607775A (zh) | 蚯蚓生态滤池-反硝化生物滤池组合系统处理有机污水工艺 | |
CN204981491U (zh) | 一种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 |
CN204803189U (zh) | 一种基于生物载体块水培槽的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 |
CN212770056U (zh) | 长效生物活水原位净化黑臭水体的成套装置 | |
CN202226754U (zh) | 一体式农村污水处理系统 | |
CN104261562B (zh) | 一种360度旋转水下生物床处理装置及方法 | |
CN204434348U (zh) | 一种高氨氮养殖沼液的生物净化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9 Termination date: 2019021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